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四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秘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20分)
1.C(3分)2.D(3分)3.C(3分)4.B(3分)
5.(8分)
(1)结论:多数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或正在目标规划之中。
建议:①学校开设与人生规划有关的课程;
②邀请英模人物来学校进行有关人生目标规划的讲座。
结论正确给2分,建议每条1分,答出两条且符合题意给2分。
(2)示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号选手的演讲让我们明白了志存当高远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高远之志呢?下面,请2号选手给我们带来他的演讲“做时代的强者”,也许我们能从中得出答案。
内容准确给1分,过渡自然给1分,使用修辞给1分,字数符合要求给1分。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6.(3分)B7.(3分)A
8.(4分)①表达方式新:选择折柳寄情的方式,具有中国特色。②理解有创新:没有停留于对逝者的思念,而是将中国的生死观融入其中,表达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命观。③增添了新内涵:表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升华。④赋予了时代特色:将送别与疫情时代的需求结合,传达了对后疫情时代的希望。
每点1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9.(3分)D10.(3分)C11.(3分)D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12.(3分)B
13.(4分)①忠诚爱国:他们坚守在高原边防,为祖国奉献青春。②坚韧不拔: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岗位,不畏艰难。③勇敢无畏:他们面对恶劣环境和潜在的危险,始终保持警惕,守护国土。④热爱生活:他们在艰苦的戍边生活中,依然热爱高原的一切,展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每点1分,答出4点且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给4分。
14.(6分)
(1)(3分)运用比喻手法,将山石比作镇守山门的天神,(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石的雄伟和哨所的坚固,(1分)表达了作者对边防战士的赞美。(1分)
(2)(3分)“跃入"这一动词(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峰突然出现的情景(1分),表达了作者对高原美景的惊叹。(1分)
15.(5分)①题目“第一道防线”形象生动,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②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即边防战士的忠诚、勇敢和奉献精神。③题目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④题目表达了作者对边防战士的赞美和敬意,突出了他们的崇高形象。
每点1分,答出4点且结合本文简要说明给5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16.(3分)D17.(3分)B18.(3分)D
19.(6分)
(1)(3分)(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译出大意给1分,“其”译正确给1分,“先"后”译正确给1分。)
(2)(3分)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译出大意给1分,“君"焉”译正确一处给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20.(3分)D
21.(3分)“惊"与“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惊"字写窗前的白色艾草惊讶于春燕的归来,“待”字写篱边的桑叶长势喜人,在等待喂养晚蚕,(1分)两字传神形象地描摹了石涵村春天来临时一派生机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当时的欣喜与今日的怀念。(1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三)默写名句名篇(本题共1小题,6分)
22.(6分)
(1)更有痴似相公者(2)沉舟侧畔千帆过(3)千里共婵娟
(4)戍鼓断人行(5)秋草独寻人去后(6)凫雁满回塘
每写出一句给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句不给分。
四、名著阅读(6分)
23.(6分)示例:
(1)我选“土地"这个意象。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比如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2)我选“太阳"这个意象,它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向太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揭示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寄托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的热切追求。《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时代的来临。
写出意象并合理分析给2分,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给2分,语言简洁、准确、连贯给2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五、作文(60分)
24.(60分)
根据本学期作文教学要求,参照中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内容表达书写备注
一类卷(54~60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思想感情真实健康表达准确、有创意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字迹工整书写正确卷面整洁以57分为基准
二类卷(48~53分)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思想感情真实健康表达准确语句较通顺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字迹较工整错别字少卷面干净以50分为基准
三类卷(36~47分)基本符合题意有中心但不明确内容不够具体思想感情基本真实健康表达基本清楚语句不够通顺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字迹清楚错别字较多以42分为基准
四类卷(27~35分)严重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思想感情不够真实健康表达不清楚语句不通顺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字迹难以辨认错别字多以31分为基准
五类卷(26分以下)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五类卷:①文不对题;②文理不通,语无伦次;③思想观点确有错误;④抄袭
【说明】
1.未写标题或没按要求写标题,均扣2分。只有标题,且符合题意给2分。
2.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200字,得分不超过10分;不足100字,给1~5分。
3.偏题作文总分在24分以下,离题作文在10分以下。
4.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5.标点错误多,最多扣2分。秘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语言知识与应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娉婷(pīng)箱箧(xiá)自惭形秽(huì)
B.呢喃(lán)宽宥(yòu)分外妖娆(fèn)
C.箴言(zhēn)轻觑(qù)抽丝剥茧(bō)
D.忧戚(qī)矗立(zhù)金戈铁马(ɡ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秘决困厄言不及意强聒不舍
B.劫掠飘逸李代桃缰矫柔造作
C.嘶哑亵读红装素裹形消骨立
D.赃物妄想心无旁骛忸怩作态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阅读现代诗歌,不仅需要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还需要体味诗歌的情感。
B.文人大多与竹结缘,如今,也有附庸风雅之辈唯恐他人看低自己,喜欢在竹林品茗。
C.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黄河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因此恢复黄河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5G网络两大关键核心技术相得益彰,将有效突破各自的局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B.根据创城工作安排,自贡市公安局针对市民不文明养犬行为,将开展专治行动。
C.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其目的在于向全世界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D.中学生能否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关键在于将课堂设置在博物馆等地。
5.2024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2周年,我市某中学开展以“做好人生规划,唱响青春之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相关任务。(8分)
(1)学校对全体九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人生目标确立情况的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并提出两条建议。(4分)
××中学九年级学生人生目标确立情况调查数据统计
(2)针对调查结果,学校组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1号和2号两位选手的演讲题目,请你根据这两个题目替主持人写一段串词。要求:内容准确,过渡自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4分)
1号:志当存高远2号:做时代的强者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材料一:
“缅怀"环节一开始,80个圣洁姑娘款款走上地屏,脚下拖带出一枝枝柳条,同时在屏幕上画出古画般的垂柳图,微风吹过,柳絮纷飞,飞到屏幕四周,此时,365个男女老少出现了,他们手里捧着发光的柳条,从四周向中间缓缓行走,一直到地屏的正中央。同时,105束光冲天而起,形成“光的丰碑”,也让中国人不由想起给逝去亲人扫墓的情景。黄辉补充道:“设定365个人,意在365个日日月月年年的思念,日日月月年年的更迭,强调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命观。"
在时长3分02秒的“缅怀”环节中,主创人员更认为,不能只停留在对逝者的思念就结束了,于是在音乐的最高潮处出现了反转,“光的丰碑"变成了绿色,一万多平方米地屏从正中央到四周,蔓延成一大片绿色。冬去春来,春回大地,中国人的生死观得以呈现,逝者安息,生者要好好活下去。而这也是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诠释,也是对“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升华。___(摘编自路艳霞《中国式诗意表达“缅怀”环节》《北京晚报》)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在一篇题为《奥运会闭幕式上的柳枝象征着什么?》的报道中,揭秘了闭幕式以“折柳"作为“缅怀”主题的深刻寓意及主创团队的独具匠心。文章认为,“折柳"作为“缅怀”的主题颇具中国特色。在汉语中,“柳"字与“留”字同音,意思是请即将告别的人留下。因此它象征着离别的悲伤。在中国古代,当两个朋友分开时,离别的一方总会收到一根柳枝作为礼物。运动员们经历了成功、失望和历史性的回忆,现在到了离别的时刻。因此,将“柳枝"融入闭幕式中再合适不过了。
英国体育网站Insidethegames在报道中,特别强调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团结与和平的呼吁,该文阐释了折柳的惜别寓意,还引申到了对后疫情时代的希望。文章称,“柳枝寄情”是闭幕式缅怀时刻的重点,代表着两个好朋友的离别和面对疫情所做的努力。正值春回大地之时,寓意一切向前发展,积极面对后疫情时代。(摘编自《外媒:“折柳"留”人冬奥会闭幕式的中国式“缅怀"》
材料三:
2015年2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里约热内卢宣布,里约奥运村将首次设立默哀区,让运动员为逝去的亲人和朋友默哀。同时,奥运闭幕式还会专门设立“追思时刻”,以此表明国际奥委会将会永远记得那些在奥运会上去世的人们。
国际奥委会宣布这一决定后一年,便是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在2016年8月下旬举办的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奥运历史上第一个“追思时刻"出现了。这个环节被放在文艺表演开始之初,由男声朗诵巴西传统的葡萄牙语诗歌《思念》,体育场内的投影则随着朗读声的韵律演绎着代表“思念”的葡萄牙语文字。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始,闭幕式的“追思时刻"环节就被固定了下来。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选择用类似葬礼的形式展示,2021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则展现了日本的“物哀文化”。
“追思时刻"环节从里约首创,到平昌的发散,再到东京的隐喻,这三个先例都为即将开始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提供了直观的样本。(摘编自《回顾近三届奥运会闭幕式,展望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追思时刻”》)
6.下列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缅怀"环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缅怀环节始于“折柳送别”情境的生动演绎,表达了对参赛运动员的惜别之意。
B.“光的丰碑"能让人想起给亲人扫墓的情景,这正是“缅怀”环节设置的初衷。
C.它用蔓延开来的绿色,表现冬去春来、春回大地,并以此表现中国人的生死观。
D.它以“折柳"表达“缅怀”主题的创意,寓意深刻,受到了外媒的关注和认可。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
A.2015年2月,里约奥运村专门设立了默哀区为逝去的亲朋默哀。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设计“缅怀环节"的原因。
B.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出现“追思时刻”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此后,“追思时刻"作为闭幕式的规定动作延续到今天。
C.里约、平昌、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追思时刻”,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用“折柳"演绎“追思时刻”提供了样本。
D.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追思时刻"呈现出的形式多种多样,体现了奥运会举办城市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都值得尊重。
8.与前三届相比,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缅怀”环节有哪些新意?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4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深触经典的灵魂王佳可
①提起法国作家福楼拜,读者大都会想起《包法利夫人》,这是他耗费4年多时间精雕细琢且最负盛名的作品,被视为“西方现代小说的起点"。然而,这样一部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近日在网站上却被网友称作“爱慕虚荣的白穷美”的故事。另一位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红与黑》,在网友笔下则由一部反映时代风云变幻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惨变为“凤凰男的逆袭"。
②文学本是一门丰富性的艺术,在兴趣盎然的文学况味之外,也记录下人类丰饶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与凤凰涅槃的精神历变史。如果说写作与阅读是人类记录自我、创造历史的方式,文学经典就是历经代际写作与阅读淘洗后的时代和民族文化结晶,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经典阅读代代相传。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过,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能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裹扶着人类过往历史的丰富经验,伟大作家们的心灵图谱凝聚成一部部文学经典,既拥有历史的温度,又照见未来。通过阅读经典,我们沿着人类文明史一路溯源,找寻自己的坐标,洞见他者的智慧,构筑光明的未来。
③阅读经典并不轻松。这是因为一部文学经典在表层故事之外,内里还是一部文化史、文学史和精神史,需要凝神静气,深度阅读。例如西方文学的滥觞《荷马史诗》不仅记录了古希腊英雄时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对普通战士和家庭婢女也有着生动的细节描写,堪称一部古希腊社会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文化风俗百科全书。又如被誉为“整个西方文化核心”的莎士比亚对后世作家的影响几乎贯穿文学史,对莎士比亚与狄更斯的作品进行研究性阅读,是对“言外之意"的探求,也是对文学发展轨迹的爬梳。再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精神的创伤性影响,二战后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则是一部记录青年成长期挫折与困惑的自传性小说,它们都反映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美国民众的精神面貌与时代特质。
④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深度阅读使文学经典展开成广阔的社会风俗画卷,使读者聆听作家间心灵与心灵的喁语,继而跨越时光的沟壑,对历史投去深深一瞥。深度阅读经典令我们认识到世界广阔至此,人类心智辉煌如斯,在日复一日的滋养下,提升了认知力与理解力,丰盈了想象力与审美力。
⑤与需要付出时间与耐心的深度阅读相比,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近年来颇为盛行。人们愈发习惯于在乘车或工作间隙一目十行地浏览一篇篇“10万+”文章,或观看一段15秒以内的短视频。这样断续且不完整的阅读模式大幅侵占了深度阅读的空间,令人们习惯于同质化、碎片化阅读的浅尝辄止,自然会导致认知的偏差和思考能力的匮乏。如此,对《包法利夫人》中人性的深度探寻视而不见,只做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断"也就不足为奇。
⑥人们通过“碎片化阅读”放松心情,浏览资讯无可厚非,但阅读的触角不该仅囿于此。深度阅读经典是对当下浅阅读、轻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模式的矫正纠偏,也是在当下语境中对经典作品文学性与审美性的再度认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唯有在书海中深潜,给经典多一些时间,才能深入文学作品的肌理,读懂人性的丰富,看到世界的广阔,理解历史的深邃,传递文明的火种。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是一门丰富的艺术。通过经典阅读,历经代际写作与阅读淘洗后的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结晶得以代代相传。
B.文学经典除表层故事外,其内里还是一部文化史、文学史和精神史。所以,阅读经典不能浅尝辄止。
C.深度阅读经典在拓展我们视野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认知力和理解力,丰盈我们的想象力和审美力。
D.深度阅读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所以深度阅读经典是对当前浅阅读、轻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模式的完全改变。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针对现实生活中,经典文学的内涵被网友曲解的现象,引出下文的论述。
B.第③段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要深入理解作品的丰厚内涵就需要深度阅读的观点。
C.第⑤段从正面论述了同质化、碎片化阅读是导致经典阅读浅表化、歪曲化的原因。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再一次强调在当下深度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碎片化阅读具有快速、及时、不受地点的限制,以及能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特点,在经典阅读中是可以完全利用的优势。
B.人们通过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来放松心情、浏览资讯,在当下快节奏社会是值得提倡的。
C.当代文学经典的同质化,使读者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最终导致人们对文学经典认知的偏差和思考能力的匮乏。
D.对于文学经典,我们需要凝神静气,深度阅读,才能深触文学经典的“灵魂”,体会到文学经典的魅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第一道防线孙利波
①这是边防连最高的哨所。连队营房背靠着一座高山,山坡上有一幅用白色石块勾勒出的巨型中国地图,地图的轮廓里是红色石块码起来的6个大字——“祖国在我心中”。哨所便位于这座山的顶端。
②通往哨所的路,是一条由20多个“之"字弯组成的简易砂石路。勇士车沿着仅容一车通过的小路缓缓攀升,转眼便到了第一个弯,爬升得越高,弯与弯的间隔就越紧凑。
③山的坡度目测到了70度,车子几乎是在小心翼翼地前行,有几次似要拐出路缘,坐在车内的我也是小心翼翼,呼吸变得紧张,唯恐任何一个微小举动破坏了车的平衡。目光伸向车窗外,梭形的河谷像只巨大的眼睛,嵌在袒露着原始皮肤的群山间。阳光涂亮了河谷对岸山体的上半部,群山之外的雪峰跃入眼帘。阳光折射过来,刺得眼睛眩晕,我只好收回了视线,专注于眼前的路。哨所就在路的尽头。
④下车后,我先是被两块石头吸引了目光:一块石头上用红色油漆绘着中国地图,地图下方写着“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另一块石头的上半部分,绘着蓝天、白云、一轮红日和一座高耸的山峰——山峰便是脚下之山,红日旁以“5"开头的4位数字是山的海拔高度;石头的下半部分用红漆写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让人不由想起那位同在高原边关驻守的年轻士兵。两尊山石像一对镇守山门的天神,傲然立于一段石阶的两侧。石阶平缓,铺往山顶,哨所就在那里。
⑤天上没有云,哨所耸立在蓝色的天幕下,即使是仰视的角度,也很难用“伟岸"之类的词来形容它。若以建筑类比,建于方寸之地的它是简陋甚至是寒酸的,但在此时此地,它就是一个堡垒、一座卫城。前方没有界碑的国境线就是它扎下的藩篱,朴实无华的外表其实是它最强韧的盔甲。虽然历经地动山摇、狂风骤雪,而它总是风骨巍然。站在主权的角度,一片西陲高原的荒芜之地与繁华都市的天价地块并无二致。
⑥我顶着能把人吹倒的风,拾级而上。走进哨所,我与两位战士互相敬礼问候。他们的身体裹在厚厚的羊皮大衣里,戴着棉帽和防寒面罩,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在与他们目光交汇的一瞬间,我便知道,他们与万里边防线上的无数个哨兵一样,年轻且神经紧绷。所不同的是,在高原风霜的摩挲下,他们眼眶周围的肤色是超越年龄的深褐色。
⑦攀谈得知,这两位守卫在山巅的士兵,竟然都来自海滨城市。下士刘永生,大连人,待过多个城市,几年前受一则边防新闻的影响,参军来到了高原。列兵樊睿,青岛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参军,他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也是自己的座右铭。站在哨所向远方眺望,周围的地形、地物尽收眼底,两位战士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着情况,哪些点位需重点关注,哪个方向容易发生边情,俨然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边防"。
⑧从零海拔的家乡来到“世界屋脊”,两个吃海鲜的胃也习惯了吃牛羊肉。在他们的描述中,高原一年四季只有黄和绿两种颜色:春夏时节,河谷的绿色会持续三四个月,其余时间是漫长的黄。他们渐渐爱上了高原的一切:在山巅最早见到的日出和最晚送走的夕阳,野狼常常在夜间来到哨所旁的垃圾桶里找东西,岩羊的攀爬能力让人叹为观止,腹部泛白的野驴有些呆萌,而雪豹则最可能在春天造访,发出的声音似婴儿在啼哭……
⑨谈起戍边生活的感悟时,刘永生说:“我幸运地站在这里,为祖国守边防,这辈子也不会后悔。"樊睿说了很多,但我记住了一句话:“我很骄傲,因为我们是祖国的第一道防线。”
⑩“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猝不及防地,我被战士的话震撼到了,一种油然而生的灼热和滚烫自心底涌出:在年轻战士眼里,高原的奉献不止于吃苦,而是更漫长的坚守,乃至献身。他们的前方是对手,是战场;他们的身后是亲人,是家国。在这孤寂的哨所里,青春的誓言可以轻易刻在石头上,但践行却需要强大的决心、深沉的爱和从不畏惧的勇气。
风劲吹起来,我看向哨所外,蓝得纯粹的天空正像蔚蓝大海倒悬,周遭的荒寒和苍莽似乎也并不遥远。这里就是青岛和大连,就是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就是我们每个人心心念念的故乡。我与两位战士拥抱、合影。他们戴着防寒面罩,我无法一睹他们的面容,只能看见面罩的口鼻处有层薄薄的冰霜,看见黑红皮肤上的双眸透射着坚毅。
我深信那目光能射出子弹,因为他们是祖国的第一道防线。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简单地说明了哨兵们的生活环境,点明边防连最高哨所的位置,引出后续的记叙。
B.作者强调两位哨兵眼眶周围“深褐色”的皮肤,是为了向读者细致地还原他们的外貌特征。
C.两位哨兵都来自中国的海滨城市,但常年的边防生活让他们逐渐习惯并爱上了高原的一切。
D.文章为一篇叙事散文,语言质朴自然,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见闻,表达了内心的感动。
13.本文中的两位哨兵都具有哪些品质?请你简要分析。(4分)
14.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两尊山石像一对镇守山门的天神,傲然立于一段石阶的两侧。(从修辞的角度)
(2)阳光涂亮了河谷对岸山体的上半部,群山之外的雪峰跃入眼帘。(从加点词语的角度)
15.文章以“第一道防线"为题,有怎样的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时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微①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②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③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④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⑤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⑥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节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
【注】①〔微〕贫贱。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谋求利益。④〔无乃〕莫非,恐怕,表揣测。⑤〔及〕(恩惠)到。⑥〔物〕人,众人。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B.微斯人微:如果没有。
C.夫不能利泽生民泽:加恩惠于人。D.尝诣灵祠求祷尝:尝试。
17.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
B.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
C.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
D.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首段描绘了春风和畅、波光明丽、水天一碧、生机盎然的洞庭春晴图,格调高亢,表现了迁客骚人“登斯楼”时“宠辱偕忘"的超脱心境。
B.甲文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乙文中也谈到了范仲淹的“进"退”选择,乙文中的“进"指当宰相,“退”指当良医。
C.乙文表现了范仲淹一生只想辅佐明君治理国家,为百姓谋利造福的利泽苍生的理想抱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758-2024工业用硝酸银
- 租房中介费合同范本3篇
- 全国赛课一等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课件
- 铝电解槽2024年度购销合同
- 影视剧制片人聘用合同合同范本
- 物流转让合同2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钢筋采购供应合同4篇
- 银行账户使用协议书
- 钢结构房屋工程保险服务合同(二零二四年度)3篇
-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协议书
- 光纤跳线使用说明
- 检验科质量检查记录文本表
- 《机械原理MATLAB辅助分析》
- 研发-技术序列-研发胜任力模型及角色说明书
- 增资扩股法律意见书
- 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 物业服务考核表(KPI量化考核)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方程》课件
- 模具表面处理种类及规格
- 车辆技术档案(全国通用版)
- 简约的商务办公信纸.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