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阶段,具有独特的教育目标和特点。在中职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心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生的心理现状,探讨导致中職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四位一体”“五育”融合、预防为主和家校协同的教育策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教育目标和特点。准确掌握中职生的心理现状,对帮助学生面对心理问题和克服现实困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项目研究小组在有5300多名学生的武威市凉州区中等职业学校针对全体在校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心理水平测试和个别访谈,结合调查测评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发现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无助等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甚至出现长时间失眠、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这给学校管理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探索形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寻找答案,以期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学校管理者和项目研究小组一直以来的一项工作。项目研究小组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一、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一)中职生心理优势分析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表现在:1.较早的职业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职业认同感。研究小组选取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91份,有效率88%。经调查发现,超过60%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学习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图1),接近50%的学生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图2)。2.实训教学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职业中专的实训教学课程让中职生有机会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这种实践经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3.职业教育为学生进行了职业规划的启蒙。在问卷调查中发现,47.81%的学生很清楚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图3),对未来的职业有明确的规划,通过对不确定人数中的100人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其中有62%的学生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将兴趣与专业建立联系,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大多数学生认为职业中专的实训课程让他们很好地理解了所学专业具体的工作流程,对未来职业有了明确的认识。(二)中职生心理劣势分析通过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分析发现,中职生也面临一些心理劣势,这些劣势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1.学习习惯差,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低。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复习和预习功课,课堂注意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足,不能自主完成作业任务,课堂学习效率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容易因为学习效果不理想出现厌学、逃学行为。在调查中发现,有31.74%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感到自卑(图4)。在对2021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集体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自己做不到”。他们大多数人倾向于用比较负面的词来描述自己,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很低。2.自信心不足,自我认同感差。受考试选拔制度的影响,加上中职生所接受的教育和就业定位的特殊性,他们会面临来自社会和他人的负面评价或偏见,这也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这种问题可能使学生在学业和职业选择上产生困惑和不确定感。从图5可以看到,有23.26%的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毫无用处的。在访谈中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得比较自卑,不能客观评价自己,自我认同感较差。3.存在明显的就业压力与困惑。由于职业中专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的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使得中职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就业困惑。对于就业竞争较为激烈的某些专业领域,学生普遍感到迷茫和无助。这种就业压力和困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对自己专业未来的发展存在疑惑和不确定(图6),导致了学习的压力和就业的困惑。有21.74%的学生会因为就业产生情绪问题(图7),对学习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优势和劣势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优势若长时间得不到肯定和支持,也会慢慢转变为劣势;劣势若能在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和干预下,也会慢慢变为优势,所以,准确掌握学生心理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对进一步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是有益的。二、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个体在早期成长中的创伤是形成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调查和访谈中小组成员发现,大多数中职生在早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经历。这些过去的创伤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后期学习自信的建立、情绪的调节、人际关系的处理、自我的评价产生了负面影响。(二)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对中职生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通过对全校5028名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排查中发现,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占11.6%,没有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學生占16%,认为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学生占33%。通过针对性的访谈和调查发现,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学生比家庭环境和谐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问题。2.家庭期望过高,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一些家庭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希望他们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上取得优异成绩。这种过高的期望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24.11%(图8)的学生认为家庭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太高,让他们受不了。在对不确定人群中的100名学生的访谈中发现,有接近40%的学生认为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存在对他们要求和期望很高的情况,但是后期的学业失败,让父母对他们很失望,甚至有部分家长对他们不管不顾,导致他们对未来不确定、对自我不认可、缺乏自信和压力过大。3.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缺乏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属于农村户口,父母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在教养过程中偏向于运用传统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一些家庭在对待学生教育上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使学生在自我管理、情绪调节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能力。(三)不良的人际交往会导致学生形成一些心理问题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中小学阶段或进入中职学校就读以后,由于大多数青少年对应该结交什么人缺乏清晰的把握,导致在交往时往往会结交一些有不良习惯或嗜好的朋友,耳濡目染的影响会导致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厌学,以攻击、欺凌他人为乐等。(四)教育不当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打击讽刺等,会导致学生出现以暴制暴、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三、应对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实施策略(一)构建“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统筹各项工作和要素,以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工作目标,构建以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1.确立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坚持阳光教育,打造阳光教师,塑造阳光学生”为办学理念,以“乐观、智慧、坚韧”的心理品质为培养目标,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全面渗透的“三全心育模式”,坚持“预防、预警和干预”相结合,坚持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补救性教育为辅的工作原则,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多方位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就会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1]。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任何一项研究项目的顺利实施,没有一个强大的组织保障,研究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取得重要成果的目的也就很难实现。为此,学校要成立以主要领导、其他校级领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全体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教师为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为顺利开展全员参与的大心理健康教育格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在此基础上,项目研究小组探索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通过制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并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与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利用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专业的工作团队和场地设备,更有助于开展针对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现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4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占地312平方米,设有预约接待室、个体咨询室、沙盘活动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测评室和团体辅导室等七个功能室。配备有现代化的心理健康设备和心理健康资源管理系统,现有心理自助查询仪一套、智能拥抱系统一套、智能呐喊宣泄放松系统一套、智能减压放松系统两套、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一套、团体活动训练工具包一套、表情艺术心理辅导工具包一套、心理测评软件一套,沙具3000多件,沙盘管理软件和沙盘游戏采集仪一台,这些师资和设备可以满足学校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和项目研究。4.建立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测评系统。这些年,学校每学期开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并借助科学的心理健康测评软件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测评,初步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再由班主任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进行辅导。班主任对于不确定或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干预的学生,由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进一步干预辅导,心理辅导老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有比较严重的问题或者不能确认的个体,进行转介。(二)构建“五育”融合的教育格局1.重视思政教育,实现以德育心。课堂是学校的主阵地、学科是课堂的主旋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思政课教学等形式,将思政教育渗透于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营造了“人人是思政教师、处处是思政阵地、时时是教育契机”的浓厚氛围。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此,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会慢慢形成。2.强化知识学习,达到以智慧心。知识不仅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也是启迪心灵的钥匙。学校应当重视开齐开足文化类课程,通过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分门别类地实施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获得真知的乐趣,启迪美好心灵,达到以智慧心的目的。3.开展体育活动,实现以体强心。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还可以让青少年本就脆弱的心理磨炼得坚强起来,从而增强他们抗挫折、抗打击的心理素质。学校应在坚持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通过以下特色活动丰富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乐趣中强健心理素质。一是应开展体育社团活动,通过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健美操、武术等社团,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压力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应狠抓课间操。有人说:“阳光是心理问题最好的治愈剂。”学校应该用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时间让学生放下手中的书籍和作业,列队走到操场上,在阳光下和老师们一起做课间操,尽管这看似是一项平常无奇的常规活动,但组织好了却是释放学生心理压力,培养阳光心态的极好运动。三是应组织开展运动会。“运动激发活力,竞争释放压力。”学校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球类或田径运动会,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升了师生体育竞技水平,还让老师和学生的心、学生与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到了一起,和谐的团队氛围也会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注重艺术滋养,实现以美润心。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们对人类心灵的滋养作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艺术鉴赏课、绘画课、书法、舞蹈课等课程和定期开展校园艺术节等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心灵在艺术的滋养下变得更加美好。5.开展劳动教育,实现以劳健心。体力劳动犹如体育锻炼,可以磨炼意志、增强心智;脑力劳动好比一场心灵体操,不仅可以释放一些负面情绪,而且可以让心理更加健美。学校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和劳动实践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劳动的乐趣中实现以劳健心。(三)以预防为主的教育,让学生心理更健康1.上好生命教育主題班会。学校各班级应做到每月定期开展至少一次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的心理健康班会课。通过这样的主题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通过新学期适应问题、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交往、生命健康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考前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良好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3]。3.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学校可通过包括校园广播、班级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标准、途径等常识,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四)注重家校协同育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1.创新心育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范畴,创新德育工作途径,成立家长学校,建立班主任、心理老师和家长沟通的网络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