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河北 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8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习题课件_第1页
人教河北 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8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习题课件_第2页
人教河北 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8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习题课件_第3页
人教河北 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8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习题课件_第4页
人教河北 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8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习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2.2金属活动性顺序1D23C4C5A67A8D9B10C1112答案呈现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1.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丝表面生长出银白色“树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银白色“树枝”的成分是银B.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是由于Cu转变为Cu2+C.该反应可验证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D.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一定只有Cu2+D2.[教材改编题]某化学小组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前打磨铝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甲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铝丝表面有__________析出,溶液由________变为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表面的氧化膜红色固体蓝色2Al+3Cu(NO3)2===2Al(NO3)3+3Cu

(3)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4)实验丙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Cu+2AgNO3===2Ag+Cu(NO3)2置换反应铝>铜3.金属活动性顺序反映了金属在水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下列四种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锡(Sn)B.铅(Pb)C.锌(Zn)D.汞(Hg)C4.[2024邯郸冀南新区期末]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可能排在氢的前面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C.M可能是金属铝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重点】由于M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和M(NO3)2,则M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和硝酸铝,硝酸铝中铝为+3价,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铝,C错误。5.[2024长沙中考改编]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物质的性质。下列试剂中,能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稀硫酸

B.蒸馏水C.硝酸锌溶液

D.澄清石灰水A6.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请补充完整:(2)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

式,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原因。CaMgFeCuAg①金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锌与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镁与硫酸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位于氢后面Zn+CuCl2===Cu+ZnCl2Mg+ZnSO4===Zn+MgSO47.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CoCl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粉红色。关于钴的预测合理的是(

)A.C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B.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C.Cu的金属活动性比Co强D.Co与稀硫酸反应化合价不发生变化A【重点】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金属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钴(CoCl2)和氢气,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A正确;钴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所以活动性比镁弱,不会和氯化镁反应,B错误;钴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所以Cu的金属活动性比Co弱,C错误;C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SO4和H2,Co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D错误。8.[2024沧州一模]为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实验①②中均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C.丙>甲>乙

D.甲>乙>丙D【重点】将金属乙插入硝酸丙溶液中有明显现象,说明金属乙的活动性比金属丙强,金属乙与硝酸丙溶液充分反应得到的硝酸乙溶液,取出金属乙,将金属甲插入得到的硝酸乙溶液中,有明显现象,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强,所以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乙>丙。故选D。9.[2024连云港中考]一种以黄铜渣(含Zn、Cu、ZnO、CuO)为原料获取Cu和ZnSO4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稀H2SO4生成H2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B.根据流程可以判断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C.判断加入的Zn已过量的依据是溶液中有固体剩余D.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均为置换反应B【重点】铜不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A错误;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通过加入锌能将铜置换出来,可说明锌比铜活泼,锌能和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也可以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B正确;因为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不论锌是否过量,溶液中都会有固体剩余,C错误;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流程中氧化锌、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都不是置换反应,D错误。10.[2024石家庄裕华区二模]向盛有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烧杯中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s时,烧杯中的固体有Zn、Ag和CuB.t2s时,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三种金属阳离子C.t3s时,烧杯内的溶液可能呈无色D.t4s时,向烧杯内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一定会出现气泡C【重点】金属活动性:Zn>Cu>Ag,向盛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t1s时,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部分反应,硝酸铜还未参与反应,故此时烧杯中的固体是锌和银,A不符合题意;t2s时,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此时硝酸铜部分反应,硝酸银完全反应,故此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为Zn2+、Cu2+,B不符合题意;t3

s时,反应结束,此时可能硝酸铜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也可能锌完全反应,硝酸铜过量,溶液呈蓝色,C符合题意;t4s时,反应已经结束,由C项分析可知,可能锌过量,此时烧杯内的固体是锌、铜、银,加入稀盐酸,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会出现气泡,也可能锌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的固体是铜、银,加入稀盐酸,铜、银与稀盐酸均不反应,无气泡产生,故不一定会出现气泡,D不符合题意。11.[2024北京顺义区二模]为验证锌、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

序,同学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金属与溶液混合的6种方案。(1)⑥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2)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浅绿色变为无色Fe+2AgNO3===Fe(NO3)2+2Ag(3)下列实验组合方式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填字母)。A.①②

B.②④

C.③④⑥AC【重点】(3)①中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说明金属活动性:铁>银,②中铁不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铁,则①②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锌>铁>银,A符合题意;②中铁不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铁,④中银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氢>银,不能比较铁、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不符合题意;③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说明金属活动性:铁>氢,④中银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氢>银,⑥中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铁,则③④⑥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锌>铁>氢>银,C符合题意。12.[2024山东烟台期末]节选伍角硬币的材质由“钢芯镀铜”合金改为“钢芯镀镍”合金。某兴趣小组对硬币中的铁、铜和镍(Ni)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作出猜想。猜想①:Ni>Fe>Cu;猜想②:___________;猜想③:Fe>Cu>Ni。【验证猜想】(2)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Fe>Ni>Cu③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把镍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猜想______不正确。镍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之一为Ni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镍片浸入______溶液(合理即可)无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