专题20《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专题20《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专题20《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专题20《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专题20《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安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乙】赵且伐燕,苏代①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③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④,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注】①苏代:谋士。②拑:同“钳”。③禽:同“擒”。④支:相持,对峙。1.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B.皆以美于徐公

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C.朝服衣冠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妻之美我者2.学习文文言文可以用“迁移法”,下列迁移错误的一项是(

)A.“赵且伐燕”中的“且”,根据《愚公移山》中“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可理解为“将要,将近”的意思。B.“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中的“谓……曰……”,根据甲文中“谓其妻曰”的“谓……曰……”可理解为“对……说……”的意思。C.“故愿王熟计之也”中的“计”,根据《出师表》中“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计”,可理解为“计算”的意思。D.“今日不雨”中的“雨”,根据《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雨”,名词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下雨”的意思。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出自《战国策》,此书记录了战国时诸多谋臣策士的谋略。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都以寻常小事类比。C.甲乙两文都是讲述了君王虚心地接纳劝诫,采纳群言,修明政治的故事。D.甲文“三叠”式结构,别致精美;乙文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4.把卷I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二)(2022·辽宁铁岭葫芦岛·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晏子①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②。强不暴③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④,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⑤,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⑥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吴王忿然作色,不说。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⑦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末期齐国名相。②施:施恩惠。此指赏赐。诛:指刑罚。③暴:损害。④进:进用,任用。⑤退人之君:使别人的君主退居己下。⑥屏(bǐng):排除,消除。⑦锧(zhì):腰斩时所垫的砧板。斧锧,这里是斩首的意思。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下令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闻寡人之耳者

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C.故世不逆其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D.故民不疾其劳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6.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吴王忿然作色,不说。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8.写出【甲】文中齐国大治在国外有所表现的句子。9.【甲】【乙】两文都是君臣间的言论,齐威王______,体现了他的胸襟和智慧;吴王表面虚心,却并未接受晏子______的思想。(三)(2022·四川成都·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节选自《孙权劝学》)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权谓吕蒙日

谓:告诉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辞别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D.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伤先帝之明 B.蒙乃始就学

乃不知有汉C.臣之妻私臣

公将鼓之 D.皆以美于徐公

所欲有甚于生者1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B.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C.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D.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13.对上面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内容与规劝相关。孙权劝吕蒙读书学习以便掌管政务;邹忌劝齐王不可相信近臣以免上当。B.两文人物形象传神。孙权是既关心臣下又不失威严的君主;邹忌是善于思考、巧言进谏的大臣。C.两文均表现人物“善劝”。孙权以己为例进行劝导,无可辩驳;邹忌由琐事推及国事,以小见大。D.两文写法各有特色。甲文记事简练,以一句话写劝说结果;乙文说理有力,层层排比富有气势。(四)(2022·山东·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句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7.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18.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五)(2022·湖北黄冈·一模)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3)孙叔敖为楚令尹_____________

(4)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_____________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时时而间进/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D.皆以美于徐公/自以为大有所益21.用“|”划分句子的节奏。(断两处)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2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23.甲、乙两文都写了______,除此以外,甲文还写了_______________。(六)(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朝服衣冠() (2)孰视之()(3)闻寡人之耳者() (4)时时而间进()2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乙】韩延寿从门卒之谏颍川守韩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①一人后至,敕②功曹③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府④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遂免骑吏。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其纳善听谏,皆此类也。注:①骑吏:管驾驭的人。②敕:命令。③功曹:古代官职。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犹言大府、官府。2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临上车/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B.资于事父以事君/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延寿举手舆中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D.适会明府登车/会天大雨2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28.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齐威王与韩延寿在性格特点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邹忌和门卒劝谏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七)(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文德后贺太宗》【注释】①罢朝:下朝。②田舍汉:意为乡巴佬。29.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 B.时时而间进

其间千二百里C.帝惊曰

波澜不惊 D.妾闻主圣臣忠

村中闻有此人3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达到了让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纳谏的效果。B.文德后先用“主圣臣忠”的道理迎合太宗心理,再点出“今陛下圣明”,使得劝谏合理巧妙,打消了太宗的怒气。C.从邹忌“窥镜而自视”发现自己不如徐公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善听人言,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人。D.从文德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这一动作以及与太宗的对话,可以看出文德后聪明机智,见识非凡,善于讽谏。31.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32.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33.邹忌和文德后都能进谏成功,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八)(2022·广东惠州·一模)文言文阅读【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世长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①”,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场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节选自《唐语林》)【注释】①畋:打猎。②倾官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3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鲁肃过寻阳 B.私我也/私心杂念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非所宜 D.而陛下得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 B.高祖顾谓群臣日(看)C.为臣私计则狂(计算) D.卿好谏似直(喜好)36.请用三处“/”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37.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8.下列对于两则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的劝谏都有的放矢,如甲文邹忌针对齐威王受蒙蔽很严重的情况讽谏;乙文世长针对唐高祖李渊荒废朝政、奢侈享乐的现象进行讽谏。B.两文的写法不尽相同,如甲文以时间为序,完整地记述了邹忌劝谏的完整过程,人物形象鲜明;乙文通过截取了两个片段中世长进谏时君臣的对话刻画人物。C.甲文中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劝谏之后,以一个“善”字高度肯定;乙文中李渊对于世长的讽谏则以“狂”与“诈”评价,可见唐高祖并不认同世长的意见。D.甲文按照“为什么劝谏”“如何劝谏”和“劝谏效果”的思路来写,条理清晰;乙文测选取了世长的两次讽谏,在对话中交代了劝谏的起因,言简意赅。39.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有同学发现甲乙两文中讽谏都成功了,请简析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相似之处。(九)(2022·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三模)文言文阅读【甲】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文德后贺太宗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隋唐嘉话》【注释】①罢朝:下朝。②田舍汉:意为乡巴佬。40.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 B.时时而间进

其间千二百里C.帝惊曰

波澜不惊 D.妾闻主圣臣忠

村中闻有此人4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吾妻之美我者

美: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于:______(3)安敢不贺

安:_____ (4)故魏征得直言

故:______42.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达到了让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纳谏的效果。B.文德后先用“主圣臣忠”的道理迎合太宗心理,再点出“今陛下圣明”,使得劝谏合理巧妙,打消了太宗的怒气。C.从邹忌“窥镜而自视”发现自己不如徐公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善听人言,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人。D.从文德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这一动作以及与太宗的对话,可以看出文德后聪明机智,见识非凡,善于讽谏。43.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44.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45.邹忌和文德后都能进谏成功,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十)(2022·四川巴中·一模)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贞观十五年,(太宗)遣使诣西域立叶护①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②金帛,历诸国市马。魏征谏曰:“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鸾舆③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叶护:突厥首领的称号。②赍(jī):带着。③鸾舆(luányú):皇帝仪仗中的旗载于车上,大驾出而先行,称为鸾舆。46.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4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D.历诸国市马

百里奚举于市48.下列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翻译: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理解:说明进谏的人多,也反映出当时齐王的确深受蒙蔽。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翻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理解: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精练含蓄,意味深长。C.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翻译:于是给了献马人一些路费,让他回去了。理解:表现出汉文帝有智慧、有仁心的性格特征。D.太宗遽令止之。翻译:太宗立即下令制止了他(魏征)。理解:唐太宗从谏如流,进谏取得了成功。49.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B.【甲】文中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说明威王改革了弊政,齐国政治清明。C.【乙】文苏则劝谏魏文帝不要买西域的大珍珠,表现出苏则的正直,提醒太宗要采纳正直大臣的谏言。D.【乙】文魏征把唐太宗与夏禹、商汤及周文武王进行对比,认为唐太宗的所作所为不及他们,提醒唐太宗向他们学习。50.阅读了【甲】【乙】两文,有人喜欢邹忌采用的方法,有人喜欢魏征采用的方法,同样是“谏”言,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版)(一)(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安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乙】赵且伐燕,苏代①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③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④,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注】①苏代:谋士。②拑:同“钳”。③禽:同“擒”。④支:相持,对峙。1.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B.皆以美于徐公

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C.朝服衣冠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妻之美我者2.学习文文言文可以用“迁移法”,下列迁移错误的一项是(

)A.“赵且伐燕”中的“且”,根据《愚公移山》中“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可理解为“将要,将近”的意思。B.“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中的“谓……曰……”,根据甲文中“谓其妻曰”的“谓……曰……”可理解为“对……说……”的意思。C.“故愿王熟计之也”中的“计”,根据《出师表》中“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计”,可理解为“计算”的意思。D.“今日不雨”中的“雨”,根据《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雨”,名词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下雨”的意思。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出自《战国策》,此书记录了战国时诸多谋臣策士的谋略。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都以寻常小事类比。C.甲乙两文都是讲述了君王虚心地接纳劝诫,采纳群言,修明政治的故事。D.甲文“三叠”式结构,别致精美;乙文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4.把卷I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答案】1.C2.C3.C4.(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2)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A.不同,句意:我的妻子偏爱我。之:结构助词,的。/句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个渔夫啊。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不同,句意: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认为。/句意:燕国和赵国如果长期相持不下,以致老百姓穷困疲惫。以:以致。C.相同,句意:早上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冠:帽子。/句意: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冠:帽子。D.不同,句意:我和徐公谁美丽。美:形容词,美丽。/句意: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美:以……为美。故选:C。2.本题考查对课内外文言实词的联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课内文言词语用法的积累;阅读课外文言文时学会迁移理解。同时要认真读句子,结合句子内容去理解词语的意思。ABD.正确;C.有误,“故愿王王熟计之也”句意是“所以我希望大王周密地谋划出兵的事”,“计”的意思不能根据《出师表》中“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计”理解为“计算”,“计”应是“谋划”的意思。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先通读文段,理解文段大体意思,然后对照四个选项,判断出对文段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选项。ABD.正确;C.有误,甲乙两文都是讲述了君王虚心地接纳劝诫的故事是正确的,但甲文的齐威王是采纳群言,修明政治;而乙文的惠王只是采纳了苏代的建议,停止战争,不是“采纳群言,修明政治”。故选:C。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句子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最好是直译,做到字字落实,不好直译的选择意译。特殊句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意表达顺序,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①关键词:观,看来;蔽,受蒙蔽。句意: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②关键词:舍,放弃;并,一起。句意:两个谁也不肯放弃,渔夫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参考译文】【甲】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乙】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二)(2022·辽宁铁岭葫芦岛·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晏子①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②。强不暴③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④,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⑤,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⑥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吴王忿然作色,不说。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⑦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末期齐国名相。②施:施恩惠。此指赏赐。诛:指刑罚。③暴:损害。④进:进用,任用。⑤退人之君:使别人的君主退居己下。⑥屏(bǐng):排除,消除。⑦锧(zhì):腰斩时所垫的砧板。斧锧,这里是斩首的意思。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下令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闻寡人之耳者

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C.故世不逆其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D.故民不疾其劳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6.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吴王忿然作色,不说。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8.写出【甲】文中齐国大治在国外有所表现的句子。9.【甲】【乙】两文都是君臣间的言论,齐威王______,体现了他的胸襟和智慧;吴王表面虚心,却并未接受晏子______的思想。【答案】5.A6.(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吴王愤怒地改变了脸色,(很)不高兴。7.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8.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9.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善于纳谏)

民本(以民为本、以民为先)【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A.乃:于是。B.闻:使……听到/听闻,听到。C.志:意志/记载。D.疾:怨恨/快。故选:A。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①重点词语:面,当面;刺,指责。句意: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②重点词语:忿然,愤怒的样子;说,同“悦”,高兴。句意:吴王愤怒地改变了脸色,(很)不高兴。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句话的意思为:我们国君交付的事情我已经办完了,我没有犯该砍头的罪,请允许我告辞回去。根据意思可断句为: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一句,表明了各国对齐国的敬畏,纷纷来朝。这就是齐国大治在国外的表现。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根据题干“体现了他的胸襟和智慧”可知,这里要填写的是齐王的英明之举,即:采纳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根据晏子“先民而后身”等言论,可知其思想为:民本思想。【参考译文】【甲】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乙】晏子访问吴国,吴王说:“请问长久保持威武强盛而不会失去的道路是什么样?”晏子回答说:“先为民众而后为自身,先赏赐而后再惩罚;强盛而不以暴力欺压弱小,高贵而不欺凌低贱,富裕而不傲视贫穷。与百姓并进,官员不侵犯民众,民众和谐政治平稳。不以威力强迫别国君主退位,不以人多势众去兼并别人的土地。他使用法律,为当时禁止暴乱,所以世人不会违背他的意志。他使用武力,是为大众消除祸患,所以民众不厌恶劳累。这就是长久保持威武强盛不失去的道路。失去这些的人就危险了。”吴王愤怒,变了脸色,很不高兴。晏子说:“我的国君交办的事情完毕了,我晏婴没有刀斧砍头的罪名,请求告辞回国。”于是不再见吴王。(三)(2022·四川成都·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节选自《孙权劝学》)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权谓吕蒙日

谓:告诉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辞别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D.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伤先帝之明 B.蒙乃始就学

乃不知有汉C.臣之妻私臣

公将鼓之 D.皆以美于徐公

所欲有甚于生者1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B.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C.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D.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13.对上面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内容与规劝相关。孙权劝吕蒙读书学习以便掌管政务;邹忌劝齐王不可相信近臣以免上当。B.两文人物形象传神。孙权是既关心臣下又不失威严的君主;邹忌是善于思考、巧言进谏的大臣。C.两文均表现人物“善劝”。孙权以己为例进行劝导,无可辩驳;邹忌由琐事推及国事,以小见大。D.两文写法各有特色。甲文记事简练,以一句话写劝说结果;乙文说理有力,层层排比富有气势。【答案】10.B11.D12.C13.A【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辨析。B.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辞:推脱。故选B。1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介词,用/连词,表结果,以致;B.副词,就/副词,竟然;C.结构助词,的/语气助词,无义;D.介词,比/介词,比;故选D。1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治”应译为“研究”,“但”应译为“只是”,“涉猎”应译为“粗略阅读”,“见往事”应译为“了解历史”。故句意为: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故选C。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邹忌劝齐王不可相信近臣以免上当”表述有误。由“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知,邹忌劝齐王广泛纳谏。故选A。【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乙】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四)(2022·山东·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句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7.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18.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答案】14.当面指责

发扬光大15.C16.(1)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使我听到的人,可得下等奖赏。(2)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17.开张圣听。18.示例:诸葛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邹忌釆用讽喻方法。他们的劝说艺术给我的启示是:劝说他人时,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委婉,要尊重他人,使他人能够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建议。【解析】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1)句意: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面刺”意思是当面指责。(2)句意: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光”在此处活动作动词,意思是发扬光大。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C.“今齐/地方千里”停顿错误,此种停顿是把“地方”看作一个词来处理朗读停顿了,显然不合句意,因为“地”指的是土地,“方”是方圆之意,因此“地方”两个字不是一个词语,应在两词中间停顿。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赋分点:(1)“谤讥”,议论;“谤讥于市朝”,状语后置;“闻”,使动用法,使……听到。(2)“宜”,应该;“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塞”,堵塞。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邹忌是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被妻、妾、客蒙蔽一事,感慨“王之蔽甚矣”,因此劝谏大王应该听取批评与进谏。《出师表》中表达要扩大圣明的听闻的意思的语句是“诚宜开张圣听”,因此从中筛选出四字词语“开张圣听”作为答案。18.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事例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诸葛亮和邹忌的劝谏都有什么特点。诸葛亮是从当今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官员和将士们不懈怠、奋不顾身的状态说起,分析原因是先帝的美德所致。然后劝谏陛下应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邹忌是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被妻、妾、客蒙蔽一事,釆用讽喻方法,告诉王“王之蔽甚矣”的现状,并劝谏大王应该听取批评与进谏。明确了他们的劝说艺术,接下来阐述对自己的启示,启示中应包括两人劝谏他人的方法,从情理角度,从委婉角度等方面阐述即可。【参考译文】【甲】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乙】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五)(2022·湖北黄冈·一模)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3)孙叔敖为楚令尹_____________

(4)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_____________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时时而间进/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D.皆以美于徐公/自以为大有所益21.用“|”划分句子的节奏。(断两处)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2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23.甲、乙两文都写了______,除此以外,甲文还写了_______________。【答案】19.

偏爱

使……听到

做(任)

名词作动词用,穿20.D21.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22.(1)现在齐国有方圆(纵横)千里的疆域(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侍卫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您的。(2)大王您只要牢记这三点,(就)足以把楚国治理好啊。23.

进谏

纳谏及纳谏后取得的成效【解析】1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我的妻子偏爱我。私:偏爱;(2)句意:使我听到的人。闻:使……听到;(3)句意: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为:做(任);(4)句意: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衣:穿。2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结构助词,的/代词,他;B.介词,向/介词,在;C.表修饰,不译/表顺承,可不译;D.都为动词,都译为“认为”;故选D。2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地位越高越要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为并列关系,强调身居高位为人应谦虚谨慎,不取不义之财;故断为: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2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今:如今、现在;地方:土地方圆;莫:没有谁;私:偏爱;(2)谨守:谨慎遵守;此三者:指代前文提到的三条建议;治:治理。2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第一空:根据【甲】文第一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知,邹忌以自身经历委婉劝谏齐王,齐王受到蒙蔽;根据【乙】文“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可知,最后老者直接向孙叔敖提出治理好国家的建议;可见两文都写了进谏;第二空:根据【甲】文第二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可知,甲文还写了齐王认可邹忌的看法,于是广开言路,积极接受谏言,最后燕、赵、韩、魏等国“皆朝于齐”;可见甲文还写了齐王纳谏及纳谏后取得的成效。【参考译文】【甲】参考译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有方圆(纵横)千里的疆域(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侍卫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乙】参考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骄傲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接受您的建议,愿意听您余下的教诲。”老人说:“地位越高,要越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大王您只要牢记这三点,(就)足以把楚国治理好啊。”(六)(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朝服衣冠() (2)孰视之()(3)闻寡人之耳者() (4)时时而间进()2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乙】韩延寿从门卒之谏颍川守韩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①一人后至,敕②功曹③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府④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遂免骑吏。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其纳善听谏,皆此类也。注:①骑吏:管驾驭的人。②敕:命令。③功曹:古代官职。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犹言大府、官府。2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临上车/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B.资于事父以事君/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延寿举手舆中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D.适会明府登车/会天大雨2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28.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齐威王与韩延寿在性格特点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邹忌和门卒劝谏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答案】24.

服(穿戴)

孰(通“熟”,仔细)

闻(使……听到)

间(间或,偶然,有时候)25.(1)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2)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6.D27.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28.(1)都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不足。(2)邹忌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委婉含蓄,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门卒直接引用经典《孝经》,指出韩延寿责怪骑吏尽孝有错。【解析】2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服:穿戴;(2)句意为:仔细地端详他。孰:通“熟”,仔细;(3)句意为:(好的言论)传到我耳朵里的。闻:使……听到;(4)句意为: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间:间或,偶然,有时候。2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孰与:与……相比,谁更……。美:美丽。(2)重点字词:吾:我,我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私:偏爱。26.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辨析。A.临近/高踞;B.侍奉/事情;C.挥动/任用;D.恰逢/恰逢;故选D。2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意为:回到官府门前,一个门卒挡住了车马,希望(韩延寿)听他说几句话,韩延寿让车停下询问他。“还至府门”动宾结构,应在“门”后停顿;“门卒当车”主谓结构,应在“车”后停顿;“愿有所言”动宾结构,应在“言”后停顿。2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根据甲文第三段“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知,齐威王虚心听取了邹忌的建议,及时进行纳谏,使得齐国逐渐强大;根据乙文“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遂免骑吏”可知,韩延寿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但免除对骑吏的责罚,及时改正不足,还留下门生;综合以上可见,两人都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不足。(2)根据甲文第二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知,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国君治理天下,直言不易的道理,从自己的家事说到国君治理天下,表达委婉含蓄,从而说服齐王纳谏;根据乙文“《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可知,门卒直接引用经典《孝经》,直截了当地指出韩延寿责怪骑吏尽孝有错。使得韩延寿立刻明白自己的过失,及时改正错误。【参考译文】【甲】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乙】颍川太守韩延寿曾经外出,临近上车,一个骑吏迟到了,他下令功曹把处罚的结果禀报给他,等回到官府门前,一个门卒挡住了车马,希望(韩延寿)听他说几句话,韩延寿让车停下询问他。门卒说:“《孝经》说:‘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今早明府您驾车出门,长久停留没出来,骑吏的父亲来到官府门前,不敢进门,骑吏听说这件事,急忙跑出去拜见父亲,恰好您登车(出门),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这)恐怕(或许、大概)会有损良好的教化(或广远深入的教化)吧?”韩延寿在车上挥挥手说:“如果没有你,我(差点)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于是就免除责罚。骑吏回到官舍,他就召见了门卒。门卒本来是诸生,听说韩延寿贤明,没有途径让自己显达,因此替人做门卒,韩延寿于是留用了他。韩延寿纳善听谏就像这样啊。(七)(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文德后贺太宗》【注释】①罢朝:下朝。②田舍汉:意为乡巴佬。29.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 B.时时而间进

其间千二百里C.帝惊曰

波澜不惊 D.妾闻主圣臣忠

村中闻有此人3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达到了让齐威王广开言路,乐于纳谏的效果。B.文德后先用“主圣臣忠”的道理迎合太宗心理,再点出“今陛下圣明”,使得劝谏合理巧妙,打消了太宗的怒气。C.从邹忌“窥镜而自视”发现自己不如徐公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善听人言,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人。D.从文德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这一动作以及与太宗的对话,可以看出文德后聪明机智,见识非凡,善于讽谏。31.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32.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33.邹忌和文德后都能进谏成功,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案】29.D30.C31.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32.(1)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2)太宗惊奇地问:“皇后为什么这样子?”33.提意见要注意对象、场合,讲究方式方法,采用委婉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其愉快地接受劝说。【解析】2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受蒙蔽/遮蔽;B.间或、偶然/中间;C.震惊/起;D.都是“听说”;故选D。30.C.从邹忌“窥镜而自视”发现自己不如徐公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善于自省、有自知之明的人,并非“善听人言,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故选C。31.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句意: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进谏,弄得我经常不自在。“岂过魏征”是反问单句,应当与后句断开,“每廷争辱我”是原因,“使我常不自得”是结果,中间应当断开。所以停顿应该是: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3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