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备考训练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专题3_第1页
2023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备考训练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专题3_第2页
2023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备考训练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专题3_第3页
2023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备考训练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专题3_第4页
2023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备考训练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专题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中考备考训练——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专题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2.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NaOH和Ca(OH)2的溶液分别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B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硫酸钾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C区分尿素和氯化铵加入熟石灰研磨D除去CO2中混有的CO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A B.B C.C D.D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创新改进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实验的创新改进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燃烧的条件5.区分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待区分物质试剂或方法A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B酒精和水闻气味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氯化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A.A B.B C.C D.D6.某固体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OH中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取适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溶液呈蓝色,烧杯底部有固体,再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固体中可能没有NaOH B.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有两种C.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有气泡产生 D.c点对应溶液的pH一定小于77.某同学按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浓氨水和酚酞都具有挥发性 B.小烧杯B起参照对比作用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D.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8.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除杂的方法B.化学物质中的“三”除去N2中少量的O2—通过足量灼热铜网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过足量灼热的CuO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环保夜晚发现燃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防止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少用含硫燃料—减少酸雨A.A B.B C.C D.D9.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实验中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实验中既可以说明铁能与硫酸铜反应,又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0.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1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B.如果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C.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预热再集中加热D.ag碳和a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ag。1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收集氧气 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 D.证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15.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式样少许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A.一定有K2SO4 B.一定有NaCl C.一定有Na2CO3 D.可能有NaCl16.下表选项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7.有一瓶单一溶质的无色溶液X,取等量的该溶液三份,分别滴加酚酞试液、Ba(OH)2溶液和稀盐酸,实验现象如表中所述。则下列对该溶液X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加入的物质酚酞试液Ba(OH)2溶液稀盐酸实验现象变红色白色沉淀产生气体A.该溶液是一种碱的溶液B.该溶液中含有SO离子C.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2CO3D.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18.用“>”、“<”“=”或“≥”填空。(1)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2)混合物所含物质的种类纯净物所含物质的种类。(3)化合反应的生成物种类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种类。19.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的仪器进行填空。(1)写出仪器③的名称:。(2)可用作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的是(填序号)。(3)仪器④的用途是。(4)仪器⑤给物质加热时,一旦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20.如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1)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b,c。(2)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酒精灯旁细木条上标出的e、f、g处,变得最黑的是(填字母)。21.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2)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3)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用15mL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A.5mL量筒 B.10mL量筒 C.20mL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2)小白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16.6g食盐,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直至天平平衡(填序号)。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在右盘加入少量食盐C.在左盘加入少量食盐 D.将游码向右移动(3)若小白同学称量16.6g食盐(若1g以内用游码)时,把食盐误放在了右盘,那小白同学实际称得的质量是。23.回答问题(1)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物质吸入空气(体积分数/%)呼出气体(体积分数/%)氮气(N2)7875氧气(O2)2116二氧化碳(CO2)0.034水蒸气(H2O)ab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填“稳定”或“活泼”);二氧化碳气体因能引起“温室效应”而被计入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的(填“正确”或“错误”)。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①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致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1),引发以下反应:,。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②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①取用8.0mL稀硫酸,量取时视线应与保持水平。②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③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mL,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夹持。(2)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减少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E.防止腐蚀标签①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②加热完试管后,不能立即用水冲洗试管:。③实验后用到的药品,不放回原瓶:。④量取8mL液体时,选用10mL量筒而不选用100mL量筒:。⑤倾倒细口瓶是的药液时,标签应向着手心而不是向下:。25.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1)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填标号)。A. B. C.(2)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C,氧气沸点-183°C。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将液态氮气蒸发出来,获得液态氧气,该过程发生(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3)从氧气含量角度:某同学把足量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实验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4)从环保角度:①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填标号);A.氯化氢、氮气、氧气

B.二氧化碳、氯化氢、氮气C.甲烷、二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②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填标号)。A.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序号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2)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然后再添加药品。(3)写出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选择装置E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和现象是。(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G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2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下降,对比乙、丙两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实验者通过导管口a或b向瓶子中缓缓吹气或吸气。回答下列问题。(1)瓶内盛放的是(填试剂名称)。(2)实验者通过导管口a向广口瓶缓缓(填“吹气”或“吸气”,下同),通过导管口b缓缓。(3)我们已经知道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推测本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29.请结合下图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用发生装置(填序号)制取二氧化碳,选择该装置的原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如果用F装置进行收集验满,请将F装置补充完整。(3)若用装置B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使用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想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a换为(填仪器名称)。(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能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②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此过程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现象为,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刻度处。30.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I.实验室中要熟悉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才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①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2)如图②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3)如图③所示,清洗试管时,如果试管内壁附有直接用水不易冲洗的物质时,需要先用刷洗。(4)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不用手直接触摸药品,不品尝药品B.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一般也不能装回原瓶,要放入老师指定容器C.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应尽可能多的添加药品以便观察D.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前,应关闭水龙头和电源,将实验台物品整理干净II.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5)实验室用如图A或图B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氧气。

①图A中仪器名称:a仪器名称b仪器名称。②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A中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文字或符号皆可),为确保收集到的氧气纯净,适宜在导管口的气泡时再收集。若选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则可用图B发生装置,该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文字或符号皆可)。(6)上图A发生装置中,如果将双氧水换成稀盐酸,将二氧化锰换成大理石,可以用于制二氧化碳气体。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表达式是(文字或符号皆可)。②通过图C装置验证CO2的某些性质。实验开始时,开关K1、K2均为打开状态。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1,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③长蜡烛熄灭后,关闭K2。一段时间后看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浑浊现象,烧杯中产生浑浊是因为该反应中生成了一种难溶物质(填化学式或名称皆可)。④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符号皆可)为。本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纸花变红,由此(“能”或“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参考答案1.【答案】D【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B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D正确。故选D。2.【答案】C【详解】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正确;B、硫酸钾能与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不正确;C、氢氧化钙不能和尿素反应,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该选项正确;D、氧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除去了原物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3.【答案】D【详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错误。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但不会生成黑色固体,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现象为: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故选:D。4.【答案】A【详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能够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通常情况下白磷不能燃烧,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冰水混合物温度是0℃,不能使白磷、红磷燃烧,不能验证燃烧条件,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5.【答案】D【详解】A、氧气可以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故选项正确;B、酒精具有酒香的气味,水没有气味,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故选项正确;C、加肥皂水搅拌,软水泡沫多硬水泡沫少,所以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D、氯化钾和氯酸钾都是白色晶体,不能通过看颜色的方法区分,故选项错误。故选:D。6.【答案】C【分析】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铜,烧杯底部有固体,说明有沉淀,加入盐酸,从图可知固体全部反应,所以没有氯化钡,因为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所以固体粉末一定有硫酸铜,可能有氢氧化钠或者碳酸钙。【详解】A、原固体中可能没有NaOH,可能是硫酸铜和碳酸钙,故说法正确;B、若固体是硫酸铜和碳酸钙或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则b点时烧杯中的溶质可能有2种,要么是硫酸铜和氯化铜,要么是硫酸铜和氯化钙,故说法正确;C、加人稀盐酸后不一定有气泡产生,如果固体是氢氧化铜,就没有气泡生成,故说法错误;D、c点对应溶液的pH一定小于7,c点相当于向溶液中加入酸,会使溶液呈酸性,故说法正确。故选C。7.【答案】A【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酚酞没有挥发性,故A错误;B、小烧杯B起参照对比作用,证明空气的成分不能使酚酞变色,故B正确;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D、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D正确。故选A。8.【答案】C【详解】A、通过足量灼热铜网,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可除去氧气,正确;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杂质,正确。不符合题意;B、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正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正确。不符合题意;C、燃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夜晚发现燃气泄漏,应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立即开灯检查,防止发生爆炸,错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错误。符合题意;D、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华”现象的发生,减少水污染,正确;少用含硫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C【详解】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正确;B、氨水和酚酞试液没有接触,酚酞变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正确;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错误;D、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硫酸亚铁,且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故选C。10.【答案】B【详解】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无法完成鉴别;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该方法可以鉴别三种气体;C、三种气体都没有颜色和气味,故观察颜色和闻气味无法鉴别三种气体;D、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选B。11.【答案】C【分析】实验室常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色,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详解】A、实验室常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的为硬水,故A正确;B、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色,则图2可探究CO2与水的反应,故B正确;C、图3中盐酸的浓度不同,碳酸钙的状态不同,则实验不能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4中是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做比较,则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D正确。故选C。12.【答案】B【详解】A、由图可知,①③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越快,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B、②③温度和钙片的形状均不同,对比②③,无法得出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符合题意;C、③④除了钙片的形状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粉末状钙片,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快,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对比①②③④,④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慢,反应速率最慢,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AC【详解】A、水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故A正确;B、如果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体积大,则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故B错误;C、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预热,再集中加热,故C正确;D、碳与氧气反应生在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CO2,由于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不为1:1,ag碳和a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不为2ag,故D错误。故选AC。14.【答案】AD【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短导管是进气管,长导管是出水管,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D、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水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与空气接触,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错误。故选:AD。15.【答案】AD【详解】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说明沉淀是硫酸钡,进一步说明固体中含有硫酸钾。因硫酸钾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钠沉淀,所以不含有碳酸钠;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银生成,因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钡过量,都会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所以不一定有氯化钠。故选AD。16.【答案】AC【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中和,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正确;B、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错误;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氮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D、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错误。故选:AC17.【答案】CD【详解】A、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显碱性,能与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含碳酸根离子,故该溶液不是碱的溶液,不符合题意;B、由A可知,该溶液含碳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C、该溶液显碱性,且含碳酸根离子,故可能是碳酸钠,符合题意;D、该溶液显碱性,故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符合题意。故选CD。18.【答案】<;>;<【详解】(1)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2)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则混合物所含物质的种类>纯净物所含物质的种类。(3)化合物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有多种,则化合反应的生成物种类<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种类。19.【答案】量筒;①;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用湿抹布盖灭【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③为量筒;(2)试管可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故填:①;(3)仪器④为集气瓶,用途是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4)仪器⑤给物质加热时,一旦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灭火。20.【答案】

外焰

内焰

;焰心;g【详解】(1)酒精灯火焰从外到内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则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是外焰,b是内焰,c是焰心。(2)外焰温度最高,则外焰部分的细木条先碳化,则变得最黑的是g。21.【答案】试管;坩埚钳;烧杯;药匙;胶头滴管【详解】(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2)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坩埚钳;(3)为了使烧杯受热均匀,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烧杯;(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药匙;(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22.【答案】CD;C;15.4g【详解】(1)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应选择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则取用15mL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20mL量筒、胶头滴管,故选CD。(2)小白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16.6g食盐,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食盐的量不足,应该在左盘加入少量食盐,直至托盘天平平衡,故选C。(3)若小白同学称量16.6g食盐(若1g以内用游码)时,把食盐误放在了右盘,那小白同学实际称得的质量是16g-0.6g=15.4g。23.【答案】

稳定

错误;

释放

大于;

催化作用;

纯净物【详解】(1)①通过氮气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可知,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空气质量检测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不包括二氧化碳,故该说法错误。故填:稳定;错误;②人体内有机物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放出能量,以维持正常体温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释放了能量;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因为人的肺部和气管中都含有大量水,在人呼吸时,从肺中带走大量水蒸气,从而使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所以呼出的水蒸气要比呼入的水蒸气多,因此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大于a。故填:释放;大于;(2)①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因此此处是起催化作用。故填:催化作用;②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填:纯净物。24.【答案】

凹液面最低处

;用水润湿

1~2

试管夹;

D

B

;A

C

E【详解】(1)①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②连接仪器时,应先将玻璃管的一端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③取用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mL;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试管夹夹持试管。(2)①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防止液体溅出,故选D;②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防止试管破裂,故选B;③实验后用到的药品,不放回原瓶,防止药品污染,故选A;④量取8mL液体时,选用10mL量筒而不选用100mL量筒,减少实验误差,故选C;⑤倾倒液体时,标签向手心,防止腐蚀标签,故选E。25.【答案】C;

物理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氧气;BC;

D

AC【详解】(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4,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即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4,由图可知,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故选C;(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液氮的沸点低,首先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熄灭;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氧气,故填:物理变化;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或液氧;(3)A、蜡烛熄灭后瓶内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体积分数为18%左右的氧气和其他的气体,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蜡烛熄灭后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左右可知,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过程中石蜡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C;(4)①A、氮气、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甲烷、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都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②A、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做法合理;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会减少污染物排放,故选项做法不合理;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够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做法合理;故选AC。26.【答案】

长颈漏斗

集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A

b【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2)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添加药品;(3)装置C不需要加热,可应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乙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如果用G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b端管口通入。27.【答案】4P+5O22P2O5;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丙中白磷起初不燃烧,液面下降接触氧气后丙中白磷燃烧【详解】(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对比乙、丙变量是温度不同,乙中白磷不燃烧,丙中白磷燃烧,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丙中白磷起初不燃烧,液面下降接触氧气后丙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28.【答案】澄清石灰水;

吸气

吹气;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化,装置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详解】(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在试剂瓶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2)装置A中,从a端吸气,吸入人体的空气可以经过澄清的石灰水洗气;装置B中,从b端吹气,吹入的气体可以与澄清的石灰水充分的混合;(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则本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化,装置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9.【答案】;

B

该反应中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

;;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形成液封,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分液漏斗;

装置气密性良好

12mL

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8mL【详解】(1)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故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由于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进行收集验满,则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