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史前时期黄河流域文化遗址与文化圈示意图。图中显示,唯有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一片空白,既没有文化遗址,也没有城邑、聚落的可信记载。对此现象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当时这一区域()A.城址掩埋过深仍有待发掘 B.平原地区不利于攻防作战C.遭到周边文明交战的破坏 D.深受黄河水文条件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唯有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一片空白,既没有文化遗址,也没有城邑、聚落的可信记载”及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中唯有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一片空白,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遗址的影响,由此可见,这可能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的水文地理状况密切相关,D项正确;掩埋的遗址可以通过考古发掘印证其存在情况,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文明遗址需要攻防作战的需要,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并未体现出周边文明交战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A.促进了政治统一 B.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冲击了帝王将相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各家思想兴起,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发展传播,这冲击了原有的“学在官府”的局面,促进学在民间的局面出现,B项正确;百家的思想各异,并不能促进国家政治统一,排除A项;百家思想的兴起冲击了贵族政治,冲击帝王将相说法笼统,且绝对化,排除C项;诸侯国的矛盾导致各家的盛行,排除D项。故选B项。3.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长官辟署佐官制度及九品中正制。同时诏令“外官九品已(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将之官”……“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这些举措()A.完善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C.推进了都城长安的政治建设 D.促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过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规定“外官九品以上……不得将之官”“州县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加强了对地方官的管理,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项正确;A项“完善了”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排除A项;推进了都城长安的政治建设和废除九品中正制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举措促进了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排除D项。故选B项。4.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近世说”,该理论认为唐宋时期政治上表现为贵族政治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兴起,君主由贵族阶级的共有物,到近世成为全体臣民的共有物、绝对权力的主体。据此分析指出“唐宋近世说”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政治上官僚政治进一步发展 B.经济上官员们抑制土地兼并C.文化上文学艺术逐渐抽象化 D.社会上市民阶层逐渐萎缩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20世纪前期”“该理论认为唐宋时期政治上表现为贵族政治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兴起,君主由贵族阶级的共有物,到近世成为全体臣民的共有物、绝对权力的主体。”和所学可知,“唐宋近世说”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历史在唐宋尤其是宋代时期,已经走出魏晋南北朝时政治被门阀士族所把控的局面,在政治层面,通过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等制度强化了君主专制,在科举制的影响下,贵族政治受到冲击,官僚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层面上,土地制度经过改革,商品经济发达,文化上也十分繁荣,“平民主义”开始慢慢抬头,A项正确;宋朝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不抑制兼并,排除B项;宋朝时期,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学艺术上逐渐世俗化,排除C项;宋朝时期,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排除D项。故选A项。5.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据此可知()A.辽宁地区人类遗址多元并存 B.东北文化逐渐融入中原文化C.辽宁地区长期接受中央管辖 D.辽宁地区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叶(中国)。根据材料“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可知,辽宁地区经济实力日益增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辽宁地区人类遗址情况,排次A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化方面,排除B项;辽宁地区长期接受中央管辖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6.当清军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时,曾纪泽则在外交领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谈判。1881年,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了《伊犁条约》,成功收回了伊犁地区,使新疆的领土大部分得以回归。清政府收回新疆()A.左宗棠提出并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B.依赖于清政府“海防论”的正确决策C.依赖于军事上以及外交上的共同努力 D.曾纪泽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力挽狂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78年,左宗棠率领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了《伊犁条约》,成功收回了伊犁地区。由此可见,清政府收回新疆采取了军事斗争和外交谈判的双重努力,C项正确;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制订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但正确的战略方针只是收回新疆的原因之一,排除A项;清政府收回新疆与“塞防论”有关,排除B项;“曾纪泽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力挽狂澜”属于外交方面的表现,是新疆收回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7.清政府于1904年成立了第一个区域性卫生机构即北洋卫生局,并颁布《天津防疫章程》,规定天津铁路枢纽四围路口均派士兵把守,倘有车船搭载患病旅客,不但乘客要送医院隔离,而且车船也将被扣留没收,以示惩戒。这反映出当时天津()A.公共卫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护 B.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核心区域C.清政府帮助市民生活习俗嬗变 D.公共卫生的管理体系逐渐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0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颁布《天津防疫章程》,规定天津铁路枢纽四围路口均派士兵把守,倘有车船搭载患病旅客,不但乘客要送医院隔离,而且车船也将被扣留没收,以示惩戒”可知,清政府成立了区域性卫生机构,加强对城市卫生的管理,说明当时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逐渐形成,D项正确;“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的保护”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证明天津是推行新政的核心地区,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公共卫生问题,并没有强调政府帮助市民生活习俗嬗变,排除C项。故选D项。8.1937年4月,广州市财政局颁布了广告管理及征捐章程,其中规定,“发布国货广告免纳广告捐,惟须缴验官厅国货证明书登记证,或褒奖状照并摄具影片,呈经财政局核准,领取免征国货广告捐证,方难免纳”。广州市政府的做法()A.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 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C.推动广州成为国货广告业中心 D.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市财政局规定国货广告满足一定条件后即可免税,这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A项正确;B项“抵制了”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并不相符,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近代中国商品经济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9.卢伯雄《一枚反映敌后抗战历史的纪念封》中写道:下图所示是一枚由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敌后的勇士精心设计的,由浙江湖州离休干部集邮协会印制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首届邮展封。该纪念封中有“八路”、“N4A”等字样。由此可知()A.中共在敌后战场的坚持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B.抗战时期只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了敌后战场C.新四军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贡献强于八路军D.江南地理条件特别有利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八路”“N4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及所学可知,全民族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抗击大多数日军,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A项正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连连失利,大片国土沦陷。及其领导的武装,挺进敌后,先后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各敌占区开辟了大小30余块抗日根据地。“只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了敌后战场”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新四军和八路军对敌后抗战贡献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选项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情况,无法直接得出江南地理条件与敌后战场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是1952——1978年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产值(单位:亿元)。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前()年份工业总产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集体企业工业产值个体企业工业产值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工业产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所占比重1952349145117212141.5%1957704378134618653.7%1962920808112——878%196514021263139——901%197021171855262——87.6%197532072601909——81.1%197842373289948——77.6%A.经济实力稳步增长 B.产业结构完成调整C.改革成效十分有限 D.私营经济大步向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52至197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52——1978年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产值”可知,1952至1978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在稳步增长,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信息,完成调整的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私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信息,无法得出其大步向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1.1953年9月8日至11日,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专题讨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经济建设问题。周恩来同志指出,在我们的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中,不是要等到那么一天,由国家宣布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我国……不采取这种激烈的突然变革的办法,而采取温和的逐步过渡的办法。与周恩来想法符合的是()A.抗美援朝 B.统一财经 C.成立合作社 D.大搞“人民公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5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53年”“国家宣布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可知,这一想法强调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也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材料“我国……采取温和的逐步过渡的办法”可知是关于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合作社符合我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式,C项正确;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排除A项;新中国初期的统一财经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排除B项;人民公社是快速建设社会主义,与“温和的逐步过渡”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亚里士多德指出:“起初,任何人如果发明了一种为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技艺,他将受到尊敬是很自然的,但这决不只是因为他的发明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而是因为他被认为比其他的人聪明、优秀。因此,后者比前者更富有智慧,因为科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实用。”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A.否定自然科学的发明价值 B.主张科学与人文相互分离C.激励人类不断地自我完善 D.倡导超越功利的科学精神【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希腊。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求真(追求更高的智慧),而不局限于实用,这说明他倡导超越功利的科学精神,D项正确;亚里士多德只是认为追求智慧比追求实用更符合科学的目的,并未否定科技发展的实用价值,或认为科学应该和人文相分离,排除A、B两项;材料并未涉及亚里士多德的个人修养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13.西征之后,信奉萨满教和佛教的蒙古在以东正教信众为主的西西伯利亚建立起信奉伊斯兰教的钦察汗国;1256年在以穆斯林为主的两河流域建立伊利汗国,并实行亲基督教政策;1295年伊利汗国大汗宣布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做法反映出()A.外来政权的文化认同进程 B.因俗而治的国家治理观念C.蒙古西征推动了文化传播 D.政局形势影响了宗教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蒙古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后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统治者逐渐接受了被征服地区的宗教信仰,体现了政局形势对宗教政策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本土宗教对征服者的影响,无法直接得出外来政权的文化认同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治理采取因俗而治的观念,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蒙古西征对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A.是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结果 B.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C.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D.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期(德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初,拿破仑征服欧洲,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统一意识的觉醒,因此当时德意志民族统一的渴望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C项正确;16世纪路德宗教,与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初期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民族统一,制度变革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世纪初德意志还处于未建立统一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是关于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的漫画。如果根据史实给这幅漫画加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A.《战胜国的盛宴》 B.《强盗们的逻辑》C.《非洲人的抉择》 D.《和平的缔造者》【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84年,欧洲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这次会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土地,必须统治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这以原则严重侵犯了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的利益,因此是强盗的逻辑,B项正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瓜分非洲,没有进行战争,也就没有所谓的战胜国,所以“战胜国的盛宴”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漫画内容没有体现非洲人民的意愿,不能说明是非洲人的抉择,排除C项;漫画说明欧洲列强是在瓜分非洲,并不是在缔造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约2万亿美元,但货物贸易量走势平稳。同时,全球服务贸易额增长5000亿美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潮流,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依然在曲折中前进 B.世界贸易一体化趋势开始形成C.经济全球化取决于科技的进步 D.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已经瓦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约2万亿美元,但货物贸易量走势平稳。同时,全球服务贸易额增长5000亿美元。”可知,21世纪以来,全球贸易虽有曲折,但也有新的发展,即经济全球化依然在曲折中前进,A项正确;世界贸易一体化趋势开始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化发展,但“取决”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项;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正在瓦解,但没有完全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载明清时期苏州“本属水乡,田土不宽,地方亦狭,户廛之稠密,食指(人口)之浩繁较他处不啻倍蓰(数倍),额征粮滑又甲于直省,即遇丰稔,完赋外亦属无多。向赖川湖客米源源而来,方敷食用,是以民间盖藏稀少,缓急无资”。松江府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就连僻远的崇明具,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前,商贩每年从安徽购米约二十万石,此后逐年递增,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已需买进约三十万石才能满足当地需求。政府格外重视苏松一带的米价波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二月,苏松米价腾贵,一石买价一两六七钱。以后几年,随着湖广、江西贩米之船络绎来苏,“上号米一两一钱之内,次号米止卖九钱,百姓皆容易过日”。——摘编自民国《吴县志》、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等(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苏松地区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苏松地区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原因。【答案】(1)苏松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粮现象,影响民生;湖广等地的粮食大量运往苏松地区,缓解缺粮现象,并抑制了米价。(2)苏松地区自然条件不太适合种植粮食作物,湖广、江西地区适宜粮食作物种植;苏松地区人多税重;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政府政策的调整;商品经济的发展。(任答四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现象:根据材料“本属水乡,田土不宽,地方亦狭,户廛之稠密,食指(人口)之浩繁较他处不啻倍蓰(数倍),额征粮滑又甲于直省,即遇丰稔,完赋外亦属无多。”得出苏松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粮现象,影响民生;根据材料“就连僻远的崇明具,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前,商贩每年从安徽购米约二十万石,此后逐年递增,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已需买进约三十万石才能满足当地需求。政府格外重视苏松一带的米价波动。”得出湖广等地的粮食大量运往苏松地区,缓解缺粮现象,并抑制了米价。【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本属水乡,田土不宽,地方亦狭”结合所学得出苏松地区自然条件不太适合种植粮食作物,湖广、江西地区适宜粮食作物种植;根据材料“户廛之稠密,食指(人口)之浩繁较他处不啻倍蓰(数倍),额征粮滑又甲于直省,即遇丰稔,完赋外亦属无多”得出苏松地区人多税重;根据所学得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根据材料“政府格外重视苏松一带的米价波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二月,苏松米价腾贵,一石买价一两六七钱。以后几年,随着湖广、江西贩米之船络绎来苏”得出政府政策的调整;根据所学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人独特含义的“名号”先说姓名。谁没有姓名?姓也许是难以选择的,名却为每个人独自拥有,怎么起个好名,不能说不重要,因为名伴随着人的一生,而且起着相当明显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事关重大。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起名,真是非常的讲究,什么四柱、五格、八卦,什么五行生克、十二生肖,都希望考虑到,而这样来取名字,名字就成了一门具有神秘色彩的“学问”了。材料二“中国形象”离不开“中国元素”在外国人的理解中,究竟何为“中国元素”呢?不妨捡出手头的报上小文《中国元素闪亮国际T台》(《文汇报》2011年2月19日)中提到的“近期国际时装品牌纷纷主打中国元素”的例子,以结本篇:青花瓷成为了耳坠或胸花,“不由让人感慨东方元素的神韵之美”;柔滑的丝绸长袍混合翡翠绿、中式领配龙刺绣,“无不让西方观众目眩神迷”;灵感源自中国昆曲和传统剪纸的最新服装设计,“在霓裳舞动间传递着来自中国古代和民间的神韵”;旗袍镂空的表层散发着古瓷般润泽的珠光色,内层是鲜明的中国红,“浓烈的中国古典气息扑面而来”……国际T台上掀起的这股强劲的中国风,笔者以为是最为直观的“中国形象”……——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阿祥《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对于姓名的“讲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出中国元素对于国人品格及中国形象的影响。【答案】(1)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很大;查看五格、八卦之类、能起到的巨大暗示作用;姓名蕴含吉利之意等。(2)影响:对于个人具有谦逊、温和、尔雅、庄重的品格。对于世人则展示出包容、端重、庄严、和美的中国大国形象。【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谁没有姓名?姓也许是难以选择的,名却为每个人独自拥有,怎么起个好名,不能说不重要,因为名伴随着人的一生,而且起着相当明显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事关重大。”可得出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很大;由材料“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起名,真是非常的讲究,什么四柱、五格、八卦,什么五行生克、十二生肖,都希望考虑到,而这样来取名字,名字就成了一门具有神秘色彩的‘学问’了。”可得出查看五格、八卦之类、能起到的巨大暗示作用;姓名蕴含吉利之意等。【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青花瓷成为了耳坠或胸花,‘不由让人感慨东方元素神韵之美’;柔滑的丝绸长袍混合翡翠绿、中式领配龙刺绣,‘无不让西方观众目眩神迷’;灵感源自中国昆曲和传统剪纸的最新服装设计,‘在霓裳舞动间传递着来自中国古代和民间的神韵’;旗袍镂空的表层散发着古瓷般润泽的珠光色,内层是鲜明的中国红,‘浓烈的中国古典气息扑面而来’”及所学可得出对于个人具有谦逊、温和、尔雅、庄重的品格;对于世人则展示出包容、端重、庄严、和美的中国大国形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1美国中学历史教材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时代的书写节名拿破仑时代专题名子目名

拿破仑的发迹“早年生涯”“军事成就”“第一执政”拿破仑时期“与教会讲和”“《拿破仑法典》”“新的官僚机器”“限制新闻自由”拿破仑帝国“创建帝国”“大革命精神的传播”欧洲的回应“独立支撑的英国”“民族主义”拿破仑的失败“俄国的灾难”“最后的失败”表2英国中学历史教材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时代的书写节名专题名子目名拿破仑·波拿巴掌权青少年的拿破仑

大革命期间的拿破仑

1799年政变

拿破仑的国内目标1799-1804年作为第一执政的拿破仑

拿破仑法典

社会和经济变化

拿破仑治下的宗教

拿破仑的宣传“艺术与科学”“新闻出版审查”执政生涯的结束

谁从拿破仑政策中获利

拿破仑的对外政策及帝国

拿破仑的传奇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剑桥大学教材出版社《欧洲史1789—19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版教材的书写内容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版教材的书写内容异同的原因。【答案】(1)相同点:都注重政治史的书写;都体现对拿破仑历史贡献的认可;对拿破仑施政的负面也有体现。不同点:美版教材更偏向认为拿破仑延续了法国大革命;而英版教材更偏向认为拿破仑背离了法国大革命。美版教材对拿破仑以肯定居多;英版教材在情感上偏向中立。(2)原因:拿破仑为法国的发展和欧洲的反封建作出了历史贡献,但他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又破坏了法国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英国是拿破仑战争的参与方,而美国并未卷入拿破仑战争且实际上受益于拿破仑战争。【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相同点:根据材料表1“军事成就”“第一执政”“创建帝国”和表2“大革命期间的拿破仑”“1799年政变”“作为第一执政的拿破仑”“拿破仑的对外政策及帝国”得出都注重政治史的书写;根据材料表1“《拿破仑法典》”“创建帝国”“大革命精神的传播”和表2“拿破仑法典”“社会和经济变化”得出都体现对拿破仑历史贡献的认可;根据材料表1“限制新闻自由”“俄国的灾难”“最后的失败”和表2“新闻出版审查”“拿破仑的对外政策及帝国”得出对拿破仑施政的负面也有体现。不同点:根据材料表1表2纵向节名、专题名总体比较得出美版教材更偏向认为拿破仑延续了法国大革命;而英版教材更偏向认为拿破仑背离了法国大革命。根据两个表格专题名和子目名比较可得出美版教材对拿破仑以肯定居多;英版教材在情感上偏向中立。【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拿破仑本身历史贡献和破坏角度、从美国和英国各自国家立场角度回答。如拿破仑为法国的发展和欧洲的反封建作出了历史贡献,但他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又破坏了法国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英国是拿破仑战争的参与方,而美国并未卷入拿破仑战争且实际上受益于拿破仑战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京1978——1984年各产业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表(单位:万人)年份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登记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率(%)1978444.1.125.9177.9140.3——1980484.2118.0207.3158.98.671.601982535.2115.1228.6191.57.031.621984556.2111.3247.9197.02.030.54——摘编自《北京市统计年鉴》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简要说明。(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信息:1978年以来,城市经济活力逐步提升。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历史抉择,实施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重大转变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对外开放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以来,农村地区逐渐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推动农产品供应和商品市场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等方式,为城市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从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城市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这一阶段,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经济责任制、推行股份制改革等措施,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活力。同时,工资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包括交通、通讯、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城市化也促进了人口和资源的集聚,提高了城市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解读材料,材料呈现的是北京1978——1984年各产业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详细情况,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简要说明。根据材料表格可知,改革开放后,北京三大产业从业人员中,整体从业人员增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上升,城镇失业人员和失业率逐年减少,说明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改革效果显著,活力提高,可提取信息为1978年以来,城市经济活力逐步提升。然后根据所学进行说明,说明从总体政策、农村、城市改革等角度进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历史抉择,实施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重大转变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对外开放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以来,农村地区逐渐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推动农产品供应和商品市场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等方式,为城市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从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城市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这一阶段,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经济责任制、推行股份制改革等措施,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活力。同时,工资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后总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包括交通、通讯、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城市化也促进了人口和资源的集聚,提高了城市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史前时期黄河流域文化遗址与文化圈示意图。图中显示,唯有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一片空白,既没有文化遗址,也没有城邑、聚落的可信记载。对此现象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当时这一区域()A.城址掩埋过深仍有待发掘 B.平原地区不利于攻防作战C.遭到周边文明交战的破坏 D.深受黄河水文条件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唯有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一片空白,既没有文化遗址,也没有城邑、聚落的可信记载”及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中唯有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一片空白,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遗址的影响,由此可见,这可能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的水文地理状况密切相关,D项正确;掩埋的遗址可以通过考古发掘印证其存在情况,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文明遗址需要攻防作战的需要,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并未体现出周边文明交战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A.促进了政治统一 B.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冲击了帝王将相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各家思想兴起,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发展传播,这冲击了原有的“学在官府”的局面,促进学在民间的局面出现,B项正确;百家的思想各异,并不能促进国家政治统一,排除A项;百家思想的兴起冲击了贵族政治,冲击帝王将相说法笼统,且绝对化,排除C项;诸侯国的矛盾导致各家的盛行,排除D项。故选B项。3.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长官辟署佐官制度及九品中正制。同时诏令“外官九品已(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将之官”……“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这些举措()A.完善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C.推进了都城长安的政治建设 D.促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过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规定“外官九品以上……不得将之官”“州县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加强了对地方官的管理,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项正确;A项“完善了”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排除A项;推进了都城长安的政治建设和废除九品中正制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举措促进了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排除D项。故选B项。4.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近世说”,该理论认为唐宋时期政治上表现为贵族政治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兴起,君主由贵族阶级的共有物,到近世成为全体臣民的共有物、绝对权力的主体。据此分析指出“唐宋近世说”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政治上官僚政治进一步发展 B.经济上官员们抑制土地兼并C.文化上文学艺术逐渐抽象化 D.社会上市民阶层逐渐萎缩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20世纪前期”“该理论认为唐宋时期政治上表现为贵族政治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兴起,君主由贵族阶级的共有物,到近世成为全体臣民的共有物、绝对权力的主体。”和所学可知,“唐宋近世说”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历史在唐宋尤其是宋代时期,已经走出魏晋南北朝时政治被门阀士族所把控的局面,在政治层面,通过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等制度强化了君主专制,在科举制的影响下,贵族政治受到冲击,官僚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层面上,土地制度经过改革,商品经济发达,文化上也十分繁荣,“平民主义”开始慢慢抬头,A项正确;宋朝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不抑制兼并,排除B项;宋朝时期,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学艺术上逐渐世俗化,排除C项;宋朝时期,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排除D项。故选A项。5.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据此可知()A.辽宁地区人类遗址多元并存 B.东北文化逐渐融入中原文化C.辽宁地区长期接受中央管辖 D.辽宁地区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叶(中国)。根据材料“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可知,辽宁地区经济实力日益增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辽宁地区人类遗址情况,排次A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化方面,排除B项;辽宁地区长期接受中央管辖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6.当清军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时,曾纪泽则在外交领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谈判。1881年,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了《伊犁条约》,成功收回了伊犁地区,使新疆的领土大部分得以回归。清政府收回新疆()A.左宗棠提出并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B.依赖于清政府“海防论”的正确决策C.依赖于军事上以及外交上的共同努力 D.曾纪泽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力挽狂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78年,左宗棠率领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了《伊犁条约》,成功收回了伊犁地区。由此可见,清政府收回新疆采取了军事斗争和外交谈判的双重努力,C项正确;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制订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但正确的战略方针只是收回新疆的原因之一,排除A项;清政府收回新疆与“塞防论”有关,排除B项;“曾纪泽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力挽狂澜”属于外交方面的表现,是新疆收回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7.清政府于1904年成立了第一个区域性卫生机构即北洋卫生局,并颁布《天津防疫章程》,规定天津铁路枢纽四围路口均派士兵把守,倘有车船搭载患病旅客,不但乘客要送医院隔离,而且车船也将被扣留没收,以示惩戒。这反映出当时天津()A.公共卫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护 B.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核心区域C.清政府帮助市民生活习俗嬗变 D.公共卫生的管理体系逐渐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0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颁布《天津防疫章程》,规定天津铁路枢纽四围路口均派士兵把守,倘有车船搭载患病旅客,不但乘客要送医院隔离,而且车船也将被扣留没收,以示惩戒”可知,清政府成立了区域性卫生机构,加强对城市卫生的管理,说明当时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逐渐形成,D项正确;“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的保护”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证明天津是推行新政的核心地区,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公共卫生问题,并没有强调政府帮助市民生活习俗嬗变,排除C项。故选D项。8.1937年4月,广州市财政局颁布了广告管理及征捐章程,其中规定,“发布国货广告免纳广告捐,惟须缴验官厅国货证明书登记证,或褒奖状照并摄具影片,呈经财政局核准,领取免征国货广告捐证,方难免纳”。广州市政府的做法()A.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 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C.推动广州成为国货广告业中心 D.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市财政局规定国货广告满足一定条件后即可免税,这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A项正确;B项“抵制了”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并不相符,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近代中国商品经济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9.卢伯雄《一枚反映敌后抗战历史的纪念封》中写道:下图所示是一枚由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敌后的勇士精心设计的,由浙江湖州离休干部集邮协会印制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首届邮展封。该纪念封中有“八路”、“N4A”等字样。由此可知()A.中共在敌后战场的坚持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B.抗战时期只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了敌后战场C.新四军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贡献强于八路军D.江南地理条件特别有利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八路”“N4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及所学可知,全民族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抗击大多数日军,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A项正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连连失利,大片国土沦陷。及其领导的武装,挺进敌后,先后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各敌占区开辟了大小30余块抗日根据地。“只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了敌后战场”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新四军和八路军对敌后抗战贡献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选项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情况,无法直接得出江南地理条件与敌后战场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是1952——1978年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产值(单位:亿元)。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前()年份工业总产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集体企业工业产值个体企业工业产值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工业产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所占比重1952349145117212141.5%1957704378134618653.7%1962920808112——878%196514021263139——901%197021171855262——87.6%197532072601909——81.1%197842373289948——77.6%A.经济实力稳步增长 B.产业结构完成调整C.改革成效十分有限 D.私营经济大步向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52至197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52——1978年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产值”可知,1952至1978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在稳步增长,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信息,完成调整的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私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信息,无法得出其大步向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1.1953年9月8日至11日,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专题讨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经济建设问题。周恩来同志指出,在我们的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中,不是要等到那么一天,由国家宣布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我国……不采取这种激烈的突然变革的办法,而采取温和的逐步过渡的办法。与周恩来想法符合的是()A.抗美援朝 B.统一财经 C.成立合作社 D.大搞“人民公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5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53年”“国家宣布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可知,这一想法强调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也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材料“我国……采取温和的逐步过渡的办法”可知是关于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合作社符合我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式,C项正确;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排除A项;新中国初期的统一财经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排除B项;人民公社是快速建设社会主义,与“温和的逐步过渡”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亚里士多德指出:“起初,任何人如果发明了一种为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技艺,他将受到尊敬是很自然的,但这决不只是因为他的发明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而是因为他被认为比其他的人聪明、优秀。因此,后者比前者更富有智慧,因为科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实用。”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A.否定自然科学的发明价值 B.主张科学与人文相互分离C.激励人类不断地自我完善 D.倡导超越功利的科学精神【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希腊。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求真(追求更高的智慧),而不局限于实用,这说明他倡导超越功利的科学精神,D项正确;亚里士多德只是认为追求智慧比追求实用更符合科学的目的,并未否定科技发展的实用价值,或认为科学应该和人文相分离,排除A、B两项;材料并未涉及亚里士多德的个人修养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13.西征之后,信奉萨满教和佛教的蒙古在以东正教信众为主的西西伯利亚建立起信奉伊斯兰教的钦察汗国;1256年在以穆斯林为主的两河流域建立伊利汗国,并实行亲基督教政策;1295年伊利汗国大汗宣布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做法反映出()A.外来政权的文化认同进程 B.因俗而治的国家治理观念C.蒙古西征推动了文化传播 D.政局形势影响了宗教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蒙古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后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统治者逐渐接受了被征服地区的宗教信仰,体现了政局形势对宗教政策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本土宗教对征服者的影响,无法直接得出外来政权的文化认同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治理采取因俗而治的观念,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蒙古西征对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A.是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结果 B.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C.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D.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期(德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初,拿破仑征服欧洲,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统一意识的觉醒,因此当时德意志民族统一的渴望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C项正确;16世纪路德宗教,与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初期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民族统一,制度变革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世纪初德意志还处于未建立统一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是关于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的漫画。如果根据史实给这幅漫画加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A.《战胜国的盛宴》 B.《强盗们的逻辑》C.《非洲人的抉择》 D.《和平的缔造者》【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84年,欧洲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这次会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土地,必须统治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这以原则严重侵犯了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的利益,因此是强盗的逻辑,B项正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瓜分非洲,没有进行战争,也就没有所谓的战胜国,所以“战胜国的盛宴”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漫画内容没有体现非洲人民的意愿,不能说明是非洲人的抉择,排除C项;漫画说明欧洲列强是在瓜分非洲,并不是在缔造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约2万亿美元,但货物贸易量走势平稳。同时,全球服务贸易额增长5000亿美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潮流,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依然在曲折中前进 B.世界贸易一体化趋势开始形成C.经济全球化取决于科技的进步 D.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已经瓦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约2万亿美元,但货物贸易量走势平稳。同时,全球服务贸易额增长5000亿美元。”可知,21世纪以来,全球贸易虽有曲折,但也有新的发展,即经济全球化依然在曲折中前进,A项正确;世界贸易一体化趋势开始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化发展,但“取决”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项;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正在瓦解,但没有完全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载明清时期苏州“本属水乡,田土不宽,地方亦狭,户廛之稠密,食指(人口)之浩繁较他处不啻倍蓰(数倍),额征粮滑又甲于直省,即遇丰稔,完赋外亦属无多。向赖川湖客米源源而来,方敷食用,是以民间盖藏稀少,缓急无资”。松江府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就连僻远的崇明具,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前,商贩每年从安徽购米约二十万石,此后逐年递增,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已需买进约三十万石才能满足当地需求。政府格外重视苏松一带的米价波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二月,苏松米价腾贵,一石买价一两六七钱。以后几年,随着湖广、江西贩米之船络绎来苏,“上号米一两一钱之内,次号米止卖九钱,百姓皆容易过日”。——摘编自民国《吴县志》、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等(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苏松地区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苏松地区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原因。【答案】(1)苏松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粮现象,影响民生;湖广等地的粮食大量运往苏松地区,缓解缺粮现象,并抑制了米价。(2)苏松地区自然条件不太适合种植粮食作物,湖广、江西地区适宜粮食作物种植;苏松地区人多税重;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政府政策的调整;商品经济的发展。(任答四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现象:根据材料“本属水乡,田土不宽,地方亦狭,户廛之稠密,食指(人口)之浩繁较他处不啻倍蓰(数倍),额征粮滑又甲于直省,即遇丰稔,完赋外亦属无多。”得出苏松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粮现象,影响民生;根据材料“就连僻远的崇明具,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前,商贩每年从安徽购米约二十万石,此后逐年递增,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已需买进约三十万石才能满足当地需求。政府格外重视苏松一带的米价波动。”得出湖广等地的粮食大量运往苏松地区,缓解缺粮现象,并抑制了米价。【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本属水乡,田土不宽,地方亦狭”结合所学得出苏松地区自然条件不太适合种植粮食作物,湖广、江西地区适宜粮食作物种植;根据材料“户廛之稠密,食指(人口)之浩繁较他处不啻倍蓰(数倍),额征粮滑又甲于直省,即遇丰稔,完赋外亦属无多”得出苏松地区人多税重;根据所学得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根据材料“政府格外重视苏松一带的米价波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二月,苏松米价腾贵,一石买价一两六七钱。以后几年,随着湖广、江西贩米之船络绎来苏”得出政府政策的调整;根据所学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人独特含义的“名号”先说姓名。谁没有姓名?姓也许是难以选择的,名却为每个人独自拥有,怎么起个好名,不能说不重要,因为名伴随着人的一生,而且起着相当明显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事关重大。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起名,真是非常的讲究,什么四柱、五格、八卦,什么五行生克、十二生肖,都希望考虑到,而这样来取名字,名字就成了一门具有神秘色彩的“学问”了。材料二“中国形象”离不开“中国元素”在外国人的理解中,究竟何为“中国元素”呢?不妨捡出手头的报上小文《中国元素闪亮国际T台》(《文汇报》2011年2月19日)中提到的“近期国际时装品牌纷纷主打中国元素”的例子,以结本篇:青花瓷成为了耳坠或胸花,“不由让人感慨东方元素的神韵之美”;柔滑的丝绸长袍混合翡翠绿、中式领配龙刺绣,“无不让西方观众目眩神迷”;灵感源自中国昆曲和传统剪纸的最新服装设计,“在霓裳舞动间传递着来自中国古代和民间的神韵”;旗袍镂空的表层散发着古瓷般润泽的珠光色,内层是鲜明的中国红,“浓烈的中国古典气息扑面而来”……国际T台上掀起的这股强劲的中国风,笔者以为是最为直观的“中国形象”……——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阿祥《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对于姓名的“讲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出中国元素对于国人品格及中国形象的影响。【答案】(1)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很大;查看五格、八卦之类、能起到的巨大暗示作用;姓名蕴含吉利之意等。(2)影响:对于个人具有谦逊、温和、尔雅、庄重的品格。对于世人则展示出包容、端重、庄严、和美的中国大国形象。【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谁没有姓名?姓也许是难以选择的,名却为每个人独自拥有,怎么起个好名,不能说不重要,因为名伴随着人的一生,而且起着相当明显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事关重大。”可得出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很大;由材料“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起名,真是非常的讲究,什么四柱、五格、八卦,什么五行生克、十二生肖,都希望考虑到,而这样来取名字,名字就成了一门具有神秘色彩的‘学问’了。”可得出查看五格、八卦之类、能起到的巨大暗示作用;姓名蕴含吉利之意等。【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青花瓷成为了耳坠或胸花,‘不由让人感慨东方元素神韵之美’;柔滑的丝绸长袍混合翡翠绿、中式领配龙刺绣,‘无不让西方观众目眩神迷’;灵感源自中国昆曲和传统剪纸的最新服装设计,‘在霓裳舞动间传递着来自中国古代和民间的神韵’;旗袍镂空的表层散发着古瓷般润泽的珠光色,内层是鲜明的中国红,‘浓烈的中国古典气息扑面而来’”及所学可得出对于个人具有谦逊、温和、尔雅、庄重的品格;对于世人则展示出包容、端重、庄严、和美的中国大国形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1美国中学历史教材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时代的书写节名拿破仑时代专题名子目名

拿破仑的发迹“早年生涯”“军事成就”“第一执政”拿破仑时期“与教会讲和”“《拿破仑法典》”“新的官僚机器”“限制新闻自由”拿破仑帝国“创建帝国”“大革命精神的传播”欧洲的回应“独立支撑的英国”“民族主义”拿破仑的失败“俄国的灾难”“最后的失败”表2英国中学历史教材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时代的书写节名专题名子目名拿破仑·波拿巴掌权青少年的拿破仑

大革命期间的拿破仑

1799年政变

拿破仑的国内目标1799-1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