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7分)1.(6分)经典诗文默写。(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2),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5)寂寂江山摇落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6),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7)“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人除了在景物描写上以画入诗,这一技法还表现在场景描写上,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句“左牵黄,右擎苍,,”描绘了幅盛大、壮观的出猎场面,展现了词人的“狂”。(8)漫漫人生路,几多坎坷途。既然坎坷是人生常态,不如坦然面对。我们可以试着学习李白身处困境时在《行路难(其)》中高歌出“,”的豪迈气概。2.(4分)阅读语段,完成问题。ㅤㅤ莫高窟,这枚藏在miǎo茫西北大漠深处的艺术瑰宝,以它雄浑厚重的历史底蕴、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现着灿烂的敦煌文化。ㅤㅤ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正是因为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优长,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数千年生生不息,不断传承创新。让世界认识敦煌,让敦煌走向世界。这是莫高窟人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新时代、新丝路,人们màn游在这里,定会沉醉于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美好。(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这是莫高窟人一直以来孜(A.zīB.zǐ)孜不倦的追求。②定会沉醉(A.cuìB.zuì)于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美好。(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①miǎo茫②màn游3.(3分)在阅读《艾青诗选》时,有同学发现,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你觉得这种忧郁是一种颓废消极的表现吗?请结合下面这首诗简要分析。ㅤㅤ我爱这悲哀的国土ㅤㅤ古老的国土——这国土ㅤㅤ养育了为我所爱的ㅤㅤ世界上最艰苦ㅤㅤ与最古老的种族——《北方》节4.(4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ㅤㅤ①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②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③宽广的世界视野里,有对历史的_______,更有对未来的_______。(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语部分,并写在下面。(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3)请将下列语句分别填入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郑重宣示B.深刻总结二、综合性学习。(7分)5.(7分)文学是看世界的窗口,可以延展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九年级(1)班正在举办以“乐享文学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活动一:书写】请将下面概括文学魅力的八个字,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2)【活动二: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读书现状,同学们准备进行一次调查,下面是大家设计的调查问卷,请你再设计两个合理的调查问题。个人阅读情况调查问卷你平时喜欢纸质书阅读,还是更喜欢电子设备阅读?①②(3)【活动三:仿写】文学经典是经历了岁月考验的作品,凝聚了作家的心血和经验。请你思考,并根据提示,完成仿写。文学经典是什么?是人类情感博览会,带你感受情感的轰鸣。文学经典是什么?是生活经验博物馆,文学经典是什么?是社会历史活化石,(4)【活动四:思考】阅读时,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在“和你谈书”的活动中,同学们就“武松打虎是勇敢还是鲁莽”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名著内容谈谈看法,并简述理由。三、阅读。(46分)6.(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ㅤㅤ据1949至202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登陆的台风基本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下图是根据相关数据所做的统计图。【材料二】ㅤㅤ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ㅤㅤ盛夏时节,我国时会出现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据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每年7—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这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ㅤㅤ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材料三】ㅤㅤ我国气象学奠基人之一的陶诗言院士曾指出,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国内外有记录的暴雨极值都是台风导致的,比如1975年8月出现在我国河南驻马店的中国大陆最大日降水量(1062mm)。造成1100万人受灾的“758”事件引起了政府部门以及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从那之后的几十余年,我国专家学者对台风暴雨的研究从未间断。ㅤㅤ在台风所导致的所有不利影响中,有一类是发生在台风主体之外,但是与台风存在密切关系的远距离台风暴雨,该类暴雨是台风通过自身庞大的环流系统,提供或增强了暴雨形成条件中的某几条,虽不是“主谋”,但却是强有力的“推手”。而台风要施展出“隔山打牛”的威力,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ㅤㅤ首先,夏季陆地暖,海洋冷。空气遇热上升遇冷下沉,因此陆地气压下降形成低压区,海洋气压上升形成高压区。台风作为一个低压系统,与其东侧的副热带高压系统间存在着的明显气压差,导致风速增强,会形成一条偏南或者偏东的低空急流。这条急流能够将来自洋面上的暖湿空气不断向暴雨区输送,一方面提供了暴雨所需的水汽“弹药”,另一方面使低层增暖,形成大气“下暖上冷”的不稳定结构,帮助了暴雨不稳定能量的聚集。ㅤㅤ其次,台风庞大的环流系统可以调整盘踞在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的形势,使得大气环流向有利于暴雨产生的形势调整。最后,根据观测可知,台风在海洋上可以激发出在垂直方向强烈震动、沿水平方向向远距离传播的大气波动。这样的波动向中纬度地区传播,在合适的条件增加原有暴雨的雨势下,可以激发中纬度地区对流的发展,从而形成大范围的波状传播雨带,继而形成暴雨或者是增加原有暴雨的雨势。【材料四】ㅤㅤ国家气候中心研究显示,2023年我国气候区域性极端强降水、大范围极端高温热浪、持续性极端骤旱、高影响极端寒潮等事件发生频率增大。近10年(2013﹣2022年)我国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1991﹣2020年)偏多2.3天。ㅤㅤ同时复合型气象灾害接踵而来,局地性、突发性、灾难性事件趋多。2023年7月28日,“杜苏芮”以强台风强度正面登陆福建晋江,先后影响东部13个地区,并引发强降水,福建部分地区和香港地区出现创纪录特大暴雨,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严重灾害损失。同样,受台风“海葵”影响,9月7至8日,我国广东省部分地区和香港地区遭遇创纪录特大暴雨。(根据相关材料改写)(1)阅读【材料二】,简要归纳台风带来的有利影响。(2)为什么说台风是远距离暴雨强有力的“推手”?请根据【材料三】分点概括。(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据1949至2022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基本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台风登陆广东的次数多达201次,约占全国的1/3。B.国内外有记录的暴雨极值,大多是由台风导致的,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台风是较强的暴雨天气系统。C.“758”事件是指1975年8月发生在我国河南驻马店的特大暴雨事件,这次事件打破了中国大陆最大日降水量的记录,造成了1100万人受灾。D.台风“杜苏芮”影响了东部13个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仅1个多月后,台风“海葵”,使广东省部分地区和香港地区遭遇创纪录特大暴雨。7.(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画虎陈晔ㅤㅤ①老家关于虎的方言里,我印象中最深的是“二虎”。ㅤㅤ②“二虎”并不是褒扬,大意是思想单纯容易冲动,天不怕地不怕敢说敢做甚至爱打架不计后果。小时候,大人们教育我们,某某家的孩子可“二虎”哩,你们少挨傍。少挨傍就是少接触,少打交道。ㅤㅤ③孩子们可以,大人们也这样,但同在一个屋檐下,也不能不打交道。ㅤㅤ④父亲是当老师的,什么样的学生都得接触,包括这类“二虎”。ㅤㅤ⑤邻村就有这样一个名字叫“二虎”,行事也“二虎”的孩子。二虎,家中排行老二,哥哥叫大虎,性格稍收敛一些。家长也“二虎”,一家子“虎”,虎生虎,就是家风了。乡下还有一个词近义:“烫不浪”,或“滚刀肉”。遇到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人人犯怵。到了学校,老师也犯怵。不收,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收了,麻烦事儿就来了,三天两头生事。ㅤㅤ⑥二虎哥哥大虎也在这所学校,成天跟在弟弟后面犯浑,二虎指东他不打西,也是稀奇。上课,老师在前边讲,他俩不是趴桌上睡觉,就是搞小动作捣乱,让别人也不能好好上课,学生家长投诉也没用。久而久之,老师同学谈“虎”色变……弟兄俩就有了更猛的外号,二虎凭“实力”打头,叫“吹灯”,大虎叫“拔蜡”。ㅤㅤ⑦后来是父亲接收了“虎”哥俩。父亲也不是不犯怵,但是父亲有他的招数。你不是“虎”吗?父亲自有他的“驯虎术”。ㅤㅤ⑧父亲教的是二三年级的混合班,这弟兄俩一个在二年级,一个在三年级。因为老师太少,二三年级在一个班上课,这节课讲二年级的,下一节课讲三年级的。一个混合班,两个不好管的学生,最后在父亲手里都变成了绵羊。ㅤㅤ⑨后来,我去了省城上大学,上班。平时不常回老家,二虎的事偶有耳闻,据说长成了一米八个头的帅小伙儿,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成家。ㅤㅤ⑩一晃多年过去。去年春节,我们回老家过年。初六那天,父亲去村里的小超市买东西。一进门,眼前立着一魁梧汉子,张口就喊:“陈老师!”ㅤㅤ⑪“嗯?”年近七旬的父亲没认出是谁。ㅤㅤ⑫男子一把抓住父亲的手,眼里亮出了光。他叫道:“陈老师,我……我是二虎啊!您不记得我了么?上学的时候,我……我可‘二虎’哩,是您把我教好了!”ㅤㅤ⑬父亲一下就对上号了。教了四十年书,教了无数学生,甚至学生的孩子都教过。父亲总结出记得住的两类学生:学习好的和调皮捣蛋的,包括“二虎”们。ㅤㅤ⑭二虎当着众人说:“陈老师就像我的父亲,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ㅤㅤ⑮父亲说这是他当老师一辈子最自豪的事,驯服了一个个“虎”。ㅤㅤ⑯父亲的“驯虎术”到底是什么?暮年的父亲告诉我,当年二虎的确“二虎”,各种不服管教,满身的毛病。但是这孩子有一个优点,就是热爱集体,无论班集体有什么事情,他都特别积极。父亲抓住这一优点,当众大力表扬他,并委任他为班长。他不好好学习,父亲就说:“你是班长呢,要处处起带头作用!”他管不住自己,不遵守纪律,父亲说:“你可是班长,应该给同学们做表率!”他没完成作业,父亲就说:“你是班长,作业是不是应该带头完成?”就这样,二虎渐渐走上了正路。那年年底,父亲的班获得了先进班集体,二虎还被评上了“三好学生”。ㅤㅤ⑰二虎考上了大学,人们都来祝贺恭喜,说他家祖坟冒青烟了。他爷爷说:“冒啥青烟,遇到了好老师!”上大学第一年,放寒假回家的二虎对家里人说:“以后,咱家都文明点儿,别再让人说咱们‘二虎’了。”ㅤㅤ⑱一家子的“虎气”因为二虎,彻底“吹灯拔蜡”了。ㅤㅤ⑲我对父亲说,您这不是“驯虎”,而是“画虎”,您也算是个成功的“画家”了!(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本文以“我”的视角讲述二虎的成长故事,因此时间线有些混乱,请你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梳理二虎的成长历程。小学时,二虎让师生头疼。→①。→二虎受到表扬被委任为班长,年底被评上了“三好学生”。→二虎考上大学,留京工作成家。→②(2)选文两次提到了“吹灯拔蜡”,请结合语境及上下文,解释两处“吹灯拔蜡”的意思。(3)阅读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①父亲也不是不犯怵,但是父亲有他的招数。(你能从中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写一写。)②他叫道:“陈老师,我……我是二虎啊!您不记得我了么?上学的时候,我……我可‘二虎’哩,是您把我教好了!”(这句话体现了二虎怎样的心理?)(4)阅读文章,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画虎”?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5)请结合选文内容和材料链接,尝试给文中的父亲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70字)【材料链接】ㅤㅤ如今,张桂梅是华坪家喻户晓的老师,也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燃灯校长”。这是她用12年的拼搏赢得的名师声誉,也是她12年的艰辛与忍耐的见证。ㅤㅤ感动中国2020给张桂梅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8.(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ㅤㅤ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ㅤㅤ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ㅤㅤ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②即压齐境。君其图③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释】①柯:地名,在今河南省内。②坏:长久受侵伐而遭到破坏。③图:考虑。(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①亦免冠徒跣②休祲降于天③庄公好力④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D.至于夏水襄陵(《三峡》)(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②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4)请分点说说唐雎和曹沫在与强国之君交涉的过程中,表现有何异同。9.(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请结合全词的内容,说说你对“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理解。(2)这首词从题目中可知是一首“壮词”,但却以一句“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为尾,这样的安排是否矛盾?请结合整首词写一写你的看法。四、作文。(50分)10.(50分)作文。ㅤㅤ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曾在作品《无可慰藉》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需要坚守自己的决定。一个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选择’的时刻。”ㅤㅤ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ㅤㅤ要求: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和运用。(17分)1.(6分)经典诗文默写。(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5)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6)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7)“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人除了在景物描写上以画入诗,这一技法还表现在场景描写上,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句“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描绘了幅盛大、壮观的出猎场面,展现了词人的“狂”。(8)漫漫人生路,几多坎坷途。既然坎坷是人生常态,不如坦然面对。我们可以试着学习李白身处困境时在《行路难(其)》中高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气概。【解答】(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怀旧空吟闻笛赋(重点字:赋)(3)余因得遍观群书(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5)怜君何事到天涯(6)行人莫问当年事(7)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重点字:裘)(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4分)阅读语段,完成问题。ㅤㅤ莫高窟,这枚藏在miǎo茫西北大漠深处的艺术瑰宝,以它雄浑厚重的历史底蕴、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现着灿烂的敦煌文化。ㅤㅤ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正是因为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优长,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数千年生生不息,不断传承创新。让世界认识敦煌,让敦煌走向世界。这是莫高窟人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新时代、新丝路,人们màn游在这里,定会沉醉于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美好。(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这是莫高窟人一直以来孜A(A.zīB.zǐ)孜不倦的追求。②定会沉醉B(A.cuìB.zuì)于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美好。(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①miǎo渺茫②màn漫游【解答】(1)根据字词积累,“孜孜不倦”中的“孜”读作“zī”,“沉醉”中的“醉”读作“zuì”。(2)根据字词积累和语境,“miǎo茫”写作“渺茫”,“màn游”写作“漫游”。答案:(1)①A②B(2)①渺②漫3.(3分)在阅读《艾青诗选》时,有同学发现,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你觉得这种忧郁是一种颓废消极的表现吗?请结合下面这首诗简要分析。ㅤㅤ我爱这悲哀的国土ㅤㅤ古老的国土——这国土ㅤㅤ养育了为我所爱的ㅤㅤ世界上最艰苦ㅤㅤ与最古老的种族——《北方》节【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作者情感的理解。“忧郁”既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也是我们解读其诗歌的关键词。诗人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哀伤、忧郁的情调。这种“土地的忧郁”是爱国与忧患意识的反映,并非颓废消极的表现。《北方》这首诗用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北方图景构成意象,而沙漠风、荒漠的原野、孤单行进的行人、重负的驴子、干涸的河道、失群的大雁等等,描画出色彩暗淡的北方画图,那是北方的悲哀”,它们一幅幅跳动在读者面前,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这些意象实际上是作者对北国悲哀感觉的图象化,它们用色彩、光线、形体的综合效力使我们仿佛触摸到北方的土地,更使读者感受到作者那颗敏感的心。作者以深沉的笔调,苍凉辽阔的场景写北方,所以诗的意象虽然沉郁,但给人的感受是坚强有力的。这种“忧郁”并非一己的悲苦与感伤,对一个忠于现实,对祖国和人民怀着满腔的挚爱的诗人来说,他的“忧郁”乃是民族的哀感,时代的愤懑。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表达了作者面对伤痕累累的祖国时感到的悲哀和痛苦之情。答案:示例:我认为不是。以《北方》为例,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艾青对“土地”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复杂的,既有面对苦难土地的忧郁,也有对土地上的人民顽强抗争的礼赞,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诗歌中的忧郁具有凝重、厚重而又大气的风格,诗人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并不是颓废消极的表现。4.(4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ㅤㅤ①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②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③宽广的世界视野里,有对历史的_______,更有对未来的_______。(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语部分,并写在下面。(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3)请将下列语句分别填入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郑重宣示B.深刻总结【解答】答案:(1)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2)将“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后的顿号改为逗号。(3)BA二、综合性学习。(7分)5.(7分)文学是看世界的窗口,可以延展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九年级(1)班正在举办以“乐享文学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活动一:书写】请将下面概括文学魅力的八个字,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2)【活动二: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读书现状,同学们准备进行一次调查,下面是大家设计的调查问卷,请你再设计两个合理的调查问题。个人阅读情况调查问卷你平时喜欢纸质书阅读,还是更喜欢电子设备阅读?①你有为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吗?②你在阅读时会采用哪些阅读方法?(3)【活动三:仿写】文学经典是经历了岁月考验的作品,凝聚了作家的心血和经验。请你思考,并根据提示,完成仿写。文学经典是什么?是人类情感博览会,带你感受情感的轰鸣。文学经典是什么?是生活经验博物馆,带你认识世界的多样文学经典是什么?是社会历史活化石,带你体会时间的美好(4)【活动四:思考】阅读时,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在“和你谈书”的活动中,同学们就“武松打虎是勇敢还是鲁莽”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名著内容谈谈看法,并简述理由。【解答】答案:(1)(2)示例:①你有为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吗?②你在阅读时会采用哪些阅读方法?(3)示例:带你认识世界的多样带你体会时间的美好(4)示例:武松打虎是勇敢。武松面对凶猛的老虎,毫不畏惧,迎难而上,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凭借自身扎实的武艺打死老虎,为民除害,可见他是一个武艺高强、机智沉着、英勇无畏的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好汉。三、阅读。(46分)6.(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ㅤㅤ据1949至202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登陆的台风基本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下图是根据相关数据所做的统计图。【材料二】ㅤㅤ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ㅤㅤ盛夏时节,我国时会出现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据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每年7—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这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ㅤㅤ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材料三】ㅤㅤ我国气象学奠基人之一的陶诗言院士曾指出,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国内外有记录的暴雨极值都是台风导致的,比如1975年8月出现在我国河南驻马店的中国大陆最大日降水量(1062mm)。造成1100万人受灾的“758”事件引起了政府部门以及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从那之后的几十余年,我国专家学者对台风暴雨的研究从未间断。ㅤㅤ在台风所导致的所有不利影响中,有一类是发生在台风主体之外,但是与台风存在密切关系的远距离台风暴雨,该类暴雨是台风通过自身庞大的环流系统,提供或增强了暴雨形成条件中的某几条,虽不是“主谋”,但却是强有力的“推手”。而台风要施展出“隔山打牛”的威力,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ㅤㅤ首先,夏季陆地暖,海洋冷。空气遇热上升遇冷下沉,因此陆地气压下降形成低压区,海洋气压上升形成高压区。台风作为一个低压系统,与其东侧的副热带高压系统间存在着的明显气压差,导致风速增强,会形成一条偏南或者偏东的低空急流。这条急流能够将来自洋面上的暖湿空气不断向暴雨区输送,一方面提供了暴雨所需的水汽“弹药”,另一方面使低层增暖,形成大气“下暖上冷”的不稳定结构,帮助了暴雨不稳定能量的聚集。ㅤㅤ其次,台风庞大的环流系统可以调整盘踞在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的形势,使得大气环流向有利于暴雨产生的形势调整。最后,根据观测可知,台风在海洋上可以激发出在垂直方向强烈震动、沿水平方向向远距离传播的大气波动。这样的波动向中纬度地区传播,在合适的条件增加原有暴雨的雨势下,可以激发中纬度地区对流的发展,从而形成大范围的波状传播雨带,继而形成暴雨或者是增加原有暴雨的雨势。【材料四】ㅤㅤ国家气候中心研究显示,2023年我国气候区域性极端强降水、大范围极端高温热浪、持续性极端骤旱、高影响极端寒潮等事件发生频率增大。近10年(2013﹣2022年)我国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1991﹣2020年)偏多2.3天。ㅤㅤ同时复合型气象灾害接踵而来,局地性、突发性、灾难性事件趋多。2023年7月28日,“杜苏芮”以强台风强度正面登陆福建晋江,先后影响东部13个地区,并引发强降水,福建部分地区和香港地区出现创纪录特大暴雨,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严重灾害损失。同样,受台风“海葵”影响,9月7至8日,我国广东省部分地区和香港地区遭遇创纪录特大暴雨。(根据相关材料改写)(1)阅读【材料二】,简要归纳台风带来的有利影响。(2)为什么说台风是远距离暴雨强有力的“推手”?请根据【材料三】分点概括。(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据1949至2022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基本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台风登陆广东的次数多达201次,约占全国的1/3。B.国内外有记录的暴雨极值,大多是由台风导致的,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台风是较强的暴雨天气系统。C.“758”事件是指1975年8月发生在我国河南驻马店的特大暴雨事件,这次事件打破了中国大陆最大日降水量的记录,造成了1100万人受灾。D.台风“杜苏芮”影响了东部13个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仅1个多月后,台风“海葵”,使广东省部分地区和香港地区遭遇创纪录特大暴雨。【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盛夏时节,我国时会出现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据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每年7—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这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可以概括得出答案:①带来降水,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②缓解高温酷暑,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程度;③使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正常运转,从而节约原煤;④洋面温度下降,海水上翻,将海底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有利于鱼群生长。(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三“首先,夏季陆地暖,海洋冷。空气遇热上升遇冷下沉,因此陆地气压下降形成低压区,海洋气压上升形成高压区。台风作为一个低压系统,与其东侧的副热带高压系统间存在着的明显气压差,导致风速增强,会形成一条偏南或者偏东的低空急流。这条急流能够将来自洋面上的暖湿空气不断向暴雨区输送,一方面提供了暴雨所需的水汽‘弹药’,另一方面使低层增暖,形成大气“下暖上冷”的不稳定结构,帮助了暴雨不稳定能量的聚集。其次,台风庞大的环流系统可以调整盘踞在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的形势,使得大气环流向有利于暴雨产生的形势调整。最后,根据观测可知,台风在海洋上可以激发出在垂直方向强烈震动、沿水平方向向远距离传播的大气波动。这样的波动向中纬度地区传播,在合适的条件增加原有暴雨的雨势可以激发中纬度地区对流的发展,从而形成大范围的波状传播雨带,继而形成暴雨或者是增加原有暴雨的雨势。”可以概括得出:①作为低压系统通过低空急流输送暖湿空气;②通过其庞大的环流系统调整副高形势;③作为大气中的强扰动源激发对流。(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的题,往往题目中的句子会存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因此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即可。ACD.正确;B.有误,根据材料三“我国气象学奠基人之一的陶诗言院士曾指出,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国内外有记录的暴雨极值都是台风导致的”可知B“大多是由台风导致的”错误。故选:B。7.(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画虎陈晔ㅤㅤ①老家关于虎的方言里,我印象中最深的是“二虎”。ㅤㅤ②“二虎”并不是褒扬,大意是思想单纯容易冲动,天不怕地不怕敢说敢做甚至爱打架不计后果。小时候,大人们教育我们,某某家的孩子可“二虎”哩,你们少挨傍。少挨傍就是少接触,少打交道。ㅤㅤ③孩子们可以,大人们也这样,但同在一个屋檐下,也不能不打交道。ㅤㅤ④父亲是当老师的,什么样的学生都得接触,包括这类“二虎”。ㅤㅤ⑤邻村就有这样一个名字叫“二虎”,行事也“二虎”的孩子。二虎,家中排行老二,哥哥叫大虎,性格稍收敛一些。家长也“二虎”,一家子“虎”,虎生虎,就是家风了。乡下还有一个词近义:“烫不浪”,或“滚刀肉”。遇到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人人犯怵。到了学校,老师也犯怵。不收,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收了,麻烦事儿就来了,三天两头生事。ㅤㅤ⑥二虎哥哥大虎也在这所学校,成天跟在弟弟后面犯浑,二虎指东他不打西,也是稀奇。上课,老师在前边讲,他俩不是趴桌上睡觉,就是搞小动作捣乱,让别人也不能好好上课,学生家长投诉也没用。久而久之,老师同学谈“虎”色变……弟兄俩就有了更猛的外号,二虎凭“实力”打头,叫“吹灯”,大虎叫“拔蜡”。ㅤㅤ⑦后来是父亲接收了“虎”哥俩。父亲也不是不犯怵,但是父亲有他的招数。你不是“虎”吗?父亲自有他的“驯虎术”。ㅤㅤ⑧父亲教的是二三年级的混合班,这弟兄俩一个在二年级,一个在三年级。因为老师太少,二三年级在一个班上课,这节课讲二年级的,下一节课讲三年级的。一个混合班,两个不好管的学生,最后在父亲手里都变成了绵羊。ㅤㅤ⑨后来,我去了省城上大学,上班。平时不常回老家,二虎的事偶有耳闻,据说长成了一米八个头的帅小伙儿,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成家。ㅤㅤ⑩一晃多年过去。去年春节,我们回老家过年。初六那天,父亲去村里的小超市买东西。一进门,眼前立着一魁梧汉子,张口就喊:“陈老师!”ㅤㅤ⑪“嗯?”年近七旬的父亲没认出是谁。ㅤㅤ⑫男子一把抓住父亲的手,眼里亮出了光。他叫道:“陈老师,我……我是二虎啊!您不记得我了么?上学的时候,我……我可‘二虎’哩,是您把我教好了!”ㅤㅤ⑬父亲一下就对上号了。教了四十年书,教了无数学生,甚至学生的孩子都教过。父亲总结出记得住的两类学生:学习好的和调皮捣蛋的,包括“二虎”们。ㅤㅤ⑭二虎当着众人说:“陈老师就像我的父亲,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ㅤㅤ⑮父亲说这是他当老师一辈子最自豪的事,驯服了一个个“虎”。ㅤㅤ⑯父亲的“驯虎术”到底是什么?暮年的父亲告诉我,当年二虎的确“二虎”,各种不服管教,满身的毛病。但是这孩子有一个优点,就是热爱集体,无论班集体有什么事情,他都特别积极。父亲抓住这一优点,当众大力表扬他,并委任他为班长。他不好好学习,父亲就说:“你是班长呢,要处处起带头作用!”他管不住自己,不遵守纪律,父亲说:“你可是班长,应该给同学们做表率!”他没完成作业,父亲就说:“你是班长,作业是不是应该带头完成?”就这样,二虎渐渐走上了正路。那年年底,父亲的班获得了先进班集体,二虎还被评上了“三好学生”。ㅤㅤ⑰二虎考上了大学,人们都来祝贺恭喜,说他家祖坟冒青烟了。他爷爷说:“冒啥青烟,遇到了好老师!”上大学第一年,放寒假回家的二虎对家里人说:“以后,咱家都文明点儿,别再让人说咱们‘二虎’了。”ㅤㅤ⑱一家子的“虎气”因为二虎,彻底“吹灯拔蜡”了。ㅤㅤ⑲我对父亲说,您这不是“驯虎”,而是“画虎”,您也算是个成功的“画家”了!(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本文以“我”的视角讲述二虎的成长故事,因此时间线有些混乱,请你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梳理二虎的成长历程。小学时,二虎让师生头疼。→①二年级时,二虎被父亲接收为学生。→二虎受到表扬被委任为班长,年底被评上了“三好学生”。→二虎考上大学,留京工作成家。→②二虎再遇父亲,表感恩情。(2)选文两次提到了“吹灯拔蜡”,请结合语境及上下文,解释两处“吹灯拔蜡”的意思。(3)阅读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①父亲也不是不犯怵,但是父亲有他的招数。(你能从中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写一写。)②他叫道:“陈老师,我……我是二虎啊!您不记得我了么?上学的时候,我……我可‘二虎’哩,是您把我教好了!”(这句话体现了二虎怎样的心理?)(4)阅读文章,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画虎”?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5)请结合选文内容和材料链接,尝试给文中的父亲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70字)【材料链接】ㅤㅤ如今,张桂梅是华坪家喻户晓的老师,也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燃灯校长”。这是她用12年的拼搏赢得的名师声誉,也是她12年的艰辛与忍耐的见证。ㅤㅤ感动中国2020给张桂梅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解答】(1)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⑧段“父亲教的是二三年级的混合班,这弟兄俩一个在二年级,一个在三年级。因为老师太少,二、三年级在一个班上课,这节课讲二年级的,下一节课讲三年级的。一个混合班,两个不好管的学生,最后在父亲手里都变成了绵羊“可知,二年级时,二虎被父亲接收为学生;结合第⑫段“陈老师,我……我是二虎啊!您不记得我了么?上学的时候,我……我可‘二虎’哩,是您把我教好了”可知,二虎再遇父亲,表感恩情。(2)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①根据“二虎哥哥大虎也在这所学校,成天跟在弟弟后面犯浑,二虎指东他不打西,也是稀奇”“二虎凭‘实力’打头”等语句可知,“吹灯”是二虎的绰号,指他非常捣蛋,让师生头疼。“拔蜡”是大虎的绰号,他成天跟在弟弟后面犯浑,二虎指东他不打西。②根据“以后,咱家都文明点儿,别再让人说咱们‘二虎’了”可知,“吹灯拔蜡”指二虎家改变了“烫不浪”“滚刀肉”式的家风,不再“二虎”。(3)①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第④段“父亲是当老师的,什么样的学生都得接触”写父亲负责任、热爱教育事业,第⑦段“你不是‘虎’吗?父亲自有他的‘驯虎术’“和第⑩段“父亲的‘驯虎术’到底是什么?暮年的父亲告诉我,当年二虎的确‘二虎’,各种不服管教,满身的毛病。但是这孩子有一个优点,就是热爱集体,无论班集体有什么事情,他都特别积极。父亲抓住这一优点,当众大力表扬他,并委任他为班长”写他关爱学生、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的人。②本题考查理解人物心理。结合第④段“一晃多年过去。去年春节,我们回老家过年。初六那天,父亲去村里的小超市买东西。一进门,眼前立着一魁梧汉子,张口就喊:‘陈老师’”可知,时隔多年,再遇恩师,感到惊喜;结合第⑫段“陈老师,我……我是二虎啊!您不记得我了么?上学的时候,我……我可‘二虎’哩,是您把我教好了”可知,想到自己上学时让老师费了心,心有愧疚,对说出自己名字稍有犹豫;结合第④段“陈老师就像我的父亲,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可知,对老师的教育使自己走上正路的深深感激。(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画虎”与文章末尾“您这不是‘驯虎’,而是‘画虎’,您也算是个成功的‘画家’了”相呼应,表现了父亲的教育有方,结合“您也算是个成功的“画家’了”可知,流露出父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之情。拟写标题,要结合文章内容拟写。如可结合第⑦段“你不是‘虎’吗?父亲自有他的‘驯虎术’”和第④段“父亲的‘驯虎术’到底是什么?暮年的父亲告诉我,当年二虎的确‘二虎’,各种不服管教,满身的毛病。但是这孩子有一个优点,就是热爱集体,无论班集体有什么事情,他都特别积极。父亲抓住这一优点,当众大力表扬他,并委任他为班长”可知,“驯虎”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并能够突出教育对人的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可拟题为“驯虎”。(5)本题考查颁奖词。颁奖词写作要注意情感性、深刻性和简洁性。示例:您是燃烧的蜡烛啊,您是温暖的火炉啊,您是善良的天使啊,您是辛勤的园丁。您的爱,最伟大;您的爱,最纯洁;您的爱,最高尚;您的爱,最无私。您的眼神,和蔼可亲;您的衣着,朴素大方;您的课堂,幽默风趣;您的形象,神圣庄严。您的爱,春风一般和煦;您的爱,大地一般辽阔;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您的爱,母亲一般慈爱。答案:(1)①二年级时,二虎被父亲接收为学生②二虎再遇父亲,表感恩情。(2)①第一处的“吹灯”是二虎的绰号,指他非常捣蛋,让师生头疼;“拔蜡”是大虎的绰号,他成天跟在弟弟后面犯浑,二虎指东他不打西。②第二处“吹灯拔蜡”指二虎家改变了“烫不浪”“滚刀肉”式的家风,不再“二虎”。(3)①父亲是一位负责任、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的人。②时隔多年,再遇恩师,感到惊喜;想到自己上学时让老师费了心,心有愧疚,对说出自己名字稍有犹豫;对老师的教育使自己走上正路的深深感激。(4)①“画虎”与文章末尾“您这不是‘驯虎’,而是‘画虎’,您也算是个成功的‘画家’了”相呼应,并且能突出教育具有艺术美感的特点,流露出父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之情。②可拟题为“驯虎”。因为“驯虎”概括了本文父亲“驯服”二虎的主要内容,能够突出教育对人的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5)示例:奉献,是您的姓;执着,是您的名。几十年如一日,您挥汗于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您视学生如己出。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教导、认真负责地引导,披星戴月,辛勤敬业。您是桃李满天下的具象化,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8.(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ㅤㅤ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ㅤㅤ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ㅤㅤ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②即压齐境。君其图③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释】①柯:地名,在今河南省内。②坏:长久受侵伐而遭到破坏。③图:考虑。(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①亦免冠徒跣赤脚②休祲降于天不祥③庄公好力喜欢,喜好④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持,拿(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D.至于夏水襄陵(《三峡》)(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②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4)请分点说说唐雎和曹沫在与强国之君交涉的过程中,表现有何异同。【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①句意: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跣:赤脚。②句意: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祲:不祥。③句意:庄公喜好勇士。好:喜欢,喜好。④句意: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执:持,拿。(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中的“于”的意思是:在。A.于:对;B.于:在;C.于:到;D.于:与“至”连用。故选:B。(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①重点词:尝,曾经;闻,听说。句意: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②重点词:亦,也;矣,语气词。句意:齐国强鲁国弱,而贵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甲]文的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为留存安陵只身前往与秦王谈判,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对秦王拔剑相向,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从[乙]文“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可知,曹沫为夺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