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文苑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玉山文苑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玉山文苑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玉山文苑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玉山文苑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山文苑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江西省上饶市玉山文苑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中国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几种事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摘编自吕洋《中西方诗歌比较》)

材料二:

①与中国古典诗歌弱化主体的倾向不同,西方诗歌中的主体差不多总是在场的。以十四行诗为例,主体总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诗中,站出来讲话。这样,西方诗歌就形成了与中国诗歌迥然不同的风格。

②诗歌的风格离不开其文化土壤。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就已经建立起来。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经济稳定繁荣,因此,人们非常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世界的任何微妙变化都很敏感,他们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诞生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国诗歌的艺术特点便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映射,其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的诗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周易·乾卦·文言》写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人"指大人物,这句话是说要想成为伟大的人物,就要与天地合德。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表明自然与人是相通一致的,可合二为一的,人与自然是彼此相通的共同体。这种思想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最直接地影响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风格。

③西方诗歌则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体现了二元分立的逻辑观念。那什么是二元分立呢?有学者指出,西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灵肉、无有等二元分立角度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世界上存在灵魂和物体,这二者彼此独立,是二元对立存在的方式。

④中西方诗歌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诗歌艺术。中西诗歌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主体在场问题。这个主体就是诗中的叙事人,这个叙事人有时候等同于诗人。通常在西方诗歌中,主体都占据诗歌的显要位置,诗中的叙事人也都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中的主体却常常是缺席的,或者被隐藏起来。我们来看这首《梅花》诗: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⑤这首诗写的是梅花,但寄托的却是诗人心中对梅花的钟爱。因为写花和写人本身是不需要区分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浸透到诗人的心灵中,流露在诗人的笔下。咏物即咏人,诗人对梅花的赞叹体现的正是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赞美。诗人没有在诗中出场,而是隐身于梅花后面,但是通过诗歌的内容,我们感受到诗人高洁的品德,产生了对梅花的怜爱之情,以及对高洁品德的珍惜之情。读到最后,我们已然分不清这是写梅花,还是写诗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首诗如果用西方的诗体来写会是这样:

梅花

初放的梅花,含着白雪,

美丽孤傲的梅花啊,我想画,

又怕你的神韵难画,

你的花别有韵致,

清雅脱俗,不知寒冬雪意。

你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容病姿,

北风啊,你果能解得梅花心意,

拜托,不要再摧残她了。

⑥通过对这首诗的模拟转换,我们能够体会到主体在场表达会产生什么样的诗歌风格。从审美的意义上讲,主体的缺席模糊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读者自然而然地由物联想到人,再由人联想到物,从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主体的在场则使物与人分开了。在这首诗中,主体“我”的出场使诗歌中的梅花与叙事人“我"分开了,梅花与“我”的分裂使这二者失去了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不再是“天人合一”,而是二元分立,这使该诗呈现出类似西方诗歌的形式。当这首中国古诗被改写成主体在场的诗歌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那种浸透在古典诗歌中物我合一的和谐感没有了,诗篇变得破碎,被改动的古诗就不像是一个有机整体了。西方诗歌虽然有主体的在场,但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诗人已经在二元分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由分而合,最后达成统一。而中国诗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是在物我不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旦被分开,便很难再造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我们反过来把一首主体在场的英语诗改成汉语古诗,在去主体的过程中,也很难再造一个有机整体。其实,这也是英语诗歌汉译和汉语诗歌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诗歌是不可以被翻译的,指的主要是诗歌的韵律让人无法操作。不过,不可翻译的岂止诗歌的韵律呢,这种深植于诗歌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也同样是不可翻译的。有趣的是,在西方现代派以及后现代派的诗歌中,诗人主张要把这个“我”消融掉。“很多后现代诗人发现,必须把武断的自我溶解掉,才能写出一种以最佳方式获得自我真实的诗歌,太多的文明因素,以及各种复杂的人之角色,已使自我真实变得模糊了。"西方现代派诗人已经认识到西方诗歌中的自我过于强大,已经到了应该消解这个主体的时候了。

(摘编自王伟峰、周桂君《论中西诗歌中的主体化倾向及思辨性的体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诗人往往借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就暗含着情感。

B.在英美现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通过直抒胸臆的方法,毫无做作,比较直率地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

C.几千年来,中国人非常依赖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自给自足的经济稳定繁荣,这种环境也影响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诞生。

D.源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在西方诗歌中,主体都占据诗歌的显要位置,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主体却常常是缺席的,或被隐藏起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乾卦·文言》写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其中便蕴含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B.西方诗歌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而这种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从二元分立角度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

C.崔道融的《梅花》诗写的是梅花,但寄托的却是诗人心中对梅花的钟爱。诗人隐藏在梅花的后面,主体与梅花二者交融。

D.西方现代派诗人主张把“我”消融掉,这里提到的“消融"和中国古诗里常出现的主体的“缺席”“隐藏"相似。

3.下列诗句中,不符合材料二提到的中西方诗歌主体在场与否的典型情况的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其一》)

B.“你可知那地方?/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歌德《迷娘(之一)》]

C.“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D.“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普希金《致大海》)

4.根据两则材料,总结出中西方诗歌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材料二通过《梅花》的两个版本,展现了主体在场与隐藏情况下的诗歌风格差异。这两种风格导致读者的阅读体验存在显著的不同。请从两个版本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和你的理解,从读者的角度简要评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有些像核爆炸的火球,但核爆炸的火球热量在一小时、一天或一周内就会消散开来。相比之下,大爆炸的热量就无处消散了,只能在宇宙中徘徊。事实上,宇宙里也只有大爆炸的产物。时至今日,大爆炸遗留的热量仍充满宇宙,围绕着我们。在过去约140亿年的膨胀中,温度已然冷却下来,大爆炸再也无法发出可见光,只能释放出一种不可见的光,即微波辐射。

②微波对你而言一定不陌生,它被应用于加热食品、手机通信、传播电视节目等领域。如果你用过老式电视,当你切换频道时,中间会有画面停顿现象或者雪花出现在屏幕上,约1%的画面停顿和雪花可能来自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这些微波在被你家电视天线捕获之前,已经在宇宙中飘荡了约140亿年,上次它们接触到的其他事物是宇宙开端的那个火球。

③事实让人震惊,宇宙中99.9%的“光”,也就是光子都来源于大爆炸,仅0.1%的光子源于恒星以及星系。这就是宇宙最为惊人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如果你有双能看见微波的眼睛,那么你眼前的世界,包括空空如也的空间都会发出白亮的光。你就像住在一个大灯泡里。科学家直到1965年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完全出于意外。

④但是,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都会发出微波,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是大爆炸发出的。这正是1964年新泽西州霍姆德尔的两位科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碰上的难题。这两个人被巨型喇叭状的微波探测器吸引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他们想用探测器研究天文学,探测疑似围绕银河系的超冷氢气。由于他们预测该气体微波十分微弱,所以首先他们要测量其他微波源,如近处的树木、建筑、天空,甚至是探测器本身。然后他们再将这些干扰源剔除,剩下的可能就是需要的微波信号。

⑤但当他们把所有干扰源都剔除后,仍有稳定背景噪声。这样的微波应当是由一种温度比绝对零度约高3摄氏度,即约零下270摄氏度的物质辐射产生的。最开始,他们认为这是纽约市发出的微波。但是,当他们将探测器的喇叭口对着天空或者背对纽约市时,噪声依旧存在。然后他们又猜测微波源应该是太阳系中的一些会发出无线电波的天体,如木星。但几个月过去了,地球沿轨道绕太阳运转,噪声依旧稳定不变。他们甚至想过这是不是附近核弹试验产生的高速电子飞入大气产生的背景噪声。然而,这种背景噪声一直很稳定,不随时间改变,这并不符合任何猜测的特征。

⑥最后,两位天文学家将目光锁定在两只鸽子上。它们在探测器狭窄的底部建了个鸟巢。因为探测微波用的电子设备也固定在“喇叭"的底部,而这些设备会散发热量,所以鸽子们选择了这个舒适温暖的住处,这是在新泽西州度过严冬的最佳住所。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鸽子们在微波探测器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白色的电介质,即大家熟知的鸟粪。那么,是不是鸟粪发出的微波造成了这稳定的背景噪声呢?

⑦两位天文学家捕获了鸽子,还附上推荐信把鸽子送往别处安家。然后他们穿上长筒靴,拿着扫帚钻进“喇叭口”里收拾干净鸟粪。但是结果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稳定的背景噪声仍旧存在。

⑧直到1965年的春天,他们在天文学上仍一无所获。一次彭齐亚斯给他一个科学家朋友打电话,忍不住向朋友抱怨他和威尔逊在霍姆德尔遇到的倒霉事,结果他朋友一听这事,立马来了精神。他朋友先前听过理论家詹姆斯·皮布尔斯的演讲,演讲中提到普林斯顿大学正在进行一项实验,旨在探测大爆炸余晖的热量。普林斯顿大学离霍姆德尔只有30英里的距离,彭齐亚斯一放下电话,立刻就给皮布尔斯的导师、普林斯顿大学的罗伯特·迪克打了个电话。迪克当时正在办公室里吃便餐,研究小组成员都和他坐在一起。迪克刚放下电话,他扭头对他的同事们说道:“啊哈,咱们有料啦!"

⑨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由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微波辐射与绝对零度以上2.726摄氏度发出的辐射相匹配。“大爆炸余晖发出的微波辐射与你家的微波炉发出的微波一样,只是能量低得多,”史蒂芬·霍金这么解释道,“不过,用它来加热比萨的话,只能加热到约零下270摄氏度。呃,这连解冻都不行,更别提烹饪了!"

⑩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从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那两只鸽子后来怎样了呢?鸽子有归巢的习性,所以它们又飞回霍姆德尔探测器了。没办法,就只能把它们处理了。但是,它们的鸟粪却名垂科学史,广泛流传在各种天文学著作中。这个乌龙事件应该是科学史上对鸟粪最大的一次误会。

(摘编自[英]马库斯·乔恩《宇宙大爆炸的余晖》,孔令稚译)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热量无处消散,至今仍然围绕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感觉不到。

B.老式电视切换频道时会出现画面停顿现象,这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造成的。

C.我们难以分辨身边所有微波辐射的来源,实际上这些微波辐射都来自宇宙大爆炸。

D.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的余晖发出的不可见的光,温度仅为零上2.726摄氏度。

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大爆炸发生在大约140亿年前,因此由大爆炸产生的微波也已经在宇宙中飘荡了大约140亿年。

B.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到贝尔实验室工作,是为了利用这里的微波探测器探测疑似围绕银河系的超冷氢气。

C.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与宇宙大爆炸有关的研究,为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提供了契机。

D.史蒂芬·霍金对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持否定态度,因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本身的能量不值一提。

8.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过程,下列句中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C.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D.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9.文中用较多篇幅写到有关“两只鸽子”的事情,有哪些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答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学记》)

材料三: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序号。

父兄[A]不可常依[B]乡国[C]不可常保[D]一旦[E]流离无人庇荫[F]当自求[G]诸身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后引申为准则、法度之意,例如“绳之以法”。

B.绝,含义是横渡,与“乃绝漳水"丈人渡之绝江”中的“绝"含义相同。

C.节目,树木枝干交接的地方叫“节”,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叫“目"。

D.六经,也称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12.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三则材料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都使用了比喻论证。

B.第(一)则材料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进而论述学习的作用。

C.第(二)则材料中,作者是从“问"与“答”两个角度来说明“此皆进学之道也"。

D.第(三)则材料中,作者用古谚语进行举例论证,强调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2)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14.以上三则材料都旨在勉励学习,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分别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寓驿舍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家垒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无一字明说“情”,但诗中的景物、典故处处含有深沉强烈的感情,诗人的心迹、时代的风雨,都涵蕴其中。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的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16.王弼(三国·魏)说:“象生于意,意以象尽,可寻象以观意。”本诗无一字明说“情”,其意象却又处处含有深沉强烈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的末尾,写日观峰周围的环境是“___,___”,使人更加感觉到环境的清冷与登山的困难。

(2)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累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___,___"。

(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两句表明他的行事准则,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诗词中,毛毛细雨是十分常见的意象,比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又比如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些诗句无不勾勒着一幅水汽氤氲下的江南图景,透露出细雨纷飞的朦胧柔美。然而在当代,这种富有文艺气息的毛毛细雨,我们似乎见得越来越少了。你可能不由得产生疑惑,毛毛雨不见了,到底是因为我们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少了仰望天空的闲情yìzhì,还是它真的悄悄离我们远去了呢?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确定,朦胧细雨(毛毛雨、小雨)是不是真的越来越少了?答案是,的确减少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它越来越少呢?目前,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抑制朦胧细雨产生的两大yuán凶。

首先就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增加了大气的持水能力,大气在饱和继而降水前需要吸收更多的水汽,水汽的增多会促使更多积雨云的形成,降水强度也就增大。简单来说,大气这个“蓄水池"的蓄水能力增加了,因此排水的频率降低,但是,每次的排水量却增加了。

其次,空气污染也是元凶之一。雾霾、沙尘暴中的悬浮颗粒物会成为雨滴的凝结核。当它们的含量增加时,依托凝结核形成的雨滴数量相应增多,在空气中的水蒸qì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每个雨滴分到的水汽变少,因此雨滴不容易长大,进而无法快速地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并形成降水。这样一来,积雨云只能无奈地带着大量的小雨滴不断游走吸收水汽,待到雨滴长得足够大,积雨云也变成了一个“大块头”,雨滴下落过程中更容易合并增长(大小雨滴之间发生碰撞后合并并增长的过程),最终落到我们头上的,也就成了大雨滴。诚然,小雨的减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现象,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小雨可以看作一种比较温和的天气现象,而小雨的减少意味着干旱和暴雨的增多,这才是这一现象背后的隐患。

18.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A.箬nuò笠蓑cuī衣闲情逸志元凶蓄chǔ水池水蒸气

B.箬ruò笠蓑suō衣闲情逸志原凶蓄chǔ水池水蒸汽

C.箬ruò笠蓑suō衣闲情逸致元凶蓄xù水池水蒸气

D.箬ruò笠蓑suō衣闲情逸致原凶蓄xù水池水蒸汽

19.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部分引用了脍炙人口的古诗,请谈谈在科普类语段中作此引用的效果。

20.文中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通俗生动、活泼有趣,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记忆中,学校有个校工詹大胖子。他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他就住在门房小屋子里。他屋里有一架挂钟,教务处还有一架。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快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我们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的年龄长着长着,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21.作者为何重复使用拟声词“喀啦"和“叮当”?为何两者重复次数不同且前者没有使用标点而后者使用逗号?请简要说明。

22.文中画横线部分,如果改成“我们在詹大胖子的摇铃、打钟中长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少年需要健康的成长方式,何种成长方式更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现在进入了全民社交媒体的时代,学生要像成年人那样及早拥抱社交媒体,要拥抱数字时代,这样才能融入科技时代的大潮;也有人认为童年要回归“足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要拥抱大自然,这些传统的童年成长方式对生命成长意义重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C2.B3.C

4.①中国诗歌风格讲究含蓄,以淡为美,常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手法;西方诗歌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常用直抒胸臆的手法。②中国诗歌多歌颂,西方诗歌多揭露。③中国诗歌弱化主体,西方诗歌主体常常在场。④中国诗歌受到“天人合一"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诗歌受到“二元分立”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5.版本一:主体在场版本二:主体隐藏

示例一:主体在场版:

①读者更多的是在欣赏“我"对梅花的情感,受主体的情感态度影响较大。②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主体对梅花的赞美、怜爱和对北风的呼吁等。③这种情感的明确性可能会让读者的体验更加集中,但也可能因主体的介入而使读者失去与自然的直接联系,使他们的联想空间变窄。

示例二:主体隐藏版。

①读者直接与梅花和自然建立联系,几乎没有被主体的情感或观点干扰。②读者的情感体验更为纯粹,直接与梅花及其所代表的美好品质产生共鸣。③人与花界限模糊,读者可以自由地进行联想,从梅花联想到人,由人联想到梅花,人花交融,天人合一。

6.A7.D8.C

9.①两只鸽子产生的鸟粪一度被两位科学家怀疑为干扰因素,详写他们排除这一干扰的过程,能够充分体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

②选文是一篇科普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增强了文章作为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的让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10.BDF11.A12.D

13.(1)容易学习而且可贵的技艺,是没有比得上读书的了。(定语后置句)

(2)这就好比要求吃饱而懒于做饭,要求穿暖和而懒于裁剪衣服。

14.①材料一侧重强调要坚持学习不能停止,借助学习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②材料二侧重强调要善于学习、善于提问才能事半功倍、增进学问。③材料三强调要把读书当作一项安身立世的重要技艺来掌握,才能见多识广。

15.B

16.①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常掩着门,空荡荡的,表现了驿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

②动作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时发现竹增松长,从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酬。

③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通过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封,字迹模糊,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

④用典:“鲲自化”“鹤仍归"一方面指自己此日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

17.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其悔故也

18.C

19.①有力地支撑了前文的观点,使得过去和当代天气状况的对比更加鲜明,引发关注和深思。②增添了科普文段的诗情画意,使其在通俗易懂的同时亦显雅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①用词通俗,“游走”“大块头"等词语通俗平易,亲切形象。②修辞生动:将积雨云和雨滴拟作人来写,形象生动又活泼俏皮,有画面感。③句式活泼:长句和短句相结合,参差错落,活泼灵动。

21.①用反复形式都表示声音的连续和重复。

②前者重复两次且中间没有使用标点符号,表示校工上钟动作的急迫和稳妥。

③后者重复三次且中间使用逗号,表示校工摇铃动作的舒缓及声音的绵长。

22.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的正在进行,很有现场感。

②原句反复使用双音节词,很有节奏感。

③原句的表达更让人感觉到长大的不经意,校工摇铃打钟与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

④原句句式的使用,与上下文的整体风格一致。

23.《在数字时代与自然之间,寻青少年成长之平衡》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交媒体如潮水般涌来,我们已然进入全民社交媒体的时代;与此同时,大自然的呼唤也从未停止,那“足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