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_第1页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_第2页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_第3页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_第4页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四章\o"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化学反应单元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训练范围:泸教版九年级第4单元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C.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D.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A【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均保持不变,所以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不变,故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故正确;C、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以及其他各项生理活动,进行其他工作与劳动,所以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故正确;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正确;故选:A。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小于木材的质量D.在空气中加热铜丝,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答案】A【详解】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A、石蜡熔化过程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氧气逸出导致固体质量减少,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木材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消耗的氧气质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灰烬的质量小于木材的质量,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生成物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化学家与成就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 B.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论C.门捷列夫创立分子学说 D.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答案】D【详解】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拉瓦锡通过精确的定量实验,证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归纳、推理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金刚石也具导电性B.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可以燃烧C.汽油洗油污属于溶解,洗涤剂洗油污也属于溶解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稀硫酸也可用于金属除锈【答案】D【详解】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石墨具有导电性,但金刚石不能导电,故说法错误;B、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说法错误;C、汽油洗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说法错误;D、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酸、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故说法正确。故选D。5.下列同学们的交流符合“绿色、健康、安全”这一理念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即使煮熟后也不能将其破坏,所以霉变的大米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此选项错误;B.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水能导电,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此选项错误;C.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乘坐火车不能携带任何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此选项错误;D.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露,要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易降低室内煤气的含量,防止发生爆炸,此选项正确。故选D。6.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B.鼓气球扬起面粉,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实验中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D.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答案】C【详解】A、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等场所都含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面粉厂内,必须严禁烟火,故说法正确;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故说法B正确;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变的,点燃蜡烛是为了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故说法错误;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所以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故说法正确。故选C。7.生活处处即化学,对下列生活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可燃物浓度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降低油的着火点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隔绝空气【答案】B【详解】A、煤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氧气的浓度,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是因为降低了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是因为移除了可燃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8.“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84”消毒液(有效成分: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HCl B. C. D.CO【答案】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1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Cl2故选:B9.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开创了辉煌的化学工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大燃气进气 B.汽油喷成雾状C.

架空木柴 D.煤块变煤粉【答案】A【详解】A、加大燃气进气,即增加可燃物,会导致氧气不足,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故A符合题意;B、发动机内汽油喷成雾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充分燃烧,故B不合题意;C、架空木柴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料的燃烧,故C符合题意;D、煤块变煤粉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料的燃烧,故D符合题意。故选:A。10.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在这个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A.31:32:142 B.31:160:284C.31:32:71 D.31:40:71【答案】D【详解】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在此反应中磷、氧气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关系(31×4):(32×5):(142×2)=124:160:284=31:40:71。故选D。11.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3.9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C.丙一定是化合物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B【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所以10+3.5+10+6=8.6+3.5+x+14.5,x=2.9,故甲、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该反应为化合反应。【详解】A、由分析可知:x=2.9,故错误;B、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10g-8.6g):(14.5g-6g)=14:85,故正确;C、丙为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之一,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故错误;D、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为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错误;故选B。12.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O2H2+O2 B.3Fe+2O2Fe2O3C.CaCO3+2HCl=CaCl2+H2O+CO2↑ D.Cu+2HCl=CuCl2+H2↑【答案】C【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13.下图为氟气(F2)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F2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5:8【答案】D【分析】由氟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详解】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均为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氟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2=3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18,氟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1=20,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6=32,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F2,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正确;D.丙是HF,丁是O2,生成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20×4):32=5:2,错误;故选D。14.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利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符合“碳中和”绿色理念。它是由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而得,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X,则X的化学式为A.O2 B.H2O2 C.H2 D.H2O【答案】D【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不变,反应前C、O、H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6,反应后C、O、H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1、4,则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D。15.燃煤电厂“脱硫”过程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X+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A.SO2 B.SO3 C.CaO D.H2SO4【答案】A【详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a、C、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8、0,反应后Ca、C、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2、2,则X为SO2。故选A。16.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过程③中,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氧分子C.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详解】A、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B、由微观反应过程可知,过程③中,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氢分子,故B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氢分子分成氢原子,然后与氧分子结合成过氧化氢分子,故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故C正确;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而不是生成水,故D错误;故选C。17.在化学反应X+Y=Z中,若3克X和8克Y充分反应后,生成的Z的质量不可能是A.3g B.5g C.8g D.11g【答案】A【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如果3克X和8克Y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Z的质量为11克;如果X过量,3克X和8克Y不是完全反应,则生成物Z的质量大于8克小于11克;如果Y过量,3克X和8克Y不是完全反应,则生成物Z的质量大于3克小于11克。故选A。18.举重运动员常将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上以增大摩擦。已知碱式碳酸镁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镁、水和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O B.O2 C.SO2 D.CO2【答案】D【详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已知碱式碳酸镁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镁、水和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反应物有镁、碳、氢、氧四种元素,已知的产物中有镁、氢、氧三种元素,故该气体必有碳元素,又为无毒气体,故不是一氧化碳,则为二氧化碳,故选:D。19.一种人工光合固碳的反应示意图如下,参加反应微粒的符号表征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答案】A【详解】根据微粒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微粒的符号有CO2和H2O,反应生成微粒的符号有CH2O2和O2,故选A。20.在实验室中,安全是首位。以下图标表示“仪器热烫,避免直接接触”的是A. B. C. D.【答案】D【详解】A、图标表示:“实验中会用到或产生有害气体,或产生烟、雾,应开启排气管道或排气扇”,不符合题意;B、图标表示:“实验中会用到电器,禁止湿手操作”,不符合题意;C、图标表示:“实验中会遇到明火”,不符合题意;D、图标表示“仪器热烫,避免直接接触”,符合题意;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21.配平下列方程式:(1)Al+H2SO4═Al2(SO4)3+H2↑(2)Mg+O2MgO(3)Fe+HCl═FeCl2+H2↑(4)CH4+O2CO2+H2O【答案】(1)233(2)22(3)2(4)212【详解】(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Al2(SO4)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Al、H2SO4、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3。(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O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Mg、Mg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HCl的化学计量数为2。(4)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氧气、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2。2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图1)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液氢变为氢气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填“增大”或“减小”)。(2)“氢”洁冬奥,零碳未来!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个质子。(3)为使图2完整准确,应在甲中补充1个___________(填“A”或“B”)A. B.(4)由图2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答案】(1)增大(2)10(3)B(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详解】(1)气体的分子间间隔最大,液体的分子间间隔其次,固体的分子间间隔最小;所以液氢变为氢气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2)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一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质子,所以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3)由图可知,乙图中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甲图中也应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甲中应再补充1个氢分子,即选B。(4)由图2可知该反应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甲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燃烧的现象是,瓶中要预先装少量水,其作用是。(2)乙是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某同学用乙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原因是。若要用此装置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烧杯和试管中药品可以分别更换为。(3)丙是镁条燃烧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用此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4)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数目

⑤物质总质量【答案】(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2)反应有气体逸出未被称量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3)反应生成的白烟是氧化镁固体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氧化镁的损失(合理即可)(4)①③⑤【详解】(1)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②瓶中要预先装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2)①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故答案:反应有气体逸出;②要用此装置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故可以更换为未被称量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3)①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②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白烟是氧化镁固体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氧化镁的损失(合理即可);(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也就不变,故答案:①③⑤。24.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分析,把以下成语所体现的化学原理填写在横线上:(1)“钻木取火”。(2)“釜底抽薪”。(3)“煽风点火”。(4)“火上弄冰”。(5)“密不透风”。【答案】(1)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隔离可燃物(3)增大氧气的浓度(4)降低可燃物的温度(5)隔绝氧气【详解】(1)“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着火点。(2)“釜底抽薪”是通过取走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3)“煽风点火”中煽风为了加速空气流动可以增大氧气的浓度。(4)“火上弄冰”是冰融化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5)“密不透风”主要体现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25.镁是一种重要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单质镁:。请计算:(1)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应用此法制备48t镁,至少需要消耗的质量是多少?解:设至少需要消耗氯化镁的质量是x列比例式x=答:至少需要消耗氯化镁的质量是**。【答案】(1)+2(2)190t【详解】(1)氯化镁中氯元素显-1价,设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故填+2;(2)由题可知,可列出比例式为:,解得x=190t。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1分)26.利用下列装置完成气体制取的实验。(1)仪器①的名称是。(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②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实验步骤:甲同学负责检查气密性;乙同学负责装试剂;丙同学负责固定发生装置,调节酒精灯的位置,接下来丁同学的操作是(写1点);你负责加热试管,收集气体。(3)自制氧气急救箱可用于家庭供氧等,工作原理如装置D所示。①装置D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拉杆用于抽拉内贴滤纸且装满二氧化锰和小石头等混合物的多孔小瓶,抽拉小瓶的优点是。【答案】(1)长颈漏斗(2)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合理即可)(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应选择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故填: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甲同学负责检查气密性;乙同学负责装试剂;丙同学负责固定发生装置,调节酒精灯的位置,接下来丁同学的操作是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或者在试管口放棉花团,连接导管);你负责加热试管,收集气体,故填: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合理即可);(3)①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利用可以抽拉的多孔小瓶,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7.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可能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若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O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面是错误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在试管中装入适量高锰酸钾,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中撤离出去。则正确的顺序是。(3)若用装置B和F制取气体X,装置中b和d相连,则气体X是。【答案】(1)酒精灯(2)④②①③⑥⑤(3)H2【详解】(1)仪器a是酒精灯;(2)装置A中有棉花,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根据“查装定点收离熄”顺序可以知道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①③⑥⑤;(3)装置B适用于反应物为液体和固体不加热型反应,装置F中采用短管进气体,长管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由此可知该气体X为氢气。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1分)28.小林对某品牌牙膏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