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41.1.编制依据 41.2.编制原则 4第二章工程概述 62.1.工程说明 62.2.施工条件 62.3.工期要求及规定 6第三章施工部署 73.1.施工组织机构 73.1.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73.2.工前教育 103.2.1目的 113.2.3.内容 113.3.开工前准备 113.3.1现场准备 123.3.2技术准备 123.3.3管理措施准备 133.4.开工报告 183.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83.5.1施工场地围护 183.5.2施工便道 183.5.3现场临时用水用电设计 183.5.4施工现场排水系统 193.5.5消防系统 193.5.6施工平面布置 19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 204.1总体挖土施工方案 204.1.1施工测量 204.1.2施工作业段及施工顺序的划分 214.1.2.1施工区段平面划分 214.1.2.2开挖顺序 214.1.2.3出土进度 214.1.3人员、设备 214.2主要施工方法 224.2.1施工顺序 224.2.2施工机械及人力安排方案 224.2.3基坑标高控制 224.2.4.场地清理 224.2.5建立施工控制网 234.2.6.确定承台开挖边界线 234.3.土方开挖过程 234.3.1.开挖施工准备 234.3.2.土方开挖 244.3.2.1.第一段表层土开挖 244.3.2.2.第二段土层开挖 244.3.2.3.第三段土层开挖 254.3.2.4.中心环岛开挖 25第五章劳动力、机械配备 275.1.劳动力计划 275.2.劳力保证措施 275.3.选用机械设备的数量、性能规格、状况 28第六章支撑系统在挖土工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296.1.支撑立柱下笼前要做好标记 296.2.严禁挖机碰撞立柱 296.3.临近立柱的土方用人工清理 296.4.开挖标高的确定 296.5.每段土方开挖前支撑强度要求 296.6.机械操作要求 296.7.基坑内主次两条出土坡道的设立 296.8.基坑出土坡道的回填土方要求 30第七章深基坑施工监测 317.1.周边环境 317.2.监测内容 317.2.1.压顶梁的变形监测 317.2.2.围护结构深层侧向变形监测 317.2.3.支撑轴力监测 317.2.4.立柱垂直位移监测 317.2.5.坑外混合潜水水位动态监测 317.2.6.周边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317.2.7.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 317.3.测点布置、埋设及保护 327.4.监测点布置及布设要点 327.4.1.压顶梁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 327.4.2.围护结构深层侧向变形监测 327.4.3.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327.4.4.立柱垂直位移监测 327.4.5.支撑轴力监测 327.4.6.周边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监测 337.5.监测工程中主要采用的仪器设备 337.6.资料整理与报警 33第八章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358.1.质量目标及要求 358.1.1.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合格 358.1.2.土方开挖质量要求: 358.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358.2.1.质量组织机构 358.2.2.质量保证体系 358.2.3.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程序 378.3.质量保证措施 378.3.1.组织制度保证 378.3.2.技术管理保证 408.3.3.施工管理保证 418.3.4.人员、设备保证 428.4.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428.5.隐蔽工程的质量保护措施 428.5.1.检查及验收制度 428.5.2.岗位责任制 43第九章、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 449.1.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一般要求 449.4.施工进度控制系统 469.5.为确保工期实行的施工作业制度 479.6.工期保证的组织管理措施 479.6.1.超前准备 479.6.2组建精干高效的土方工程施工管理团队 489.6.3.优化资源配置 489.6.4.加强施工管理 489.6.5.有交叉作业项目的工期保证措施 489.7.工期保证的技术管理措施 499.7.1.优化施工技术方案 499.7.2.加强技术监督,杜绝返工现象 499.7.3.实行工期奖罚制度 509.8.工期保证的雨季、夜间施工措施 509.9.节假日期间的工期保证措施 50第十章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5110.1.安全目标 5110.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110.2.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5110.2.2.项目部安全职责 5110.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510.3.1.现场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5510.3.2.其它保证措施 5510.3.3.安全防范重点 5610.3.4.爆破施工及爆炸品管理安全保证措施 56第十一章计划开工、竣工日期和工程进度计划 5911.1.计划开工、竣工日期 5911.2.各施工阶段工期控制 5911.3.施工进度计划 59第十二章其他保证措施 6012.1.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6012.2.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 6112.2.1.文明施工承诺 6112.2.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112.2.3.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 6212.2.4.环境卫生管理 6212.2.5.疾病预防措施 63第十三章基坑围护局部出现渗漏水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64第十四章基坑(槽)底出现“流砂”预防措施以及发生对策 66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1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提供的《世和中心岩土工程勘测报告(详细勘察)》;1.1.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世和中心基坑围护方案》1.1.3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1.1.4《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02)1.1.5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6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1.7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1.9《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1.1.10《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1.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14建设部2004(213)号文件;1.1.15国家及上海市颁布的其他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文明施工规定;1.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编制原则1.2.1.全面满足工程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各项技术要求。1.2.2.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本标段有序、高效地进行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1.2.3.统筹安排,科学合理。根据现场勘察调查资料、业主招标文件资料及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难点及关键工序,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满足业主要求。1.2.4.采用“四新”先进技术。结合工程特点,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确保施工质量。1.2.5.结合实际,经济可靠,优化方案,降低成本;方案的确定要充分论证,确保采取施工方案的可靠性,满足施工的总体安排。1.2.6.根据气候条件,采取得力措施,科学地安排不同季节施工。1.2.7.所需资源配备确保满足工程施工需要。1.2.8.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得力的水土保护及相关环保措施。1.2.9.注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采取有力的保证措施。1.2.10.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造价、工期、质量目标效果。1.2.11.严守承诺,全面履行合同。第二章工程概述2.1.工程说明2.1.1.工程名称上海世和国际中心2.1.2.工程建设地点申江路祖冲之路口2.1.3.工程内容世和中心综合楼土方挖运工程2.1.4.验收标准和质量目标本工程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及现行有关技术要求组织施工,按设计文件、说明及现行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评定工程质量等级。本工程要求质量等级为“合格”。2.2.施工条件2.2.1.本工程的施工基坑区域东侧已有一条约6.5米宽的道路,该路与场区外道路相通,可供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的运输使用。2.2.2.水、电、路三通已具备条件。2.3.工期要求及规定满足工程工期总体要求,计划于2007年5月16日全线开工,土方工程于2007年7月30日竣工,共计76日历天。第三章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3.1.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3.1.2施工组织机现场组织机构图世和中心地下室基坑开挖施工管理结构图项目副经理:邵利明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邵利明项目经理:陈国民测量员:吴森良测量员:吴森良质量员:邵杰施工员:朱根栅技术负责人:邵利明材料员:邵海祥资料员:王柏江安全员:朱雪峰降水施工项目组围护SMW工法施工项目组降水施工项目组围护SMW工法施工项目组土方开挖施工项目组3.1.3.主要施工人员及现场主要施工施工管理配置表4-3-1主要工程施工人员数量序号机构名称人数(人)1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人22技术施工部33质量监督部24安全监督部25物资设备部27土方工程队28测量组,监测组2合计15
备注:上表为基本配备,根据施工需要随时增减职工数。3.1.4.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职责3.1.4.1.项目经理(1)贯彻业主的总体目标要求,按IS09001系列标准,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制定承包范围的各项具体目标,明确职能分工,保证目标的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负全面责任。(2)认真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强化项目管理的“工期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保证兑现合同承诺。对项目的全面建设负责,实施项目标准化管理,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负全面管理职责。(3)对项目的人力、资金、材料、施工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均衡生产,做到文明施工。3.1.4.2.项目副经理(1)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合理组织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负责编制季度、月施工生产计划和验工计价,考核完成情况。(3)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指导和技术交底。(4)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审定事故处理方案,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5)负责组织编制竣工,制定施工方法、工艺。(6)参加工程组织验收、开通、交付等工作。3.1.4.3.项目技术负责人(1)组织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参加业主或设计单位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并做好会审和交底记录。(2)组织制定有效措施,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依据合同和业主提供的图纸资料,组织制定关键工序及特殊工程施工指导文件。(3)审核材料需用计划和加工订货计划,保证进货和工程质量控制符合标准和有关要求。(4)组织重要部位和特殊工序的隐蔽工程验收,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措施的落实情况。(5)组织项目的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努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操作技能。(6)严格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管理,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实施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处理质量活动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对质量持有否决权。定期组织项目工程质量检查,主持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仲裁工程质量争议。3.1.4.4.施工技术部(1)负责整个承包工程的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出施工总体安排,确定具体施工方案。(2)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督促施工计划的执行和落实,协调施工与相关单位的合作。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努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操作技能。(3)编制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实施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4)负责变更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贮存保管和移交。(5)负责提供并审核外购产品标准,负责测量试验室指导和管理工作。3.1.4.5.安质监察部(1)负责整个承包工程的安全质量工作。确保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制定安全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办法,落实安全质量目标。(2)办理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签证、评定工作。(3)定期组织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处理质量活动中的问题。(4)做好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制定安全计划,建立施工安全制度措施。检查和监督项目安全体系运行情况。3.1.4.6.测量组负责施工测量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工作并配合施工技术科作好竣工文件的整理。3.1.4.7.物资设备部(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颁布的设备管理规定,制定项目设备管理办法,为施工全过程提供施工设备保证,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提高设备检修能力。(2)确保施工材料保质、保量按需地购进施工现场。3.2.工前教育3.2.1目的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确保工期、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实现文明施工,确保业主满意。3.2.2.时间队伍进场后进行全员工前教育。分批组织,平均受教育时间不少于16小时。3.2.3.内容(1)各种管理规章制度教育。(2)现场质量、安全措施、注意事项、文明施工教育。(3)技术交底、专业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规章教育。3.3.开工前准备①各类政府许可在项目开工前或施工期间,应办理或协助业主办理以下工程项目可能需要的各类政府主管部门许可证及申报,主要包括:A临时占路许可证B渣土处置证C夜间施工许可②召开协调会议项目开工前,应召开项目协调会议,邀请项目所在地的环保、环卫、管线(水、电、煤气)、电信、交警、消防、质监、市容监察、绿化园林、街道、派出所等机构出席会议,通过协调会议的形式,达到以下目的A向项目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及街道通报项目情况B了解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的环境保护具体要求C了解当地设区、居民对项目施工的具体要求D与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联络渠道E获取当地的有关法律法规信息F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与政府主管部门及周围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利于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③管线保护应与管线(水、电、煤气、电信)管理部门进行协调,申请管线监护,签定管线配合联系单或协议书,进行管线交底,取得施工可能涉及的底下管线资料,以制订管线保护方案。同时由管理部门派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护和巡视,指导施工过程中的管线保护。3.3.1现场准备人员及物资设备的进场,总体原则是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的实际需要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分期分批地进入现场,并依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现场准备工作有:清理平整场地、修筑便道、接通水电线路、建立对外通信联络、埋设施工标志、修建各种必需的临时设施、与业主建立联络网络,办理有关施工的各种证件、手续(包括进场人员、车辆的施工通行证、人员的暂住证等),建立工地安全施工体系,征求业主的意见、进行工程信息咨询等。3.3.2技术准备首批人员进驻现场后,即着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分为外业技术准备和内业技术准备。3.3.2.1.内业技术准备(1)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2)进行临时设施建设的细部组织规划工作;(3)结合现场编写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编写各种针对性的保证措施;(5)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技术交底;(6)准备施工中需要查阅的各种参考资料、施工手册、国家有关规范及水文地质资料及专业图表;(7)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与要求,采集各种临时设施的符合性数据;(8)根据招标文件、合同文件的要求编写应提供给业主或监理的其它资料。3.3.2.2.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设计依据与施工现场的情况是否一致;(2)施工图纸中有无矛盾,及说明是否齐全;(3)图纸上的尺寸、高程、轴线和工程量计算有无差错、遗漏和矛盾。3.3.2.3.外业技术准备(1)现场详细调查,完善施工所需资料;(2)现场桩橛交接、保护、加密与复测;(3)各种工程材料的调查与合格性检测分析并编写试验报告;(4)各种计量仪器设备的检测,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5)采集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技术准备按时间进程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前期是基础、中期是强化、后期是完善。技术准备工作坚决做到:准备项目齐全、执行标准正确、内容完善齐备、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重在检查落实。3.3.3管理措施准备 3.3.3.1.运输环境管理措施(1)车辆状况①车次车貌整洁,制动系统完好②车辆后栏板的保修装置完好,并另再增设一付保险装置,做到双保险,预防后板崩板。(2)土方装卸①土方装卸时,场地必须保持清洁,预防车轮粘带。②车轮出门时,必须对车轮进行冲洗。③车轮装卸土方不应超高超载,并应有覆盖物以防止土方在运输中沿途扬撒。(3)运输①施工单位持渣土管理部门核发的处置证向运输单位办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托运手续,运输单位不得承运未经渣土管理部门核准处置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②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时,运输车辆、船舶应随车携带处置证,接受渣土管理部门的检查。处置证不准出借、转让、涂改、伪造。③运输车辆应按渣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线路进行运输。3.3.3.2.施工现场废水控制管理措施(1)施工排水系统根据施工现场排放废水的水质情况,采用以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三级排放系统。①一级排放系统:生活用水(食堂、浴室、洗手池等)较清洁、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主要布置在生活、办公区。②二级排放系统:以排放雨水为主,水中含泥量较少,可直接按排入市政污水管,但必须在出口端设置集水井,拦截水中垃圾。③排放含泥量较多的水(包括深井降水抽取的水),应流入布置在基坑、施工便道旁的沉淀池内,必须经过二次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严禁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2)生活污水①各施工项目在现场均应建立厕所收集粪便污水,固定式厕所应设立化粪池,移动式厕所也应设置收集装置,同时派专人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②厕所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上门抽清。(3)运输车辆清洗废水各类土方、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现场时,为保持车容应清洗车辆轮胎及车厢,清洗废水应接入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4)其它施工废水①散料堆场四周应设置防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而堵塞下水道或污染附近水体及土壤。②施工活动中开挖所产生的泥浆水及泥浆,必须用密封的槽车外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置。③现场混凝土搅拌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止措施,避免搅拌活动中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附近水体及土壤,形成污染。3.3.3.3.施工现场扬尘、废气控制管理措施(1)施工扬尘①水泥扬尘A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尽可能使用商品水泥及散装水泥,减少使用袋装水泥,以削减使用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B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水泥添加作业应规范,搅拌设施应保持密闭,防止添加、搅拌过程中大量水泥扬尘外逸。②施工扬尘A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公司文明施工标准》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分隔。B加强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各类建材及混凝土拌合处应定点定位,禁止水泥露天堆放,并采取防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放采用水喷淋防尘。C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定人洒水清扫保洁,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③车辆废气A运输、施工作业所使用的车辆均应通过当年机动车尾气检测,并获得合格证B运输、施工作业的车辆在离开施工作业场地前,应对车辆的轮胎、车厢、车身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泥浆在车辆形式过程对外界道路及空气质量。C装有建筑材料、渣土等易扬物资的车辆,车厢应用覆盖封闭起来,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扬撒、飘逸,污染运输沿线的环境。D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护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E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搞好施工期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而形成的交通堵塞,减少因此产生的车辆废气怠速排放。3.3.3.4.施工现场噪声控制管理措施(1)施工申报eq\o\ac(○,1)除紧急抢险、抢修外,不得在夜间10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有高噪音的建设施工作业。eq\o\ac(○,2)由于特殊原因须在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超标准的、危害居民健康的建设施工作业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作业活动所在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向周围居民进行公告。(2)施工噪声的控制eq\o\ac(○,1)根据施工项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进出口,搅拌机等高噪声设备及车辆进出口应安置在距离居民区域相对较远的方位。eq\o\ac(○,2)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高噪声作业活动尽可能安排在不影响周围居民及社会正常生活的时段下进行。eq\o\ac(○,3)对于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eq\o\ac(○,4)离高噪声设备附近距离操作的施工人员应佩戴耳塞,以降低高噪声机械对人耳造成的影响。(3)施工运输车辆噪声①运输车辆驶入城市区域禁鸣区域,驾驶员应在相应区域内遵守禁鸣规定,在非禁鸣路段和时间每次按喇叭不得超过0.5秒,连续不得超过3次。②加强施工区域的交通管理,避免因交通堵塞而增加的车辆鸣号。3.3.3.5.突发事件应急措施(1)施工现场配备柴油发电机,防止施工临时断电应急使用。(2)储备膨润土粉、重晶石粉与堵漏剂在深基坑施工时,若遇到有暗浜、空洞等异常地段突然出现护壁坍塌现象时,可以及时配制掺加重晶石粉或纸浆的膨润土泥浆灌入槽内提高泥浆比重,堵塞地基空隙,防止护壁继续坍塌。(3)配备足够数量的水泵和水带工地上要有足够数量的备用水泵及水管,以防深井泵或真空水泵损坏时无货更换,或下暴雨时排涝不及时。(4)工地设立医疗急救站工地设立医务室,医务室内配备常用医疗器材及药品,指派具有一定医疗水平的医务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医疗保健及工地卫生工作。同时,项目经理部拟在工地附近联系一家具有相当水平的政府医疗机构,以应对突发性工伤及疾病事故。3.4.开工报告在现场临时设施、物资、机械设备、供水、供电、测量、职工教育等各项工作完成后,按施工组织安排的应开工的项目,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书面开工申请报告,批复后立即开工。3.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3.5.1施工场地围护施工场地采用全封闭围护措施,围护结构采用砖墙,表面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抹灰后刷涂料,书写宣传标语,在工地大门入口处,设置施工现场管理“七牌二图”并设置安全和文明施工宣传标志、标语。3.5.2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厚20cm,用C25砼浇筑。在基坑内设置两条8m宽的临时施工便道,上铺钢质走道板,供土方机械、运输车辆通行,在基坑开挖时采用后退法施工逐步将其挖除。3.5.3现场临时用水用电设计本工程水、电根据业主在现场提供的水源和电源引出后,沿施工道路的外侧布置、电线应以电缆埋地敷设为主,并在穿越道路时应套入Ф60以上硬管加以妥善保护和深埋处理,如局部地段采用架空布设时,电线立杆的间距应控制在20-30米以内,并在穿越道路时,电线的净空高度应不低于5米,以确保场内运输畅通和用电安全。施工用水接入搅拌机、灰浆机旁,A、B塔楼处各设两个总水阀门,施工用电接入木工、钢筋工车间,塔吊等位置。3.5.4施工现场排水系统3.5.4.1.为了确保工地环境整洁,达到文明、标化工地要求,在工地上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并与本地区的排水系统连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放必须符合环境要求。3.5.4.2.工地排水采用明沟排水系统,明沟设在施工便道外侧,每隔35m左右设一口集水井。3.5.4.3.施工排水经过明沟集流,三级沉淀后,就近纳入市政排水系统。3.5.5消防系统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情况,在重点区域或有火灾隐患区域配备足够的消防和灭火设备,确保安全。3.5.6施工平面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4.1总体挖土施工方案本工程地下室挖土工程量大,同时需要进行围护支撑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基坑周边分三段六层开挖,基坑中央环岛分三层开挖;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办公及生活场地,对混凝土泵车、塔吊位置确定后,通知围护设计人员,需要加固的及时进行加固,对场地周边布置的施工用高程传递点和轴线基准点,用红油漆圈点再在四周用130mm高的砌砖保护,本工程测绘部门高程传递点和轴线基准点在基坑的北边,共二点,离基坑边15m左右,现已用红油漆圈点再在四周用130mm高的砌砖进行了保护。本工程总体施工步骤如下:4.1.1施工测量4.1.1.1.施工前与设计及监理单位进行控制网的交接并进行复测。4.1.1.2.对本工程的水准点进行进行复测,并进行闭合计算。按照设计图纸对中线桩、边线桩、边界桩、场界范围、水准点等进行桩位布设、校核并采取保护措施;施工控制桩两侧及中心线的延长线上设置,埋设位置应便于施测、保留、稳定和不影响施工。水准点每30米~50米埋设一个,最大视距不大于70米。表4-4-1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边长丈量相对误差方位角闭合差一级1/5000±12″1/10000±24″√n4.1.1.3.与相邻号房(研发楼)进行轴线、高程的联测,所有复测、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后方可施工。4.1.1.4.本工程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精度均应符合下表要求。表4-4-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高程控制每千米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闭合差一级±2±4√L4.1.2施工作业段及施工顺序的划分针对本工程面积大、土方量多,结合现有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工序如下:4.1.2.1施工区段平面划分混凝土支撑周遍划分为8个区段,中间环岛为第9区段。4.1.2.2开挖顺序为确保月度计划的实现,并结合降水及围护支撑施工要求,每施工段内土方分层开挖,原则是先降水后开挖,先北部后南部,先四周后中间。具体开挖顺序按流程图。(挖土顺序详见附挖土流程图)4.1.2.3出土进度(1)(2)第二皮土体开挖;先开挖1-8区段,正常出土量每天2300立方米,第九区段环岛土体保留,预计15天完成。(3)第三皮土体开挖;挖1-8区段,正常出土量每天1800立方米,预计16天完成。最后开挖中心环岛,正常出土量每天4000立方米,预计9天完成。环岛环土方开挖完成后,再逐级开挖临时出土便道,最后由长臂吊斗挖机配合坑内小挖机将残余土方运出。工作在坑内的小挖机由汽吊吊出。(4)每道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期间,要事先拆除出土坡道,支撑系统养护需达到85%以上才方可回填土方,恢复出土坡道,土方回填必须分皮夯实,回填时严禁挖机碰撞支撑,走道板严禁搁置于支撑上。4.1.3人员、设备人员、设备根据工作量及工期要求进行配备,配备原则为满足施工要求具备突击能力,保证连续施工,争取提前完成任务。本工程共计划投入施工人员50人(高峰),挖机6辆,15吨运输车辆30辆,详见资源配备计划。4.2主要施工方法4.2.1施工顺序测设→场地清理→挖运土(填土)→测量→人工精平→检查验收4.2.2施工机械及人力安排方案机具设备数量定员人数预备人数备注挖掘机PC200331人1、视施工现场情况及时调整配备2、第二道支撑梁以下挖土,两台EX40小挖机换两台平背312小挖机挖掘机EX40331人吊斗挖掘机111人汽车(15T)30辆30人4人其他人员及工种配备表工种每班定员班制配备人员备注车辆指挥224站路口指挥车辆挖土方工25250清基、修整、承台开挖其他428车辆冲洗、道路卫生4.2.3基坑标高控制施工中按照设计规定和图纸执行,掌握基槽尺寸,基底标高,开挖时由专职测量员负责用水准仪、标尺及小竹桩进行标高测量控制,防止机械超挖;人工修正时根据2—3米间距设置的水平高度小竹桩控制标高,采用拉尼龙线的方法进行标高控制,经常测量,防止超挖。4.2.4.场地清理这项工作包括清理、清除残渣、去除表土、去除和处理规定范围内的所有草木和石砾等。4.2.5建立施工控制网场地平整后,组织专业放线班子,根据结施图提供建筑物控制点坐标及红线图中已知坐标,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先在拟建场地布置控制点,再依据其连线在图纸中与各轴线的尺寸、角度等分别精测出各纵横列,并将各轴线延长到基坑外挖不到的地方,按规定做好永久控制桩,并经过复核检查后用来控制建筑物的轴线,轴线及点位完成后,经有关单位校核无误,方可使用。4.2.6.确定承台开挖边界线利用主轴线法测定承台开挖边界线,依据已建立的施工方格网及设计图纸找出轮廓线与主轴的关系,用灰线、钢筋画定出其开挖的界线。4.3.土方开挖过程4.3.1.开挖施工准备4.3.1.1.解所挖区的土质情况,发现劣质土及时清除,采取措施。4.3.1.2.挖土区准备用填方的土方,先将草皮、杂物等清除干净,驳运至指定位置。4.3.1.3.施工中应避开雨天,并做好临时排水工作。4.3.1.4.挖土深度按设计规定执行,同时要考虑最后一层挖土顶面的平整,再人工挖土300mm,表面需要挂线,仔细找平并要预留一定的碾压下沉量,使其碾压后的高程正好与设计高程一致。预留多少要根据压实度、土质及现场试压来确定,一般为2cm-3cm。4.3.1.5.掌握好土的含水量,注意挖土区的临时排水挖土时若土过于干硬,则不易挖掘;如土过湿,又易粘在挖运土的工具上。土方大面积露天施工,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干旱时土硬,下雨时过湿),特别是雨天,影响更为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当地的气象预报、降雨量的大小,作好挖土区的临时排水,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挖土区经常保持有效坡度的斜面,利于自然排水,防止下雨积水,切勿挖成凹形盆地。如果确实难以避免,则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2)当土较硬难挖时,挖土前先将表层硬土翻松,松土的面积不宜太大,能配合装土、运土、填土即可。(3)堆土时,堆土的方向和铲运机或推土机推土后所形成的沟槽方向,要与地面的水流方向一致,以利降雨时排水。(4)保护好样桩、构架立柱,混凝土支撑等,防止机械和车辆碰撞,以免发生差错。4.3.2.土方开挖挖掘在划定的界线内进行,适当利用和处理,都要依图纸上注明的开挖线、水平线、坡度、尺寸及截面并按工程师的要求去实施。开挖方式应根据开挖区域的深度和纵向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机械设备的因素确定,以加快施工进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本工程在施工中采用纵横结合挖法,开挖分三段六层进行,方法如下:4.3.2.1.第一段表层土开挖第一段表层土开挖,即第一道支撑梁以上土体开挖,挖标高至-2.70米。2007年5月15日开始,2007年5月22日结束,计划7天完成。由三只挖机从1、2、6、8区段同时平衡开挖,再同时开挖3、4、5、7段。中间环岛土体暂不开挖,保留环岛土体半径41.50米。(详见第一段挖土工况图)4.3.2.2.第二段土层开挖第二段土体开挖,即第一道支撑与第二道支撑间土体开挖(细分三层放坡开挖),标高挖至-7.20米。07年6月15开始,200年6月30日完成,计划15天完成,由三台挖机从1、2、6、8段从第一道支撑梁下放坡挖土,两台大挖机在支撑外面翻土,装车。再挖3、4、5、7段,最后挖除出土便道。中间环岛土体暂不开挖,保留环岛土体半径收缩至35米,环岛边缘按1:2.0放坡。(详见第二段挖土工况图)4.3.2.3.第三段土层开挖第三段土体开挖挖,即为第二道支撑以下的土方开挖(分两层开挖),标高挖至基坑底。2007年7月10日开始,200年7月20日结束,计划10天完成,由平背挖机在第二道支撑梁下分两层向挖翻土,坑底300mm由人工翻土,先挖1、2、6、8段,再挖3、4、5、7段,中间环岛保留土体半径收缩至22.5米,环岛边缘按1:2.0两层放坡。(详见第三段挖土工况图)4.3.2.4.中心环岛及出土便道开挖中间环岛开挖,由西向东进行,分三层流水开挖,2007年7月21日开始,2007年7月30日结束。环岛开挖完成后,接着开挖临时出土便道,便道环岛段由二台1m3挖机完成,支撑段由一台工作在坑内的0.4m3小挖机及工作在坑外的长臂带吊斗的挖机完成。基底面采用二次放线人工挖土与人工修土为主,离设计基坑底标高30cm左右采用人工挖土,严禁超挖。为防止挖土机碰撞工程桩及围护桩,桩周围土方用人工开挖。挖边坡过陡,弃土堆离边坡太近,施工中排水不良,支挡工程未及时做好,面纵向拉开,多层多向出土,可以容纳较多的施工机械,加快了施工速度。在挖掘时都利用挖掘机械把边坡做好,也就是在挖掘的过程中,边挖边做坡。否则,一旦挖掘深度过大机械将无法做坡,给施工造成困难。因此,在挖掘的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该及时按照图纸要求把边坡开挖线放好,并应根据挖掘的深度随时指挥调整开挖线,力争利用机械一次做好边坡减少人工的做坡量。基础落深部位的工作由小挖机人工配合完成。标高误差、平整度和集水坑的坡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在离坑壁0.5m的周边设一圈明排水沟,沟宽200,深300,泛水为1%。每隔15米左右设置临时集水井,集水井内置潜水泵,由专人负责排水工作。4.4垫层施工及基坑验槽垫层混凝土施工紧跟挖土工作之后进行,一般要求基坑土体暴露面积不超过200㎡。基底必须挖至老土,且夯实,随即会同监理方及设计单位及时进行基坑验槽,若基底遇暗浜,则将淤泥挖至老土,分层填砂切夯实,完毕后垫层混凝土即覆盖上,以防止坑底土体受雨水侵蚀而影响基础质量。垫层混凝土浇捣前应预先设定好标高,混凝土浇捣时采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稍待收水后再用木蟹打磨平整。本工程桩基采用边开挖边凿桩,机械与人工凿除相结合,保证桩顶标高,工程桩顶一般伸入底板100mm,混凝土管桩内锚固筋锚入底板1000mm,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土方挖好后应对工程桩桩位、桩数与桩顶标高等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并为本工程动测试验做好准备以及提供必要的作业面。基坑开挖完毕,完成混凝土垫层施工后,我方将积极配合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桩的验收工作。并由公司专业测量队和现场测量员将轴线引测于垫层上,将标高引设于基坑内,同时配合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桩的位移和高差验收,最后完成桩位竣工图。所有工程桩通过各检查部门的最终验收认可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竣工资料分册装订。第五章劳动力、机械配备5.1.劳动力计划根据行业定额和我单位内部定额推算,本标段工程计划总用工3780工日,按业主的工期要求,结合我单位施工机械化水平及人员综合劳动能力和具体工期目标规划,考虑了雨季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拟安排上场人员共50人(高峰)参加本工程施工。其中:项目经理部:15人;机施队及人工挖土:共40人.施工中,上场人员的工种、数量将根据施工计划动态调配。施工人员需要情况详见表4-5-1《劳动力计划表》。表4-5-1劳动力计划5.2.劳力保证措施5.2.1.选择技术素质高的施工队伍进场。各个施工队伍均挑选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青壮技工,确保更好、更快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5.2.2.做好劳力动态调配:各专业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进度情况实行动态调配,必要时采取倒班作业,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5.2.3.确保后勤保障:在确保足够劳力和专业技工的同时,还要确保后勤保障,以免施工人员因吃住不好影响体力,耽误工程工期。5.2.4.开展劳力竞赛:开展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的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的劳力热情,掀起施工高潮,提高劳动生产力,加快施工进度。5.3.选用机械设备的数量、性能规格、状况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土方挖填的工程量大、工程量相对集中、工期短、日产量大的特点,结合我单位现有工程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对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进行了可靠性的分析和比较,拟投入表所列工程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将根据工程进度实况和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动态调配。其中主要机械设备情况如下:挖土工程机械配制序号机械设备型号规格单位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中间环岛出土便道1土方基坑面积11900㎡万方1.343.402.863.400.352挖土机EX2001m3台3333吊斗挖机镐头机台1PC1000.4m3台33313运输车辆15T大通辆2030303084走道板1*6米块100150150150506冲洗水枪把222227抢修车辆111219工期天7151693第六章支撑系统在挖土工程中应注意的要点6.1.支撑立柱下笼前要做好标记支撑立柱与立柱下的钻孔灌注桩一同施工,格架式的支撑立柱与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焊接在一起,在钢筋笼下笼的过程中,一同被送至灌注桩内,为保证支撑立柱的标高正确,下笼前在吊杆上标注标高、标记。6.2.严禁挖机碰撞立柱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记,以表明构架立柱的位置,严禁挖机碰撞立柱。6.3.临近立柱的土方用人工清理挖土时,立柱周边均匀掏空,临近立柱的土方用人工清理,避免构架立柱受侧压力。6.4.开挖标高的确定每次开挖标高应在支撑面以上30cm,掏槽施工支撑。6.5.每段土方开挖前支撑强度要求支撑强度必须达到85%,方可向下开挖,做到“先撑后挖”,开挖支撑面以下土体时,混凝土支撑及圈梁混凝土强度必须到达设计强度85%,为保证第二皮土方开挖早日进行,顶圈梁的砼C35商品砼需要适当提高标号,(不大于C40,或者掺入早强外加剂),必须做到“先撑后挖”。6.6.机械操作要求土方开挖时支撑系统构件两侧应先用素土垫高,压实后上铺走道板,走道板和支撑保证留有20厘米的空隙后,挖机方可在上部通行,挖机机械施工机严禁碰撞支撑杆件,禁止机械在支撑上作业操作。6.7.基坑内主次两条出土坡道的设立基坑内设立主次两条出土坡道,坡度不大于1:1.19,上铺钢质走道板。次通道为备用通道。在基坑东北角一个YG轴-YF轴处设立出土通主要通道,在基坑东面1/A轴-1/B轴间设立次要通道道(斜道布置见挖土流程图);每次支撑施工前,拆除斜坡通道,支撑施工完毕,待混凝土支撑系统强度达到85%以上后,进行土方回填,设立斜坡通道,上铺钢质走道板;待第三层土体挖土基本完成后,先挖除设立在Y-G轴的主通道,剩余土方全部改从基坑南侧2轴-3轴间设立次通道出土,施工末端,改用加长臂带吊斗挖机由坑内小挖机及人工配合收集余土。挖机由吊车吊出基坑。6.8.基坑出土坡道的回填土方要求跨越混凝土支撑系统上部的出土便道是由土方回填,碾压而成,必须保证注意填土质量,保证填土稳定,填方用土,要严格的选择,宜用匀质的同类土填筑,填土中不得混有树根、草皮等杂物,严禁用泥炭、淤泥。便道碾压成型后,铺上钢走道板。回填土出土通道上部为8米,坡度不大于12%两侧土体放坡1:2第七章深基坑施工监测7.1.周边环境从基坑的周边环境看,西侧距离用地红线最近处约8.5m,红线外为绿带及申江路,路下埋有较多管线,包括电力、电信、上水、煤气、污水、雨水等;南侧地下室外墙距红线约3.3m,红线外为祖冲之路,路下埋有如下管线:电力21孔、电信18孔、上水Ø500、燃气Ø200;东侧是内部场地,现为一临时办公房;北侧为在建的4层研发楼,距离围护桩内侧最近处约4.7m。7.2.监测内容由于本工程开挖范围大,涉及面广,责任重大,而在工程中不得有任何意外,所以布设的监测系统应该能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施工中围护体及周边环境动向,为确保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施工检测内容如下:7.2.1.压顶梁的变形监测7.2.2.围护结构深层侧向变形监测7.2.3.支撑轴力监测7.2.4.立柱垂直位移监测7.2.5.坑外混合潜水水位动态监测7.2.6.周边地下管线变形监测7.2.7.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7.3.测点布置、埋设及保护7.4.监测点布置及布设要点7.4.1.压顶梁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在围护桩顶部布设共计30个监测点,点距约为12~15米,点位用一金属标志头埋设于地墙顶部的压顶梁内,布置的总原则是结合支撑节点,找出最大变形的位置,对相邻主要地下管线的区域进行适当加密。7.4.2.围护结构深层侧向变形监测在围护梁内埋设带导槽PVC塑料管,以跟踪围护结构位移。选择在可能产生较大变形的部位,共布设15孔,即P1~P15,埋设中测斜管的导槽必须垂直于基坑边;测斜管用细铁丝绑在钢筋笼上。7.4.3.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拟在坑内布置6只测孔(SW01~SW6),水位管位为直径Φ53的PVC管制成,各孔孔深应保证大于可能的最低水位,孔深定为12米。7.4.4.立柱垂直位移监测考虑到中心岛开挖施工的特点,拟布设L1~L15共计15个监测点,点位用一金属标志头埋设于立柱顶部位置,此部分测点的具体布置尚需根据现场的通视情况而定。7.4.5.支撑轴力监测参考在其它基坑工程监测经验,以及本工程的围护设计方案中支撑分布图,本工程考虑到在每层支撑上各布设15点,编号为Z1-i~Z15-i(i=1、2,代表支撑层数)。7.4.6.周边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监测7.5.监测工程中主要采用的仪器设备序号监测内容仪器设备读数精度1压顶梁变形、立柱垂直位移、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变形监测瑞士WILDT2经纬瑞士WILDNA2水准仪2±0.1㎜2围护结构深层侧向变形监测美国Geokon-603侧斜管±6㎜/30m3地下水位监测SWJ-9050电测水位计±1㎜4支撑轴力监测VWS型应变计±1%FS5应力计读数仪ZXY-Ⅱ振弦式读数仪美国Geokon-404读数仪±1HZ±0.1HZ7.6.资料整理与报警现场监测工程师分析当天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的变化规律,与报警值比较,如果接近报警值时即向建设方、总包方、监理方提出告警,提请有关部门关注。同时一起参与补救方案的制定和研究。每月提交监测月报,提交测试数据变化走势图;每个施工阶段提供监测阶段报告,监测工程结果后三周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如果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当即紧急提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各项目的报警建议如下表:序号检测项目报警值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1压顶梁变形20㎜2㎜/d2围护结构深层侧向变形35㎜㎜/d3地下管线变形10㎜2㎜/d4坑外水位500㎜5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10㎜2㎜/d6立柱桩垂直位移10㎜2㎜/d7支撑轴力5000KN,达到4000KN时预报警说明:变形速率连续两天达到上表数据即报警。第八章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8.1.质量目标及要求8.1.1.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合格8.1.2.土方开挖质量要求:8.1.2.1.土方严格按本方案和围护方案及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8.1.2.2.不扰动基层以下土层机械挖土标高控制偏差±10cm,人工挖土修整标高控制偏差±5cm。机械挖土至底板底、承台底以上300mm时,采用人工修土,确保不扰动基础以下土层。8.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8.2.1.质量组织机构认真贯彻质量保证体系ISO9001:2000标准,根据本标段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组织机构框图及质量保证体系图:图8-2-1质量管理机构8.2.2.质量保证体系图8-2-3现场质量检查程序8.2.3.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程序(见图8-2-4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程序图)8.3.质量保证措施8.3.1.组织制度保证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配齐各层次质量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层层落实质量责任,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目标责任制。各层次、各部门职责如下:8.3.1.1.项目经理(1)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完全责任。(2)对业主负责,及时贯彻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技术管理文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有效运用。(3)按质量保证体系所规定的和对业主作出的承诺去落实。(4)加强项目内部的行动统一和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质量第一的方针。(5)主持签订质量包保责任状、质量奖惩工作。8.3.1.2.项目技术负责人(1)协调组织项目部各专业技术、质量、试验、测量的日常工作。(2)协调组织督促项目部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做好图纸会审,执行规范、方案编制、工艺制定、技术交底工作。(3)对施工全员的质量意识教育负领导责任。及时有效组织攻关活动,解决现场施工质量难题。8.3.1.3.施工技术负责人(1)主持技术、质量、试验、测量的日常工作;(2)主持图纸审核,执行规范、方案编制、工艺制定、技术交底工作;(3)对施工质量全面负责,接受质保部门监督评定。8.3.1.4.项目部质检员:(1)负责项目部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计划,在监察工程师指导下开展质检工作,贯彻落实上级的质量指标和要求。(2)具体落实拟定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计划。(3)进行质量交底,主持内部质检工作达到规范要求后,呈报公司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协同复检。(4)负责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现场所进材料的检验测试工作。(5)下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并对技术部门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审核。对不满足质量要求的工作或服务采取行动,包括停工并及时向项目经理进行汇报。制订质量保证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6)负责收集、整理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查报告。(7)对班提出的质检结果进行复检,对试验、测量及施工质量材料进行复验、鉴定。(8)进行工程的自检工作,填报自检表并在合格后呈报监理工程师,上报公司质检工程师,会同质检工程师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9)及时将质检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有关工程质量意见反馈至施工现场并监督实施。8.3.1.5.材料采购员:主要负责对施工材料的采购,严格把好质量关。8.3.1.6.测量员配合质量检查,提供可靠的各项数据。8.3.1.7.工程施工员本工程质量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项目经理负责。8.3.1.8.施工组工班长各工班长在质量上对项目经理负责。8.3.2.技术管理保证8.3.2.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8.3.2.2.根据工程特点及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对工程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8.3.2.3.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开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施工前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并认真检查执行情况。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8.3.2.4.强工程质量检查,抓好技术复核、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落实“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测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合格不施工。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不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8.3.2.5.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工班、项目部逐级自检合格后,然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经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填写相关的验收表格并履行签字手续。8.3.2.6.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的联系,及时处理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8.3.2.7.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设专人负责,对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及时填写整理,工程竣工时汇编成册随竣工文件移交业主,同时自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8.3.3.施工管理保证8.3.3.1.认真贯彻ISO9000-2000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按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要重点加以管理和控制。8.3.3.2.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8.3.3.3.做好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水平。8.3.3.4.制定雨季和夜间施工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施工质量。8.3.3.5.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要立即上报处理。8.3.3.6.建制签状、经济奖罚。建立质量管理检查制度,与参加施工人员、质检人员、项目负责人签订质量包保责任状,明确奖罚标准,奖优罚劣,用经济手段保让质量措施落实到实处。8.3.3.7.实施质量一票否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质量一票否决”,不合格工序一律返工,工期与质量出现矛盾时首先保证质量。8.3.3.8.实施质量预控点。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对每个分项工程的关键点进行质量预控,提出预控措施并下发质量预控交底书。8.3.3.9.监控力度。改变质量管理常规做法的事后评讲为事前控制,把重点放在工序质量控制上。做到每道工序有技术、质检人员检查、控制、签证。8.3.3.10.成立QC小组,保证关键工序有检查签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QC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技术主管、工班长、技工组成,坚持“工前布置,工中检查,工后评比。”8.3.3.11.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对质量责任人存档备查,挂牌上岗。8.3.4.人员、设备保证8.3.4.1.选择高素质的人员进场施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8.3.4.2.施工机械必须保持良好状态,满足施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8.3.4.3.合理配备足够的试验检测设备,满足工程质量检测的需要。8.4.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工班、项目部逐级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道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8.5.隐蔽工程的质量保护措施8.5.1.检查及验收制度8.5.1.1.隐蔽工程检查采用班组检查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即施工班组在每道工序完工之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予以纠正,然后再由专业检查人员进行检查。8.5.1.2.各工序完成后,由施工人员、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各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以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8.5.1.3.工序中间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合格交接意见,每个工班在进行工序施工时,都应当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工序,作好本工序,服务下工序。8.5.1.4.隐蔽工程在完成上述工作后,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我方作好验收记录,签证及资料整理工作;检查未获得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的,必须返工重做,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8.5.1.5.隐蔽工程必须有严格的施工记录,将检查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及检查部位等填写清楚,记录上必须有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签字。8.5.2.岗位责任制8.5.2.1.为保证隐蔽工程质量,必须对上述检查验收制度予以贯彻落实,对有关人员定岗定责,制定措施如下:8.5.2.2.各主管工程师须详细审查施工图纸,熟悉设计意图,技术要求等,对图纸中标识不清或有误之处必须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院进行改动或变更。8.5.2.3.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必须实行复核制,交底资料上须有主管工程师及时复核签字。8.5.2.4.对各分项工程,设一名主管工程师及一名施工员专职负责,发现问题共同及时处理。第九章、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9.1.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一般要求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76个日历天,为确保施工进度,实现工期承诺目标,制定工期保证措施如下:9.1.1.在本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下,制定分项工程的详细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安排施工。并要做到当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安排和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配置。9.1.2.建立高效的领导机构,选派有丰富土方施工经验的施工和技术人员,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项责任制度和实施工作细则,严格计划、检查、调整、考核和奖罚制度,加强施工工序协调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物资材料、机具设备进场计划,按进度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9.1.3.实行工程进度控制动态管理,在实施性施组中充分考虑多组织平行流水作业的基础上,随时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优化工序安排,达到最佳状态。突出重点工程进度控制。本标段的施工重点是大数量的土方的开挖与填筑作业,所以,在机械设备配备和施工队伍的选择上,既要优中选优,选最好的作业人员和设备,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又要确保数量充足,能够完成计划任务量。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施工生产的机械化、装配化。9.1.4.加强组织管理、科学安排施工,重点工艺工序必须最大限度地安排平行作业,抓好工序衔接,以日进度保周进度,以周进度保旬进度、以旬进度保总进度,做到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确保进度计划落实。9.1.5.发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在施工中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方法,充分运用现有的科技成果,使之变成生产力,加速工程进度。在施工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改进、小建议”五小活动,对重点项目邀请设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9.1.6.坚持工程例会制度。定期例会,采用简短形式,解决实际问题。雨季随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掌握好天气预报,减小直至避免降雨对施工的影响,做到雨季不停工,天天有进度。搞好与周边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施工不受外部干扰。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物资、机具零配件的采购供应,加强现场生活、卫生、治安管理,使职工无后顾之忧。9.1.7.现场已具备较好的施工条件,可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形成分阶段的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9.1.8.继续发扬与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密切合作的优良传统,共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确保施工生产顺利地进行。9.2.工期保证组织图9-3-1工期保证组织机构9.3.工期保证体系9-3-2工期保证体系9.4.施工进度控制系统图9-3-3施工进度控制系统9.5.为确保工期实行的施工作业制度为满足工期要求,具备突击能力,保证连续施工,争取提前完成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实行每日2班倒的施工作业制度,在施工高峰期,实行3班倒的施工作业制度,基本上做到“人歇机不歇”,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以确保预定工期目标的实现。9.6.工期保证的组织管理措施9.6.1.超前准备技术准备:认真研究施工图纸、设计文件,深入调查工地、全面进行施工复测。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条件,及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填写开工报告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准备:工程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施工技术部提前进行筹划预案,落实施工队伍,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对投入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修;测量人员、项目前站人员做好各项准备。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进场开展工作,进行控制测量和三通一平工作,尽可能缩短施工准备和临时设施的修建时间,做到开工令一到,立即投入施工。物资准备:及时组织开工初期所需材料、设备进场。9.6.2组建精干高效的土方工程施工管理团队优化施工管理机构,挑选精通业务的各专业人员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主管。组织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实力雄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9.6.3.优化资源配置9.6.3.1.挑选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青年技工充实到各施工队伍中去,确保更好、更快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9.6.3.2.完善各种生活设施,做好工地的伙食供应,确保后勤保障。9.6.3.3.合理使用和调配资金,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9.6.3.4.做好设备的供应计划方案,确保完好的设备进场。9.6.4.加强施工管理9.6.4.1.抓好安全、质量工作,将“质量第一”作为永恒的主题,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杜绝一切返工浪费。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配劳力和机械设备,做好协调工作,加强发现问题的预见性,解决问题及时性。9.6.4.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机械设备及时到位。合理配置机械设备,搞好设备配套,提高设备完好率,充分发挥机械效能。9.6.5.有交叉作业项目的工期保证措施9.6.5.1.统筹安排,尽量减少相互干扰。9.6.5.2.施工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车辆走行路线,专人疏导车辆的行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互相干扰和碰撞。9.6.5.3.进行合理的场地施工布置,施工地点禁止非工作人员随便出入,设置足够的照明、路挡、护栏、围栏警告牌,夜间施工需设警告标志及信号灯。9.7.工期保证的技术管理措施9.7.1.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对影响和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难点工程,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加强监控测量,及时做好信息反馈,正确指导施工。9.7.1.1.针对工程特点,采用分段、分块进行流水施工和平行施工相结合的方法,减少技术停歇,对主要项目集中力量,重点突出,加快施工进度。9.7.1.2.合理安排劳动力,注意收集天气资料,针对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9.7.1.3.在施工中,优化施组,加大平行作业力度,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各环节进度,加大关键工序的控制和投入。根据各工序的技术条件,处理好工序之间的施工衔接,减少干扰,避免窝工和返工。9.7.1.4.提前做好各种材料的供应计划,以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及周转料储备充足。9.7.1.5.加强同设计单位施工配合组及监理的联系,及时协商解决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及时办理各类设计变更手续,为施工扫除障碍。9.7.1.6.加强施工的相互协调,减少冲突,从总体布置上合理安排,保证工期。9.7.1.7.对施工计划,实施动态管理,制订的计划难以实现时应及时调整和采取补救措施。9.7.1.8.定期组织现场办公会议,及时分析、通报工程施工进度情况,协调各施工队伍的关系,确定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9.7.2.加强技术监督,杜绝返工现象9.7.2.1.事前控制:在工程开工前,对设计文件进行会审及交桩的复测,并将复核结果上报设计和建设单位;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开工报批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杜绝盲目施工。9.7.2.2.过程控制:施工中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及现场的技术指导工作,积极配合监理、质检部门做好质量检查并做好签证手续。上道工序不合格或未按要求经监理签字绝不能进入下道工序。9.7.2.3.事后控制:工程完工后,做好成品防护工作,防止其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9.7.3.实行工期奖罚制度9.7.3.1.全面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把职工的经济收入同生产直接挂钩,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9.7.3.2.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的总体安排和工程进度计划,制定工程进度目标,实行进度目标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9.8.工期保证的雨季、夜间施工措施9.8.1.根据施工队织设计的安排,做好冬雨季及夜间施工的计划和安排;技术部提前技术准备工作,安质、施工部门落实具体措施;材料设备部门按照技术、安检部门的要求,提供所需的材料设备。9.8.2.密切保持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做到雨期施工能够提前准备。9.8.3.做好施工人员的防寒防雨工作,配备所需的衣物设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防寒保温宣传工作。确保良好施工条件。9.8.4.夜间施工确保足够的照明亮度,确保良好的施工环境。9.9.节假日期间的工期保证措施9.9.1提前储备各种易损机械配件,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9.9.2劳动力平常轮换休假,保证节假日出勤率不低于90%,以确保工程所需的劳动力。第十章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10.1.安全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实现“四无”、“两控制”。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伤害事故、无火灾事故、无中毒事故;职工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轻伤率控制在1.2‰以下。10.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0.2.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10.2.1.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构,项目部决策层、控制层、作业层均设置安全检查保证机构,配备专职的安全检查人员,实行分级安全管理,做到层层把关,专职检查与自检相结合,对工程安全实行全过程控制。切实抓好“三控”,严格执行“三重”,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和事故分析方法,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10.2.1.2.建立从项目经理、作业班长到操作工人的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光亮职责,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经济效益与安全挂钩。10.2.1.3.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有关部门、人员的安全职责。并编制详细的安全生产工具计划和及时做好有关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10.2.2.项目部安全职责10.2.2.1.项目经理和副经理(1)在组织和指挥本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法令和规章制度;(2)在组织协调项目部按计划进行施工的同时,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生产条例、安全技术措施,抓好施工生产安全,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3)组织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执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4)主持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和处理分析重大事故原因、责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质监察部测量组施工技术部物资设备部项目副经理材料员安检员测量员各技术主管各班组安全员各班组长施工队安检员施工队队长图10-2-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10-2-2安全保证体系10.2.2.2.项目技术负责人(1)协助项目经理督促、指导、帮助项目经理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制度和安全保证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目标实现;(2)坚持三同时,即检查进度同时检查施工安全;检查质量同时检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时,进行安全交底;(3)按施工组织方案要求,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10.2.2.3.各专业技术主管(1)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技术工作负责;(2)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同时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解决施工生产中安全技术问题;(3)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和改进措施;(4)当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10.2.2.4.安全监督员(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2)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督促项目部实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3)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研究解决施工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4)参加事故调查,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制止违章作业,遇有险情有权暂停施工生产。10.2.2.5.施工员(1)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通知精神,并及时传达到工地、班组督促班组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认真检查执行情况;(2)对负责的工程范围进行安全检查和主持分析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派专人整改。遇到直接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的情况,立即报告,并亲自在现场处理,直到消除隐患后方可离开;(3)发生责任事故,及时在现场参加调查、分析、处理。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10.2.2.6.工班长(1)在组织施工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和设置安全防护设施;(2)每天派工时,要强调安全注意事项;(3)带头落实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带头进行规范作业并检查职工有无违章违纪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一旦发生危人身安全的隐患或事故,要及时上报,并立即组织人员排除;(5)本班发生责任事故,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工作。10.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3.1.现场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现场施工用电遵照国家建设部的《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条例执行。临时用电按编好施工组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