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5 赠序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1页
考点05 赠序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2页
考点05 赠序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3页
考点05 赠序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4页
考点05 赠序文言文-上(核心考点精讲精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5赠序文言文(核心考点精讲精练)上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考点题型赠序文言文(含序、说、铭,表、书等)选择问答分析试卷分值考查标题考查内容2022·上海秋考卷11分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虚词+内容理解+艺术手法+文章评价2024·上海春考卷13分崇俭素+俭说组合阅读虚词+内容理解+概括思路+思想内容+探究2020·上海春考卷13分见苏仁仲提举书虚词+内容理解+句段作用+艺术手法2019·上海春考卷13分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虚词+内容理解+艺术手法2018·上海春考卷11分书善最堂卷后虚词+内容理解+艺术手法2017·上海春考卷11分林和靖先生诗集序虚词+内容理解+艺术手法2014·上海秋考卷12分治学虚词+文章表现手法+内容理解2011·上海秋考卷12分稼说送张琥

内容理解+语段作用+艺术手法+思想内容2008·上海秋考卷13分《秋寻草》自序内容理解+艺术手法+句段作用2007·上海秋考卷12分《酌古论》序内容理解+艺术手法+写作意图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上海卷阅读理解文言文二中的赠序文言文是与杂记类文章隔年不定期出现。主要是以选择+分析题+填空题形式进行考查,试题数量4~5道,分值11~13分。以近年来的试题简要分析如下:第1题,选择题,一般考查虚词选择,要求选择适合上下文语境的虚词。分值1分。第2题,选择题或填空题,一般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要求理解词句段的大意或者涉及文章内容的理解。分值2~3分。第3题,问答题,一般考查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要求正确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分值3分。第4题,分析题,一般考查赏析情感、分析思想内容及问题探究,要求正确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意图,评价古诗文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问题探究。分值3~5分。若出现第5道题,多半为上述考点的拆分考查,形式则比较灵活,视文章内容而定。分值3~4分。近年常见组合是虚词+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分析艺术表现手法+问题探究。分值11分~13分。偶尔在各区模拟试题中出现两篇文言文句段的组合阅读,主要视文言文一的考查内容作补充搭配使用。总体说来,命题特点与杂记类文章略有不同,主要侧重文章内容理解、写法技巧、思想内容分析。这与这类文章特点是相吻合的。【备考策略】复习时做到以下三点:(1)注重平时阅读积累和古代汉语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加强知识储备,还要学会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2)注重文段整体阅读,理解文章思路,理解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3)注重古代散文阅读和赏析基础知识积累,注重培养语感,学会在理解文体特点基础上判断行文思路和意图。【命题预测】赠序类文言文(含序、说、书等)与现代抒情性、议论性散文比较类似,主要用来记叙、说理、评议,间或记叙,表达个人情感。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中,有关赠序类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内容如下:3.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4梳理古诗文的行文思路。3.7分析词、句、段在古诗文中的作用。3.8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13评价古诗文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以上考点,有关赠序类文言文阅读的分值大致比较稳定,约为11分左右,一般用4~5道题来进行考查。其中,3.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7分析词、句、段在古诗文中的作用、3.4梳理古诗文的行文思路等主要以选择题或简答题来考查,其余考点主要用主观分析题来考查。偶尔会有对不同文本材料进行综合比较或探究分析题。另外文言文二有减少虚词考查,增加探究类考查的趋向,因此复习时可有所侧重。必备基础知识:赠序类文言文阅读赏析1、序主要有赠序和书序。赠序,用于惜别赠言,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也有书信形式写的,称为书,还有训诫后人的称训或诫。书序又分前序或后跋,序和跋是叙述一书作意的文字。以今人的习惯,把冠于一书之前的叫序(或叙),也可称为序言,前言,题记,弁言,引言等。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后面的叫跋。其他与序类似,主要以议论为主的文体:说: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韩愈的《马说》铭:一般用韵,形式短小、语言简洁,内容多含颂扬、警诫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恭敬、恳切。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表”主要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但最终目的是“晓之以理”。2、赠序类文言文主要思想内容(1)以议论为主的序文,一种是借序抒发自己的文学观点,以议论为主,表达自己的文学见解。一种是议论为主的序文表达对历史、社会、人生问题的看法。如: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2)以记叙为主的序文,回忆一生的遭遇,属自序文,是作者为“自序其意”而作。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还有种他序,著作由他人作序,一般主要介绍著作或文章的主旨、特点,以求得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3)赠序除了论时政、谈学术、论诗文、叙友情、感离别,还有针对朋友的处境,抨击社会现象,给朋友提出建议,从精神上给朋友以支持。如著名的《送孟东野序》3、赠序类文言文主要艺术特色一是体式自由。序文可议论,可叙事,可抒情,古人作序,如果是为自己的书稿写序,往往涉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缘由,为他人作序的文章则评论书的主旨、价值,最后记写和作者的友谊,从知人论世的目的出发,也会谈学术,论时政,讲述作者的为人、个性,以便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作品。赠序比序文的写法更为自由,抒情性更浓郁。二是情感饱满。古往今来,著者一般请有名望的前辈为自己的书文写序言,而写序者除对书本内容予以介绍外,更会寄托期望、劝勉之意,之所以为他人之书的序文多说优点,也是为了鼓励写书者,取得更大的成绩。赠序之初衷是对离别之人赠言壮行,使之有所增进,加深彼此的情谊。作者在文中对某事物或赞颂或批评,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这种观点态度的表达,或明示,让人一目了然;或暗示,取譬设喻,含蓄委婉;或集中议论;或散见于字里行间。三是寓意深远。一篇好的序文或赠序,决不应是一篇泛泛的应酬之作,相反,一篇好的序文,无论是自序还是他序,都是感情真挚的结晶。4、说理性文言文主要论证方式(1)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让人印象深刻)(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5)类比论证: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6)归谬法:就是先设立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再以之为前提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得出一个十分明显而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说服力)(7)引申论证:通过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推导、引申而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8)假设论证:运用假设推理的方法来论证观点。(9)因果论证: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5、说理性文言文主要论证思路或层次结构对于说理性文言文来说,最重要的是说理的逻辑过程。因此,阅读说理性文言文需要关注的是文章段落层次的组成方式。常见的说理性文言文结构形式有:(1)层进式:文章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不可随意变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的段落层次的前后顺序,往往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2)并列式:几个层次、段落之间是并列的。因此,构成这种并列关系的各个分论点或论据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并列的。(3)对照式: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意思的结构安排方式。这种结构方式,或正反对照,或破立结合,对比鲜明,观点明确。(4)总分式: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关系的结构安排。总分式有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再总等结构方式。总分式的分述各项一般是并列的,但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是层进明晰的。6、说理性文言文主要语言特色(1)遣词造句通常的角度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音韵平仄、叠词运用、节奏安排富有音乐性,整散句的搭配使语言流畅有气势等。(2)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之所以有风格是因为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另外风格也是不同体裁的文章对语言形式有着不同的要求。语言风格类型多样,有豪放、婉约,有朴素、绚丽,有含蓄、明快,有简洁、复杂,有严肃、幽默等。豪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境界雄浑、感情激荡。多用激越昂扬的语气情调,宏大热烈的词语、气势酣畅的句式,排比、反复、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柔婉: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审美。平实质朴:语言力求平淡,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平淡中含有深意,淡而有味,字短意长。绚丽:色彩明艳、句式繁复、文笔华美。多用描绘性的修饰成分,讲究节奏韵律。含蓄隽永: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言少意丰,字里行间启人联想、开人悟性,读来留有余味,引发思考。清新明快: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斩钉截铁,单刀直入,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痛快淋漓,雅俗共赏。庄重典雅:采用典范书面语,拒绝俚词俗语;常用古词、成语;多用专有名词、术语;多用长句、复句;庄重严肃,堂皇正大,深沉厚实,义正辞严。幽默讽刺: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引发共鸣或思考。生动形象: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新鲜活泼;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使行文变化有致。重难点知识:常用文言文虚词意义及其用法、文言文内容及主旨理解、文章意图分析、文言文常见说理方式。考点精讲01虚词(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清)张惠言①始余见达甫图其貌,取杜甫诗题之日《看剑引杯》①。时达甫方壮年,锐意天下事,议论慷慨,豪气见于眉目间。迄今十八九年,屡困场屋,益衰且病。以孝廉方正举,有司欲以应召用,固辞不赴,遂不复应进士举。而更为图,日《摄山采药》。或以告余曰:“达甫殆无意于世也夫?”余闻而疑之。古之君子,汲汲忧乐于天下者,诚以道存也。道苟存,不以遇不遇异其志,又不当以吾身之衰而有自安之心。达甫年未五十,道之行不行未可知,纵不得于今,亦当有以见于后,而区区摄生②之谋哉?与向所闻于达甫者颇大异。②然余窃尝论国家之用人,如臾柎、扁鹊之蓄百药焉,取之必择其地,聚之必当其时,储之必备其物。一旦有用,出之笼中而不匱為者,其求预也。事方其急而号之山泽之间,其捆载而来者,必柴胡、桔梗也,人参、紫芝、丹砂、石乳,未有能致者焉,人参、紫芝、丹砂、石乳之用,而投以柴胡、桔梗,其不足以愈病而速之死也明甚。见柴胡、桔梗之不足以愈病,而以为天下之药皆若是,其惑岂细耶?③若是者曾不足以当庸医,而俨然任国家,进退天下士,自以为得之。世有臾柎、扃鹊,宁不为大忧耶?余又疑以为达甫之意或出于此。然吾闻古之有道之士,盖有重治其精神而易③天下者,吾未尝学之也,达甫傥④闻之欤?序其事,姑以问之。【注】①看剑引杯:出自杜甫诗句“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②摄生:养生。③易:轻视。④傥:或许。【试题】1.可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一项是()A.耳 B.矣 C.耶 D.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选择填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本题段中横线处为句中停顿,不能用句尾语气助词,所以只能用“也”,表句中停顿。本题各选项,A.“耳”是句末感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B.“矣”是句末感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C.“耶”是句末感叹语气词,表反问语气。D.“也”可用语句中,也可用于句末,用于句中表停顿,用于句末表多种语气。故答案为D。本题通过把握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运用句位细致分析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参考译文】我起初看见庄达甫先生自画像,是借用杜甫诗歌句而命名为《看剑引杯》。那时庄达甫先生正当壮年,对天下大小事颇有新见解,议论事情情绪激昂,眉目之间就可看见豪壮之气。到现在已经十八、九年了,达甫先生屡次受困与科举考试,渐渐衰老以致生起病来。被举荐为孝廉方正,因先生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德行方正被推举,官府想要招用他,他坚决推辞不赴任,最终也就不再参加进士科考试了。于是改变追求进行绘画,画了一幅《摄山采药》的画作。有人因此告诉了我,并说:“达甫先生是想要出世了吗?”我听了很是怀疑。古代的君子,积极追求以天下事为忧乐的原因,的确是因为“道”的存在。道如果存在,就不会因为受不受到重用而改变志向,也不会因为身体逐渐衰弱有了自谋安乐的心志。达甫年龄还未达到五十岁,心中的“道”能不能实现还未可知,即使现在无法实现,也应当有在以后实现的可能,怎么会去追求微不足道的养生之道呢?这和我之前听闻的达甫先生相差甚远。然而我私下里曾经谈论国家用人之道,就像臾柎、扁鹊储存百药一样,药材的选取采集、聚集一定会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药材的储藏也一定储备充足。一旦需要用到,从药笼中取出也不会匮乏,目的就是防范于未然。临到事情紧急才命令人去山野之间采药,人带回来的也一定只能是柴胡,桔梗之类的。像人参、紫芝、丹砂、石乳,便不会有人能够采集到。(病情)需要用到人参、紫芝、丹砂、石乳,却用柴胡,桔梗来充当,那么显而易见结果是不仅不能够治愈病情反而会加速死亡。看见柴胡、桔梗不能够治病,却认为天下的药材都是这样,这样对人造成的困疑惑难道很小吗?像这样的人连当庸医的资格都没有,却道貌岸然地承担起国家重任,进用和废黜天下的士人,还自认为对他们任用得当。世上有了臾柎,扁鹊能不为天下深深担忧吗?我又有怀疑达甫的意图是不是就出于此呢。然而我听闻古代的有道之士,大都有注重修养精神而轻视天下的人,我不曾学习过。达甫先生是否听闻过呢?我把这件事写下来,姑且以此向达甫先生询问。【方法总结】高考文言文虚词选择题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逻辑优选法:‌文言文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这些联系构成了文段内在的逻辑框架。‌仔细分析这些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并列、‌递进等,‌从而优选出适合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虚词。‌这些虚词大多是连词。这些连词包括但不限于“与、及、而、则、虽、然、至、即、使、如、若、苟、倘、令、藉、设、故”等。常见的逻辑关系及连词有:(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如:“与、及、而、以”等。(2)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如:“而、且、况”等。(3)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如:“若、抑、将”等。(4)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如:“而、则、斯、于是、然后”等。(5)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如:“而、然、抑”等。(6)表示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的连词,如“以、为、故、是故、是以”等。(7)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如“如、若、苟、使、令"等。(8)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如“而、以"等。2.句位优选法:‌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是其语法功能最直接、‌最显著的体现。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其李将军之谓也);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秦王恐其破壁);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因此,认识到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信息,‌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综合判断不同虚词语法功能,并根据文言文整体结构的把握,‌据此选出正确虚词。‌3句意优选法:‌根据句子的大意和语气来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即在前后把握整段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推断和确定所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出正确虚词。‌这类虚词大多是语气词。如“已”常用于表达停止或限制的语气,“耳”常用于表达“罢了”的意思,“焉”用于指示代词或形容词后,表示指示或结果,“兮”则常用于表达感叹或咏叹的语气。常见的表达语气及其虚词有:(1)肯定语气。如:“是、亦、诚、誓、然、尔”等(2)疑问语气。如:“乎、焉、哉、耶”等。(3)命令语气。如:“使、以、可、敢”等。(4)禁止语气。如:“弗、毋、勿”等(5)推测语气。如:“得、莫、可、何”等。(6)表示感叹的语气。如:“咎、夫、乎、矣”等。4.标志优选法:‌有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具有特殊的标志,‌如判断句中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中的“见”“于”“见…‌…‌于”等。‌各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对固定,‌在句中位置和意义也相对固定,据此可以选出正确虚词。‌5.语境优选法:‌在理解文段整体意义和把握上下文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如词汇搭配、‌句式结构等,‌来推断所需虚词的可能意义和可能用法并由此选出适合语境的虚词。‌6.代入优选法:‌如果知道某个虚词几乎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但不知道它在某个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那么可以把不同虚词带入到特定句子中,‌如果某个用法和意义讲的通,或更为合理,‌据此选出正确虚词‌。7.语法优选法:‌在文言文中,一般句子讲究前后对称或相互呼应。‌处于相同位置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大致相同,据此可以由上一个句子中同位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下一句话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选出正确虚词。以上方法不可孤立割裂,需要综合运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才能选择出适合文意和题意的正确答案。即时检测精讲01与精讲02合并。考点精讲02内容理解及思路分析(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全文见考点精讲1】①始余见达甫图其貌,取杜甫诗题之日《看剑引杯》①。时达甫方壮年,锐意天下事,议论慷慨,豪气见于眉目间。迄今十八九年,屡困场屋,益衰且病。以孝廉方正举,有司欲以应召用,固辞不赴,遂不复应进士举。而更为图,日《摄山采药》。或以告余曰:“达甫殆无意于世也夫?”余闻而疑之。古之君子,汲汲忧乐于天下者,诚以道存也。道苟存,不以遇不遇异其志,又不当以吾身之衰而有自安之心。达甫年未五十,道之行不行未可知,纵不得于今,亦当有以见于后,而区区摄生②之谋哉?与向所闻于达甫者颇大异。【试题】对第①段写到庄达甫两幅自画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幅画具有强烈的对比意味 B.两幅画反映出画家的境遇变化C.对两幅画的解说引出了下文 D.对两幅画的解说意在表达友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D.分析不正确。原文两幅画都是达甫先生自画像,表达自己的志趣或生活境况,不是送人之作,也就没有友情之说了。故答案为:D.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褐夫字说(清)戴名世①①古者名、字大抵多□奇,而偶者盖少□,自汉以还,少有奇字者,其名则或奇或偶焉耳,岂非其习使然哉!吾闻之申繻②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其于字也亦然,以故古之人其名、字不必其美且善也,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而不必有其字,则其虚冒焉者又岂少乎!②余偶名而欲奇其字,有来告者曰:“不可,以习俗之不惯于称也。”余曰:“余之为是,非故矫然异也,其说有取,而于古亦无谬。虽然,更其称而仍袭其义则字曰褐夫,可乎?”人曰:“褐,贱服也;夫,不知谁何人之辞也。今吾子以自托焉,不亦鄙乎?”余曰:“余固鄙人也,舍是无以为吾字矣,天下之人,自上君公,以至于大夫、士,其等列以渐而降,最下至于褐夫,则垢污贱简极矣。其所处也至卑,其于世也无伍,富贵利达之所无望,而声势名誉之所不及。庸人孺子皆得傲且侮之而无所忌,以故古者谚之谩必以云,然则余不以为字而谁乎?吾恶世之窃其名而无其实者,又恶有夫有其实而辞其名者。若余则真褐之夫也,虽欲辞其名,不得矣。匪吾云,人实云云,然则人之称之也必惯,鄙不鄙又何论焉!” ③既以其语应客,遂书之,以为《褐夫字说》云。注:①戴世名,字田有,一字褐夫,清古文家。 ②申繻:春秋时期鲁国大夫。1.可选入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也  矣 B.以  焉 C.于  也 D.因  矣2.第②段中详写“来告者”与“余”问答对话,对其用意分析正确地一项是(   )A.问答对话突显对方认知冲突,意在表现“来告者”咄咄逼人“。B.以“来告者“的质疑和刁难,暗示自己孤独寂寞、怀才不遇。C.用问答对话方式答疑驳难,以方便逐层深入阐明自己的看法。D.在问答对话中自诉身份地位卑贱,批判遵从古人的错误做法。3.对作者取字“褐夫”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回归古代取字的传统,寄托自己的理想,突出修德的重要性。B.回归古代取字的传统,主张名实相符,抒发愤世嫉俗之情。C.明贬实褒彰显自己的德性品行,表明作者傲岸的人生追求。D.矫正世俗的虚伪,强调名实相符的思想,表达豁达的态度。4.概括全文的写作思路。【答案】1.B2.C3.DB4.文章先说明古今之人在取名、字追求上的不同,批评世人“但取夫美善之称”之习俗,然后借用与“来告者”问答,解释取字“褐夫”缘由,道出习俗鄙陋表现了作者的忧时救世之志,最后点题,表明写作缘由。【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解答此类题目,必须要结合句意体会语气,再分析选项进行比对。本题古者名、字大抵多□奇,而偶者盖少□。这句话的大意是:古人取名、字大多采用单字法,所以用双字的就很少。第一空,应该翻译为“用”这类意思,第二空应当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A项,“也”不能翻译为“用”,不符合要求;B项,“以”可以翻译为“用”;“焉”可以表句末语气,都符合要求;C项,“于”不能翻译为“用”,不符合要求;D项,“因”一般翻译为“凭借”,不能翻译为“用”,不符合要求。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对应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本题问第②段中详写“来告者”与“余”问答对话,对其用意分析正确地一项是。首先找到“来告者”的两次语言描写:“余偶名而欲奇其字,有来告者曰:‘不可,以习俗之不惯于称也。’”“人曰:‘褐,贱服也;夫,不知谁何人之辞也。今吾子以自托焉,不亦鄙乎?’”第一次是“来告者”听说“我”想要取一个单字的字,来告诉我说:“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习俗对此做法是不赞成的。”,第二次是“我”想取字为褐夫,“来告者”说:“褐,是粗布衣服的意思;夫,不知道是形容什么样的人的词。如今你用这种方式来寄托你的追求,难道不是很浅陋吗?”可见,A项,“意在表现‘来告者’咄咄逼人”错,“来告者”是好心劝说;B项,也存在“来告者”质疑和刁难的情况,并且也不是“暗示自己孤独寂寞、怀才不遇”;C.项,用问答对话方式答疑驳难,以方便逐层深入阐明自己的看法。分析正确。D.项,“批判遵从古人的错误做法”理解错误,据“余之为是,非故矫然异也,其说有取,而于古亦无谬”可知,作者是主张遵从古代取名字之俗。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结构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全文结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比对选项,得出答案。据原文“天下之人,自上君公,以至于大夫、士,其等列以渐而降,最下至于褐夫,则垢污贱简极矣。其所处也至卑,其于世也无伍,富贵利达之所无望,而声势名誉之所不及。庸人孺子皆得傲且侮之而无所忌,以故古者谚之谩必以云,然则余不以为字而谁乎?吾恶世之窃其名而无其实者,又恶有夫有其实而辞其名者。若余则真褐之夫也,虽欲辞其名,不得矣”,大意为“天下的人,上到君王,然后到王公大臣、知识分子,他们的等级逐渐下降,最下层的就是褐夫,这是社会中最低贱不堪的了。他们所处的地位是最低下的,他们在社会中也没有朋友,富贵荣华与他们也没有指望,也没有个人的声势名誉,社会中一般的人和小孩子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傲视和羞辱他们,所以古时的谚语诋毁人,一定说‘某某是褐夫’。既然这样,我不把‘褐夫’当作我的字还有什么字适合呢?我厌恶那些社会中贪名弃实的人,也厌恶有其实但拒绝其名的人。像我真的就是卑贱的人,即使想拒绝这个外在的名也不可以啊”A项,“突出修德的重要性”无中生有,无修德之意。B项,“愤世嫉俗”稍有言重。C项,无明贬实褒,也无傲岸之意。故选D或B。4.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概括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通读全文,抓住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或表明层次变化的虚词,梳理文章脉络;再按照主谓宾的形式概括文段层次内容。本题要求概括全文的写作思路。第一段,结合“古者名、字大抵多奇,而偶者盖少”“以故古之人其名、字不必其美且善也。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而不必有其实,则其虚冒焉者又岂少乎”,说明古今之人在取名、字追求上的不同,批评世人“但取夫美善之称”之习俗。第二段,结合“有来告者曰”“余固鄙人也,舍是无以为吾字矣”“若余则真褐之夫也,虽欲辞其名,不得矣”,借用与“来告者”问答,解释取字“褐夫”缘由;结合“天下之人,上自君公,以至于大夫、士,其等列以渐而降,最下至于褐夫,则垢污贱简极矣”道出习俗鄙陋,表现了作者的忧时救世之志。第三段,结合“既以其语应客,遂书之,以为《褐夫字说》云”最后点题,表明写作缘由。参考译文:古人取名、字大多采用单字法,所以用双字的就很少。从汉代以来,很少(取名字)有用单字的,那些名字有的用单字有的用双字的,不是习俗使它这样的吧!我听闻申繻说:“名有五种取法:表明个人实际情况,表明个人道德追求,摹状个人形象,借用事物名,师法别人名。”取字也是这样的,所以古代的人取名字不一定追求外在的美和好。后代的人取名字只追求名字外在的美好,但是不求有其实际的作用,那么那些贪求名字的外在的虚假浮躁的难道还少吗!我的名是双字,想取一个单字的字,有人来告诉说:“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习俗对此做法是不赞成的。”我说:“我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强硬与世俗不同,取字时用单字的说法,就是在古代也不是错误的做法。虽然这样,更换我的原来的字但仍然沿袭了我原来的字的含义,所以取字为褐夫,可以吗?”那人说:“褐,是粗布衣服的意思;夫,不知道是形容什么样的人的词。如今你用这种方式来寄托你的追求,难道不是很浅陋吗?”我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卑微的人,放弃‘褐夫’我认为没有什么词可以做我的字了。天下的人,上到君王,然后到王公大臣、知识分子,他们的等级逐渐下降,最下层的就是褐夫,这是社会中最低贱不堪的了。他们所处的地位是最低下的,他们在社会中也没有朋友,富贵荣华与他们也没有指望,也没有个人的声势名誉,社会中一般的人和小孩子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傲视和羞辱他们,所以古时的谚语诋毁人,一定说‘某某是褐夫’。既然这样,我不把‘褐夫’当作我的字还有什么字适合呢?我厌恶那些社会中贪名弃实的人,也厌恶有其实但拒绝其名的人。像我真的就是卑贱的人,即使想拒绝这个外在的名也不可以啊。不是我说(我不是卑贱的人),别人实际上(也会这么)说我的,既然这样,人们这样说我我也就习惯了,又何必去说浅陋不浅陋呢!”我已经用这些话回应了来客,于是又把它写下来,作为《褐夫字说》一文。【方法总结】一、内容理解选择题解法内容理解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筛选比对。题目要求往往是“选是”或“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考生进行判断。而比对法是解答这类题较好的方法之一。比对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比对:关键词句、增减内容、人物、时间、地点、关系等。比对方法:①比对选项中在“谁在何时何地说何做何”与原文是否一致。②检查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的道理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偷换概念。③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以及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1)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迷惑考生,这种设误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2)无中生有: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3)以偏概全: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的方式,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4)张冠李戴: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的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的结果。(5)曲解词义: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时,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导致错误的分析和概括。例如,将原文中的“不取其报”解释为“不知感恩”,从而误导读者。(6)对象错位:在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中,常常涉及到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通过将有些人物与事件进行错位搭配,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误选项,使读者产生误解。例如,将一个事件的主体错误地归因于另一人物,从而改变原文的意思。(7)范围失当:在选项中将原文涉及的范围扩大或缩小,导致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原文可能只提到某人在音乐方面的才能,而选项可能将其扩展到该人在其他领域的成就,或者相反,缩小了原文中描述的范围。(8)偷换概念:在设问或选项中,命题人通过偷换概念,将一个概念替换为另一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导致读者在选择时产生误解。例如,将“手段”与“结果”混淆,或者将描述某一具体事件的句子与更广泛的背景信息混淆,从而影响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解题步骤:第一步:定比对区间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通常按照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设置四个选项。解答时,应依据选项内容,回归文本,筛选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段,锁定比对区间第二步:定比对角度将选项内容与锁定的比对区间的内容相比较,特别是要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设误角度进行细致比对,找出似是而非之处,然后做出是否相符的准确判断。二、文章思路类问答题解法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文章结构是思路的体现。文章思路类问答题包括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包括分析段内的句与句和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全篇的行文思路、论证的结构等。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1.首句分析法。首句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理解和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它侧重于从文章的首句或开篇段落入手,‌通过解析这些关键部分来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结构和逻辑脉络。(1)‌检查首句是否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主题可能是明确的陈述,‌也可能是通过隐喻、‌象征等方式暗示。(2)‌分析首句如何与后续段落建立联系,‌确保文章在逻辑上是连贯的。‌(3)结构引导:‌观察首句是否预示了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并列、‌递进等)‌,‌并检查后续内容是否遵循了这一结构。‌(4)论点支撑:‌如果首句提出了一个论点,‌分析后续内容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这一论点。‌2.‌标志分析法。主要通过识别标志性词语和句子来把握思路。‌这些通常标志性词语和句包括:‌中心句:‌位于段落开头或结尾,‌概括段落主旨的句子。‌过渡句:‌连接不同段落或段落内部不同部分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关键词:‌反复出现或强调的词语,‌通常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总结句:‌总结段落或全文内容的句子。‌标志性短语:‌如“首先”、‌“其次”、‌“最后”、‌“总之”、‌“因此”等,‌这些短语有助于划分文章的结构和思路。3.‌议论分析法。记叙的内容往往在前,这是议论是议论的基础。在叙述描写过程中作者时常插入一些议论抒情句子,也是对前文的叙写加以概括和总结。通过串联这些议论性语句来把握文章思路。三、内容理解问答填空题解法高考文言文内容分析答填空题或填表题大多侧重于对字、句、段的理解,要点是准确。答题思路:1.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解文章的中心句和关键句,这些句子通常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助于快速把握文意和文章的整体框架。2.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进行全局性认识,通过梳理文章的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3.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4.抓重点,准确理解: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抓住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进行准确翻译。5.综合分析,理清因果: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关系2。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甲:论佛骨表【唐】韩愈①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鼻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②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乞以此骨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乙:黄州安国寺记【北宋】苏轼①元丰二年十二月,余白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案,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②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1.可填入乙文第①段画线句方框中的虚词是(

)A.而 B.盍 C.则 D.盖2.对两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认为佛不懂得君臣仁义、父子之情。B.甲文认为佛骨不除,天下人的疑惑难消。C.乙文作者诚心悔悟,希望改正过往的错误。D.乙文作者认为继连应为辞去赐号感到愧疚。3.甲乙两文对佛教的态度截然不同,请依据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态度理由创作背景甲贬斥(1)佛本是夷狄之人,与中国风俗不同;(2)即便佛来朝也只应以外宾之礼相待;(3);(4)朝廷欲将佛骨迎接进入宫禁。乙推崇(1)

;(2)修习佛法令人物我两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1)作者被贬黄州,在安国寺清修五年;(2)

.【答案】1.B2.D3.甲:佛骨污秽不祥不宜入宫廷/灭绝佛骨断绝天下人的疑虑乙:皈依佛门,改过自新/继连为僧十四年不留恋赐衣封号4.文体功能不同:《论佛骨表》是议论文;《黄州安国寺记》是散文。传情达意的特点:《论佛骨表》韩愈针对皇帝佞佛的过分之举的上表,义正词严,风骨劲然,文笔刚劲,大声疾呼采取坚决的反佛措施;《黄州安国寺记》含蓄淡然地写出对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打击仍有不平之意。【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而,连词,表示并列、递进、转折、修饰等关系。B.盍,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C.则,连词,表示承接、因果、转折、假设等关系。

D.盖,副词,表示推想、大概、推测、推断;连词,表示解说原由;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表议论。原文“今虽改之,后必复作。归诚佛僧,求一洗之”,意思是现在即使改了,以后老毛病还会犯,何不皈依佛门,一洗了之呢?根据语境,句子表示反问语气,应用“盍”,排除ACD。故选B。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项.属于曲解词义错误。“作者认为继连应为辞去赐号感到愧疚”错。原文“继连笑着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懂得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最后还是辞谢离开了。听说后我心里有点惭愧”,意思是继连认为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懂得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最后辞谢离开。听说后作者自愧不如,敬仰佩服,而不是继连为辞去赐号感到愧疚。故选D。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重点是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甲:原文“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意思是佛枯朽的指骨,是污秽不祥的死尸的残留部分,怎么可以让它进入宫廷中。据此分析出“佛骨污秽不祥不宜入宫廷”;“乞以此骨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意思是请求将佛骨交给有关部门,扔进火里水里,永远灭绝,断绝天下人的疑虑,杜绝后代人的迷惑。据此分析出“灭绝佛骨断绝天下人的疑虑”。乙:原文“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意思是不铲其根,而只除其枝叶,现在即使改了,以后老毛病还会犯,何不皈依佛门,一洗了之呢,据此分析出“皈依佛门,改过自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意思是继连做和尚第七年被赐予佛衣,又七年被赐予法号,认为“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懂得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最后辞谢离开。据此分析出“继连为僧十四年不留恋赐衣封号”。参考译文:甲:论佛骨表佛本来是不开化的外国人,和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样式不同,嘴里不讲先王留下的合乎礼法的道理,身上不穿先王规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懂得君臣仁义、父子之情。假如他至今还活着,接受他的国君的命令,来到我国京城朝拜,陛下容纳接待他,不过在宣政殿接见一次,由礼宾院设一次酒筵招待一下,赐给他一套衣服,派兵护卫着让他离开我国境内,不许他迷惑百姓。何况他已经死了很久,枯朽的指骨,是污秽不祥的死尸的残留部分,怎么可以让它进入宫廷中?孔子说:“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却离他远远的。”我请求将佛骨交给有关部门,扔进火里水里,永远灭绝,断绝天下人的疑虑,杜绝后代人的迷惑。使天下的人知道圣人的所作所为,远远地超出普通人之上,这岂不是大好事吗?岂不是十分快乐的事吗?佛如果真的灵验,能降下灾祸的话,那么,一切的祸殃,都应加在我的身上,老天爷在上面看着,我绝不后悔埋怨。我不胜感激恳切之至,谨奉上这个表章让陛下知闻,我真是诚惶诚恐。乙:黄州安国寺记宋元丰二年十二月,我任职吴兴地方的太守,由于得罪了权贵,皇上偏爱又不忍心责备我,所以把我降职为黄州地方的团练副职。第二年,即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后。初步安排了一下吃住的地方,收收一路劳累的心思,就开始闭门思过,寻找改过自新的方法。回忆以往的任职经历,觉得都跟那些权贵不是一路人,道不同啊,不是今天才得罪他们的。于是大声叹息说:“正道压不住邪气,个人秉性胜不了歪风,不铲其根,而只除其枝叶,现在即使改了,以后老毛病还会犯,何不皈依佛门,一洗了之呢?”探得吴兴城南边有个安国寺,树木茂盛,竹子修美,有池塘和亭台楼阁,景色不错。过一两天就去烧香打坐,深深的自我反省审察,心灵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身心全空,寻求罪过产生的原因是不可得了,心灵清净,杂念全无,感觉良好。早去晚归了五年的时间。寺庙里有个叫继连的和尚,做和尚的第七年被赐予佛衣,又过了七年,赐予他法号,他打算辞谢离开,他的徒弟与父老乡亲都挽留他。继连笑着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懂得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最后还是辞谢离开了。听说后我心里有点惭愧。元丰七年,我将调离吴兴要到汝这个地方去。继连说:“本寺还没有文记。”请我做一篇记。我推脱不了。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韩愈①韦侯①昔以考功副郎守盛山。人谓韦侯美士,考功显曹,盛山僻郡,夺所宜处,纳之恶地,以枉其材,韦侯将怨且不释□。②或曰:不然。夫得利则跃跃以喜,不利则戚戚以泣,若不可生者,岂韦侯谓哉!韦侯读六艺之文,以探周公、孔子之意,又妙能为辞章,可谓儒者。夫儒者之于患难,苟非其自取之,其拒而不受于怀也,若筑河堤以障屋溜;其容而消之也,若水之于海,冰之于夏日;其玩而忘之以文辞也,若奏金石以破蟋蟀之鸣,虫飞之声。况一不快于考功、盛山一出入息之间哉!③未几,果有以韦侯所为十二诗遗余者,其意方且以入溪谷,上岩石,追逐云月,不足日为事,读而歌咏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不知其出于巴东以属朐䏰②也。于时应而和者凡十人。④及此年,韦侯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和者通州元司马为宰相,洋州许使君为京兆,忠州白使君为中书舍人,李使君为谏议大夫,黔府严中丞为秘书监,温司马为起居舍人,皆集阙下。于是盛山十二诗与其和者,大行于时,联为大卷,家有之焉。慕而为者将日益多,则分为别卷。韦侯俾余题其首。【注】①韦侯:韦处厚,唐文宗朝宰相。②朐䏰:古代县名。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耳 B.矣 C.耶 D.也2.对第③段画曲线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韦侯的诗具有自然清新的意境。B.韦侯的诗歌宁静澹远,平和醇正。C.韦侯的诗方正刚直,针砭时弊。D.韦侯的诗寄托闲适之情。【答案】1.B2.C【解析】1.本题考查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韦侯将怨且不释”意思是韦处厚君一定会怨声载道个不停了,可知此处句末虚词应表已然之判断。已然语气,主要用“矣”字,“矣”相当白话文的“了”A.“耳”,句末语气词,罢了。不符合句意。C.“耶”,表推测,可以翻译为“吗”。不符合句意。D.“也”,句末语气词,常表判断或陈述,不译。不能体现出“已然”这一时间性。故选B。2.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句子含义。C.“方正刚直,针砭时弊”说法有误。“其意方且以入溪谷,上岩石,追逐云月,不足日为事”意思是以入溪谷、上高山、追云逐月,终日赏玩不够为事业,并不能体现出方正刚直的艺术风格和针砭时弊的内容。故选C。参考译文:韦侯韦处厚从前以考功员外郎的职位去守任盛山。人们说韦处厚是俊美之士,原先处于考功司这一重要曹署。开州是偏僻之州,而夺换了韦处厚君原先考功司的显要之职,让他到了这个偏僻的地方,白白委屈了这一人才,韦处厚君一定会怨声载道个不停了。有人说:“不是这样。如果得到好处就心情激动而欢乐,得不到好处就哀伤悲切而哭泣,好像就活不下去了,这说的难道会是韦君吗?韦君读儒家的‘六经’之文,探讨周公、孔子之用心,又能妙为文章,可以说是一个儒者。儒者对于患难,假如不是自取其祸,那么他抵御而不入于其心,就像筑河堤以堵屋檐的流水;他容纳接受并消除患难,就像大海对于水、夏日对于冰;他以赏玩文辞来忘掉患难,就像弹奏钟、磬以破除蟋蟀叫声和蚊虫飞声之困扰,更何况是对待由考功员外郎到开州刺史这瞬间的不快呢!”不久,果然有人拿韦处厚君所做的十二首诗送给我,观其诗意,他当时正以入溪谷、上高山、追云逐月,终日赏玩不够为事业。我阅读并歌咏其诗,真让人想抛弃各种事务去开州和他同游,根本不知道这些诗是出自巴东下属的偏僻之地朐䏰。当时响应而和其诗的共有十人。等到今年,韦君做了中书舍人,在宫廷中给皇帝、太子讲解六经。和其诗的人:通州司马元稹做了宰相,洋州刺史许康佐做了京兆尹,忠州刺史白居易做了中书舍人,忠州刺史李景俭做了谏议大夫,贵州严中丞做了秘书监,武陵司马温造做了起居舍人,都聚集于京城。于是,《盛山十二诗》和它的和者之诗,畅行于当时,聚在一起成为大卷,家家有之。因仰慕而继和者将会日渐增多,那就将其分作别卷。韦处厚君让我在《盛山十二诗》前写序。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①修前伏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薄,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被罢,而台(1)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主簿于台职最卑,介,一贱士也,用不用,当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②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其材,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以此罪介。皆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主薄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今介足未履台门之阙,而已因言事见罢,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③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尝为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以进,太祖不肯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其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之,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亦先审知其可举邪,是偶举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若偶举之,犹宜一请介之所言,辩其是非而后已。④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时好恶而高下者也。而执事始举介曰能,朝廷信而将用之,及以为不能,则亦曰不能,是执事自信犹不果。若遂言他事,何敢望天子取信于执事□?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⑤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选自《文忠集》)【注】(1)台:即御史台,是御史所居官署。宋制,御史台正官有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而主簿只负责收发登记文籍1.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也 B.哉 C.耳 D.矣2.对第②段画线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介虽非负责议事的官员,但他因上书议事被罢职,体现其正直、刚毅的性格。B.石介作为主簿品位不高,仍敢于直言进谏,因此被罢免,说明他没有辜负杜中丞的推荐。C.石介因性格正直、刚明,而上书议事被罢职,恰能说明杜中丞能慧眼识才。D.石介敢于逾越权贵上书谏言,尽管被罢免,也不能辜负杜中丞的知遇之恩。【答案】1.B2.D【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答题应结合语境,揣摩词义,认真分析。在“何敢望天子取信于执事□”中,整体句意是表示反问,其中只有“哉”有此用法,其余三项都表示陈述语气。故选B。2.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D.“也不能辜负杜中丞的知遇之恩”说法有误,原文“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意思是“没有辜负知遇之恩”。故选D。参考译文:(我)欧阳修从前见到您荐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做主簿,最近又听说石介因为上书谈论赦免的事情被罢官,台中于是举荐其他官员代替石介。石介,不过是一个下层士人,任用他与否都不足以妨碍政务。不过我觉得可惜的,是中丞您的举措。石介为人刚直果敢,颇有气节,勉力治学,喜欢明辨是非,实在是好义之士。当初您举荐石介,谈论的人都说您有知人之明,现在听说他被罢免了,(大家)都认为赦免是皇上已经推行的命令,不是关系疏远地位卑下的人应当议论的,以此来给石介归罪,认为他应当被贬。唯独我认为不是这样。在台中这个官署范围内,主簿并不是专职议事的官员,可是大凡官居台中的,必定要以正直刚强明察无畏才算是称职。现在石介还没踏进台中的门槛,就因为上书议事被罢职。这说明您有知人之明,而石介也没有辜负您的知遇之恩。我曾经听年长的人说,赵中令辅佐太祖皇帝的时候,为了某件事需要选择官员,赵中令列出了两位大臣的姓名举荐,太祖不肯任用。过几天太祖又催问人选,赵中令又推荐他们,太祖还是不肯任用。过几天再次催问,还是推荐他们,太祖十分生气,撕烂他的奏章,扔到大殿的台阶上。中令脸色平静,把笏板插进腰带里,慢慢拾起那些碎纸片,放进袖中返回了官邸。过了一段时间太祖又催问,赵中令就修补好那奏章再次举荐,太祖幡然醒悟,最终任用了那两位大臣。赵中令敢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之前确切知道这两位是可用之人,然后确实如此并且无人可以替代。现在您举荐石介,也是因为深刻了解他才举荐他的,还是偶然举荐他的?如果是深刻了解他才举荐他的,那么就不应该就此停止;如果是偶然举荐他,那就应该听从石介所说,明辩是非对错才作决定。并且杜中丞您是皇上直管的大臣,即使皇上喜欢他,如果这个人没有才干,那么您也应当弹劾他并让他离开;即使皇上厌烦他,如果这个人很有才干,您也应该举荐并使他受到重用。并不是随着皇上的个人喜好或者厌恶,决定被任用者职位的高低。起初您推举石介认为他有才能,朝廷信任并将重用他,现在不任用他却说没有才能,这是您不够自信决断的事啊。如果再说其他事情,还能指望皇帝信任您吗?所以说主簿的官职虽然低微,石介虽然是个下层士人,真正值得可惜的是杜中丞您的举措。况且现在罢黜石介另外举荐别人,也一定要选择贤能的人举荐。贤能的人本来就喜欢辩议,如果将他举荐进入台中,他又有进言,那还将罢黜他而另外举荐别人吗?这样一来,那么最终一定会选择一个愚笨暗弱怯懦缄默的人才会停止。我恳请您不要换掉石介而任用别人。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杂说欧阳修夏六月,暑雨既止,欧阳子坐于树间,仰视天与月星行度,见星有殒者。夜既久,露下,闻草间蚯蚓之声益急。其感于耳目者,有动乎其中,作《杂说》。蚓食土而饮泉,其为生也,简而易足。__仰其穴而鸣,若号若呼,若啸若歌,其亦有所求邪?抑其求易足而自鸣其乐邪?苦其生之陋而自悲其不幸邪?将自喜其声而鸣其类邪?岂其时至气作,不自知其所以然而不能自止者邪?何其聒然而不止也!吾于是乎有感。星殒于地,腥矿顽丑,化为恶石。其昭然在上而万物仰之者,精气之聚尔。及其毙也,瓦砾之不若也。人之死,骨肉臭腐,蝼蚁之食尔。其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其精气不夺于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气。随其毙而灭也,可不贵哉!而生也利欲以昏耗之,死也臭腐而弃之。而惑者方曰:“足乎利欲,所以厚吾身。”吾于是乎有感。天西行,日月五星皆东行。日一岁而一周。月疾于日,一月而一周。天又疾于月,一日而一周。星有迟有速,有逆有顺。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为谋,其动而不劳,运而不已,自古以来,未尝一刻息也。是何为哉?夫四者,所以相须而成昼夜四时寒暑者也。一刻而息,则四时不得其平,万物不得其生,盖其所任者重矣。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万世之所治,万物之所利,故日“自强不息”,又日“死而后已”者,其知所任矣。然则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吾于是乎有感。1.下列虚词填入文中第二段横线处,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故 B.亦 C.以 D.然2.作者认为,人“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请根据文意解说这里“精气”的含义。3.请根据文章第四段的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从“日月天星”的运行中得到生命感悟的。【答案】1.D2.“精气”是指人不为利益、欲望等外物所改变的品格(人格、操守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及利国利民的担当精神。(意思对即可)3.作者从“日月天星”各自一刻不停地运转,担负平衡四季、使万物生长的重任,悟得人之君子应学而不止(自强不息、死而后已),以担当使万世太平、为众生谋福利的重任。(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D项,结合“蚓食土而饮泉,其为生也,简而易足”等分析,此题横线处应是转折关系,应该用“然”。句意:然而它们(仍会)把头探出穴外鸣叫,像在悲号又像在呼唤。故选D。2.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也是考查翻译文中重要句子。做此题,需要结合上下文寻找答案。要在语境中理解词语。无论何种词语,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精气”,结合“其精气不夺于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分析,他们的精气若不被外物改变,便会积聚于内成为思想,表现于外成就功业,写在纸上成为文章,灿然光耀于百世之前而又能受到百世之后人们的仰慕,不像星星的精气会随着它们的陨落而消亡,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即可。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解答时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重点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这是解答的关键。文章第四段“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为谋,其动而不劳,运而不已,自古以来,未尝一刻息也”“一刻而息,则四时不得其平,万物不得其生,盖其所任者重矣”描述了“日月天星”不辞辛苦而作出的贡献,由此发出“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的感慨,“万世之所治,万物之所利”就是“君子”要担当的重任。译文:夏天的六月,暑雨过后,我(欧阳子为作者自称)坐在树间,仰望天空与月亮、星星的运行,看到有星星陨落。夜已深,露水滴落,听到草丛间蚯蚓鸣叫之声更加急促了。耳闻目睹这一切,我的内心有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篇《杂说》。

蚯蚓吃泥土、喝泉水,它们的生活简单而又容易满足。然而它们(仍会)把头探出穴外鸣叫,像在悲号又像在呼唤,似在长啸又似在歌唱,(难道)它们也有欲求吗?抑或是它们的欲求容易得到满足而自得其乐呢?或是为自己鄙陋的生命感到痛苦而悲叹自己的不幸呢?再或是喜欢自己的声音而得意地鸣叫给同伴听呢?又或是它因节气的变化而气血运动,既不明白自己为何而鸣又不能停止鸣叫呢?它为什么会如此聒噪不止啊!我对此深有感触。

流星陨落到地上,腥臭粗糙的殒石,变成了丑陋的石头。它们在天上灿然闪耀时能得到万物的景仰,是因为精气凝聚在身的缘故;等到它们跌落到地上,连破砖碎瓦都不如。人死后,骨肉发臭腐烂,成为蝼蚁的食物而已。人比万物高贵的地方,也是在于精气。他们的精气若不被外物改变,便会积聚于内成为思想,表现于外成就功业,写在纸上成为文章,灿然光耀于百世之前而又能受到百世之后人们的仰慕,不像星星的精气会随着它们的陨落而消亡。这岂不是很可贵吗?但是若活着的时候被利益、欲望冲昏了头脑、耗尽了心血,死后便同样会发臭腐烂而被丢弃。然而糊涂的人说:“)然而糊涂的人说:“满足(自己的)利益、欲望,以此来厚待自己。”我对此深有感触。天从东向西运行,日、月、五星都从西向东运行。太阳一年转一圈。月亮比太阳快,一月转一圈。天又比月亮快,一天转一圈。星星有慢有快,有逆行的有顺行的。这四者,各自运行自己的而似并无商量,它们运转而不疲倦,运行而不停止,自古而今,一刻不曾停息。这是为什么呢?这四者,相互依赖而形成昼夜、四季、寒暑。(如果)停息一刻,则四季不能平衡,万物不能生长,所以它们的责任重大。人群之中有君子,他们肩负的责任也是很重的。(要)担当使万世太平、为众生谋福利的重任,所以(君子)说“自强不息”,又说“死而后已”,(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啊。既然如此,那么君子的学习,难道可以有一天懈怠吗?我对此深有感触。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送孙正之序王安石①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②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①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②,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乎释、老③,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③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韩之心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为绝域也。北辕而首之,苟不已,无不至。孟、韩之道去吾党,岂若越人之望燕哉?______,予未之信也。______,予亦未之信也。④正之之兄官于温,奉其亲以行,将从之,先为言以处予。子欲默,安得而默也?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注释】①诎:同“屈”。②杨、墨:杨: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墨:墨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③释、老:即佛教与道教。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之邪 B.也哉 C.矣乎 D.焉尔2.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与众人的区别在于坚定志向不从时俗。B.孟子和韩愈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成为君子。C.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定志向改变世俗D.君子要超越众人使自己能在当世显露出来。3.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请把它放回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A.第②段开头 B.第②段结尾 C.第③段结尾 D.第④段开头4.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③段的两个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日得志于吾君

②以正之之不已③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④而不至焉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答案】1.D2.A3.B4.D【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意思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自己的见解,他并不是自私自负的表现,是因为圣人之道在里面”,此处“在”后需要宾语,四个选项中,只有“焉尔”可以解释为“这里”“里面”,故排除ABC。故选D。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B.“孟子和韩愈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成为君子”错误,选项强加因果,语段中无法看出孟子和韩愈成为君子是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且第二段中“学术修养深厚”是君子得到君主信任时可以改变世俗让人们走向圣人之道的原因。C.“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要……改变时俗”错误,文中说的是“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意思是“他们得到君主的信任时,就立即改变世俗而让人们走向圣人之道”,并非是“穷困潦倒时”。D.“君子要超越众人使自己能在当世显露出来”错误,选项说法无中生有,文中说的是“使真正的儒家学说能够在当世盛行”,而不是使“君子”显露出来。故选A。3.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思路。“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句意:唉!我看现在的世道,带着高高的圆顶帽子,穿着飘动的宽大衣裙,坐下来就谈论尧的语录,站起来就模仿舜的动作,却不把孟、韩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和普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对那些“带着高高的圆顶帽子,穿着飘动的宽大衣裙,坐下来就谈论尧的语录,站起来就模仿舜的动作”的公卿贵族进行批评,与第二段所写的君子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孙正之的褒扬和勉励。所以放在第②段结尾最合适。故选B。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衔接排序。浏览第③段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是说孙正之坚持孟韩的思想;分析四个句子,这四个句子是说孙正之求学和得志,按照逻辑顺序来看,应是先说求学,再说得志,即②在前,①在后,排除AB;④“而不至焉”意思是“学不到孟、韩的学问”,与前面“苟不已,无不至”的类比连接,故放在前面,与②相连,说明孙正子求学不止,定会学到孟韩的学问;③“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意思是“真正的儒家学说不在当时盛行起来”,这是说孙正之得志后必然会推行儒家学说,故放在后面,与①相连,排除C。故选D。参考译文:时俗流行什么就认为什么是对的,这种人是普通人;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己见,这种人是君子。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自己的见解,他并不是自私自负的表现,是因为圣人之道在里面。君子穷苦困窘的时候,却不愿意让自己屈从时俗,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认为时俗能胜过圣人之道。所以他们得到君主的信任时,就立即改变世俗而让人们走向圣人之道,这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学术修养很深,他们的志向非常坚定。时俗都崇尚杨朱、墨子的学说而自己认为这些学说不对的,只有孟轲;时俗都崇尚佛家及老庄学说,而自己认为这些学说不对的,只有韩愈。像孟、韩二人,可以算得上学术修养深而且志向坚定,不认为时俗能胜过圣人之道呵。可惜他们不被君主信任,使得真正的儒家学说(儒者的作用)不能够在当世盛行起来(显示出来),但是他们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很杰出了。我在扬州做官,交了个朋友叫孙正之。他奉行古人的学问,又擅长写古文,我知道他能够把孟、韩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而不动摇。越地的人看燕地,觉得那是绝远的地方,但是只要驾着马车向北出发,只要不停,肯定能走到。孟子、韩愈的学说和我们的距离,哪里有越地人看燕地的距离那么远呢?凭借孙正之的求学不止,如果学不到孟、韩的学问,我不相信。孙正之的哥哥在温州做官,带着他们的母亲一起上任,正之也将要跟着去,动身前他先写了篇文章来激励我。我打算沉默,沉默得了吗?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六、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送杨寘序欧阳修①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②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秋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之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③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______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注]①引:一种乐曲体裁,这里用作量词。②雍雍:鸟的和呜声。③道:通“导”,疏通。④荫调:凭上代功勋而做官。1.可填入第③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A.而 B.则 C.然 D.以2.以下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向友人孙道滋学琴治好了疾病。B.孔子、屈原等古人将情思寄托于琴声中。C.作者认为听琴学琴等同于研读儒家经典。D.作者劝杨真以琴治心病来帮助治疗身疾。【答案】1.A2.D【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具体分析,依据所要填虚词的语境“且少又多疾,南方少医药”分析可知,“且少又多疾”和“南方少医药”是两者具有转折意味的两个文句,故需要一个具有转折意味的虚词,据此可排除D项;从语意上看,“而”“则”“然”三个虚词都有表示转折的用法,都适用,但从搭配上看,“而”更适合和“南方少医药”搭配,更能突出“其多病、少药”的状况。故选A。2.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项,“作者通过向友人孙道滋学琴治好了疾病”理解错误。依据原文“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分析可知,作者感到很快乐,浑然不觉自己还有病在身上,但并不意味着“治好了疾病”。B项,“孔子、屈原等古人将情思寄托于琴声中”理解有误。原文的意思是“它的深沉的忧虑和悠远的思绪,像是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感慨、愤激,像是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但并不意味着“孔子、屈原等古人将情思寄托于琴声中”。C项,“作者认为听琴学琴等同于研读儒家经典”理解有误。原文的意思“纯厚、古雅、淡泊的音色,却跟孔子的文章、《易经》所表现的忧患,没有什么区别”,并不意味着“学琴等同于研读儒家经典”。D项,依据原文意思“然而要平静他的心思,疗养他的疾病,那么弹琴也能够收到一点好处吧!”分析可知,“作者劝杨真以琴治心病来帮助治疗身疾”理解正确。故选D。参考译文:我曾经得了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没有医治好。后来在朋友孙道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几支宫声曲子,时间一久就感到很快乐,浑然不觉自己还有病在身上呢。

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发出的声调)大的是(浑厚较浊的)宫声,小的是(圆清急畅激愤或高昂的)羽声,按着琴弦迅急弹奏,曲调也突然随之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晚发生了大风大雨;有时象旷夫、寡妇的叹息声,又好像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它的深沉的忧虑和悠远的思绪,像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感慨、愤激,像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喜、怒、哀、乐的情绪,一定深深地打动人家的心弦;纯厚、古雅、淡泊的音色,却跟尧舜三代的语言、孔子的文章、《易经》所表现的忧患、《诗经》所包含的怨恨讽刺,没有什么区别。它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那么,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我的朋友杨君,喜欢研究学问,很会写文章,屡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考中。等到依靠祖上的官勋,才调到剑浦去做了县尉。小小的剑浦在东南面几千里路以外,在这种情况下,他是确实有不平的地方。并且从小又多疾病,可是南方缺少名医良药,风俗饮食与中原两样。以他多病的身体,抱着不平的心思,却生活在风俗不同的地方,哪里能够长久地沉闷下去呢?然而要平静他的心思,疗养他的疾病,那么弹琴也能够收到一点好处吧!因此我写了这篇谈琴的文章来给他送行,并且邀请孙道滋喝洒,弹琴,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