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316-2016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规范_第1页
DB14∕T 1316-2016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规范_第2页
DB14∕T 1316-2016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规范_第3页
DB14∕T 1316-2016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规范_第4页
DB14∕T 1316-2016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B01DB14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DB14/T1316—2016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原则 25时间和频度 36方法 37要求 48剪后管理 69技术档案 6DB14/T1316—2016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晋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晋城市园林局、晋城市园林科研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朝霞、崔莎莎、张双兰、娄春笋、朱振庆、王娅兰、宋小波、魏涛、车云鹏。1DB14/T1316—2016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术语和定义、原则、时间和频度、方法、要求、剪后管理及技术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等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JJ/T91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CJJ/T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整形采用修剪方式使树木健壮生长,在形态结构和外貌方面更具观赏性。3.2修剪对树木的茎、枝、芽、叶、花、果等进行剪截或疏除的措施。3.3伤流树木因修剪或创伤,从伤口处流出汁液的现象。3.4枝组着生在骨干枝上构成树冠和开花结果的枝芽组合。3.52DB14/T1316—2016短截在枝条上选留一合适的芽后,剪去枝条先端部分。根据留枝长短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轻短截是剪去枝条全长的1/5~1/4;中短截是剪去枝条全长的1/3~1/2;重短截是剪去枝条全长的2/3~3/4。3.6疏剪对植株内部过密的枝条,从基部疏掉一部分。疏剪的对象是交叉枝、平行枝、内膛枝、病虫枝、衰老枝等。3.7截干将主干或主枝、骨干枝截断。3.8除去主干基部及伤口附近当年长出的嫩枝或根部长出的根蘖。3.9摘心对预留的干枝、基本枝或侧枝进行处理的工作。当预留的主干、基本枝、侧枝长到一定果穗数、叶片数(长度)时,将其顶端生长点摘除。3.10剪梢在秋冬季落叶至春季萌芽前或晚秋枝梢停止生长至春梢萌发前对生长过旺枝条的先端剪除,以调整树木主枝和侧枝关系所采用剪梢的方法。亦可在生长季进行。3.11刻伤春季树木发芽前,为刺激下位芽生长所采用刻伤的方法,即在芽上方附近用刀片横切至枝条木质部,伤口长为枝条周长的1/3。3.12抹芽剪除无用的芽或有碍主干、主枝生长的芽。4原则3DB14/T1316—20164.1遵循树木生物学特性和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平衡树势,保持冠型。4.2结合树木的生态适应性及生态位适宜性,因地制宜,按需修剪。4.3根据树木生长状况和立地环境条件,景观协调,确保安全。5时间和频度5.1时间5.1.1适宜于休眠期、生长期修剪,休眠期以整形更新为主,生长期以除繁去蘖为主。5.1.2落叶树木宜冬季修剪;常绿树种以春季或初夏修剪为宜。5.1.3春季开花和多次开花的树木适宜于花后修剪;夏秋开花的树木以休眠期修剪为宜。5.1.4生长季的树木应避开伤流旺期;不耐寒树木在早春修剪。5.1.5生长期的绿篱、色块、造型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时修剪。5.2频度5.2.1幼年和成熟树木,每年休眠期修剪1次,生长期不少于2~3次。衰老树木2a~3a修剪1次,起到回缩更新的目的。5.2.2长势较弱、萌芽较少和成枝率低的树木修剪频度应降低,轻度修剪即可。5.2.3藤本植物以每年修剪1次为宜,每2a~3a理藤1次。6方法6.1整形6.1.1树型包括:自然式树型、杯状形树型、开心形树型。未定型树木应逐年整形,一般以自然式树型为主。萌芽力强、耐修剪和所处道路有架空线等的行道树,采用杯状形树型或开心形树型。6.1.2自然式树型6.1.2.1有中央领导枝树木6.1.2.1.1应保护主枝。若主枝受损,应选择1个直立向上枝条或在壮芽处短截,抹去其下部的侧芽待抽发新枝代替主枝。6.1.2.1.2阔叶类树种冬季以疏剪为主。剪掉主枝上最基部的侧枝,并选留好主枝以上枝条。6.1.2.1.3针叶类树种修剪应保持自然树形,保护中央领导枝,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6.1.2.2无中央领导枝树木在分枝点附近留3~5个主枝,保持各层主枝间较小间距。及时剪除过密枝、枯死枝、病虫枝和伤残枝等。6.1.3开心形树型4DB14/T1316—20166.1.3.1冬季一般选3~5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的侧枝,进行短截,其余枝条全部剪除。6.1.3.2翌年萌发后,每侧枝留2~3个次级侧枝,使其向四方斜生,长0.3m~0.5m时,进行短截,其余全部抹芽。6.1.3.3第三年萌发后,每枝继续保留1~2个分布均匀的三级侧枝,并抹芽。3a~5a后即可成型。6.1.4杯状形树型6.1.4.1冬季一般选3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与主干成约45°夹角的枝条,留0.6m~1m短截,剪口芽留在侧面,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6.1.4.2翌年冬季,在主枝两侧萌生的侧枝中,选2个作延长枝,并在0.8m~1.0m处短截,剪口芽仍留在枝条侧面,疏除直立枝、交叉枝等。6.1.4.3第三年修剪同第二年修剪方法,3a~5a后即可形成三股六叉十二枝的杯状形树冠。6.2修剪修剪方法包括:截干、疏剪、短截、除蘖、摘心、剪梢、刻伤、抹芽等。定型树木一般进行常规修剪,根据修剪目标进行截干、短截、疏剪,适时除蘖、摘心、剪梢、刻伤、抹芽,及时疏除徒长枝、细弱枝、过密枝、重叠枝、下垂枝、交叉枝、内膛枝、伤残枝、干枯枝、病虫枝等。7要求7.1乔木7.1.1一般要求7.1.1.1修剪的程度,应根据主、侧枝间的生长空间和树龄、树种特性及树木周围环境决定。7.1.1.2为使主枝间的生长势平衡且保持树冠匀称,应采用强主枝重剪,弱主枝轻剪的方式。7.1.1.3衰老树木应壮枝重剪短留,弱枝轻剪长留。7.1.1.4新植树木一年后要进行适当修剪,防止倒伏。7.1.1.5偏冠和倾斜树木,应对生长势较弱一侧的枝条,采取放长或轻剪的方式。对生长势较强一侧的枝条,适当回缩,以保树势平衡。7.1.1.6短截时使斜切面与芽的方向相反。落叶树木疏除时,剪口应与着生枝干平齐,不留残桩;常绿树木一般留1cm~2cm残桩;如簇生枝与轮生枝需全部疏除时,应隔年分次剪除。7.1.1.7修剪应做到稳稳、准、快,粗大树枝应采取分段截枝,先在基部的下方由下向上锯入1/3~2/5,然后再自上方在基部略前方处从上向下锯下,最后去除残桩。7.1.1.8剪、锯口应平滑,较大剪、锯口应进行保护处理。7.1.2行道树7.1.2.1同一路段,单一树种列植或几种以上树种规则式种植,修剪时同一树种的树型、高度和分枝点高度应保持基本一致。5DB14/T1316—20167.1.2.2修剪时应保留骨架枝、外向枝,做到枝冠开展。7.1.2.3树木与公共设施发生矛盾时,及时修剪。树木与公共设施的安全距离按照CJJ75执行。7.1.3孤植树以自然式树型为主,或根据景观要求,进行特殊造型。7.1.4片植树采取自然式树型修剪。7.2灌木7.2.1一般要求7.2.1.1适时进行常规修剪。观花灌木应留足短枝和花芽。7.2.1.2及时剪除无观赏价值的残花、残果。7.2.1.3老弱灌木采用重短截。7.2.2孤植灌木7.2.2.1造型灌木在设计造型基础上,以轻剪为主,保持外型轮廓清晰,外缘枝叶紧密。7.2.2.2自然形态灌木7.2.2.2.1按自然形态适当疏剪,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开花结实。7.2.2.2.2当年生开花的枝条,在休眠期健壮枝条上保留3~5个芽短截;次年生开花的枝条,在花落后10~15d进行中或重短截;多年生开花的枝条,宜培育和保护老枝;一年数次开花的灌木,花落后及时剪去残花,休眠期对当年生枝条进行重短截。7.2.3丛植灌木7.2.3.1萌蘖过多时,应及时疏剪、除蘖。7.2.3.2丛内的高大粗壮枝条,应进行短截。7.2.3.3衰老植株复壮时,应进行重短截。7.2.4绿篱灌木7.2.4.1规则式绿篱,应保持绿篱顶部和侧面的平整,做到无断层、无缺口、无光秃。7.2.4.2自然式绿篱,幼株以定干整形为主,成型后以促进开花和结实为主。7.3藤木7.3.1一般要求以加速覆盖和攀援速度为目的,定期翻蔓,修剪过密的侧枝,使其覆盖均匀。6DB14/T1316—20167.3.2吸附类在生长季剪去未能吸附依托物体的下垂枝条,未完全覆盖的应短截空隙周围的枝条,促进新梢萌发,填补空隙。7.3.3钩刺类及时疏剪过密枝条。衰老植株应进行回缩,强壮树势。7.3.4卷须类和缠绕类及时疏剪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