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疾病防治_第1页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_第2页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_第3页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_第4页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氏沼虾及青虾的疾病

诊断与防治一、莫格球拟酵母菌病(罗氏沼虾亲虾暴发病)(Torulopsis

mogiidiseaseofgiantfreshwaterprawn症状:病虾体表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体色较深,不透明,部分病虾步足变红,肝胰腺肿大,发白或糜烂。流行及危害:危害温室越冬的罗氏沼虾亲虾。具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镜检,作病虾的肝胰脏、鳃丝等涂片,或取淋巴液进行染色,可见该菌体。细胞芽殖细胞病因:莫格球拟酵母菌感染。预防:无好的治疗方法。1、虾池使用前,用盐酸去污,清水冲洗后,用100mg/l新洁尔灭清洗2~3小时,用清水洗后再用。2、亲虾进越冬池前用20mg/l福尔马林浸洗15分钟。3、定期检疫,半月一次抽取亲虾心脏血液镜检,防止疾病发生。4、保持水温稳定,一般以23~24℃为宜,越冬饲养期间,在饲料中加一些药物如大蒜等。一、莫格球拟酵母菌病(罗氏沼虾亲虾暴发病)(Torulopsis

mogiidiseaseofgiantfreshwaterprawn二、黑斑病(Blackspotdiseaseofprawn)病因:该病主要由一些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侵袭所致,由于人工感染没有成功,且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剌激及营养失衡也会导致该病,故认为该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症状:体表甲壳出现黑斑或溃疡小孔,严重感染时可穿透甲壳进入软组织,流行及危害:幻虾和成虾均可发病,一般病轻时,可随着蜕壳生长自愈,病重时,会造成蜕壳受阻而死亡。诊断:根据症状表现初步诊断。预防:降低放养密度,避免虾体受伤;养殖池定期用0.25mg/l三氯异氢尿酸泼洒消毒。治疗:用25mg/l福尔马林全池泼洒,12小时后换水1/2或1/3,24小时后,再用1次,同时在饲料中加土霉素及蜕壳素投喂,土霉素用量为500mg/kg饲料,连喂2周。二、黑斑病(Blackspotdiseaseofprawn)三、白体病

(Whitebodydiseaseofgiantfreshwaterprawn)病因:尚不清楚。症状:症状多由尾部开始,发病初期,病虾尾部只有几块小白斑,然后由后向前扩展,最终除头部外整个机体发白,肌肉呈坏死状,失去弹性,活动减弱,摄食能力降低,逐渐死亡。流行及危害:该病仅在幼苗发生,轻者阻碍生长,重者引起死亡。诊断:根据发病对象及症状进行诊断。预防:现无有效治疗方法。建议,定期泼洒生石灰;发病初期,每666.7m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3:1)200~250g全池泼洒1次,同时投喂土霉素,用量为500mg/kg饲料,并添加适量维生素C和E投喂,连续投喂3~5天。三、白体病

(Whitebodydiseaseofgiantfreshwaterprawn)四、细菌性坏死症

(Bacterialnecrosioofgiantfreshwaterprawn)病因: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症状:发病初期病虾摄食减少,肠道无食,体色异常,呈蓝白色,体表及附肢有粘附物,出现黑色病灶,附肢变形。流行及危害:主要发病对象是罗氏沼虾育苗期间的Ⅳ-Ⅴ期幼体,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快,死亡率可达100%。诊断:根据发病对象及症状进行诊断。预防:罗氏沼虾的孵化用水应预先沉淀过滤并消毒;育苗期间定期用漂白粉1mg/l全池泼洒消毒,每月2次。治疗:发病池用三氯异氯尿酸泼洒,用量为0.2~0.3mg/l,隔天1次,连用2~3次。四、细菌性坏死症

(Bacterialnecrosioofgiantfreshwaterprawn)注意:三氯异氢尿酸用药时间应选择晴天的9~15时为宜,以避免傍晚用药,造成虾浮头。五、弧菌病(Vibriosisoforientalriverprawn)病因:由弧菌中的一些菌如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等感染所致。症状:无明显症状,少数病虾表面有少量似粘液的物质。体色略呈灰白色,发病后虾摄食下降,临死前活动迟缓。剥离虾壳,可见肝胰腺颜色略深,肌肉也显得浑浊。流行及危害:该病多发于秋季,多见于青虾成虾养殖池中,死亡率可达30~50%。诊断:根据虾的摄食情况及死前症状进行初步诊断;采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对病虾的肝胰腺及肌肉等组织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细菌生长特性进行鉴定并确诊。预防:养殖池水用1.5mg/l生石灰全池泼洒,或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投喂0.5~1.0g/kg饲料。治疗:发病池泼洒三氯异氯尿酸0.2~0.3mg/l,隔天1次,连用2~3次,同时投喂药饵,1~2g强力霉素/kg饲料,每天1次,连用5~7天。五、弧菌病(Vibriosisoforientalriverprawn)六、烂鳃病(Gill-rotdiseaseofprowan)病因:由细菌引起。症状:病虾鳃丝发黑并出现局部溃疡,其余则无明显病变。流行及危害:罗氏沼虾及青虾养殖池中发生,发病时间为夏秋季,病虾因呼吸受阻而死亡,日死亡率可达6~10%。诊断:肉眼检查病虾鳃部及其他部位,根据症状进行诊断。治疗:用0.2mg/l三氯异氢尿酸或0.3mg/l优氯净全池泼洒,每天1次,1周后用15mg/l生石灰泼洒1次。预防:保持合理放养密度,保持水质清新;定期用15mg/l生石灰消毒;发病季节,用漂白粉1mg/l全池泼洒,每月1~2次。六、烂鳃病(Gill-rotdiseaseofprowan)七、红肢综合症

(Redledsyndromelfgiantfreshwaterpraw)病因:虾体受伤后由细菌或真菌感染而引起。症状:虾摄食量减少,行动迟缓,尾扇末端肿胀、溃烂,尾扇红色,当病灶蔓延到第六腹节时,病虾就会死亡。流行及危害:越冬的罗氏沼虾亲体,有传染性,可导致亲虾批量死亡。诊断:尾扇及游足发红是该病的典型症状。预防:挑选亲虾应在水温20℃以上进行,体质应健壮;虾池使用前用福尔马林浸泡24小时,或用高浓度漂白粉消毒;定期检查病情,坚持每天排污并适量换水。治疗:病虾较少时,可采取手术治疗,捉住病虾(不能握头胸部),将尾扇平放在木板上,用手术刀背轻轻刮压扇面,将溃疡物刮出,之后用3%双氧水消毒病区1分钟,放回养殖池。一般一次即可治愈。七、红肢综合症

(Redledsyndromelfgiantfreshwaterpraw)八、水霉病(Saprolegniusisofprawn)病因:当机体体质较弱,尤其是受伤后,受水霉侵袭而发病。症状:初期在病虾尾部及附肢有不透明的白色小斑点,继而扩大,严重时遍及全身,最后导致死亡。越冬的罗氏沼虾则多表现为尾扇和头胸甲出现溃疡性黑斑。流行及危害:青虾和罗氏沼虾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虾苗和越冬的罗氏沼虾亲虾。诊断:根据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在镜下可见菌丝体或孢子;取下病灶,在培养基上培养(25~30℃,48h),有大量菌丝体长出。预防:池水先用0.5mg/l三氯异氢尿酸消毒;坚持每天排污和换水。治疗: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效果较好。注意:虾苗一旦发病,因传染性强,病程短,应隔离抛弃病虾,如大部分虾苗染病,则全部抛弃。八、水霉病(Saprolegniusisofprawn)九、固着类纤毛虫病

(Sessilinasisofgiantfreshwaterprawn)病因:主要由钟形虫、聚缩虫、累枝虫寄生所引起。症状:病虾体表、鳃、附肢、眼柄及卵的表面附着有白色棉絮状物,当虫体寄生在鳃部时,可使鳃变黑,鳃丝腐烂,甚至坏死。流行及危害:该病在罗氏沼虾繁殖及育苗期最为常见,春夏季在成虾池中也时有发生。诊断:将病虾捞出置于清水盆中,可见体表附着有白色棉絮状物在水中活动;取卵或幼虾在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倒钟形虫体。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查,及时处理九、固着类纤毛虫病

(Sessilinasisofgiantfreshwaterprawn)治疗:

1、发现此病,大量换水,降低水的硬度和有机质;

2、福尔马林25mg/l浸浴12h后换水;

3、5~10mg/l高锰酸钾浸浴4~24h;

4、戊二醛2.5mg/l浸浴6~8h也有较好疗效;

5、成虾池可泼洒0.5mg/l硫酸铜,同时投喂蜕壳素,促进蜕壳。九、固着类纤毛虫病

(Sessilinasisofgiantfr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