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非虚构文学关联阅读(三)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非虚构文学关联阅读(三)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非虚构文学关联阅读(三)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非虚构文学关联阅读(三)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非虚构文学关联阅读(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非虚构文学关联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

材料一:

非虚构文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

即“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

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

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

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

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

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

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

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

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

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

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在“真

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

同意头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

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

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的形式”。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

技巧与道德眼光一一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

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

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

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

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

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

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

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

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

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

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

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

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一一不

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

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

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

材料二: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

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

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

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

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

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

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

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

的怀想。

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

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

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

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

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

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

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

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

并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

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

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

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

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

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

的深入思考。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

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

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

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

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

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

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

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

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

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

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摘编自洪治纲《人民日报:“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1.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

还原的意味,还体现了积极勘探和理性反思的特质。

B.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

虚构面目出现时,就更具介人性、影响力和批判性。

C.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

分析和思考,表现出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

D.非虚构文学(写作)虽不排斥叙事性,但强调独特的现场感

和真实感,少有感性抒情和诗性怀想,艺术性有时偏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文学(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

顾虑,因它与既有文学概念里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

B.“非虚构文学(写作)”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厘清,但某些

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文体特征,印证了其概念的严谨性。

C.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

写作,才对他们的虚构性写作大有裨益。

D.材料一圈绕“真实”二字论述“非虚构文学(写作)”,材

料二角度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极大肯定。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

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

多的东西。”

B.“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

证性……保留可靠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

C.“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

我总是辩护似的加上一句‘这是真事',仿佛就立刻使它身价百倍。”

D.“我所掌握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独门的,但我还是觉得和那段

历史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时空,所以决定去马来西亚作一次实地的旅

行。”

4.材料二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如何理解非虚构文学的“真实”?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

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

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是

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

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

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

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

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

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众多文学评论为由失败者构成的小说世界辩护,认为这反映了现

实,体现了小说家对当下现实的敏感。但何谓现实?波德里亚认为,

我们通过大众媒体看到的现实,其实早已是一个被解码和编排过的

“拟像世界”(《拟像的进程))。不幸者被迫从活人降格为苦难的

符号,成为有关失败现实的案例与信息;而我们作为幸存者,所做的

一切并没有真的安慰到他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在消费他们。

要改变这一切,就要拒绝将生活简化成苦难以及有关苦难的信息。进

而,就要在一个现实逐渐被拟像取代的信息世界中,用虚构的方式重

建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假如生活确实是糟糕的,人已经习惯于

拟像,那么就让这糟糕的生活和在拟像世界长大的人去重新学习效仿

这个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而非相反。

当代认知科学已经清楚地表明,类比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而且答

案不唯一。借助类比,人们得以通过熟悉的事物去猜测和理解陌生之

物,而每一件新加入的陌生之物都会对我们头脑里熟悉的概念进行重

组。相对于我们传统所说的归纳从表象到本质和演绎从本质到表象,

类比思维更为灵活,它认为不存在绝对的表象和本质,人是处在各种

生生不息的关系中,并不断根据新的类比来形成和调整对于表象和本

质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好理解为什么一个虚构的小说世界

会对真实世界发生实际作用,因为阅读小说的人不断在进行类比,小

说人物的种种道德境遇、价值判断和情感诉求,甚至某种独特的语法

表达,都会丰富或打破读者现有的认知概念,并帮助他去反思和重组

自我。但每个读者的类比方式又不尽相同,都携带着各自己有的认知

体系和能力。小说既不高于现实,也不低于现实,它和古老的神话、

童话以及民间故事乃至一切艺术形式一样,平行于现实,它作用于现

实和读者的方式是自由类比,而非机械地反映、焦虑地见证和单方面

的教谕。而虚构和阅读,由此方可共同成为一种积极的道德实践。

一个好的小说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它不被

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

事物和新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再假

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好迅速发现这种技巧并为之击节

叫好。小说家和读者的关系不是这种熟练演员和老练看客的关系。小

说会生成一个事件。这事件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有它本身的发展

逻辑。因此。随之而生的技巧也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的。所谓原创

的意思本身也是如此,即起源性的,只发生一次。

(摘编自张定浩《小说与事件》)材料二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20

世纪50年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

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

形式”。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

与道德眼光一一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

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

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

你才面临着“是否具实”的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

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

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

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

人性和某种曲深的意蕴;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趣味和人

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

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

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

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

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

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

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

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材料三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

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

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

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

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

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

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

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

的怀想。

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

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

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

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

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

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

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

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

并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

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

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

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

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

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

的深入思考。

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

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

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

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

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

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摘编自洪治纲《人民日报:“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失败者构成的小说世界受到众多文学评论家的青睐,因它体

现了对现实的敏感。

B.小说会生成一个事件,而事件有它本身的发展逻辑,相应的技

巧也是不可复制的。

C.一个虚构的作品会对真实的世界发生作用,在于不断类比会促

进反思与重组自我。

D.有学者认为,读者从大众媒体看到的现实通常是一个被解码和

编排过的“拟像世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因它

与既有文学概念里的虚构性本质对立。

B,“非虚构写作”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厘清,但某些作品呈现

出独特文体特征,又印证了它的严谨性。

C.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

写作,才对他们的虚构性写作大有裨益。

D.材料二围绕“真实”二字论述“非虚构写作”,材料三角度不

同,但同样表现出对非虚构写作的肯定。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

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

的东西。”

B.“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

性……保留可靠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

C.“我所掌握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独门的,但我还是觉得和那段历

史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时空,所以决定去马来西亚做一次实地的旅

行。”

D.“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我

总是辩护似的加上一句‘这是真事',仿佛就立刻使它身价百倍。”

4.如何理解非虚构文学的“真实”?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5.材料三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80年代中后期的文艺理论百花园里,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

最终成为了最绚烂夺目的那一朵,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

即“文学审美反映论”这一理论命题本身的提法并非“无懈可击”。

有学者认为,若只把文学理解为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无论增加“形象”

还是“审美”等修饰词,都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对文学本质的全面把握。

受限于时代境遇、学术视野等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还未能

有机融入到文学反映论之中,到90年代才有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80年代中后期得到的新

发展是深化性而不是突破性的。

诚如马克思所讲,问题意识、现实情怀永远是话语重塑、范式革

命、体系构建最根本的内驱力。诸多新思想、新方法于80年代中后

期提出或形成,但只有其中一部分经过岁月洗礼后还能够被认可、被

传播,而文学的审美反映论恰好是“流传至今”的理论资产之一。无

论留下了多少遗憾,它们都是一代学人在这一阶段勤于思考、不懈探

索的思想结晶。

(摘编自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

期的发展与深化》,有删改)

材料二

文学虚构世界的建构是作家面临的基本问题。作家如何看待与处

理他在现实世界中经历的人物和事件,如何建立文学虚构世界的模型,

体现了他的本体论诉求。

非虚构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科幻文学似乎都与“现实”有关,

但是再现的层次以及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非虚构类作品依

托现实世界,如传记、回忆录、日记、书信、纪实文学等,虽然不排

除各种讲故事的技巧,它的基本要求是“写世界”,“坚持事实……

不要凭空捏造”。现实主义文学分明是一种虚构,但是它追求文学虚

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同构关系,或者说,它追求文学本体论与认识论

的一致性。科幻文学兼有认知性与实验性,即科幻文学建构的幻想世

界虽然是指向未来的,具有乌托邦性质,却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类

比与隐喻。可对作家来说“现实”只是一个表象,它存在于作家的意

识之中。不同的作家对“现实”有不同的理解,而文本对“现实”又

有不同的处理,因而形成不同的文学世界。

文学现有的存在方式、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的变化使得文学研究

需要从先前对“文学是什么”的本质追问走向“文学怎样存在”以及

“文学可能是什么”“文学应该是什么”的多重思考。文学活动涵盖

了作者、读者、语言、作品、世界、媒介等各个环节,形成不同的叙

事模型、精神模型及语言模型。文学是人的一种超越性的活动,表达

了人们超出现实状况的构想与目标。

越来越多的虚构世界也会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精神活动方式的一

部分,进而成为人们关于现实世界的理解的一部分。因此文学本体论

不仅包含了对文学存在方式的思考,也是对文学应然如此的期待与观

照,因而也可以说是对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超越方式的反思。

(摘编自汪正龙《论文学本体论建构中的“世界”维度》,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非虚构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正在形成多种向度

的跨域“凝视”。一方面中国当代作家重审中国现实,聚焦于“中国

故事”,以“吾乡吾土”的情怀关注变动中的中国现实。另一方面,

还有一批美国记者撰写非虚构的“中国故事”值得我们关注,他们以

西方人的眼光感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记录下了大时代洪

流中微观个体的生命体验,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也使得他们的观察难

免偏颇。而海外华文的非虚构写作则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视角。海外华

文的写作者重新“凝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探索自己家族和民族的

传统与根脉。他们的写作较少“东方主义”式的民族偏见,又有跨文

化的广阔视角,呈现出在海外的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对历史的深情凝

视。

海外华文非虚构与国内文坛的非虚构存在诸多差异。海外华文作

家在跨域行走中对故国和居留国的社会现实、文化体验都有更深的了

解,也更容易从跨文化的边缘地带展开调研和写作。这种主体性也使

得海外华文非虚构中“自我”非常突出,形成一种从个体出发审视现

实与历史的眼光。在写作客体上,国内文坛非虚构写作的视野主要在

国内,常见的题材诸如城乡对比、底层写作、关注边缘群体等,海外

华文非虚构的写作则偏于一种跨域视野。海外华文非虚构更具有特稿

风格,在“真实性”与“审美性”的平衡、叙事策略的多样尝试等方

面,都有比较鲜明的美国新新闻主义的纪实主义风格和写实主义倾向。

在写作受体上,更具有家族个人自传和个体记录的色彩,文学性相对

较弱,纪实性较强。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影响了海外华文写作者

的思想与创作。海外华文作家在海外的生活与命运依然与自己的故国

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尝试用介入性的姿态进入历史的缝隙,通过对

海内外漂泊的生命个体的记录,呈现出真实的社会图景,在更具有跨

域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同时,形成对中国历史的另一维度的叙述。同时

我们也要认识到,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由于其题材很难拉开与生活的

距离,容易让读者怀疑其客观性,在史料文献的运用上,如何把握好

文学、历史、资料之间的关系,也是很难平衡的难题,海外华文写作

群体较为分散,写作质量稳定性不强,缺乏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代表

作等,这些都制约着新移民文学非虚构写作的发展。海外作家身处国

际交流的融合地带,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海外华文写作

应肩负更重要的文化传播使命。期待海外华文的非虚构写作,能够以

其独特的域外视角和跨域身份,与国内外非虚构写作一起,用文学阐

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们呈现更为广阔的世界百态与精神图景。

(摘编自张娟《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

与出路》,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还未能与文学反映论有机融合,

所以“文学审美反映论”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对文学本质的全面把握。

B.文学世界里对“现实”的理解,既有不同作家的不同理解,

也有不同文本的不同处理,这些也可能成为人们对现实世界理解的一

部分。

C.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虽然有跨文化的视角和审视现实与历史

的眼光,但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写作已经摆脱了“东方主义”式的民族

偏见。

D.与国内文坛非虚构写作相比,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更倾向于

记录海内外漂泊的个体生命,在跨域视野中展现多元的社会图景和文

化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有关于文学本质的探讨,但是材料一侧重

于理论的发展与局限性,材料二则侧重于理解的多重维度。

B.非虚构文学依托现实世界要求坚持事实但并不排除叙事的技

巧,现实主义文学则强调在认知层面要符合现实世界逻辑。

C.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一些美国记者以西方人的观察视角写

的“中国故事”虽有鲜明的纪实主义风格,但仍难免偏颇。

D.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由于在写作主体、客体、受体等方面与

国内文坛非虚构写作存在差异,制约了其稳定、高质发展。

3.依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对相关文学作品的阐释分析,

不合理的一项是()

A.夏衍的《包身工》真实地记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文中穿

插了不少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和饱含情感的议论,具有典型的非虚构

文学特征。

B.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虚构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迷

乱疯狂的主人公以各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凸显出小说

的非现实性。

C.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大卫一生的遭遇有融

入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虚构与现实交融,多层次揭示了当时英国社

会的真实面貌。

D.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写未来人类实施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

的家园的故事,恢弘想象背后是对现实世界人与人、人与家园关系的

深刻思考。

4.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请结合材料一、二,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5.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海外华文写作如何在理论与

实践中更好地肩负起文化传播使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一天的等待

[美国]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不过我发现他好像

生病了,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

“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

“头痛。”

“赶快回床上躺着去。”

“不,我没事儿。”

“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又

虚弱又可怜,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烧得很厉害。

“上床躺着,"我说,“你发烧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很快来了,给孩子量了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胶囊,并交代如何

服用。一种是退烧药,一种是止泻药,还有一种是抗酸药。他解释说,

流感病菌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存活。他似乎对流感很在行,还说只

要发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轻度流感,只要当

心别引起肺炎,就没有什么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孩子的体温和服药的时间。

“要不要我读书给你听?”

“好的,您想读就读吧。”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

晕。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漠不关心。

我大声读起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可我发觉他根本没有

听。

“感觉怎么样,宝贝儿?"我问道。

“目前为止,还是那样儿。”他说。

我坐在床脚,自顾自地念着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吃另一种胶囊。

按理说他应该睡着了,可是我抬头一看,他正神情古怪地盯着床脚。

“怎么不去睡会儿?吃药的时候我会叫醒你。”

“我还是醒着好。”

过了一会儿,他冲我说道:“爸爸,要是您觉得心烦的话,就不

用在这儿陪我。”

“没有什么可心烦的。”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

里了。”我以为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按医嘱给他吃完药,我

便出去了。

户外有些寒冷,天空中下着雨加雪,飘洒在地面,形成一层薄冰,

那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丛、修剪过的树枝、草坪和空地,似乎都被笼

罩在寒冰里。我牵着小爱尔兰塞特犬出门,沿着大路和结了冰的小溪

往前走,可是,要在光溜溜的冰面上站立和行走,真是有点困难。红

毛犬连跌带滑,一路翅起,我也重重地摔了两跤,猎枪都被甩了出去,

在冰面上滑出去老远。

一群鹤鹑躲在悬着树枝的高高的堤岸下,被我们惊飞了,我立刻

举枪击落两只。有几只仍然栖息在树上,其他大部分都钻进了灌木丛。

要想把它们赶出来,你得在生长着灌木丛的土地上跳几下。结果,你

在这些又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还没站稳时,它们又飞了出

来,你很难瞄准。我击落了两只,放跑了五只。不过,我在动身返程

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鹤鹑,不禁窃窃自喜,还剩下许多,

改日再来寻觅猎捕。

回到家,家里人告诉我孩子不让任何人进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

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还保持着我离开时的姿势。他面色苍白,

但两颊烧得通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测了他的体温。

“多少?”

“一百来度吧。"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刚才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可是我忍不住。”

“不要想。”我说,“放松点儿。”

“我挺放松的。”他说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显然,他在极

力克制自己。

“喝点水,把药吃了。”

“您觉得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

我坐下来,打开《海盗故事》,读给他听,但看得出来,他根本

没兴趣。于是我停了下来。

“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

“你不会死。你这是怎么了?”

“哦,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发烧到一百零二度是不会死的,你真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告诉我,发烧到四十

度就活不了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早上九点起,整整一天时间,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儿,”我说,“哦,可怜的傻宝贝儿,这就像

英里和公里的问题。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用那种温度计

测,三十七度是正常体温。而用这种温度计测,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您肯定?”

“十分肯定。"我说,“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换算一样。你知道,

就好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换算成多少公里一样。”

“哦。”他说。

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

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

大哭大叫起来。

文本二:

乙亥年3月的一天,红军从马门路过,每个人穿的是灰色衣服。

大队伍走过后,我砍柴回来,天快黑了,走到马门关时,看见一

人坐在离路边不远的岩石下。我就问:“是哪个?”那个人就抬起头

来说:“是我。”我一看,是个红军,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我接着说:

“你一个人在这里做哪样?”说:“我生病走不动路掉队了。"我看

他病得厉害,就说:“天都快黑了,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好,到我家去

吧!”他答应了,我扶着他慢慢地走。到家后,我弄饭给他吃,是包

谷饭,他吃得很少,又做了一碗红稗面汤耙给他吃。和他摆谈时,听

他的口音像是湖南人,很多话我都听不太懂,后来,我抱了一捆谷草

铺在火炉边,他很快就在谷草上睡着了。为了不让他被抓走,我去找

寨上的一些人商量,大家听说是一个生病的小红军,都很同情。天快

亮的时候,我把他送到杨文昌家背后的一个岩洞里去住。我们马门寨

大家都很关心这个生病的红军,轮流给他送饭送水,有的人家洗衣服,

山上杨梅熟的时候,还摘杨梅给他吃。一个月后他的病好多了,头发

很长,我就烧了一盆热水,帮他理发。后来,有的人家在吃饭之前就

拿着碗站在门口作暗号,让他见后就来吃饭。亲自给这个红军战士送

过饭的人,有杨文英和他的兄弟杨文才等人。

小红军战士的病好以后,常到寨上各家去玩,有时还到私塾杨顺

贵家去看学生读书。他同乡亲们处得很好。这个红军战士姓刘,名字

记不起来了。约住了三四个月时间,才离开马门。他临走时,挨家挨

户地道谢,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杨志平想挽留,他不同意,一定要走,

就给他换了一套便衣。我没有什么,只拿了一把煮熟的干笋子和一根

扁担送他。这样,别人看见了以为他是挑担子的,他走的时候我送到

野猪关,指点他往大瓦苗万向走。后来的情况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选自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红军在黔

南》,根据李怀昌、胡庆麟1983年4月22日采访整理)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男孩因为不懂得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

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一天,备受精神折磨,小说借此说明科学知识的重

要性。

B.开头父子间的一段对话,中间省去了许多诸如“我问道”之

类的过渡语,使得对话更加真实和接近日常生活,但这与“冰山原则”

无关。

C.小说结尾“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原来误会消除后小男孩竟撒娇,至此文章的主题

得到升华。

D.小说短小精悍,叙事简洁连贯,通过对小男孩面对死亡时表

现出来的冷峻,呈现出的忧郁基调,烘托出海明威作品一贯所表达的

硬汉形象主题。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标题“一天的等待”,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同时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文本一对三处“盯着床脚”的眼神描写,直接呈现出小男孩

由紧张绝望到轻松的心路历程。

C.文本二提及给小红军送过饭的,“有杨文英和他的兄弟杨文

才等人”,意在突出文本真实性。

D.文本二“汤耙”“摆谈”“寨上”等词语,体现出鲜明地域

特色,契合回忆录质朴语言风格。

3.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出打猎的场景,请从情节结构角度,简要

分析这两段文字的叙述功用?

4.这两个文本均有小男孩生病的内容,因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

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

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

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

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

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

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

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是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

包括许多命题O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o

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客观实际,就

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

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

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

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

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

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

口说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很明显的不诚。

“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的问题。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关于“修辞立其诚”的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

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诚之

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

小说家卡佛说,写作或其他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述,它

是一种交流。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他拿起笔,以文字发声,诚

挚而坚韧地与外围交流时,他便从个体的孤立中走出,与外围发生了

碰撞、融合或抗衡。总之,作者与生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不能不说,再个体的文字,也是有意义的,而这已足够。那些源

自心灵的文字,其实已在日积月累中,自觉不自觉地与生活发生关联,

并参与良性生活的构建。

生活承载的时代感严峻地摆在每个作者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对待?

这一问题涉及文字的担当性。

纳博科夫在《文学艺术和常识》中这样说道:有时,在事物的进

程中,当时间的溪水变成一股混沌之流,历史的洪荒漫过我们的地窖,

认真的人们总要在作家、国家和宇宙之间寻找内在关系,而作家自己

也开始为他们的职责忧心忡忡。他在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真正意义

上的写作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不是私人的。每一个作家拿起笔时,都

会出于本能地进行有关生活、命运、环境、时代、精神等等的思考。

这些东西看似芜杂又虚妄,却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

容。也正是因其具有芜杂又虚妄的特性,作家内心才会有困惑、痛苦

和挣扎。真正的作家会为文字只停止于表象描摹而不安,从而在对命

运处境作深邃思考上不断努力并清晰地将其呈现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讲,说真话,发出心灵的声音,实际上就是充分表

现心灵探索的深度,构建灵魂的高度,并发散情感的温度,书写出时

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我们处在历史绵长、文化驳杂、物质与精神越来越背离的时代,

可以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形势相当严峻。这当然是限制,但也恰恰

是机遇。它在砥砺作家真诚面对,“修辞立其诚”,创作出具有担当

的文字,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摘编自朱朝敏《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

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写作首先要诚恳、诚实、真诚、坦诚地

对待读者,讲真话,不讲假话。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讲的是真心话就

合乎道德?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假话不能说,真话不全说。”季

先生的这一思想,既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说话,更适用于写作,写作时

不能只讲真话。

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各种论著,都不同于写日记,都不是纯粹

个人的自言自语,更不是个人内心思想自然主义的宣泄和展示。写作

是为了让别人看,势必会对读者产生影响。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

变,感受和见解有正误之分,欲望和念头有正邪之分,心境和情绪有

积极与消极之分。如果写作的人只注重讲真话,不考虑影响作用和社

会效果,心里想啥就写啥,把内心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宣泄出来,文坛

就会乱象丛生。现在有的人写文学作品,把内心中贪婪、淫秽的肮脏

思想,都借用艺术形式来展露和渲染,严重地玷污了圣洁的文学园地,

熏染着人们的心灵。

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

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

向的作用;凡是写作之人,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

识。写作时,从选题立意、谋篇布局,到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都

要慎重考虑社会需求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力求为读者提供营养丰

富、健康洁净的精神食粮。这就决定了,写作讲真话,应从实际出发,

通过深入理性思考,对什么话该写、什么话不该写,进行慎重的辨别、

选择和取舍。

(摘编自李贵富、王长存《也说“写作讲真话”》)

1.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的“真”与古代的“诚”一脉相承,无论古今,求真求

诚都是发言著论应该秉承的一个原则。

B.当创作者用文字与外界交流时,文字就与生活发生了关联,

尽管这可能并非出于创作者的自觉。

C.纳博科夫明确指出,芜杂虚妄的现实世界既是作家作品的重

要内容,也是他们痛苦困惑的来源。

D.文字不能仅仅描摹表象,还要能清晰地呈现对命运处境的深

邃思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虽非理论命题,但若想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要提示

事物现象本质,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B.当下时代中问题和机遇并存,创作者只要真诚面对生活,勇

于担当责任,就能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C.写作不同于写日记,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创作者不能

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D.创作者要立足实际,对写作内容进行辨别取舍,这就要求作

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面表述符合材料一“三个一致”内涵的一项

是()

A.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正是因为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

女性在男权世界里玩偶般的非“人”存在,首演即给欧洲社会带来震

撼。

B.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运用对联,以嘴尖皮厚腹中

空的竹笋为喻,对党内那些夸夸其谈并无真才实学的人进行讽刺和批

评。

C.《荷花淀》中水生嫂用吮手指的动作来掩饰得知丈夫第二天

就要去大部队时内心的震动,“表里不一”的表现,突显其对丈夫的

体贴。

D.“小说、戏剧和其他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以假的形式说真话。”

文学创作既需要虚构,也需要说真话,虚构与说真话之间并不矛盾。

4.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5.参加援助2020年武汉抗疫的杨医生,打算撰写一本自传性质

的武汉抗疫回忆录。请结合这几则材料,给杨医生提三条写作建议。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球的红飘带(节选)

魏巍

大家都不止一次尝过挨浇的苦头,步伐不由就加快了。那个小青

年也咬了咬牙,尽快地向前赶。哪知走了不上几里路,东面地平线上

的那疙瘩黑云,已经胀大了许多倍,像海涛一般迅猛地扑了过来。随

着云阵,透过一阵阵逼人的寒气。霎时间,耀眼的阳光被遮蔽了,接

着草原上卷起一阵狂风,沙沙的雨脚就随之扫了过来。

可是,在远处,在黑云的羽翼还没有遮住的地方,灿烂的阳光在

草原上仍然金带一般亮得耀眼。铁锤仰天骂道:“这老天!就是专门

同我们作对。”

人们纷纷戴上斗笠,披上毯子、被子。铁锤把那支步枪交给别人,

然后抖开一块雨布和那个小青年一起披在身上,说:“老弟,我来扶

着你走!”

①这场大雨实在骤猛非常,简直如瀑布般向下倾泻,打得人睁不

开眼,迈不动步。铁锤和那个小青年几次滑倒,跌得满身都是泥水。

幸亏这场暴雨来得疾去得也快,不到半个小时,就推移到别的地

方去了。顶空仍然是一尘不染的蓝天和灼目的太阳。

大约走出十几里路,前面路边有一棵七歪八扭的红柳,像一个佝

偻着腰的矮小老人站在那里。走在前面的小李忽然停住脚步,回过头

来皱着眉头说:“排长,你看一一”

红柳树下,有三个红军战士,围坐在那里纹丝不动,中间有一堆

灰,像是烧过的火堆。铁锤叫了一声:“同志!”三个红军战士毫无

反应。铁锤的心扑通跳了一下,因为路上遇到红军遗体已不是初次。

铁锤率先走上前去,看了看那个靠着小树的红军战士,面目枯瘦焦黑,

戴着一顶油污的红星军帽,头深深地垂在胸脯上。第二个红军战士两

手紧紧捂着肚子歪在地上,脸上带着痛苦的表情。第三个人披着棉被

躺着,露出的两只脚都已红肿溃烂,呈深紫色。铁锤摸摸他们的米袋,

空空的。②事情很明显:他们大约是昨天晚上赶到这里,因为饥饿没

有能度过这个寒夜。

这样的场面他们见过不止一次,但是每次看到,总还是叫人揪心

地难过。铁锤正准备吩咐众人把他们掩埋,那个小青年,突然脸色变

得异常苍白,把棍子一丢,惊叫了一声“哥哥!”猛地扑了过去,把

那个靠着小树坐着的死者紧紧抱住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③

哥哥呀!哥哥呀!你到底没有走出草地呀!你到底没有走出草地呀!”

他哭得十分哀痛,大家也止不住落下了眼泪。铁锤忍住悲痛,劝

解道:“别哭了,别哭了,现在死了这么多人,可有什么法子!”小

李望着几个死者,也不由叹了口气:“现在谁能走出去,谁不能走出

去,还真不好说呢!”

铁锤见大家情绪悲观,就安慰道:“怎么走不出去,也就是两三

天的路了!”说着,他把那个小青年扶起来说:“快清理一下你哥哥

的东西,我们还得赶路呢!”

“埋在什么地方?”有人提问。铁锤看看周围,没有什么合适的

地方,就指指小树说:“就在这里吧,这里还算有个记号。”收容队

有现成的铁锹,大家就动手挖了三个浅浅的坑,把死者留在除了这株

红柳什么也没有的平平的草地上。

那位小青年仍然悲伤不止。人们轮流搀扶着他,走得很慢。走出

不到十里路,一轮圆圆的艳红的落日,已经悬在了地平线上。

“排长,你看那是什么?”小李惊愕地指着路边一个白花花的东

西。

铁锤和大家仔细一看,才看出是一匹高头大马的白色的骨骼。它

的姿势仍然像仰颈长嘶,马尾成放射状垂在地上,只是身上的肉不存

在了。原来它的四蹄深深地陷在泥淖里,周围全是散乱的脚印。可以

想见,当这匹骏马陷于困境时,有许多人曾在这里奋力抢救,它也以

自己的神勇进行挣扎,终于没有脱出不幸。也许在最后时刻才忍痛射

杀了它,被过路的红军战士宰割了。

“这是谁的马呀,太可惜了!”

“一定是哪位首长的马。”

“也许是炮兵连的马。”

“它跟我们走到这里也不容易呀!怎么把它杀了?”

人们都停住了,发出一阵喊喊喳喳的议论。

铁锤沉吟了一会儿,带笑说道:“同志们,你们是不想出草地了

吧?咱们的粮食快完了。小李,你看骨头上还有点儿零零星星的肉,

你跟我去刚下来吧!”

小李看见马身边的稀泥乱糟糟的,迟疑地说:“能进得去吗?”

“不要紧的,你跟着我。”铁锤说着,就蹑手蹑脚地试探着向马

骷髅接近。将走到马身边时,铁锤把棍子往地上一放,又把同志们的

棍要过来几根,在地上摆成“井”字形,然后踏在棍子上。“拿刺刀

来!”他招呼小李。

小李抽出刺刀递给他。他就在马的骨骼上去刻削剩下的碎肉。刻

下一点儿就递给身后的小李。费了很大劲儿,才刚下一斤有余,也算

是很大的胜利了。

人们再度行动时,④西边天际已经失去金红的余晖,草原很快就

暗了下来。一股难以抗拒的寒潮,正随着晚风侵袭着人们。令人喜悦

的是,人们已经从北方天际的小丘上看见了点点的火光和冒起的炊烟。

“同志们,快走吧,我们快赶上队伍了!”铁锤高兴地说。

人们在夜色里加快了脚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狂风大作,暴雨来去都相当地快,草地上有泥淖,这些反映

出草原的天气特殊和环境恶劣,表现了红军穿越草地的艰难。

B.选文较详细地描述三个红军战士的死状,写出了红军过草地

时牺牲人数之多,同时强调了他们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C.铁锤说“可有什么法子”,小李也不由地叹气,这真实地表

现出红军战士在绝境中的伤感心态,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精神衰颓。

D.选文在表达方式上与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有明显的不同,

后者有作者的很多议论和抒情,本文则没有,这是体裁特点决定的。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大雨的骤猛,照

应了开头的“挨浇”。

B.句子②是对三个红军战士死因的推测,“大约”表意不肯定,

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

C.句子③以反复的手法,表现了小青年看到哥哥已死之后的吃

惊和不肯相信的心态。

D.句子④照应了开头部分关于阳光的描写,前后呼应,同时也

显示了时间的推移。

3.开头一段关于乌云风雨的景物描写,在选文中起了怎样的作

用?

4.小说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一是有比较独特完整的个性,二是带

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铁锤的性格特点

和典型意义。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的《梁庄》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获得了一些好评,但说

实话,我并不认为《梁庄》的价值和它的文学性就有多么的高。我认

为,它的启发性,即它所呈现的一些新的视野和可能性要大于它本身

的价值。那它为什么让人有震动之感?它只是写出了一些真实、现实

与事实,但这些故事、细节早已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大地,并且还在

继续。

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

重要的还是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分。作者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

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

而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不管我

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我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

姿态。我们必须要有真正深入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底”,还是

被动的“流浪”。而行动的前提是谦卑。谦卑是什么呢?譬如托尔斯

泰关于俄国农民和贵族的思考,它必然涉及自我,有着自我心灵的紧

张、痛苦与冲突,是一种深刻的原罪感,所以,即使在82岁的高龄,

在中国早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他还要为此离家出走;譬如卡夫卡

写《变形记》,那就是他自己的心灵所感受到的无可比拟的压抑;譬

如你走在中国大地上,矿山、小镇、城市、原野,你不只是个思考者,

你还应该是他们,试图以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然后反观自我,谦

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开放和贴近的关系,不只是审视、

批判,更不是自恋或一种修辞,那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情感,

你要感同身受,不但要体会到他们的疼痛和黑暗,还要准确把握他们

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材料二: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在中国的登陆和中兴,相隔了一百年的时空,

从20世纪的20年代,到新世纪的10年代。百年之间,先是报告文

学逆风而起,一批写实性书写的大将横刀立马,撅起了中国报告文学

界的一次次风起云涌。

时光荏苒,整个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的报告文学年代,

一大批报告文学横空出世,参与了中国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构成了

最纯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其影响甚至盖过了小说与新诗的势头。然而,

十年后,报告文学式微,从此告别轻骑兵时代,转而向长篇转身,并

以坦克集群正面强攻方式重新聚集,成为宏大叙事的主体方阵,涌现

了一部接一部的长篇报告文学。

这种转场,由于远离了前沿精神,对现实生活干预的锐度大大减

弱,不少报告文学家徘徊犹豫之后,转场去写国史大事,或写涉及国

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事件,或为企业家作传,再无洛阳纸贵的名篇、名

作出现。读者也觉得曾经他们喜欢的报告文学已经蓬头垢面,其思想

锐度、哲学深度、文学纬度与情感温度,都今不如昔。尤其是随着文

化的多元,再不是一部精品风靡全国的时代了,新世纪之后,报告文

学越发受人诟病,渐次走向沉寂。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民文学》成为非虚构的大蠢,以两位河南

女作家梁鸿、乔叶打头阵,闪亮登场。一副青衣扮相,水袖掩面,抛

出来梁庄众生相,拆楼记忆,莲步款款,引喉如鹏,非虚构很快形成

了与报告文学分庭抗礼之势。

毋庸讳言,非虚构的出现是对报告文学及其致命弱点的一次拯救O

《人民文学》当时推出的时尚作家当数梁鸿女士,她的《中国在梁庄》

《出梁庄记》,是一个村庄、几户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一种

小切面的切片写法,写出了人性的复杂与命运多舛。如今梁鸿已经实

现了从非虚构作家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人民文学》也将非虚构从

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了殿堂的高度,有第一国刊的导引,非虚

构从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国报

告文学抗衡,形成了两座山峰。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到底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高与低、大

与小、重与轻、宽与窄的关系。一个是殿堂性的书写,一个是处江湖

之远;一个是国史叙事,一个是私人档案;一个是宏大题材,一个是

苍生世相;一个侧重于时代之声,一个注重百姓之情;一个写江山家

国,一个观人生宿命。前者是对时代精神的宏大叙事,后者则是对老

百姓内心世界的细微观摩。报告文学担纲的是对一个时代重大事件的

记录,像古代史官一样去记录,而非虚构就是一个家庭、一座村庄、

一个群体命运的短歌散曲。前者因为高大上,在文学叙述上,往往会

滑入假大空,后者更多生动灵活,但又会因为小而碎,导致坐井观天。

但无论写什么、怎么写,真实性都是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共同安身立命

的底线,亦是高压线,偏离或者背离了真实的基石,报告文学与非虚

构书写都将被钉在文学史的耻辱架上。

与20世纪80年代属于报告文学相比,今天的非虚构远未达到报

告文学的顶峰状态。其实,任何一件事物,一旦达到顶峰状态,就意

味着跌落,走向式微。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虚构既是对报告文学作家

书写的拯救,也是对报告文学体裁的弥补。

(摘编自徐剑《报告文学、非虚构的理性辨识与文学分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鸿认为,《梁庄》能震动人心是因为其所展示的真实故事

和细节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大地,并且还在继续。

B.梁鸿认为,托尔斯泰在写作时,把人物的命运和处境跟自身

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谦卑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既开放又贴近的

关系。

C.《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采用小切面的切片写法,描写

一个村庄、几户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典型的非虚构作品。

D.非虚构在报告文学逐渐走向沉寂的背景中产生并迅速发展直

至顶峰状态,梁鸿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在论述非虚构写作中“行动”和“谦卑”的重要性,

材料二主要论述非虚构产生的背景、发展和与报告文学的区别。

B.面对书写对象,非虚构写作者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是

不行的,必须要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

C.20世纪80年代,很多报告文学是最纯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具

有思想解放和启蒙的作用,但十年后,这种作用渐次消失。

D.非虚构既是对报告文学作家书写的拯救,也是对报告文学体

裁的弥补,这一说法符合事物产生、发展、高潮、衰落的一般规律。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梁鸿在写《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的时候,想到的是:

我要有能力知道在这一群人一一外出打工者艰辛的生活背后的某种

普遍性。

B.为写《中国在梁庄》,梁鸿带着儿子从北京回到家乡河南梁

庄,前前后后住了五个月,寻摸留守的梁庄人无人触碰的生活脉络。

C.梁鸿认为,非虚构跟读者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你可以同意

他,也可以不同意他,这是作者给你的,不是告知你生活就是这样的。

D.梁鸿以书写对象的眼睛看待世界,在梁庄系列作品获得好评

后,反观自身,觉得自己虚荣、自私和无耻,完成书稿后有一种极大

的空虚感。

4.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说说你对文中所说的“谦卑”的理解。

5.如何更好地促进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材料一:

如果以《人民文学》扬起“非虚构写作”旗帜为起点,“非虚构

写作”已走过10年的文学历程。无论概念界定、外延厘析,还是创

作实践、批评研究,当下的“非虚构写作”都略显混乱。那么,“非

虚构”应如何“写作”?

首先,应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非虚构写作”

鼓励作家深入现实,以亲历性、反思性与在场性姿态直视虚构文学面

临的困境,打破传统文学秩序,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

从微小到宏大等各种关切和经验在文学书写中得以呈现。可见,文学

书写是内核与目的,而“非虚构”仅是手段或路径。

其次,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间的应然关系。“非虚构写

作”在根底上仍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

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是文学的真实。而这恰是在立足于“非虚构”

的现实事件基础上,并通过虚构、想象等艺术手法超越这种基础后呈

现的。即作为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与虚构、想象之间并不对立,而

是共同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学世界。

“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借助

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因为虚构是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是艺术

想象的产物。想象是依凭记忆对大脑储存的材料进行加工而产生艺术

形象的心理过程,只要不是漫无边际不合逻辑的杜撰、编造与无根无

由不合情理的空想、幻想,其对文学真实的呈现都是有益和必要的。

虚构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

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化,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

实性。

遗憾的是,从“非虚构写作”的创作实践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