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有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无疑,将来的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和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四十年来,上海等通商大埠,曾不断地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实在是反映着外国人经济侵略时期,大部分建设本是属于租界里外国人的,中国市民只是随声附和而已。这种建筑当然不含有丝毫中国复兴精神之迹象。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但应是自觉的,由有学识、有专门技术的建筑师担任指导,在科学结构上有艺术表现,为中国精神的复兴而努力。这种创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但在最清醒的建筑理论立场上看来,其结构已不合于近代科学及艺术的理想。它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建筑师想保留壮丽的琉璃屋瓦,更以新材料及技术将中国大殿轮廓约略模仿出来。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宫衙,在结构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组织。它是东西制度勉强的凑合,这两制度又大都属于过去的时代,不适应中国的经济情形也不能普遍。这些尝试如同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的文章。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摘编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材料二: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以南北向轴线统领的营城制度。之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金中都的中轴线营建持续演进。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成为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近现代以来,中轴线虽然已经不再为封建皇权服务,但它仍是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提到中轴线的研究与保护,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是梁思成。1951年,梁思成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中写到“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由南至北长达七公里余,在它的中心立着一座座纪念性的大建筑物……”,中轴线概念被明确提出。梁思成还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盛赞:“一根长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北京中轴线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精妙的城市设计思想,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中为尊的礼制思想塑造了空间秩序,中轴线通过严谨的空间布局,突出了帝王的至高地位,创造了宏大的轴线建筑群,使老城依托中轴线对称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因地制宜的选址布局丰富了城市景观,元代中轴线顺应游牧民族习惯,借助天然水系确定城市布局,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整规范的中轴线与自然灵动的水系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观。贯穿始终的城市建设主线传承了文化精髓,中轴思想在近现代持续影响着城市设计,如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以及永定门和天桥的复建等,中轴线不断发展,形成了更为壮丽的城市整体景观。(摘编自公众号“北京中轴线”)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南北朝佛教雕刻和唐宋寺塔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艺术创造虽会受外来思想影响,但仍能表现本国精神。B.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建设中国建筑时,专业建筑师应当自觉担责,为中国精神复兴而努力。C.“宫殿式”新建筑虽不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但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精神的抬头。D.只要增强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我们就能提炼旧建筑中的中国质素,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2.下列对中国建筑发展及北京中轴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美建筑大多是西方血统的延续,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这是中国建筑仍要展现本国精神的主要原因。B.我们的传统习惯和趣味有很多表现,这些表现可以在建筑上呈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创造适合自己的建筑,而不是削足适履、东施效颦地去迎合模仿欧美的建筑。C.在古代,中轴线的规划,是“以中为尊”的礼制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严谨的空间布局,突出了帝王的至高地位,为封建皇权服务。D.中轴线是北京城规划的基准线,它以恢弘的规模、严谨的布局,彰显了中国古代都城营造的独特美学价值,并对近现代城市发展规划持续发挥影响,展现了中国传统理念持久的生命力。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中关于中国建筑发展主张的一项是(

)A.广州新建筑在采用现代科技的同时,注重融入岭南建筑文化特色,由专业团队精心设计。B.王澍教授设计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整个建筑白墙灰瓦,小桥流水随处可见,木构、青石砖等传统元素也被使用。C.天都城是一处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小区,内有按照1:3比例缩放设计建造的埃菲尔铁塔,并且有“巴黎式花园”。D.上海石库门建筑虽然没有间距、密度、绿地率等规范指标,但里、弄、坊的布局充满了老上海特色,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画横线句子的论证效果。5.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的设计与发展,体现了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哪些观点?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玉狮子了一容①此时,天已经黑了,暗影慢慢地遮蔽了草原上的一切,远远近近,黑咕隆咚的。夜的颜色有厚有薄,带给人一种草原神秘的力量。②远处,有走在回圈的路途中的马群里的马儿发出咴儿咴儿的叫声。哈里克的马群踏出隆隆的声音,排着整齐的队形回来了,径自往马厩里走去。大特级依旧断后,它把所有的马匹驱赶回马厩,自己才最后一个昂首挺胸走进马厩。③一般情况下,马群在去往草原或者回马厩的路上,所有的马都会排成一排竖形的长队,从未牧过马的人听了这些会难以置信。哈里克家这群马里,有一匹全身血红的儿马,看上去个头比所有的马都高大,威风凛凛的,伊斯哈格给它取名叫大特级。大特级嘶鸣一声,马群就会情不自禁地向它靠拢。大特级要么在队形的第一个领着马队,让马群不要跑得太快,要依照它的速度和节奏行进;要么就是走在最后一个,驱赶着马群向前。倘若队形里某匹马儿调皮捣蛋,不肯听话,从队伍中跑出来,大特级就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撕咬,离队的马儿就只好灰头土脸地回到队伍里去了。④哈里克检查了,玉狮子没有回来,牧马的巴郎子伊斯哈格也不见了。哈里克思忖着,“玉狮子没有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伊斯哈格这娃娃经常把马群往草山上一赶,就一天都钻进书里不出来了,尽管鞭子抽在身上,但伊斯哈格就是不肯低头认错,这他已经多次领教过了。”⑤玉狮子在哈里克家的马群里是最漂亮的一匹骡马,从来都是干干净净,全身雪白雪白的,让大特级情不自禁地眼馋,多次都想扑上去震撼它,让它变成自己的妻妾,但都遭到玉狮子猛烈的拒绝和反抗,均以失败而告终。玉狮子也不恋群,常常特立独行,它不接受大特级的呵护和奖励,也似乎不怎么看好大特级的王权和独裁,大特级所规范的一切秩序让它一次次颠覆了。⑥繁星似海,月亮就像降落在草丛中。伊斯哈格找遍了玉狮子习惯去的草场的每个角落,都没有发现它的影子。他想起白天他原本是躺在草丛里读书的,太阳正好晒着他的脚腕子,特别舒服。“大海太美啦!”他想,“草原上也是如此,草原和大海一样宽阔浩瀚,一样可以让人的胸襟变得特别的大。”突然他想起玉狮子会偷偷跑远,乃至丢失,这会影响他想象海明威笔下的大海的心情。于是他将一根手指伸进口中,一声响彻云霄的口哨,黑豹狂飙而至,来到他的身前。这是他的座驾,全身无有一丝杂毛的黑骏马。他提着马绊翻身跃上黑豹,追赶玉狮子。一白一黑,两匹马在草原上飞奔角逐,在地平线上旋转,中亚大地的胸膛上传出密集的鼓点般的节拍。黑豹在瞬间的爆发力犹如幽灵一样。很快就开始跟玉狮子比肩了,刹那又越过了马头,这时候伊斯哈格准确无误地将马绊的绳圈套入玉狮子的脖颈。只要马绊入项,就好比枷锁上身,再不敢跑那么快了,因为跑得越快,那根木棒会绞绕在马的前腿的里里外外,敲打得极其猛烈,会钻心的疼。草原牧民的智慧真是让人叹服啊!尽管戴着马绊,但是倔强的性格使它不肯听命于命运的摆布,它忍着马绊剧烈敲打的疼痛,独自离开了马群,向谁也不知道的地方走了。这匹不肯向世俗低头、不愿随波逐流的白马啊!⑦伊斯哈格越走越远了,草也越来越深了,这草原上有毒蛇和野狼,还有老虎都难以对付的大熊,希望玉狮子不要遇上这些天敌,否则他觉得自己的名声就要毁了,草原上就没有他立足的地方了。牧马人有牧马人的规矩和讲究,更有牧马人的责任和尊严。因为丢失马匹所感到的痛苦和自耻,使他忘记了独处在夜晚的草山上的害怕。他继续一片草海接一片草海地寻找,汗像水一样流,浑身上下全湿透了。他口干舌燥,眼睛也干巴巴的充血一般,犹如狼的眼睛一样红苍苍的。他仔细地搜寻着每一个玉狮子有可能藏身的地方。他跑过时有些灌木被划出哗啦啦的声音,有时回音让他立即凝神静听,以为是玉狮子就在附近。但希望一次次变成了失望。⑧灌木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出现了许多乔木,走进这里似乎有再也走不出去的感觉,草长林深,就容易找不到方向。他知道他已经走到了毒蛇和野狼出没的那片领地,从未有过的孤独、绝望紧紧攥住了他的心,饥饿、疲惫和鞭伤经过汗水的浸滋,疼得深入骨髓。野狼的叫声让累得昏昏沉沉的伊斯哈格又紧张起来。他竖起耳朵,仔细谛听,似乎就在不远处传来玉狮子不同往常的嘶鸣声。带玉狮子回家,这是他的责任、尊严和使命。他顾不得许多,一下子从灌木丛里蹿起来,就往玉狮子嘶叫的方向狂奔。“老人在黑暗中感觉到早晨在来临,他划着划着,听见飞鱼出水时的颤抖声,还有在黑暗中凌空飞翔时挺直的翅膀所发出的咝咝声。”他想起白天在《老人与海》中读到的文字,这本从内地背到草原上的《老人与海》,他已经读了五百遍了。那个打鱼的老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在这中亚的大草原上有个年轻人在牵挂着他!⑨玉狮子被困在一个三面都是悬崖的三角形草丘上,野狼堵在那个出口的地方。玉狮子看见了伊斯哈格,发出阵阵嘶鸣,仿佛是在呼唤主人。伊斯哈格蹲下,双手扬起一些干土面,顿时土面像烟尘滚滚,吓得野狼跑远了。狼是怕火和烟的。马是陆地上的旱龙,是能通人性的。伊斯哈拔了一把青草,走近玉狮子。玉狮子似乎被折腾得有些困顿,吃了他递过来的草,不那么紧张和恐惧了,似乎在慢慢适应和接受这个要做它主人的人的爱抚和亲近。⑩他骑上了玉狮子,冲下了草丘,向北斗星指引的方向飞奔。⑪草原上的月亮已经升上中天,天地亮如白昼,草木在骏马的蹄下轻轻地挣扎,发出唰啦啦的响声。伊斯哈觉得他是在草上飘着的。(有删改,补充:伊斯哈格是个不满十四岁的孩子。三年前,他从家里偷跑出来,从内地来到新疆,结识了哈里克大叔便跟着他来到天山深处的草原上牧马。)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玉狮子,是一匹美艳动人,卓尔不群的马。它桀骜不驯,不甘忍受头马“大特级”的专制奴役,为了自由和远方的野草,常常逃离队伍。B.因为牧马时痴迷读书,伊斯哈格多次被哈里克鞭打,但他就是不肯低头认错,说明他倔强有主见,不为威严所屈服。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加上比喻、拟人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将草原夜晚的深邃和神秘、马儿的灵动与个性、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D.小说在叙述上采用补叙的手法,补充了伊斯哈格白天躺在草丛里看书和为玉狮子套上马绊的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情节更完善,内容更充实。7.关于文中伊斯哈格找玉狮子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草原深处寻找玉狮子的过程中,伊斯哈格虽然才不满十四岁,但他没有丝毫的害怕,有的只是丢失马匹所感到的痛苦和自耻以及饥饿、疲惫和鞭伤的疼痛煎熬。B.当玉狮子被野狼围困时,伊斯哈格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解救玉狮子于危难之中,展现了他镇定机智、勇敢担当的精神。C.在返回途中,“伊斯哈格觉得他是在草上飘着的”,既表明伊斯哈格疲惫困倦至极,也表明他历尽艰险寻回玉狮子完成责任和使命后内心的轻松与超然。D.伊斯哈格寻找玉狮子的过程,也是在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深化了小说的主题。8.小说中关于海明威《老人与海》这本书的描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有评论家认为在这篇小说里“人与马之间是相互关涉又彼此成全的所在,缺了谁,都没有办法让这个故事内部的意义呈现完整。”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恚恨失意,故欲之九夷也。或人难之曰:“夷狄之鄙陋无礼义,如之何?”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言以君子之道居而教之,何为陋乎?问之曰:孔子欲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于中国,故欲之九夷。夫中国且不行,安能行于夷狄?“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言夷狄之难,诸夏之易也。不能行于易,能行于难乎?且孔子云:“以君子居之者,何谓陋邪?”谓修君子之道自容乎?谓以君子之道教之也?如修君子之道苟自容,中国亦可,何必之夷狄?如以君子之道教之,夷狄安可教乎?禹入裸国,裸入衣出,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禹不能教裸国衣服,孔子何能使九夷为君子?或孔子实不欲往,患道不行,动发此言。(节选自王充《论衡·问孔篇》)材料二: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卒未免于陋之名,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节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注】①夷蔡:夷为夷人(古代指少数民族)所居住地,蔡为流放罪人的所居之地。②上国:这里指京城。因王守仁自京官贬龙场。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夷之A俗B崇巫C而事D鬼E渎礼F而任G情H卒未免I于陋之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反驳、质问,与《五石之瓠》中“越有难,吴王使之将”中的“难”意思不相同。B.亡,同“无”没有,与《兼爱》中“故不孝不慈亡”的“亡”意思相同。C.居,让……居住,使动用法,与《老子》中“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D.因,于是、就,与《鸿门宴》中“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的“因”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充认为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容易治理的中原尚且行不通,在难以治理的九夷就更难实行了,所以孔子或许并不是真想去九夷,只是担心主张行不通,一时激动才说的。B.王充以禹为例,指出其入裸国,虽暂时改变其风俗,但终因文化差异巨大,无法教化裸国人穿衣服,是为了证明孔子不能用“君子之道”去教化九夷。C.王守仁虽然被贬至偏远的龙场,面对艰苦环境,他仍能寻得乐趣,甚至忘却了自己正身处夷地,表现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D.王守仁认为中原灿烂的文化没有传播到夷地,致使夷风显得粗陋,但夷人质性纯朴,是可以教化的,有必要在这里传播优秀的中原文化,渐渐消除落后的蛮风。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孔子欲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于中国,故欲之九夷。(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4.对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王充和王守仁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露初晞:语出汉乐府丧歌《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晞:干。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词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看似矛盾的心态,却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那种久而弥笃、难以消除、深埋心底的思念之情,真情直语,感人至深。B.苏词结尾三句并不直接写自己对亡妻的思念,而是从对方落笔,设想亡妻的痛苦,从而寄寓自己的悼念之情,意味更加蕴藉和深沉。C.贺词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比喻自己成为鳏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妻子死后自己垂垂老矣、孑身独存的苦状。D.贺词中“原上草,露初晞”一句用露初晞暗指妻子的新殁,是为兴;原草露晞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比,自然引出后文的“新垅”,抒发妻子离世的伤悲。16.两首词在表达方式上同是虚实相映,但苏词重在以虚映实,虚中见实,贺词则重在化实为虚,实中有虚。请结合两首词的下阕进行简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明在看书时,看到唐太宗“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名言,想起了《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2)小明平时比较高调,取得一点成绩就到处夸耀自己,学了《<⽼⼦>四章》后,他受到了很大启发,决定把“

”作为座右铭,时刻警示自己。(3)一个宁静的夜晚,月色如洗,小明漫步在花树繁茂的江畔,眼前的美景使他不由得想起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言谈间本该直截了当的话,再三斟酌下还是铺垫了好几句。“退一万步讲”“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绝没有别的意思”等一番限定与修饰下来,交流的畅快也急转直下。额外的限定语,

甲。“退一万步讲”,往往隐含着“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的意味;“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经常作为“接下来我要开始陈述观点了”的开场白;“绝没有别的意思”,

乙。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就像是一种语言的润滑剂,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如此小心翼翼,图个啥?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一句无心之语,会不会冒犯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脱口而出、毫无顾忌的心里话、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怕被误解,怕惹是非,怕生嫌隙,自然也就会多此一“句”。结果就是,交流变得索然无味,理解变得无比奢侈。难怪有人总结现在聊天的套路:打破尴尬,用“哈哈哈”;表达开心,用“哈哈哈”;不知如何回复,也用“哈哈哈”。其实是不是真的想“哈哈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不太会让人出错”。①言谈间限定语越来越多,旨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②纵观现代人的社交网络,③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的情感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④这些情感的交织,⑤让许多人只好在言谈中采取“试探”,⑥为自己提前圈定了一个语言的“紧箍儿”,⑦不求“不得罪人”,但求“动人”。18.请在文中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19.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加点的“多此一‘句’”是“多此一举”的仿词,请分析这一仿词的表达效果21.文章常借助标点来增强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引号所具有的表现力。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用‘哈哈哈’来打破尴尬、表达开心和应对不知如何回复时的窘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樊振东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夺冠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自己比外界想象的要强大,我能够屏蔽很多东西,包括对结果的期待和设想,包括外界会怎样看我的输赢,我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就算没拿这个单打冠军,你也很棒。’”拥有屏蔽力,这是现代社会人们最稀缺也是最了不起的能力。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2.A

3.C

4.①运用比喻论证,将“宫殿式”新建筑对清代宫衙与西洋古典派的模仿比作写文章堆砌文字,抄袭章句;说明此类建筑生搬硬套、不伦不类的特点,不符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不适应中国的经济情形也不能普遍。②运用比喻说理,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①中国建筑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的不断演进。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②建筑是文化的表现。北京中轴线的设计和建造反映了以中为尊的礼制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③建筑艺术要为中国精神复兴而努力。北京近现代的城市建设与一些建筑的改造、复建传承了中轴思想文化精髓,是中国精神复兴的体现。④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体现中国质素,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依托中轴线对称布局,创造宏大的轴线建筑群,充分考虑传统习惯和趣味,因地制宜的选址布局,形成了独特壮丽的城市整体景观。【导语】本文通过两则材料,强调中国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保留与发扬民族特色。材料一主要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价值与发展思路,提出接受现代技术的同时保持中国精神。材料二以北京中轴线为例,展示中国建筑在实际城市规划中的历史影响与文化内涵。整体来说,文章呼吁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将现代建筑发展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只要……就能……”错误,表达绝对。原文“要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强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但不能据此反过来说:只要增强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就能提炼旧建筑中的中国质素。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欧美建筑大多是西方血统的延续,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这是中国建筑仍要展现本国精神的主要原因”错误。由“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若失掉艺术特性,于文化表现和观瞻方面令人痛心,代表着文化衰落”可知,中国建筑发展要展现本国精神的原因是我们应该有复兴国家民族文化的决心,而许多建筑物便是文化的表现。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材料中主张中国建筑发展应在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同时,发扬本国建筑技艺特点,展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不能盲目模仿欧美建筑。C.杭州市余杭区的天都城,有按照1:3比例缩放设计建造的埃菲尔铁塔,有“巴黎式花园”,说明这个小区生硬模仿了西方建筑,没有在接受现代技术的同时保持中国精神,发扬本国建筑技艺特点。6.D7.A

8.①《老人与海》是伊斯哈格寻找玉狮子面临绝境困厄时的精神光亮,给予了他勇气和力量,坚定了他寻找玉狮子的决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伊斯哈格在寻找玉狮子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勇敢、坚韧、执着的精神,这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相呼应。③《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海、鲨鱼的搏斗展现了人类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执着追求,同样地,这种追求在本文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9.①伊斯哈格与玉狮子在形象上有相似之处,都桀骜不驯、不屈服于暴力权威,追求自由和独立。伊斯哈格倔强有主见,即使被鞭打也不肯低头认错。玉狮子特立独行,一次次颠覆大特级所规范的秩序,即使被带上马绊,也要逃离抗争。②玉狮子“不肯向世俗低头、不愿随波逐流”展现了生命的尊严和勇敢;伊斯哈格在寻找玉狮子的过程中体悟到了生命的尊严和勇敢,这种体悟折射出了伊斯哈格对生命真谛的理解和追求。③伊斯哈格对玉狮子的寻找和营救,体现了他作为牧马人的责任、尊严和使命,这是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而玉狮子也因此得以平安归来。人与马,相互观照又彼此成全。【导语】小说通过描写伊斯哈格在草原上寻找玉狮子的经历,展现了人性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伊斯哈格与马之间的互动象征着人类追寻自由、责任与尊严的努力。通过他与玉狮子的相互支撑,小说传达了生命中的勇敢与坚韧。而《老人与海》的引用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奋斗中的信念与使命感。小说整体描绘出一个既充满生命力又具有哲理深度的草原故事。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补叙”错,补叙是指在叙事过程中去回溯补充已发生却未叙述的内容;而文中有关伊斯哈格躺在草丛里看书和套上马绊的文字是对当时状态的直接描述,非补叙性质,应为“插叙”。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没有丝毫的害怕”错,“因为丢失马匹所感到的痛苦和自耻,使他忘记了独处在夜晚的草山上的害怕”“野狼的叫声让累得昏昏沉沉的伊斯哈格又紧张起来”,文中这些表述说明他有害怕。10.BEH11.C

12.B

13.(1)孔子去少数民族地区去,起因是什么?是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原各国行不通引起的,所以他想去少数民族地区。(2)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14.①王充持否定态度。因为王充认为如果是修行“君子之道”使自己安身,在中原也可以,不用去九夷。如果用“君子之道”教化少数民族,夷狄难以教化。②王守仁持肯定态度。王守仁在龙场偏远艰苦的环境中安贫乐道,寻得乐趣,甚至忘却了自己正身处夷地,肯定了孔子之言。而且认为夷人质性纯朴,是可以教化的。【导语】两则材料都围绕孔子欲居九夷的言论展开。王充认为孔子的言论受到环境限制,或是因失意于中原而一时之激愤。通过举禹未能教化裸国的例子,强调文化与教化的限度。王守仁则从自身经历出发,体现安贫乐道的精神,认为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个人道德和文化教化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中原文化传播的愿望,认为夷人是有教化潜力的。这反映出两位作者对文化传播的不同态度,王充偏于务实,而王守仁强调个人修为和潜在影响力。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夷地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情感,所以最终不免于简陋的名声。“今夷之俗”作主语,主语较长,可在其后B处断句;“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句式对称,各自单独成句,EH三处断开。故选BEH。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难”,反驳、质问/兵难,指越国出现了兵难,即发兵侵吴。句意:有人责难他说。/这时越国发难,吴王就派他统率军队。B.正确。句意:不如中原地区还没有君主。/因此没有不孝顺、不慈祥的人。C.错误,“居”,让……居住,使动用法/以……为贵,意动用法。句意: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不看重难得的货品。D.正确。“因”,于是、就/趁机。句意: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虽暂时改变其风俗”无中生有,原文说“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禹不能教裸国衣服”,可见并未改变其风俗。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之”,去,到;“不行”,行不通;“起道不行于中国”,状语后置句。(2)“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配合适当。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原文有“如修君子之道苟自容,中国亦可,何必之夷狄?如以君子之道教之,夷狄安可教乎”,王充认为如果是修行“君子之道”使自己安身,在中原也可以,不用去九夷。如果用“君子之道”教化少数民族,夷狄难以教化。可见王充持否定态度。②原文有“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王守仁在龙场偏远艰苦的环境中安贫乐道,寻得乐趣,甚至忘却了自己正身处夷地,肯定了孔子之言。而且认为夷人质性纯朴,是可以教化的。可见王守仁持肯定态度。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对(他的)政治主张不能在中原地区施行感到痛惜,心里感到怨恨和失意,因此想前去九夷地区。有人责难他说:“少数民族地区偏鄙落后,没有礼义,怎么办?”孔子说:“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落后呢?”这是说居住在那里并以“君子之道”教化他们,怎么还会粗鄙落后呢?请问:孔子去少数民族地区去,起因是什么?是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原各国行不通引起的,所以他想去少数民族地区。试想在中原各国尚且行不通,怎么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呢?“少数民族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地区还没有君主。”这是说少数民族难以治理,中原地区容易治理。不能在容易治理的地方实现,能够在难以治理的地方施行吗?况且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落后呢?”这话是在说以“君子之道”进行修养使自己能安身呢?还是在说用“君子之道”去教化他们呢?如果是以“君子之道”进行修养使自己能安下身来,那么在中原各国也可以,何必要去少数民族地区呢?如果用“君子之道”去教化他们,那少数民族怎么能被教化得了呢?禹到裸国去,要脱掉衣服进去,出来后再穿衣服,这是因为要穿衣服的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行不通。禹尚且不能教化裸国人穿衣服,孔子又怎么能让少数民族成为君子呢?或许孔子本来不想去,只是担心他的政治主张行不通,一时激动说出这样的话。材料二:昔日孔子想要居住到九夷之地,人们以为那里太落后。孔子说:“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落后呢?”我因为获罪被朝廷贬到龙场。龙场,在古代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从京城到这里,一定会认为这里简陋落后,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生活了十个月左右,过得安宁而快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荆棘丛中,感到很郁闷。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认为我喜欢那个地方,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以遮阴,又栽上芍药等花卉,砌好堂前的台阶,置办好室内的房间,(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讲学诵书游乐之道大略具备了,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简陋的地方。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用来伸张孔子的话。唉!中原地区文明发达,其礼仪制度由历代的圣贤相传下来,蛮夷之地则没有这些,因此说它落后是理所当然的。而夷地的人民,正好比是没有雕琢的璞玉,没有经过墨线量直和加工的原木,虽然粗朴固执,可是还有待于锤子斧头的加工完善啊,怎么能够认为他们鄙陋无知呢?这正是孔子想要迁居到九夷之地的原因吗?(意即孔子欲对浑朴的夷民施以礼乐教化)虽然这样,但是典章文化怎么可以不加以宣讲呢?现在夷地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情感,所以最终不免于简陋的名声,然而这对他们浑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15.D16.①苏词以虚映实,虚中见实。词人因思念亡妻幽梦还乡,而“小轩窗,正梳妆”这一温馨的场景既是梦中所见,也是当年恩爱夫妻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这样的虚中有实,更营造了一种天人永诀的哀伤。“料得年年肠断处”从对方落笔,设想亡妻的痛苦,实写自己的痛悼之情。②贺词化实为虚,实中有虚。由原草露晞的荒郊坟场,旧栖新垅间的流连徘徊,雨夜空床的辗转难眠的实写,转而写到想起当年贤惠、勤劳的妻子给自己“挑灯夜补衣”的温馨情景,由实景转到如今只剩下虚幻的泡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导语】苏轼《江城子》通过梦境表达对亡妻的深情与追忆,情感真实且动人心弦;贺铸《鹧鸪天》描绘失去爱侣的孤寂与哀愁,运用自然景象反衬内心的悲苦。两首词都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呈现了深邃的怀念与无尽的悲伤。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用露初晞暗指妻子的新殁,是为兴;原草露晞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比”分析错误,比兴内容颠倒了。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1)苏词以虚映实,虚中见实。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所以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一温馨的场景既是梦中所见,也是当年恩爱夫妻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而“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落。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融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从对方落笔,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