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第1页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第2页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第3页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第4页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罗德-多马模式资本-产出比:用来表示总资本存量的多少和产出大小之间的经济关系概念:表示1个货币单位的产出需要多少货币单位资本的投入(平均数概念);表示每增加1个货币单位的产出需要增加多少货币单位资本的投入(增量的概念)前提假设1假设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既是资本品又是消费品。即假定社会只存在一个生产部门、一种生产技术。2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两者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投入生产,不能相互替代。3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即单位产品的成本与生产规模无关。4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因而资本-产出比k也不变。对多马模型模型的疑点和批判——主要是针对模型假设开放经济中,储蓄的增加不一定会形成资本;资本形成的扩大不一定提高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提高不一定增加产出;发展中国家主要问题在于提高增长率,而非维持增长率;模式过分强调投资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其他要素配合的欠缺对投资造成了重大的障碍;资本-产出比假定不变;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模式的“刃锋”增长途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基本假定1资本和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变;2产出的增长主要由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推动,且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3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主要调节作用;4技术变化是中性的。中性技术:指技术进步使产出水平提高了,但并不改变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替代率,即资本—劳动比不随技术进步发生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表明:经济增长率等于资本的产出量弹性乘以资本增加率、劳动的产出量弹性乘以劳动增加率,以及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产出增加率之和。理论意义1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最重要贡献”的观点;2重新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使资本产出比由固定不变变为可变;3强调了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4说明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新剑桥学派是凯恩斯左派,他们以哈罗德—多马模式为基础,以李嘉图和马克思经济分析为依据和方法,提出了新剑桥增长模式,来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抗争。1投资具有“油泥—陶土模式”的性质,从而资本—产出比难以调整;2新古典模式中的技术进步是独立因素,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投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进步。3在资本—产出比既定时,要实现稳定的增长,只有调节储蓄率,而储蓄率的改变有赖于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4新剑桥增长模式采用“两阶级”分析法,认为储蓄率是由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决定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息息相关,收入分配是经济增长受到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模式含义: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经济增长率决定于利润率的高低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的储蓄倾向。关于长期中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1利润的大小取决于投资和资本家的消费倾向或储蓄率。利润与sp反方向变动,而与I和Cp同方向变动。2资本家储蓄率越低,利润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利润率越高;利润率越高,又将导致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越大,因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越小。结论:1在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有利于资本家不利于工人。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的趋势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工资的比重越来越小。2经济增长加剧了收入分配的比例失调,收入分配的比例失调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增长,并引起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一结论与新古典学派认为经济问题根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观点完全不同。3要解决资本主义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根本途径不是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实现收入的均等化。4要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地增长,根本办法不是调节资本—产出比或促进技术进步,而是调节储蓄率,即调整资本收入(利润)和劳动收入(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新增长理论1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报酬递增与长期增长”)和卢卡斯(“论经济发展机制”)论文发表为标志。2坚持要素自由替代和自由流动的新古典主义假设,但放弃了资本报酬递减的关键假定。允许总产量规模收益递增,并更关注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外部因素的作用。(通过假定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将产生外部经济和提高生产力等可抵消收益递减的自然趋势,内生增长理论)3试图解释收益规模递增的存在和各国间长期增长的差异。4把技术进步看作是资本投资增加的结果,资本是增长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从而将技术进步内生化。5将技术进步看作是资本投资结果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把技术进步部分看成是储蓄率和投资率的结果。第二种方法是不认为所有的投资都是技术进步的源泉,而只是假定对人力资本、研究开发的投资产生技术进步。第三种方法是把储蓄和资本存量规模作为技术进步的源泉。理论意义1较有说服力地解释了技术进步和长期增长的源泉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和收入水平不断扩大的原因——这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2恢复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是单纯地强调储蓄率的提高,而是把储蓄和资本投资的增加与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认为储蓄和资本投资是技术进步的源泉;3从理论上更为鲜明地肯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科学技术研究、发明与创新、开放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政治意义:强调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对教育、科研等公共产品的投资和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储蓄和投资刺激机制,政府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特征人均GNP和人口增长率都高,且人均GNP的增长率更高;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转变率很高;经济增长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1财产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经过长期的稳定和略有上升的变化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上升;3个人和家户的收入分配差距日益缩小而趋渐平等库兹涅茨效应在经济增长的早期,收入分配趋于恶化;在经济增长的后期,收入分配趋于改善。罗斯托将经济增长的一般过程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牛顿科学产生以前的所有社会和至今没有发生牛顿科学革命的国家和地区。传统社会经济增长的局限:不能有效地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其政治过程决定了不可能有持续的经济增长;缺乏现代的社会技术;消极的思想观念使社会经济缺乏活力,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即指经济的起飞,又指社会的起飞;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开始和“自我持续增长”时代的开始。判断标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起飞阶段的主要特征:新工业扩张迅速,把利润中的大部分再投资新的工厂,这些新工业促进了城市地区和其他现代工业企业进一步的扩张。现代部门整个扩张过程导致一部分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他们具有很高的储蓄率,并且把储蓄交给从事现代部门活动的人使用;新的企业家阶层在扩大,他们把扩大的投资引导到私人部门;新技术不仅在工业扩散,而且也在农业中扩散。4向成熟推进阶段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结构主义思路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1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刚性。在缺乏弹性的条件下,价格的相对变动对资源重新配置的推动作用很小,供给与需求向均衡交叉点的运动不能自动进行,因而市场不能结清,供求缺口无法填平;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普遍存在的是持续的不均衡状态;2强调部门间的结构差异,对刺激反应的快慢和机制,各个部门是不相同的。提出了结构主义观点的政策建议国内政策:从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结构的特点出发制定充分分配的政策;要求制定重新分配的政策,但不主张对现有财产重新分配。对外政策:由于结构刚性的存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要受到国内资源利用的限制;如钱纳里的“两缺口”模式中,外汇缺口必须与储蓄缺口平衡。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新古典主义思路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走向均衡的过程,经济发展的结果是所有阶层都自然而然地均沾利益;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值得乐观的。对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1经济的进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价格机制是经济调节的基本机制,因此,用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就足以分析经济发展问题;2密切注意个人作为决策者所表现的刺激-反应机制,即个人如何为利益所驱使,又如何在受成本所控制的调节下,在替代品之间作出选择以获得最大的收益。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看法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法观点:以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认为各国根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出口的是使用低廉投入要素比例大的产品,进口的是使用昂贵投入要素比例大的产品。观点:1认为制度是内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初始阶段)最需要的是努力推动制度变迁;2现实社会是正交易成本世界,提高经济活动绩效必须在不同制度结构中,根据交易成本、产权、契约等的规定,实现最大的经济绩效;3如果由于制度变迁而得到的边际收益和维持制度不变而得到的边际收入不相等,则完全竞争体系是不稳定的;4寻租或寻利行为的存在,影响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转。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激进主义思路:1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更为尖锐、彻底;2推导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支配-依附”关系;3一般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的影响,但程度有所不同;4认为发展与不发展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两个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侧面。论证经济发展问题不同思路的特点新古典主义思路:强调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主张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确认发展过程中社会阶层之间、穷国与富国之间利益的一致性;结构主义思路: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性,主张国家的干预和管理,否认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平稳、和谐的状态;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路:强调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特别是制度的作用,认为制度变迁将使经济体系成为不稳定的体系,而且权力进入市场会导致市场-价格不可能正常运转,主张重视产权和公共政策;激进主义思路:强调穷国和富国之间不平等地位和利害冲突,主张打破支配-依附的旧格局,倡导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和南南合作。“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罗格纳·纳克斯)从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过低。低收本意味着人们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经济增长率,低增长率又造成了新的一轮低收入。“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从需求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几落后,入均收入低,生活贫困。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造成生产规模狭小、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政策含义: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资本存量、市场容量、收入、储蓄、投资)。对该理论的批评:认为储蓄和投资增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观点过于乐观和简单(储蓄结构和消费习惯);即使有了足够的储蓄和资本形成,经济增长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限制;纳克斯将个人储蓄作为储蓄的唯一来源,忽略了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能力(实则不小,如中国)。“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基本观点: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冲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强调资本稀缺对经济增长的障碍,说明资本形成的重要性。“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含义是,只要人均收入处在很低的水平(如小于oa),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使人均收入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是固定不变的。政策的含义与评价:含义1:资本形成不足→人均收入低→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含义2:越过D点必须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以跳出陷阱;含义3:人口过快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障碍,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评价: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样,忽视了资本以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理论意义: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形成不足。由此可见,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所在。提出了全面地、大规模地投资,以大幅度提高资本形成率、实现经济增长的要求。这个理论成为“平衡增长”战略和“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的重要依据。“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缪尔达尔)基本观点:1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逐渐演进而来的,演进的过程是:首先产主“起始的变化”,然后产生“第二级强化运动”,最后出现“上升和下降”的结果,这个结果反过来又影响起始的变化。2经济发展不应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应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发展,其中主要有产出与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制度、政策六大因素。3收入水平过低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困之一。产生低收入的原因有社会、经济、政治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以及收入分配制度上的不平等。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一般倾向于增加而非减少地区间的不平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使得某些地区发展更快一些,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慢,一旦某些地区由于初始优势而超前于别的地区获得发展,那么这处发展优势将保持下去。因此发展快的地区将发展得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将发展得更慢,这就是“循环积累因果原理”,由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来释放其市场能力。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速度降低;“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的周围地区,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逐步赶上中心地区。政策含义与评价:含义1:用制度的、动态的、演进的方法,从另一种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指出了收入水平低下、资本形成不足对经济发展的障碍;含义2:通过教育制度、土地关系、权力关系的改革,促进收入公平,提高穷困群众的消费,从而引诱更多的投资,形成良性的资本循环。评价:是空间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和雏形。对“唯资本论”的评价:正面:资本匮乏和普遍贫困确实是发展中国家的共生现象,而且资本不足确实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负面:过于绝对,把资本形成说成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具有历史局限性。过分强调资本的作用就会忽略农业生产,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技术的革新。“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理论观点1强调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作用2关于如何实现工业化: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本,来冲破经济贫穷落后和停滞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迅速地实现工业化,达到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水平提高并且均等化的目标。3实行“大规模跳跃”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存在着某种“不可分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存在的“不可分性”供给方面:社会分摊资本的供给具有“不可分性”。基础设施必须有一个最小规模才有生产能力。储蓄具有“不可分性”;需求方面:市场需求具有不可分性。这种不可分性产生于投资决策的独立性,即投资者无法确定他的投资项目是否能找到产品销售市场。政策含义:1取得外部经济效果。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2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大推动的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3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政策含义:1取得外部经济效果。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2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3大推动的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4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理论不足和评价:1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反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2“三个不可分性”。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可分趋势;3忽略了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4在实践中,大推动所需巨额资本难以找到。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自身无法筹集,国外支持也难以保证;5大推动理论过分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而忽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利本斯坦)理论观点: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或“低水平均衡陷阱”状况,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实行大规模投资,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大到足以达到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水平,从而产生一个“临界最小努力”,以巨大的投资力量“大力推动”经济走出“低水平均衡陷井”的泥潭,实现长期、稳定地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不能大幅度提高的原因提高收入的力量和压低收入的力量的比较;提高收入的力量是由上一期的收入水平及其投资水平决定的;压低收入的力量是由下一期投资的规模以及人口增长的速度决定的家庭储蓄: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现期消费支出后的余额,可以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汇集起来,贷给企业或政府,转化为投资。影响家庭储蓄的因素:收入水平、社会分配状况、消费习惯、宗教信仰、年龄结构、经济环境。企业储蓄:企业储蓄来自企业缴税并支付股息后的利润。除去资本折旧和重置资本(以新换旧),余下的净投资是资本形成的来源;发展中国家除少数几个(巴西等)以外,现代企业部门通常较小,因而企业储蓄也较少。政府储蓄,分为一般政府储蓄和政府强制储蓄。一般政府储蓄: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减去政府的支出(经常性开支、转移支付等)后就是政府储蓄,可以转化为政府投资。政府强制储蓄: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强制将一部分可能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转化为储蓄。常见的强制储蓄手段包括价格结构的调控和制造通货膨胀。价格结构调控:政府通过计划手段随价格结构进行调节和控制,压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或抬高非生活必需品如高档消费品的价格,以缩小消费规模,增加储蓄。价格结构调控的后果:降低了全社会的消费水平,增加储蓄;同时可降低了居民收入(工资),企业利润提高,政府通过征税或收缴利润获得更多的国民收入,可转化为政府储蓄;价格结构的调控人为扭曲了市场价格,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增长不健康;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制造通货膨胀的效果:政府可将多发行的货币直接用于投资品的生产,促进资本形成;通胀导致名义收入提高,在累进税制下,政府的税收提高;企业成本增加慢于收益增加,利润上升,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上升。人力资源: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人力资本: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联系与区别:人力资源包括其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而人力资本只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人力资源包含了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口过渡理论按照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可以把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非常缓慢。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与下降的死亡率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第三阶段,死亡率仍然在下降,但下降的速率放慢。出生率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幅度要大于死亡率下降幅度。因此,人口增长率逐渐减低。第四阶段,出生率下降步伐明显趋缓,死亡率因趋于极限而难以下降。低出生率伴随着低死亡率,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且增长率趋向与零。“人口陷阱”理论(马尔萨斯)1一个国家的人口有一个总体的趋势,除非受食物供应减少所限制,否则会以几何级数增长,人口规模每30~40年会翻番;2由于固定要素土地的边际报酬递减,食物供应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3因为食物供应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均收入有下降的趋势,令人口稳定在生存水平或略高于生存水平。对模型的批判——假设过于简单:理论未考虑技术进步对于抵消人口快速增长的制约因素的巨大影响;理论假设国家人口增长率与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直接相关,该假设经受不了检验;理论错误地将人均收入作为决定人口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决定人口增长的不是人均收入的累计水平,而是收入如何分配。最重要的并非是人均收入水平,而是家庭收入水平。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贝克尔·莱宾斯坦)从需求方面研究家庭生育决策,把生育决策整合进微观经济学效用分析的框架中。理想的子女数量直接随家庭收入变化,而与抚养儿童的成本、家庭对于生育子女相对于其他商品的偏好反相关。发达国家出生率低是由于养育子女的成本很大:1高度竞争的环境迫使父母亲为了子女找到一个好工作而不惜对他们进行智力投资;2妇女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很高,这就增加了在家里抚养子女的机会成本;3父母亲年老后一般不需要子女赡养,同时子女一般在上学年龄是没有为家庭挣钱的机会的。这就增加了养育子女的净成本;4生育观随经济进步而发生了变化;5卫生技术发达,儿童死亡率很低,这就免去了为保证得到一定数目的子女而多生一些孩子的忧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忧患:过快的人口增长有害于经济发展:1人口增长过快将降低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使普遍贫困更加恶化;2赡养负担加重,不利于经济发展;3快速人口增长影响资本配置;4人口增长迅速使失业问题严重;5人口迅速变动使社会经济结果调整难度加大;6人口增长迅速可能降低人口素质,并加剧环境恶化。按照广义失业,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或种类:公开的失业:这种失业主要是指非自愿失业,它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时间里(如一个月)积极的寻找工作但却找不到工作的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指那些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能够并愿意工作的时间劳动者。他们虽然在统计上不算失业,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时间是不充分的。伪装的失业这类失业完全被掩盖起来了,劳动者表面上在就业,实际上与失业无异。隐蔽的失业指有些人因无工作可做而选择非就业的活动。提前退休政府部门十分明显,并有上升的趋势。在不少国家,尽管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健康受损指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可以作全日工作的劳动者,但营养不良和卫生保健差而四肢乏力,以致不能作全日工作。无生产性本来是有生产性的劳动者,但因补充型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率极低,生产出来的成果甚至不能补偿生活必需品。凯恩斯就业模式1市场经济中并不自然而然地保证国民收入的实际水平恰恰等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如果前一收入水平低于后一收入水平,就出现失业。2要消除失业现象,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必须扩大总需求以弥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与充分就业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的差距。3要做到这一点唯一有效的途径是政府扩大总支出,为此政府的赤字支出也成为必要。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情况与发达国家很不相同: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局限于城市,农村基本上不存在失业问题;但发展中国家不仅城市失业问题严重,而且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是公开性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既有公开的,也有非公开的,而且非公开失业比公开失业更为严重;发达国家的失业类型比较单一,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则呈现出多样性。产出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非一致:凯恩斯、哈罗德-多马模型将产出量与就业量的变动视作正比例增减关系。实践证明,当投资扩大时,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造成产出增长率超过就业增长率,之间的缺口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人力资源开发的组成:体力投资,指改善营养和卫生条件使人民体制增强;智力投资,指普及教育和加强训练以提高人民的知识和技能并改善他们的劳动态度。广义的教育包括三种形式:学校正规教育:在学校机构里进行。参加者通常是还没有开始工作生涯的青年人;非学校正规教育:可以看成是在校外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参加者常常是成年人。;非正规教育:是在任何组织机构之外进行的或者无组织、无计划的学习。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具有“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双重作用;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收入水平的提高;妇女受教育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并有利于人口控制。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一:计算和比较教育投资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现值,以决定接受种程度的教育。方法二:计算各项投资(包括教育投资)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的现值;计算各种投资的收益率(i);比较各投资收益率的大小,确定何种投资是最优投资。西方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进行了大量的经验比较研究。得出基本结论:1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教育十分落后的国家,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在各级教育中是最高的,而且在初级教育还没有普及的低收入国家,其初等教育收益率最高;但在完成了初等教育的国家,其初等教育收益率就难以确定了,因为没有更低的参照水平可与之比较。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收益趋向于递减,其基本原因是,接受某种等级学校教育的劳动者不再变得那么稀缺,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只能获得竞争性的工资或较少的垄断差价。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辍学率高,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社会不平等加剧;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智力外流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特点:1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总预算支出比重有明显提高,但人均水平仍较低。2入学人数和入学率增长较快,但中途辍学率较高;中学及大学入学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重较低。3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背离:初、中等教育主要以应试/升学为目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无关,“学非所用”严重;高等教育照搬西方模式,不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用国外标准来评判。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定义:1教育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使一些本来可由较低教育程度的人胜任的工作,被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占据,由此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2知识失业的过程也是教育深化的过程。发展中国家的“过度”教育发展导致了知识失业,反过来,知识失业又进一步强化教育的“过度”发展。应对措施:让个人和家庭承担更多的教育费用(特别是高等教育费用)——减少对高等教育的盲目追求;理顺劳动力市场价格。有利于人力资源和教育投资资源的合理利用。智力外流,指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完成学业后的高级专门人才迁移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种国际移民活动。应对措施:提升奖学金额度,适当限制留学规模;使用限期签证方式,促成学成后归国;向学成逾期不归者征收特别税,经由相关国际机构转给发展中国家;给留学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来去自由,继续给留学人员提供参与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的机会;对留学人员中的优秀者委以重任,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怀。无限劳动供给:指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的一个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也就是说,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是具有完全弹性的。来源:经济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剩余劳动力主要存在于传统农业部门,但并不仅限于该部门;除了农业部门之外,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临时性职业、小零售商人、家庭仆人和门客,也归于剩余劳动力之列。刘易斯模式的要点及含义: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2工业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流向工业部门的动因;3只要农村存在着剩余劳动,工业就可以得到无限劳动供给;4农业剩余劳动被工业吸收罄尽后,劳动生产率将逐步提高,收入水平也将逐步提高,劳动力供给变为有弹性;5模式将经济增长过程和劳动力转移过程有机地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6模式将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和人口的地域迁移看成同步进行的过程;7模式将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结合,反映出发展经济学第一阶段特点。刘易斯模型的意义:1模型强调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结构差异,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2模型把经济增长过程与工业化过程以及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分析,具有一定的历史经验基础;3模型的重点在工业的扩大,但也提及剩余劳动力的消失将逐渐促进农业的进步,体现其二者兼顾的思想。刘易斯模型的缺陷:1刘易斯模型暗含假定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劳动(capital-laborratio)比例始终是不变的,这是不符合实际的。2模型假定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中不存在失业。这一假定与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也是不相符的。3模型把城市工业部门的不变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但实际上,在城市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没有下降,反而一直在上升。4假定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无限的劳动供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5模型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拉尼斯、费对刘易斯的补充:刘易斯模式的不足: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拉尼斯-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中,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农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水平,或用拉尼斯和费景汉的话说,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第三个阶段,剩余劳动力消失了,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再也不是有制度决定,而是由市场原则决定,既有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人口增长与临界最小努力:发展中国家快速的人口增长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于人口不变假定时的状况。实际工业化曲线和必要工业化曲线的关系:1必要的工业化曲线依赖于人口增长曲线,人口增长越快,工业部门所需要吸收的劳动力数量就大。但是,实际工业化曲线与人口增长曲线没有直接的依存关系,从而与必要工业化曲线没有依存关系。2在两曲线相交之前,实际工业化曲线始终位于必要工业化曲线下方,表明一个国家在T2年以前实际努力不足以全部剩余劳动转移到工业部门就业。3实际工业化曲线的位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努力。4当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较快时,人口增长曲线变得更陡,从而,必要工业化曲线相应地变得更陡。拉尼斯-费模式的贡献:1农业不仅为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而且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拉尼斯-费模型对刘易斯模型最重要发展。2论证了创新对提高生产率的作用,将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都看成是工业扩张和经济发展的源泉。3认为要素比例是变化的,从而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有出现不利于劳动转移和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拉尼斯-费模式的缺陷:1假定农业部门存在着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则充分就业,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2假定在剩余农业劳动力被吸收罄尽前,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保持不动,但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的工资是在上升的。3模式假定,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二阶段的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不变,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托达罗模式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1托达罗认为,一个农业劳动者决定他是否迁入城市的决策不仅决定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而且还决定于城市失业状况。2城市失业率很高时,即使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很大,一个农民也不会简单地做出迁移到城市去的决定,他还必须考虑城市就业状况。3促使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括心理因素;4使人们作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距。5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6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在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很大的条件下,必然是如此的。7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者迁人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托达罗模式的政策含义:1应当尽量减轻城乡经济机会不均等现象;2即使城市工业部门扩张与劳动需求扩张保持同步,通过扩张城市现代部门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也是不可能的;3不宜不恰当地、过分地扩大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中、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4要适当控制工资补贴和政府雇佣人员的数量;5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托达罗模式的特点:1假定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不一定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却有大量的失业,着重研究如何放慢人口流动速度;2假定城市工业部门工资因受到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而上升,并进一步导致乡-城人口流动,恶化城市失业;3假定就业概率是乡-城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4强调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托达罗模式的不足:假定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不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假定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者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宁愿留在城市的非正式部门中做临时工或完全闲置,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三种不同的人口流动模式比较:从基本思路的角度:刘易斯模式:结构主义、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集中经济思想的混合体。拉尼斯-费模式:新古典主义分析的比重加大。托达罗模式:属于新古典主义。从时代特色的角度:刘易斯模式:反映20世纪50年代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的特点。拉尼斯-费模式: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变。托达罗模式:体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的转变。中国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畜牧、副、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自来水、电力与煤气的生产。第三产业包括所有其他部门。第三产业又分为两个大部门:流通部门(包括运输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地质、房地产、公用事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工业化两点含义:1工业化意味着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国借助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制成消费品与资本品和提供劳务的能力;2工业化意味着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传统工业化概念的两个缺陷:将工业化的表现(或结果)当作工业化的本质;将工业化仅仅理解为工业(即制造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将农业的现代化排斥在工业化之外。工业化国家可以是以下三种类型: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和农业两者间保持适当平衡;以农业为主。长期看,第三种类型可能转变为第二种类型,第二、三种类型可能转变为第一种类新型。在张培刚(草泥马)看来,工业化可从多种视角来理解释和说明:首先,如果强调“技术”因素,工业化可定义如前,即“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其次,如果着重“资本”因素,工业化可定义为:生产过程中,资本使用的“宽化”和“深化”的过程。再次,如果着重“劳动”因素,工业化可定义为: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显著提高的过程。所有上述特征均表明一件事: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和飞跃。该定义的特点:强调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即人类生产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转变,从而可用较少劳动消耗创造较多物质财富。强调农业与工业的共同进步和现代化。张培刚指出,一个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农业,不仅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和显著特征。一个国家,不论已高度工业化到何种程度,如果不能同时在工业和农业之间保持某种适当平衡(或通过国际贸易与其他国家的农业保持密切联系),其经济就一定难以持续发展。1991年,工业化定义更新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与40年代的定义相比,增添了两方面新内容:第一,所谓“由低级到高级”,指不断进步、不可逆转;第二,所谓“突破性”变化,指生产力巨大的或飞跃性变革,它将引起生产组织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最终还将导致整个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价值观和人的文化素质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格局形成的决定因素:消费者需求的模式、规模经济的效果、生产技术的水平。政府对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和扶植起着关键作用: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制订较全面的中期工业发展规划;发挥财源引导和技术培养的作用;建立公营企业。发展中国家要推动工业化,必须努力提高工业生产率,进而要求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并发展使新技术适应自己情况的能力。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行的原因:1工业扩大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2城市化对工业企业产生集聚经济效应:基础设施建设与使用;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效果更好;场经济效应的形成;集聚技术效应的出现。城市非正式部门范围的界定:以非现代化方法生产的工业部门。非正式部门的特点:非正式部门包括数目众多的、由个人或家庭所有、以劳动密集和简单方法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小型经济活动单位,是无组织的、非正规的。产品贡献:粮食贡献: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农业曾经是并且现在仍然是粮食供给的主要来源。粮食曾经是决定人类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因素。粮食是人口变动的函数。原料贡献:在工业化初期,作为原料的农产品供给是工业区位的决定因素。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及增长决定了相关工业品的生产规模和增长。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往往引起工业品价格的相应变动;市场贡献:1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农业和农民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基本上由农业部门内部提供。此时,农业“市场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供给者”身份,向工业或城市提供粮食和原料,从而为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来自供给方面的“推力”;2只有在农业生产率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农民)才会作为“需求者”,成为工业品的购买者(消费者),从而为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来自需求方面的“拉力”。市场贡献”的代价——伤害农民和农业发展:当农民出售农产品时,市场呈“买方垄断”(即价格由买方决定),因而被迫接受低价;当农民购买工业品时,市场呈“卖方垄断”(即价格由卖方决定),因而被迫接受高价。要素贡献:在不影响自身发展情况下,农业作出要素贡献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即各要素生产率水平必须相应提高。农业剩余贡献的方式:税收方式、价格方式、储蓄方式。传统农业的含义: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特征:1传统农业的技术非常落后。2“贫穷但是很有效率”。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特别是在一些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更是如此。5以自然经济为主。传统农业技术停滞的原因:1缺乏适宜的替代技术2农民对技术缺乏了解3传统农业下的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很低4投资资金缺乏5现代投入品供给不足6传统制度的障碍技术进步的分类:1劳动节约型技术:与机械技术一致,目的在于促进机器和动力对劳动的替代。技术进步的结果为生产效率的提高。2土地节约型技术:与化学和生物技术一致,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和其他投入对土地的替代。技术进步的结果为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诱导的技术与制度创新理论:理论特点:把农业技术的变化看成是由市场力量诱导的。理论观点:要素供给的相对稀缺导致要素价格的变化,要素价格的变化又进而导致技术的变化,以实现丰富而价廉的投入要素对稀缺而昂贵的投入要素的替代。理论不足:假定存在一个与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相一致的竞争环境。绿色革命的原因: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有限,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产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已是不大可能的了。于是,研究和开发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技术就成为主要的出路;绿色革命的特点:种子-化肥技术是规模中性的;高产良种具有高化肥反应性质;绿色革命的经济效益: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失业问题,减轻了人口压力;对低收入阶层很有利;缩小了粮食的供需缺口,降低粮食价格,从而缓和了通货膨胀。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与效率: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中,小农场比大农场更为有效:土地稀缺和劳动力的富余,使得小农场更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由于生物技术创新中性,从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大农场经营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小农场的经营目的是产量最大化;小农场比大农场较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农业进步中的作用: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目标:政治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现有政权和消灭剥削制度;社会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经济目标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刺激性的土地制度,解放生产力,加快现代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的增长,以满足改善农民生活状况、促进工业化的要求。土地改革的形式:狭义的土地改革即指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即把一部分人(地主)占有的耕地转移给另一部分人(佃农和少地农民)所有。广义的土地改革不仅包括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且还包括土地租佃契约的改变。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土地改革有四种形式:地租契约期限的限定、降低地租、土地有偿转移、土地无偿剥夺。土地改革的意义:就收入分配而言,把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农民,本身就是财富平等分配的一种形式。对于贫困消除,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收入落后于工业收入。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农村中的佃农和无地劳动者是贫困中最贫困阶层,这些人获得一份土地,生活状况将会得到改善。从就业增加方面来说,把大农场分割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场,将会增加每单位土地的劳动投入,因为小农场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集约式经营来增加生产。价格政策:1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压低农产品对工业品的比价的政策。2改善农业的贸易条件(农业与工业的产品比价)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率的提高。因为农产品的上升是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源泉,农业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生产性投资和加快新技术采用的速度。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设施、道路桥梁、邮电、电力、仓储运销等项目。这些基础性投资对农业发展是相当重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农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下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迅速地传播和推广市场信息和新技术知识。信贷:发展中国家农村不存在现代金融机构和资金市场;农村的主要放贷人是高利贷者,严重阻碍了农业新技术采用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政府对农民的金融支持,主要是在农村设立国家管理的农业银行和信贷机构:资金来源一般由国家财政拨款,也有一部分来自农村储蓄;主要职能是以低息贷款方式驱赶高利贷,鼓励农民对农业进行生产性投资,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研究、推广和教育:传统农业注入新技术是转变传统农业的关键,舒尔茨认为,农业增长的关键在于新技术的采用,但新技术必须首先发明出来,然后加以推广,最后由农民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少了其中一个环节,新技术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学习新知识可采取的方式:从经验中学习、在职培训、正规教育。科学、技术的差异与联系:科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而技术则是改造世界的手段。科学进步表示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但一般不能形成直接的生产力;而技术进步则是直接与生产率的提高相联系的。技术进步在现代科学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在现代科学产生以后才加快了速度。现代科学的进步为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技术进步则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经济学家关心的是直接提高生产率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换个说法,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技术进步的动因:自发的技术进步,指人类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探寻精神而得到的技术成果;引致的技术进步,指为追逐经济上的利益而进行的技术发明。影响因素包括: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主要是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及其中间投入原料价格的变动。经济学家把三种技术进步类型分别称为是资本节约型的和劳动使用型的、劳动节约型的和资本使用型的以及中性型的。关于这三种技术进步类型有两种表述方法:1要素比例法:设只有两种投入资本和劳动,且其价格比率不变。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K/L)上升,则就说此类技术进步就是劳动节约型和资本使用型的;如果技术进步引起资本-劳动比下降,此种技术进步就是资本节约型和劳动使用型;如果技术进步是资本-劳动比不变,即资本与劳动同比例的下降,则该种技术进步就是中性型的。2边际产品比例标准:设资本-劳动比不变,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边际产品的增加相对地大于、小于或等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增加,则该技术进步分别可称为是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或中性型。假定市场竞争是完全的,要素的边际产品等于要素的价格,于是,边际产品比例的变动即等于要素价格比例的变动。相同点:以上两种表述方法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内容上却是一致的:如要素价格比率不变,技术进步只能影响资本-劳动比;若资本-劳动比不变,技术进步只能改变要素价格比率。意义上的差别:从范围上说:要素比例方法更多地是针对单个厂商或行业的。单个厂商面临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它们只能在既定的价格条件下选择资本和劳动的使用量。边际产品比例方法则主要以整个经济为对象。如果充分就业存在,资本-劳动比既定,技术进步就只能改变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从性质上看:要素比例方法强调技术进步后的要素间的替代关系,它是一个生产要素的选择和使用的工艺标准。边际产品比例方法则着重于技术进步对要素收益的影响,它是一个有关收分配的标准。发展经济学一般强调要素的替代关系,因此,使用要素比例方法更为普遍。技术进步标准的哈罗德的分类和索洛分类:1哈罗德对技术是建立在资本产出比(K/Y)变化的基础之上的。设资本边际生产率不变。如果资本-产出比不变,则技术进步就是中性的;若资本-产出比上升,则技术进步就是资本使用型的;若资本-产出比下降,就说技术进步是资本节约型的。2索洛的分类是建立在劳动-产出比(L/Y)基础上的。设工资率不变。如果劳动-产出比不变,则技术进步就是中性的;若劳动-产出比上升,技术进步就是劳动使用型的;若劳动-产出比是下降的,技术进步就是劳动节约型的。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过程为:研究与开发: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实验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技术创新:指发明在生产上的应用,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技术创新的分类根据创新形式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根据创新中技术变化程度的不同,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技术扩散:指新的技术和知识通过一定的渠道向潜在的采用者转移,并在生产中取得广泛应用的过程。技术扩散从转让方看,是技术转让;从采用方看,是技术引进和创新模仿。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不同学派对于技术进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解释:新古典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使资本的边际收益曲线外移,而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增加投资只能使资本的边际收益收益曲线下降;新增长理论,内生的技术进步能够产生“收益递增”全要素生产率是对单要素生产率(如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概念的扩展,它可以简单的定义为:包括劳动、资本等全部生产要素的每单位投入的产量,或者总产量与将全部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就等同于是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进步战略,首先必须进行技术选择和制度创新。1技术选择是依据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依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技术和知识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而有效的技术进步路径;2制度创新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提供制度前提和动力。技术选择与比较优势:1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含义,根据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或比较优势,选择最优的要素投入比例。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劳动力相对充裕、资本严重不足,但是在同一产品的生产方法上却差异不大。技术选择与就业:1技术进步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2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指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对其价格比例变动的反应程度。替代弹性专指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3政府以多方式鼓励企业扩大资本时,替代弹性的大小影响将影响到就业的变动。技术选择与后发优势:蛙跳理论着重于“产业技术发展机会的选择分析”。1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沿着旧轨道继续前行vs转入一条全新的轨道;2每一条新轨道都是进入产业竞争的高起点,构成产业技术“蛙跳”发展的机会窗口。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1技术创新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新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组织和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条件。2激励机制:知识和技术创新均具有公共品性质,必须建立将外部性内在化的相关制度(资助安排;协约安排;产权安排)3扩散机制:知识扩散过程中,使用者承担的成本(评价技术信息以确保其真实有效的成本;获取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专门化的材料和设备的成本;获取专门化设施、辅助产品和劳务以确保技术运行的成本)4制度的建立(协调好制度扩散的组织体系;通过资助、补贴等优惠措施降低企业的模仿成本。)5风险机制: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在知识积累、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中规避和防范风险。技术差距理论(波斯纳、哈弗鲍尔)理论内容:1产生技术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2国际间技术差距,用技术创新成果完成制引进国掌握该项创新技术所需要的时间表示。3技术差距的存在是技术专业的前提,而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4技术转移分为非商业性和商业两种类型(非商业性的技术转移,主要通过国际多变机构和政府间的合作来进行;商业性的技术转移,以物为主并以商品贸易的形式进行。许可证贸易,技术许可方将其交易标的的使用权通过许可证协议或合同转让给技术接受方的一种交易行为。又称“许可贸易”。许可证的标的,通常是“软技术”,可以是专利、设计、工业模型、商标及版权,也可以是专有技术。)技术商品的特点:技术商品的研制成本一般要大大高于普通商品的生产成本,但技术商品在运用中却无需再生产成本;技术知识作为商品使用后,并不减少原所有者的持有量,它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的运用;技术商品随时面临着仿效的危险,从而垄断地位随时都可能丧失;买卖双方中,卖方处于不利地位,它无法正确估算技术商品的未来成本和收益;技术商品一般不能向第三者任意转卖。技术商品的这些特点尤其是它的规模性和时效性促进和推动了技术的转移和输出。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必要性:1研究与开发技术所花费的成本比别人现成的同类技术所花费的成本要大得多,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必对每种技术都从头开始研究。2由于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较低以及资金有限,对于某些技术,发展中国家在短时期内难以研制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弥补本国的技术力量不足,从而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而且也能节省大量的资源。3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促进技术进步的创新机制,其内源的技术进步十分缓慢。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可以加快发展中国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创新活动的发展。4技术引进还促进外贸的发展,加速引资国的对外开放和加入全球经济的步伐。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类型:技术引进可分为垂直的和水平的两种类型。(垂直的技术引进是指一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并用于本国应用科学研究中,或者一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并用于本国的生产领域中。水平的技术引进即指一国从国外引进已被用于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并直接用于本国的生产领域中。)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方式:1以商品贸易的方式引进技术。主要体现先进技术的成套设备的引进、新型原料的进口,也可以是体现先进技术最终成果的新产品的引进和仿制。2许可证贸易。包括是专利权的购买、图纸和技术参数的有偿取得,等等。3外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技术援助。通过科技专家的交流来实现的,即本国的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或外国专家被邀到本国进行技术指导。4外国私人投资。技术转跟进:1法格伯格提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或扩散”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非均衡过程。2技术创新是技术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致力于扩大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和经济差距;3技术扩散是外来技术知识的获取和利用,力图缩小技术和经济上的差距,达到跟进的目的。经济增长取决于:来自国外的知识和技术扩散;本国技术知识的增长;本国利用知识能力的增长。实证分析结论:通过技术知识的转移、扩散,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率,实现经济发展的快速跟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1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贸易中普遍存在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惯例,从而侵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2技术引进陷阱:就技术而言,在发达国家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和限制最新技术转让以谋求垄断利润的前提下,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始终存在一个最后的技术差距无法逾越,后发展国只有不断的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从而陷入恶性循环。3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必须作出适用的技术选择。(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必须考虑的因素:本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本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市场需求;文化与意识形态;发展前景。)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应分为四个阶段或四种类型:1生产管理,经营和改革现行工厂的能力;2项目设计和实施,规划新的生产的能力;3资本品的制造,体现新技术的有形形式(产品)的生产;4研究与试制。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在整个经济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全面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即通过“临界最小努力”——全面地、均衡地得到发展,以此来摆脱贫困与落后,实现工业化或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罗森斯坦-罗丹的理论(“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观点:主张对各工业部门同时按照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消除资本供给的“不可分性”,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增长,达到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结论:强调资本供给和投资的不可分割性,指出大推进式的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纳克斯的理论(“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观点: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但不同比率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速率全面增长,实现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理论的理论意义:1强调大规模投资重要性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发展找到突破口。2强调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经济计划的必然性。纳克斯平衡增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片面强调工业化,重新重视农业的作用和同时发展农业的必要性。3平衡增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一定程度的批判和对对旧的世界格局否定。(独立自主发展)平衡增长理论的缺陷:1某些概念的模糊。如增长?国内市场是最终产品市场还是中间产品市场?2平衡增长受资本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限制。3平衡增长过分强调计划化和国家干预。4经济发展实践未能为平衡增长提供充分的经验证明。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尔希曼)理论观点: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循着由主导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由一个企业的发展引发另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式进行的。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理论核心: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得到有效地利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基本思路:1将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两类,并加以比较,提出“不平衡增长”主张;2通过论证“引致投资最大化”原则,提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3通过阐述“联系效应”和“需求弹性”,提出在直接生产部门内部,应优先发展联系效应大、需求弹性大的部门。社会分摊资本(SC)与直接生产性活动(DPA)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优先投资SC或DPA均可能产生良好效应,前者可节省DPA总成本,后者可产生“引致投资效应”。但优先发展SC仅仅是一种主观愿望。DPA优先发展的含义:在投资资源有限情况下,暂时延迟对SC的投资,集中投资于DPA部门,以快速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和投入,待DPA部门生产发展起来并产生较大收入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SC部门,带动其增长。对DPA部门的投资也应优先选择那些能产出最大引致投资的部门。“联系效应”理论:1联系效应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而在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中,又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联系效应”与进口替代工业:赫尔希曼认为,应该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进口替代工业具有较大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可以在尽量减少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前提下,多使用本国原材料等投入,生产出国内工业发展急需、人民生活必须必需的产品。进口替代工业可以使国内的企业获得的较高利润,从而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不平衡增长与平衡增长的关系:1平衡增长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能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强调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2不平衡增长从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投资规模有限实际出发,强调经济发展的初期确立优先发展的产业,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最大作用。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对立统一的不平衡增长战略的理论意义与不足:理论意义:强调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说明了企业家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资源合理配置;既强调经济计划的重要性,又强调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提出引致决策最大化理论、联系效应理论、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战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不足:对可能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估计不足高估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作用优先发展工业的原因:1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2工业生产率高3工业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较快地提高收入4联系效应大5能吸收劳动力6农业现代化基于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又称“费尔德曼-斯大林模式”)观点:长期的经济增长是资本品工业中各种投资的函数,因此,要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必须优先对资本品工业进行连续投资,发展重工业,通过发展重工业为轻工业、农业等提供资本品。资本品工业投资虽然牺牲短期的消费品工业增长能力,却获得了长期的高资本品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罗斯托“起飞”理论)认为任何阶段,前进的动力是靠少数主导部门迅速扩张得以实现的。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主导部门是由几个重要的产业组成的主导部门体系,其又是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更替的。主导部门的扩张和技术变革引起其他部门对增加生产能力的一系列要求,并诱导出新的生产函数的潜力;主要部门的建立,要求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和投资,即一国的净投资率必须从5%左右提高到10%以上农业发展的地位和意义:1农业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发展2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收入增加,资本形成3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二元结构4改善贸易条件5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极”理论(佩鲁):中心思想: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先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形成一种资本集中,技术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果,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这些地区的优先发展,可以带动邻近地区的发展。发展极”理论的思想基础:支配学说或不平等动力学为基础;“支配”与“被支配”。“发展极”的含义:由先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这些中心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决策中心等多种功能,能够产生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促进自身发展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佩鲁的经济发展理论:一国经济由各种经济空间构成(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作为势力范围的经济空间;作为同质整体的经济空间)发展极”的“吸引”作用与“扩散”作用: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形成“凝聚经济效果”。通过上述作用可以使具有“发展极”的地区得到优先发展,并进而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发展极”形成的条件:必须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适宜的外部环境,如一定的资金、技术、人力、机器设备等硬件环境和熟练的劳动力、良好的投资政策等软环境等,以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发展极”形成的途径: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聚集发展而自动产生“发展极”;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来主动建成“发展极”“增长点”理论:含义:厂商及行业之间的亲和力将产生外部经济效益,促使厂商和行业在地理位置上聚集起来发展,从而出现增长点。增长点一旦出现,则有利于厂商间、行业间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网络关系,这样又会进一步扩大外部经济效果。“增长点”形成的原因:外部经济效果的产生是“增长点”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又是“增长点”活动的主要结果。“发展极”与“增长点”概念的区别:1“增长点”概念则侧重于外部经济效果的作用,“发展极”概念偏重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的作用。2“增长点”概念则强调作为增长点地区自身的经济增长。“发展极”概念侧重于“发展极”的形成对所在地区,特别是其他地区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在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差距的存在。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1新古典经济思路——二元经济结构自动消除2缪尔达尔的思路:二元经济结构中,发达地区的发展本身有其限度。一方面,发达地区如果再扩大生产规模,则是相对不经济的;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减速会使社会对落后地区的产品、资源等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其发展。政策建议:1应当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已经具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并通过扩散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2各个地区的差距不宜过大。边缘理论(弗里德曼):1区域可以分为核心区(结节区)和边缘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组成结节性区域。2核心区从边缘区吸收生产要素,产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转型,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3和增长极理论只强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不同,核心—边缘理论着重探讨区域中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发长关系。因此,该理论被广泛用于指导区域的规划与开发。倒“U”形理论(威廉姆森):1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2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梯度转移理论(弗农):观点: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政策含义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