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缥碧(piāo)经纶(lún)猛浪若奔(bēn)
B.轩邈(miǎo)泠泠(lín)素湍绿潭(tuān)
C.曦月(xī)横柯(kē)鸢飞戾天(yuān)
D.窥谷(kuī)都护(dū)千转不穷(zhǎ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不以疾也以刀劈狼首
B.实是欲界之仙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新年临近,摆件、窗花、挂饰等新年饰品吸引了众多市民购买、挑选。
B.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让我们知道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了。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公祭日这天,人们通过默哀、献花等多种形式祭奠遇难同胞,寄托哀思。
4.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传拓,是将纸蒙在石刻、甲骨、青铜器等器物表面,将文字或图案用墨(朱)色捶拓出来的传统工艺。砖石传拓是传拓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纸完全晾干后,即可将拓纸从砖面四周小心翼翼地揭起。
①待拓纸逐渐变白,拓纸在欲干末干之时方能上墨
②第一遍上淡墨,文字显出之后重层层加深,直到效果满意为止
③砖石传拓工序主要分为,上纸和上墨两个步骤
④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拓纸上,将毛巾卷成团状在塑料薄膜上轻轻擦拭,直到拓纸与砖面紧密贴合
⑤首先裁出比砖面略大的宣纸,平放在砖面上,用小喷壶喷湿拓纸,用一张干燥的宣纸吸干拓纸上多余的水分
A.③⑤④①②B.③①②⑤④C.①②⑤④③D.①②③⑤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的散文时,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6.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夏”,原本指中原地区的人。《说文解字》说:“夏,中国之人也。"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大也。”“夏"是象形字,表示堂堂正正、高高大大的人。
C.“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D.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强调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为进一步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二、名句默写(9分)
7.请阅读下面文字,补写横线处所缺的诗文。
吟咏古诗文名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志士仁人的气度风范。“①___,___,___"(《三章》),这是大丈夫坚持正义、守望初心的最强宣言;“②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这是将士们不畏艰险、忠君报国的满腔赤诚;“③___,___"(杜甫《春望》),这是士大夫感时伤世、思家悲己的满腔凄楚;“④___,___”(杜牧《赤壁》),这是爱国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慨叹……
三、语言综合实践(9分)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实地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稿。
8.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你劝说道:“__________”(2分)
9.扬扬同意前往。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提出修改意见。(4分)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月×日,××漆器厂
采访对象厂长
采访目的了解漆器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采访用具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①你厂的环境怎么样?可以带我参观参观吗?②你厂有多少年历史了?产品现在受欢迎吗?打算开发哪些新产品?③你厂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④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10.采访后,扬扬列出了通讯稿写作要点,请你提建议。(3分)
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
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
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
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⑤感受:丰富了漆器知识,增强了家乡传统文化认同感。
应删除:__
应详写:__
应略写:__(只填序号)
四、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6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①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阳关》,琴歌《阳关三叠》,唐宋时期流行的送别歌曲。
1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丙】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节选自《孟子·离娄章句下》)
1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静以修身________
(2)不亦说乎________
(3)四十而不惑________
(4)不逾矩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5.【乙】文选自《〈论语〉十二章》,《论语》是________的部书。孔子和【丙】文的孟子都是思想家,他们是________学派。(2分)
16.小强表示自己在读完三则材料之后,产生了疑问,于是和大家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将讨论的内容补充完整。(5分)
小强:三则材料围绕品行修养展开,其中都提到了“君子”,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君子呢?
小刚:【甲】文中作者开篇就提出(1)________这修身养性的观点,然后告诫儿子成才要具备立志、学习、惜时三个条件,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
小方:【乙】文强调要端正为人的态度,同时注意(2)________,还要进德修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思想境界,最后强调一定要坚守(3)________。
【丙】中孟子强调“君子”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4)________、(5)________。
小强:我明白了,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这样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君子"。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2分)
她静静地站在十米高台上,耳朵听不到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这一次的表现。
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将手紧贴在台面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自如得活像一条在水里游动的鱼,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然难度系数是3.2,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空中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已经伴随着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消失在了水中,几乎没有落水的声音,只看到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的称赞声压下去了,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挥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洪亮。
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成绩让第四跳的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差距锁定了这枚金牌。最终,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20的优异成绩,碾压其他选手,夺得了女子十米跳台跳水金牌。
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籍“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17.请为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标题。(2分)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19.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全场的反应?(3分)
20.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表格。(4分)
北京时间2021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
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33枚金牌,也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第9次包揽冠亚军!
祝贺全红婵、陈芋汐!祝贺跳水“梦之队”!
(选自中国日报网,有删改)
篇目/项目体裁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写作意图
选文①___________选取全红婵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②___________
链接材料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让读者迅速了解全红婵夺冠这件事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8分)
花朝节的纪念
宗璞
①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出世的日子,为花朝节。节后十日,即农历二月二十二日,从1894年起,是先母任载坤先生的诞辰。迄今已九十九年。
②母亲在民国初年进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和我的父亲冯友兰先生在开封结婚。
③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如果没有母亲,很难想象我会活下来。在昆明时我严重贫血,后来染上肺结核索性休学在家。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五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敷在额上。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像是在一个狭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④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出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天后改食半流质。母亲用里脊肉和猪肝做汤,自己擀面条,擀薄切细,下在汤里。有人见了说,就是吃冯太太做的饭,病也会好。
⑤母亲把一切都给了这个家。其实母亲的才能绝不只限于持家。母亲毕业于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曾任河南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算术教员。她有一双外科医生的巧手,还有很高的办事能力。
⑥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6年,母亲做居民委员会工作,任北大燕南、燕东、燕农、镜春、朗润、蔚秀、承泽、中关八大园的主任,曾为家庭妇女们办起装订社、缝纫社等。母亲不畏辛劳,经常坐着三轮车来往于八大园间。这是在家庭以外为社会服务,她觉得很神圣,总是全心全意去做。50年代有一次选举区人民代表,不记得是哪一位曾对我说:“任大姐呼声最高。"这是真正来自居民的声音。
⑦20世纪60年代末,母亲患胆结石,经常大发作,疼痛,发烧,最后不得不手术。夜里推进手术室,父亲和我在过厅里等,很久很久,看见手术室甬道那边推出一辆平车,一个护士举着输液瓶,就像一盏灯。我们知道母亲平安,仍能像灯一样给我们全家以光明、以温暖。
⑧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仍是操劳家务,真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她总是说:“你们专心做你们的事。”我们能专心做事,都因为有母亲,操劳一生的母亲!
⑨1977年9月10日左右,母亲忽然吐血,拍片后确诊为肺门静脉瘤。母亲的病发展很快,人常在昏迷状态。一次她忽然说:“要挤水!要挤水!"我俯身问什么要挤水,母亲睁眼看我,费力地说:“白菜做馅要挤水。”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滴在母亲脸上。
⑩母亲没有让人多伺候,不过三周便抛弃了我们。我们围在母亲床前,眼见她永远合上了眼睛。我知道,我再不能睡在母亲身边讨得那样深的平安感了,我们的家从此再没有春天和太阳了。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然失了掌舵的人,在茫茫大海中任意漂流。我和小弟连同父亲,都像孤儿一样不知漂向何方。
父亲为母亲撰写了一副挽联:“忆昔相追随,同荣辱,共安危,期颐望齐眉,黄泉碧落君先去;从今无牵挂,斩名缰,破利锁,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母亲的骨灰盒,一直放在父亲卧室里。每年春节,父亲必率领我们上香。直到1990年初冬那凄惨的日子,父母相聚于地下。
姨母任均是母亲最小的妹妹。姨父母在驻外使馆工作时,表弟妹们读住宿小学,周末假日接回我家,由母亲照管。姨母说:“三姐不只是你们一家的守护神,也是大家的贴心人。若没有三姐,那几年我真不知怎么过。亲戚们谁没有得过她关心照料?人人都让她费过心血。我们心里是明白的。”
牟决鸣先生已是很久不见了,前些时打电话来,说:“回想起在北大居住的那段日子,觉得很有意思。任大姐那时是活跃人物,她做事非常认真,总是全力以赴,而且头脑总是很清楚。"
像春天给予百花诞辰一样,母亲用心血哺育着,接引着……
亲爱的母亲的诞辰,是花朝节后十日。
(有删改)
21.作者曾说:“一代又一代来到世上扮演各种角色,为社会做一点努力,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的记忆。”请从文中找出母亲所“扮演"的角色,完成下面表格。
角色事件品质
母亲照顾患病的“我”(1)____
妻子为生病的丈夫做饭贤惠、耐心、无微不至
居委会主任为家庭妇女们办起装订社、缝纫社等服务人民,有责任感,不畏辛劳
亲友(2)____贴心、认真
2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然失了掌舵的人,在茫茫大海中任意漂流。
23.文章以《花朝节的纪念》为题,意蕴深刻,请你简要分析。(3分)
24.宗璞《花朝节的纪念》与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语言都平实如话,细品却觉情味各异。请比较两篇文章的结尾部分,说说作品的语言风格有哪些不同之处。(3分)
五、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树木经历四季,有硕果挂满枝头的喜悦,也有叶落枝枯的寥落;人的成长经历何尝不是如此时间酝酿了果香,也使人日渐成熟。成熟不是衰老,而是懂得该懂得的,担起需担当的。人生路上,带我们走向成熟的可能是父母亲人,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教训,也可能是一本好书……
请以“成熟,从________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缥piǎo。B项,泠líng。D项,转zhuàn。故选C。
2.答案:C
解析:A项,动词,认为/介词,用。B项,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的人。D项,动词,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连词,和。故选C。
3.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购买"与“挑选”互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当……时"或“让”。C项,成分赘余,可删掉“约"或“左右”。故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结合横线前后文及供排句可知,横线处应是对砖石传拓工序的介绍。③句从整体上介绍砖石传拓有两个步骤,应为首句;④⑤句紧跟③句介绍“上纸"的步骤,且根据⑤句的“首先”和④句的“然后”,可知⑤句在前,④句在后;①句说明了从“上纸”到“上墨"的过渡环节,应排在④句后;②句介绍如何“上墨”,应紧跟在①句后。综上可知,正确排序为:③⑤④①②,答案选A。
5.答案:D
解析:A.两面对一面。应在“能"后加“否”。B.搭配不当。应删去“和深情的眼神"。C.缺少主语。应删去“时”。
6.答案:B
解析:A.“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在提示下文“主题”的具体内容,所以后面要用冒号;C.“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与“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是单句中的并列关系,不应用分号,要改为逗号;D.“求是"在句中是杂志的名称,应该用书名号;故选B。
7.答案: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答案:[示例]扬扬,你好!这次开展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去实地采访,收集资料,了解的内容会更加丰富也更加准确,而且实地考察的印象也会比网络搜集的感受更加深刻,网络搜集很快,但是不如实地更好,我建议还是实地考察吧!
解析:首先要找到劝说对象,本题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扬扬;其次要针对具体情况劝说,如题中扬扬认为“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要根据这一观点,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使用委婉的语气、劝说的口吻,阐述实地考察优于网络搜集资料的原因。
9.答案:修改意见:称呼不合适,可以将“你厂"改为“贵厂”;采访的问题不够有针对性和逻辑性,第③个问题可以改为“能否介绍一下漆器的特点、产品的销路"等,第④个问题与采访内容无关,可以改为“您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呢”。
解析:首先,到漆器厂参观,应对对方使用尊称,可将“你厂"改为“贵厂”。其次,采访的问题间缺乏针对性和逻辑性,“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与活动主题无关,可改为“能否介绍一下漆器的特点、产品的销路”等问题,“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涉及个人隐私,且与活动主题无关,可改为“您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呢”。
10.答案:③;②④;①⑤
解析: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与活动主题无关,不必体现在稿件中,应该删去。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有助于读者了解文化遗产的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艺,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有助于读者了解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这两处属于活动的重点,应该详写。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⑤“感受:丰富了漆器知识,增强了家乡传统文化认同感"这两处不属于活动重点,可以略写。
11.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解析:上句《阳关三叠》是唐人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便觉伤感无感。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报国壮志难酬,被迫隐退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用笔却很浑厚。而且天边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全词运用借景抒情、比拟和对照等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并抒发了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感慨,思路开阔,托意深刻。
12.答案: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解析:下片前三句中“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作者用反问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人居然说离别并不是惟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下文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他的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还有比它更险恶的,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中的无形的“风波”。
13.答案: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同“悦”,愉快;迷惑,疑惑;越过
解析:①句意: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②句意:不也是很愉快吗?说:同“悦”,愉快。③句意:四十岁能通达事理。惑:迷惑,疑惑。④句意:却不逾越法度规矩。逾:越过。
14.答案:(1)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解析:①重点词:三军,军队;夺,改变。句意: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②重点词: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句意: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5.答案: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
解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通行本《论语》全文共20篇。
16.答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加强自我反省;志向;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
解析:①《诫子书》作者一开篇就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然后告诫儿子成才要具备立志、学习、惜时三个条件,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②根据[乙]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知,做人要加强自我反省。③根据“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知,一定要坚守志向。④⑤根据“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可知,“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
参考译文:
甲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丙文: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人爱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17.答案:[示例]14岁小将全红婵斩获(或:获得/荣获)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冠军
解析:选文是一篇新闻特写,新闻标题要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事件,可采用“人物十事件"的形式概括。选文的主要人物为全红婵,结合文章倒数第2段可概括出事件“斩获(或:获得/荣获)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冠军”。
18.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全红婵比作在水里游动的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全红婵跳水动作的自如、灵巧、活泼,表达了作者对全红婵的赞美。
解析:题干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由“她自如得活像一条在水里游动的鱼"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全红婵跳水动作自如、灵巧、活泼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全红婵的赞美。
19.答案:多次写全场的反应,是为了渲染现场紧张热烈的气氛,使新闻报道具有现场感;同时也是侧面描写,通过写观众从“肃静”到发出热烈的“呐喊声"的反应,衬托出全红婵第四跳的不同凡响。
解析:文章首段写全场肃静的场面,观众等待前三跳都很完美的全红婵的第四跳,渲染比赛现场紧张的气氛;第5段写观众和教练们的称赞声比会场音乐声还要大,渲染了当时热烈的气氛。同时运用侧面描写,衬托出全红婵第四跳的不同凡响。
20.答案:①新闻特写;②让读者在知晓“全红婵夺冠”的同时,详细了解“全红婵是怎样夺冠的";③消息;④直接报道运动员全红婵以优异成绩夺得冠军这件事
解析:选文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细致地描绘了全红婵跳水时完美的动作片段,由此可知,选文为新闻特写。选文选取全红婵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写作意图是让读者在知晓“全红婵夺冠”的同时,详细了解“全红婵是怎样夺冠的"。链接材料内容简要,首段“北京时间2021年8月5日……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让读者迅速了解事件,因此链接材料是一则消息。其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为:直接报道运动员全红婵以优异成绩夺得冠军这件事。
21.答案:(1)慈爱、细心、周到、无私
(2)帮助姨母照顾孩子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概括。第(1)空,根据第③段可知,母亲是家里的守护神,照顾患病的“我”,体现了她慈爱、细心、周到、无私的品质。第(2)空,根据第段可知,母亲作为亲友,帮助姨母照顾孩子,体现了她贴心、认真的品质。
22.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失去了母亲的家比作一叶孤舟,将母亲比作掌舵的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失去母亲之后“我们”陷入悲痛、迷惘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去世的悲痛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要找准角度,结合画线句子中“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然失了掌舵的人"可知,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我们的家”,喻体是“一叶孤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生动形象地写出失去母亲之后“我们”的悲痛和迷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去世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23.答案:母亲的诞辰在花朝节后第十天,因此“花朝节的纪念"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同时,母亲就像春天爱护百花一样,用心血哺育子女,爱护家庭,帮助他人,给予身边所有人以温暖与力量,题目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