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16(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测试16(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测试16(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测试16(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测试16(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近代物理质量监测试卷本试卷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以备评讲)。第I卷(选择题,共43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最早提出能量量子化概念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C.玻尔提出的原子理论否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2.我国自主研发的“玲珑一号”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小型核反应堆,其中有一种核反应方程是,则Y应为()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α粒子3.如图所示,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则(

)A.入射光频率ν一定时,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不变B.入射光频率ν一定时,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4.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A.是人工核反应B.是核裂变反应,该反应吸收能量C.由于裂变比聚变产能效率高,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的裂变,用减速剂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用镉棒控制反应速度D.核聚变温度太高,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科学家设想的解决方案是磁约束和惯性约束5.用图甲同一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分别用A、B、C三束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得到光电管两端电压与相应的光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C两束光照射时对应的遏止电压相同,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逃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B光的频率最大C.A光与C光的波长相等,但A光的强度比较弱D.仅换波长更短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06.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当大量处于能级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共可以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释放的光子的波长最大C.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释放的光子的频率最大D.能量最大的光子能量比能量最小的光子能量大13.04eV7.如图,一块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中午正对太阳光时发电功率。电池板光电转换效率为日地距离为亿千米。可估算出太阳内部由于核聚变每秒亏损的质量最接近的是(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体能够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光波B.随着温度的降低,各种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C.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D.黑体辐射的强度只与它的温度有关,与形状和黑体材料无关9.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之间。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激发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04————3————2————1————A.氢原子的能级指的是氢原子的电势能B.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为C.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在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可以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D.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和从能级4跃迁到能级2均辐射出可见光,用这两种光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中做实验,后者的相邻条纹间距更大10.如图所示,在铅制盒子中存放有放射性元素铀,射线只能从盒子上的小孔射出,形成细细的一束。在射线经过的区域施加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发现射线分裂成了1、2和3三束,则()A.射线1带负电B.射线2为X射线,穿透能力最强C.射线3的粒子与光照射金属时所逸出的带电粒子是同一种粒子D.三束射线速度大小不同,穿透能力也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7分)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1.(6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涉及许多实验的探究及众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想。(1)1897年,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图甲),断定阴极射线是(填“电磁波”或“电子”),进而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提出原子“模型”;(2)1909年,卢瑟福与他的学生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图乙),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是粒子散射实验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沿轨迹2运动的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粒子运动的轨迹类似轨迹1B.发生超过大角度偏转的粒子是极少数的C.沿轨迹2运动的粒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2.(10分)如图甲所示是使用光电管的原理图;当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1)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则阴极K的逸出功为(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h)。(2)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强度,而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得到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求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Hz(已知电子电荷量)。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据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在“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中,所用激光的波长为,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已知普朗克常量为,光速为,求:(1)该激光的频率;(2)该激光的光子能量;(3)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14.(14分)如图所示,阴极K用极限波长的金属铯制成,用波长的绿色光照射阴极K,调整两极板间电压,当A极电势比阴极K高出2.5V时,光电流达到饱和,电流表示数为0.64μA。已知普朗克常量,电子电荷量。(1)求每秒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逸出阴极K时的最大初动能;(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如果把照射到阴极K的绿光光照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求每秒钟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逸出阴极K时的最大初动能。15.(17分)在火星上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能力有限,因此科学家们用放射性材料PuO2作为发电能源为火星车供电(PuO2中的Pu是)。已知衰变后变为和α粒子。若静止的在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