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国家治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选择性必修融会)【考点定位】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影响;从先秦世官制至汉代察举制的演变及官员管理的特点;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和秦汉时期法律与教化手段的影响;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特点、影响;先秦至秦汉时期货币发行、赋税制度、户籍制度、社会基层治理的措施及影响。2.经济与社会生活:先秦至秦汉时期食物生产、生产工具及劳作方式的特点、影响;先秦至秦汉时期商业贸易起源、货币与信用契约、贸易交通的发展及影响;先秦至秦汉时期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的变化以及村落、集镇、城市的产生;先秦至秦汉时期交通建设与交通工具及古代疫病的产生、中医药学的成就。3.文化交流与传播:先秦至秦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内涵、特点和价值;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先秦至秦汉时期教育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的诞生【复习攻略】
复习过程中注意理解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阶段,注意把握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早期国家的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封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内容。【主干梳理﹒强基固本】友情提示:请同学们先自己阅读课本,自主完成《金版新学案》第17页到第25页的填空内容,然后把疑难问题标记清楚。【启思助学】一、吃透教材1.阅读“史料阅读”: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儒家却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46)。思考: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提示:看法——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实现君主专制的愿望。2.阅读“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1983—1984年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共有竹简526枚,简长31厘米,简文含27种律和1种令(《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47)。思考:你对汉简的出土有何看法?提示:《二年律令》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秦律和汉律的认识。3.阅读正文: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87)。思考:如何认识秦朝货币的统一?提示: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巩固了集权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4.东汉的崔寔在《政论》中说:“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摘自《经济与社会生活》P4)思考:据此我们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提示:到东汉时,牛耕已经推广到辽东。5.郑州商城遗址……位于河南郑州。城内发现宫殿建筑基址多处……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制陶制骨作坊址等。(摘自《经济与社会生活》P58)思考:“郑州商城遗址”有什么考古价值?提示: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6.《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摘自《经济与社会生活》P69)思考:材料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秦修驰道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内容——秦朝驰道的范围和道路铺设后的状况;目的——维护秦朝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7.阅读图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书影”(《经济与社会生活》P84)。思考:张仲景在我国医学史上有何重大贡献?提示: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8.吴兢在《贞观政要》中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摘自《文化交流与传播》P4)思考: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提示:民本思想。10.观察图片“绘有身着丝绸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文化交流与传播》P50)。思考:它蕴含了哪些信息?提示:丝绸很早就成为中西方进行贸易的商品;中国的制瓷技术很早就传到西方;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二、学术情境1.全面认识分封制
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思考:材料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特点——分封制下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没有形成严密的从属关系;说明——诸侯拥有较大独立性,这是分封制走向瓦解、诸侯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2.周秦之变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异是什么?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提示:差异——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中央管控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代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趋势——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三、社会情境——汉代的察举制度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思考: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如何认识该制度?提示:标准——孝廉,另外有茂才等;认识——为汉朝选拔了大批人才。四、生活情境——汉代的农业生产思考:上述图示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哪些信息?提示:主要反映了铁犁牛耕技术的发展、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东汉时绘画的发展。“东汉牛耕图画像砖”思考:据此说明周代城市规划有什么特征?提示:以王城为基准,据建城者爵位尊卑,按照礼制和营建制度而厘定;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营建的聚集封闭型城邑;城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四、学习情境——周代城市规划周王城形制想象图五、学习情境——“凿空”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通西域誉称为“凿空”;空,同孔,凿空,即凿孔,这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思考:“凿空”有何意义?提示: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之路,丝绸之路从此成为正式的中西通途,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周边贸易的繁荣。【培养关键能力】友情提示:请同学们自主学习《金版新学案》第24页到第27页“培养关键能力”的相关内容并完成探究问题。【重点聚焦】1.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与治理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家国同构”结构,世卿世禄选官。(2)地方分权:国家管理机构从内外服到分封制,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建立绝对的中央权威。(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4)神权色彩:原始民主遗存影响商周政治,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神权色彩。2.辩证看待分封制的影响(唯物史观)(1)分封制形成的等级观念影响深远:分封制造成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形成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2)分封制促进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分封的诸侯国将以商周为中心的核心文化传播到了各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将各地的四夷文化融合统一为中原文化,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促进了中国早期中华文化的形成。(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我国一些省份的简称源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4)分封制在后世朝代的变异:分封制影响了中国封建政治统治,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西汉、西晋、明代等;大多数时候的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从根本上看,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市场形成,而分封制无法适应这一大趋势。(5)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很多姓氏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姓氏中的齐、鲁、赵、燕、晋、秦、楚等;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多次联姻,后世就以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3.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历史解释)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夏以世袭制代替传统禅让制,商实行内外服体制,西周实行贵族等级分封制政体,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2)秦朝的政治制度:实现了国家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5.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历史解释)(1)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为原始生荒耕作制;在距今约1万年前,伴随原始农业的产生而出现,一般以石斧、石刀等砍砸工具为主,没有固定的劳作区域;方式虽然较为原始,但仍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石器锄耕: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伴随着石耜、石铲、石锄或骨耜、木耜、蚌铲等翻土工具的出现而产生;松土(或翻土)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智慧。(3)铁犁牛耕:春秋末年,出现牛耕和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随着社会发展,犁耕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奠定了后世传统耕犁的基本模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6.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历史解释)(1)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了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2)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3)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4)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和包容的重要纽带。7.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家国情怀)(1)文化意义:丝绸之路把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联系起来,对当今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与交流有重要的研究、借鉴意义。(2)世界意义: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文化纽带。(3)经济意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拓展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空间,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4)民族意义: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中原与西域各族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增多,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对维护中华文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2022·山东卷)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则不详,上述材料观点体现法家用法制来治理国家,用礼节来教育百姓的思想特点,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敬天,排除B;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C;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排除D。【真题品悟】——在品悟中探寻规律A2.(2022·山东卷)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解析】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农耕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A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排除B项;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C3.(2022·浙江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A.墨子 B.韩非 C.屈原 D.杜甫【解析】根据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出于文学作品《离骚》,属于屈原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C项正确;墨子代表中下层平民的利益,与毕生追求“美政”不符合,排除A项;韩非代表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排除B项;杜甫的文学作品是唐诗,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C4.(2022·浙江卷)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解析】“从周”是指孔子推崇的主张周代的礼制,维护有序的等级秩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周代的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A项正确;“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是战国以后的郡县制,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的儒学独尊主张,排除C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涉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A5.(2022·浙江卷)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③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根据材料“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体现西周将分风之语宗法制相结合的一种现象,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秦朝的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②不符合题意,中国早期国家不是在西周开始的,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B6.(2022·浙江卷)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B【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监察官员,并非行政官员,故“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当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7.(2022·辽宁卷)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否定了君权神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期,晋国太祝认为中行氏在纷争中失败,是中行寅不修德义,引发一国民众怨恨所致,其观点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A项正确;质疑祭祀功用的是中行寅而非太祝,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血缘宗法伦理关系,排除C项;太祝的观点并未否定君权神授,排除D项。A8.(2022·辽宁卷)《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反映了汉代()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歌颂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重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C项正确;“四海之内”等表述并未体现边疆治理的发展与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有所发展,排除B项;“四海之内”等说法并未强调“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排除D项。C9.(2022·北京卷)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排除D项。B10.(2022·海南卷)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解析】根据“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可得出当时通过设立驿站,保证政令传输信息的畅通,因此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D项正确;亭传邮驿不是交通机构,排除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主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管理,排除C项。D11.(2022·海南卷)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人们的审美观念
B.经济发展水平 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解析】根据材料“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结合所学可知,黎族先民建造房屋的物品多为树枝、泥巴、茅草,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造成的,B正确;材料不涉及审美观念,A错;材料未体现黎族先民的集体劳作形式,C错;材料没有涉及黎族先民的文化习俗,D错。B12.(2022·江苏卷)汉朝初年,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朝初年()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所学可知,重用文吏,体现出文化与政治联系紧密,强调官员任职的专业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官员的选拔重视品德才能,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皇族与士族相互依赖的内容,排除D项。C13.(2021·全国卷)如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都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A【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西汉末到东汉中期,长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等郡的人口成倍增长,而长江以北的代郡、太原、汝南等郡的人口却不同程度下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长江以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有关,故A正确;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势力逐渐增强,故B错误;材料数据无法说明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C错误;个体农耕经济衰退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14.(2021·河北卷)《史记》记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这一记载说明,孔子编订《诗》《书》意在()A.加强君主集权 B.恢复周礼
C.宣扬礼法并用 D.发展私学【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社会动荡,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此来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排除A项;荀子宣扬礼法并用,排除C项;孔子发展私学,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B15.(2021·河北卷)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皇帝的诏令最终是由外朝的“三公”及其僚属去执行的,参与朝见和朝会的公卿百官以及中朝“尚书”协助皇帝进行决策,说明当时决策权和执行权出现分离的情况,C项正确;图示内容不能说明尚书是最高的行政机构,更不能说明造成了冗官现象,排除AB项;根据“郡国”可知当时王国还存在,无法判定其是否解决,排除D项。16.(2021·湖北卷)“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宗法体系的崩溃【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饮酒器“爵”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是统治阶级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反映了等级制度的发展,C正确;材料未涉及冶炼技术,排除A项;材料与铸造工艺无关,排除B项;宗法体系强调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材料无法反映“宗法体系的崩溃”,排除D项。C17.(2021·湖北卷)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A.君权削弱 B.中央集权 C.吏治腐败 D.豪强崛起【解析】据题意可知,东汉汉顺帝由于名士樊英没有顺从朝廷的征召而责问地方郡县,地方官府则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由此体现了汉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B项正确;该责问方式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而非君权削弱、吏治腐败和豪强崛起,排除ACD项。B18.(2021·浙江卷)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并拥有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B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排除;分封制的对象主要分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因此C错误;周朝存在时间是前1046—前256年,D排除。B19.(2021·浙江卷)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政”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析】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指的是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指的是孟子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D项正确;A是道家的,排除;天行有常没有突出人的地位,排除B;C是法家与墨家的主张,不符合题意。D20.(2021·浙江卷)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解析】由材料信息“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可知,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故A错误;兵马俑不能体现实用性,故B错误;“民本”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没有民本意识的信息,故C错误。D21.(2021·湖南卷)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排除A;对天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天道观的衰落,排除B;成熟的说法不能体现,材料也没有涉及到人性论,排除D。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对“天”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C22.(2021·湖南卷)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B23.(2021·天津卷)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解析】根据“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得出孔子强调要身正。根据“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可得出韩非子强调要遵守法律。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人们要遵守规则,规范行为,C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B项是法家的,排除A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C24.(2021·海南卷)《论语·子罕》中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
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解析】材料“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是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这体现了孔子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故C项正确;材料和尊卑等级观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博爱节俭,排除B项;D项是道家思想主张,排除D项。C25.(2021·海南卷)《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反映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A.德政教化的成效 B.断狱决疑的能力
C.博闻辩智的才情 D.慎独律己的修养【解析】材料“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大意是:人民勤恳耕作三年,家里才会出现剩余,人民丰衣足食后就会知晓荣誉和耻辱,这就会减少犯罪和争讼现象,因此对官员的考核要三年一次,由材料可以看出,人民是否知晓荣辱、犯罪现象的多少是对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德政教化对官员考核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官员的考核主要依据该官员治下的犯罪多少和人民是否知晓荣辱,BCD三项均和材料这一主旨不符,排除。A26.(2021·辽宁卷)东汉后期,各地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加强道德修养 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别大宗小宗 D.维护经济特权【解析】东汉后期,世家大族崛起,注重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强调门第,其本质是为了追求政治上的垄断,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B项正确;修家谱并未涉及道德修养,排除A项;辨别大小宗不是实质,排除C项;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与经济特权无关,排除D项。B27.(2021·广东卷)汉代设尚书台,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解析】根据“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得出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尚书令、尚书仆射,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效率无关,排除D。B28.(2021·江苏卷)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解析】材料反映了秦简中收录了魏律中打击和抑制商人的两条法律条文,这说明战国时期抑商思想影响渐广,D项正确;秦简收录两则魏律条文,不代表秦吏以魏律为准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抑商思想,没有涉及强制耕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对商人的抑制,没有体现以吏为师,排除C项。D29.(2021·北京卷)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 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 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解析】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由来已久,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很重视,通过举行各种仪式来体现对君主或长辈的敬意与美好期盼,体现了通过节庆礼仪进行教化和对伦理秩序的认同,B项正确;由材料中《诗经》的记述可知,该习俗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该习俗植根于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并不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在民间也有,排除D项。B【命题预测】——在训练中洞悉考向考向1中华优秀文化的特征
进入2022年,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右图)成为“网红”,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悠久性和连续性
B.多样性和开放性C.多元性与统一性
D.凝聚性与世俗性B【解析】四川广汉出土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在五官、工艺等方面,与同一时期中原人和中原青铜器完全不同,体现出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B项正确;连续性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不符,排除A项;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和中原青铜器明显不同,不能说明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特点,排除C项;凝聚性与世俗性在三星堆青铜人头像身上无从体现,排除D项。考向2秦汉时期的户籍制度
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两者的首要目的是(
)A.取代血缘政治B.进行赋役征发
C.实行社会救济 D.维护社会治安【解析】根据基础知识可知,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故两者的首要目的是进行赋役征发,故选B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播聘用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游戏软件)2篇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某科研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的技术转让协议2篇
- 线虫病的临床护理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制片公司与导演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制作合同标的为一条电视广告的制作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运用与管理合同3篇
- 《领导艺术概述》课件
- 2024年度浙江省丽水市二手房买卖及装修工程质量保证合同2篇
- 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2篇
- 报废物资回收保密协议书
-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川剧 身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 高危作业事故案例
- 精益生产评价打分表
- 千字文(简体、繁体、注音版)
- 8D报告(完整详解版)
- 敏捷开发介绍(精选干货)
- (完整版)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离退休工作处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表
- 上甘岭战役的经验与启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