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诫子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6课《诫子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16课《诫子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16课《诫子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16课《诫子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诫子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5.《诫子书》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本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文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全文展示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全文翻译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屏除杂念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要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飞逝,意志随岁月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守着穷困的陋室,此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五、主题概述

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主要通过对儿子勤学立志的劝勉,告诫儿子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和“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放纵懈怠,轻薄浮躁。

六、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静以修身古义: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今义:安静。

2.淫慢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

3.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4.年与时驰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车马等或使车马等)跑得很快。

5.意与日去古义:丧失;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二)一词多义

夫学须静也(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学业)

(三)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作名次,远大目标)

2.非志无以成学(使动用法,使……成功)

(四)重要虚词

1.夫君子之行(助词,的)

2.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也”表示判断)

(六)成语积累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2.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七、鉴赏品读

1.赏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2.诸葛亮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论述又是怎样展开的?

诸葛亮是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先从正面进行阐述,他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学习,要注重的都是一个“静"字,修身需要静,学习需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

3.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的关系如何?

①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

4.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什么?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应当如何做?结合生活实际,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练练书法、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能够活得充实、轻松,眼前的混沌也就明晰了。

5.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味着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八、教材课后习题

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见:四、全文翻译。

二: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

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志无以成学”。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前面,不断磨砺;另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也就是说,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四: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诫子书》练习题1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静以修身静:______

(2)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____

(3)诫子书诫:______

(4)年与时驰驰:______

2.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填空。

《诫子书》选自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字_________,他是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后面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解释词语。

(1)淫慢________

(2)将复何及________

5.翻译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成王封伯禽于鲁___________

(2)吾于天下亦不轻矣___________

(3)犹恐失天下之士___________

(4)守之以恭者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1.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5.《诫子书》练习题2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夫君子之行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

(4)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

(5)年与时驰_____

(6)遂成枯落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填空。

(1)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________,就不能________。(用原文词语填空)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静以修身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

(4)意与日去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________________

7.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教,无论是《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各有所侧重,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孙叔敖疾______

(2)王数封我矣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________________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________________

11.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2.“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练习题1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达到远大目标

(3)告诫,劝勉

(4)疾行,指迅速逝去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诸葛亮集》诸葛亮孔明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4.(1)放纵懈怠。

(2)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5.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6.淡泊,立志,惜时。

7.D解析:D项“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句话表达的是诸葛亮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8.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二)课外阅读

9.(1)把(2)也(3)还(4)肃敬,谦逊有礼

10.(1)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2)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唯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11.告诫儿子身为君王,不能怠慢、轻视人才。

翻译: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唯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练习题2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