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素养提升13化学平衡的调控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学案鲁科版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素养提升13化学平衡的调控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学案鲁科版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素养提升13化学平衡的调控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学案鲁科版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素养提升13化学平衡的调控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学案鲁科版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素养提升13化学平衡的调控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学案鲁科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素养提升13化学平衡的调控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1.总体原则(1)化工生产相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条件原则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留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样性,又要留意二者影响的冲突性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实际生产实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实力等从催化剂的运用活性分析留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2)平衡类问题需考虑的几个方面①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②原料的循环利用;③产物的污染处理;④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⑤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⑥变更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2.典型实例——工业合成氨(1)反应原理N2(g)+3H2(g)2NH3(g)ΔH=-92.4kJ·mol-1(2)反应特点:①反应为可逆反应;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③反应物、反应产物均为气体,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3)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平衡混合物中氨含量的影响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增大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压强增大,有利于氨的合成,但须要动力大,对材料、设备的要求高上升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降低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温度要相宜,既要保证反应有较快的速率,又要使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太低,故采纳400~500℃的温度,并且在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大运用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工业上一般选用铁触媒做催化剂(4)原料气的充分利用合成氨反应的转化率较低,从原料充分利用的角度分析,工业生产中采纳循环操作的方法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1.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实行的方法是()①减压②加压③升温④降温⑤补充N2或H2⑥加催化剂⑦减小N2或H2的量A.③④⑤⑦B.②⑤⑥C.②⑤D.②③⑥⑦C解析: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0的特点为正反应放热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减小,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可采纳加压、增加反应物的量的方法。2.下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①中“净化”可以防止催化剂中毒B.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步骤③、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产品液氨除可生产化肥外,还可用作制冷剂C解析:合成氨运用含铁催化剂,为防止催化剂中毒,须将原料“净化”处理,A项正确;步骤②中“加压”,可增大氮气、氢气浓度,既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转化率,B项正确;合成氨反应放热,步骤③运用较高温度不利于提高原料转化率,同时运用催化剂也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步骤④、⑤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C项错误;产品液氨可用酸汲取生成的铵态氮肥,液氨蒸发会汲取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D项正确。3.Ⅰ.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始终探讨的课题。(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反应大气固氮N2(g)+O2(g)2NO(g)工业固氮N2(g)+3H2(g)2NH3(g)温度/℃27200025400450平衡常数K3.84×10-310.15×1080.5070.152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②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更的曲线,如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Ⅱ.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2NH3(g)。(3)在肯定温度下,将1molN2和3molH2混合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8mol。①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α1=________。②已知平衡时,容器压强为8MPa,则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解析:Ⅰ.(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从27℃上升到2000℃,K值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②大气固氮的K值小,转化率低。(2)工业固氮,随温度上升,K值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所以A正确。取相同的温度,p1→p2,N2的转化率上升,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说明压强增大,p2>p1。Ⅱ.(3)①设达到平衡时,反应的N2的物质的量为amol,列三段式:N2+3H22NH3n(始)/mol130n(变)/mola3a2an(平)/mol1-a3-3a2a由(1-a)+(3-3a)+2a=2.8解得,a=0.6,H2的转化率为60%。②N2的平衡分压为eq\b\lc\(\rc\)(\a\vs4\al\co1(\f(1,7)×8))MPa,H2、NH3的平衡分压均为eq\b\lc\(\rc\)(\a\vs4\al\co1(\f(3,7)×8))MPa,Kp=eq\f(p2NH3,pN2·p3H2)=eq\f(49,192)。答案:Ⅰ.(1)①吸热②大气固氮的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2)Ap2>p1Ⅱ.(3)①60%②eq\f(49,192)(或0.255或0.26)4.“丁烯裂解法”是一种重要的丙烯生产方法,但生产过程中会有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测得上述两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t)和压强(p)变更的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图2(1)平衡体系中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是工业生产丙烯时选择反应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产物的纯度考虑,该数值越高越好,从图1和图2中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反应条件最相宜的是________(填标号)。A.300℃0.1MPaB.700℃0.1MPaC.300℃0.5MPaD.700℃0.5MPa(2)有探讨者结合图1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450℃的反应温度比300℃或700℃更合适,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随压强增大平衡体系中丙烯的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从平衡的角度说明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图1可知,300℃时,乙烯的质量分数最低,虽然丙烯的质量分数不是最高,但丙烯与乙烯的质量比最大。由题图2可知,当压强为0.5MPa时,乙烯的质量分数最低,丙烯的质量分数最高,则丙烯与乙烯的质量比最大,故最相宜的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