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3 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_第1页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3 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_第2页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3 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_第3页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3 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_第4页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学生版-专题03 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3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学生版)【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3.班级开展“‘漫’话德行”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的部分环节,请你参与。(1)解读寓意。有同学围绕活动主题画了一幅名为《舍本逐末》的漫画。请你描述漫画内容,并说一说寓意。(2)丰富设计。同学们认为,如果在树冠、树影、人物、太阳等部分对漫画进行修改,讽刺效果还可以增强。请你任选一处修改,并简述理由。【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3.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学校邀请神舟团队成员来做报告,作为活动主持人,听完他的发言,你如何总结?团队成员:“……我们神舟团队坚持‘一次做对’‘100分才是合格’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每次任务准备、每项判读、每个实验中。”总结:(2)任务二:如把下面这句话扩展成通讯,凸显解放军战士自强不息的精神,你会扣住哪些要点展开扩写?简述理由。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雷达分队长潘积绪17年坚守小岛,习惯在不同时分醒来奔向战位。(摘自2024年4月24日《人民日报》)(3)任务三: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演讲,你会选择下列哪一个素材作为论据?简述理由。A.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B.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伟大的悲剧》)【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小宇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一本名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图书,这是清光绪年间(1901年)的一本识字课本,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书中对于“天”的解释引起了小宇的兴趣,小宇想制作一期板报,用“说文解字”“不同释义”“文表转换”“文化探源”四个板块展现探究的收获,请你帮他完成具体的任务。【说文解字】2.根据小宇提供的汉字演变图片和《说文解字》的解释,请你探究“天”的造字方法并写出依据。——《说文解字·一部》【不同释义】3.《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新华字典》对于“天”字的解释差别很大,小宇列出了两种释义,请你写一段话简要说明二者的不同。至高无上曰天。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愈远则愈薄。以风雨表测之,高千尺,气轻三十之一;高万有六百尺,轻三之一;高万八千尺,轻二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气尽,气尽则空,故曰天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在地面以上的高空。——《新华字典》【文表转换】4.小宇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对“天”字的解释转换为图表,请你帮助他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天”字的解释高度稀薄程度一千尺约333米轻三十之一万有六百尺约3533米①②______约6000米轻二之一二百余里约100000米③【文化探源】5.由“至高无上曰天”,小宇联想到《少年中国说》。请你结合他摘录的内容,谈谈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以及“我中国少年”之责任与使命。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班级开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①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汪洋zì(

)肆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mèi(

)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少一分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②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③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

)护、需要宽容,需要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④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9日有删改)(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下列选项中对“心无旁骛”中“骛”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纵横

B.奔驰

C.追求

D.鸭子(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探寻

权利

危言耸听

B.探究

权利

骇人听闻C.探寻

专利

骇人听闻

D.探究

专利

危言耸听(4)“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请从你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2.请你就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3.本次主题活动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结合语段为黑板报设计一条主标题。【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语言表达3.漫画家陈景凯立足生活,以“网”勾连蜘蛛和网民,精心设计两者对话,委婉批评了网络成瘾现象,体现了漫画幽默与讽刺的特点。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将对话补充完整,不超过12个字。(选自《杂文月刊》2020年第3期)蜘蛛:有了网,我有吃有喝。网民:。【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5.班级开展“吾辈当自强”主题活动,你参与其中。(1)【我设计】活动之前,班长请你以青松或雄鹰为主要元素绘制海报,说说你的选择和理由。(2)【我劝说】活动之中,同桌小文编排的诗朗诵《黄河颂》未能获得一等奖,他有些失望。你这样劝说他:(3)【我赠言】活动最后,你自创一则赠言,送给即将迈上人生新征程的同学。你这样写:。【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真题】3.班级开展“我爱科技·乐享生活”综合实践系列活动,本次聚焦“一次性产品消费”,请你参与。【活动一:走访社区】邻居杨阿姨说,家中的老人生病住院,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主动从网上为她买来口罩、酒精湿巾、餐具、纸尿裤、马桶垫、蒸汽眼罩……这些一次性产品帮她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帮她熬过了辛苦陪床的时间。此后,她发现一次性用品远不止上述那些,广泛涉及衣食住行、医疗等各方面,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她觉得太浪费了,女儿却觉得性价比不错。女儿还说,如果大家都不用,该有多少人失业呀。【活动二:▲】《科学大众》刊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滑石粉打磨、硫磺熏蒸、双氧水漂白,所以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硫磺,侵蚀呼吸道黏膜并对消化道造成腐蚀。一次性用品过了保质期很可能滋生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我国每年大约使用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占用林地约184万亩。一次性筷子、外卖塑料盒、塑料袋等的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大气、水、土壤。我国每年如果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量的10%,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3万吨。【活动三:▲】如何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产品呢?同学们来到当地化工厂请教工程师,了解到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不过有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回收制成其他物品,从而循环使用。例如:现在很多饮料瓶是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回收处理后可成为地毯、船帆等许多产品的原材料,5个PET饮料瓶就可以做一件T恤衫。(1)请仿照【活动一:走访社区】的命名方法,为活动二、三命名。活动二:

活动三:(2)你参加了班级的辩论赛,辩题为“‘一次性产品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写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3)“小贴士”是一些小的提示、帮助、建议、小窍门等。你准备在家中张贴一张“一次性产品”使用小贴士,请对其内容进行设计。(每条不超过12个字)【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4.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实地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稿。(1)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你劝说道:“”(2)扬扬同意前往。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提出修改意见。采访提纲时间、地点×月×日,××漆器厂采访对象厂长采访目的了解漆器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采访用具纸、笔、相机采访问题①你厂的环境怎么样,可以带我参观参观吗?②你厂有多少年历史了?产品现在受欢迎吗?打算开发哪些新产品?③你厂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④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3)采访后,扬扬列出了通讯稿写作要点,请你提建议。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⑤感受:丰富了漆器知识,增强了家乡传统文化认同感。应删除:应详写:应略写:(只填序号)【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21.班级开展“读名著·说友情”主题活动,小明摘录了以下三个片段,作为论据,准备发表对“说友情”的看法。【片段一】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水浒传》【片段二】杜小康无限感激地望着桑桑,会意地笑着,生意慢慢有了,渐渐地,油麻地的孩子们,再去杜小康那里买东西时,就没有异样的感觉了,仿佛只不过是在从一个朋友那里取走一些东西而已。——《草房子》【片段三】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长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儒林外史》(1)请根据片段一和片段二的内容提示,补充具体情节,帮小明完成下面的论据。真正的友情应该像鲁智深对林冲一样,在得知林冲被刺配沧州,发现有人要暗害林冲时,鲁智深;真正的友情也应该像桑桑对杜小康一样,在杜小康准备在校门口摆摊,面临困难时,桑桑。(2)小明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3)小明应怎样使用片段三这个论据?【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4.23全民阅读日,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下任务。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wǎnɡ(

)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以书籍为灯塔,人们不断开掘、延展生活的光谱。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庸常,积蓄了向上的力量。人生因阅读而______。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chì(

)烈的家国情怀。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______;细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1)根据拼音写汉字。(2)加点词“镜鉴”中“鉴”的意思是(

)A.铜镜 B.借鉴 C.鉴察 D.鉴别(3)画横线的两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气象万千

博观约取 B.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C.包罗万象

博观约取 D.气象万千

博大精深(4)关于全民阅读的一则宣传标语,请你写出下半句(格式对称)。倡导全民阅读,____________(5)上文中提到《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任选一本书,说说其中某一人物给你的精神力量。2.“花果山读书节”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回家乡作读书分享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得以突破人生的局限”。徐则臣认为,阅读应该是突破我们人生的局限,可以见识一个广大的世界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简洁的路径。阅读可以让我们有知识、有情趣、有理想,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有格调、为人有格局。在不同的年龄,我们需要读不同的书。不同的书可以在这个年龄给我们最充分的营养,它可以提醒我们如何展开自己的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年龄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在“推荐一本好书”环节,徐则臣推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在被提问如何处理忙碌的工作和读书的时间分配时,徐则臣谈到他的一种阅读方式——上下班乘坐地铁时戴耳机听书。请完成以下任务。(1)写出画线句子的主干。(2)结合徐则臣的观点,谈谈为什么说“少年正是读书时”。(3)你刚好在读《西游记》,你把“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写在笔记本上,结合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写了一段文字,表达对这个观点的赞同。这段文字是。(4)徐则臣的听书引发了你和同学关于阅读方式的讨论: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请分享你的观点和理由。【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3.疫情期间,外地医护人员常常凌晨3:00就赶到苏州,为市民做核酸检测。邻居小妹妹画了一幅画送给“大白”。请你根据画面内容为它配上几句话,表达心意。4.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台风“马勒卡”于4月8日在关岛偏南方向约9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移动。请仔细观察预报图,写一段文字,简要介绍“马勒卡”未来120小时的路径和强度。介绍强度时不要出现数据。【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5.语言实践活动“孝”,小篆写作“”,用小孩扶侍老人的形象来表达“孝”的原意。“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推崇孝、实践孝的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祭之以礼”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清明节、中元节等均以祭祖悼亡为核心,春节、冬至、重阳节也不乏祭祖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祭祖悼亡,基于血缘关系,但又不限于血缘关系,而会延展至对族群、国家、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文祖先和历代先贤。清明节对黄帝炎帝、革命烈士的祭祀,端午节对屈原的祭祀等,不仅使个人虽死犹生,还具有激励后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