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书画同源”的说法很早。据《历代名画记》记载,最先创造文字与绘画时,二者“同体而未分”。照此,书画同源的“源”,就要追溯到象形文字了。不过“象形”在“六书”中只占其一,汉字中真正属于“象形”的不多。再把“书画同源”的概念扩大,便指向书画的工具、表现手段、艺术理念。绘画“六法”中的“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相对于书法的笔法、构建。《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又说王献之作一笔书,陆探微作一笔画,“故知书画用笔同法”,这又把书画的“源”拉近了一步。书法之于绘画,还可以说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抽象的美学原则,而绘画也丰富了书法的美学思想。有位画家曾对我说:为什么人们常谈书法影响绘画而不大说绘画对书法的影响?我想可以从书法更具抽象性这一特点作解释。但既然是“一笔书”“一笔画”,必定会互相影响。八大山人书法的中锋用笔,构图的空灵虚应,感情的冷峻超逸,很难说绘画与书法的相互影响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我们甚至可以把八大山人的书法当绘画欣赏,或者把其绘画当书法欣赏。还有的画家,在书法中吸收树石的皴擦、兰竹的撇跳,比如石涛、徐渭等。石涛诗句“画法关通书法津,苍苍茫茫率天真”,说得很好,石涛绘画的“一画”论涵盖了书法,所谓“自一以及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氤氲,天下之能事毕矣”。我们可能较少涉及书法与绘画的相异。这里想先说一说书法有没有“内容”,如果有又是什么。书法艺术以墨线为主导,按照特定的文字形成结构,由一画,二画、三画……直至万画。书法的形式可以说即书法的全部。但按照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在任何情况下,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书法的“形式”也是有内容的。把书写的“素材”当作书法作品的内容,是最常见的误解。比如书法家写一首诗、一篇散文,那诗、散文便当作书法作品的“内容”了。但是那诗、散文并非直接对应于书法的“形式”,只是书写时采用的“素材”。书法既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就应当以自身的形式与内容为对偶范畴。倘若只是以书写的文词为内容,书法岂不徒具外形?岂不纯粹地成了某种工具?书法家只要凭借自

己的“技术”就可以表现“内容”,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到哪里去了?书法的本体到哪里去了?(摘编自沈鹏《书法,在比较中索解》)材料二:“书”与“画”本质区别较大,但“书画同源”,最初都是描摹物象。英国哲学和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我国文字学家唐兰也说:“文字的起源是图画。”图画是世界各民族文字共同的来源,象形是各民族文字形成的基本方式。但汉字的象形与其他民族古文字的象形多有差异。汉字采用点、线等相对抽象的符号来刻画物象的最根本特征,并对其进行提炼、概括和加工,甚至夸张变形,通过写意的方式展示物象本性,追求的是神似。而其他民族古文字的象形一般采用写实的手法描摹物象,侧重于形似。汉字的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山”字像高山矗立之形,“水”字像河水流动之形,但它们只是轮廓式的粗线条勾勒,并非真实的描摹。这种象形方式为书写者超越物象进行艺术塑造提供了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方”是一个极为重要又极具理想色彩的范畴。《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在先民的概念中,连大地都是方的。人类视知觉对方形结构强烈认同的生理驱动,早期原始图形符号的遗传,特别是中华民族对方形的嗜爱崇尚,让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即以近似方块形的平面空间展示身姿。甲骨文作为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汉字,形体上繁简并存,异形严重,但都在平面二维空间里布局建构。金文字体渐趋划一,行款也趋整饬,字体、字距已日趋均等,甚至出现了先打格、后书写(如颂壶、宗妇鼎)的情况。可见,汉字的方块形态早在商周时期就基本确定了。汉字不只形体上一个个独立布局,而且能够兼容一个个独立的音义,其独特的点、线构件和二维空间架构等特性,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物质基础。崇尚对称平衡,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一大特征。中国古代建筑,总是沿着一条中轴线布局,且将最重要、最高大的建筑置于中轴线,主次分明,平衡对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骈体文也讲究工整对仗。从实质上说,对称的结构布局给人一种稳定感、秩序感、庄严感、神圣感,即美感。中华民族的这种审美运思方式反映在汉字构形上,必然也注重结构平衡。汉字的方块形结体,为先民造字构形时追求对称平衡之美提供了用武之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志基说:“方形之内,乃对称平衡意识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现天地。”汉字构形对方形空间的情有独钟,汉字结体对平衡对称的不懈追求,即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原始主客观因素。(摘编自雷黎明《汉字:中国书法艺术的根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经常关注书法对绘画的影响,而很少谈论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材料一作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书法比绘画更具有抽象性。B.在书法艺术之中,书法的内容是主要的,它决定书法的形式,但两者互相依存又是互为辩证的,我们不能把所书写的某首诗或散文当成书法作品的内容。C.汉字的象形与其他民族古文字的象形不同之处,在于其刻画物象的最根本特征,重在神似,而后者则一般采用写实手法描摹物象,侧重于形似。D.汉字的方块形态与人类视知觉对方形结构强烈认同、早期原始图形符号的遗传和中华民族对方形的嗜爱崇尚是有关系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彦远认为,在书画的起源时期就有了“书画同源”的说法,只是当时书与画并未分开。B.八大山人在书法中融入绘画的因素,而石涛等画家在绘画中融合书法艺术,这证明了书画可以互相影响。C.汉字的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字体的轮廓式的粗线条勾勒,为书写者超越物象进行艺术塑造提供了空间。D.骈体文讲究工整对仗,也与人们崇尚对称平衡的审美心理有关,对称的结构布局给人一种稳定感、秩序感、庄严感、神圣感。3.下列选项,不能够体现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相通的一项是(3分)A.书法中从造字、结构,再到章法,乃至最终装裱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中间都是有建筑的意向;而建筑的形式、空间等也往往得到书法的启示。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一种境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者在吟诵诗的同时体味着画的境界。C.舞蹈演员那行云流水的舞步轨迹,如果用墨线描绘下来,与节奏分明、连绵相属的草书线条别无二致。D.黄宾虹说:“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士夫隶体,有殊庸工。”这一论述强调了绘画用笔与书法用笔的相通之处。4.材料一中画线处连用四个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5.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能够支撑“书画同源”说的理论依据。(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归来魏巍在北京城飘满槐花浓香的时节,刘大顺他们告别了祖国,重又踏上朝鲜的土地。此刻,他正和其他两位代表坐在一辆吉普车里,在滚滚的黄尘中奔向前方。这是从新义州穿过平壤直通前方的一条干线,公路显然已经加宽了。天色刚刚黄昏,公路上已经沸腾起来。那些白天不知在哪里待避的卡车,这时都从一条条山沟里钻出来,加入到这个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庞大车队。整个公路黄尘滚滚,就像一条奔腾的黄龙一般。在公路两侧行进的,多半是成群的朝鲜老人和妇女。男的拿着铁锹,背着背架,女的头上顶着筐篮,还有少数人背着她们的孩子。他们都是去往敌人轰炸最猛烈的交通路口或者桥梁附近的,为的是一旦公路、桥梁被炸,就随时抢修,保证车队的通行。防空哨也明显地增多了。这项创造虽出现在五次战役之前,但因为之前过于稀少,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不同了,在每条大小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防空哨所。一个人站在山头上担任对空警戒,一个人站在哨棚里指挥车辆,一个人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因为有了他们,司机们的安全感大大增强了,整个公路上的车队显得井然有序。现在好了,实践出经验,斗争出智慧,绵延的防空哨把整个北朝鲜的公路都变成了有神经有

感觉的生物,只要有一点威胁,它就作出锐敏的反应,不管敌机多么猖狂,公路上的车辆照旧扬着飞尘不绝地驰骋。站在哨棚下的战士,手里拿着红白两色小旗。当他们把三角形的小红旗一摆,阻住你的去路时,那就是说前面还有炸坏的桥梁没有修上,还有弹坑没有填好,还有定时炸弹需要注意。如果他把小白旗带着啵啵的风声“嗖”地向前一抖,那就是说前面情况正常,同志们,加油干吧!司机们就会立刻加大油门,一辆辆汽车就像听到冲锋号的战马一般冲上前去。看到这一切变化,刘大顺是多么兴奋呵!他对两个伙伴说:“你瞧这防空哨多带劲!运输痛快多啦,往后再不会一口炒面一口雪了。”车子刚刚开到几棵栗子树下,就传来一阵隆隆的飞机声。大家抬头一看,一架五个头的重轰炸机,正由四架喷气战斗机掩护着自南向北飞来。说话间已经飞到了村庄的上空。这时几个志愿军战士都深感不安,特别是司机同志,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因为他的车子虽然找到了待避所,但却生怕暴露目标给朝鲜老乡带来灾祸。正在这时候,一个朝鲜小姑娘带着兴奋和欢乐的尖音叫道:“中国边机!中国边机!”“明明是美国飞机,怎么说是中国飞机呢?”刘大顺咕哝了一句。“过来了!过来了!中国边机!中国边机!”小姑娘跳起脚欢叫着,一面用小手指着北方。刘大顺向北一望,果然从一块蔷薇色的云彩里,钻出了两只银燕,正披着旭日的霞光,拖着长长的烟带,向南飞来。中国志愿军空军的参战,虽说已经听到过,今天亲眼看到它却是第一次。他望着它们那英勇灵活的身姿,雷霆万里的气势,觉得是多么美妙,多么带劲呵!此刻他真想向他们大喊一声:“同志们!年轻的空军同志们!你们来得好呵!大家盼望你们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敌人独霸天空的恶气已经受够了,快快赶上前去为人民讨还血债吧!”听见小姑娘的吵嚷,正在做饭的朝鲜妇女们也纷纷从厨房里跑出来,仰起头来观看。有两个朝鲜姑娘,不断挥舞着她们彩色的飘带,仰着脸动人地微笑着,好像飞机能够看到她们的手势似的。那两只银燕,看样子早已发现了对面的敌人。它们立刻变换队形,一架担任掩护,另一架以轰炸机为目标直冲过去。敌机的队形顷刻大乱。过了一刻,它们仿佛镇定下来,想凭数量上的优势,反扑制胜。此时天空中你来我往,像穿梭一般,不断发出机关炮的咕咕声。大家抬起头聚精会神地望着,因为敌众我寡,不免为两只银燕担心。大家正在眼花缭乱时,只听小李惊叫了一声:“糟了!”“怎么啦?”大家忙问。“你看,那只银燕被敌人咬住了!”大家顺着他的手指一看,原来其中一只银燕英勇非常,它拼命紧跟着重轰炸机,却不想背后被一架敌机偷偷地追上来,距离愈来愈近。情况真是紧张万分。刘大顺不自禁地喊出声来:“同志!同志!注意后面哪!”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那只小银燕就像听到他的喊声似的,突然一个下滑动作压低了坡度,后面那架敌机“哇”地一声从它的头顶上飞了过去。紧接着那只小银燕又昂着头爬了个高

儿,仍旧追着那架重轰炸机,追到近处,机头上“咕咕咕”吐出一串火球,眼瞅着那架重轰炸机呼地冒出一团火来,像醉汉似的晃了几晃,拖着一个大黑尾巴一头栽下去了……“好哇!打得好哇!”人们欢喜若狂地鼓起掌来。那些朝鲜老人和妇女们,脸上都笑得像开了花似的。连怀里的孩子,也拍着小手尖叫着。几架敌机发现轰炸机被击落,顿时慌乱起来,纷纷向南逃去。两只小银燕儿越发精神抖擞,一路向南追下去了。小银燕飞远了,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它们刚才纵横驰骋时留下的一道道白色的烟带,仍然像一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画幅一样印在海蓝色的天上。饭后,刘大顺躺下很久,还兴奋得不能入睡。布谷鸟在远远近近动人地啼唤着。他一闭上眼睛,那两只银燕就又在眼前穿梭飞翊。再加上一路上的经历,使他感到朝鲜战场的变化太大了,几乎每走一步,都感到人民的力量在生长。在这中间,自己的贡献是多么的微小呵!……他掰着指头计算着今晚的行程,喃喃自语地说:“也许今天一夜就可以赶到前线了!……”(选自《东方》①,有删改)【注】①《东方》是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全过程的长篇巨著。1982年,魏巍凭借长篇小说《东方》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刘大顺从国内重回朝鲜,“飘满槐花浓香”与“滚滚的黄尘”形成了对比。B.文章用“有神经有感觉的生物”形容有了绵延的防空哨后的整个北朝鲜的公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其锐敏的反应,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见到飞机之后,刘大顺的心理经历了从不安到疑惑,再到高兴,然后又担心、紧张,最后欢喜若狂的变化历程,尺水兴波,叙述见波澜。D.文章语言优美典雅,全用书面语,善于在文中渗透情感,如“开了花似的”“一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画幅”等带有感情色彩。7.关于文本最后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大顺从国内回到朝鲜后继续连夜赶路,与选文开头形成呼应。B.布谷鸟动人的叫声,很好地渲染了刘大顺当时兴奋的心情。C.刘大顺既感到朝鲜战场的可喜变化,也有对自己贡献微小的自责。D.“人民的力量在生长”揭示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揭示了战争取胜的关键。8.文中多次写到朝鲜民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9.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朝鲜战场的巨大变化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羌豪迷吾复与诸种寇金城塞,张纡遣从事河内司马防与战于木乘谷。迷吾兵败走,因译使欲降,纡纳之。迷吾将人众诣临羌,纡设兵大会,施毒酒中,伏兵杀其酋豪八百余人,斩迷吾头以祭傅育冢,复放兵击其余众,斩获数千人。迷吾子迷唐,与诸种解仇,结婚交质,据大、小榆谷以

叛,种众炽盛,张纡不能制。公卿举故张掖太守邓训代张纡为护羌校尉。迷唐率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小月氏胡。训拥卫小月氏胡,令不得战。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不宜禁护。训曰:“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凉州吏民,命县丝发。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追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是得父母也!”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教谕,小大莫不感悦。于是赏赂诸羌种,使相招诱,迷唐叔父号吾将其种人八百户来降。训因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破之,迷唐乃去大、小榆,居颇岩谷,众悉离散。(选自《资治通鉴》)材料二:不测之恩威无常经,谋略之士所务也,谓足以震人于非所期而莫敢不服。虽然,岂足恃哉?张纡守陇西,羌人反,其酋号吾首乱入寇,追而生得之,纡释之遣归;已而迷吾寇金城塞,纡与战,败之。迷吾将人众诣临羌纳降,纡以毒酒杀之。战而获,则释之;降而来,则杀之;纡以是为不测之恩威也。于是而羌祸之延于秦、陇者几百年而后定。一生一杀,不可测者如是也,彼将何据以为顺逆之从哉?战而禽,禽而释,何惮乎an战;胜可以逞,败犹可以生也。降而来,来而杀,何利乎降;降而必死,不如战而得生,其不决计相寻于死斗者鲜矣。故恩威者,必有准者也,在己可白,而在物可信也。感其恩者不渝,畏其威者不可犯,乃以服天下而莫敢不服。尚勿轻言不测哉!(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汉家常欲斗A我曹B今邓使君待我C以恩信D开门内E我妻子F是得G父母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事,指一般属官,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从事”意思相同。B.内,同“纳”,接纳,与《鸿门宴》中“距关,毋内诸侯”的“内”意思相同。C.务,从事,与《过秦论》中“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的“务”意思不同。D.“乃以服天下而莫敢不服”,与《师说》中“令其智乃反不能及”的“乃”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迷吾在联合其他着人部落进攻金城塞失败之后,主动向张纡请降,却被张纡设计毒杀;其子迷唐与其他部落和解,继续反叛,使张纡无计可施。B.邓训对少数民族使用怀柔政策,他庇护小月氏胡人,对他们进行安抚教化,使得胡人心悦诚服;他又趁机悬赏招降羌族各部落,最终打败迷唐。C.王夫之认为,张纡打败反叛朝廷的羌人首领号吾并活捉了他,却把他释放遣归原籍,这有可能让他们继续交战,胜了可以逞强,败还可以生还。D.王夫之认为,恩威不能过于随意,而要表明己方的坚决态度。在相信对方是讲诚信的基础之上,所施行的恩义要让对方感动,所施行的威力要让对方害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2)一生一杀,不可测者如是也,彼将何据以为顺逆之从哉?14.材料一中邓训和材料二中王夫之对张纡毒杀迷吾的做法都进行了否定,但角度不同,请简要说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田家三首(其二)(节选)柳宗元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迎新在此岁①,唯恐踵前迹。【注】①迎新:迎接新谷登场。唐德宗时开始分秋夏两季征收赋税,规定夏·税要在六月交毕,秋税要在十一月交毕。秋季新谷登场也就是交秋税的时候到了。岁:时候。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夜经过”看似轻描淡写,却正好说明了里胥们在夜里对农民的骚扰。B.“各言”二字说明来的里胥不止一人,而是一大批人,表明人多势众,农民难以承受。C.东乡只因车子陷入泥潭出不来,影响了后面的人交税就被官府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D.本诗叙事朴实生动,客观真实,语言质朴无华,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6.这首诗是如何表现封建官吏对农民的威胁敲诈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一句,赞美屈原是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品德的人,并高度推许屈原的人品志向是“”。(2)房老师退休后扶杖闲游,常常抬头望远,这种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的描述。(3)“草”是一个有深厚意蕴的审美意象。小刚漫步郊外,满目绵绵青草,不禁想起古典诗词中含有“草”的语句,比如:“,。”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做青是乌龙茶加工A的工序,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做青是摇青(福建称摇青,潮安称浪青,台湾称室内搅拌)与晾青多次周而复始的作业过程,由于不断反复,可以有效控制青叶水分的变化和酶性氧化,做青程度因地区、品种等而有所差异。做青一方面可以实现梗叶间的走水,达到叶脉与叶肉间水分平衡与物质输送的效果,使得叶肉中有效成分含量增加,叶肉细胞液浓度提高,为一系列生化反应提供充分物质基础,尤其是促进香气物质的转化与积累。①另一方面,叶片在摇青过程中不断翻转,跳动,相互摩擦,②使得叶片边缘组织适度受损不太严重,③从而诱导酶活性增强,④一系列物质变化提供直接动力,⑤形成“绿叶红镶边”的叶底特征。乌龙茶的杀青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序,一方面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及时终止以多酚类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的各种物质变化,从而固定做青形成的特定品质。另一方面杀青时的高温有利于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物质的挥发和高沸点香气物质的凸显,从而增进茶香;同时高温下部分物质进一步发生剧烈变化,比如叶绿素的降解,对色泽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热作用下(甲),叶质逐渐软化、韧性得以提高,有利于后续的做形工序。由于乌龙茶外形B,做形具体操作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乙),颗粒形的乌龙茶如铁观音揉捻力度重些,通常采用反复包揉的方式;而条形的乌龙茶如岩茶对揉捻的要求相对低些,趁热揉捻成紧直条状即可。做形过程主要在于塑造特定的外观形态。通过向茶团施加一定机械力,使得制品叶片在压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组织受损,茶汁外溢,逐渐卷曲成形并在适度热作用下进一步发生物质的转化,促进茶叶色、香、味的形成。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1.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乌龙茶加工三大工艺流程和每个流程的主要作用。(5分)22.材料第一段括号内画波浪线的文字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中提到了书法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书法的“形式”也是有内容的,在任何情况下,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这对于我们观察和认识事物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B【解析】“书法的内容是主要的,它决定书法的形式”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一说的是“书法的形式可以说即书法的全部”“书法的‘形式’也是有内容的”。2.A【解析】A“在书画的起源时期就有”说法错误,文中只是说“‘书画同源’的说法很早。据《历代名画记》……”。3.B【解析】B体现的是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通,不是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相通。A体现了书法艺术与建筑艺术的相通,C体现的是书法艺术与舞蹈艺术相通,D体现的是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相通。4.①连用四个反问句,从“徒具外形”“纯粹地成了某种工具”、失去了“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失去了“书法的本体”四个方面论述只是把书写的“素材”当作书法作品的内容的危害,切中要害,驳斥了典型的错误论调;②连用四个反问句,句意层层推进,充满思辨,形成缜密的论证逻辑;③连用四个反问句增强了语气,避免文章平淡,赋予文章雄辩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5.①两者最初都是描摹物象。根据《历代名画记》,最初书画“同体而未分”;斯宾塞认为,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唐兰说:“文字的起源是图画。”②书画的工具、表现手段、艺术理念相似,如绘画“六法”中的“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相对于书法的笔法、构建。《历代名画记》说,“故知书画用笔同法”。③书法为绘画提供了抽象的美学原则,而绘画也丰富了书法的美学思想,二者互相影响。(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6.D【解析】“语言优美典雅,全用书面语”错误,选文语言形式丰富,口语与书面语结合。7.C【解析】“也有对自己贡献微小的自责”错误,“自己的贡献是多么地微小啊”是刘大顺对自己要求的更高表现,并不是自责。8.①写成群的朝鲜老人和妇女在路上随时抢修,表现了朝鲜人民对部队的支持和爱国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中朝人民患难与共一家亲、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②写朝鲜小姑娘和做饭的朝鲜妇女看到中国飞机后的反应,表现她们对中国军人的热爱和信心,侧面表现中国空军的英勇无畏。③看到银燕击落敌机,人们欢呼鼓掌,表现他们对敌军的痛恨、胜利的喜悦以及对中国空军的赞美之情。(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9.①通过刘大顺的视角,正面表现公路的加宽和道路黄昏时的畅通繁忙。②通过与过去的对比,借助刘大顺的感受,写出了防空哨明显增多,让司机们的安全感大大增强,公路运输畅通无阻。③通过两架中国飞机大战敌机的场面描写,表现志愿军在制空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答正侧面结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0.BDF(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共3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汉家常欲斗我曹”为完整的主谓结构;“以恩信”作“待我”状语,后置;“我妻子”作“内”的宾语。句意:汉朝官吏总是要我们相斗,而如今邓使君却用恩德信义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如同得到了父母的庇护!11.C【解析】意思相同,都是从事、致力于的意思。D项,前者是“才”的意思,后者是“竟”的意思。12.D【解析】“在相信对方是讲诚信的基础之上”错误,文中说“而在物可信也”,意思是:对于对方来说是可信的。一轮复习联考(三)语文答案第1页(共4页)

13.(1)推究胡人难以与汉朝同心的原因,全都是因为我们的恩德信义不深厚罢了。(评分参考:“原”,推究。“所以”,……的原因。“皆……耳”,判断句。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2)一生一杀,是如此不可测度,羌人们又将根据什么来判断要顺从还是叛逆呢?(评分参考:“如是”,如此,像这样。“何据”,根据什么。“顺逆”,顺从与叛逆。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14.①邓训是从要讲诚信的角度,批评张纡失信,导致羌人各部落群起反叛,让凉州官民处于危险之中。②王夫之是从恩威要有标准的角度,批评张纡没有原则,随意处置投降归顺的人。(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3分,两点5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羌人首领迷吾再次联合其他羌人部落进攻金城塞。张纡派从事河内人司马防在木乘谷迎战。迷吾战败退却,于是派翻译充当使者向汉军请降,被张纡接受。于是迷吾率领部众到临羌归附。张纡严阵以待,大张筵席,将毒药下在酒中,用伏兵杀死羌军首领八百余人,并斩下迷吾的人头,用来祭祀傅育的陵墓。他还发兵攻打迷吾的余部,斩杀俘获数千人。然而迷吾的儿子迷唐,与其他部落解除了仇怨,他们互相通婚,交换人质,据守在大、小榆谷反叛。这些人数量众多,实力强盛,张纡无法制服。公卿推举前张掖太守邓训接替张纡任护羌校尉。迷唐率领一万骑兵,逼近边塞,但没有敢进攻邓训,而准备先胁迫小月氏胡人臣服。由于邓训的庇护,迷唐未能与小月氏胡人交战。议论此事的官员一致认为,羌人和胡人互相攻击,是对汉朝有利的事情,不应采取制止和庇护的策略。邓训说:“由于张纡失信,致使羌人各部落群起反叛,凉州官民的性命,就像悬在一根发丝上那样危险。推究胡人所以难与汉朝同心的原因,全都是因为我们的恩德信义不厚。现在乘胡人受到逼迫的机会,以恩德相待,希望将来能为我所用。”于是下令打开城门和他所居住的护羌校尉府后园大门,将胡人的妻子儿女全部驱赶接纳入内,派兵严密守卫。羌兵抢掠没有收获,又不敢对小月氏胡人各部落进行逼迫,便撤退离去。因此,湟中地区的胡人部族都说:“汉朝官吏总是要我们相斗,而如今邓使君却用恩德信义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如同得到了父母的庇护!”他们全都十分欢喜,向邓训叩头说:“我们一切听从您的命令!”邓训便进行安抚教化,胡人老少无不心悦诚服。于是邓训又悬赏招降羌族各部落,让已降的羌人引诱其他羌人前来归顺。迷唐的叔父号吾率领本部落羌人八百户前来依附汉朝。于是,邓训征调湟中地区的汉人、胡人、羌人部队四千人出塞,在写谷袭击迷唐,将他打败。于是迷唐撤离大、小榆谷,移居到颇岩谷,部众全部离散。材料二:不可测度的恩威没有固定的原则,这是谋略之士所从事的事,他们称这样可以因为出乎预料之外而使人感到震动,从而没有敢不服的人。尽管如此,难道这种不测的恩鼠就足以凭恃吗?张纡镇守陇西,当地的羌人反叛朝廷,他们的首领叫号吾,首先率军入侵陇西,张纡紧急追捕,生擒了号吾,并把他释放遣归原籍。不久,又有一个叫迷吾的羌人首领进犯金城塞,张纡与其交战,大败迷吾。迷吾不得已就率众到临羌请求投降,张纡却用毒酒毒杀了他。交战以后擒获的人,就释放他们;投降归顺的人,就杀掉他们;张纡就把这当作是不可测度的恩威。结果使羌人在秦、陇地区的暴乱持续了几百年之久,而后才得以平定。张纡的这一生一杀,是如此不可测度,羌人们又将根据什么来判断要顺从还是叛逆呢?交战之后被擒获,擒获之后被释放,有什么可忌惮而不继续交战呢?胜利了可以逞强,失败了还可以生还。投降归顺的人,只要来就杀掉,投降又有什么好处呢?投降了就一定得死,不如战斗下去还可以得生。其结果一轮复习联考(三)语文答案第2页(共4页)

是很少有人不决心死战到底。所以恩威,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对于自己来说可以表白心迹,对于对方来说是可信的。被其恩义所感动的人就会坚持不渝,畏惧其威力的人也不敢侵犯,这才可以使天下服从,而没有人敢不服从。所以还是不要轻易说什么深不可测呀!15.C【解析】“影响了后面的人交税”错误,“东乡后租期”指东乡延误了交税的期限。16.①通过“事筵席”的侧面描写,说明了里胥们平日作威作福,农民对他们又恨又怕。②通过里胥对农民的训话,表现他们的狰狞面目。假借官长的威风,用暴力威胁农民赶快准备好秋税。③官吏肆意鞭打农民,真实表现了官吏威胁恫吓、残忍迫害农民的罪行。④通过农民听了里胥的一席威胁话语后所产生的恐惧心理,表现官吏的凶残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压力。(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17.(1)嚼然泥而不滓者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3)示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评分参考: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18.示例:A.至关重要(必不可少)B.千姿百态(千差万别)(评分参考:每空1分,共2分,不是成语不给分)19.②删去“适度”或“不太严重”,④在“一系列”前加上“为”。(评分参考:每处2分,序号1分,修改1分。共4分。)【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赘余,删去“适度”或“不太严重”;二是成分残缺,应在“一系列”前加上“为”。20.示例:甲:水分逐渐蒸发(温度升高)乙:以揉捻为主(评分参考:每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