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4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一确保大本营]
(2018•宁夏质检)2017年1〜9月,我国共完成新造林7145万亩,占全年7000万亩
计划的102.战,与去年同期相比,完成率提高了4.9人百分点。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
年限表(单位:年)。据此完成1〜2题。
■
100mm年降水量以上地区400mm年降水
营造方式南方北方量以下地区
乔木灌木乔木灌木乔木灌木
封山育林5〜83〜65〜104〜68〜155〜8
飞机播种造林5〜71-75〜85〜77〜105〜7
人工直播3〜82〜64〜83〜64〜104〜8
造林植苗、分植2〜52〜」2〜62〜53〜83〜6
1.[考向森林的保护]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
①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
②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③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④同一
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I).
答案A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同一营造方式的成林年限与降水和热量有密切关系,即一
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南方地区成林年限较北方地区短;同一
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
2.[考向森林的保护]我国是世界卜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
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A.要认真养护林地并提高养护技术
B.建设“森林城市”,严禁大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
C.抓好良种苗木,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坚持乔木优先
【).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可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以恢复植被
答案C
解析植树之后应认真养护,提高成活率,促使其健康生长;移植大树进城,违背林木
生长规律,造成原生地生态环境破坏:因地制宜造林,但不一定要以乔木优先,也可以种草
或灌木;封山育林较人工种植单一树种的生态群落要优越,且成本更低。
(2018•江苏高考改编)“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
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
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可答3〜4题。
面积比重(%)
类型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杨树林25.018.718.515.613.7
杂阔林44.748.452.653.655.8
经济林20.621.521.922.723.4
其他9.711.47.08.17.1
3.[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提高林地生产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面积植树造林,其种植品种以用材杨树林、
防护和绿化的杂阔林、果品经济林为主,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①③
正确;提高造林存活率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
过程,不是“十二五”期闰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②®错误。
4.[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森林覆盖率降低
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I),木材供需缺口缩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整个江苏省造林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
故A项正确,B项错误;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比重升高,果品供应能力增强,C项错误;
读表可知,“十二五”期间,杨树林面积比重不断下降,即用材林面积比重减少,可能导致
木材供应不足,供需缺口加大,故【)项错误。
(2019•山西部分学校联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对于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坚
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所划定的重点区域。下图示意我国三
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据此完成5〜7题,
5.[考向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图中①生态功能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湿地减少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森林破坏
答案D
解析图中①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重要林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森林破坏。
6.[考向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形成②生态功能区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人口众多,城市化发展
C.农业发展,耕地面积的扩大
【).降水量丰富,内涝严重
答案C
解析图中②生态功能区是黑龙江三江平原,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基地之一。大规模的开荒,致使该地沼泽湿地减少。
7.[考向生态建设措施]图中③生态功能区合理的生态建设方向是()
A.封沙育草,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B.控制过垦、过樵、过牧,退耕还草
C.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I).禁止开发,保护和改善草原环境
答案B
解析图中③生态功能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草原牧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过垦、过樵、过
牧及草场破坏带来的土地荒漠化,生态建设方向应该是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耕还草。
[强素养一争夺分水岭]
(2015•天津高考)艾比湖是准喝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的类、声苇等
解析该地出现了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程,因
此土层厚度减小,土壤肥力降低;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
量和含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则土壤中矿
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增大。
11.[考向森林破坏的原因]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的变化
C.土壤肥力变化1).过度的农业活动
答案I)
解析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的是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
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使北部湾成为中国大陆近海岸最洁净的海域,海洋环境质量长久
保持着优良状态。据此完成12〜13题。
12.[考向森林的价值]广西红树林的生态功能有()
①抵御风浪,保护海岸②净化淡水水质③调节气候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B.①②@C.①③④I).②③@
答案C
解析广西北部湾位于沿海地区,因此红树林是抵御风浪和海岸侵袭的天然屏障,①正
确;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能起到净化海洋水质、保护海洋环境的作用,②错误;红树林湿地
具有调节气候和促进水循环的生态功能,能为海洋生物及鸟类等提供繁殖、栖息的场所,生
物资源非常丰富,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故③④正确。
13.[考向森林的保护]为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应该()
A.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
C.大力发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
D.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
答案D
解析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重化工业发展,发展经济,均属于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措施,故A、B两项错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加强红树林湿地的恢复和
建设,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018•广东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一示意研究区范围,图二示意研究区2001〜2。10年
间年NPP的变化。据此完成1475题。
14.[考向森林的生长条件]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
为:常绿阔口I•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口I・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
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
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常绿阔叶林年NPP最大。山东丘陵、华北平原的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带,
故排除C、D两项;洞庭湖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但植被类型以农田植被为主,故排除A项;
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地区,地表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B项符合题意。
15.[考向森林的保护]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
趋势,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
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
答案A
解析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年NPP增加,故A项正确;城市化
进程加快导致植被减少,故B项错误:退耕还湖使水域面积增大,年NPP减少,故C项错误;
2001~2010年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不明显,故D项错误。
(2018•湖北四市七校联考)涅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5〜8月,涅鱼都会沿着
河流溯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涅鱼涧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
等奇特的景观。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涅鱼资源量在20世纪60年代初曾达到199000吨的
最高值,到2002年只有2592吨。当地政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2015年年底涅鱼资源量
恢复到600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考向湿地破坏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后,青海湖溜鱼资源快速减少,结合材料
判断下面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有()
①修建水坝,阻碍涅鱼涧游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③周边生态保护,涵养水
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下降,混鱼无法涧游④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
A.0@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青海湖涅鱼短时期内数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捕捞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
①@属于减少原因。鸟类过量繁殖不符合事实,且鸟类捕食对鱼的数量影响不大,②不属于
减少原因:周边生态保护,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变化平缓,利于鱼类涧游,③不属
于减少原因。
17.[考向湿地的保护]以下措施对恢复青海湖涅鱼资源量可行的是()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
④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拆除水坝影响经济发展,①错误。为了保障惶鱼顺利泡游,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修建过鱼通道,保证*皇鱼顺利涧游,②正确。阻止鸟类捕食违背自然规律,危害鸟类生存,
③错误。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能有效防止青海湖湖面萎缩,保证:皇鱼的生存
空间,④正确。
18.[考向湿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当该地河流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
奇特景观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海湖湖水水位先升后降
B.7、8月到鸟岛观鸟最佳时间
C.5、6月青海湖周边油菜花盛开
D.到青海湖周边旅游注意携带保暖衣服和防晒用品
答案D
解析依材料可知,该景观形成时间是5〜8月。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太阳光照强,因此到青海湖周边旅游注意携带保暖衣服和防晒用品,D项正确。青海湖水主要
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此5〜8月水位一直上升;鸟岛观鸟最佳时间为春季(5月);7、8月青
海湖周边油菜花盛开,A、3、C三项错误。
[提智能一勇攀最高峰]
(2014•全国卷I)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
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
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木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
年为基数,201()〜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9〜
20题。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
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
植株数量
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
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
地上生物最
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
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
地下生物最
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
19.[考向森林变化的影响]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依据表中植株数量信息可知,灌木植物数量没有变化,但草本植物数量明显增加,
则植株密度改变。依地上、地下生物量可知,生物量总体提高,故①③正确。
20.[考向森林变化的影响]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比消彼
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答案D
解析据表中地下生物量信息可知,灌木植物数量逐年减少,而草本植物数量逐年增加,
呈现此消彼长态势。
(2018•广东东莞调研)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鄱阳湖汛期”高水是湖,
洪水一片”,枯水期“低水似河,枯水一线”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湖区社会发展。我国围
绕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的利弊展开了20多年激烈的争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将原
来的“建坝”改为“建闸”,“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大大缓解了各方面的矛盾。
据此完成21〜22题。
21.[考向湿地特征的成因]形成鄱阳湖“高水成片、低水成线”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长江与湖泊的相互.补给B.干湿季节极端变化
C.围湖造田和城市化发展I).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答案A
解析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外流湖,夏季为该流域的丰水期,此时长江干流水位较高,
河流水流向湖泊,湖泊水位上升,水面面积增大“成片”;冬季为流域的枯水期,流域降水
较少,长江干流水位下降,鄱阳湖的水体流向长江,湖泊水位下降,河床裸露,只有较深的
湖区河道存在水体,从而形成“线”。随着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江和鄱阳湖水位的季节变化,
长江与湖泊的相互补给发生变化,出现了“高水成片、低水成线”的现象,A项正确。
22.[考向湿地的保护]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蓄水期的时段应在()
A.1〜3月B.4〜6月
C.7〜9月I).10〜12月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调枯畅洪”的含义。依材料可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较低,
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由于枯水期湖泊水对河流水进行补给,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导致。为了
解决该问题,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修建水闸,在洪水期开闸蓄水,既可以减少下游的洪水量,
也可以增加湖泊的水量;枯水期,可以通过人为调控,控制鄱阳湖枯水期的水位。因此鄱阳
湖水利工程枢纽蓄水期应为当地的洪水期,故C项正确。
(共4题,共56分)
[夯基础一确保大本营]
23.(2019•超级全能生26省联考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海拔1275ni,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域面积季节变化
大,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
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造成其他野生生物大量死亡,环境恶化,读湖区气候统计
表和丰水期乌尔米耶湖水域面积图(下图)。
月份123456789101112
最高气
351017222831312720126
温(℃)
最低气
一6-50591317161271-3
温(℃)
降水
303352624614624224030
(mm)
GAG。山脉
(1)简述乌尔米耶湖丰水期主要补给水源。(4分)
(2)指出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并分析自然原因。(4分)
(3)针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4分)
答案(D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补给。
(2)秋季。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强烈,秋季雨季没有
到来,湖水持续减少,达到极值,盐度最高导致红色藻类暴发,湖水变成血红色。
(3)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或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
解析第(1)题,由图表信息可知,乌尔米耶湖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有河流补给;秋末
到夏初降水相对较多,有大气降水补给;冬季气温低于0C,有降雪发生.,春季有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给。第(2)题,“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
成血红色”,所以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湖水盐度最大。当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强烈,湖水持续减少,到秋季10月雨季到来之前,盐度最高达到极
值,导致红色藻类暴发,湖水变成血红色。第⑶题,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主要是当地生产生
活过度截留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所致。所以可以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或采用滴灌、喷
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循环利用水资源;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等应对措施。
[强素养一争夺分水岭]
24.(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有大面积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
物种极为丰富,美丽的刺葵群落,高大的乔木,成群的野象……其下还是大型真菌的理想家
园。可如今的原始森林早已锐减到了远山的保护区,林地满是整齐划一的橡胶林,林下草木
不生,除草剂和农药铲除了大量原生生物。
材料二近些年,云南省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被频繁提及,
而亚洲象是其中矛盾激化最为严重的例子。下图是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变化图。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西双版纳有大面积热带雨林分布的原因。(3分)
(2)用整体性原理简述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转化过程。(3分)
(3)读图描述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4)试分析橡胶林面积持续扩大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D纬度低,温度高,热量充足:位于云贵高原南侧,北部有高原山脉阻挡,受冬
季风影响小:有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带来的充足水汽,降水丰富。
(2)湿热的气候有利于植被生长,植被提供大量的枯枝落叶,湿热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
作用强,产生大量腐殖质,腐殖质又为植物提供养分。
(3)特点:分布范围变小;分布地区发生割裂,被分割成了一座座孤岛。原因:大面积开
艮原始森林,种植经济作物(橡胶、茶树):水库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剧;过度种植,土
壤肥力降低;破坏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解析第(1)题,影响森林分布的原因,从纬度、地形、冬季风和夏季风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整体性原理是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气候对
植被、土壤产生很大的影响。湿热的气候有利于植被生长,植被提供大量的枯枝落叶,湿热
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强,产生大量腐殖质;腐殖质又为植物提供养分。第(3)题,从图
上亚洲象分布可知,其分布特点有:分布范围变小;分布地区发生割裂,被分割成了一座座
孤岛。原因主要从森林面积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4)题,由题中信息''林下
草木不生,除草剂和农药铲除了大量原生生物”可知,橡胶林面积的扩大,会导致天然植被
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剧;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破
坏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25.(2018•云南昆明一中全国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面积4.5万平方千米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和西藏两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4
600米以上,腹地为无人区。这里湖泊、沼泽密布,被称为“千湖之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
与此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为藏羚羊等青藏高原特有哺乳动物提供了完整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快乐天堂”。在每年初夏,成千
上万的母藏羚羊从位于西面的羌塘,北面的阿尔金山和东面的三江源越冬地迁徙几百千米来
到可可西里的湖泊盆地产犊。
2017年7月7日,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玉树州曲麻莱县多秀村是可可西
里一个只有320户的藏族村落,由于地处可可西里生态缓冲区,向外搬迁还是不迁,成为专
家关心的问题。
90°96
(1)分析可可西里地区被称为“千湖之地”的原因。(4分)
(2)为何可可西里湖泊盆地成为藏羚羊主要产犊地?(4分)
(3)简述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3分)
(4)你认为地处生态缓冲区的多秀村是否需要外迁?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1)冰川融水多;气温低,蒸发弱;地形相对封闭,不易外流;冻土广布,地表水
不易下渗。
(2)湖泊、沼泽密布,水草丰盛;盆地地势低,气温高;保存着完整的不受干扰的迁徙路
线;多为无人区,受人类干扰少。
(3)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可进一步深化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可利用国际合作和支持,提
高保护水平和能力;可唤起更多人的关心和保护参与;可提高知名度,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
(4)不迁:藏族村落本就是可可西里的有机组成部分,保留可以保持保护区的原貌;保留
牧民朴素的生态环保理念,可在缓冲区做好生态环保展示工作;保持可可西里的文化特质,
同保护自然生态特质同样重要;外迁成本高,牧民不习惯。
外迁: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统一保护和管理;有利于改善牧
民的生活条件;人口少,搬迁费用小。
解析第(1)题,湖泊、沼泽多主要考虑来水多(降水、其他水源的汇入),排水少(流出、
蒸发、下渗)。该地位于青藏地区,水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该地地形封闭,地势四周
高中间低,不易排水;温度低,蒸发量小;冻土广布,水不易下渗,都使得该地积水成湖、
成沼泽。第(2)题,该地湖泊沼泽多,水源充足,草类茂盛,为藏羚羊的迁徙繁衍提供食物;
湖泊盆地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材料中提到该地腹地为无人区,很少受到人类干扰,有利
于藏羚羊的繁殖。第(3)题,申报世界遗产主要的意义是提高知名度,加大对可可西里的保护
力度,引起更多人对它的关注和保护。第(4)题,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外迁,主
要从改善牧民牛.活,减少对生态的破坏等方面回答;不同意外迁,主要从牧民的生活习惯,
民族特色等方面回答。
[提智能一勇攀最高峰]
26.(2019•广东百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区域海拔为1500〜2()67米,面积为20029公顷。历史
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由于大规模开垦,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
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出现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现象。自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