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招收对象、学制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专业代码590107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中职相关专业毕业学生。学制三年二、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从事本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以营养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技术方法,从事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营养与保健、营养配餐指导以及食品加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就业面向1.初始岗位食品检测、监管:食品质量监督部门、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卫生防疫与疾病控制部门或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等岗位;食品营养指导:营养与食品服务部门、医院、学校、疗养(养老)院、社区等的营养配餐、营养膳食指导和健康咨询等岗位;教学单位及相关实验室的实验工作或食品营养新产品开发、产品营销等岗位。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行业的食品加工岗位;发展岗位食品企业的食品包装、保藏岗位;食品流通企业的食品物流管理和食品营销岗位。三、专业培养要求(一)知识要求1.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分析化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食品感官检验、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营养与配餐、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食品加工等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3.熟悉食品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标准、政策、法规以及质量管理知识;4.熟悉食品营销知识。(二)能力要求1.专业能力(1)具备食品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食品营养保健与咨询的能力;(2)具有从事食品品质控制与质量监督、食品营养与开发、食品生产等工作能力;(3)具有熟练进行食品检验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的能力;(4)具有较快适应食品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岗位需要的综合工作能力;(5)具有较强的实验室管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6)具有一定的实验室质量管理和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能力;2.社会能力(1)具有团结协作、组织管理的能力;(2)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3)具有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能力。(4)具有较强的信息和知识搜集能力,有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能力(三)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奉献精神。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具有为食品营养与安全事业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3.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判别能力;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四)职业态度1.知晓区域食品行业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态势。2.对食品检测、公共营养、食品生产管控等职业岗位群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愿意为之努力学习和奋斗。3.愿意恪守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就业面向岗位群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四、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工作岗位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工学结合的“314”人才培养模式。“3”,人才培养面向3种工作岗位,即食品检验、公共营养和食品生产加工岗位。“1”,1条培养主线,人才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4”,育人途径4个结合。校内外专兼结合授课;实践训练2结合:虚实结合,实际操作与虚拟训练相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分层实训,层层递进,基本操作与综合能力相结合;构建“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使专业能力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五、课程体系设计(一)设计思路本专业结合食品营养、食品检验和食品生产等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培养职业能力的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原则建立课程体系。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对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典型工作过程的要求,确立本专业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最终形成模块化、能力进阶式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二)课程体系结构表根据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从专业基础(通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构建“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贯穿素质教育的能力型专业课程体系。人才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构架如下:能力目标模块名称知识能力素质名称课程名称(含课程、实习、实训)学分基本素质和能力教育基本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军训与国防军事理论教育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形势与政策(一)(二)(三)(四)4身体素质体育(一)(二)(三)5基本能力语言计算机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二)4大学英语(一)(二)4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职业能力培养行业通用能力化学分析基本能力化学基础及分析技术(一)(二)6食品生物化学4理化检验仪器分析技术3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预防医学2数据统计能力卫生统计学基础2实验室管理能力实验室质量管理2专业核心能力微生物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一)(二)8营养检测、公共营养指导食品营养学(一)(二)8食品理化分析食品分析技术(一)(二)12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一)(二)6食品感官检验食品感官检验技术3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工艺4专业拓展能力毒理学检测食品毒理3水质检验水质理化检验3食品寄生虫检验寄生虫学检验技术2临床检验临床检验基础2素质拓展科学人文素质科学与人文素质市场营销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专业英语2医学人文素质2综合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创新与创业大学生创业基础2岗位实习训练综合运用能力岗位实习36大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六、核心课程介绍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主要讲授食品中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等)的营养、生长、代谢和遗传变异,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利用微生物制造食品,有害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食品卫生和食品卫生检疫,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等有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与微生物的关系、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检验技术。通过系统的检验方法,正确地对食品等检样作出微生物学检验报告,为食品、生活用品的卫生状况提供评价依据。本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食品分析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物理性状检测;食品中功能性成分的检验;以及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卫生检验和食品掺伪检验。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懂得食品理化检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认识食品中所含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和有毒有害成分)的种类和数量,新型食品的卫生检验要素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从事食品理化检验工作,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食品营养学食品营养学(一)主要讲授食品营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重点学习各种营养素及其功能和特点,并进行食品中基本营养成分的检测;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特殊环境对人体营养的影响以及营养强化等知识。本门课程是公共营养师的基础营养部分,是学习营养配餐学的前提,也为后期的食品综合检测打下基础。本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食品营养学(二)主要介绍食品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的营养学意义;营养配餐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营养餐的制作,以诠释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重要性。该课程包含公共营养师和营养配餐员的主要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使学生达到中级公共营养师和营养配餐员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本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在学校膳食中心进行实践,并结合配餐软件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重点介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及其检测,食品安全性评价与管理的相关问题,对食品的原料生产到消费链条中的各种危害及其传播规律、致病机理、防治原理与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和研究,以确保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降至最低。它涉及到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毒理学等学科,是从事食品生产、科研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了解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食品卫生检验与安全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重点介绍了通过人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对食品的色泽、风味、气味、组织状态、硬度等外部特征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评价食品的可接受性和鉴别食品的质量,是与食品理化分析并行的重要检测手段。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为学生在食品分析和食品检验的工作中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食品工艺以食品产品为载体建立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以典型食品的加工生产为例,介绍食品加工生产的方法。知识和技能涉及果蔬食品加工技术,粮油食品加工技术,畜产、水产食品加工技术,饮料食品加工技术和发酵食品加工技术,包括各种食品的原辅料选择、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产品质量标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食品的生产加工流程和技术。本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说明(一)理论教学1.教学理念与设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统一,课堂教学——见习——实践循环交替。理论教学围绕岗位技能选择,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实践教学以必备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遵循由专业基本技能——岗位技能——综合技能分层递进培养的原则,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坚持“工学结合”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岗位任务应具备的的基本职业能力,制定学习领域,体现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坚持“校企合作”,开门办学。与行业专家共同讨论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施校企联合执教、共同育人,促进课证融合,学习过程与岗位任务融合,缩小教学与行业的差距。2.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探究性学习、启发式学习、团队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虚拟软件、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设立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课后指导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安排课后作业,并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电话、邮件、在线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对其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就本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索,教师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4.课程考核考核成绩结合平时的测验、讨论、练习、行业调研、见习报告、阶段考核及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期末考试采取笔试、综述、答辨和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践教学1.校内实训利用实训中心开展校内课程的实验实训。在专兼教师指导下,采用工学交替、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理实一体”和“虚实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完成相关技能培训。采用小组实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2.见习在校内外教学环节中实施。通过现场观察(观摩)、行业指导老师讲解、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了解食品检验、营养配餐、食品加工等工作流程、岗位任务,以及实验室安全和质量控制知识,了解常用分析仪器的特性和操作方法等。通过见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加深认知,了解行业发展,为提早入职奠定基础。3.岗前综合实训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综合实训过程应注重“工学结合、学思结合、行知结合”,按照检验岗位任务设计实训项目,实施开放式实训,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岗前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技能大赛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立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营养检验、公共营养、焙烤食品制作等竞赛项目。着重竞技学生的检验能力、公共营养咨询和食品生产等基本技能;以及常用检验设备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行为规范。5.实训考核食品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营养学、营养配餐学技能考试成绩单列。技能考核成绩以平时实训、任务现场实作方式进行综合评定。6.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时间为32周(32学分),其中轮岗实习20周,可在食品(含保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餐饮企业、酒店、各级疾病控制中心、防疫检疫所、质量监督机构、医院、疗养院(干休所)等部门进行。定岗实习12周,主要根据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强化实训。实习成绩由行业指导教师评定,凡岗位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7.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安排学生4周的社会实践。实践活动包括带薪实习、“三下乡”服务、参加科研实践或发明创新、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校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活动等。学分由学生处统一认定。8.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从思想引领、志愿公益、创业就业、人文素养等方面拓展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完善个性品质。八、专业证书要求(一)应取得的专业证书
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二)可获得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
1.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B级合格证书;
2.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一级证书;
3.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愿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营养技师、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健康管理师、HACCP内审员、ISO20000内审员、等证书。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附件:1.时间分配表2.理论教学、实践、实习的学时和学分分配表3.必修与限选课程教学进程表4.任选课程表
附件1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时间分配表(单位:周)学年入学、毕业教育课堂教学考试机动假期岗前综合实训岗位实习合计上学期下学期暑假寒假一136(包括2周军训与军事理论教育(含入学教育))1121253二3611212152三12536(包括4周社会实践)44合计2724629136149附件2.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理论教学、实践、实习的学时分配表类别学时学分校内理论教学总学时105663.5校内实验、实训总学时70343.5实习总学时100836实践教学总学时171179.5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百分比61.8%55.6%附件3.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必修与限选课程教学进程表教学性质序号科目课程编码课程类型学分学时分配学分分配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总计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1学期2学期3学期4学期36周18周17周17周16周1周必修课1军训与国防军事理论教育XA2010102B216162周综合实训岗位实习(包括4周社会实践)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GB2020103A46448164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GB2030103A35151034形势与政策(一)GB2031101A11616015形势与政策(二)GB203210111616016形势与政策(三)GB203310111616017形势与政策(四)GB203410111616018体育(一)AF2021102C23242829体育(二)AF2022102234430210体育(三)AF2023101117215111计算机应用基础(一)AB2051103B3482424312计算机应用基础(二)AB2052101116882(前8周)13大学英语(一)AG2011102A232284214大学英语(二)AG201210223428621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GA2020101A116106116大学生创业基础GA2010102B234304217化学基础及分析技术(一)BA2011104B232266218化学基础及分析技术(二)BA2012103B4684424419食品生物化学CD2090104B4684028420理化检验仪器分析技术▲CD2020103B3513120321预防医学(不含统计和营养)EE2071102B234304222卫生统计学基础CD2150102A232320223食品工艺▲CD2070104B4644222424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一)※▲CC2031104B4683632425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二)※▲CC2032104464343022426食品营养学(一)※▲CD2111104B468303822427食品营养学(二)※▲CD2112104B464323222428食品分析技术(一)※▲CD2051104B4682840429食品分析技术(二)※▲CD2052108813254781.52.5830食品感官检验技术※▲CD2060103B3482820331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一)※▲CD2101102B2342212232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二)※▲CD2102104B4643628433岗前综合培训▲CD2010101C126026第四学期第17周必修课合计总学时:1443;总学分:88;各学期开课学时1821/192423各学期学分20202423学期课程门数9897234286B11612412医学信息检索GA2150201B11610613食品毒理学BC2030203B348301834实验室质量管理CD2040202B23428625水质理化检验CD2120203B234153626食品免疫学CA2110202B234221227寄生虫学检验技术CC2020202B232201228保健食品BD2030201B11713429临床检验基础CB2030202B2342212210医学人文素质B23422122限选课合计总学时:316;总学分:19;学期开课周学时5524各学期学分5524必修课和限选课合计总学时:1759;总学分:107;学期开课周学时2526/242726各学期学分25252726校外实践岗位实习食品质量与安全C学时224,学分8食品营养与配餐C学时168,学分6食品工艺C学时112,学分4食品销售与流通C学时56,学分2定岗实习C学时336,学分12社会实践C学时112,学分4校外实践合计总学时:1008;总学分:36备注:1.带“※”的课程为本专业核心课程,带“▲”的课程为与职业证书、执业证书或行业认可的职称证书的获取直接挂钩的课程。2.课程类型分为: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3.“军训与军事理论”含理论教学16学时,安排在军训期间晚上。实践环节按周计,计入总学分,但未计入总学时和周学时。4.限选课:每学期开设课程的总学时大于等于限选课开课周学时,学生根据需要选修其中多门课程满足限选课开课周学时即可。5.定岗实习具体时间、内容与实习所在单位协商安排。6.需要技能成绩单列的课程必须对“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 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
- 标识项目制作合同范本
- 4 保温和散热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
- Unit 1 Lesson 5 Where Is Dann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布料加工合同范本
- 法律合作建房合同范本
- 蜜饯工厂转让合同范本
-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维修阀门合同范本
- 成华区租房合同范本
- 化学-浙江省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和答案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
- 2024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 《影像增强检查外周静脉通路三级评价模式应用规范》编制说明
- 2025年社区计生工作计划(三篇)
- 2025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集团限公司招聘2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石油行业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方案
- 劳动保护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家政职业经理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水果加工工厂规划
- 十八洞精准扶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