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其五)》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E/12/wKhkGWdEhN2AWPIbAALACPXdPEI658.jpg)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其五)》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E/12/wKhkGWdEhN2AWPIbAALACPXdPEI6582.jpg)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其五)》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E/12/wKhkGWdEhN2AWPIbAALACPXdPEI6583.jpg)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其五)》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E/12/wKhkGWdEhN2AWPIbAALACPXdPEI6584.jpg)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其五)》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E/12/wKhkGWdEhN2AWPIbAALACPXdPEI65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学
目
标(一)熟读、背诵五首诗词,体会不同体裁的诗歌的韵律特点。(二)读懂诗意,品析诗歌的遣词造句、意象选择和艺术手法。(三)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饮酒(其五)请同学们先听录音范读,领略诗歌的韵律之美。然后根据诗意读出停顿,用“/”表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lúxuānlí饮酒(其五)陶渊明huán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要求:读音准确富有节奏读出情感停顿恰当《<饮酒>其五》是一首古体诗,根据诵读试归纳古体诗特点。古体诗,为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各种诗体的通称。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用韵也较自由。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他的诗主要表现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被称为“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东晋末年,“篡”“乱”交替,时局动荡不安,官场污浊,世风大坏。处在这个时期的陶渊明既不能实现理想,也不愿受制于人,与官场同流合污。相形之下,大自然与田园成为他心中的一方净土。以他的人生经历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前,年少居家,饱读诗书,有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12345第三时期:42岁到62岁,他毅然归居田园,直至病故。第二时期:29岁到41岁,时仕时隐,处在彷徨挣扎之中。《饮酒》组诗共20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旨在借酒抒怀,以醉语作醒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要问我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内心远离世俗,自然就觉得地处偏僻了。尔:如此,这样。
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远,远远地。
偏:偏远。自主学习,参照注释,读懂词句的意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在闲适淡泊中无意间看见南山。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愈发美好,一群群飞鸟结伴而还。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佳:美好。
相与:相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景中,即指隐居的生活中。
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可以“而无车马喧”?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自然会显得偏僻安静,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见”是指在漫不经心中偶见南山,写出了诗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闲远散淡的氛围吻合。“望”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会破坏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采菊东篱下”和“飞鸟相与还”两句中,“菊”和“飞鸟”两个意象有何象征意义?“菊”——陶渊明“清风高节”的象征;“飞鸟”——陶渊明归返自然、躬耕自乐的象征。“真意”是指陶渊明领会到了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的“真意”是什么?诗中哪两个词语最直接地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心远——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志趣。悠然——闲适淡泊、物我两忘的心境。看到了一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心志高远、闲适豁达的诗人形象。《<饮酒>其五》是陶渊明的言志之作,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课
堂
小
结诗歌通过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志趣,以及闲适淡泊、物我两忘的心境。归
纳
方
法读诗五步法板书设计饮酒其五无车马喧情景交融悠闲自得心远地偏采菊悠然日夕,飞鸟生活宁静内心恬然闲适自在生命真谛一、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
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课后习题附:赏析点梳理原文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和真题标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理解:前四句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教参整体把握)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炼字:“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教参问题探究)修辞:三四句运用设问的修辞,表明只要心情闲适、志向高洁,即使身居闹市也能获得内心的宁静。(2018河南备用题)原文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和真题标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作手法:这两句是本诗的诗眼,以景物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物我两忘的境界。炼字:“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2010河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理解:前句承上启下,紧承上句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飞鸟结伴归林。原文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和真题标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理解:写出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教参整体把握)炼字:“真意”指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抽象“自然”,(教参资料链接)含蓄地表现了诗人能够悠闲自在地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展览场地租赁合同保证金与押金缴纳细则
- 2025年凉果蜜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智慧交通枢纽包工施工合同(智能交通系统)
- 2025房地产股权并购项目尽职调查及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标准私房买卖合同范文
- 增强知识管理的主管工作计划
- 多元化班级文化的建设方法计划
- 客户投诉处理流程的总结与反思计划
- 风险管理行业个人发展目标计划
- 2025年大坝建设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国土空间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七章 数字内容服务相关技术
- 信号与系统复习题(答案全)
- 《2024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 儿童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
- 鞋类制造过程的节能与减排
- 第1课 おじぎ 课件高中日语人教版第一册-1
- ISO∕IEC 23894-2023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 风险管理指南(雷泽佳译-2024)
- 事前绩效评估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