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学重视对意象的创造。对意象的理解出现偏颇,将难以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主观情志,影响对作品的精准诠释。目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这些意象是孤独寂寞、凄惶难安的精神体现。第二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体现。第三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相关内涵,但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事实上,苏轼虽人生坎坷,但其生命中却贯注着积极自适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奋起而积极有为的理想信念。以“自洽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苏轼在黄州诗文中,通过“梦”“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醉醒之间、梦醒之间、虚实之间的自由广阔、轻松和谐之境。其生命,就是在此残缺压抑的现实中得以舒展成长并有所成就的,这正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具体体现。东坡词中,一个主要意象是“梦”。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初读这首词,觉得作者是在怀古伤今,因命与志的不相谋、人情与事理的纷乱交织而感喟光阴虚度、功业无成,抒发了一种人生如梦、消磨壮心殆尽的人生哀叹。实则不然。《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词尾梦境的书写,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亦虚亦实的无住、无缚、自在之境。这样的“如梦”之境,不再受到执念的遮蔽和现实的束缚,让人在无所束、无所待的淡然中有距离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唯有在这个时候,作者才能跳出自我和一时一地的局限,从画中人抽身为看画之人:我不再是一时一地的困顿之我,而是人类之大我。周瑜与自己,成功与失败,都是这亘古时空滔滔江水中或翻涌突出或沉没无闻的浪花。这使他不再胶着在现实的无奈之中,从而生出自由旷达之心,这才是“人生如梦”的内涵所在。“舟”的意象,也展现着苏轼自洽有为的人生思考。苏轼《临江仙》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句,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无心状态。在这种无心的状态下,通过“行天下之至顺”,可以到达“人之所悦”的人生境界。苏轼通过“舟”的意象,创造了安时处顺、不为世累的人生之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开放自在不拘之心,纵情享受千里快哉之风和浩瀚无垠之景。“幽人”也是苏轼自洽有为之的典型意象。身处困境,安之若素,坚守自得的“幽人”意象,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自我表达。他以逐臣的身份来到黄州,朝廷的驱逐和亲友的背离使他倍感凄凉。即便如此,苏轼并没有在现实的打击中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事实上,苏轼在黄州期间,一直未忘记忧国忧民,并总是力所能及地惠及黄州人民,这均说明苏轼在逆境中仍坚守着自己可贵的“许国心犹在”的精神,并积极蓄力,以图有助益于家国。《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段关于“变”与“不变”的辩证分析,正体现出苏轼看待问题的广阔视角:如果局限于眼前,只看到流水滔滔,逝而不返,月盈月亏,瞬息已变;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则江水长流,明月仍在。苏轼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苏轼的自恰有为还表现在,他虽把荣辱得失置于无限时空,从而淡化人生得失,但并不因此否定生命的价值。从天地的视角看,生命微小;从生命的角度看,天地却可以尽纳胸中。苏轼通过对“水”“月”等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视野无限开阔、广纳世间万物、纵享天地大美的自洽有为的人生境界。历朝历代遭遇贬谪的官员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苏轼这样猝临惊辱而能安、安而能有所作为之人,却寥寥无几。苏轼的处境,与司马迁、陶渊明等人皆有相似之处,但最终的生命取向又大不相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充分阐述了他忍辱负重活下来以求文采表于后世的价值选择。司马迁的著书自见无疑给苏轼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对苏轼来讲,他也选择了著书立说以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之路。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因为屈辱而否定生命的价值。陶渊明因为不堪忍受官场的污浊和束缚而归返田园,可谓穷而独善其身的典型代表。苏轼追慕陶渊明的诗品和人品。与司马迁的自卑、陶渊明的自隐相比,苏轼的选择是不卑、不隐、不殒的生命态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让生命得以和谐安乐并有所作为。综上所述,在自洽有为的研究视域下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做诠释,能够深刻且全面地对意象中所内含的苏轼精神内蕴做出更丰富生动且立体通透的解读。黄州诗文意象所体现的,绝不仅仅是苏轼本人孤独寂寞、凄惶难安、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心理内涵。苏轼是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学大家,不仅仅因为其辉煌的文学成就和独立的仁者情怀,更因为在这背后,隐含着探求大道、仁爱天下、和谐愉悦、踔厉奋发的“自洽有为”的生命智慧。(摘编自王燕《从意象角度看苏轼黄州诗文中的“自洽有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理解诗词中的意象,能相对容易地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情感,“意象”理应成为精准诠释诗文作品的一把钥匙。B.苏轼的黄州诗文意象内涵复杂,不只是孤独寂寞、超然世外之类,还应将“自洽有为”纳入“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中,作为补充。C.苏轼黄州诗文中的“舟”意象,象征着他安时处顺、不为世累的人生态度,与“梦”意象共同构成了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文学表达。D.司马迁“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苏轼借鉴了司马迁著书立说的做法,但以更积极的态度高扬起生命的价值。(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提出当前苏轼诗文意象研究的不足,认为若以“自洽有为”为切入点,一定能更好地诠释苏轼的诗文意象。B.“幽人”是苏轼形象的自我写照,他被贬谪至黄州,身处逆境却保持内心自安,不忘贤士大夫的使命,传达出自洽有为的精神。C.“苏轼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这里的“此”指的是看待世事需要视角广阔,眼光长远,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D.相比历代遭遇贬谪的官员,苏轼被贬后的所作所为已超越大多数人,这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背后拥有的生命智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苏轼‘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的一项是A.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后赤壁赋》)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与苏轼“人生如梦”的“梦”有何异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晓风杨柳唐弢柳枝一弯弯地划着东方正在发白的天空,像是无数灰白的眼睛,在黑夜里张望着,俯临着。陶渊明昨晚胡思乱想了一夜,一点也没有睡好。他索性从床上缓缓地竖起上身,披上了上衣。“唉!唉!寄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那个浓眉毛,阔下巴,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渊明记忆里浮了上来……隔壁传来一阵鼾声。渊明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他垂着头,显得非常颓唐、瘦弱,肚子是瘪瘪的,那件过分宽大的外衣,和他身体很不相称。风吹动宅边的柳枝,时时落下一瓣两瓣枯叶来。渊明的脚尖触着枯叶,低头沉思。“刘寄奴不会做皇帝的吧?”他一面问,一面回过头来,这才发现身边并没有人。院子静悄悄的,他踱到板门边喊:“阿舒!”廊屋里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来,瘦长个子,被太阳炙黑了的脸孔,带着忧郁的表情。他垂着手,很恭敬地问:“爹有什么吩咐?”渊明望了他一眼。真的,有什么吩咐呢?挖空心思想了一会,觉得也实在没有什么话要说。挥了挥手说:“没有什么。”院子里依旧是一片静。“赵家伯父昨天差人来说,请你今天去喝酒。”阿舒望着渊明的鼻子,好像是等待着回答,但那鼻子却什么动静都没有。他站了会儿,就回转身,仍旧向着廊屋里走去。沉默笼罩了陶渊明,笼罩了整个院子,整个世界。赵老连殷勤地招待着。小圆桌上放着一盆青豆,一盆河虾,碗里的是猪肉,鲤鱼,菜蔬。席地围坐在桌子周围的,连主人一共五个人。对面那个酒糟鼻子把酒杯拿到嘴唇边碰了一下,便满口称赞起来:“好酒,这酒的确不错,陶先生,你倒试试看,真不错,头等货色!”渊明尝了一口,觉得还温润,就点了点头。“请呀!请呀!”主人的筷子指着菜肴说。渊明的肚里装下几杯酒,面上热辣辣的,他说了很多话,想知道京城里有没有宋王①的消息。“宋王是一个星宿。”旁边的教书先生非常认真地说,“他是一个大星宿,鲤鱼转胎的,和这碗里的鲤鱼一样。如今朝廷有了这个人物,真是如鱼得水,嗯!如鱼得水,南征蛮夷,北伐中原,皇上还用愁吗?”说着把大拇指高高地举了起来。渊明的心也随着举了起来。他满满地喝了一杯。“变了变了!县里出了告示啦!”阿宣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喘息着说。“什么?”大家合口问。“唉——”阿宣也学着渊明的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县里出了告示,说是宋王登了大宝,大赦天下。现在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他说着回过头来向着渊明:“是永久的永,起初的初。”已经交了亥时了,陶宅里还没有熄灯。渊明坐在床沿上,阿雍和阿通走进来,后面跟着阿舒。“我们现在都是遗民了。”渊明放下手里的诗稿。“怎样啦,遗民?我们不再照旧活下去了吗?”阿通问。“活是总得活下去的。”阿雍参加了意见。“不过,”渊明说,声音似乎有点嘶哑,“要是我当年不曾辞官……要是我现在还年轻……唉!唉!”“吱!吱!吱!”床底下老鼠在打架。“你看见告示上还说些什么?”渊明看着刚进来的第二个儿子问。“这个,”阿宣想了想说,“我记不清楚了,但现在就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却是千真万确,一点也不会错的。”“吱!吱吱!吱吱!”“亡了国,我们不食宋粟,我们到南山采薇去,大家做伯夷,做叔齐。”阿端跑进来说。“唉!你的话说得活像爸爸。”阿通批评。“我们要淡泊,要清静无为,不要去管这些俗事,我们得学老聃。”这回是阿雍的意见。“唉!你的还要像……”阿宣说,“不过,顶好是去请和尚拜几天忏,或者来一个什么法会,祈祷祈祷,救救国家。可惜慧远法师涅槃了。”“畜生!”渊明厉声喝道,“不要胡说。”阿宣吃了一惊。床底下打架的老鼠吱过了最后一通,逃跑了。“年轻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渊明解释着。“留名声的事情,”刚进门的阿宣说,“得让大哥去干,我不该抢先。兄弟要友爱,谦让,爹说过的。”“但是,”阿舒嗫嚅着,“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唉!你们都去睡觉吧!”渊明说。大家一哄而散以后,房间里又开始沉寂了。渊明搔着脚趾,默默的,兀自生着气。他悲愤,悔愧。那个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动,摇摆,再也驱不走,忽然变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鸡爪似的两手,把他的儿子一个个抓去了,他们柔弱得像羔羊,一点也没有反抗。渊明感到一阵内疚。他定定神,在案头坐下了,摊开诗稿,心里一片乱麻,但终于动起笔来。这一晚,他写了不少诗,写了《述酒》②,写了《咏荆轲》③,一直写到寅时尽头,还不曾停笔。呵欠已经打了几十回,然而他想:“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柳枝叶里萧萧地吹起了一阵晓风。一九三六年五月二日(有删改)【注】①宋王,永初元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②《述酒》反映了晋恭帝被刘裕杀害的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刘裕篡权丑行的极大愤慨。③《咏荆轲》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来回踱步”,自言自语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说明陶渊明已经预感到东晋王朝岌岌可危。B.教书先生认为刘裕是一个大人物,出身不凡,有了他皇帝不用愁,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民众对刘裕的认可,对政治局势的无知,感觉迟钝。C.陶渊明告诫儿子“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却不曾想到自己“乐天安贫”的思想已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D.结尾部分写到“他们柔弱得像羔羊”“渊明感到一阵内疚”,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太早辞官,导致家中生活困顿,孩子们身体不强壮。(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故事新编,作者基于真实的历史记载,又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虚构了人物的言行和心理,赋予历史故事以新的思想内涵。B.本文以全知视角,写了陶渊明与儿子们的对话,看似散漫,实则展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使本文的主题更加深刻。C.在陶渊明与儿子们交谈的过程中,作者多次写到老鼠“吱吱”叫,使本文的语言庄重之余不乏活泼,生动而饶有趣味。D.结尾部分陶渊明表示“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作者连用三个“我”字,突出了陶渊明面对现实个体意识的觉醒。(3)小说结尾,陶渊明为何“写了不少诗”,为何“一直写到寅时尽头”“还得写下去”?你有何理解?(4)鲁迅曾这样评价陶渊明:“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飘飘然。”本文中陶渊明展示出的形象,与《归园田居(其一)》《归去来兮辞》等诗文中的有何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ㅤㅤ材料一:ㅤㅤ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节选自《百战奇略》)ㅤㅤ材料二:ㅤㅤ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②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5)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古战场赤壁感怀方逢时危矶绝峭倚清江,人道曹刘旧战场。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惟有暮山长。云霞尚带当年赤,芦荻空余落日黄。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绝”“清”三字勾画出赤壁矶岩高壁峭、江水澄澈的雄奇清丽景象,意境开阔,气势宏大。B.“人道”二字,将眼前的景物与历史人物紧密联系起来,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背景。C.颔联写古战场赤壁的过往一去不返,但历史英雄人物的遗迹尚可在苍山中找到,诗人感情由失落转向宽慰。D.尾联运用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的手法,表达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景仰与追念,“又”字蕴含壮志难酬的失落。(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一联,视角高低变化,描写有声有色,展现了夔州秋天独特的景色。(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先用“”写其校弦试音,接着用“”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我国现代作家兼画家木心先生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种慢时代的生活,已经成为一代人永久的记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A____,但书信中所传承的文化不应该覆灭。当今之时,①互联网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②其特点是快速、便捷,与书信相比,③能使人们真切地产生“天涯若比邻”。④但也许正是缘于这一原因,⑤人们对于信息的内涵却忽略了,⑥对于传递信息的技巧更随意了,⑦远远没有古人看到手书“见字如面”时的仪式感和亲切感,⑧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首当其冲下,⑨传统书信所承载的思想力量和美学韵味正在消失。鉴于书信的文本格式就是古人所说的一种文体,它潜蕴着深湛的文化内涵和丰沛的历史信息,表达着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心性品格。因而,人们在发送电子邮件时,B_____,既培养“于细微处见精神”的优良习惯,也彰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____,____,____,____。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A____了一把钱B____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C____到那人手心里去,D____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第一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①有一小溪②这官路通到湘西边境的“茶峒”小山城时③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④溪边有座白色小塔A.④③①②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②③④①(2)填入文中第二段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②③④A.摸掷递仿佛B.抓掷塞俨然C.摸放塞仿佛D.抓放递俨然(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我有了三斗米、七百钱的口粮,生活足够了,不需要这个。”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怎样才是诗意地栖居?这值得我们思考。有人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地栖居。对于以上看法,你更赞赏哪种方式的诗意地栖居呢?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个“赏经典诗文,品诗意人生”的主题班会,你将在班会上发言。请写一篇发言稿,从以上四种方式中选择你最赞赏的一种并谈谈你为什么赞赏这种方式的诗意地栖居。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学重视对意象的创造。对意象的理解出现偏颇,将难以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主观情志,影响对作品的精准诠释。目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这些意象是孤独寂寞、凄惶难安的精神体现。第二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体现。第三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相关内涵,但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事实上,苏轼虽人生坎坷,但其生命中却贯注着积极自适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奋起而积极有为的理想信念。以“自洽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苏轼在黄州诗文中,通过“梦”“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醉醒之间、梦醒之间、虚实之间的自由广阔、轻松和谐之境。其生命,就是在此残缺压抑的现实中得以舒展成长并有所成就的,这正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具体体现。东坡词中,一个主要意象是“梦”。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初读这首词,觉得作者是在怀古伤今,因命与志的不相谋、人情与事理的纷乱交织而感喟光阴虚度、功业无成,抒发了一种人生如梦、消磨壮心殆尽的人生哀叹。实则不然。《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词尾梦境的书写,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亦虚亦实的无住、无缚、自在之境。这样的“如梦”之境,不再受到执念的遮蔽和现实的束缚,让人在无所束、无所待的淡然中有距离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唯有在这个时候,作者才能跳出自我和一时一地的局限,从画中人抽身为看画之人:我不再是一时一地的困顿之我,而是人类之大我。周瑜与自己,成功与失败,都是这亘古时空滔滔江水中或翻涌突出或沉没无闻的浪花。这使他不再胶着在现实的无奈之中,从而生出自由旷达之心,这才是“人生如梦”的内涵所在。“舟”的意象,也展现着苏轼自洽有为的人生思考。苏轼《临江仙》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句,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无心状态。在这种无心的状态下,通过“行天下之至顺”,可以到达“人之所悦”的人生境界。苏轼通过“舟”的意象,创造了安时处顺、不为世累的人生之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开放自在不拘之心,纵情享受千里快哉之风和浩瀚无垠之景。“幽人”也是苏轼自洽有为之的典型意象。身处困境,安之若素,坚守自得的“幽人”意象,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自我表达。他以逐臣的身份来到黄州,朝廷的驱逐和亲友的背离使他倍感凄凉。即便如此,苏轼并没有在现实的打击中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事实上,苏轼在黄州期间,一直未忘记忧国忧民,并总是力所能及地惠及黄州人民,这均说明苏轼在逆境中仍坚守着自己可贵的“许国心犹在”的精神,并积极蓄力,以图有助益于家国。《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段关于“变”与“不变”的辩证分析,正体现出苏轼看待问题的广阔视角:如果局限于眼前,只看到流水滔滔,逝而不返,月盈月亏,瞬息已变;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则江水长流,明月仍在。苏轼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苏轼的自恰有为还表现在,他虽把荣辱得失置于无限时空,从而淡化人生得失,但并不因此否定生命的价值。从天地的视角看,生命微小;从生命的角度看,天地却可以尽纳胸中。苏轼通过对“水”“月”等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视野无限开阔、广纳世间万物、纵享天地大美的自洽有为的人生境界。历朝历代遭遇贬谪的官员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苏轼这样猝临惊辱而能安、安而能有所作为之人,却寥寥无几。苏轼的处境,与司马迁、陶渊明等人皆有相似之处,但最终的生命取向又大不相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充分阐述了他忍辱负重活下来以求文采表于后世的价值选择。司马迁的著书自见无疑给苏轼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对苏轼来讲,他也选择了著书立说以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之路。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因为屈辱而否定生命的价值。陶渊明因为不堪忍受官场的污浊和束缚而归返田园,可谓穷而独善其身的典型代表。苏轼追慕陶渊明的诗品和人品。与司马迁的自卑、陶渊明的自隐相比,苏轼的选择是不卑、不隐、不殒的生命态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让生命得以和谐安乐并有所作为。综上所述,在自洽有为的研究视域下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做诠释,能够深刻且全面地对意象中所内含的苏轼精神内蕴做出更丰富生动且立体通透的解读。黄州诗文意象所体现的,绝不仅仅是苏轼本人孤独寂寞、凄惶难安、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心理内涵。苏轼是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学大家,不仅仅因为其辉煌的文学成就和独立的仁者情怀,更因为在这背后,隐含着探求大道、仁爱天下、和谐愉悦、踔厉奋发的“自洽有为”的生命智慧。(摘编自王燕《从意象角度看苏轼黄州诗文中的“自洽有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通过理解诗词中的意象,能相对容易地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情感,“意象”理应成为精准诠释诗文作品的一把钥匙。B.苏轼的黄州诗文意象内涵复杂,不只是孤独寂寞、超然世外之类,还应将“自洽有为”纳入“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中,作为补充。C.苏轼黄州诗文中的“舟”意象,象征着他安时处顺、不为世累的人生态度,与“梦”意象共同构成了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文学表达。D.司马迁“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苏轼借鉴了司马迁著书立说的做法,但以更积极的态度高扬起生命的价值。(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作者开篇提出当前苏轼诗文意象研究的不足,认为若以“自洽有为”为切入点,一定能更好地诠释苏轼的诗文意象。B.“幽人”是苏轼形象的自我写照,他被贬谪至黄州,身处逆境却保持内心自安,不忘贤士大夫的使命,传达出自洽有为的精神。C.“苏轼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这里的“此”指的是看待世事需要视角广阔,眼光长远,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D.相比历代遭遇贬谪的官员,苏轼被贬后的所作所为已超越大多数人,这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背后拥有的生命智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苏轼‘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的一项是DA.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后赤壁赋》)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与苏轼“人生如梦”的“梦”有何异同。【解答】(1)B.“将‘自洽有为’纳入‘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中,作为补充”错误。原文“第三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相关内涵,但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以自治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可知,“无心自在”是目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解读的第三类,而“自洽有为”是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内涵的诠释,并不是“无心自在“精神体现的补充。故选B。(2)A.“一定能更好地诠释苏轼的诗文意象”错误。原文“以‘自洽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可知,是“或许”,而不是“一定能”。故选A。(3)苏轼“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体现在生命中贯注着的积极自适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奋起而积极有为的理想信念。A.“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更多地体现出孤独寂寞的心境。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主要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营造的是一种空灵寂寥的氛围。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体现了苏轼积极向上、不向命运低头、在逆境中奋发有为的精神,这与“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相符。故选D。(4)文章开篇提出问题,指出中国文学重视意象创造,而当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理解存在偏颇,“目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这些意象是孤独寂寞、凄惶难安的精神体现。第二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体现。第三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以上观点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从而提出“自洽有为”的研究视角。接着分析问题:分别从“梦”“舟”“幽人”以及“水”“月”等意象入手,分析这些意象如何体现苏轼自洽有为的精神。然后从“苏轼追慕陶渊明的诗品和人品。与司马迁的自卑、陶渊明的自隐相比,苏轼的选择是不卑、不隐、不殒的生命态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让生命得以和谐安乐并有所作为”,与司马迁、陶渊明进行对比,突出苏轼自洽有为的独特性。最后得出结论:强调以“自洽有为”为研究视域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进行诠释的意义,“能够深刻且全面地对意象中所内含的苏轼精神内蕴做出更丰富生动且立体通透的解读”,总结指出苏轼黄州诗文意象体现出其“自洽有为”的生命智慧。(5)①相同点:两者都通过“梦”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虚幻情境。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构建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天姥山梦境,景色壮丽,异彩缤纷,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词尾梦境的书写,营造了一个亦虚亦实的无住、无缚、自在之境。这样的“如梦”之境,不再受到执念的遮蔽和现实的束缚,抛弃对现实的不满,让人在无所束、无所待的淡然中有距离地审视自己的人生,达到自由广阔、轻松和谐之境,表明自己对理想的追求。②不同点: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更多地体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他通过描绘梦境中的美好与自由,来对比现实的黑暗与压抑,表达出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更多地是从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角度去审视人生,强调个人在现实困境中的挣扎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充满个性和浪漫色彩。苏轼:“人生如梦”的“梦”主要体现出一种在困境中寻求超脱与旷达的心境。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后,通过对如梦之境的感悟,让自己不再胶着于现实的无奈,从而生出旷达之心。是从更宏观的人类大我和亘古时空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把自己的人生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考量,从而达到一种超越自我,这体现了他在困境中自洽有为的精神。答案:(1)B(2)A(3)D(4)文章首先指出当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理解的不足,提出“自洽有为”的研究视角。接着通过分析“梦”“舟”“幽人”等意象,具体阐述苏轼在黄州诗文中表现出的“自洽有为”精神。然后,通过与司马迁、陶渊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苏轼“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最后得出在自洽有为的研究视域下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做诠释的意义。(5)①相同点:两者都通过“梦”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虚幻情境,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②不同点:李白的“梦”更多表现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由的向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的“梦”则是在现实中超脱,体现了他在困境中自洽有为的精神。(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晓风杨柳唐弢柳枝一弯弯地划着东方正在发白的天空,像是无数灰白的眼睛,在黑夜里张望着,俯临着。陶渊明昨晚胡思乱想了一夜,一点也没有睡好。他索性从床上缓缓地竖起上身,披上了上衣。“唉!唉!寄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那个浓眉毛,阔下巴,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渊明记忆里浮了上来……隔壁传来一阵鼾声。渊明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他垂着头,显得非常颓唐、瘦弱,肚子是瘪瘪的,那件过分宽大的外衣,和他身体很不相称。风吹动宅边的柳枝,时时落下一瓣两瓣枯叶来。渊明的脚尖触着枯叶,低头沉思。“刘寄奴不会做皇帝的吧?”他一面问,一面回过头来,这才发现身边并没有人。院子静悄悄的,他踱到板门边喊:“阿舒!”廊屋里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来,瘦长个子,被太阳炙黑了的脸孔,带着忧郁的表情。他垂着手,很恭敬地问:“爹有什么吩咐?”渊明望了他一眼。真的,有什么吩咐呢?挖空心思想了一会,觉得也实在没有什么话要说。挥了挥手说:“没有什么。”院子里依旧是一片静。“赵家伯父昨天差人来说,请你今天去喝酒。”阿舒望着渊明的鼻子,好像是等待着回答,但那鼻子却什么动静都没有。他站了会儿,就回转身,仍旧向着廊屋里走去。沉默笼罩了陶渊明,笼罩了整个院子,整个世界。赵老连殷勤地招待着。小圆桌上放着一盆青豆,一盆河虾,碗里的是猪肉,鲤鱼,菜蔬。席地围坐在桌子周围的,连主人一共五个人。对面那个酒糟鼻子把酒杯拿到嘴唇边碰了一下,便满口称赞起来:“好酒,这酒的确不错,陶先生,你倒试试看,真不错,头等货色!”渊明尝了一口,觉得还温润,就点了点头。“请呀!请呀!”主人的筷子指着菜肴说。渊明的肚里装下几杯酒,面上热辣辣的,他说了很多话,想知道京城里有没有宋王①的消息。“宋王是一个星宿。”旁边的教书先生非常认真地说,“他是一个大星宿,鲤鱼转胎的,和这碗里的鲤鱼一样。如今朝廷有了这个人物,真是如鱼得水,嗯!如鱼得水,南征蛮夷,北伐中原,皇上还用愁吗?”说着把大拇指高高地举了起来。渊明的心也随着举了起来。他满满地喝了一杯。“变了变了!县里出了告示啦!”阿宣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喘息着说。“什么?”大家合口问。“唉——”阿宣也学着渊明的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县里出了告示,说是宋王登了大宝,大赦天下。现在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他说着回过头来向着渊明:“是永久的永,起初的初。”已经交了亥时了,陶宅里还没有熄灯。渊明坐在床沿上,阿雍和阿通走进来,后面跟着阿舒。“我们现在都是遗民了。”渊明放下手里的诗稿。“怎样啦,遗民?我们不再照旧活下去了吗?”阿通问。“活是总得活下去的。”阿雍参加了意见。“不过,”渊明说,声音似乎有点嘶哑,“要是我当年不曾辞官……要是我现在还年轻……唉!唉!”“吱!吱!吱!”床底下老鼠在打架。“你看见告示上还说些什么?”渊明看着刚进来的第二个儿子问。“这个,”阿宣想了想说,“我记不清楚了,但现在就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却是千真万确,一点也不会错的。”“吱!吱吱!吱吱!”“亡了国,我们不食宋粟,我们到南山采薇去,大家做伯夷,做叔齐。”阿端跑进来说。“唉!你的话说得活像爸爸。”阿通批评。“我们要淡泊,要清静无为,不要去管这些俗事,我们得学老聃。”这回是阿雍的意见。“唉!你的还要像……”阿宣说,“不过,顶好是去请和尚拜几天忏,或者来一个什么法会,祈祷祈祷,救救国家。可惜慧远法师涅槃了。”“畜生!”渊明厉声喝道,“不要胡说。”阿宣吃了一惊。床底下打架的老鼠吱过了最后一通,逃跑了。“年轻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渊明解释着。“留名声的事情,”刚进门的阿宣说,“得让大哥去干,我不该抢先。兄弟要友爱,谦让,爹说过的。”“但是,”阿舒嗫嚅着,“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唉!你们都去睡觉吧!”渊明说。大家一哄而散以后,房间里又开始沉寂了。渊明搔着脚趾,默默的,兀自生着气。他悲愤,悔愧。那个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动,摇摆,再也驱不走,忽然变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鸡爪似的两手,把他的儿子一个个抓去了,他们柔弱得像羔羊,一点也没有反抗。渊明感到一阵内疚。他定定神,在案头坐下了,摊开诗稿,心里一片乱麻,但终于动起笔来。这一晚,他写了不少诗,写了《述酒》②,写了《咏荆轲》③,一直写到寅时尽头,还不曾停笔。呵欠已经打了几十回,然而他想:“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柳枝叶里萧萧地吹起了一阵晓风。一九三六年五月二日(有删改)【注】①宋王,永初元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②《述酒》反映了晋恭帝被刘裕杀害的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刘裕篡权丑行的极大愤慨。③《咏荆轲》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陶渊明“来回踱步”,自言自语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说明陶渊明已经预感到东晋王朝岌岌可危。B.教书先生认为刘裕是一个大人物,出身不凡,有了他皇帝不用愁,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民众对刘裕的认可,对政治局势的无知,感觉迟钝。C.陶渊明告诫儿子“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却不曾想到自己“乐天安贫”的思想已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D.结尾部分写到“他们柔弱得像羔羊”“渊明感到一阵内疚”,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太早辞官,导致家中生活困顿,孩子们身体不强壮。(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是一篇故事新编,作者基于真实的历史记载,又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虚构了人物的言行和心理,赋予历史故事以新的思想内涵。B.本文以全知视角,写了陶渊明与儿子们的对话,看似散漫,实则展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使本文的主题更加深刻。C.在陶渊明与儿子们交谈的过程中,作者多次写到老鼠“吱吱”叫,使本文的语言庄重之余不乏活泼,生动而饶有趣味。D.结尾部分陶渊明表示“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作者连用三个“我”字,突出了陶渊明面对现实个体意识的觉醒。(3)小说结尾,陶渊明为何“写了不少诗”,为何“一直写到寅时尽头”“还得写下去”?你有何理解?(4)鲁迅曾这样评价陶渊明:“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飘飘然。”本文中陶渊明展示出的形象,与《归园田居(其一)》《归去来兮辞》等诗文中的有何不同?【解答】(1)D.“因为他觉得自己太早辞官,导致家中生活困顿,孩子们身体不强壮”错,陶渊明已经预感到东晋王朝岌岌可危,这是陶渊明面对现实个体意识的觉醒。故选D。(2)C.“使本文的语言庄重之余不乏活泼,生动而饶有趣味”说法有误。文中多次写到老鼠,是为了烘托气氛,而非表现语言灵动活泼。故选C。(3)根据原文“陶渊明昨晚胡思乱想了一夜,一点也没有睡好。他索性从床上缓缓地竖起上身,披上了上衣”“他定定神,在案头坐下了,摊开诗稿,心里一片乱麻,但终于动起笔来”可知,不管是一开始怀疑担忧刘裕是否会篡位,还是最终得知刘裕篡位,在政权交替期,陶渊明的内心一直矛盾复杂,对刘裕篡位一事他充满悲愤,对于自己,他认为“要是我当年不曾辞官……要是我现在还年轻……”,充满自责之情。这些复杂的情感让他无法入睡,于是深夜写诗抒怀。根据文中“寄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等语句,可知陶渊明对刘裕篡位这件事,是持批判否定态度的。但身在乡野,手无缚鸡之力,他并没有其他更多的反抗方式,只能借助“笔杆子”。而在结合注释中“②《述酒》反映了晋恭帝被刘裕杀害的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刘裕篡权丑行的极大愤慨。③《咏荆轲》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诗歌的思想内容,可知陶渊明其实是以笔为武器,以诗的方式进行反抗,表达自己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抗争精神,以及铲强除暴的愿望。当陶渊明指出“年轻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但儿子们的反应却是“‘留名声的事情,’刚进门的阿宣说,‘得让大哥去干,我不该抢先。兄弟要友爱,谦让,爹说过的。’”“‘但是,’阿舒嗫嚅着,‘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儿子们的懦弱无为,使得陶渊明害怕担忧“那个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动,摇摆,再也驱不走,忽然变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鸡爪似的两手,把他的儿子一个个抓去了,他们柔弱得像羔羊,一点也没有反抗”。所以,陶渊明是出于对儿子的处世态度失望,对儿子的柔弱、不反抗内疚,对自我选择悲愤、愧悔,希望能够留点教训,所以一直写下去。(4)《归园田居(其一)》开篇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结句写“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归去来兮辞》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句子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由此可见,《归园田居(其一)》《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的形象是热爱田园、安贫乐道、具有隐逸情怀的隐者形象。《晓风杨柳》一文借刘寄奴篡位这件事展现了陶渊明关注时局,为国家命运而忧虑的形象。这些,从对陶渊明自己的语言、心理描写“寄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可以直接看出。也可以从面对儿子们“‘留名声的事情,’刚进门的阿宣说,‘得让大哥去干,我不该抢先。兄弟要友爱,谦让,爹说过的。’”“‘但是,’阿舒嗫嚅着,‘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等“乐天安贫”,只关心自我生存的态度时,“渊明搔着脚趾,默默地,兀自生着气”的反应看出。此外,陶渊明教育儿子时,说“年轻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陶渊明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渴望干一番事业,留名青史。答案:(1)D(2)C(3)①在政权交替期,陶渊明的内心矛盾复杂,充满悲愤、愧悔,心里一片乱麻,所以写诗抒怀。②陶渊明以诗言志,以诗的方式进行反抗,写《述酒》和《咏荆轲》,表达自己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抗争精神,以及铲强除暴的愿望。③陶渊明对儿子的处世态度失望,对儿子的柔弱、不反抗内疚,对自我选择悲愤、愧悔,希望能够留点教训,所以一直写下去。(4)①《归园田居(其一)》《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的形象是热爱田园、安贫乐道、具有隐逸情怀的隐者形象。②本文中陶渊明关注时局,为国家命运而忧虑。陶渊明虽身在乡野,却心念朝廷,忧虑朝政;阿舒、阿宣等人“乐天安贫”,只关心自我生存,以至于“渊明搔着脚趾,默默地,兀自生着气”。③本文中陶渊明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小说中写陶渊明教训儿子“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明确表露出陶渊明的思想是渴望干一番事业,留名青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ㅤㅤ材料一:ㅤㅤ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节选自《百战奇略》)ㅤㅤ材料二:ㅤㅤ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②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5)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解答】(1)划线句的意思是:既为人所陷害,还想战胜敌人,不就难了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的就是苻坚这一类的人。结合上下文看,“夫”是一个发语词放在句首,表示下文要开始议论,“而”在句中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以解释为“但、却”,“不亦难乎”是一个省略了主语的省略句,可以用“这”做其主语,“这”指代的就是“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由此可以看出需要在“敌”后划出停顿;“不亦难乎”是一个固定句式,自然要单独成句,即在“乎”后也要断开;“苻坚之类是也”是一个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自然也是独立成句的,即在“焉”后也需要停顿。故涂黑的三处分别是:在“敌”“乎”“焉”后。(2)B.“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错。“金”指“钲”,是古代的军中乐器,作战时击之为收兵信号。而“刁斗”是古代行军之器具,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故选:B。(3)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相关语句“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可知,唐太宗认为包括吴汉战例、苻坚战例在内的所有有关得失的事例都可以作为万代的借鉴,而不仅仅是吴汉这一战例。故选:D。(4)①“却”,后退、退却;“周旋”,在这里指的是双方交战;“而”,连词,表修饰,无实义。译文:请你们稍微向后退一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周旋交战,我与诸君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是一件乐事吗?②译文:古人临阵出奇,攻敌不意,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5)①由原文相关语句“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可知,苻坚在用兵的智谋上有很大的缺失,而这缺失导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必然是失败的。②由原文相关语句“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可知,苻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布置军队,该分散的时候不分散不该聚合的时候却聚合。这是导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吃败仗的另一个原因。答案:(1)涂黑的三处分别是:在“敌”“乎”“焉”后。(2)B(3)D(4)①请你们稍微向后退一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周旋交战,我与诸君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是一件乐事吗?②古人临阵出奇,攻敌不意,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5)①没有智谋。②不懂得运兵之术。确切地说就如何让士兵做到该分散的时候就分散,该聚合的时候就聚合。参考译文:材料一:但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时,不可与敌交战于险狭之地,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地域作战场,以便于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锣音就收兵。诚如兵法所说:“指挥大部队作战,可进就进,不可进就停止。”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至寿阳,并临淝水一岸而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深入我境,却临水列阵,这分明是不想同我速战。请你们稍微向后退一退,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周旋交战,我与诸君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是一件乐事吗?”苻坚的部将都说:“应当凭据淝水阻截晋军,不让其渡河冲上岸来。我军兵多,对方兵少,只有这样,才是万全必胜之策。”苻坚说:“只管退军,让它渡河,乘其渡河之中我们以数十万骑兵,逼向河中而歼灭之。”苻融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下令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动而大乱,竟一退而不能停止。在这个时候,晋将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精兵八千顺利渡过淝水,与敌激战于淝水之南,苻坚部队惨遭失败。(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唐太宗问:“古人临阵出奇,攻敌不意,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李靖回答说:“古代的战斗,多是一些稍有智谋的人战胜没有智谋的人,一些稍有能力的人战胜没有能力的人,这些人哪能谈得上懂兵法呢。如东晋时谢玄在淝水击破了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太宗回头命令侍臣拣出谢玄的传记阅览以后,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不善呢?”李靖回答说:“我看《苻坚载记》说:‘淝水之战时秦各军都溃败,只有幕容全一军独能保持完整。苻坚率领残兵千余骑,来到慕容全的营地,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说慕容垂杀掉苻坚,慕容垂没有杀’。从秦军溃败和慕容垂一军独能保持完整的情况来看,苻坚被慕容垂所陷害就是很明显了。既为人所陷害,还想战胜敌人,不就难了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的就是苻坚这一类的人。”太宗说:“作战用兵有时分散,有时聚集,贵在使用恰当。前代的事迹,谁在这方面用得好呢?”李靖说:“苻坚率百万之众而在淝水战败,这就是用兵时只能合而不能分开的原因所致。吴汉讨伐公孙述时,与副将刘尚分别屯驻在两地,彼此相离二十里,公孙述率兵来攻吴汉时,刘尚出兵会合共同还击,把公孙述打得大败,这就是本来部队是分开的但使用时能集中使用的原因所致。”太宗说:“是这样。一得一失的事迹,足可以作为万代的借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古战场赤壁感怀方逢时危矶绝峭倚清江,人道曹刘旧战场。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惟有暮山长。云霞尚带当年赤,芦荻空余落日黄。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危”“绝”“清”三字勾画出赤壁矶岩高壁峭、江水澄澈的雄奇清丽景象,意境开阔,气势宏大。B.“人道”二字,将眼前的景物与历史人物紧密联系起来,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背景。C.颔联写古战场赤壁的过往一去不返,但历史英雄人物的遗迹尚可在苍山中找到,诗人感情由失落转向宽慰。D.尾联运用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的手法,表达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景仰与追念,“又”字蕴含壮志难酬的失落。(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解答】(1)C.“诗人感情由失落转向宽慰”理解有误。不是“宽慰”而是遗憾,“遗踪惟有暮山长”,虽然能见到英雄留下的遗迹,但却无法寻觅英雄,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和遗憾之情。故选C。(2)题干要求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在作答时应分开作答。从景物描写角度可得知,颈联主要描绘的是古战场夕阳西下的情景:云霞绯红,仿佛带着当年赤壁之战中刀光剑影的痕迹;水边芦苇丛中,泛着金色的落日余晖;场景恢弘,景色壮美。但同时颈联又并非单纯的写景句,还寄托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从一些用词中可以看出来。根据“尚带”“空余”两个对仗性质的动词可知,作者对眼前这片美景,在赞叹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遗憾:云霞固然壮美,但芦荡里的落日余晖却再也见不到当年英雄的身影,不免感到遗憾惋惜、物是人非。答案:(1)C(2)景:颈联描绘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色彩浓厚鲜丽,以“当年赤”“落日黄”表景色壮美。情:寓情于景,“尚带”暗含作者对昔日英雄的赞美之情,“空余”则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不再、物是人非的遗憾惋惜。(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联,视角高低变化,描写有声有色,展现了夔州秋天独特的景色。(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写其校弦试音,接着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只怕会有“赢得仓皇北顾”的结局。【解答】故答案为:(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重点字:哀、渚)(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重点字:拨、弦)(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胥、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我国现代作家兼画家木心先生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种慢时代的生活,已经成为一代人永久的记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A____,但书信中所传承的文化不应该覆灭。当今之时,①互联网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②其特点是快速、便捷,与书信相比,③能使人们真切地产生“天涯若比邻”。④但也许正是缘于这一原因,⑤人们对于信息的内涵却忽略了,⑥对于传递信息的技巧更随意了,⑦远远没有古人看到手书“见字如面”时的仪式感和亲切感,⑧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首当其冲下,⑨传统书信所承载的思想力量和美学韵味正在消失。鉴于书信的文本格式就是古人所说的一种文体,它潜蕴着深湛的文化内涵和丰沛的历史信息,表达着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心性品格。因而,人们在发送电子邮件时,B_____,既培养“于细微处见精神”的优良习惯,也彰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解答】(1)A.根据后文“但书信中所传承的文化不应该覆灭”可知跟前一句构成转折关系,根据书信承载的文化不覆灭,横线处可填书信已不存在,可填“传统书信正走向消亡”。B.根据“也彰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可知用现代形式电子邮件时,要沿用传统的书信格式,才能延续传统文化,可填“应按照传统书信格式进行书写”。(2)③成分残缺,“产生”后缺宾语中心词,改为“能使人们真切地产生‘天涯若比邻’的感觉。④重复赘余,“缘于”和“原因”重复,改为“但也许正是缘于此”。⑧搭配不当,“现代科技的首当其冲”搭配不当,改为“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冲击下”。答案:(1)A.传统书信正走向消亡B.应按照传统书信格式进行书写(2)③能使人们真切地产生“天涯若比邻”的感觉④但也许正是缘于此⑧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冲击下(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____,____,____,____。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