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基础知识1.书中诗词巧积累。(1)境遇不同,诗人借景色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张继以“,江枫渔火对愁眠”抒发自己的愁绪;纳兰性德以“风一更,雪一更,,”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暖风熏得游人醉,”是林升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顾寻欢作乐的愤慨;“我劝天公重抖擞,”是龚自珍对国家能够涌现人才的渴望。(3)我们可以从诗词中汲取智慧:孔子用“,,是知也”告诉我们学习要踏实认真、实事求是;朱熹用“问渠那得清如许?”提醒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2.结合语境,写下阅读感言。ㅤㅤ中国少年应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的huīhuáng历史,中华文明的qízhēnyìbǎo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底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与成语不能一一对应的一项是()A.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铭记为人民牺牲的革命先烈。(饮水思源)B.遇事不果断,前怕狼后怕虎,就会错过很多机会。(畏首畏尾)C.采取任何损害两国经贸关系的措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小失大)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B.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很讨人喜欢。C.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5.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龟山电视塔高221.2米,坐落于武汉市龟山之巅、长江和汉江的交江处,是武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及城市地标。(列数字)B.随着武汉市区的不断发展,一座座跨江大桥应运而生,如青山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等。(举例子)C.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打比方)6.下列句子中,没有同时运用对比和静态描写方法的一项是()A.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对比,动态B.夜晚,没了白天的喧嚣,一片宁静伴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对比,静态C.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对比,静态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慈母情深》中母亲的工作环境与《父爱之舟》中父子逛庙会的情景都是场景描写,前者突出了母亲挣钱的不易,后者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温情。B.“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运用了活泼的语言来介绍松鼠的样子。C.白居易在《山居秋暝》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秋天晚上山间美好和谐的景象。8.根据情节图、插图、阅读记录卡、评论选一选它们说的分别是哪个故事。A.《三兄弟牵金牛》B.《梁山伯与祝英台》C.《玉兔入月宫》D.《牛郎织女》听到传说,分头准备
齐心协力,牵到金牛
各自盘算,丢了金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去天河搭桥了。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静静地听,能听到他们说话。作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二、阅读理解阅读文言文短文,完成练习。读书须有疑ㅤㅤ读书,始①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②,以至融会贯通③,都无所疑,方④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⑤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ㅤㅤ【注释】①始:开始。②释:明了。③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领悟。④方:才。⑤教:让。9.文中描述的读书过程是怎样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10.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题目“读书须有疑”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表达的意思相近,告诉我们不要完全相信书本知识,要在读书的同时进行思考。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与“有疑,却要无疑”的意思是相互矛盾的。C.我们带着疑问读书,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对书本知识消化的过程,解决了疑问,就真正读懂了书。11.文中告诉了我们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知新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学贵有疑阅读材料,完成练习。ㅤㅤ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小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关于读书的问卷调查。ㅤㅤ【材料一】为什么读书?ㅤㅤ【材料二】平均一年阅读的书籍本数本数15本以上10﹣15本5﹣10本5本以下占比19.6%12.3%38.5%29.5%影响阅读的因素因素没时间借不到书不知道读哪些书不善于阅读其他占比57.6%26.6%8.4%6.7%1%ㅤㅤ【材料三】校园的“爱上读书”论坛曾流传过这么一段对话:ㅤㅤ书卷气: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ㅤㅤ墨香书客:当我牙牙学语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不记得吃过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12.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①从材料一可知,大部分人读书是为了通过阅读拓展知识。②从材料二可知,平均一年阅读10本书以上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③在影响阅读的因素中,“没时间”这一因素的占比达到了一半以上。13.下面对材料三中的对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从小就应该多阅读书籍,这样长大了才不会忘记。B.阅读对人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多阅读书籍,人的思想会发生改变。C.读书和吃饭一样,细嚼慢咽地阅读,才能领会书中的意思。14.材料二中有一项影响阅读的因素是“不知道读哪些书”,请你结合第八单元的学习,给大家介绍两种选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见过骆驼图书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一探究竟吧!骆驼图书馆ㅤㅤ①撒哈拉是一个男孩,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同名,自然,他更不知道自己就踩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ㅤㅤ②每当太阳映过沙丘,他都会飞奔向最远的沙凹处,希望看到那两头熟悉的骆驼,可惜,快一年了,这一幕始终没出现。ㅤㅤ③虽然如此,撒哈拉却并未放弃,他会一整天都守候在那块稍微平坦的地方,翻开一本破旧的书,一字一字地反复阅读。他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光芒,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在他眼前跳跃,尽管在过去的岁月里,他已经翻阅过无数遍。ㅤㅤ④部落里的长者从来没有批评过撒哈拉,即便最严厉的父亲也从未阻碍撒哈拉的举动,因为他们和撒哈拉一样,也很怀念曾经的那两头骆驼,而那两头骆驼的主人便是奥利奇——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ㅤㅤ⑤那两头骆驼每周总会在星期二准时出现,一大早便停在那个叫塔里的沙丘下,等待周边部落的少年前来借阅图书,奥利奇是一个神一般的人,至少在孩子们心中是这样,他要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便可以直接归还,没有人反对,大家都不希望图书因为离开骆驼图书馆而流离失所。ㅤㅤ⑥可是,因为撒哈拉对书的热爱,有一次,在黑暗已经笼罩大漠,奥利奇赶着骆驼要离开时,撒哈拉终于鼓足勇气伸出了右手,他要借书,并且发誓,在下周这个时候,一定亲手把书放回骆驼图书馆。ㅤㅤ⑦奥利奇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还是被撒哈拉的真诚所感动了,他从骆驼背上抽出一本书交到撒哈拉手里,还用力地拍了拍撒哈拉的肩,说:“你要知道,骆驼图书馆是撒哈拉部族的希望,很多和你一样的孩子都希望能读书,能通过书本了解世界,走出文化的荒漠。”ㅤㅤ⑧所以,撒哈拉从未忘记保护好手中的书,尽管这本书连封面都没有,但他却视若珍宝,骆驼图书馆有一句口号,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ㅤㅤ⑨然而,世间有许多事都事与愿违,就在撒哈拉借走书的第三天,全部落的人突然搬迁了,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但父亲粗壮的手却没能让他如愿。ㅤㅤ⑩当一位旅客把撒哈拉与骆驼图书馆的故事登在报纸上后,瞬间让全世界震动,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撒哈拉的故事,并且还专门组队运送了上千册图书,再配上数十头骆驼,一个新的骆驼图书馆如喷薄而出的朝阳,瞬间照亮了撒哈拉沙漠的每一个角落……ㅤㅤ⑪多年后,撒哈拉成为骆驼图书馆的管理员,每当有人过来借阅图书,他都会虔诚地说一句话,不要让撒哈拉永远是文化的荒漠。(作者谢素军,选用时有删改)15.语言积累: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①流离失所:②视若珍宝:16.信息提取:填写《骆驼图书馆资料卡》创始人图书馆的口号到塔里的时间借阅图书的要求17.内容探究:第⑤自然段,在孩子们心中奥利奇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奥利奇会在每周周二准时出现。B.他懂得很多知识,他总是神神秘秘地出现,离开后做什么也很神秘。C.他是骆驼图书馆的管理员,给大家带来了知识,大家都很敬重他、喜欢他。18.品味语言:①他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光芒,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在他眼前跳跃,尽管在过去的岁月里,他已经翻阅过无数遍。(提示:句中从什么方面描写人物?你感受到人物有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个新的骆驼图书馆如喷薄而出的朝阳,瞬间照亮了撒哈拉沙漠的每一个角落……(提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语言表达:①第⑨自然段,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他当时在想:②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骆驼图书馆的这句口号的。三、习作心声坊(任选一题)20.习作①题目:伴我成长ㅤㅤ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多有形、无形的事物伴随着我们,一本好书、一句关怀、一场比赛、一个兴趣爱好……在它们的陪伴下,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了,成长的步伐更坚定有力了。先补充题目,再写一写你们之间的故事,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②仔细观察如图的漫画,在看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月落乌啼霜满天;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直把杭州作汴州;不拘一格降人材(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分析】(1)考查古诗文默写。根据“江枫渔火对愁眠”可知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根据“风一更,雪一更”可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考查古诗文默写。根据“暖风熏得游人醉”可知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根据“我劝天公重抖擞”可知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考查古诗文默写。根据“是知也”可知出自《论语》。根据“问渠那得清如许”可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全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故答案为:(1)月落乌啼霜满天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直把杭州作汴州不拘一格降人材;(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有源头活水来。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2.【答案】辉煌;奇珍异宝【解析】【分析】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左右结构:辉、煌、珍。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奇、异、宝。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故答案为:辉煌;奇珍异宝。【点评】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3.【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成语。
A.吃水不忘挖井人:喝水的时候不忘记挖井的人。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正确。
B.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正确。
C.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因小失大:为了小利益,却损失了大利益。结合释义可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应的成语是“自作自受”。有误。故答案为:C。【点评】谚语是流传民间的通俗简练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一般带方言性质。平时应注意谚语、俗语的积累,理解谚语、俗语的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4.【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了标点符号。A、C正确。
B.有误,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如: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很讨人喜欢。故答案为:B。【点评】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5.【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了说明方法。A、B正确。
C.有误,作者把“地球的体积”与“太阳的体积”进行了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答案为:C。【点评】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必须要通过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和分析。说明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等,要根据文中的句子去判断说明方法。6.【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写作手法。A.“月夜”和“暗夜”对比,“翩翩飞舞”是动态描写,写出了暗夜中萤火虫飞舞的美。这运用了对比描写和动态描写,
B.“夜晚”和“白天”对比,写出了夜晚的景色,是静态描写。这运用了对比描写和静态描写
C.“白光”和“灯光”对比,写出了月光下院子的景象,是静态描写。这运用了对比描写和静态描写故答案为:A。【点评】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等,仔细阅读句子,找出从哪几方面描写景物的,判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景物描写方法。平时要多练习,多积累,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课文理解。A、B正确。
C.“秋天晚上山间美好和谐的景象”错误。应改为“秋天傍晚山间美好和谐的景象。”有误。故答案为:C。【点评】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课文的内容。8.【答案】A;C;D;B【解析】【分析】考查知识百科。根据图片、阅读卡可知,图一说的是《三兄弟牵金牛》;图二有兔子、月亮上有宫殿说的是《玉兔入月宫》;图三“七月七、喜鹊”说的是《牛郎织女》;图四说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答案为:ACDB【点评】百科知识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能力的检查,包括历史、地理、文学常识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作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平时要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这样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答案】9.渐渐有疑;节节有疑;融会贯通;都无所疑。10.B11.C【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9.考查内容理解。由“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可知,(1)处填“渐渐有疑”,(2)处填“节节有疑”;由“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可知,(3)处填“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故答案为:渐渐有疑;节节有疑;融会贯通;都无所疑。10.考查内容理解。A、C正确。B.有误。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读书不会发问的人,要教给他发现问题的方法。有疑,却要无疑:学会了提问,就要想办法解决疑问。结合意思可知,这两句话并不矛盾。
故答案为:B。11.考查名言警句、内容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告诉我们要善于提问。
A.温故知新: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指通过回忆过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现在提供参考。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出自《论语》,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此句强调了学习中实事求是的精神。
C.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持有多疑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和探索。
结合释义可知,C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答案】12.正确;错误;正确13.B14.①了解自己的阅读偏好: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喜欢的阅读类型,比如小说、传记、历史、科幻等,以及你感兴趣的主题,如爱情、冒险、探险、科技等|②向他人寻求建议:你可以向周围的朋友、家人或同事等人寻求意见,因为他们通常对你的阅读喜好有一定的了解,可能会推荐一些符合你口味的好书。【解析】【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1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①正确。根据材料一图表可知,大部分人读书是为了通过阅读拓展知识。
②有误,根据材料二平均一年阅读的书籍本数表中数据可知,平均一年阅读10本书以上的人数为12.5%,未占到总人数的一半。
③正确。从材料二可知,平均一年阅读10本书以上的人数为57.6%,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
故答案为: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1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材料三中的对话提到:“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这说明阅读不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而是为了拓展知识、改变思想。因此,选项B正确地表达了这一思想。选项^和C都没有在对话中提到,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B。14.考查推荐介绍。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种选出的方法。如:了解自己的阅读偏好: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喜欢的阅读类型,比如小说、传记、历史、科幻等,以及你感兴趣的主题,如爱情、冒险、探险、科技等。
故答案为:①了解自己的阅读偏好: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喜欢的阅读类型,比如小说、传记、历史、科幻等,以及你感兴趣的主题,如爱情、冒险、探险、科技等;
②向他人寻求建议:你可以向周围的朋友、家人或同事等人寻求意见,因为他们通常对你的阅读喜好有一定的了解,可能会推荐一些符合你口味的好书。【答案】15.无处安身,四处流浪;形容十分珍爱,将其当成无价之宝16.奥利奇;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星期二早上;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便可以直接归还。17.B18.句中从神态方面描写人物我感受到人物有喜欢读书,读书认真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从中体会到新的骆驼图书馆给人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欢乐19.我要兑现承诺,和奥利奇说好下周二还书,不能一走了之,这是不守信用的表现;我的理解是: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也就是说,要想治理沙漠,就要有文化知识,只有人们有了文化,才懂得怎样改变沙漠,才能让沙漠为人们服务【解析】【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15.考查对词语的理解。①结合文章语句“看完之后便可以直接归还,没有人反对,大家都不希望图书因为离开骆驼图书馆而流离失所。”联系上下文可知,“流离失所”:指无处安身,四处流浪。②结合文章语句“撒哈拉从未忘记保护好手中的书,尽管这本书连封面都没有,但他却视若珍宝,骆驼图书馆有一句口号,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可知,“视若珍宝”:形容十分珍爱,将其当成无价之宝。
故答案为:无处安身,四处流浪;形容十分珍爱,将其当成无价之宝。1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根据句子“部落里的长者从来没有批评过撒哈拉,即便最严厉的父亲也从未阻碍撒哈拉的举动,因为他们和撒哈拉一样,也很怀念曾经的那两头骆驼,而那两头骆驼的主人便是奥利奇——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所以,撒哈拉从未忘记保护好手中的书,尽管这本书连封面都没有,但他却视若珍宝,骆驼图书馆有一句口号,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那两头骆驼每周总会在星期二准时出现,一大早便停在那个叫塔里的沙丘下,等待周边部落的少年前来借阅图书,奥利奇是一个神一般的人,至少在孩子们心中是这样,他要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便可以直接归还,没有人反对,大家都不希望图书因为离开骆驼图书馆而流离失所。”可概括出答案。
故答案为:奥利奇;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星期二早上;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便可以直接归还。17.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给出的选项可知,第⑤自然段,在孩子们心中奥利奇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的原因,选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他懂得很多知识,他总是神神秘秘地出现,离开后做什么也很神秘。可结合第⑦自然段内容来理解。奥利奇是一个懂得很多知识的人,并没有写他总是神神秘秘地出现,离开后做什么也很神秘。
故答案为:B。18.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通读短文可知,①他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光芒,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在他眼前跳跃,尽管在过去的岁月里,他已经翻阅过无数遍。这句话从神态方面描写人物。我感受到人物有喜欢读书,读书认真的特点。
②一个新的骆驼图书馆如喷薄而出的朝阳,瞬间照亮了撒哈拉沙漠的每一个角落……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从中体会到新的骆驼图书馆给人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欢乐。
故答案为:句中从神态方面描写人物我感受到人物有喜欢读书,读书认真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从中体会到新的骆驼图书馆给人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欢乐19.考查扩展些话。通读短文可知,①第⑨自然段,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他当时在想:我要兑现承诺,和奥利奇说好下周二还书,不能一走了之,这是不守信用的表现。
②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骆驼图书馆的这句口号的。根据句子“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环境质保承诺书3篇
- 建设施工合同的变更与赔偿3篇
- 助理的转正工作总结(3篇)
- 银行经理个人述职报告10篇万能范文
- 后浇带施工合同工程索赔流程3篇
- 新学期学生会生活部工作计划
- 交易意向金协议3篇
- 废船销售合同3篇
- 励志演讲稿1000字(18篇)
- 食堂经营承包方案策划书
- 台达DELTA变频器VFD-EL系列使用说明书和手册(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2025年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度英语课件容貌焦虑
- 神经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城市违建拆除施工方案
- 复色激光光谱分析研究
- 农药代销协议书模板
- 《电力中长期交易合同示范文本(2022年修订版)》
- 小学班会 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班会 课件
- 3.2平均数的计算(1)(教学课件)五年级数学上册 沪教版
- 2024年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