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强化-6生物与环境_第1页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强化-6生物与环境_第2页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强化-6生物与环境_第3页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强化-6生物与环境_第4页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强化-6生物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强化——6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鹿城区模拟)下列生活习惯,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用旧报纸包食品 B.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 C.饭前便后要洗手 D.将痰吐到地上再用鞋子踩擦2.(2022•金华模拟)如图所示,“碳足迹”标示着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一般情况下,人们消耗的能源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下列做法不能有效减小“碳足迹”的是()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绿色出行,多采用自行车和步行方式3.(2022•绍兴模拟)棉铃虫结茧化蛹来保护自身,金小蜂借此机会成功地将自己的卵产于棉铃虫蛹的体内使之死亡.上述事实与下列现象体现了同一原理()A.变色龙的体色随不同的环境而改变 B.雷鸟在降雪前就换上了白羽毛 C.振动树枝,竹节虫跌落不动 D.冯兰花瓣吸引雄黄蜂帮其传粉4.(2022•玉环市一模)对此漫画的理解恰当的是()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B.增加某一生物数量,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C.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 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5.(2022•宁波校级一模)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早已关注“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并将其描绘在隽永的诗篇中。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上述诗句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诗句①体现了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 B.诗句②除草的目的是让能量更多地流向禾苗 C.诗句③中蕴含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青蛙 D.诗句④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是分解者在发挥作用6.(2022•舟山模拟)“绿色生活”是一种能源、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A.随意丢弃旧电池 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7.(2022•西湖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生物①②③依次是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的营养方式为自养 B.①的细胞中没有细胞壁 C.②③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D.①②③细胞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8.(2021•金华模拟)2021年是航天大年,“天问一号”将择机着陆火星,其中人工智能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智能机器主要通过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与人体比较,人工智能机器()A.具有完整的反射弧 B.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应答环境刺激 C.能繁殖下一代 D.核心芯片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9.(2021•鄞州区模拟)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早已关注“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并将其描绘在隽永的诗篇中。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上述诗句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诗句①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B.诗句②除草的目的是让能量更多地流向禾苗 C.诗句③中蕴含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青蛙 D.诗句④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是分解者在发挥作用10.(2021•江干区校级模拟)善于归纳知识,是科学素养的良好体现。下列知识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环境问题与成因B.健康与生活①雾霾——空气中尘埃粒子过多②酸雨——空气中CO2过多③含镉大米——工业废水随意排放①贫血——多吃铁和蛋白质的食物②糖尿病——需经常口服胰岛素③预防癌症——少吃腌制品、不吸烟喝酒C.科学之最D.动物与军事①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③人体中最大的器官——皮肤①鸟的飞翔——火箭②鱼的沉浮——潜水艇③蝙蝠定位——雷达A.A B.B C.C D.D11.(2021•南浔区二模)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12.(2021•丽水模拟)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二.填空题(共2小题)13.(2023•瓯海区模拟)广义的多肉植物,是指所有具有肥厚肉质茎、叶或根的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仙人掌属于其中的一种,它属于被子植物。它的生理活动特点是气孔白天关闭减少蒸腾,夜间开放吸收CO2,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气温越低,CO2吸收越多,因此这类植物晚上可放在卧室中。(1)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地区,需要的水很少。夏天它会进行“夏眠”,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夏眠时不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蒸腾作用B.夏眠时大量浇水会使仙人掌根部损害C.仙人掌的叶片退化为刺状,不进行光合作用(2)仙人掌可以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具有的优点。14.(2021•滨江区校级模拟)请说出下列现象分别是哪种非生物因素所起的主要作用.(1)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2)猫头鹰夜间出来活动.(3)天气寒冷蛇要冬眠.(4)长期被水浸泡的玉米会死亡..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5.(2023•拱墅区模拟)科学家发现:土壤和某些生物体内存在解钾微生物,能将土壤中的不溶性钾分解产生可溶性钾,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板结。哪些因素会影响解钾微生物的生长呢?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4只相同的培养皿,配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蔗糖培养基,高温灭菌后接种等量的解钾微生物。②将4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25℃、30℃、35℃、40℃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周,测量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的光密度值。(光密度值是指研究对象的遮光能力,解钾微生物越多,遮光能力越强,光密度值越大。)③实验数据见下表。组号1234温度/℃25303540培养时间7天7天7天7天光密度值2.97.57.76该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培养基中有机物种类对解钾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本实验通过反映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情况。(2)分析实验数据表格可得出结论:。(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如何培养才能获得最大数量解钾微生物。16.(2022•平阳县模拟)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SO2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2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为1、2、3、4号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SO2气体,4号瓶不充入SO2.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格(“﹣﹣﹣”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编号SO2浓度(克/升)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分)出现黄斑较多黄斑大面积变黄整体变黄10.283/17/136/25/2010/32/2420/46/3120.422/7/114/22/189/28/2215/34/2830.561/5/63/10/127/15/1613/24/2040﹣﹣﹣﹣﹣﹣﹣﹣﹣﹣﹣﹣(1)4号瓶的作用是。(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有关。(4)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SO2浓度的是。17.(2022•乐清市一模)满江红、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某学校兴趣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满江红、金鱼藻联合种植对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污水的净化效果。(1)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材料:满江红、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无色透明塑料桶若干、便携式磷酸盐检测仪及其他实验所需的仪器。(2)实验前用蒸馏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的目的是。18.(2021•南浔区二模)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表(单位:株).请据此分析作答:组别6天12天18天24天30天1组721452082502组571281871932503组491131641722504组41931491962245组3479107154182(1)葫芦藓在栽种时,除了严格控制距离烟囱的距离外,还应选择的环境,每组栽种250株的原因是.(2)表中数据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离污染源的和污染有关.四.解答题(共3小题)19.(2023•镇海区模拟)研究人员发现:夏日晴朗的白天,甘蔗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小麦不会出现“午休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800多种开花植物与甘蔗一样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它们多起源于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藻类、苔藓类、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与小麦一样没有“午休现象”。请结合相关知识,对夏日晴朗的白天,甘蔗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进行解释。20.(2022•常山县模拟)近年来,常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了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等生态修复工程。昔日尘土飞扬、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如图甲)。如图乙为新型的稻田生态系统,与传统稻田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分析回答问题:(1)通过植树和种草,矿山附近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体现了生物(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2)通过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力。(3)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4)简述开展生态修复的意义。21.(2022•温州模拟)如图所示的树懒是世界上运动最慢的动物之一,最高速度仅为3厘米/秒,这样行动缓慢的树懒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材料一:树懒生活的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水分充足;树懒终年栖居在树上,以树叶和身上的藻类为食,一般每天仅食用60克树叶,除寻找配偶外,仅一周下树排便一次;材料二:树懒体表覆盖有厚而密的皮毛,初生时皮毛呈棕色,后因体表着生大量藻类,使部分皮毛呈绿色;材料三:树懒的肌肉功能蜕化严重,其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静止时体温变化幅度在28~35℃之间;材料四:树懒蛾生活在树懒的皮毛内,以藻类为食,产卵于动物类便中。研究发现,树懒蛾的密度越高,树懒皮毛中的氮元素含量也越高;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树懒能适应树栖生活的原因。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强化——6生物与环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鹿城区模拟)下列生活习惯,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用旧报纸包食品 B.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 C.饭前便后要洗手 D.将痰吐到地上再用鞋子踩擦【解答】解: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等,这样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C正确。故选:C。2.(2022•金华模拟)如图所示,“碳足迹”标示着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一般情况下,人们消耗的能源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下列做法不能有效减小“碳足迹”的是()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绿色出行,多采用自行车和步行方式【解答】解:A、节约使用纸张,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有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正确。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错误。D、绿色出行,多采用自行车和步行方式,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确。故选:C。3.(2022•绍兴模拟)棉铃虫结茧化蛹来保护自身,金小蜂借此机会成功地将自己的卵产于棉铃虫蛹的体内使之死亡.上述事实与下列现象体现了同一原理()A.变色龙的体色随不同的环境而改变 B.雷鸟在降雪前就换上了白羽毛 C.振动树枝,竹节虫跌落不动 D.冯兰花瓣吸引雄黄蜂帮其传粉【解答】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棉铃虫结茧化蛹来保护自身,金小蜂借此机会成功地将自己的卵产于棉铃虫蛹的体内使之死亡。表明棉铃虫对环境的适应是有限的,是相对的。A、变色龙的体色随不同的环境而改变,有利于保护自己,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B、雷鸟在冬季到来的时候会换上一身白色的羽毛,使体色与环境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而雷鸟在降雪前就换上了白羽毛会使雷鸟暴露在敌害的视野中,表明雷鸟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故符合题意;C、有些天敌不吃死昆虫如青蛙,因此振动树枝,竹节虫跌落不动,是竹节虫的一种假死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D、冯兰花瓣吸引雄黄蜂帮其传粉,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2•玉环市一模)对此漫画的理解恰当的是()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B.增加某一生物数量,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C.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 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解答】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消费多。一些地方超生现象比较严重,更加剧了我国人口急剧膨胀。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让地球无法承受。故C选项正确。借此题目要同人民一道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宣传我国计划生育的好处,违背计划生育的害处等。如农村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有养老保障等,要破除封建观念,生男生女一样养老,多子并不多福等。故选:C。5.(2022•宁波校级一模)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早已关注“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并将其描绘在隽永的诗篇中。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上述诗句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诗句①体现了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 B.诗句②除草的目的是让能量更多地流向禾苗 C.诗句③中蕴含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青蛙 D.诗句④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是分解者在发挥作用【解答】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所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中既体现了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A正确。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反映了农作物和杂草之间的竞争关系,除草的目的是让能量更多地流向禾苗。B正确。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水稻属于生产者,害虫和青蛙都是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水稻为食,属于消费者。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所以青蛙、水稻、害虫之间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害虫→青蛙。C错误。D、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成分)在发挥作用,而“春泥”更护“花”,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D正确。故选:C。6.(2022•舟山模拟)“绿色生活”是一种能源、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A.随意丢弃旧电池 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解答】解;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故A不符合;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不符合;C、将实验室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腐蚀下水道并造成二次污染,故C不符合;D、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故D符合。故选:D。7.(2022•西湖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生物①②③依次是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的营养方式为自养 B.①的细胞中没有细胞壁 C.②③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D.①②③细胞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解答】解:A、②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营养方式为自养;而①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A错误。B、①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壁。B正确。C、③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C错误。D、③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B。8.(2021•金华模拟)2021年是航天大年,“天问一号”将择机着陆火星,其中人工智能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智能机器主要通过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与人体比较,人工智能机器()A.具有完整的反射弧 B.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应答环境刺激 C.能繁殖下一代 D.核心芯片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解答】解:人工智能机器主要通过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运作。由于人工智能机器属于机器,不可能和人一样具有完整的反射弧,也不能产生激素来调节应答环境刺激;也不具有感应性,只能通过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因此其中的核心芯片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9.(2021•鄞州区模拟)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早已关注“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并将其描绘在隽永的诗篇中。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上述诗句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诗句①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B.诗句②除草的目的是让能量更多地流向禾苗 C.诗句③中蕴含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青蛙 D.诗句④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是分解者在发挥作用【解答】解:A、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长骨中空等;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A正确。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反映了农作物和杂草之间的竞争关系,除草的目的是让能量更多地流向禾苗。B正确。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水稻属于生产者,害虫和青蛙都是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水稻为食,属于消费者。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所以青蛙、水稻、害虫之间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害虫→青蛙。C错误。D、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成分)在发挥作用,而“春泥”更护“花”,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D正确。故选:C。10.(2021•江干区校级模拟)善于归纳知识,是科学素养的良好体现。下列知识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环境问题与成因B.健康与生活①雾霾——空气中尘埃粒子过多②酸雨——空气中CO2过多③含镉大米——工业废水随意排放①贫血——多吃铁和蛋白质的食物②糖尿病——需经常口服胰岛素③预防癌症——少吃腌制品、不吸烟喝酒C.科学之最D.动物与军事①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③人体中最大的器官——皮肤①鸟的飞翔——火箭②鱼的沉浮——潜水艇③蝙蝠定位——雷达A.A B.B C.C D.D【解答】解:A.酸雨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过多造成的,错误;B.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人体消化,患糖尿病的人,要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错误;C.①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③人体中最大的器官——皮肤是正确的;D.根据鸟的飞翔原理制造的是飞机,不是火箭,错误。故选:C。11.(2021•南浔区二模)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解答】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可以吸引蜜蜂等昆虫前来采蜜,有利于捕食。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都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故选:A。12.(2021•丽水模拟)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某池塘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池塘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池塘的环境,又缺少天敌,因此大量繁殖;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表明生物影响环境,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故选:B。二.填空题(共2小题)13.(2023•瓯海区模拟)广义的多肉植物,是指所有具有肥厚肉质茎、叶或根的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仙人掌属于其中的一种,它属于被子植物。它的生理活动特点是气孔白天关闭减少蒸腾,夜间开放吸收CO2,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气温越低,CO2吸收越多,因此这类植物晚上可放在卧室中。(1)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地区,需要的水很少。夏天它会进行“夏眠”,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BA.夏眠时不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蒸腾作用B.夏眠时大量浇水会使仙人掌根部损害C.仙人掌的叶片退化为刺状,不进行光合作用(2)仙人掌可以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具有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的优点。【解答】解:(1)A、仙人掌夏眠时进行呼吸作用,也进行蒸腾作用,A错误。B.仙人掌属于多肉植物,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夏眠时大量浇水会使仙人掌根部损害,B正确。C.仙人掌的叶片退化为刺状,但能通过绿色的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故选:B(2)仙人掌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叶片退化为刺状,它可以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这种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具有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的优点。故答案为:(1)B(2)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14.(2021•滨江区校级模拟)请说出下列现象分别是哪种非生物因素所起的主要作用.(1)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水分(2)猫头鹰夜间出来活动.光(3)天气寒冷蛇要冬眠.温度(4)长期被水浸泡的玉米会死亡.空气.【解答】解:(1)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少雨的生活环境.(2)节律行为是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猫头鹰夜间出来活动属于节律行为,主要是受光的影响.(3)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蛇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4)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若长期水淹,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引起作为死亡.因此长期被水浸泡的玉米会死亡是缺少空气造成的.故答案为:(1)水分;(2)光;(3)温度;(4)空气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5.(2023•拱墅区模拟)科学家发现:土壤和某些生物体内存在解钾微生物,能将土壤中的不溶性钾分解产生可溶性钾,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板结。哪些因素会影响解钾微生物的生长呢?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4只相同的培养皿,配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蔗糖培养基,高温灭菌后接种等量的解钾微生物。②将4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25℃、30℃、35℃、40℃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周,测量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的光密度值。(光密度值是指研究对象的遮光能力,解钾微生物越多,遮光能力越强,光密度值越大。)③实验数据见下表。组号1234温度/℃25303540培养时间7天7天7天7天光密度值2.97.57.76该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培养基中有机物种类对解钾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本实验通过光密度值大小反映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情况。(2)分析实验数据表格可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数目先增大后减小,在35℃时最大。。(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如何培养才能获得最大数量解钾微生物在35℃含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解答】解:(1)光密度值是指研究对象的遮光能力,解钾微生物越多,遮光能力越强,光密度值越大,所以,本实验通过光密度值大小反映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情况。(2)依据实验数据图表,在25﹣35℃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密度值增大,解钾微生物越多,在35﹣4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密度值减小,解钾微生物减少,所以,可得出结论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数目先增大后减小,在35℃时最大。(3)依据“探究培养基中有机物种类对解钾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图,在相对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在可溶性淀粉中,光密度值最高,解钾微生物最多,所以,要想获得最大数量解钾微生物需在35℃含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故答案为:(1)光密度值大小。(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数目先增大后减小,在35℃时最大。(3)在35℃含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16.(2022•平阳县模拟)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SO2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2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为1、2、3、4号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SO2气体,4号瓶不充入SO2.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格(“﹣﹣﹣”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编号SO2浓度(克/升)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分)出现黄斑较多黄斑大面积变黄整体变黄10.283/17/136/25/2010/32/2420/46/3120.422/7/114/22/189/28/2215/34/2830.561/5/63/10/127/15/1613/24/2040﹣﹣﹣﹣﹣﹣﹣﹣﹣﹣﹣﹣(1)4号瓶的作用是作对照。(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无色透明且气密性良好。(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SO2浓度、受害时间有关。(4)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SO2浓度的是菠菜。【解答】解:(1)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SO2气体,4号瓶不充入SO2,作为对照组。(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大小必须是相同的,也必须是无色透明的,并且是气密性良好。(3)由表可知,SO2浓度越大,三种植物受害的时间越长,对植物的影响越大。(4)相同浓度SO2,三种植物的受害时间不同,出现症状最短的敏感程度最大,对SO2的敏感性依次是菠菜、青菜、油菜。故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SO2浓度的是菠菜。故答案为:(1)作对照;(2)无色透明且气密性良好;(3)SO2浓度、受害时间;(4)菠菜。17.(2022•乐清市一模)满江红、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某学校兴趣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满江红、金鱼藻联合种植对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污水的净化效果。(1)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材料:满江红、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无色透明塑料桶若干、便携式磷酸盐检测仪及其他实验所需的仪器。(2)实验前用蒸馏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的目的是清洗掉植物可能携带的微小生物、磷酸盐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解答】解:(1)该实验是探究满江红、金鱼藻联合种植对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污水的净化效果。实验步骤:第一步:用蒸馏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第二步: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①、②、③、④。在②、③、④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使每组植物重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第三步:①~④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第四步: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实验结果: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单位:%)。(2)第一步:用蒸馏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目的是清洗掉植物可能携带的微小生物、磷酸盐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故答案为:(1)实验步骤:第一步:用流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第二步: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①、②、③、④。在②、③、④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使每组植物重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第三步:①~④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第四步: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实验结果: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单位:%)。(2)清洗掉植物可能携带的微小生物、磷酸盐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18.(2021•南浔区二模)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表(单位:株).请据此分析作答:组别6天12天18天24天30天1组721452082502组571281871932503组491131641722504组41931491962245组3479107154182(1)葫芦藓在栽种时,除了严格控制距离烟囱的距离外,还应选择阴暗潮湿的环境,每组栽种250株的原因是如果数量少,具有偶然性,使实验结果不准确.(2)表中数据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离污染源的距离和污染时间有关.【解答】解:(1)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每组栽种250株的原因是如果数量少,具有偶然性,使实验结果不准确.(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离污染源越近,污染的时间越长,苔藓植物死亡的数量越多.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离污染源的距离和污染时间有关,离污染源越近,污染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故答案为:(1)阴暗潮湿;如果数量少,具有偶然性,使实验结果不准确.(2)距离;时间.四.解答题(共3小题)19.(2023•镇海区模拟)研究人员发现:夏日晴朗的白天,甘蔗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小麦不会出现“午休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800多种开花植物与甘蔗一样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它们多起源于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藻类、苔藓类、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与小麦一样没有“午休现象”。请结合相关知识,对夏日晴朗的白天,甘蔗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进行解释。【解答】解: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影响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导致在夏日晴朗的白天,甘蔗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故答案为: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影响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在夏日晴朗的白天,甘蔗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20.(2022•常山县模拟)近年来,常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了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等生态修复工程。昔日尘土飞扬、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如图甲)。如图乙为新型的稻田生态系统,与传统稻田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分析回答问题:(1)通过植树和种草,矿山附近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体现了生物影响(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2)通过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动(我)调节能力。(3)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水稻→昆虫→鸭(水稻→昆虫→青蛙)。(4)简述开展生态修复的意义恢复土地资源,解决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解答】解:(1)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首先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可见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当然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植物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清新,对保护生态环境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