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信区信芳学校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信芳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检测语文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描绘月球的主流方式都是目测手绘。直到19世纪30年代,摄影技术被发明,照片成为新的月像载体。但彼时摄影镜头无法捕捉到幽暗的光线和移动的天体,因此该技术并未被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摄影技术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才开始真正将目光移向天体摄影。1960年,行星科学家杰拉德·柯伊伯开始将摄影技术大范围应用于月球研究,他发表了《月球摄影地图集》。同一时期,柯伊伯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建立了月球与行星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月球研究,为美国制作月球航天图及月球地质地层图奠定了基础。
1957年,随着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1959年,苏联连续发射了三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成功拍摄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与此同时,美国先后发射了先驱者、徘徊者等月球探测器。1968年,“阿波罗8号"飞船进入绕月轨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离开近地空间,近距离观测月球。然而,在“阿波罗计划”之后,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就没有离开过近地空间。
到了21世纪,中国正式开展名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工程。2008年,嫦娥一号所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成功发布。到2020年,中国完成了“绕月探测、落月探测、月球采样返回探测”的“三步走"战略,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普查、区域详查和精查。与此同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提出开展新的月球地质图编研的设想。2024年4月21日,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正式发布。这套地图集基于嫦娥工程科学探测的数据进行绘制,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地质“写真集”,其比例尺为1:2500000,精度达到此前月球全月地质图的约2倍。
(节选自《解放日报》2024.05.13肖雅文《为月球“画像”,难度有多高》)
材料二:
近日,全球精度最高的月球地质图集由中国科学院在京正式发布,与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这版高精度图集更加客观地刻画了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更清晰地表达了月球构造和岩石的演化特征。
图集的绘制将中国人的“太空梦”具象化,增强了科技自信与科普可及性。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不断表达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探索激情。高精度月球地质图是我们对月宫的详细勘察,图集已集成至我国科学家搭建的数字月球云平台,向全社会提供了直观、互动和跨学科的月球学习资源,是最新的月球百科全书,显著提升了我国月球知识和航天知识科学普及的“可视化"和“可及性”。
图集的绘制是我们始终坚持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重要成就,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鲜活案例。高精度月球地质图的成功绘制依赖先进技术和工具,我国在图集的绘制上的先进技术和工具的自主研发,意味着在探月核心技术上不依赖于外部,增强了国家在科技竞争中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同时,要实现中国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端科学工具和科学仪器的自研自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础构架,而高精度月球地质图的绘制成功也是科学工具方面的创新和突破。科学工具和科学仪器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直接关系科技创新的水平与动力,高精度月球地质图是高水平月球探测的前提,科学工具的多样性决定了未来深空知识生产的稳定性和长期供给,图集构成了未来开展月球科学研究、建设月球基地以及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必不可少的“科学工具箱"。
图集的绘制探索了有组织科研的新模式,通过协同攻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自201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欧阳自远院士和刘建忠研究员带领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和制图人员,基于月球起源和演化过程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认识,以我国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月球岩石建造、地质构造、时代等要素的研究和归集,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球地质编图技术规范和标准,充分发挥了新型举国体制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时的制度优势。同时,作为整个探月工程的一部分,图集的绘制过程带动了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借鉴阿波罗计划的历史经验,探月工程的知识整合与技术积累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我国科学事业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
图集的绘制是我们实施开放科学的新尝试,为多国联合开发月球的合作共赢铺设了“基础设施”。本次高精度月球地质图同时发布英文版,展现了我们在探月过程中坚持开放资源、共享数据的大国担当。中国探月工程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2023年中国国家航天局专门印发了《月球样品及科学数据国际合作管理细则》,“鼓励国际社会参与月球样品及科学数据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
(节选自《光明时评》2024.05.06《一抔月壤可成孕育创新的沃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工程"是月球探测工程,中国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普查、区域详查和精查。
B.1959年,苏联和美国都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其中,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成功拍摄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C.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目测手绘的方式来描绘月球,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真正将摄影技术运用于天体摄影。
D.相较于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月球地质图集对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的刻画更加客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地质图集的绘制既带动了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又为多国联合开发月球构建了合作共赢的基础。
B.月球地质图集的绘制将中国人“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梦想化为现实,目前最新的月球百科全书就是月球地质图集。
C.进入太空时代后,人类先后发射人造卫星、月球探测器、宇宙飞船对月球进行观测。
D.“阿波罗计划”是人类第一次离开近地空间,对月球进行近距离观测的开始。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在绘制月球地质图中能体现科技自立自强案例的一项是()
A.科普工作者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开发月球地质图的互动体验,提高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B.为绘制月球地质图,我国自主研发了先进的遥感技术、精确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复杂的地质分析工具。
C.在图集的绘制过程中我国增加了遥测科学、新能源技术、深空信息等领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
D.在实施嫦娥五号任务期间,中国就曾与欧洲航天局展开了测控领域的紧密合作。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写了关于月球地质图集的绘制,两则材料在写作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在面向大众科普科学知识上值得借鉴的写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不见的珍藏
【奥地利】茨威格
他小心翼翼地,就像人家平时拿易碎品似的,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了的白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仔细端详了好几分钟,而实际上他什么也没看见。他叉开手指兴高采烈地把这张白纸举到眼前,整个脸上十分迷人地表现出一个看得见的人的那种凝神注视的神情。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的反光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怎样,"他颇为自豪地说,“您曾见过比这更精美的版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都是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他把画翻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以致我不由自主地望过去,看那儿是否真的还盖有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的藏画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厄斯代勒的图章。"
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一丝凉意掠过我的背脊。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我真的感觉到有些不寒而栗。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镇定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
“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您还得看看《忧愁》。您瞧瞧,"说着,他的手指十分轻柔地抚摸着一幅他想象中的画——“这颜色多么新鲜,笔力多么遒劲,色调多么温暖。”
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我和他一起看了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到什么,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于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吧?"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从他手里把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蚀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细节。盲人的那张已经变得颇为尴尬的脸松弛了下来。我越赞扬,这个饱经沧桑、老态龙钟的老人就越开心,显出一股发自内心的深情。“总算来了一个识货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朝他的妻女欢呼起来,“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
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似的。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大战以来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福的表情。
临别时,他握住我的双手,他的手指带着一个盲人的全部表达能力,爱抚似的沿着我的手一直抚摸到我的手腕,似乎想多了解我一点,并且向我表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感情。“我终于又能和一个行家一起看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我让我太太作证,我在这儿答应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一条,您应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荣誉,一直管理到它四散到世界各地之日为止。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碑,我也不需要更好的墓碑了。”
我望了一眼他的妻子和女儿,她们两个紧紧地挨在一起,有时候一阵战栗从一个人的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仿佛两个人是一个身体,在那儿同受震动,一齐发颤。我的心情庄严肃穆,因为这位令人同情的毫无疑心的老人把他那看不见的、早已散失无存的收藏像个宝贝似的托我保管。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事。老人的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
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满怀无限的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了一次虔诚的欺骗,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我心里充满——我不能用别的方法表达——一种敬畏的感情,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
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老人把身子探出窗外,挥动手绢叫道:“一路平安!"他的嗓音高高兴兴,像少年人一样清新爽朗。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上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有深意的老话——我记得好像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注】本文节选自茨威格的《看不见的珍藏》。此前的情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财政困难,人民生活艰困。盲眼收藏家的妻女为生活所迫,不得已瞒着他贱卖了他珍藏的画作,并央求“我"这位艺术古董商帮忙保守秘密。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一开始向“我”夸耀画作时,“我"感到“恐怖”,是因为担心老人发现画已变成白纸。
B.老人能精准入微地描绘和品评每一幅画作,说明他在以前无数次地欣赏过这些珍藏品。
C.“我"用谎话得到了老人的信任,如愿以偿地从老人口中得到了管理这些珍藏品的权利。
D.老人看不见现实的悲惨,因而才能远远脱离了残酷的现实世界,保持幸福开朗的心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多种手法对老人进行了刻画,表现了他对藏画的热爱和沉醉于艺术中的幸福感。
B.小说截取了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片段,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控诉了战争,也讴歌了黑暗年代中人性的光芒。
C.内心独白是西方小说常用的手法,这篇小说的结尾通过“我"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自我的反思和对老人精神的赞美。
D.小说结尾老人的笑脸凌驾于愁眉苦脸的人群之上的这一特写镜头,将虚幻与现实、善意与严酷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
8.小说标题“看不见的珍藏”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有人认为是盲人收藏家。你认为是哪一个?为什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年,司马懿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帝①自西城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沔而上,至于朐,拔其新丰县。军次丹口,遇雨,班师。
明年,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②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张郃劝帝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
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
时军师杜袭、督军薛悌皆言明年麦熟,亮必为寇,陇右无谷,宜及冬豫运。帝曰:“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于是表徙冀州农夫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监冶。
(节选自《晋书·宣帝纪第一》)
材料二: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也,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节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虚实篇、军形篇)
【注】①帝,指司马懿。②天子,指魏明帝曹叡。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亮A虑多B决少C必安营D自固E然后芟麦F吾得二日兼行G足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攻克、攻取,与《鸿门宴》“项伯亦拔剑起舞"中的“拔”意思不同。
B.当,抵御、抵挡,与《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中的“当”意思不同。
C.“帝列阵以待之"与《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中的“以"用法不同。
D.知,了解,与《〈论语〉十二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中的“知"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懿被提拔为大将军,并被授予大都督职位,与曹真一同领兵伐蜀,但遇雨撤军,第二年诸葛亮侵扰,天子再委重任于司马懿。
B.张郃提议分兵,司马懿认为若前军不能抵挡则分兵必败,于是决定全军直进隋麋,以此为己方军队创造“不可胜”的条件,以待敌之可胜。
C.杜袭和薛悌都预测诸葛亮会在麦子成熟时再次入侵,但司马懿却认为诸葛亮会因粮食不足而囤积粮食,判断他在三年内不会再次出兵。
D.孙子指出,善用兵的将领应优先考虑如何迅速找到并抓住战胜敌人的每一个机会,而后再考虑如何确保自己处于不会被敌人击败的安全位置。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
(2)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14.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这一场军事博弈中,为什么司马懿能“追击,破之,俘斩万计"?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送王升归知果州
叶梦得
何处西南是果州,黄柑殊胜木奴①洲。
使君自喜乡闾近,骚客仍怜井邑幽。
盗贼燕秦犹未息,山川楚越已先秋。
原头②兵马今多少,更与将军论木牛③。
注:①木奴指柑橘类的果实。②原头,犹川塞。③木牛,即木牛流马,诸葛亮北伐时所使用的运输工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和正文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悱恻缠绵的离别哀愁。
B.首联以问句开头,引起读者思考,一问一答,表现了果州物产丰富。
C.颔联以“使君”和“骚客"对举,表现了诗人与友人有不同的追求。
D.颈联“犹未”一词表明边境地区仍不安定,旨在提醒友人多加留意。
16.末句“更与将军论木牛"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通过:“___,___”表明浔阳城虽有乡土音乐,但难以入耳。
(2)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择师的标准,不应该看身份的高低贵贱,也不应该看年龄的长幼,正面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
(3)古人中常常把“猿”作为意象写入诗歌,请写出高中篇目中所提到的“猿"意象的诗句,如“___”又如“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漂泊在外的游子,若与故乡人①,欢喜之外也会生起几分落寞,这便是乡愁。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于是乡愁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感情。“若为化得千身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是柳宗元的期盼;“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李白的告白;“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的深情。中国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从古至今,人人不免,留下的乡愁文字②。
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故乡被视为生命的根,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人都是恋家的,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在今天实现共同富裕的宽阔道路上,大多数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可一旦远离家乡,乡愁还是来了。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过着富裕的日子,可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③。近十来年,生活快速发展变化,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懂得乡愁,记住乡愁,也便有了家国情怀、世纪情绪。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医生嘱咐要清淡饮食。然而,①____,认为清淡饮食就是“尽量吃素,不能吃肉"。其实,这样的吃法不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变差。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②____,而在于吃什么或吃多少,也就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不是齐全、是不是适量。鸡、鸭、鱼、肉之类的荤食,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酸。因此,对一般人群来说,适当食用肉类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所以,即使医生的要求是清淡饮食,③____。荤素搭配的饮食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组织细胞的结构完整,提高抗病能力,有助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清淡饮食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化。主食应以谷薯类为主,适量多吃蔬菜和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在此基础上再提倡口味清淡,做到少油、少盐、少糖。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下列句子中的“就是”和文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化"中加点处的“就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他学生都已经到学校了,就是张亮还没来。
B.面对困难,他毫不畏惧,就是刀山火海也敢闯。
C.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D.我说了多少遍了,你就是不听。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肯尼亚马拉松运动员基普乔格在巴黎奥运会后接受采访时说:“你是不是认为我没有获胜是个失败者?失败说的是那些试都没有试的人,我尝试了去获胜,只是那天并不属于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巴黎奥运会代表团时说:“我们既能够赢得起,更能够输得起。胜败乃兵家常事。”
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2.A3.B
4.①材料一侧重介绍了人类进行月球探测的发展历程。
②材料二侧重反映了我国在月球地质图集绘制上取得的成果以及对未来科学发展产生的作用。
③两则材料由于文体特征不同,写作出发点不同,因此在写作内容上的侧重点也不相同。5.①从说明的思路看,材料一按照时间顺序,先追溯了人类在进入太空时代前对月球的描绘,接着写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对月球的观测,最后写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以及月球地质图集的绘制过程,层次清晰,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材料内容。
②从说明的方法看,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有代表性的事例,使读者了解人类对月球探测、描绘的艰难历程,通过具体数字让说明的内容更严谨、准确,增强了材料的说服力。
③从说明的语言看,材料一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将月球地质图集比作全月地质“写真集";同时,准确的数据的运用,使语言又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6.B7.A
8.①表面上指收藏家因眼盲而“看不见”收藏品。
②收藏家面对珍藏时的幸福和快乐。
③本文昭示着人性中善良与高贵的情操9.主人公是“我"。
①从人物形象上,全文使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刻画“我”这个任务形象。
②从情节线索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串联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我”的经历和心理变化是情节推进的线索。
③从主题上,通过“我"来表达了对战争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思考。
主人公是收藏家。
①从情节上,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盲人收藏家向“我”展示他心爱的藏画,虽然这些画已经不存在,但他凭借记忆的描述构成了故事的主体部分。
②从人物形象上,盲人收藏家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沉醉于艺术世界的形象。
③从主题上,作者通过盲人收藏家这个人物来反映战争对生活的破坏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坚守这一主题。
10.CEF11.C12.D
13.(1)我军日夜兼程,疲惫不堪,这正好是了解兵法的人所希望的。
(2)以有准备之师击无准备之敌的,能够胜利;将领有才能而国君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能够胜利。
14.①司马懿做到了“知彼知己"。他深知诸葛亮“虑多决少”的性格特点,于是快速行军、出其不意。②司马懿运用了“避实而击虚"的策略。他抓住诸葛亮割麦的时机,在敌人兵力分散、防备松懈之时,迅速出击。③司马懿还展现了“以虞待不虞”的军事智慧。他提前预判了诸葛亮的行动,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5.C
16.①对友人的不舍。“更与"表达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
②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许。诗人希望友人能像诸葛亮一样发挥才智,在果州有所作为,为国家安定和边境稳定贡献力量。
③对国家时局的担忧。边境未宁,时局动荡,令作者“论木牛”,时刻牵挂在心。
17.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道之所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钻头代理经销协议书
- 外包运输安全协议书
- 旧房房顶改造协议书
- 刑事司法互助协议书
- 问题处理调解协议书
- 煤炭联营协议书范本
- 医药连锁购销协议书
- 项目承包内部协议书
- 没有档案托管协议书
- 汽车限速协议书范本
- 防流感班会课件
- 2025安徽蚌埠市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数字政府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效能研究
- 家庭营养师课件
- 铁路护路工作培训
- 玉兰采购及包栽包活合同范本
- 2025年春季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白鹅》课件(统编版)
- 2024北京市大兴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