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II-CoupledwiththeaccNow,acityinLiaoNingProvinceneedamunicipaldrainagesystemtocollectTheconcentrationofsuspendedsolidsis305.14mg/L,andtBODsis207.71mg/L.Afterdisposing,theconcentrationofSS—Parshallflume.Sludgeprocsupernatantcontainingalotofphosphorus,supernatantthereforeneedtobedisposed.Afterdisposing,supernatantKeywordswastewatertreatment;SBR;nitrogenremoval;dephosphorization I 1 1 1 11.1.3设计任务 21.2设计资料 2 21.2.2气象资料 31.2.3地质资料 41.2.4受纳水体水文与水质资料 4 52.1城市排水管网定线原则 52.1.1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5 62.2排水体制确定及区域划分 6 62.2.2排水区域的划分 82.3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82.4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9 92.4.2软件参数 2.5污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2.5.1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2.5.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2.5.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2.5.4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结果 3.1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布置的原则 3.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3.2.1暴雨强度公式的确定 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2.3径流系数y的确定 3.2.4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计算 3.3.1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4.1综述 4.2初选水泵 4.3集水井计算 4.4泵站的附属设施计算 4.4.2其它附属设施计算 4.5泵房布置计算 5.2.2污水水质污染程度计算 6.2沉沙池的设计计算 6.3初次沉淀池 6.3.1沉淀池池体设计计算 7.1设计参数 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3进出水系统 8.1消毒接触池的设计计算 8.2污水计量设备 第9章污泥处理 9.1.2剩余污泥量计算 9.3贮泥池设计计算 9.4消化池设计计算 9.4.1容积计算 9.4.2平面尺寸计算 9.4.3消化池热工计算 9.4.4混合搅拌设备 9.4.6沼气产量 9.4.7一级消化池的管道系统 9.4.9贮气柜 9.5.1污泥脱水量计算 10.1污水厂的平面布置 10.1.1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11.1投资估算 11.2劳动定员 11.2.2劳动定员 11.3运行费用和成本核算 11.3.3运行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附录1排水管网方案A计算表 附录2排水管网方案B计算表 附录6污水高程计算表 附录7污泥高程计算表 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2设计范围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8.绘制相关图纸。1.2.1地形与城市规划资料(1)城市地形与总体规划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2)城市各区人口密度与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标准(平均日)表1—1人口密度(人/公顷)污水量标准I区IⅡ区Ⅲ区(3)城市各区中各类地面与屋面的比例(%):表1—2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区域各种屋面混凝土与沥青路面碎石路面非铺砌土路面公园与绿地I区Ⅲ区表1—3企业或公共建筑名称平均排水量最大排水量总氮总磷水温℃火车站造纸厂游乐场(1)气温(℃)等资料表1—4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年最低气温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0°以下的天数(天)温度在0°以下的天数(天)年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降雨量(mm/年)年蒸发量(mm/年)表1—5土壤性质冰冻深度m地下水位m承载力排水管网干管处亚黏土污水总泵站与污水处理厂址亚黏土1.2.4受纳水体水文与水质资料表1—6流量流速水位标高m水温SS允许增加量最小流量4最高水位6常水位时5在污水总排放口40公里处有风景区,要求BOD≤1.1mg/l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章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城镇(地区)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的位置和走向称为污水管道系统的城市排水体制和管道系统是整个水污染控制和水太保护系统中的重要环築龍细 距,在发达国家,已经不仅仅处于简单的“雨污分流”等传统的观念了,已经明显地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例如美国现在已经成功的控制了点源污染,并且开始重视非点源污染和雨水径流的的控制。德国、日本,新西兰等这些发达国家也和美国差不多,对雨水的污染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此外,我国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有一种倾向,认为活性污泥法是最有效的,忽视和排斥了其它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其实在任何国家,都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处理方法能完全解决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即使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也是采用多种处理方法来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美国共有稳定塘上万座,占处理污水总量的25%,它与土地处理,人工湿地等系统成为中小社区(城镇)的主要处理设施。近十年来,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的人工湿地发展迅速,它与塘系统不仅成为中小城镇的主要污水处理设施,而且也成为雨水处理的主要设施,以及工业废水重要的处理技术。在我国,现在依然使用传统的排水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4点:1.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地下水位和地面下沉,水涝增加,城市生态环境恶2.合流制溢流和分流制的雨水污染并存,将合流改为分流虽然减少溢流的污染,但不能控制甚至会相应增加分流雨水的污染;3.合流制改建为分流制耗资巨大,耗时长,还有污染隐患;4.严重的雨污水管混接抵消了分流的作用,污染依旧,效益降低。就全国来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40%左右,很多大城市及沿海城市甚至接近70%,而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却还不到10%。城市日供水能力和污水处理不成比例,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城市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总处理率已达到87%,但实际上得到处理的工业废水还达不到该值。一些调查统计表明,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只有1/3是运行正常的,1/3运行不正常,而另1/3停产不运行。不少污水处理厂有钱建得起,却无钱维持正常运行,一些中小城市建成的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厂尤其如此,除资金缺乏之外,操作运行和管理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低,难以掌 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综合考虑A市的现有情况,决定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段排水管从低处向高出排,增加了埋身,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方案二:以北区的地势变化趋势最大的等高线垂直线分界,实现污水从高出排向低处,但是干管比方案一长,且穿越两次铁路。2.4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1.总变化系数Kz式中Qa——平均日污水流量,L/s。2.居民污水设计流量Q₁式中qi——各排水区域平均日居民生活污水量标准,L/(cap·d);N——各排水区域在设计使用年限终期所服务的人口数,cap。3.工业废水设计流量Q₂式中qi——各工矿企业废水量定额,m³/单位产值;N各工矿企业最高日生产产值;Ti各工矿企业最高日生产小时数,h;fi——各工矿企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Ki——各工矿企业废水量的时变化系数。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NO.N2.5污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5.1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式中Q流量(m³/s);R——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m);式中管壁粗糙系数,混凝土管为0.014。2.5.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1.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管道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为设计充满度,当h/D<1时称为不满流。考虑到污水管道流量时刻在变化,难以精确计算且雨水与地下水可能通过检查井盖或管道接口汇入,其内沉积的污泥可能分解析出一些有害气体,以及便于维护管理和疏通,所以污水管道按不满流进行设计。2.设计流速和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叫设计流速。当污水管道内水流流动缓慢时,污水中所含杂质可能下沉,产生淤积,当流速增大时,又可能产生冲刷现象,甚至损坏管道,因此,流速应控制在一个范围内。我国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3.最小管径管径小,管道容易堵塞,清通也较困难,因此,为了养护工作的方便,规定了一个允许的最小管径。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街道为300mm。4.最小设计坡度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我国规定,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5.埋设深度管道内壁到地面的距离叫做埋设深度。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叫覆土厚度。埋设深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因此,为了降低造价,缩短工期,管道埋设深度愈小愈好,但覆土厚度应有一个最小的限值,由一下三个因素考虑:《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与生活污水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官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②地面荷载埋设在地面下的污水管道承受着覆盖其上的土壤静荷载和地面上车辆运行产生的动荷载。为了防止管道因外部荷载影响而损坏,车行道下的污水管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③必须满足管道衔接的要求为使建筑物首层卫生设备的污水能顺利排出,污水出户管的最小埋深一般采用0.5~0.7m,所以街坊污水管道起点最小埋深也应有0.6~0.7m。根据街区污水管起点最小埋深值,可由下式计算街道管网起点的最小埋设深度。h——街区污水管起点的最小埋深,m;Z₁——街道污水管起点检查井处地面标高,m;Z₂——街区污水管起点检查井处地面标高,m;L——街区污水管和连接支管的总长度,m;另外,埋深最大也有限定,一般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沙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2.5.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2.必须细致研究管道敷设坡度与管线经过地段的地面坡度之间的关系。3.水力计算自上游依次向下游管段进行,一般情况下,随着设计流量逐段增加,设计流速也相应增加。4.在地面坡度太大的地区,为减小流速,可考虑设置跌水井。5.为了减小水流通过检查井时的水头损失,检查井底部在直线管道上要严格采用直线,在管道转弯处要采用匀称的曲线。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表2—1方案提升点提升流量提升扬程造价管网造价总造价m万元万元万元A9B74比较方案一的计算结果见表2-2。表2—2总面积总管长总造价管网密度单位造价总人口设计流量平均管径平均坡度(人)本设计总共设两个中途提升泵站分别为9点,30点。其中9点提升流量291.77L/s,提升扬程4.417m,选用400QW1250-5-30型号的潜污泵;30点提升築龍细第3章雨水管渠设计3.1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布置的原则5.设置排洪沟排除设计地区以外的雨洪径流。3.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暴雨强度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既单位时间内平均降雨深度,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ha))表示。暴雨强度是描述暴雨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雨水设计流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推求出其计算公式。暴雨强度公式是在各地自记雨量记录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按一定方法推求出来的,我国常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形式为: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A、c、b、n——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本设计的对象辽宁省大连市暴雨强度公式可由手册中查得,为:t=t₁+mt₂;m——折减系数,管道采用2,明渠采用1.2。3.2.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ψ——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2.3径流系数ψ的确定y₁=0.9×50%+0.9×10%+0.4×10%+0.3×10%+0.15×2yn=0.9×50%+0.9×10%+0.4×10%+0.3×20%+0.15×1Vm=0.9×50%+0.9×10%+0.4×20%+0.3×10%+0.15×10%=0.6653.2.4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计算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大于污水管道,满流时管道内的最小设计流速为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雨水口连接管3.3.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NO.N——序号管道下端水面标高,m;设计管段集水时间,min;第4章污水泵站的设计2.进水管管底标高为92.32m,其地下埋深为6.88m,管径1000mm,充满度0.706,3.泵站出水经13m室外压水管线输送到出水井,出水井的水面标高103m;4.泵站附近地面标高99.20m,河流常水位99.00m;4.2初选水泵4.2.1预选水泵型号拟用4台泵(三用一备),则每台泵流量为水泵的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500mm。每台水泵设1条吸水管道和一条压力管道,单进单出,压水管通过DN800mm管径汇合后压入出水井中。2.水泵静扬程H₁=h₁-(h₂-h₃)h₁——出水井水面标高,m;h₂——集水井水面标高,m;h₃——集水井有效水深,m,一般采用2~3m。设计中取h₃=2.4m3.水泵吸水管水头损失:取0.24.水泵压水管水头损失:取0.25.水泵扬程H=H₁+H₂+H₃+H₄式中H水泵扬程,mH₄自由水头损失,m一般采用1~2m。6.预选定水泵型号选用4台8PWL型污水泵,每台污水泵流量Q=172.07L/s,扬程H=14m。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2.2水泵设计流量与扬程1.水泵吸水管水头损失弯头1个(ξ=0.64),DN500mm的阀门1个(ξ=0.1),DN500mm×250mm的2.水泵压水管水头损失DN500,L₁=2.750m,V₁=0.84m/sDN800,L₂=18.624m,V₁=1.01m/的渐扩管1个(ξ=0.54),DN800三通(DN800的90°弯头)1个(ξ=0.7),DN800mm弯头2个(ξ=0.7)。3.水泵扬程H=H₁+H₂+H₃+H₄H₄自由水头损失,m一般采用1~2m。H=12.38+0.17+0.28+1.选用4台8PWL型污水泵,每台污水泵流量Q=172.07L/s,扬程H=14m,转速n=730r/min,功率45kW,配套电机型号Y280M-8(V1),功率N=45kW,效率η=55%,气蚀余量6.6m,电机与水泵重T=1500kg,3用1备。表4—1型号ABCDFHNGL4.3集水井计算1.集水井最高水位式中H₁——集水井最高水位,m设计中取地面标高为99.2m,H₁=93.022m,h₂=0.1mH₁=93.022-0.1=92.922m2.集水井最低水位H₂=H₁-h₃设计中取h₃=2.4mH₂=92.922-2.4=90.522m,取90.500m3.集水井平面面积V集水井有效容积,m,一般采用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设计中取V=51.6m³取集水井的平面尺寸为10m×2.6m,根据泵房布置,实际尺寸略大。4.集水井底部标高式中H₃集水井底部标高,m;h₄——吸水喇叭口与集水井最低水位的距离,m一般采用0.4~1.2m;hs吸水喇叭口与集水井底部的距离,m,h₅=0.4~0.8D,D为吸水喇叭H₃=90.500-0.9-0.6-05.集水井高度H₅=H₁-H₃+H₄(4-6)一般采用地面标高与最高水位标高之差。H₅=92.922-88.300+6.14.4泵站的附属设施计算1.格栅间隙数式中n——格栅最大间隙数个数;h——栅前水深,my——过栅流速,m/s;N格栅数,个。设计中取α=60°,b=0.02m,v=0.8m/s,h=1.0m,N=2个2.栅条宽度一般采用0.005~0.01m。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B=0.005×(14-1)+0.023.过栅水头损失k——系数,一般采用3;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设计中采用锐边栅条。设计中取栅条后的自由跌落为0.068m,则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1m。4.栅条槽的总厚度式中h格栅槽的总高度,m;h格栅槽的超高,m,一般采用0.5m。式中W每日栅渣量,m³/d;W每10³m³污水的栅渣量,m³/10³m³;一般采用0.03~0.1m³/10³/m³污水。4.4.2其它附属设施计算1.水泵集水井反冲管计算反冲洗采用钢管DN50mm,设计流量0.003m³/s,管内流速1.59m/s,水力坡度13.7%。反冲洗出口采用DN50mm×40mm的渐缩管,用以增大出口流速。水泵房内地面做成1%的坡度,坡向集水槽和集水坑。集水槽宽0.2m,深选择两台50QW18-15-1.5潜污泵排水,将泵房内的积水排至集水井内。潜污泵设计流量18m³/h,扬程15m,转速2840r/min,电动机功率P=1.5kW,η=62.8%,3.泵房内通风计算设计中选择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为5~10次/h,通风换气体积按地面采用阻燃塑料管,管径DN300mm,管内流速10.5m/s,阻力损失0.41%。通风4.起重计算泵房内最大的设备是电机,设计中选择一台起重量1500kg,起升高度10m的手5.水泵基础计算基础长度L=地角螺钉间距+(400~500)基础宽度B=地角螺钉间距+2006.出水井计算水泵压水管出口接入出水井内,出水井采用自由式出水。平面尺寸3m×3m,有效水深3.6m。7.通风采暖设备泵房内采用自然通风,地上部分房间两面对称开窗,以造成对流,地下部分设通风管通风,采用双层玻璃保暖。由于本设计位于辽宁省,冬季较寒冷,采用暖气集中采暖方法。4.5泵房布置计算排水泵房采用合建式圆形干式泵房,集水井建于泵房的一侧,水泵直接从集水井内吸水,控制间与泵房建在一处。1.泵房长度B₃——检修通道宽度,m,一般采用B₃=1.2~1.5m。设计中取B₂=1m,B₃=1.5m,2.泵房宽度L₁——进水阀门宽度,m;L₂——水泵进水渐缩管长度,m;L₃——进水检修通道宽度,m,一般采用0.5~1.2m;B=0.54+0.8+1.0+1.3+3.泵房半径:综合长宽,选择直径15m。4.5.2泵房标高设计泵房内部标高主要根据进水管水面标高确定。2.泵轴标高计算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Pa吸水井水面处的绝对大气压,kPa;Hsy气蚀余量,mhva——实际水温下的饱和蒸汽压力,mH₂O。考虑水泵长时间使用吸水性能下降,取安装高度为2.00m,泵轴标高为3.水泵基础顶标高=92.090m;4.泵房地面标高=91.100m;5.泵房地下部分埋深=99.200-91.100=8.100m;6.泵房房顶标高=104.000m。築龍绸 第5章污水处理厂设计初步泥膨胀现象;3、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和除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2污水量及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5.2.1污水设计流量式中Kz一总变化系数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2.2污水水质污染程度计算式中C-污水的污染物浓度(mg/L);C'-人口污染物标准(g/cap/d);C-污染物排放浓度(mg/L)。表4—1总氮总磷浓度人口标准面积I人口密度I面积Ⅱ人口密度Ⅱ面积ⅢI人口密度II火车站污水量火车站排放指标造纸厂污水量造纸厂排指标游乐场污水量游乐场排放指标5.2.3污水处理程度计算一、污水的SS处理程度计算1.按水体中SS允许增加量计算排放的SS浓度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计算处理后污水总出水口的SS浓度2.按二级生物处理后的水质排放标准计算SS处理程度式中E₁一处理程度(%);从以上两种计算方法比较得出,方法2得出的处理程度高于方法1,所以本污水处理厂的SS的处理程度为96.72%。1.按河流中溶解氧的最低容许浓度计算(用最高温度算) 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2求出水口处水温的混合温度1.3求水温为20℃时的耗氧速率常数k₁值θ-温度系数,采用1.047;1.4求水温为20℃时的复氧速率常数k2值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₀=DO,-DOm=9.20-4.97=4.23mg/L式中式中1.9计算处理程明显的,允许排放量超过了实际排放量,这是由于小水量排入大水体。2.按河流中BOD₅的最高允许浓度计算(用最小流量计算)式中计算由污水排放口流到下游取水口处的时间t一污水排放口流到下游取水口处的时间(d);x一污水排放口距下游取水口处的距离(m);2.2将20℃标准下河流的BOD₅值L₅河和河流任意时段最高允许的BOD₅值LSST的数值换算成10.1℃时的数值。式中Lssr-20℃时河流任一时段最高允许的BOD₅值,一般采用4mg/L;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4将10.1℃的换算成20℃时的BOD₅值2.5计算处理程度明显的,允许排放量超过了实际排放量,这是由于小水量排入大水体。3.按二级生物处理后的水质排放标准计算根据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总出水口处污水的BOD₅浓度为10mg/L。4.计算BOD的处理浓度从以上三种计算方法可以看出,方法3得出的处理程度较高,所以本污水处理厂的BOD₅的处理程度为95.16%。三、污水的氮磷处理程度计算四、污水的磷酸盐处理程度计算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6章污水的一级处理6.1格栅的设计计算设计内容:本设计中格栅与明渠连接,提升泵站的来水首先进入稳压井后,进入格栅渠道。格栅:设计流量Q₈=0.5162m³/s,过栅流速取0.9m/s,格栅倾角60°,栅前水深1.0m,栅条间隙b=0.02m。1.栅条间隙数式中n——格栅最大间隙数个数; 栅条间隙,m;设计中取α=60°,b=0.01m,v=0.9m/s,h=1.0m个,取542.栅槽宽度S——每根格栅条宽度,m,一般采用0.005~0.01m。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B₁——进水明渠宽度,m;4.出水渠道渐窄部分长度式中l₂——进水渠道渐窄部分长度,m;B₁——进水明渠宽度,m;5.通过栅条的水头损失β——格栅条的阻力系数,取2.42;k——格栅受污物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采用k=3。6.栅后明渠的总高度H=h+h;+h₂(6-6)式中H栅后明渠的总高度,m;设计中取栅前明渠超高h₂=0.3式中L——格栅槽总长度,m;8.每日栅渣量应采用机械清渣及皮带输送机或无输送机输送栅渣,采用机械栅渣打包机将栅渣打包,汽车运走。9.进水与出水渠道泵站污水采用DN800mm的管道进入进水渠道,设计中取进水渠道宽度6.2沉沙池的设计计算目前采用较多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旋流沉砂池,本设计选用曝气沉砂池,它是通过曝气作用使水流旋转,产生离心力去除泥砂,排除 的沉砂较为清洁,处理起来方便。1.沉砂池有效容积式中V沉砂池有效容积,m³;t——停留时间,min一般采用1~3min。设计中取t=2min2.水流断面积式中A水流过水断面面积,m²;3.沉砂池宽度h₂——沉砂池有效水深,m一般采用2~3m,宽深比一般采用1~2。4.沉砂池长度式中L——沉砂池长度,m。取11m。 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築龍细n n α——沉砂斗壁与水平面的倾向,°,一般采用圆形沉砂池α=55°,矩形沉9.沉砂斗容积式中Vo沉砂斗有效容积,m³。10.进水渠道格栅的出水通过DN800mm的管道进入沉砂池的进水渠道,然后进入沉砂池,进水渠道的流速式中v₁——进水渠道水流流速,m/s;设计中取B₁=1.8m,H₁=0.5m11.出水装置出水采用沉砂池末端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的水位标高恒定,堰上水头 Q沉砂池内的设计流量,m³/s;m——流量系数,一般采用0.4~0.5;b₂堰宽,m,等于沉砂池的宽度。设计中取m=0.4,b₂=3m。出水堰后自由跌落0.15m,出水流入出水槽,出水槽宽度B₂=0.8m出水槽水深h₂=0.35m,水流流速v₂=0.89m/s。采用出水管道在出水槽中部与出水槽连接,出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800mm,管内流速1.03m/s,水力坡度12.排砂装置采用吸砂泵排砂,吸砂泵设置在沉砂斗内,借助空气提升将沉砂排出沉砂池,吸砂泵管径DN=200mm。6.3初次沉淀池污水厂设计流量Qa=0.5162m³/s,本设计拟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式辐流沉淀池。初次沉淀池主要对污水中以无机物为主体的比重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大约去除SS40%~55%,同时可去除BOD₅去除20~30%。6.3.1沉淀池池体设计计算1.沉淀部分有效面积式中F沉淀部分有效面积,m²;q'表面负荷,m³/(m²·h),一般采用1.5~3.0m³/(m²·h)。2.沉淀池直径3.沉淀池有效水深式中h₂——沉淀池有效水深,m;t——沉淀时间,h,一般采用1~3小时。设计中取沉淀时间t=1.5h4.污泥部分所需容积①按设计人口计算T两次清除污泥相隔时间,d,一般采用重力排泥时,T=1~2d,采用机械刮泥排泥时,T=0.05~0.2d;N设计人口数,人;n——沉淀池组数。设计中S=0.5L/(人·d),采用机械刮泥排泥排泥T=0.2d②按去除水中悬浮物计算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辐流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周边线速度为 7.沉砂斗总容积式中y沉砂斗总容积,m。8.沉淀池总高度式中H—沉淀池总高度,m:h₁——沉淀池超高,m,一般采用0.3~0.5m;h沉淀池缓冲层高度,m,一般采用0.3m。H=0.3+3+0.3+0.23+进水集配水井设计辐流沉淀池分为两组,在沉淀池进水端设集配水井,污水在集配水井中部的配水井平均分配,然后流进每组沉淀池。1.配水井的中心管径式中D₂——配水井内中心管直径,m;V₂——配水井内中心管上升流速,m/s,一般采用v₂≥0.6m/s。设计中取配水井中心管内污水流速v₂=1.0m/s配水井直径设计中取800mm;式中v₃——配水井内污水流速(m/s),一般取v=0.2~0.4m/s;D₃——配水井直径,m。设计中取v₃=0.2m/s取2.00m。集水井直径取5.00m。2.进水管及配水花墙沉淀池分为两组,每组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通过配水花墙和稳流罩向池四周流动。进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500mm,管内流速v=1.28m/s,水力坡度i=4.21%0,进水管道顶部设穿孔花墙处的管径为700mm。沉淀池中心管配水采用穿孔花墙配水,穿孔花墙位于沉淀池中心管上部,布置6个穿孔花墙,过孔流速式中v₃——穿孔花墙过孔流速,m/s,一般采用0.2~0.4m/s;B₃——孔洞的宽度,m;h₃——孔洞的高度,m;n₃——孔洞的数量,个。设计中取B₃=0.2m,h₃=0.6m,n=8个穿孔花墙向四周辐射辐射平均布置,穿孔花墙四周设稳流罩,稳流罩直径2.0m,高2.0m,在稳流罩上平均分布φ100mm的孔洞240个,孔洞的总面积为稳流罩过水断面的15%。3.出水堰沉淀池出水经过双侧出水堰跌落进入集水槽,然后汇入出水管道排水集水井。出水堰采用双侧90°三角形出水堰,三角堰顶宽0.16m,深0.08m,间距0.05m,外侧三角堰距沉淀池内壁0.4m,三角堰直径为24.2m,共有362个三角堰。内侧三角堰挡渣板0.4m,三角堰直径为22.2m,共332个三角堰。两侧三角堰宽度0.6m,三角堰后自由跌落0.1~0.15m,三角堰有效水深为H₁——三角堰水深,m,一般采用三角堰高度的1/2~2/3。三角堰堰后自由跌落0.15m,则堰上水头损失0.187m。4.堰上负荷式中q₁——堰上负荷,L/(s·m),一般小于2.9L/(s·m);D三角堰出水渠道平均直径,m。5.出水挡渣板三角堰前设有出水浮渣挡渣板,利用刮泥机桁架上的浮渣刮板收集。挡渣板高出水面0.2m,伸入水下0.4m,在挡渣板旁设一个浮渣收集装置,采用管径DN300mm的排渣管排出池外。6.出水渠道出水槽设置在沉淀池四周,设置一个总出水口,双侧收集三角堰出水,出水槽宽0.6m,深0.7m,有效水深0.50m,水平流速1.03m/s,出水槽将三角堰出水汇集送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500mm,築龍绸刮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将污泥推如污泥斗,刮泥机上部设有刮渣板,将8.排泥管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管径DN150mm,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7章污水的二级处理SBR反应器7.1设计参数1.BOD一污泥负荷率2.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反应池内污泥浓度X一般采用1500-5000mg/L之间,设计中取3.排出比1/m排出比1/m指每一性情的排水量与反应池容积之比,一般采用1/4-1/2之间,本设计取1/m=1/2。4.曝气时间本设计中取为3.5小时。5.沉淀时间停止曝气后,初期沉降速度当水温为10℃时,则有Vma=7.4×10000×10×3000-1-7=0.91m/h当水温为20℃时,则有Vma=7.4×10000×20×3000-1.7=1.82m/h沉淀时间为当水温为10℃时:当水温为20℃时:6.排出时间排出时间Tp=2.0h。7.进水时间设计中取反应池进水时间T₁=2.0h。8.一个周期所需时间9.曝气池个数10.每天周期数式中n——每天周期次数。7.2曝气池尺寸计算1.每组曝气池的容积式中V每组曝气池容积,m³;2.曝气池的平面尺寸本设计取为1240m²设每组曝气池的池宽为20m,则池长62m3.曝气池的总高度曝气池的水深6m,超高取0.5m,则曝气池总高度H为H=6+0.5=6.5m7.3进出水系统1.SBR池进水设计集水井的来水通过DN800的管道送入SBR反应池,管道内的水流最大流速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7.4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式中O₂——混合液需氧量(KgO₂/d);Q——污水平均流量(m³/d);3.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之比4.供气量的计算采用WM-180型网状膜微孔空气扩散器,每个扩散器的服务面积0.49m²,敷设于距池底0.2m处,淹没深度4.0m,计算温度定为30℃。查得20℃和30℃时,水中饱和溶解氧值为:①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Pb)式中Pb——出口处绝对压力,Pa设计中去H=0.4m②空气离开曝气池池面时,氧的百分比为:式中O,——氧的百分比,%;设计中取EA=12%③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按最不利的温度条件考虑)Cs——30℃时,在大气压力下,氧的饱和度,mg/L。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空气管路系统计算(选取一个SBR池)与池底横管相连,横管连有28根支管,每个支管上有8个曝气1240÷0.49=2530个量变化处设计算节点,统一编号后列表进行空气管路计算,计算结果见附表5。经过计算得到空气管路系统的总压力损失为:Z(h₁+h₂)=263.59×9.8÷1000网状膜空气扩散器的压力损失为5.88kPa,则总压力损失为:6.空压机的选定空气扩散装置安装在距曝气池池底0.2m处,曝气池的有效水深为4.2m,空气管路内的水头损失按1.0m计,则空压机所需压力为:根据所需压力和空气量,决定采用RE-200空压机5台,该型空压机风压第8章污水的后续处理8.1消毒接触池的设计计算消毒接触池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水中有害微生物,以保证污水排放安全。本设计采用液氯消毒,这种方法具有效果可靠,投配设备简单,投量准确,价格便宜等优点。本设计采用两组三廊道平流式消毒接触。1.加氯量计算二级处理出水采用氯液消毒时,液氯投加量一般为5~10mg/L,本设计中液氯投加量采用8.0mg/L。每日加氯量为:式中q——每日加氯量,kg/d;q₀——液氯投加mg/L;2.加氯设备液氯由真空转子加氯机加入,加氯机设计两台,采用一用一备。每小时加设计中采用ZG型转子加氯机。3.消毒接触池容积式中V接触池单池容积,m³t——消毒接触时间,h,一般采用30,min;n——池子个数。设计中取t=30min4.消毒接触池表面积式中F消毒接触池单池表面积,m²;h消毒接触池有效水深,m;5.接触池长度式中L——消毒接触池廊道总长,m;每廊道长:符合要求6.池高H=h+h₂=0.3+3=3.3m7.污泥量设经曝气处理后污水产生的污泥量为0.031/r·d,含水率为96%,则接触池中每天产生的污泥量W为:产生的污泥由刮泥机刮至进水端,然后由排泥管送至污泥脱水机房。8.进水部分每个消毒接触池进水水管径D=500mm,v=1.28m/s,i=4.21%。9.混合采用管道混合方式,加氯管线直接接入消毒接触池进水管,为增强混合效果,加氯点后接D=500mm的静态混合器。10.出水部分本设计采用薄壁堰出水:(1)集水渠设计流量则渠宽为起端水深为(2)出水堰n—_—消毒接触池个数:m——流量系数,一般采用0.42;h堰宽,数值等于池宽,m。取自由跌落0.15m,则出水堰总水头损失为8.2污水计量设备为了提高污水厂的工作效率和运转管理水平,积累技术资料,以总结运转经验,为给处理厂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必须设置计量设备。本设计采用巴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築龍细式计量槽,其优点是水头损失小,不易发生沉淀,精确度高达95~98%。本设式中A₁——渐缩部分长度(m);喉部宽度(m);B₂下游渠道宽度(m)。设计中b=0.75m2.计量槽总长度度的8~10倍,在计量槽上游,直线段不小于渠宽的2~3倍,下游不小于4~5 式中L₁——上游直线段长,m;B₁——上游渠道宽度,m。计量槽下游直线段长L₂为:计量槽总长L:L=4.14+1.575+0.6+0.9+5.23.计量槽的水位H₂≤0.7×0.45=0.32m;取H₂=0.35m4.渠道水力计算①上游渠道:过水断面面积A:湿周f:水力半径R:流速v:水力坡度i:式中n—粗糙度,一般采用0.013。②下游渠道:过水断面面积A:湿周f:水力半径R:流速y:水力坡度i:5.水厂出水管築龍细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建抗就在孩第9章污泥处理由初沉池污泥计算结果可知初次沉淀池的污泥量按设计人口计算为式中△X——每日增长的污泥量;Q——污水平均流量m³/d;Xv——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mg/L;K——污泥自身氧化率,一般采用0.04~0.1。Q=31136.8m³/d,V=7433.28m△X=0.6×(155.78-10)×31136.8/9.2污泥浓缩池计算本设计采用竖流浓缩池,浓缩来自初沉池的剩余污泥,浓缩前污泥含水率99%,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为97%。1.进入每个浓缩池的污泥量设计中取污泥浓度X=10000mg/L2.浓缩池的有效水深h₂为:式中h₂——浓缩池有效水深,m;设计中取t=10hh₂=v×t=0.0001×10×363.中心进泥管面积式中f——浓缩池中心进泥管面积,m²;Q₁——中心进泥管设计流量;Vo——中心进泥管流速,m/s一般采用v₀≤0.03m/s设计中取vo=0.01m/s,则中心管面积f为4.中心进泥管直径式中d——中心进泥管直径,m取0.4m5.中心进泥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式中h₃——中心进泥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板缝高度,m;V₁——污泥从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缝隙流出速度,m/s一般采用d₁——喇叭口直径,m一般采用d₁=1.5do。设计中取v₁=0.02m/s,d₁=0.66.浓缩后分离出来的污水流量式中q——浓缩后分离出的污水量,m/s;Q——进入浓缩池的污泥量,m³/s;P₁——浓缩前污泥含水率,一般采用99%;P₂——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一般采用97%。(6)浓缩池水流部分面积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中取v=0.00005m/s7.浓缩池的直径式中D——浓缩池直径,m;取为4.6m。8.浓缩后的剩余污泥量9.浓缩池污泥斗容积污泥斗设在浓缩池底部,采用重力排泥。式中hs——污泥斗高度,m;α——污泥斗倾角;r——污泥斗底部半径,m污泥斗容积为:10.污泥在泥斗中停留时间T——污泥在泥斗中的停留时间,h;11.浓缩池子总高度h₁——超高,取0.3m;h₃——中心管与反射板之间高度,m;h₄——缓冲层高,取0.3m;H=0.3+3.6+0.04+0.3+312.溢流堰浓缩池溢流出水经过溢流堰进入出水槽,然后汇入出水管排出。出水槽流溢流堰周长式中c——溢流堰周长,m;溢流堰采用单侧90°三角形出水堰,三角堰顶宽0.16m,宽0.08m,共有87个三角堰。三角堰流量式中qo——每个三角堰流量,m³/s;h'=0.7×(0.92×10-5)⁰.4=0三角堰后自由跌落0.10m,则出水堰水头损失为0.1068m。13.排泥管浓缩后的剩余污泥量0.004m³/s,泥量很少,采用间歇排泥方式,管径采用DN=100mm,来自SBR池的污泥经污泥提升泵提升后由浓缩池上部中心管进入,经过喇叭口,进入浓缩池,经过浓缩后的污泥由污泥斗下部的排泥管排出。9.3贮泥池设计计算本设计采用矩形贮泥池,贮存来自初沉池和SBR池的污泥量。1.贮泥池设计进泥量式中Q——每日生产的污泥量,m³/d;每日产生的污泥量2.贮泥池容积式中V——贮泥池计算容积,m³;Q——每日产生的污泥量,n——贮泥池个数。设计中t=8h,n=1贮泥池设计容积h₂——贮泥池有效深度,m;h₃——污泥斗的高度,m;a——污泥贮泥边长,m;b——污泥斗底边长,m;α——污泥斗倾角,一般采用60°设计中取a=5.5m,h₂=3.0m,污泥斗低为正方形,边长b=2.0m。3.贮泥池高度:式中h——污泥贮泥池高度,m;h₁——超高,一般采用0.3m;h₂——污泥贮泥池有效深度,m;9.4消化池设计计算污泥的厌氧消化是为了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变为稳定的腐殖质,同时可以减少污泥体积,改善污泥的性质,使之易脱水,破坏和控制致病微生物,并本设计采用固定盖式,两极消化,一级消化污泥投配率为5%,二级消化污泥投配率为10%,消化温度330~35℃,一级消化池进行加温搅拌,二级消化池不加热,不搅拌,利用一级消化池的余温。9.4.1容积计算1.一级消化池容积式中V——一级消化池容积,m³;P——投配率%,中温消化时一级消化池一般采用0.5%~8%;n——消化池个数。设计中取P=0.05,Q=334.56m³/d,采用两组一级消化池,则每个池子的有效容积2.各部分尺寸的确定①消化池直径D:设计中D取19m②集气罩直径d₁:采用2m③池底下锥底直径d₂:采用2m④集气罩高度h:采用2m⑤上锥体高度h₂式中α₁——上椎体倾角,一般采用15°~30°设计中取3.0m⑥消化池柱体高度h₃=10m⑦下锥体高度h₄式中α₂——下椎体倾角,一般采用5°~15°。设计中取α₂=10°⑧则消化池总高度为总高度和圆柱直径的比例:符合要寸3.各部分容积集气罩的容积V₁为:圆柱部分容积V₃为:下锥体部分容积V₄为:则消化池的有效容积Vo为:=3435.95>3345.6符合要求式中V——二级消化池容积,m³;P——投配率%,二级消化一般采用10%;设计中取P=0.1,Q=334.56m³/d,采用一组二级消化池,则池子的有效容积二级消化池容积与一级消化池相同,各部分尺寸同一级消化池。9.4.2平面尺寸计算1.消化池各部分表面积计算集气罩表面积F₁为:池顶表面积F₂为:池盖表面积F₃=π×D×h₅=3.14×19×6=357.96m²(地面以上部分)F₄=π×D×h₆=3.14×19×4=238.64m²(地面以下部分)9.4.3消化池热工计算中温消化温度Tp=35°C,新鲜污泥平均温度Ts为17.3°C,每一座一级消全年的平均耗热量Tp——中温消化温度,°C;最大耗热量为2.消化池池体的耗热量:①盖部分全年平均耗热量为:式中Q₂——池盖平均耗热量,kcal/hF₂——池盖表面积,m²;K₂——池盖传热系数,kcal(m²·h·°C);TA——室外大气平均温度,°C;Q₂=58.9×0.7×(35-11)×1.2=1187.42kcal最大耗热量=58.9×(35+12)×1.2=2②池壁在地面以上部分年平均耗热量式中Q₃——地面上池壁平均耗热量,kcaK₃——池壁传热系数,kcal/(m²·h·°C);设计中取K₃=0.6kcal/(m²·h·℃)Q₃=357.96×0.6×(35-11)×1.2=6185.55最大耗热量为③池壁在地面以下部分年平均耗热量式中Q₄——地面下池壁平均耗热量,kcal/h;F₄——地面上池壁表面积,m²K₄——池壁传热系数,kcal/(m²·h·°C);Ts′——冬季室外计算温度,°C。设计中取K₄=0.45kcal(m²·h·℃),Tp=11°C,Ts′=3.2°C。Q₄=F₄·K₄·(Tp-Tp)×1.2=238.64×0.45×(35-11)×1.2=3092.77最大耗热量为Q4max=F₄·K₄·(Tp-Tp′)×1.2=238.64×0.4④池底部分全年平均耗热量为式中Q₅——地面下池壁平均耗热量,kcal/h;F₅——地面上池壁表面积,m²Q₅=285.51×0.45×(35-11)×1.2=3700.21kcal/h最大耗热量为:Q₅max=F₅·K₅·(Tp-Ts′)×1.2=285.⑤每座消化池池体年平均耗热量平均耗热量Qo=1187.42+6185.55+3092.77+3700最大耗热量3.消化池总耗热量全年平均耗热量ZQ=Qo+Q₁=122631+14165.95=132Qmax=Q₁max+Qomax=159352+234394.消化池保温结构厚度的计算:①池盖保温厚度计算λB——保温材料导热系数,kcal/(m·h·°C);设计中δg=250mm,λG=1.33kcal/(m·h·°C),保温层采用聚氨酯硬质②池壁保温层厚度的计算设计中取δg=400mm,K₃=0.6kcal/(m·h·°C,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池壁在地面以上的保温材料延伸到地面以下的深度为冻深加0.5m,即延伸到地面以下1.7m。③池壁在地面以下的部分以土壤作为保温层时,其最小厚度的核算:设消化池池壁在地面以下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为δg=400mm,则土壤的最小厚度保温可以满足要求,故可不加其他的保温措施。④池底以下土壤作为保温层,其最小厚度的核算:消化池池底混凝土结构厚度为δg=700mm,则保温厚度池盖、池壁保温材料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其厚度经计算分别为25mm及27mm,均按27mm计,乘以1.3的修正系数,采用50mm,池底保温材料厚度亦取50mm。二级消化池的保温结构及厚度均与一级消化池相同。5.交换器的计算消化池的加热,采用池外套管式泥—水热交换器。全天均匀投配生污泥在进入一级消化池之前,与回流的一级消化池污泥先进行混合后再进入热交换器,其比例为1:2,则生污泥量为:回流的消化污泥量为:进入热交换器的总污泥量为:取生污泥的日平均最低温度为T₈=12℃,生污泥与消化污泥混合后的温度热交换器的套管长度,按下式计算:K——热交换器传热系数kcal/(m·h·°C),一般采用600kcal/设计中取内管管径D₁选用DN60的钢管外管管径,D₂采用DN100铸铁管,则污泥在内管中的流速符合要求式中△T₁——热交换器入口的污泥温度(T₈)和出口的热水温度(Tw′)之差;△T₂——为热交换器出口的污泥温度(T₈')和入口的热水温度(Tw)之污泥循环流量Q₈=20.91m³/h,=75°C。则所需要的热水循环量核算内外管之间热水的流速:每座消化池的套管式泥—水热交换器的总长度为: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每根长4m,则其根数为:根,取8根。1.沼气混合搅拌计算消化池的混合搅拌采用多路曝气管式(气通式)沼气搅拌。多路曝气管的竖管口延伸至距池底1.5m,呈环状布置。①搅拌用气量②沼气曝气管直径的选择式中A——沼气立管的总面积,m²;v——管内沼气流速,m/s一般采用7~15m/s。设计中取v=11m/s,则所需立管的总面积设计中选用立管直径为DN=70mm,每根断面积为0.00385m²。所需立管的总根数为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9.4.5消化后污泥量计算V₂(1-P₂)=V₁(1-P₁)(1-PyR设计中取V₁=334.56m³/d,P₁=97%,m=80%,经计算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V′=334.56×0.97-135.50×0.95=9.4.6沼气产量X=(1-0.97)×334.56×0.65×0.5×1000=3261.96m³/d。9.4.7一级消化池的管道系统1.进泥管Q₁——投加生污泥量,m³/d;n——消化池个数。设计中取Q₂=2Q₁,n=2。适当采用间歇用行,每日运行12小时。式中D₁——投配管直径,m;设计中为防止污泥堵塞,设计中取D₁=150mm2.排泥管为了防止消化池中产生正负压变化,在投泥的同时还要进行排泥。V₂——管内污泥流速,m/s;设计中为防止堵塞,设计中取D₂=150mm,一级消化池单池排泥量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v——集气管内沼气流速,m³/s;D——沼气集气管直径,m;符合要求设计中取最高时产气量为平均产气量的2倍,最高时产气量6.溢流管的设计计算为防止池内液为超过限定的最高液位,池内应该设置溢流管,采用溢流管管径DN=200mm。溢流管水封高度采用0.8m,水封的作用是防止池内沼气沿溢流管泄露。9.4.8二级消化池的管道系统1.进泥管二级消化池采用一座,采用间歇进泥的运行方式,每日进泥时间3h。V₂——二级消化池进泥量,m³/d;n——消化池数量;t₁——二级消化池每日进泥时间,h;V₁——管内污泥流速,m/s;设计中取D₁=200mm,V₂=334.56m³/d,n=1,t=3h2.二级消化池采用间歇排泥,排泥时间3hD₂——二级消化池排泥管直径,mm设计中取D₂=150mm,V₂=135.50m³/d,n=1,t=3h3.沼气管式中Q——二级消化池沼气流量,m³/s;b——二级消化池产气量的比率,%一般采用20%;n——二级消化池数量;v——管内沼气流速,m³/s;D——沼气集气管直径,m;设计中取Q₂=0.33m³/s,q=2935.8m³/d,沼气管直径DN=100mm,n=1设计中取最高时产气量为平均产气量的2倍,最高时产气量4.上清液排放管式中V′——二级消化池上清液排放量,m³/d;Q——上清液排管设计流量,m³/s;n——二级消化池数量;v——上清液排放流速,m³/s;D——上清液排管直径,m;t——二级消化池排上清液时间,h,一般采用进泥时间。设计中取V'=195.80m³/d,t=2h,管径DN=200mm5.取样管同一级消化池9.4.9贮气柜设计中采用单级底压浮盖式贮气柜。1.贮气柜最大调节容积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中D=1.5H,n=2,V=1027.53m³9.4.10沼气压缩机式中h₁——沼气管淹没深度,m;h₂——贮气柜水封压力,m;设计中取h₁=11.5m,h₂=0.4m,h₃=5.0mH=16.9m水柱,设计中取20m水柱9.5污泥脱水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一般是带水的粒状或絮状物质的疏松结构,体积庞大,因此,在污泥处理和处置中都需要降低其含水率,从而大大缩小污脱水后的污泥量式中Q——脱水后的污泥量,m³/d;P₁——脱水前污泥含水率,%;P₂——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设计中Qo=195.80m³/d,P₁=95%,P₂=75%。污泥脱水后形成的泥饼用车运走,分离液返回处理系统前端进行处理。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築龍绸9.5.2脱水机器的选择600kg/h,泥饼含水率75%,絮凝剂聚丙烯胺投标量按干污泥量的2.0%。设计中共采用3台带式压滤机,其中2用1备。工作周期定为12小时。所以每台处理的泥量为:m=600×12×2=14400kg/d,可满足要求。第10章污水处理厂的布置10.1.2管道及渠道的平面布置2.应设超越全部处理构筑物,直接排放水体的超越管。築龍细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0.1.3附属建筑物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个处理构筑物运行情况的位2.车道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6m.10.2污水厂的高程布置10.2.1污水的高程布置污水处理工程的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泵房的标高,确定各处理构筑物之间联结灌渠的尺寸及其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从而使污水能够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顺畅的流动,保证污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以按计算参考以接纳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污水在洪水季节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扬程也较小,运行费用也较低。同时也考虑构筑物的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而增加施工各种处理构筑物(设备)的水头损失和构筑物中集配水渠的水头损失在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中已经计算过,此处从略。(1)沿程水头损失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n——管壁粗糙系数,该值根据管渠材料而定。(2)局部水头损失重力加速度(m/s²)。由于矩形渠道水头损失的水力计算表资料较为缺乏,故用上式进行计算;但铸铁管道的水力计算可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来进行计算。(3)污水流经量水设备的水头损失污水高程布置应该综合考虑污水高程布置上的土方平衡,先确定曝气池水面标高,再由曝气池向两边推算其他构筑物高程污水处理流程高程计算见附录6。10.2.2污泥的高程布置由于目前有关污泥水力特性的研究还不够,因此污泥管道的计算,目前主要采用权宜的经验公式或实验资料。这些经验公式及计算图表极不完善,并有条件限制,所以本次设计则根据经验数值进行。设计污水厂内的污泥输送为重力管道,坡度常用0.01~0.02,最小管径为200mm,中途设置清通口,以便在堵塞时用机械清通或高压水冲洗。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30%计算。各构筑物的污泥水头损失取经验值。污泥高程布置应该:1.由初沉池液面高程推算贮泥池液面高程,再由贮泥池液面高程反推浓缩池液面高程;2.由一级消化池高程再推算二级消化池高程和脱水机房高程;3.确定曝气池至浓缩池的污泥泵提升高度;4.确定贮泥池至一级消化池的污泥泵提升高度。污泥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见附录7。10.3土建与公共工程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层结构简单,岩土性质均匀,为亚粘土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可以满注各种构(建)筑物的要求,不必对地基进行特殊。本设计中,所有构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提高池体的防渗能力;附属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包括综合办公楼、维修间、仓库、食堂、浴室、变电所、锅炉房、车库、传达室、纪律件、鼓风机房、中心控制室等。回流污泥泵房底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为砖混结构;污泥脱水机房为框架结构。10.3.2公共工程1.供电污水处理厂与污泥处理系统合计用电负荷表见表10-1:表10-1用电负荷计算表序号设备名称单机用电量负荷总用电负荷/KW备注1格栅除污机22污水泵43吸砂泵24砂水分离器15刮泥机26鼓风机57污泥提升泵48刮吸泥机29加氯机4污泥泵2带式压滤机2投药泵2照明其他总计2.自动控制与监测本工程拟采用现代微机管理控制系统,对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各环节进行自动控制、自动监测及显示,从而达到处理效果好、运行经济、减少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和提高效益的目的。设计方案采用PLC总线工业控制机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主机,另配一套数据采集技术处控制接口硬件并通过软件编程对各个设备进行先后有序协调统一的监测和管理,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微机自动监测与控制。3.供水本污水处理厂每日需水约100m³,主要用于生活饮用、加氯机、污泥脱水机、绿化及冲洗地面,水源引自市政自来水管网。今后拟将处理厂最后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非饮用水回用。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1章污水处理厂投资估算与技术经济评价建筑工程、公用工程、厂区内管线、道路、绿化等,还包括部分场外工程(供11.1.2编制依据11.1.3投资估算11.2劳动定员 技术人员配备专业:给排水(或环境工程)、电气、机械、工业自动化等。11.2.2劳动定员人员3人。11.2.3人员培训11.3.1成本估算的有关单价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築龍绸11.3.2运行成本估算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合计每日用电量:11842.3KWh电表综合用电价:11842.3×0.5=5921.15元/d每日电贴(元/d):5921.15/380×30×9×1/30=140每月电费:181834.5元。每年电费:218.2万元。2.工资福利费全厂职工共29人,共计费用29×2.4=69.6万元3.水费水厂每天用水100立方米,水费100×365×1.0=36500元=3.65万元4.药剂费5.运费每天外运含水率75%的湿泥28.98m³。运价为0.4元/(t×km),费用为:6.维护修理费折旧基金及大修理基金提成费=SP(11-1)P——综合折旧率,包括基本折旧率和大修基金提成(%)7.日常检修维护费E6=6348.84×(0.053+0.日常检修维护费=S×1%(11-2)万8.其他费用包括税款、流动基金、行政管理、辅助材料等,其费用为上述费用总和乘以综合费率。综合费率一般取10%。築龍绸 建前斑科正就在抗11.3.3运行成本核算年成本费用=(218.2+69.6+3.65+4.21+3.73+488.86+63.49)×1.1单位废水处理成本为:9369140/16278883.2=0.58元/m³经过四个月的辛勤劳动,我终于完成了毕业设计。回顾这几个月的设计历程,我从一开始对设计的无从下手到最后对设计中许多重要细节的深入理解,这一转变首先我诚挚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吕教授、赫教授、张教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他不辞辛苦的为我们答疑,对我们进行指导,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为了帮助我们的毕业设计准确深刻,三位老师经常关注我们的设计进程,并针对其中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多改进的意见,令我受益匪浅。在平时的接触过程中,我深深的为老师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所影响,令我在平时的设计中严格要求自己。接着我要对设计中给过我很大帮助的老师们致以真心的感谢。他(她)们交给了我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使我在走向工作岗位前,获得了很多工程知识。最后对所有在设计过程中给过我帮助的老师们,同学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良好的祝愿。谢谢!築龍细参考文献【3】孙惠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社,2006版社,2001【1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续册第1、2分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L.D.Benefield,C.W.Randall.BiologicalProcessDesignforWastewatertreatment.Prentice—Hall,Inc,EnglewoodCliffs,1980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2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8】RLIrvine.PeriodicProcessforinSituAndOn-siteBioremedationoffornitrificationanddenitrificationina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Bio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34(2007)248-255哈尔滨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附录1排水管网方案A计算表二NO.NF(N)QB(N)QW(N)Q(N)KZ(N)QK(N)QJB(N)QJ(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