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高考复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涯人也,姓曹,环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

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顺异焉。玄谓太

祖日:“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季廖为

郎,除洛阳北部尉,江顿丘令,征拜议郎。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竺。

辛未,令日:“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

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縻,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十五年春,下令日:“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

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

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程无有破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平?

二三子其仿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公车孟津。天子命公詈旄

头,宫殿设钟虚。是年J木,令日:“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上未必能有行也。

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唁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上有偏短,席可

房平!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又曰:"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

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于是置理曹掾属。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史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

乐之哉/不得已也/

B.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

乐之哉/不得已也/

C.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

乐之哉/不得已也/

D.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

乐之哉/不得已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避讳,指古人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

尊重。

B.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原是察举制的一种科目,明清时也用作对举人的

雅称。

C.迁,古代的官职调动,一般指升级,包括升级、降级、转调二种.文中的“迁”即升

级。

D.乙未,干支组合之一,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文中为

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与众不同。他年少时能随机应变,机智敏锐,但放浪形骸,因此桥玄、何蹶等

认为他非同常人。

B.曹操重视人才。他认为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正是需要贤才的时候,执政者应该去寻

访贤才,唯才是举。

C.曹操仁爱士兵。他卜令官府要慰问救济无基业、邪以维持生活的战死士兵家庭,不

得停止供应食粮。

D.曹操重视军法。他认为把将士的生死大权委任给不通晓法律的人是可怕的,因此设

置理曹掾属之职。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②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5.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的?请用现

代汉语说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顾为益州长史,见白号之,曰: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然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木

学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

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串子.

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

以水硝而,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素贵,耻之,臧其诗以激扬贵圮,帝欲官

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电督放不自惰°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爱月发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

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沏,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

夜郎。会赦,还寻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文本二:

李白传

辛文房

白,字太白,出米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与学》。自梦笔头生

花,后天才醒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

张叔明、陶沔居徂徐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C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手比投贺知章,读至《Q道难》,叹日:“子,

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

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

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官,妃毓阻之。白益傲放,与贫之

章、李适之、汝阳王理、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

黄金,诏放归。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白异之以之为异

B.金鹫放不自惰更加

C.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馨逸周济、帮助

D.以版业投贺知章所写的诗文

7.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横”即纵横术。纵横家是古代九流之一,以审时度势,游说人主来宣传自己的政

治主张,谋夺权势。

B.“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年号自汉武帝始,后形成制度。

C.“山东”,这里指山东省,为齐鲁之邦。

D.“五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年轻时就才华巴众,益州长史苏颁见到他惊为“天才英特”,认为“少益以学''完

全能赶上汉代的司马相如。

B.李白因为与贺知章关系友好,所以他也到了长安;后经贺知章引荐得玄宗赏识,进

而供奉翰林。

C.李母因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

D.在朝廷上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不是一个“摧眉折腰事权贵”的

人。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2)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10.李白文才斐然,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毕沅,字.缀番,江南镇洋人。乾隆十八年举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二十

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再迂庠于。三十一年,投甘肃巩秦阶道。从总督明山出关

勘屯田,调安肃道。擢陕西按察使。上东巡,觐彳了有,备言甘肃旱。谕治贩,并免逋赋

四百万。擢布政使,星护巡抚。师征金川.遣沅督饷.军无匮.授巡抚。河、洛、渭并

涨,朝邑被水。治赈,全活甚众。置姬氏五经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陵

墓。修华岳庙暨汉、唐以来名迹,收碑碣储学宫。屡署总督。四十一年,蜴孔雀翎。四

十四年,丁母忧,去官。四十五年,陕西巡抚缺员,谕:“沅在西安久,守制将一年。

命往署理,非开在任守判例也。”

沅先后抚陕西十年.尝奏:“足民之要,农田为上。关右大川如泾渭疏诸水流长源

远若能就近疏引筑堰开渠以时蓄泄自无水旱之虞。古失W巾、北地、五原、上郡诸处畜

牧,为天下饶,若酌筹闲款,市牛羊驼马,为畀民试牧;俟有孳生,交还官项,馀则畀

其人以为资本。耕作与畜牧相兼,实为边土无穷之利。”议未行。

嘉庆元年,枝江民羡人杰等挟邪教为乱,破保康、夹凤、竹山,围襄阳,沅自辰州

至枝江捕治。当阳又陷,复移驻荆州,上命解沅总督。旋克当阳,获乱渠张正谟等,复

命沅为总督如故,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二年,请以提督移辰州,增设总兵驻花园汛。

寻报疾作,手足不仁,赐活络丸。旋卒,赠太子太保。四年,追论沅教匪初起失察贻误,

滥用军需帑项,夺世职.籍其家。

沅以文学起,爱才下士,职事修举:然不长于治军,又易为属吏所蔽,功名遂不终。

(节选自《清史槁》)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A.关右/大川如泾渭/潘诸水流长源/远若能就近疏引/筑堰开渠/以时蓄泄/自无水旱之虞

B.关右大川/如泾渭濡/诸水流长源远/若能就近/疏引筑堰/开渠以时蓄泄/自无水旱之虞

C.关右大川/如泾渭潮诸水/流长源远/若能就近疏引/筑堰开渠/以时蓄泄/自无水旱之虞

D.关右/大川如泾渭漏渚水/流长源远/若能就近/疏引筑堰/开渠以时蓄泄/自无水旱之虞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潜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人,可指被荐举之人,明清时称会试登第者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B.庶子,官名,亦作诸子,始于周代,明清时分为左右庶子,为正五品官衔。

C.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文中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D.云中,最初是战国赵地,朝代更迭,位置有所变化,但大致在今内蒙古和山西一帝。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毕沅考中状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乂擢升庶子。跟随明山勘察电田事务,

后来调任安肃道,接着升任陕西按察使。

B.毕沅为政•方时重视民生,善于解决制约地方发展的顽疾。陕西巡抚任上,治理洪

水得当,活下来的老百姓很多;疏浚河道,开挖水库,蓄洪备旱,泄洪备涝,再无旱涝

之灾。

C.嘉庆年间,邪教势力强大,攻破几座城池,毕沅因为处置不力,被罢免,后来又夺

取当阳,抓获首领张正琪,又被任命为总督。

D.毕沅任陕西巡抚时,提出利用一些地方的便利发展畜牧业,资助老百姓放牧,使耕

作和畜牧同时发展,朝廷施行后,边疆果然获利无穷,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师征金川,遣沅督饷,军无匮,授巡抚。

(2)然不长于治军,又易为属吏所蔽,功名遂不终。

15.文末《清史稿》的作者赵尔巽说毕沅“以文学起”,说明他是个注重文治教化的人,

这在文中有什么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钧,字元播,姓崔氏。系出于魏相琰,至唐,世有显人,乃天下望族。

凡出仕四十有四年,终始一节。公为人温厚靖深,喜愠不见于色。少读书,以功名自任,

不苟于吏事。初宰武安州,既以于办称矣。时深、翼水潦,民流移于武安者以千数。谤

说豪右,出栗平其直,籍贫民,使得市,而公自临视之。至秋大熟,迄无殍踣⑴。黄发

垂以,扶携而归,皆曰:“活我者崔公也。"武安之民,纪公善政闻于朝,愿再留三年,

诣阙下者五百余人。时惊异之。其后出守,专以清净不扰为政,务在举大纲,略细故,

勺吏民立教,期于无犯。崇宁中,有诏天下建置佛祠。公时为遂宁守,奉诏矍然日:“此

地,上始封之国,可使不先他郡乎?然民不可劳也。”乃乌城南废寺,龙⑵材治具,躬

自督视,鼓舞吏民,不逾月而告成。民视推拿之鼎新,初不知追胥之扰也。请改转运副

使。河东地瘠民贫,漕挽岁常不足。公曰:“民不可取也。”乃尽索诸郡贡赋山泽之篇,

与縻吏养兵储边之费,计入以为出;罢不急之务,讲在官之利,宽恤民力。明年,储盾

⑶皆盈。

推毂士类.率先寒素。掾属有故人子,以其父书求荐章,置金函中。公举之有物,

等谢而却之,然卒加荐引。人以此多公笃于故旧,而能掩人之私也。公弟名金,字符量,

布衣,从公南北,友爱未去相舍。大礼⑷恩当任子,舍其亭以先俞,朝廷不从。》谓命

日:“吾弟未禄仕,吾无以见先君。”既得归,乃谢事,以恩授畲。命下两月而公务。

呜呼!可谓君子哉若人也。

公风姿秀整,气温而色庄,口不论我专,言不及世故。平生无他嗜好,唯喜藏书,

着古器,倾家赞以求之不惮。善作诗,传于士大夫之间,编集于家二十卷。又自取唐史,

撰次其人物专美者,各为诗以纪之。

乃状其行事,以告当世君子。

(取材于苏过《河东提刑崔公行状》)

注释:口避(b6):倒毙。[2]jE(pi):具备,备办。[3]盾(kuhi):仓库。[4]大礼:宋代补

荫制度规定,凡朝廷行郊祀之类大典,官吏可举荐其亲属为官。以崔钧的职级,只能萌

及其子。

1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用砚的一项是()

A.籍贫民,使得巾

市,这里是“买”的意思、,与《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中的"市’'意思相同。

B.民视轮失之鼎新

轮,高大;奂,众多、盛大。与成语“美轮美奂”中的“轮”“奂”意思相同。

C.舍其息以先命

息,这里是“儿子”的意思,与《陈情表》“晚有儿息''中的"息''意思相同。

D.口不论献否,言不及世故

臧否,这里是"贬低''的意思,与《出师表》“陟罚臧否”中的“臧否”意思相同。

1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世有显人,为天下望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与吏民立教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乃因城南废寺因之以饥馍

D.撰次其人物之・美者石之♦铿然有声者

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也碰的一项是()

A.既以整办称矣

就已经因为政事处理得当被世人称颂了

B.初不知追胥之扰也

起初并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受到公差的侵扰

C.推毂士类,率先寒素

推举读书人,为寒门学子做出表率

D.可谓君子哉若人也

这个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君子啊

19.文中第二段写“笑谢而却之”“叹谓翕H”,其中的“关”与“叹”分别体现了崔公怎样的

心理活动?

20.作者说崔公为政“清净不扰”,第二段中哪些事例能体现他的这一特点?请结合文章

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轲,骆(ZO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里齐虞王宜王丕熊用迄梁梁惠

王丕果近宣则JL必为技奖质胤I:至拓。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茏、魏用吴超,

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今,叁暂,

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幸之徒序《洋》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豹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见梁惠王,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日:“王

何必曰'利'?亦有'餐斗’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不枣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

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

先利,不夺不展。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

何必曰,利,?”

梁惠王日:“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

日:“地方百里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效,深耕务耨气壮者以暇日修

其季便当停,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被夺其

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性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客③之

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

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

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

【注】①比:为,替。②耨:nou,锄草。③梃:棍棒。③穿箭(yu):穿墙(偷盗)。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发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迁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土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看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进攻

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从,同“纵”;衡,通“横”。

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干

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

要孝顺。

D.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

合称为“五常”。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

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C

B.孟子面对梁惠土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运用比喻论证

来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

C.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

“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是神秘高深,而只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不

害人、不偷盗而已。因此孟子的观点不是靠空虚的道理来支撑,更简洁明了,易懂易行。

2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庵。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②君子其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

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人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

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的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

二里所,止,解狡,令军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

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双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

廉,得赏赐较分其麾下,饮食与土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

少言,专以射为戏,克丝。广之,若,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

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

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中竹,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

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目:“广竺本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

单于兵,而大将军又俄广部行何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

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力自到。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

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梭惨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

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乐,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国圻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绪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②匈奴必?我为大军之诱

B.①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②当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①呼出塞,出东道②朗克,公问其故

D.①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②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27.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土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到

2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③专以射为戏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

食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B.©<§)⑥C.②③⑥D.②④⑥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

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

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

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1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

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到。

3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徒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

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师还,至随祖,

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三。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

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

当仍以赚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找官。宋驸马杨镇从子行节.家富

于赞.守藏■吏姚溶窃其次.惧事觉.诬责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

具。致远激之,得其情,溶服辜,玲节以尊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揭书于市,逻

者以上。致远察苗情,次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

卫一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

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郭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

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军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

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寻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

广,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

御史按部湖广,成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

罪,会致远章上,桑哥先洱。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

远征徒赞中国铃选限以市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钱衡平而吏弊黄。

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相关链接】

申屠致远笃行儒学,喜聚书,藏书至万卷,构“墨庄”为藏书处。大德二年(1298)

以御史出使江西,至和州得疾卒。及卒,家无余产,唯有书数千册,著稿数箧。著有《释

尊通礼》3卷、《杜诗思例》10卷、《集古印章》3卷、《集验方》12卷、《忍斋行稿》40

卷等。

3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玲节以购•为谢贿:贿赂

B.当仍以修学赡:赡养

C.仍以显等付忙兀台独之鞫:拷打

D.桑哥气组沮:受阻

3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致远悉纵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B.系干狱,必抵以死又杂植兰桂竹木干庭

C.致远察募情耳“恕”乎

D.以御史出使江西谨拜表以闻

3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桂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

为立制/则铃衡平而吏弊革

B.又言日木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铃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景/地远近定为

立制/则铃衡平而吏弊革

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锌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

为立制/则徐衡平而吏弊革

D.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铿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

立制/则校衡平而吏弊革

34.以下六句分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中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的一项是()

①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

②致远赚之,得其情,溶服辜。

③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④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⑤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

⑥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

A.②④©B.①©⑥C.①②③D.②③⑤

3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

担任寿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

B.申屠致远明察秋亳,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玲节平反昭

雪,使诬陷彭宏有谋反之心的金渊受到应有的惩罚。

C.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郑显等人于死地,致

远不惧怕威胁,解开他们的囚具,放了他们。

D.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广巡视,致远慨

然请行,申屠致远慷慨激昂地请求前往。

3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驸马杨镇从子圻节,家富于费,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囚寇作,以兵自卫。

37.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哪些方面体现了申屠致远“笃行儒学”重视读书教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宇渊明,;寻阳柴桑人也。曾祖年,,普大司马。渊明少有高

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

遂抱羸疾。江州刿义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癖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虹隐

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日:“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

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号之资,可乎?”执事者闻

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粮,乃

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甘邺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

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

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汪也。颜延之在潺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寻阳,

口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生,弥口不彳导。延之临去.留二万找与

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的,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

以寄其费。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

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劲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毛语甲干,

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全梁文》,有删改)

3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B.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C.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D.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3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府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职官。汉初,汉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求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

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一名刺史。

B.三径,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称病还乡隐居,在院中辟三径,只与求仲、

羊仲来往,后人常用“三径”指归隐后的住所。

C.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管司法等事务。

D.“元嘉四年”中的“元嘉”是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

如某祖、某宗。

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在生病、卧床、挨饿的情况下,拒绝了檀道济让他出来做官的建议,檀道济

送给他的肉,他也挥手让檀道济拿走。

B.陶渊明担任“彭泽令,后,送给他儿子一个佣人,并写信告诫他,对待佣人要像对待

自己的儿子一样.

C.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把无弦琴,每当喝酒喝到酣畅的时候,就会弹拨一番

寄托自己的心意。

D.陶渊明聪颖洒脱,亘尔不群,天真直率,他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

明志趣相投。

4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庭坚字寺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c男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

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

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

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①,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吏不悦,而民乐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牛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

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序

摹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自知宣州,

改鄂州。章悻、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数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

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

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日庭坚时官北都去亲见之其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敬②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

不以it谪介意。蜀士恭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

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

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大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

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来、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而

庭坚于文章尤长子诗,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

其词有“傀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满

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有删改)

【注】①盐策: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②孰(wci):曲,枉。

4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B.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C.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D.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4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看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古代指调动官职,如无特别强调,一般指职位的升迁;若强调贬官,则为“左迁

B.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去世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

庐墓。

C.服除,即脱去丧服。丧服指为哀悼亡者而穿的服装。古人用“服除”来表示守丧期未

满。

D.出,也叫“出官”,古代官员由京城到地方任职为“出”,由地方到京师做官则为“入

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幼时就聪明过人,读书很快就能背下来,他舅舅对他的才能惊讶不已,认为

他才智出众。黄庭坚后来考中进士,其才华深受文彦博、苏轼等人的赏识。

B.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

陷并盘问。面对盘问,池照实回答,亳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但他处之泰然。

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指使陈举抓住黄庭坚所作的《荆

南承天院记》中的问题来诬陷他,黄庭坚因此又被除名管制,于六十一岁时去世。

D.前三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黄庭坚的生平、性格等方面,最后一段重点介绍他的文

学方面的成就。该传记材料翔实,结构清晰,较为真实地展示了黄庭坚的风貌。

4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2)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奇芍二年,徵承,中乙科。五年,调福昌王善。欧阳修以

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

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卷里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

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

是害减半。

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轼旧善司马光、拿惇。

时光为门下侍郎,悴知枢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谑侮困光,光苦之。轼谓,惇日:“司

马君实时望甚重。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日:'靖之浮誉,播流四海,

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惇以为然,光赖以少安。

(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上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

将尽技。巡铺内侍母推导举于,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撤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辙辞右丞,欲与兄同备

从官,不听。轼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乃以龙图阔学士出知颍州。先是,开封诸县

多水患,吏不究本末,决其陂泽,注之惠民河,河不能胜,致陈亦多水。又将凿邓艾沟

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于新沟几一丈若告

黄堆淮水顾流颍地为患轼言于朝,从之。

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矍左右,读之终日忘倦,

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崎。遂崇嫡太师,谥文忠。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4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造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

于新沟几一丈/若凿黄堆/淮水顾流颍地为患/

B.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

r新沟儿一丈/若凿黄堆淮水/顾流颍地为患/

C.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

于新沟几一丈/若凿黄堆/淮水顾流颍地为患/

D.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

于新沟几一丈/若凿黄堆淮水/顾流颍地为患/

4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潜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祐,是宋仁宗的年号,“嘉祐二年”与“是月丁未”不同,后者是干支纪年。

B.殿试,又称廷试、廷对,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由唐高宗创制,宋代始为常制。

C.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D.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4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才识兼茂,考试成绩卓异。殿试考中乙科;考试作策论六篇,文理很清晰;笔

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初以来,只有吴育和苏轼达到。

B.苏轼为人和善,巧妙化解矛盾。苏轼的老友司马光、章惇意见不合,章惇常常为难

司马光,苏轼用许靖事洌说服了章惇,司马光才梢得安宁。

C.苏轼宽严相济,认真执掌贡举。时逢大雪严寒,苏轼放宽对士子的禁约,使他仅能

充分发挥:他巡视考场发现应试士人用语暧昧的,都奏请驱逐。

O.苏轼科学决镣,制止治水错误C苏轼刚到颍州,就派人准确测品:,发现以前治水的

计划有严重错误,就上报朝廷,及时叫停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

4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②吏不究本末,决其陂泽,注之惠民河,河不能胜,致陈亦多水。

5().宋高宗即位后,崇赠苏轼为太师。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明高宗这样做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

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功讷可言,人木之奇。年十三,尝谒周期i,短察而异之。时重牛

心炙,坐客未啖,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赚,以骨鳏称,尤善隶书,为

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栽。

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之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

书.皆不就。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

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

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日: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

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