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_第1页
202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_第2页
202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_第3页
202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_第4页
202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自2001年以来,湖北省潜江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关注小龙虾产业发展,实现从“虾稻连作”到“餐桌顶流”。潜江小龙虾当选2022年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榜首,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小龙虾产业规模已近千亿元,潜江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产城融合(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目前小龙虾产业正在进军预制菜新赛道。据此完成1~3小题。1.当前虾农提高小龙虾养殖收益的最有效途径是()A.扩大养殖规模 B.提高养殖品质 C.增强产品竞争力 D.改进养殖方式2.潜江成为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产量最高 B.产业链全 C.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3.下列促进潜江小龙虾产城融合举措中最有效的是()A.技术创新,文旅结合 B.品牌建设,抢占先位 C.精深加工,冷链仓储 D.预制菜品,全年“长红”家住安徽的王先生喜爱旅游,网上关注了国内某旅游博主的视频号(实时发布环球旅游动态)。某日博主发布在南半球某地旅游视频后,王先生立刻做了手机截图(如图)。据此完成4~6题。沉浸在这沙漠的温柔暮色中。对当下有热爱,对自己有信心,也特别期待未来。4.该旅游地位于()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5.图中汽车行进的方向是()A.东 B.南 C.西 D.北6.暮色下该沙漠里的某种甲虫奋力地向沙丘顶部攀爬。下列关于该沙漠主要成因和甲虫攀爬目的推测正确的组合是()①大气环流②地形③洋流④觅食⑤补水⑥透气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年7月中旬浙江天目山附近(图1)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2)。据此回答7~9题。7.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A.山体迎风侧 B.辐合线西部 C.辐合线东部 D.背风坡山腰8.与模型中西南背景气流成因相关的是()A.副热带高压脊 B.中纬西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9.触发天目山附近强对流天气除图3所示原因外还有()A.逆温现象 B.山地热力 C.湖泊效应 D.植被结构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景迈山古茶林在2023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少数民族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围栽培茶树,经不断保护和传承最终形成了以古茶林为核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合理分布,功能有机融合的整体景观。古茶林在种植、养护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生态智慧,其中“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茶林种植技术尤为突出。结合图完成10~11题。10.影响景迈山申遗区、缓冲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水系 C.植被 D.气候11.下列能够体现古茶林生态智慧的是()A.森林间以茶林为中心斑块状开发古茶林 B.古茶林之间不再保留森林防护线或防护林 C.古茶林保留大部分高大乔木,底层种茶 D.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20世纪末,地中海海滨城市巴塞罗那的“小街区,密路网”的布局随着人口增长、交通发展等出现了各种问题。后来政府在原有街区、路网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造,其中某街道改造设计为:道路由中心线向外依次布置为①车道、②车道、③车道、景观人行道(图1),设计独特。据此完成12~13题。12.从人车安全、方便、绿色角度分析,①②③车道分别布局为()A.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公交车道 B.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公交车道 C.机动车道、公交车道、自行车道 D.公交车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13.该街道的景观人行道大部分地面铺有生态嵌草铺装(图2),与全草坪铺装相比()A.全草坪铺装更加美观实用 B.全草坪铺装成本更低 C.嵌草铺装保护植物多样性 D.嵌草铺装不利于排水研究表明,植被对青藏高原地表大气氧含量的贡献率存在巨大时空差异。据图1、图2完成14~16题。14.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最大的是()A.森林 B.草原 C.灌丛 D.沼泽湿地15.地形是影响产氧贡献率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柴达木盆地单位面积植被产氧贡献率偏低的原因是()A.气温低 B.海拔高 C.降水少 D.光照弱16.下列符合青藏高原单位面积植被产氧贡献率时空差异的推测是()A.东南到西北先增加后减少 B.与海拔负相关 C.第一季度空间分布差异大 D.第三季度较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铃薯性喜冷凉,耐贫瘠、耐旱,适应力强,产量大,营养丰富。自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后来通过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如今“薯”光无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区际农业合作逐渐深入。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黑龙江与广东两地的“北薯南种”助力两地农业丰收。(1)列举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的主要划分指标,并概括西吉无限“薯”光的优势条件。(2)从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说明“北薯南种”的可行性。(3)有人认为在主粮化战略背景下,我国应该扩大马铃薯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里伯斯火山地处南极洲罗斯岛冰原(77°35′S、167°10′E),是地球最南端的活火山。由主火山口往下,沿着岩层裂隙,地表形成了一排白色的冰塔(图1)。冰塔高二三十米,顶端冒着袅袅白烟(图2);在地表冰层以下,有神秘的冰洞(熔浆洞),洞壁上冰晶与冰花(图3)绚丽绽放。冰花是由洞穴空气中的水分直接在洞壁上凝结而成。火山活动的情况,会影响冰花的长势。(1)指出造成冰塔只有二三十米高的外力作用。(2)描述该地顶端冒热气的冰塔形成的过程。(3)若火山活动活跃,推测冰花的长势。1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图1)。海洋碳汇(蓝碳)主要由溶解度泵和生物泵等过程驱动。溶解度泵是通过海气交换过程,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泵入海洋,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水温降低而提高。生物泵是海洋浮游生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的有机碳向深海转移的过程。材料二:2019年末至2020年初,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生的丛林火灾向空气中释放了数亿吨二氧化碳、大量草木灰和气溶胶。图2方框处显示的是火灾后南印度洋与南太平洋表层的“水华带”(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分布状况,95%的火灾碳排放在这一循环过程中被海洋中植物吸收。材料三: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可以增加蓝碳。我国在青岛鳌山湾海带养殖试验区设立了人工上升流增汇示范区。(1)图1中括号应填。简析蓝碳主要集中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间层、深层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所描述的过程中存在哪些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或能量循环。(3)阐述本次澳大利亚山火影响下的碳循环过程。(4)分析青岛人工上升流增汇示范区增汇效果良好的原因。

202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自2001年以来,湖北省潜江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关注小龙虾产业发展,实现从“虾稻连作”到“餐桌顶流”。潜江小龙虾当选2022年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榜首,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小龙虾产业规模已近千亿元,潜江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产城融合(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目前小龙虾产业正在进军预制菜新赛道。据此完成1~3小题。1.当前虾农提高小龙虾养殖收益的最有效途径是()A.扩大养殖规模 B.提高养殖品质 C.增强产品竞争力 D.改进养殖方式【解答】解:农产品收益与销售的收入(销量、价格)和成本等有关,增强产品竞争力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消费市场,是增加收益的最有效途径,C正确。龙虾的养殖规模主要影响产量,养殖品质(方式)主要影响价格,养殖方式主要影响成本,都可以影响养殖收益,但不是提高养殖优势的最有效途径,ABD错误。故选:C。2.潜江成为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产量最高 B.产业链全 C.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解答】解:我国最大的小龙虾产品交易中心的形成与龙虾产量、品质、配套产业链、交通物流等有关,但20多年来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关注小龙虾产业发展,先手推动,从“虾稻连作”、“餐桌顶流”都是转型之路中政府主动作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政策支持,D正确,ABC错误。故选:D。3.下列促进潜江小龙虾产城融合举措中最有效的是()A.技术创新,文旅结合 B.品牌建设,抢占先位 C.精深加工,冷链仓储 D.预制菜品,全年“长红”【解答】解:产城融合需要做大做强某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就业,增加收入(政府税收、居民收入)等,均只提到产业链环节中的某个点,不是最有效的措施,BCD错误。技术创新(养殖技术、种养设备、产品加工、口味创新、预制菜研发反季节上市等),食品文化与旅游结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A正确。故选:A。家住安徽的王先生喜爱旅游,网上关注了国内某旅游博主的视频号(实时发布环球旅游动态)。某日博主发布在南半球某地旅游视频后,王先生立刻做了手机截图(如图)。据此完成4~6题。沉浸在这沙漠的温柔暮色中。对当下有热爱,对自己有信心,也特别期待未来。4.该旅游地位于()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解答】解:博主实时发布旅游动态后小明即时截图,手机上显示的是北京时间(东八区)。结合南半球某地沙漠的温柔暮色信息,可以推测该地是南部非洲西岸的纳米布沙漠,该地位于本初子午线东侧,时间比北京时间大约慢8小时,正是日落时刻,D正确。欧洲位于北半球,A错误。大洋洲的时间比北京时间快2﹣3小时,此时是后半夜的2﹣3点左右,B错误。南美洲的时间比北京时间大约慢12小时,此时是中午,C错误。故选:D。5.图中汽车行进的方向是()A.东 B.南 C.西 D.北【解答】解:根据上一题分析,此地位于南部非洲西岸的纳米布沙漠(本初子午线东,时间比北京时间大约慢8小时,正是日落时刻),当北京时间(东八区)是00:16时,当地位于零时区,区时为00:16,已经日落,推算南半球此刻昼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结合太阳方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当地日落西北,汽车行进的影子朝向东南,判断汽车此刻行进的大致方向往西,C正确,ABD错误。故选:C。6.暮色下该沙漠里的某种甲虫奋力地向沙丘顶部攀爬。下列关于该沙漠主要成因和甲虫攀爬目的推测正确的组合是()①大气环流②地形③洋流④觅食⑤补水⑥透气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解答】解:温柔的暮色下,该地的甲虫奋力向沙丘之巅爬去,沙漠里的陆气温差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让雾气更浓,登顶的小甲虫倒立(头向下)背部对着有雾气来的方向,体温低于气温,冷凝的小水珠随着背部的凹槽顺流到嘴里补充水分。狭长的纳米布沙漠成因与大气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纬信风带)、沿岸寒流等均有关,①③⑤正确。该洋流的成因跟地形无关,②错误。沙丘顶部没有食物,④错误。透气无需到沙丘顶部,⑥错误。故选:B。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年7月中旬浙江天目山附近(图1)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2)。据此回答7~9题。7.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A.山体迎风侧 B.辐合线西部 C.辐合线东部 D.背风坡山腰【解答】解:根据云层的厚薄、体量等推测降水中心在天目山的东侧背风侧(西南背景风),即辐合线的西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8.与模型中西南背景气流成因相关的是()A.副热带高压脊 B.中纬西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解答】解:西南背景风的形成与夏季天目山附近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有关。高压脊线以辐散的气流为主,北侧的天目山受其影响可能形成西南风,A正确。该区域东南季风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受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很小;亚欧大陆东岸该区域低层大气受中纬西风影响也很弱,BCD选项的空间尺度较大,实际上该地的天气变化是较小空间尺度下的耦合现象,BCD错误。故选:A。9.触发天目山附近强对流天气除图3所示原因外还有()A.逆温现象 B.山地热力 C.湖泊效应 D.植被结构【解答】解:触发强对流天气除了图示的西南背景风外,低层的西南风从天目山西侧带来了积云,绕过天目山,在辐合线附近汇集,加上山体的热力因素,气流膨胀上升后形成规模较大的对流云,B正确。逆温现象会削弱对流运动,不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形成,A错误。湖泊距离天目山较远,湖泊对其影响较小,C错误。植被结构不是影响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景迈山古茶林在2023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少数民族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围栽培茶树,经不断保护和传承最终形成了以古茶林为核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合理分布,功能有机融合的整体景观。古茶林在种植、养护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生态智慧,其中“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茶林种植技术尤为突出。结合图完成10~11题。10.影响景迈山申遗区、缓冲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水系 C.植被 D.气候【解答】解:结合图(景迈山、水系、古茶林、分隔防护林等)文(森林中建寨、寨子周围栽茶等)信息,该地利用森林生态系统(较高海拔的原始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到随着地势逐渐降低的古茶林、传统村落再到现代生态茶园、耕地水田等土地垂直利用方式。)在高大乔木下种植茶树,形成独特的林下(乔灌草垂直结构)茶种植技术。村寨也是依据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选择背山面水、围绕寨心紧凑布局。整体上都是因地制宜,既有垂向上的生产用地、也有水平方向上的生活用地,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的智慧山地人居环境,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的典范。综上可知,影响景迈山申遗区、缓冲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主导因素是地形,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下列能够体现古茶林生态智慧的是()A.森林间以茶林为中心斑块状开发古茶林 B.古茶林之间不再保留森林防护线或防护林 C.古茶林保留大部分高大乔木,底层种茶 D.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解答】解:依据材料信息,景迈山古茶林在种植、养护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生态智慧,以“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茶林种植技术尤为突出。“林间开垦”指在森林间以村寨为中心斑块状开发古茶林,古茶林之间保留森林防护线或防护林,AB错。“林下种植”则指每片古茶林都保留大部分高大乔木,从而尽可能维系自然生态系统,中层种茶,地表保持草木层,从而形成“乔﹣灌﹣草”的立体群落结构,C错。在茶林养护上也多有技巧,他们在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多依树、樟脑树,其特有的香味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的香气,而对茶树有害的那些树木则予以适当清除,这样可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同时上层乔木的落叶又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有机养料,分隔防护林避免了大规模连片种植,产生低温冻害、虫灾传染等,因此有效地维持了古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D。20世纪末,地中海海滨城市巴塞罗那的“小街区,密路网”的布局随着人口增长、交通发展等出现了各种问题。后来政府在原有街区、路网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造,其中某街道改造设计为:道路由中心线向外依次布置为①车道、②车道、③车道、景观人行道(图1),设计独特。据此完成12~13题。12.从人车安全、方便、绿色角度分析,①②③车道分别布局为()A.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公交车道 B.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公交车道 C.机动车道、公交车道、自行车道 D.公交车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解答】解:根据题设,街道中心线最外道为景观人行道,从安全方便的角度考虑,紧邻景观人行道的③车道是公交车道(方便行人上下车);①、②车道之间有障碍,使得①车道与②③车道分隔,所以①车道类型与②③有较大区别,即可推出①为自行车道,②为机动车道,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该街道的景观人行道大部分地面铺有生态嵌草铺装(图2),与全草坪铺装相比()A.全草坪铺装更加美观实用 B.全草坪铺装成本更低 C.嵌草铺装保护植物多样性 D.嵌草铺装不利于排水【解答】解:巴塞罗那为地中海海滨城市,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人行道上条石和草地相间的铺装,与全草坪相比,差异在于有条石,且题设提示为生态铺装,意味着铺装材料有一定的通气透水性。夏季条石覆盖在地表,减少水分蒸发,为植被的生长保存一定的水分;冬季降水多,生态相间铺装部分水体下渗排水,部分在地表汇集,流向排水设施,进而通过地表排水。所以相间铺装有利于排水,且有利于植物生长,C正确,D错误。全草坪铺装或许更加美观,但是不实用,A错误。全草坪铺装成本更高,生态嵌草铺装减少用石材等,成本较低,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故选:C。研究表明,植被对青藏高原地表大气氧含量的贡献率存在巨大时空差异。据图1、图2完成14~16题。14.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最大的是()A.森林 B.草原 C.灌丛 D.沼泽湿地【解答】解:结合图,某植被全年总产氧量=全年单位面积产氧量×该植被的分布面积,可知,草原全年产氧量高,单位产氧量低,所以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最大的是草原,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地形是影响产氧贡献率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柴达木盆地单位面积植被产氧贡献率偏低的原因是()A.气温低 B.海拔高 C.降水少 D.光照弱【解答】解:联系上题,不同植被类型影响产氧量,进而影响地表产氧贡献,而植被类型与空间分布的差异又与气候(光照、大气中的热量等)、土壤中的水分(降水或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下渗转化)、养分等有关,所以材料指出地形(类型、空间组合、海拔、坡向、坡度等)是主要驱动因素。结合图,虽然青藏高原东北侧的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较低,但是其降水少,植被覆盖度低,植被产氧量低,植被产氧贡献率低,C正确。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较低,气温较高,AB错误。青藏高原的光照都比较充足,D错误。故选:C。16.下列符合青藏高原单位面积植被产氧贡献率时空差异的推测是()A.东南到西北先增加后减少 B.与海拔负相关 C.第一季度空间分布差异大 D.第三季度较高【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从东南往西北,青藏高原全年植被产氧量对近地表大气氧含量的贡献率呈逐渐降低趋势,A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海拔高度相关性不一致,B错误。时间变化上6﹣9月(年内水热较充足)植被生长旺季,第三季度(7﹣8﹣9月)产氧贡献率高,C错误,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铃薯性喜冷凉,耐贫瘠、耐旱,适应力强,产量大,营养丰富。自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后来通过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如今“薯”光无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区际农业合作逐渐深入。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黑龙江与广东两地的“北薯南种”助力两地农业丰收。(1)列举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的主要划分指标,并概括西吉无限“薯”光的优势条件。(2)从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说明“北薯南种”的可行性。(3)有人认为在主粮化战略背景下,我国应该扩大马铃薯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气候条件中的积温、气温、光照、昼夜温差、降水和无霜期等因素都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地形条件中(海拔、坡向、坡度)等对马铃薯生产影响较大。地区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等其他因素也对局部地区马铃薯生产产生影响。从宏观上的农业区划(图示四大种植区)来说,主要划分指标为自然因素。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后来“薯”光无限,除了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地”之外,农业区位选择中“人”的因素也很重要,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导致育种技术提高,适于在该区域种植;依托马铃薯,发展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当地政府对于种植马铃薯政策扶持力度较大。(2)我国地域辽阔,存在多种多样的区域,不同区域农业发展需要合理的农业区划(因地而异),同时不同区域间的农业合作(因时而异)也能够更好利用资源;黑龙江有农业技术、机械设备、种植经验等优势,广东有土地、市场、气候资源等;双方的省际合作既盘活了冬季东北闲置的农业资源,又增加了广东冬闲土地的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随着“北薯南种”规模扩大,双方合作模式已从自营发展到以技术和品牌依托的“合作社+服务公司+当地农户”的专业经营模式;从北薯南种到农薯工粮,区域农业发展变得可持续。(3)若赞同,我国实现粮食安全,需要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发,保障供需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地区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最重要的途径是增加粮食总产量,而马铃薯单产较高,单产增长率较高,耐贫瘠耐旱适应力强,能很好的弥补传统主粮区因为耕地数量、质量、自然灾害的变化等带来的产量波动;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农业气象灾害多发,粮食的年产量波动变化较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主要以中低产田为主,耕地质量欠佳,耕地质量退化严重,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存在问题;我国地形和气候类型多样,适宜种植马铃薯的面积广阔,有利于种植马铃薯,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若不赞同。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盲目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不同,农作物种植应根据不同的农业区位因时因地而异;我国不同地区种植马铃薯的经验和技术投入不同,劳动力素质和机械化水平不同,导致耕作成本不同,有的地区种植马铃薯的成本相对较高,经济效益较低;不同地区的居民饮食习惯不同,马铃薯不适宜在全国范围作为主粮推广;可以通过跨区域调剂或者国外进口粮食的方式增加区域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培育良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来保障粮食安全。故答案为:(1)气候(积温、气温、光照、昼夜温差、无霜期、降水)、地形(海拔)等;自然条件独特(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育种技术的提高;延长产业链,产品深加工;政策支持。(2)黑龙江: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种植经验丰富、冬半年有闲置劳动力;广东:有冬闲土地、热量适宜、政策、市场广阔等。(3)赞同:我国地形、气候多样,适宜种植的区域广;我国对粮食需求量增加、需求的种类增多;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存在问题(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质量欠佳,退化污染严重,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等问题严重);马铃薯单产高,适应性强,扩大种植利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不赞同:农作物种植规模应因时因地而异;马铃薯部分耕作区,由于劳动力、机械化水平、种植经验与技术投入导致耕种成本高;部分地区生态脆弱,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会造成生态破坏;粮食可以跨区域调剂或进口;不同区域居民饮食习惯不同;可以通过技术投入,提高单产。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里伯斯火山地处南极洲罗斯岛冰原(77°35′S、167°10′E),是地球最南端的活火山。由主火山口往下,沿着岩层裂隙,地表形成了一排白色的冰塔(图1)。冰塔高二三十米,顶端冒着袅袅白烟(图2);在地表冰层以下,有神秘的冰洞(熔浆洞),洞壁上冰晶与冰花(图3)绚丽绽放。冰花是由洞穴空气中的水分直接在洞壁上凝结而成。火山活动的情况,会影响冰花的长势。(1)指出造成冰塔只有二三十米高的外力作用。(2)描述该地顶端冒热气的冰塔形成的过程。(3)若火山活动活跃,推测冰花的长势。【解答】解:(1)冰塔不高,可能是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不易形成,二是形成后被破坏。冰塔形成后,高温蒸汽沿着裂隙上升,融化部分冰层,形成冰层的裂隙,在南极极地东风侵蚀破坏下,容易坍塌。同时裂隙较多,风化作用下,冰塔也会出现重力坍塌。(2)根据背景资料,“主火山口往下有岩层裂隙”,推测出高温蒸汽从裂隙上升到地表,受其影响,地表融化形成出气孔,这个过程同时为冰塔形成提供了融水和水汽;而融水和水汽接触到南极极寒的大气,冷凝成冰塔。至于顶端冒着热气,可以想到蒸汽融化冷凝后的冰塔,形成新的出气孔,水汽从出气孔溢出,形成“冒热气”的景观。(3)冰花的形成,同样需要水汽、冷凝过程,所以火山活动活跃,热量丰富时,融化冰层,提供水汽,促进了冰花的形成,但当热量高到一定程度,冰花又会受热融化,所以在这火山与极地,高温与寒冷的力量较量中,冰花的大小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故答案为:(1)风化作用、风力作用(风力侵蚀)、重力崩塌(2)火山内部的高温蒸汽通过岩层的裂隙上升,到达地表的冰层;蒸汽的热量先融化部分冰层,形成出气孔;夹带着融水的热气喷出地表后,遇到低温空气,立刻冻结成冰,形成冰塔。蒸汽继续融化冰层,冰塔顶端出气口冒着热气。(3)当火山活动活跃时,热量大,产生的水蒸气多,促进冰花发育。但是火山活动过于剧烈,热量过高,冰花融化甚至全部融化。1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图1)。海洋碳汇(蓝碳)主要由溶解度泵和生物泵等过程驱动。溶解度泵是通过海气交换过程,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泵入海洋,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水温降低而提高。生物泵是海洋浮游生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的有机碳向深海转移的过程。材料二:2019年末至2020年初,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生的丛林火灾向空气中释放了数亿吨二氧化碳、大量草木灰和气溶胶。图2方框处显示的是火灾后南印度洋与南太平洋表层的“水华带”(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分布状况,95%的火灾碳排放在这一循环过程中被海洋中植物吸收。材料三: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可以增加蓝碳。我国在青岛鳌山湾海带养殖试验区设立了人工上升流增汇示范区。(1)图1中括号应填光合作用。简析蓝碳主要集中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间层、深层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