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研究内容摘要公共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而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使公共政策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才能真正达成政策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公共事务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日益增加,仅靠单一的政府部门难以保障公共政策施行的效果,政策执行领域亟需社会力量加入其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逐步发展壮大,依托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广泛参与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之中,然而由于其在参与能力、参与渠道、参与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导致实际中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面临困境。选取S市H区X事务所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成功实践作为个案,通过实地调研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对该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的参与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个案中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的经验,并结合政策网络理论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相关知识对这些经验进行概括,认为该事务所实际上创新地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可称之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专业-支持”机制,这一新机制可以很好地展现非政府组织在宏观环境背景下通过中观结构与微观行为实现在公共政策执行中有效参与的具体运作方式。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政策执行;参与机制目录TOC\o"1-2"\h\z\u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及其机制 2(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概述 2(三)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现有机制存在的局限性 3三、案例分析 4(一)X事务所概况 4(二)X事务所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过程 4(三)X事务所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宣讲、指导、督导等服务 5(四)改善社区垃圾分类执行效果 5(五)X事务所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案例的启示 6四、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的应用建议 6(一)完善宏观环境 6(二)优化中观结构 8(三)改进微观行为 9五、结语 9参考文献 10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研究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作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政策执行对于公共政策最终实施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以及政府职能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不断转变,公共政策也相应地由政府单一垄断式执行逐步迈向多元主体共同执行,这其中非政府组织凭借其特殊的资源和能力,在政策执行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能,已经成为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主体之一。然而当前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实际过程中仍存在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渠道不顺畅、参与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其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功能发挥。首先,部分非政府组织因自身条件存在局限性,不具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能力,无法进入政策执行领域。其次,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设置的准入门槛较高,社会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认知度也不够,导致其在参与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多重障碍,参与渠道不够完善。最后,有些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时或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或与其他执行主体产生矛盾,致使公共政策执行效果不佳,偏离了政策目标。因此,为了确保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优势,亟需对其参与政策执行的机制展开研究,深入分析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执行全过程的行动逻辑及其与公共政策执行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提供可借鉴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当前国内外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进行研究的文献中大都只关注政策制定环节,而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问题展开具体分析的文献数量并不多,该领域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综合公共管理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对S市H区X事务所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的参与状况展开实践调查,并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两大理论工具,试图提炼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创新机制,从而充实和扩展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执行领域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完善该领域的理论框架,以期为之后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2.现实意义首先,研究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有助于提升非政府组织在政策执行参与过程中的成效。通过对案例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实际运作中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执行的现状,结合相关理论将案例中非政府组织实践的成功经验以构建机制的方式加以总结,能够为现实中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引导它们以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式参与政策执行,改善参与的效果。其次,研究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有助于探索多元主体共同执行公共政策的有效路径。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会与政府、公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其他主体频繁接触,通过对其与这些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开展研究,有利于理顺政策执行中多元主体的关系,协调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之间的博弈,优化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进一步促进公共政策执行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最后,研究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有助于促进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作为社会成员志愿结成的组织,非政府组织能够将分散无序的公民意志凝聚成集中有序的集体意志,促进公民利益诉求的表达。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政策执行领域的参与本质上是更高层次的公民参与,对其参与机制进行探讨有利于推进公民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实现更有效的参与。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及其机制(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政府单一主体参与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失灵传统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以政府为唯一中心,尽管这一模式曾经在历史上发挥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社会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执行模式已越来越显示出了其笨拙性、僵化性和不适应性。政府单一主体决定政策执行导致的效率低下、体制僵化、腐败滋生等弊端彰显出这一传统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灵,公共政策执行领域亟需引入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通过在政策执行过程对政府进行协助与监督,以弥补政府缺陷,规范政府行为,从而改善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 2.可能性: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机强烈 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任何政府合作组织的非营利机构,其成立目的是通过促进发展与民主来解决公共问题。非政府组织具有利他主义行为动机,即其活动不以组织成员个体获利为目的,而是追求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最大化,从公共价值角度而言,增进社会公益是其宗旨,志愿奉献是其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公共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和行动方式,将政策方案在现实中得以执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公共利益得以达成。出于共同的社会公益目的,非政府组织具备强烈的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机,能够通过在参与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政策方案的有效实施。作为社会成员出于共同目标自发结成的组织,非政府组织源于社会、源于公民、源于结社权这一公民基本权利,它能够通过组织载体将分散的个人意志转化为集中的集体意志,实现公民利益诉求的聚合化,从而促进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实现。(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概述 1.委托式参与机制在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委托式参与机制下,非政府组织实现的是一种直接参与,即在某些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政策领域,尤其是公益领域,政府以全权委托的形式将公共政策执行的全部职能交由非政府组织,让其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直接负责执行相应的公共政策,以完成既定的政策目标,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委托式参与机制强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授权与被授权关系,非政府组织在接受委托后,依托独特的身份特性,依次展开执行过程中各项具体任务,推动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例如中国青年基金会接受中央政府委托,全权负责希望工程这一公益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顺利完成了政策执行中资金筹集、人员培训、宣传动员、活动组织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希望工程建设的圆满成功。2.合作式参与机制在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更常见的情形是非政府组织与政府进行合作,以自身优势填补政府职能缺口,从而共同推进公共政策的有序执行。在这种合作式参与机制下,非政府组织需要在前期获得政府的高度信任与有力支持,并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专属优势,通过与政府在各项执行任务中进行信息沟通、资源交换与行动互助,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二者的功能进行整合,共同促进公共提升其执行的效率和效果。3.监督式参与机制与上述两种参与机制下非政府组织均参与到公共政策执行具体环节之中不同,监督式参与机制则强调非政府组织并未参与政策执行的实际行动,而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公共政策得到精准执行。相较于委托式参与机制和合作式参与机制,监督式参与机制下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程度较弱,其并非作为执行主体之一参与公共政策执行具体工作,而仅仅承担监督政策执行的任务,然而非政府组织的这一监督职能对于保障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仍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政府等主体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当行为,作为独立社会力量的非政府组织运用自身专业能力对相关执行主体的行为展开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防止政策失真,促进政策功能的发挥。例如在某些行业相关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行业协会作为行业内部成员的代表,对政策实施中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及时披露其中的违规现象,反映会员企业的共同诉求,从而维护稳定的市场秩序。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现有机制存在的局限性1.视角过于宏观目前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现有机制均侧重于对非政府组织参与过程的整体概括,视角较为宏观,较少涉及对参与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具体行为的描述,尤其是缺少对政策执行各个阶段中非政府组织参与行为的阐述,这导致参与机制对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实际参与现状的针对性存在不足,未能细致刻画出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表现。2.维度过于单一一维度,分别聚焦于其参与动因、与其他参与主体的关系以及参与职能,然而实践中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参与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单单用某个视角进行探究难以展现其在参与过程中的完整行动轨迹,不利于对其参与过程展开全景分析。3.对象过于笼统以上三种参与机制的建立均基于学者们对现实中广大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现状的总体分析,而非基于某一个或某一类非政府组织参与具体公共政策执行的案例实践,这使得构建出的参与机制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信服力存在不足。在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不断地创新和大胆探索新的机制。那么,现实中有没有以及有哪些机制是有效的并被非政府组织实际地运用着,但却没有被发现和被总结成理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在实践中开展了调查。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除了对这些已有的参与机制有充分的认识之外,还有必要总结和概括出更多的机制。三、案例分析(一)X事务所概况1.发展历史X事务所于2019年2月13日登记成立,它是全国首家专业从事基层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非政府组织,是H区为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市民积极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而专门培育的专业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H区各街道提供垃圾分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旨在促进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得以有效实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2.人员构成目前该事务所的人员构成分为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两个部分,专职人员大概有4-5名,其余为兼职人员。专职人员主要负责社区垃圾分类方案及相关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兼职人员主要承担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宣讲活动的讲师和助教工作。3.业务内容该事务所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和街道办事处委托事项,对社区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咨询、督导、宣讲服务,同时策划和组织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通过发挥自身在垃圾分类方面的专业优势,与居委会共同协作推进广大社区居民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助力垃圾分类政策在实践中得到切实落实。(二)X事务所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过程1.社区垃圾政策执行出现障碍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同时促进资源的可回收利用,2019年1月31日,S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S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宣布该条例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垃圾分类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改善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之举。H区各社区在条例颁布之后,纷纷响应号召大力推行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然而由于当前大部分居民尚未养成垃圾分类意识,难以迅速转变长久以来的直接投放垃圾习惯,导致很多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同时,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垃圾分类专业知识方面的了解十分有限,极大制约了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使这一政策在实践中的执行遭遇障碍。2.街道办向X事务所购买社区垃圾分类服务为了更好推行社区垃圾分类政策,H区街道办事处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吸纳X事务所这一专门从事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专业化组织加入到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之中。(三)X事务所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宣讲、指导、督导等服务在接受委托后,X事务所便与居委会进行合作,共同落实社区垃圾分类政策各项具体任务。首先,事务所协助居委会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会等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政策的意义和必要性,让居民明白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了解垃圾分类究竟是怎么做的。让他们愿意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同时还打造了垃圾分类体验馆,在体验馆中比如像趣味活动,还有环保DIY体验之类的活动,都起到了很好的一个动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效果。体验馆的项目内容如下表3-1所示。表3-1垃圾分类体验馆项目内容介绍表区域功能分区主要内容外区资源回收与立体绿化区由废旧衣物通过特殊工艺合成的立体绿化墙,用独特的创意,将“腐朽”变为奇迹环保艺术墙绘展示区外墙上布满了手绘立体环保图画和标语,营造出既温馨又环保的绿色氛围内区循环经济展示区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微电影及宣传视频,展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垃圾处理全流程趣味游戏互动区文字介绍为主,配有大量图片,参观者可通过互动游戏体验垃圾分类DIY环保体验区 开展现场DIY体验(制作环保酵素肥皂、废弃生物基质绿色盆栽等)可以看出,垃圾分类体验馆实现了因材施教,能够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处置过程,感悟垃圾分类“全过程综合治理”的实践经验,传播“全社会普遍参与”的行为理念,从而调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同时,事务所工作人员会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居委会成员、楼组长、居民、志愿者团队等展开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与指导,提升他们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与技能。此外,为了保证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长效性,事务所还会采取一些方式监督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投放行为,并根据分类效果适时改进执行方案。(四)改善社区垃圾分类执行效果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X事务所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的工作情况,笔者向J街道的Y小区与X小区的居民随机发放了4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到有效问卷36份。问卷中设置了若干问题以调查居民对X事务所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参与状况的态度,其中部分问题的结果为评价X事务所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针对本社区垃圾分类实施情况,样本中大部分居民均表示“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持“一般”或“不大满意”态度的居民很少,无人表示“不满意”(详见下图3-1),这表明从总体上看,在X事务所参与下,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垃圾分类施行的满意度较高,侧面反映出X事务所在改善社区垃圾分类执行效果方面颇有成效。此外,笔者通过对Y小区与X小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到,在X事务所的参与下,两个小区均取得了良好的垃圾分类执行成效,基本都能达到90%以上的居民能自发自愿地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做到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表3-2垃圾分类满意程度统计表程度人数基本满意18非常满意16不大满意1一般1不满意0(五)X事务所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案例的启示1.X事务所取得良好参与成效的关键在于参与机制X事务所之所以能够顺利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参与成效,是因为其依托自身优势,在实施执行过程中各项具体任务时采取了精确有效的行动方略,形成了一套科学而合理的参与机制。正是基于这一有效的参与机制,X事务所得以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促进这一政策在实践中的圆满实施。2.X事务所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的参与机制具有创新性公共政策执行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并不是唯一的,在参与特定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因其自身特性与行为选择的差异会形成多样化的参与机制,取得不同的参与效果。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参与过程中,X事务所立足自身优势,并基于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特点,采取了适合而有效的参与途径,探索出促使其实现最佳参与成效的最优参与机制,这一机制相较于前文所述的委托式参与机制、合作式参与机制与监督式参与机制有其不同之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X事务所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的参与机制具有可推广价值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过程中,X事务所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参与机制,并借助该机制达成了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的有效参与。对X事务所在社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中的参与机制进行探讨后发现,该参与机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将其创新经验归纳成一套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创新机制,为更广泛的公共政策执行实践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提供参考与借鉴。笔者认为,可将该创新机制概括为“专业-支持”机制,该机制可用现有理论对其加以很好的解释和说明。四、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的应用建议 (一)完善宏观环境 1.加强制度保障,加大执行授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为其提供并保障一个健全的法制和管理环境。政府的有力支撑是推动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的必备条件,应通过加强制度保障与加大执行授权,进一步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政治环境。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相关法律法规,以科学完备的制度为其发展保驾护航。首先,应在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办法》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孵化和培育力度,加快建设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机制,细化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具体法规,更加有针对性地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提供指导。其次,政府应对现行非政府组织的双重管理制(即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注册管理和日常性管理分别由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来实施)进行改革,简化其在备案注册、登记认证等方面的繁杂程序,降低非政府组织在政策执行领域的准入门槛,为其合法身份的获得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转变自身职能,进一步加大对非政府组织在与基层治理或公益服务有关的公共政策执行领域的授权力度。政府要将自己不适合或干不好的专业性社会事务,尽快让渡给非政府组织来完成。政府应充分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独特资源优势和身份特征可以有效弥补当下政府管理中的不足,给予其足够的信任,适当向其让渡公共政策执行的部分权限,赋予其参与政策执行的合法性和自主性,推动政策在实践中顺利执行。 2.提升公民参与,增强组织认同 在公共政策执行中,非政府组织可作为中介促进政府与公民开展实质性对话、缓和不必要冲突,从而协助公民实现有效政策参与,而为了让其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公民也应从个体出发,为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执行培育支持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公民应加强对公共政策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识,牢固树立政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政策执行的能力。首先,公民应转变对公共政策漠不关心的观念态度,明确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认识政策与自己的关联性,培养政策参与的意愿与热情,变消极的被动参与为积极的主动参与。其次,公民应提高自身政治素养,自觉学习公共政策相关理论,掌握政策相关专业知识,以实现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参与。另一方面,公民应增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认可其作为公民利益代表者的地位,并愿意在它们协助下更好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公民可借助报纸、电视、互联网、微博等传统和新兴媒体工具加深对非政府组织的了解,并不断增强自身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全面认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内的活跃表现,正确看待其行动对于提升社会福祉的卓越贡献。3.倡导多元共治,吸纳组织参与 一方面,应大力倡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理念,塑造公共政策执行领域多元主体合作的良好风气。通过在全社会加强对民主开放、合作共治等观念的宣公共利益联系密切的公共政策更多地选择多元主体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执行,提升公众对于非政府组织加入政策执行的认可度,为其实现有效参与培育观念土壤。另一方面,应积极吸纳非政府组织进入公共政策执行领域,鼓励其运用自身优势助力执行目标的实现。当前中国的基层民主实践发展势头良好,作为其载体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引导基层民众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内公众参与在程度和渠道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发展非政府组织,扩大公众参与,促进公民更好地加入到社会治理之中。因此在推进基层政策落实的环节中,应积极动员非政府组织一同加入,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其他主体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彼此间的信息互通、资源互换与行动互助共同完成政策执行任务。(二)优化中观结构 1.强化组织要素,改善内部建设首先,在组织目标方面,非政府组织应始终明确自身公共利益的价值指向,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据开展组织活动,致力于为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并通过开展教育的方式促进其组织目标内化为组织成员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强化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使命感。其次,在组织成员方面,非政府组织应适当提高招募人员的标准,在招募时着重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素养与服务热情,大力引进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并做好人才的激励、培训与储备等各项工作。此外,应加强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完善组织成员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增强人才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激发人才的最大活力。最后,在组织制度方面,非政府组织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为组织的自我管理提供依据。一是要建立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对人员的招聘、培训、晋升、薪酬福利、考核、奖惩等各方面的规定,以在保证组织成员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工作效率。二是要建立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组织的资金从获取到使用的整个环节公开透明。三是要建立严格的自我监督制度,强化自律意识,健全自律机制,实现道德驱动的自律与制度约束的自律的结合。 2.培育参与资源,巩固资源基础首先,在培育信息资源层面,非政府组织应努力畅通组织内外部的信息渠道,扩展知识来源,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整体知识水平。同时非政府组织成员应增强自身对于所参与领域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学习,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鼓励组织成员之间展开自由的交流和探讨,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其次,在培育技术资源层面,非政府组织应一方面加大对优质人才资源的挖掘力度,通过宣传积极动员他们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组织活动之中,从而提升非政府组织的整体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应对参与的每一次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以书面化的方式加以记录,以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应增进与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对话与合作,通过吸纳其他组织的先进技术,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以补充和改善自身技术资源的不足。 3.改良关系结构,促进良好互动首先,非政府组织进入政策执行领域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但其应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建设以避免对政府的过度依赖,通过提供新的社会资源、产生新的社会活力,与政府形成功能互补的社会结构,各自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非政府组织还应主动配合和辅助政府的工作,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活动开展的依据,积极促进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非政府组织应加强与公众的联系,深入基层群众之中与他们广泛开展沟通与对话,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改善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印象。同时,非政府组织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向公众科普组织的使命和愿景,提升组织的社会认同度和公信力,使组织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与资源支持。最后,中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基层活动频繁,致力于为基层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因而扎根于基层的民众自治组织是其最重要的依托力量。非政府组织应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保持良好联络,充分认识彼此在身份特性与资源优势方面的差异,提高相互之间的互动频率,借助经常性地共同举办活动等形式巩固彼此间的友好关系。 (三)改进微观行为 1.充实前期准备,提升指引成效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应提升制定执行方案的能力,确保执行方案科学有效。首先,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环境的监测,尽可能多地掌握政策有关的各项信息,为政策执行方案的制定确立依据。其次,非政府组织应利用过往工作中的经验归纳出一套完善的执行方案制定程序,并按照科学的程序规定确定执行计划。最后,非政府组织应提升执行方案的针对性,改变单线思维,依照不同政策的执行特征与环境特点灵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执行方案。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应增强活动策划能力,创新与公共政策相关的活动内容,丰富其进行政策宣传与公众动员的形式,更好地吸引广大公民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了解政策内容,提高他们参与政策执行的意愿。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地下直埋式PE五孔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智能离子烟雾探测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鸡眼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椅子手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数据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家具钢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网络课程学生纠纷调解协议书
- 有声读物用户反馈协议书
- 2024年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2篇)
- 2025届重庆市六校联考高考冲刺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4年生产部年度工作计划(3篇)
- 消防安全工作台账
- 《品牌策划与推广》课件
- 《安全知识教育》课件
-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图文课件
- 安全部经理述职
- 对项目施工管理的总体安排和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网络营销与策划》判断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
- 科幻小说阅读(原卷版)-2023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练
- 展馆维护合同模板
- 13 组装小车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湘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