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第三课考点要求考题统计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与国家治理(3年13考)2024选择题:浙江卷6月、重庆卷、甘肃卷、山东卷、湖北卷2023选择题:重庆卷、北京卷、江苏卷、湖北卷非选择题:福建卷2022选择题:辽宁卷、海南卷、山东卷中古欧洲的法律、教化、文化与社会治理(3年5考)2024选择题:安徽卷;非选择题:江苏卷2023选择题:江苏卷、福建卷、辽宁卷2022无拜占庭与俄罗斯(3年7考)2024选择题:北京卷、湖南卷2023选择题:天津卷、湖北卷、浙江卷6月、全国新课标卷2022非选择题:海南卷中古亚洲、非洲与古代美洲(3年6考)2024选择题:浙江卷1月、江苏卷、辽宁卷、浙江卷6月2023选择题:海南卷、湖南卷、福建卷、浙江卷1月2022无概念辨析中古时期
在世界历史上,一般把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453年东罗马灭亡(或新航路开辟)约1000年的时间,称为“中古时期”/“中世纪”南北朝(420年~589年)→明朝(1368年~1644年)时空线索:西欧中世纪简史
古希腊和古罗马好比中国古代的秦朝和两汉时期,之后就是动荡和混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西罗马被他们瞧不起的北方蛮族(日耳曼人)所灭,有点类似中国北方的五胡乱华。而东罗马帝国则类似于当时中国比较稳定的南方。
日耳曼灭西罗马一批蛮族国家相继出现。法兰克王国先后经历墨洛温王朝(481-751)和加洛林王朝(751-843)发展到查理大帝时统一西欧,称查理曼帝国(768-814),后帝国三分,三个儿子签订《凡尔登条约》把法兰克分成了东西中法兰克三国,即今天法意德的雏形。蛮族入侵帝国两分帝国三分子孙混战
东法兰克奥托一世936即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962年教皇加冕于他,号称神圣罗马帝国,以正统自居进行十字军东征(1096-1291)攻打东部伊斯兰和拜占庭帝国但失败。神圣罗马帝国持续八百年,于1806年结束在拿破仑手里。既不神圣也非罗马
与此同时中法兰克后被东和西兼并,西法兰克变为法兰西王国,其中安茹伯国跨海到英国建立安茹王朝。后与卡佩王朝争继承权并诉诸战争(1337-1453)即百年战争,法胜。同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中世纪结束。百年战争两个强国(5-15世纪)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从惊心动魄的骑士故事,到残酷野蛮的宗教审判,没有哪个时代比中世纪更令人恐惧、敬畏;从璀璨夺目的文艺复兴到荡气回肠的环球航海,没有哪个时代比中世纪更令兴奋、惊叹。这是半梦半醒的一千年。——《黎明破晓的世界》威廉·曼彻斯特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5世纪文艺复兴初期中古时期的欧洲是怎样的时代?南北朝明朝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英法百年战争教会压迫悲惨农奴生活黑暗?黑死病侵袭工商业繁荣曙光?城市和大学兴起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文明欧洲文明非洲文明亚洲文明美洲文明西欧东欧封君封臣、庄园、农奴制度王权专制、城市自治、教会神权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西非东非南非西亚南亚东亚中美南美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
幕府统治朝鲜:新罗-高丽-朝鲜班图文明
加纳、马里、桑海阿克苏姆王国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班图人
津巴布韦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印第安文明罗马帝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中世纪西罗马395-476欧洲西欧东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征封建社会的新变化拜占庭帝国俄罗斯王权加强城市自治教会控制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法兰克王国最初把土地无偿分封给亲兵。致使地方贵族实力增强,王权削弱。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威胁到法兰克王国势力范围。地方贵族没有起到捍卫王室的作用。面对内忧外患,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改革以加强统治和提高军队战斗力。具体做法是:改革墨洛温王朝无偿赐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将赐地作为采邑进行分封,受封者必须服兵役为条件获得采邑,且不得世袭。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变无偿赐地为有条件分封,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
采邑分封有偿化,确立了权利与义务的原则;
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1)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2)内容:封君:授予土地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大权封臣:领取土地者,效忠封君,服兵役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3)特点:①以土地为纽带;②等级森严;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3)特点: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世界历史读本》③层级间相对独立,不可越级管理,政治上易出现割据分裂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4)影响①建立封建等级制度。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②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注意:封建制度在西方的概念中,是一种贵族拥有许多特权,而中央权力弱小的制度,封建和专制正好互为排斥,与东方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区别的。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探究一:封君封臣制度和西周分封制,有怎样的异同点?平民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谚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探究一:封君封臣制度和西周分封制,有怎样的异同点?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庄园有什么特点?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1)庄园①基本概念:庄园——封建主分封土地时,常常跨州连片,几个甚至数百个村庄一起分封,形成规模不等的庄园。②性质: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单位,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社会政治单位。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1)庄园③构成: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1)庄园④经营方式:土地及经营者;设置庄园法庭,维护庄园秩序⑤特点:经济:自给自足、封闭独立;政治: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材料:每个庄园都有自己的法庭、军队和行政管理制度,……庄园的领主对庄园内的农民享有司法权、征税权和政治统治权。……国王对此也无可奈何。——《世界中世纪政治史》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2)农奴:
农奴——人身依附于主人,但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庭和部分财产。材料:农奴通常一辈子都被拴在土地上,不允许离开他们出生的采邑。…对奴隶来说,成为农奴是一种进步…农奴不是财产,一般来说,不会被人从自己的土地和家庭里卖掉。
——《欧洲中世纪史》①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②异:相对奴隶,农奴的地位较高、受到的束缚更小阅读课本20页问题探究:农奴与奴隶的异同02
西欧封建庄园(2023·江苏卷)1289—1304年,在英国辛德雷克庄园中,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只有31%的诉讼最终通过庄园法庭裁决。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据此可知,该庄园法庭()A.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 B.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C.重视维护庄园秩序稳定 D.依据大陆法裁决庄园经济诉讼C考向·洞察真题回归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3、思想:基督教中世纪的西欧被称为教会的黄金时代,或称为信仰的时代。为什么教会在中世纪的地位如此重要?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组成部分。教会组织和国家世俗政权组织,同为中世纪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陈钦庄:《基督教简史》,117页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3、思想:基督教神父主持的洗礼神父主持的婚礼神父主持的葬礼基督教会在欧洲中世纪的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3、思想:基督教①社会组织: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②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3、思想:基督教③精神文化: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垄断文化教育。④政治:教权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整个中世纪中世纪一直与王权博弈。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世俗君主无权对教会及神职人员行使权力。
——《教士不纳俗税》(1296年)加洛林王朝与教会“矮子”丕平公元741年,矮子丕平继承父位,担任了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掌握了实权。丕平的使者问教皇:“是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让真有实权的人做国王好?”教皇答复道:“在我看来,让真有实权的人当国王要好些,掌权者应为王。”751年11月矮子丕平废黜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建立起了加洛林王朝。丕平篡位开创了教皇干涉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由此,王权和教权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阶段变得日益密切。公元756年6月,丕平为酬谢教会,将罗马周围被征服的土地交给教皇统治,史称“丕平献土”,奠定教皇国的基础,并使罗马教会掌握世俗权力
查理大帝跪在教皇利奥三世(公元795-816年在位)面前接受加冕,称“罗马人的皇帝”,他的帝国也被称为“罗马帝国”丕平之子——查理大帝查理加冕称帝,受到了教皇的隆重接待,其中体现的“君权神受”原则,王权和教权各有所得。但是,却为以后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占据上峰打下了基础
卡诺莎之辱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和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教皇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掀起反亨利浪潮。同时,德国一些贵族宣称,如亨利不得教皇宽恕,将不承认他君主地位。德皇被迫妥协,去向教皇请罪。教皇故意不予理睬,去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恩赐给德皇一个赦罪的吻。卡诺莎觐见足以表明教皇当时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且也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其后,教权进一步膨胀,到13世纪时,教皇已经基本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罗马教廷也成为西欧中世纪封建统治的中心,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教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至尊法案》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继位后依靠武力将许多伯爵领地并入王室,成为法国第一个专制君主。他为了统一法国和对英国作战的需要开始向神职人员收税,与教皇矛盾升级。1302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宣布世俗君主无权对教会和神职人员行使权力,史称《一圣教谕》成为法国和教皇国梵蒂冈之间的导火线。而腓力四世则针锋相对,索性禁止法国货币处境,随后,法王又于1301年将法国大主教以叛国罪投入监狱,1303年腓力四世又派人攻打了教皇住所,将卜尼法斯八世凌辱殴打致死。1305年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一名法国主教当上教皇,取名克雷芒五世。由于惧怕意大利人的反对,克雷芒五世始终未能去梵蒂冈,并与1309年将教廷迁至法国控制下的意大利北部紧靠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与此同时,教皇同意法国国王有权向教会和神职人员征税,解散拥有大量财产的圣殿骑士团,并宣称世俗国王有上帝直接设立的,法国人如同旧时代的以色列人,是神的选民。此后70年间的教皇都是受国王干预的法国人,且依附于王权,且将整个教廷和红衣主教团都置于法国的控制下,尤其是阿维尼翁教皇大都贪婪无度道德败坏,这一时期是教皇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彼特拉克鄙称之为“全世界的臭水沟”阿维尼翁之囚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一)王权的加强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背景(1)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2)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安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一)王权的加强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2.表现(1)英国: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2)法国:法国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3)西班牙和葡萄牙:到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一)王权的加强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3.影响(1)政治:有利于欧洲各国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国家统一,中央集权,英法议会形成。(2)经济:强大的王权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有力支持者,促进城市自治和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3)思想:一定程度削弱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促进宗教改革运动的到来。民族国家是指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拥有共同的认同感:历史、文化、语言、习俗、艺术、宗教或新体制等。(一)王权的加强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中古时代王权的振兴是在城市兴起之后。城市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市民阶级逐渐强大起来,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国王为了战胜飞扬跋扈的封建贵族,取得了市民阶级的支持。王权与市民的联盟才逐渐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13、14世纪英、法国王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强化中央政权的。但是王权的强大尚未达到任意号令天下的程度。所以在国家遇到困难时还得向僧侣、贵族、市民等级寻求帮助。——摘编自朱寰:《略论中古时代的君权与教权》政治:王权加强,议会起源。王权强化的伴生:13C,早期议会传统的形成。
1215年国王约翰王(“失地王”)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大宪章》。为英国的议会君主制奠定法律基石。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1265年英国议会开始形成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贵族代表下院:骑士和市民代表王在法下法律至上知识拓展:政治之变——从封建社会到民族国家政治:王权加强,议会起源。王权强化的进程:封建制初期15C晚期16C以来权力分散王权软弱英法西葡强化王权民族国家发展形成总体趋势:专制王权建立并不断强化。国王封君封臣制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国王等级君主制实际上最高统治者民族国家逐渐兴起,并孕育统一因素。知识拓展:政治之变——从封建社会到民族国家(二)城市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城市的兴起(1)时间:10-11世纪起(2)原因:商业复兴的产物商人们都是一些永远奔波于旅途之上的行商,但是在旅行的间隙,尤其是在海道、江河和公路不能通行的气候恶劣的季节,结成团体的商人们必然会聚居在某些地点;此外,当商业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商人们也需要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货物的存储与转运。因此,商人们就在一些交通便利并且有足够的安全保障的地方建立了住所。···商人们在这些城堡或者寺院的边上建立了新城区,并且不断地扩大地盘,吞并旧城区,最终导致了一个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二)城市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城市自治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思考:市民阶层和需求和封建主有什么矛盾?(1)背景(二)城市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城市自治
材料: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2)斗争方式: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二)城市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城市自治(3)意义: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城市市民和王权结盟,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推动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
国王更将商人视作重要的筹款工具,他们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国王成为城市和商人的长期盟友。——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第226页(二)城市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城市自治(3)意义: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城市市民和王权结盟,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推动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经济: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思想: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符合城市需要的实用人才,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02考向3中世纪城市自治(2024·甘肃卷)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之初,主座教堂主事(高级神职人员)掌握授予教师执教资格的专有权。之后,教皇颁布谕令,规定主事只能根据教师行会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是否向申请者授予执教资格。执教资格授予权的变化表明,巴黎大学中()A.教师摆脱教会管控 B.教师行会地位上升C.主事权力彻底废除 D.世俗自由风气盛行B
考向·洞察真题回归(2024·福建高考·14)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兰西国王管辖下的行会织工通常会选择向国王缴纳一笔费用,以免除警戒义务,但随着负担的加重,织工纷纷将作坊迁至教会地产商以逃避义务。1372年国王规定,凡他管辖下的织工均需出资或承担义务。这表明当时法兰西()A.军事力量亟待发展
B.疫病影响日渐消散C.骑士为雇佣兵替代
D.教会特权受到削弱A(2024·重庆高考·10)11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室对铸币的控制较弱,许多铸币厂由教会掌控,其发行的货币占主导地位。法国铸币业被大领主控制,货币的原料、工艺和设计都颇为粗劣。英国王室则控制了大量铸币厂,每三到六年便调整货币设计。这表明当时西欧诸国()A.教会引领货币经济改革
B.封建经济陆续走向瓦解C.王室鼓励铸币工艺创新
D.王权集中程度存在差异D(2024·浙江高考·19)12世纪下半叶英国建立正常的巡回审判制度后,“巡回法庭把越来越多的重要案件从郡长手中抽走,纳入自己手中。……他们侵入到贵族领地内,甚至侵入到独立于郡法庭或百户区法庭之外的特许领地和庄园,审查它们的决定,干预它们的判决”。这些做法意在()A.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B.扩大王室领地C.瓦解封建庄园制度
D.强化国王权力D(2024·山东高考·11)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D三、拜占庭和俄罗斯(一)拜占庭(公元前395—公元1453年)三、拜占庭和俄罗斯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都城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2.时期(1)4世纪末——7世纪初,经受住日耳曼人冲击。(2)7世纪初——13世纪中叶,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3)13世纪——15世纪“后期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蚕食拜占庭大部分地区,拜占庭帝国衰落走向灭亡。(一)拜占庭(公元前395—公元1453年)三、拜占庭和俄罗斯3.统治(1)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2)军事: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3)法律: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一)拜占庭(公元前395—公元1453年)三、拜占庭和俄罗斯4.灭亡(1)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2)过程: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3)灭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02
拜占庭的兴衰(2024·湖南卷)自6世纪末开始,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帝国,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据此可知()A.斯拉夫人促进了大陆法系的形成 B.北方族群文化逐渐占据主流地位C.习惯法逐步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 D.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D
考向·洞察真题回归(2024·北京高考·12)2008年,时任希腊总理在一个拜占庭艺术主题展上致辞,强调拜占庭的遗产“不但被欧洲人分享,而且也为其一度覆盖的三大洲民族的公民所分享”。能支撑此观点的是()①拜占庭首次统一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②基辅罗斯的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③拜占庭文化被奥斯曼帝国全盘接受和传承④《查士丁尼法典》推动了近代欧洲法律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
(2024·湖南高考·12)自6世纪末开始,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帝国,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据此可知()A.斯拉夫人促进了大陆法系的形成
B.北方族群文化逐渐占据主流地位C.习惯法逐步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
D.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D
(二)俄罗斯三、拜占庭和俄罗斯1.兴起过程13世纪中期金帐汗国臣属被蒙古征服9世纪基辅罗斯俄罗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陕西省公共营养师之四级营养师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家常菜谱营养均衡的烹饪技巧大揭秘
- 2025年度电梯IC卡管理系统智能导航合同4篇
- 职场实战模拟职教实训室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商运营团队劳动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运动门面店铺转让与赛事运营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新能源汽车销售预约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宾馆客房装修设计与施工监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旅游度假区开发经营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医院医疗信息系统采购合同
- 博弈论全套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课件
-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设计
- 消防应急预案流程图
-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