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技术等级和技术指标的确定该公路为二级,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极限值圆曲线最大半径值(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平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最小值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同向曲线6V反向曲线2V2.2路线纵断面设计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小坡长(m)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极限值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极限值竖曲线长度(m)一般值最小值不同纵坡最大坡长(m)2.3路基横断面设计车道数2车道宽度(m)路基宽度(m)一般值最小值硬路肩宽度(m)一般值最小值土路肩宽度(m)一般值最小值停车视距(m)会车视距(m)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路拱≤2%不加宽圆曲线最小半径(m)合成坡度最大值合成坡度最小值3纸上选线起始点选择在地形图的左下角A点至左下角B点。根据地形条件和《道路勘测3.1路线方案的比选 平曲线长外距切曲差D=2T-L=3r(2)JD₂α=18°内移值 切线增值缓和曲线角切线长平曲线长外距切曲差D故L:L:L,=1:1.51:1,方案二符合规范要求。R=800mL,=100m切线增值缓和曲线角切线长平曲线长外距切曲差D=2T-L=3n故L:L:L=1:1.79:1,符合规范要求。 切线增值缓和曲线角平曲线长切曲差D=2T-L=2.77故L:L:L,=1:1.09:1,符合规范要求。3.2起终点及交点坐标的确定表3-1各点坐标表方案一:路线1方案二:路线2点名坐标点名坐标A(起点)A(起点)B(终点)B(终点)3.3平面线形组合校核3.3.1方案一组合校核路线长度为L=882.05+663.67+650.26-3-2.21=2190.773.3.2方案二组合校核路线长度为L=827.86+722.34+748.09-3-2.77=2292.52406.04>6V=360m满足要求。3.4方案指标比较指标单位方案一方案二路线长度m路线延长系数转角数个22转角平均读数最小半径及相应个数m占用农田较少较多线形优劣推荐分析:方案一比方案二的路线长度短了100多米,且转角平均度数方案一较小,4平面定线设计由比选结果选用方案一,并对方案一进行精算,从起点到终点共有2个交点,分起点到JD,连线的方位角JD₂到B连线的方位角4.1.1平曲线1要素计算JD,桩号K0+882.05α₁=20.5内移值 切线增值缓和曲线角2β<α切线长平曲线长外距切曲差D=2T-L=3.24故L:L,:L,=1:1.86:1,符合规范要求。4.1.2平曲线2要素计算内移值切线增值缓和曲线角切线长平曲线长外距切曲差D=2T-L=2.29故L:L,:L=1:1.4:1,符合规范要求。4.2.1桩号计算公式ZH点桩号=JD桩号-THY点桩号=ZH点桩号+LsYH点桩号=ZH点桩号+L-LsHZ点桩号=YH点桩号+LsQZ点桩号=HZ点桩号4.2.2平曲线1交点处桩号确定由此可知,计算无误。4.2.3平曲线2交点处桩号确定HZ点桩号=K1+618.93+100=K1+718.934.3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是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它反映了平面线形设计的直线、曲线要素及数据,是施工时恢复路线的主要依据之一,见附表一。曲线的现场敷设有多种方法,尤其是现代测设设备及手段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缓和曲线上的点式中:1任意点弧长(计算点距ZH或者HZ点的距离);L——缓和曲线的长度。圆曲线上的点式中:1任意点的弧长(计算点距ZH或者HZ点的距离);R——圆曲线的半径;L,——缓和曲线的长度;q——切线增长值;4.4.2各桩的切线支距坐标计算(1)第一缓和曲线上的点以ZH点K0+687.16为坐标原点x=0y=0缓和曲线上l=12.84m(2)圆曲线上的点(左边)以ZH点K0+687.16为坐标原点y=R(1-cosφ)+p=4.80mx=Rsinφ+q=152.47m(3)圆曲线上的点(右边)x=Rsinφ+q=133.47mK0+960.00y=R(1-cosφ)+p=2.(4)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以HZ点K1+73.7为坐标原点β=3.58°q=49.99mp=0.52(5)第一缓和曲线上的点以ZH点K1+364.22为坐标原点x=0y=0(6)圆曲线上的点(左边)以ZH点K1+364.22为坐标原点(7)圆曲线上的点(右边)以HZ点K1+718.93为坐标原点x=Rsinφ+q=158,56my=R(1-cosφ+p=7.9K1+580.00y=R(1-cosφ+p=x=Rsinφ+q=99.94my(8)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以HZ点K1+718.93为坐标原点m4.4.3切线支距坐标表表4-1切线支距坐标表桩号计算切线支距缓和曲线圆曲线000K0+700.00K0+720.00续表4-1000000续表4-105路线纵断面设计桩号高程(m)桩号高程(m)桩号高程(m)5.2拉坡设计已知:变坡点1的高程232.00m5.3竖曲线要素计算0,=i₂-i=-11.5%为0凸形竖曲线。则:竖曲线长度:L₁=R₁w₁=230.00m切线长:外距:5.3.2竖曲线2要素计算w₂=i₃-i=+6.6%劝凹形竖曲线。则:竖曲线长度:Lz=R₂w₂=99.00m切线长:外距:5.3.3竖曲线3要素计算i₃=+1.1%i。=-2.IR%=9W₃=i₄-i=-3.2%劝凸形竖曲线。则:竖曲线长度:L₃=R₃O₃=288.00m切线长:外距:5.4平纵组合检查校核若平纵组合满足要求,则需做到以下三种情况中任一种:情况一:相邻方向竖曲线之间为使增重与减重间缓和过渡,中间最好插入一段直坡段。若两个竖曲线半径接近极限值时,这段直坡段至少应为设计速度的3秒行程。情况二:平、竖曲线两者拉开一定的距离,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秒的行程,即:≥50m。情况三:做到“平包竖”,即:竖曲线起、终点宜分别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或圆曲线内。平纵组合校核如下:边坡点C处的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0+300-115=K0+185.00终点桩号为K0+300+115=K0+415.00边坡点D处的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0+520.00-49.50=K0+470.50终点桩号为K0+520.00+49.50=K0+569.50第一条竖曲线终点到第二条竖曲线起点的距离为470.50-415.00=55.50m>50m;满足要求。第二条竖曲线终点到第一条平曲线距离687.16-569.50=117.66>50m;满足要求。变坡点E处竖曲线起点桩号K0+880.00-144.00=K0+736.00终点桩号K0+880.00+144.00=K1+024.005.5.1竖曲线上设计高程计算变坡点计算公式为:竖距:H₁——计算点切线高程;H——设计标高;竖曲线上任意点的竖距;x——计算点桩号与竖曲线起点的桩号差;i——纵坡度,有正负参与计算;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具体计算竖曲线1变坡点C桩号K0+300.00H。=232.00mT=115mi=+6%R=2000m竖曲线起点桩号=K0+300.00-115.00=K0+185.00竖曲线终点桩号=K0+300.00+115.00=K0+415.00 H=Hi-h=225.10-0=225.10mH,=H,-(T-X)i,=232.00-(115-15.00)×(6%H=H1-h=226.00-0.06=225.94m H=H1-h=227.20-0.31=226.89mH=H₁-h=228.40-0.76=227.64mH=Hi-h=229.60-1.41=228.19m横距x=300.00-185.00=115.00m设计高程H H=H₁-h=233.20-4.56=228.64mH=H1-h=234.40-6.01=228.39mx=360.00.00-185.00=17H=H1-h=235.60-7.66=227.94mH,=H,-(T-X)i=232.00-(115-195.00)×(6%)=H=H₁-h=236.80-9.51=227.29mH₁=H,-(T-X)i,=232.00-(115.00-215.00)×(6%)=238.00m切线高程H₁=H,-(T-X)i,=232.0竖曲线起点桩号=K0+520.00-49.50=K0+470.50竖曲线终点桩号=K0+520.00+49.50=K0+569.50H=H-h=222.10+0.03=2K0+520.00处(变坡点):竖曲线起点桩号=K1+880.00-144.00=K1+736.00竖曲线终点桩号=K1+880.00+144.00=K1+024.00m H=H,+h=222.32-0.0008切线高程H,=H。-(T-X)i,=223.86-(144.00-24.00)×(+1.1%)=222.54m设计高程H=H₁+h=222.54-0.032=222.51m切线高程H₁=H。-(T-X)i,=223.86-(144.00-51.16)×(+1.1%)=222.84m设计高程H=H,+h=222.84-0.15=222.69m切线高程H,=H。-(T-X)i,=223.86-(144.00-64.00)×(+1,1%)=222.98m设计高程H=H,+h=222.98-0.23=222.75m横距x=860.00-736.00=124.00m程程程程程程程H=H,-h=224.30-1.88=横距x=250.00-185.00=65.00m切线高程H₁=H-(T-X5.5.2直坡段上设计高程计算(1)直坡段1:K0+000.00-K0+185.00i=-+6%变坡点C的桩号K0+300.00高程H₄=232.00m利用公式:H=H₀-ij.△x(2)直坡段2:K0+415.00-K0+470.50i=--5.5%变坡点C的桩号K0+300.00(3)直坡段3:K0+569.50-K0+736.00i=+1.1%变坡点E的桩号K0+880.00K0+600.00处:H=H。-i,Ax(4)直坡段4:K1+024.00-K2+173.330i=-2.1%变坡点E桩号K0+880.005.5.3整理得各中桩设计高程表桩号设计高程(m)桩号设计高程(m)桩号设计高程(m)续表5-26路基横断面设计坡为1%~2%取2%,硬路肩坡度采用与路拱横坡度相同的2%。土路肩横坡度一般应较路面坡度大1%~2%,故取土路肩横坡度为3%,路拱横坡度采用双向坡面,由路(3)路基边坡设计由《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得知,当H≤8m时,路堤边坡坡度按1:1.5设计;当8m<H≤20m,路堤边坡坡度按1:1.75设计;(H——路基填土高度);当H≤20m,路堑边坡按1:1设计;(H——路基挖方高度)。(4)边沟设计由《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得知,边沟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边沟,底宽0.40m,深0.40m,内侧边坡坡度:1:16.2.1加宽计算根据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规范规定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由于本公路中JD,和JD,平曲线半径均大于250m,故不需要加宽。6.2.2超高值计算平曲线1R=800.00m设计速度V=60Km/hv=0.9v=0.9×60=54Km/h设计速度60km/h同理平曲线2处横向力系数μ6.2.3合成坡度校核合成坡度,(%);i——路线纵坡,(%);i超高值,(%)。JD,处平曲线位于两个纵坡上,i分别为+1.JD₂处平曲线位于纵坡-2.1%上,其合成坡度如下6.2.4超高计算超高值计算公式如下表示(由i<i。知,采用绕内边线旋转)超高位置计算公式注圆曲线上外缘he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2.临界断面距缓和段起3.X距离处的加宽值中线h内缘h."过渡段上外缘h中线h(定值)内缘h。"注:B——路面宽度;ig——路拱坡度;i——超高横坡度;Lc——超高缓和段长度;Xo——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x——超高缓和段中任一点至起点的距离;h——圆曲线段路肩外缘最大抬高值;h——圆曲线段路中线最大抬高值;h."——圆曲线段路基内缘最大降低值;h——过渡段路肩外缘最大抬高值;h——过渡段内路中线最大抬高值;h."——过渡段内路基内缘最大降低值;b——圆曲线加宽值;以上长度单位均为m。超高计算L,=L,=100m,i=2%,i₆=2%,i,=3%,BK0+687.16(ZH):x=700.00-687.16=12.h_"=b,i,-(b,+b)iq=0x=720.00-687.16=32.84(x<x₀)x=740.00-687.16=52.84(x<x₀)x=760.00-687.16=72.84(x<x₀)xx=787,16-687.16=100.00由于从K0+787.16.00:(HY)-K0+973.70(YH)在圆曲线上个参数值都相同如下所示:h=b,(i-ig)+(b,+B/2)(ig+i)=x=1073.70-980.00=93.70(xh_"=b,i,-(b,+b)ig=0.x=1073.70-1000.00=73.70(x<x)hx"=b,i,-(b,+b)ig=0.x=1073.70-1020.00=53.70x=1073.70-1040.00=33.70(x<x)h_"=b,i-(b,+b)ig=0.x=1073.70-1060.00=13.7L=L,=100m,i=2%,i=2%,i,=3%,B=8h_"=b,i,-(b,+b)iq=0.h,"=b,i,-(b,+b)ig=0.x=1420.00-1364.22=55.78(x<x)h_"=b,i,-(b,+b)i₆=0在圆曲线上个桩参数相同如下:hx=b,(i,-ig)+(b,+B/2)(i₆+i₆)x=1718.93-1640.00=78.93h"=b,i,-(b,+b₂)i₆=0h,"=b,i,-(b,+b)iq=0.h_"=b,i,-(b,+b)ic=0将上述计算结果整理得:表6-2超高计算表桩号外缘中线内缘续表6-2续表6-2桩号K0+000.00至桩号K0+500.00表6-3横断面方向地面高程表高差/平距高差/平距高差/平距高差/平距中桩/高程高差/平距高差/平距高差/平距高差/平距路特殊困难或受其他条件限制采取分道行驶措施,也可用停车视距。本公路为二级公切除除计起点硬路肩土路肩边沟碎落台图6-1视距台断面图(单位:m)6.4.1平曲线1处视距验算h=3.50/2+0.75+0.75+1.20+1.00+1.20=6.55m>6.4.2平曲线2处视距验算h=3.50/2+0.75+0.75+1.20+1.00+1.20=6.55m>路基设计表是重要成果之一,详细资料见附表。6.6.1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取K0+000.00至K0+500.00做横断面面积计算,在K0+000.00至K0+500.00进行路基的土石方调配及运距计算。6.6.1调配要求(1)土石方调配应按先横向后纵向的次序进行。(2)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叫经济运距)。(3)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不跨越深沟和少做上坡调运。(5)不同性质的土石应分别调配。土石方调配方法采用表格调配法,由于表格调配法不需单独绘图,直接在土石方表上调配,具有方法简单,调配清晰的优点,是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方法。(1)准备工作调配前先要对土石方计算惊醒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2)横向调运(3)纵向调运确定经济运距,根据填缺、挖余情况结合调运条件拟定调配方案,确定调运方向借方数量=填缺—纵向调入本桩的数量废方数量=挖余—纵向调出本桩的数量总运量=纵向调运量+废方调运量+借方调运量(6)复核横向调配+纵向调配+借方=填方横向调配+纵向调配+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以上复核一般是按逐页小计进行的,最后应按每公里合计复核。(7)计算计价土石方计价土石方=挖方数量+借方数量(8)具体调配见土石方调运表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主要工程量,具体调配见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表7路基设计7.1路基横断面布置0.75×2=1.50m,路面横坡、硬路肩横坡均为2%,土路肩横坡为3%。7.2路基最小填土高度路堑挖方深度H≤20m,采用1:1的坡度。m,内倾3%,,并回填5%灰土至原水面(标高按1.0m控制),路基底部30cm采用5%石灰土处理,路床顶面以下0-80cm采用7%石灰土处理。路床顶面以下均采用掺7%石灰土处理。(3).路基高度>2.0m的路段,路床顶面以下0~60cm采用7%石灰土处理层。度(重型)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如下图7-2路基宽度B=10.00m,最大填方位于K0+100.00处,最大填土高度为10.91m.路堤、路堑均为砂粘土,内摩擦角。=36,土的粘聚力c=126kpa,土的容重r=17658N/m³,设挡土墙时墙背与填料的摩擦角δ=23°,片石圬工容重γ,=21582N/m³基底面与地基土间的单位粘聚力c=34355Pa,砌体容许压应力σ=1275kpa,地基允许承载力为245kpa。路基填筑高度H≤8m时,采用1:1.5的坡度,当路基填筑高度8m≤H≤20m采用1:1.75的坡度,本设计公路为二级公路,车辆荷载为标准车辆荷载。汽车荷载当量土柱高度(7-1)式中:N——横向分布的车辆数,单车道N=1,双车道N=2;Q——每一辆车的重量,KN(标准车载为550KN);L——汽车前后轴(或履带)的总距,m。对公路I级、公路Ⅱ级汽车荷载L=12.8m;B——横向分布车辆轮胎最外缘之间总距,m;B=Nb+(N-1)d;b——每一辆车的轮胎外缘之间距离,m;b=1.8+0.6=2.4m;d——相邻两辆车轮胎(或履带)之间距离,m;d=1.3-0.6=0.7m;B=Nb+(N-1)d=2×2.4+(2-条的高度a,宽度b及弧长1统一换算成边坡高度H的函数,即a=YH,b=XH,l=ZH。图7-2边坡稳定性验算示意图,那么稳定系数变为可知稳定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表7-1边坡系数表边坡坡度滑动圆弧的圆心000ABABABABABK7.4路堑边坡稳定性验算7.5路基排水设计宽与深度为0.4m,内测边坡1:1,外侧边坡与挖方边坡一致。行车道路面应设置双向横坡,坡度为2%,路肩铺面的横向坡度宜比行车道路面的坡度大1.0%~2.0%,取3.0%。.由于本设计路段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较小,故只8路面设计知,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2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8%,车道系数为路面设计交通量如表8-1所示。序号汽车车型前轴重后轴1后轴2后轴3后轴距交通量(辆/日)1红岩C03029042南阳NY151JC13黄淮SPP20044贝利埃5尼龙克276646江淮HF140A7五十铃8.2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⁷知,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如表8-2所示)。标准轴载标准轴载标准轴压P(KN)单轮传压面圆半径轮胎接地压强P(MPa)两轮中心距(cm)(1)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把各级轴载的作用次数按照公式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作用次数,轴载换算采用n——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P——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一个单独的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系数按上式计算;C,——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单轮组为6.4。K——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由上式可将资料中的交通量换算成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红岩C030290前轴P=62.0KNC,=1+1.2加(-=)+1+,2=1C₂=6,4n,=80后轴P-119.0KNC,=1+1.n(--)+1F.2=(1C,=1n,=80南阳NY151JC前轴P=51.0KNC,=1+1.加(-=)+1+,2=1C₂=6.4n₁=150前轴P=50.7KNC,=1+1.2(m-1)=1+1.2(1-1)=1C₁=6.4n,=90后轴1P-113.3KNC₁=1+1.2(m-1)=I+1.2(1-1)=1C,=1后轴2P=76.75KNC₁=1+1.2(m-1前轴P-73.0KNC,=1+1.2(m-1)=1+1.2(1-1)=1后轴P=92.5KNC₁=1+1.2(m-1)=1+1.2(2-1)=2.2C₂=1n,=120尼龙克2766前轴P=67.0KNC,=1+1.2(m-1)=1+1.2(1-1)=1后轴P=102.5KNC,=1+1.2(m-1)=1+1.2(1-1)=1C₂=1前轴P-18.90KNC₁=1+1.2(m-1)=1+1.2(1-1)=1C₂=6.n;=220五十铃NPR595G后轴P=44KNC,=1+1.2(m-1)=1+1.2(2-1)=2累计当量轴次如表8-3所示。车型Cn红岩前轴1后轴11南阳前轴1后轴11黄河前轴1后轴11后轴11贝利埃前轴1后轴1尼龙克前轴1后轴11江淮前轴1后轴1五十铃前轴1后轴1总计C₁'——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红岩C030290后轴P-119.0KNc,=1+1.2(m-1)=1+2(1-1)=1C,=1.(n,=80前轴P=51.0KNc₁=1+2(m-1)=1+2(1-1)=1C后轴P-104.60KNcj=黄河SPP200前轴P=50.7KNci=1+2(m-1)=1+2(1-1)=1C,=18.n,=90后轴P=113K3Ncj=1+2(m-1)=1+2(1-1)=1C₂=1.(n,=90后轴P=76.7K5NC,=1+2(m-1)=1+2(1-1)=1c,=1.(n,=90前轴P=73.0KNc₁=1+2(m-1)=1+2(1尼龙克2766前轴P=67KNc,=1+2(m-1)=1+2(1-1)=1后轴P-102.5KNc₁=1+2(m-1)=1+2(1-1)=1c江淮HF140A前轴P=18.9KN后轴P=41,8KNc₁=1+2(m-1)=1+2(2前轴P=23.5KNc,=1+2(m-1)=1+2(1-1)=1累计当量轴次见表8-4车型CCn红岩前轴1后轴11南阳前轴1后轴11黄河前轴1后轴11后轴11贝利埃前轴1后轴31尼龙克前轴1后轴11江淮前轴1后轴31五十铃前轴1后轴31总n——车道系数。由下表知交通等级车道)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轻交通中等交通重交通>2.5×10’8.3路面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灰土底基层,以二灰土为设计层。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石灰砂砾土,以水泥石灰砂砾土为设计层。材料名称20℃抗压模量15℃抗压模量15℃劈裂强度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抗压回弹模量EMPa(弯沉计算)(拉应力计算)水泥碎石水泥砂砾二灰土水泥石灰砂砾土(1)路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有设计资料知,沿线土质为砂粘土,地下水位埋深1.5m,当地多年平均最大冻深1.1m,该区位于自然区区划IV,区。路基临界深度H₁=1.6-1.7m,H₂=1.1-1式中——设计弯沉值(0.01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二灰土底基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K,-0.4水泥砂砾基层K,=0.3w'A=0.85水泥砂砾基层K,=0.3w'A=0.85水泥石灰砂砾土K,-0.4a?'水泥石灰砂砾土K,-0.4a?''A=0.453)计算设计层厚度方案一: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新建路面的层数:4路面设计弯沉值:28.30(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4设计层最小厚度;150(mm)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mm)20℃平均抗压模量标准差15℃平均抗压模量标准差层位容许力中粒式沥青混凝土0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00水泥稳定碎石00石灰粉煤灰十?00新建路基H(4)=200mmLS=30.1(0.01mm)H(4)=250mmLS=27(0.01mm)H(4)=229mm(第2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4)=229mm(第3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4)=429mmσ(4)=0.112MPaH(4)=479mmσ(4)=0.099MPaH(4)=436mm(第4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0mm水泥稳定碎石公路等级: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4路面设计层层位:4设计层最小厚度:150(mm)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mm)20℃平均抗压模量标准差15℃平均抗压模量标准差层位容许力中粒式沥青混凝土0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00水泥稳定砂砾00水泥石灰砂砾土?00新建路基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H(4)=250mmLS=25.8(0.01mm)H(4)=208mm(仅考虑弯沉)H(4)=208mm(第2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4)=208mm(第3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4)=308mmσ(4)=0.137H(4)=276mm(第4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验算路面防冻厚度: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0mm图8-2路面结构设计图①施工的难易性方案一和方案二的面层所用的材料相同、厚度也相同,主要次摊铺200mm,要分三次摊铺,而方案二底基层水泥石灰砂砾土280mm,两次即可②经济性方案一基层用水泥碎石取材不易,运输成本及价格较高,而方案4)沥青路面结构图9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设计文件(2)现场自然条件调查资料(3)各种定额、概(预)算资料及技术规范(4)施工时可能调用的资源(5)类型相似或相近项目的经验资料(6)其他资料9.2工程概况(2)路线径1500m,最大半径9000m。9.3施工总体部署(1)工期目标本路段拟于2013年4月1日开工,2013年10月1日完工,总工期6个月。(2)质量目标2).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分项工程中的关键项目优良率为100%,单位(3)安全目标(1)组织机构后勤室综合办公交管办机修室物质设备笼物资生合同计划财务部务室实验室安检空成检室资料室氧项日经理部安全质综合办计测该项目人员安排如表9-1所示。人员类别人数管理人员1项目经理12副经理(兼项目书记)13总工程师14总技术师I技术人员1道路工程师52机械工程师53测量工程师24试验工程师35质检工程师3经济管理人员1合同管理人员12财务人员23计划人员24材料供应人员25其它经济管理办事人员2(1)布置原则1)临时设施2)临时便道足25t的汽车通行条件。3)工程及生活用水解决。4)临时通讯9.4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3)压实(3)路堑路床顶面以下0~800m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水。表9-2土方路基实测项目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二级公路1压实度零填及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3填方2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要求值33纵断高程(mm)断面24中线偏位(mm)点,弯道加HY、YH两点25宽度(mm)不小于设计26平整度(mm)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27横坡(%)土0.5个断面18边坡不陡于设计值1注:①表列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评定路段内的压实度平均值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1)地表及地下排水的种类及施工1)种类边沟侧边坡一般为1:1,外侧边坡通常与挖方边坡一致。2)施工(2)路面排水设施及施工(3)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主要工程方案:边坡高度H>6m,路段边坡生态防护。(2)底基层施工采用“静-振”的压路机结合方式进行碾压,以达到稳定混合料的目的。复压采用重型压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为4%-6%,采用路拌法施工,将材料用量1)准备下承层和施工放样3)备料3)摊铺4)洒水闷料5)摆放和摊铺水泥砂砾6)拌合7)加水湿拌8)整形9)碾压10)接缝处理11)养生及交通管制2)铺筑应不小于90%。(2)实测项目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二级公路1压实度(%)试验室标准密度的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试验段密度的98%(*99%)每200m测1处32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2最大间隙5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3弯沉值(0.01mm)符合设计要求检查24渗水系数渗水试验仪:每200m测1处25抗滑摩擦系数摆式仪:每200m测1摩擦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续2构造深度铺砂法:每200m测1处6厚度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1处3合格值7中线平面偏位(mm)经纬仪:每200m测4点8纵断高程(mm)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9宽度有侧石无侧石不小于设计横坡(%)水准仪:每200m测4处②表列厚度仅规定负允许偏差。其他公路的厚度代表值和极值允许偏差按总厚度计,当总厚度≤60mm时,允许偏差分别为-5mm和-10mm:总厚度>60mm时,允许偏差分别为-8%和-15%的总(3)外观鉴定1)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上述缺陷的面积(凡属单条的裂缝,则按其实际长度乘以0.2m宽度,折算成面积)之和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0.03%,其他公路不得超过0.05%。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0.03%或0.05%减2分。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可不计作施工缺陷,但应及时进行灌缝处理。2)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不符合要求时,累计每10m长减19.5施工进度计划运用科学的施工计划,在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确保在计划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9.5.1计算主要工程量工程项目项目具体名称距离km临时工程路基工程清除路表人工挖掘排、截水沟浆砌片石排、截水沟路面工程水泥石灰砂砾土底基层水泥砂砾基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防护工程人工植草表9-5主要工程所需机械、台班和人工表工程项目项目具体名称所需机械台班人工(工日)临时工程75KW以内履带式推土机6-8t光轮压路机8-10t光轮压路机12-18t光轮压路机0.6t以内手扶式振动碾路基工程清除地表90KW以内履带式推土机75KW以内履带式推土机2.0m¹以内履带式单斗挖3.0m³以内轮胎式装载机12t以内自卸汽车推土机推土75KW以内履带式推土机铲运机铲运土石方75KW以内履带式推土机12m³以内拖式铲运机75KW以内履带式推土机120KW以内履带式推土机15t以内振动压路机边坡)120KW以内自行式平地机6000L以内洒水汽车人工挖排、截水沟浆砌片石边沟、排、截水沟路面工程水泥石灰砂砾土120KW以内自行式平地机6-8t光轮压路机12-15t光轮压路机6000L以内洒水汽车水泥砂砾(同水泥石灰砂砾土)土120th以内沥青拌合设备5t以内自卸汽车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m³以内轮胎式装载机120t/h以内沥青拌合设备5t以内自卸汽车12t以内自卸汽车沥青混合料路面6-8t光轮压路机12-15t光轮压路机6.0m以内沥青混凝土摊铺机16-20t轮胎压路机20-25t轮胎压路机透层6-8t光轮压路机防护工程上工格栅人工植草工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省考试院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烘焙食品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创作软件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健身理论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艺术职业学院《BIM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调研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文写作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建筑学院《制药过程安全与环境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钢琴基础(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反假货币《外币美元》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重庆大轰炸优秀课件
- 专题01《水银花开的夜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 外贸客户报价单中英文格式模板
- 中药学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归纳
- 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书
- GB/T 13911-19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泉州南音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7200字)】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曲折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