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程标准: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举措3.认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努力(经济、政治、思想)问题导学:

尝试找出课本中你觉得重要的二十条知识,随后在班内分享。按目划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人民政权的巩固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时代表们陆续进入中南海新华门◎“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0年确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有什么内容①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确定了首都、国旗、纪年、代国歌等。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怎么规定的,有什么地位?

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为什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3、规定了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2、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共和国虽已建立,它面对的考验依然是严峻的。第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上仍有一百多万军队,盘踞在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准备顽抗。在各地,还有200万武装土匪。他们盘踞山林,为非作歹,荼毒一方。第二,在战争已经结束的地区,人民政府面对的是国民党留下的财政经济总崩溃、物价上涨完全失控、投机活动异常猖獗的烂摊子。第三,新中国的国际环境也很复杂。美国政府当时对新中国抱着敌视态度,实行禁运和封锁。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对新中国缺乏了解,还存在不少疑惑。——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经济农村:封建土地制度束缚城市:财政困难,投机盛行,物价飞涨军事内:国民党残余部队、土匪、反革命武装尚存外:朝鲜战争爆发,威胁国家安全外交美国为首国家敌视新中国周边新兴民族国家对共产主义中国缺乏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什么局面?新中国政权如何破局的?新中国政权如何破局的?影响: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并获得土地,大大提高生产积极性。②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提供物质和劳动力基础。③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封建土地制度束缚背景时间依据1950年夏-1953年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土地改革(1950-1952)“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统一全国财政经济根本上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稳定物价(1949-1952)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2)过程(1)原因①美国武装干涉朝鲜,还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连续出动飞机轰炸东北。②“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武装干涉,侵犯台湾海峡和东北1950年6月底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1950年10月初1950年10月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朝鲜战争1950年10月-1953年7月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1953年7月27日3、抗美援朝(1950-1953)◎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①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②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保卫朝鲜独立和我国边疆安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影响3、抗美援朝(1950-1953)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积极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过程内容意义1953年12月,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6月,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并倡导A.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B.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目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结果因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朝鲜问题。由于中国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意义(3).参加日内瓦会议A.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时间1955年4月特点结果影响

“同”: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愿望和要求(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维护和平)“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E.外交新进展:从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4).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A.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B.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项目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针原则方法步骤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标志着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展开农业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和平赎买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初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会场及部分代表合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