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讲义_第1页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讲义_第2页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讲义_第3页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讲义_第4页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讲义1.早期国家泛指原始社会末期形成的,具有较完整的国家结构和形态之前的人类政治组织形态。早期国家的政治形态不成熟,虽具有权力集中的特征,但还没有发展出完善的国家行政系统,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祭司等神权系统。夏、商、西周属于中国早期国家时期。[典例1](2024·湖南卷,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解析: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国人意见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袭制,这体现了西周血缘政治色彩浓厚,故选B项;材料只提到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不等于决定军国大事,A项表述绝对,排除;“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指的是国君利用神权治理国家和巩固统治,但材料仅强调国人舆论影响国君废立,主体不一致,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材料时间为西周,排除D项。[典例2](2021·浙江6月选考,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解析:A周王既是国家的最高首领,又是“天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即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故选A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庶子孙为小宗,排除B项;“天下为公”古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后亦指一种美好的、权利平等的社会政治理想,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度是汉初地方政治制度,排除D项。2.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是宗法社会的特征。[典例](2024·山东青岛三模)下表中的史料可用以考证()史料一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尚书·君奭》史料二召公奭与周同姓……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史记·燕召公世家》A.军功是分封的主要依据B.西周取代商朝的合理性C.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D.西周初期以分封同姓为主解析:C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一中的“保”即太保、“师”即太师,都是周天子之下的重要辅弼之官;据史料二的记载可知,召公奭之所以被分封于北燕,其主要原因是他与周天子同姓,这体现出周天子既是国家的掌权者,同时也是周姓家族的族长。据此可知,题干中的两则史料可以考证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故选C项。据史料二考证,召公奭之所以被分封于北燕,其主要原因是他与周天子同姓,其依据并不是“军功”,排除A项。两则史料并没有述及西周取代商朝的合理性,排除B项。史料二仅述及了召公因为与周天子同姓而被分封于北燕,但是仅依据这一史料还不能推断出“西周初期以分封同姓为主”的结论,排除D项。3.华夏认同“华夏”一词,本义是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典例](2023·河北卷,3)吐鲁番交河故城粟特人(中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康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唐龙朔二年(662年)康延愿墓志。志文载其家世曰:“其先出自中华,迁播届于交河之郡也。”这可用于证明()A.人口流动促进了边疆开发B.世族郡望观念影响广泛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的演进D.各族同源共祖观念流行解析:C据材料“其先出自中华,迁播届于交河之郡也”等可知,居于吐鲁番交河故城的粟特人康氏家族,在墓志铭中强调其家族源于中华,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可以用于证明华夏文化认同观念的演进,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边疆开发,排除A项;材料中康延愿墓志强调了家世的渊源(出自中华),但并没有表明其家族的世族郡望,且材料只涉及一处墓志铭,无法得出“影响广泛”,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粟特人康氏家族的相关信息,不涉及其他民族以及各族同源共祖观念,排除D项。4.“大一统”春秋末期发展起来的王朝国家理论,流行于战国秦汉,反映当时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趋势和人心所向。大,即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天子。后世称统一全国为大一统,据地一方为割据。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高度集中。[典例1](2022·辽宁卷,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解析:C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是对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重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选C项;“四海之内”等表述并未体现汉代边疆治理趋于完善,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汉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四海之内”等说法并未强调“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排除D项。[典例2](2023·江苏卷,2)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解析:B“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理念是中国古代历代有为政治家的追求,从材料信息可知,曹操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的做法是对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故选B项。此时处于东汉末年,魏国建于22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故C项错误。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材料未体现地方行政层级变化,故D项错误。5.小农经济[典例](2023·河北卷,5)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解析:A据材料“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全新耕织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图中的农具制作、嫁接、移栽等属于生产工具(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体现了明代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选A项;农具制造只是图中部分信息,并且仅凭图片无法得知“工艺革新”,排除B项;“种植”只是图片部分信息,并且仅凭图片无法得知“物种日渐增多”,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集体劳作形式逐渐瓦解,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带有庄园经济色彩,但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6.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通过血缘掌握特权)。官僚政治:官吏在君主统治下掌握政府的权力,有权侵犯普通百姓自由的政治体制。强调的是职位的权威而非个人或血缘的传统权威,通过各种政府主持的选拔(如考试),来挑选进入权力机构的人员。[典例1](2022·湖南卷,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A.促进了政治统一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冲击了贵族政治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解析:C材料中儒、墨等学派在不同诸侯国的传布和盛行,推动了大量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而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阶层作为传播这些思想的重要载体,流动也愈加频繁,逐渐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这冲击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故选C项;百家的思想各异,并不能促进国家政治统一,排除A项;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排除B项;D项因果颠倒,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导致不同学派的盛行,排除。[典例2](2023·湖南卷,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解析:A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东六国多任用宗族及国人为相,秦国任相则不局限于宗族及国人,贵族政治被大大削弱,这说明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故选A项;题干未涉及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遭到破坏,六国并没有严格遵守宗法制,排除C项;“排挤”一词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7.士族政治[典例1](2021·辽宁卷,2)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加强道德修养 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 D.维护经济特权解析:B东汉后期,世家大族崛起,注重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强调门第,其本质是为了追求政治上的垄断,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B项正确;修撰家谱未涉及道德修养,排除A项;辨别大宗小宗不是实质,排除C项;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与经济特权无关,排除D项。[典例2](2024·湖南卷,3)下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户口数(万)人口数(万)东汉永和五年(140年)64.98281.32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14.2385.39南朝宋昇明三年(479年)4.1933.48A.大规模的瘟疫流行 B.战乱异常频繁C.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D.官府组织移民解析:C据材料可知,从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到南朝宋昇明三年(479年),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的下降幅度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豪强大族势力膨胀,与国家争夺人口,故选C项;瘟疫通常是区域性的、短期的,不太可能导致长期、持续的下降,特别是几百年的人口持续下降,排除A项;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排除B项;官府组织移民的人口仍被官府掌控,不会导致官府掌握的人口数大幅度下降,排除D项。8.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在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尚书省设吏(升迁考察)、户(户籍赋税)、礼(内外礼仪科举考试)、兵(兵器军队)、刑(刑罚处置)、工(工程水利)六部,各部门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相互监督、牵制,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典例1](2022·浙江1月选考,5)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解析:D材料强调相权的调整,而非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的是科举制,材料中的官员本身已经在统治集团内,排除B项;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宰相擅权以加强君主权力,减少决策失误并非其主要目的,更多是客观效果,故选D项,排除C项。[典例2](2021·天津卷,4)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解析:B明初中书省总管天下文治,没有对其权力进行制衡,导致胡惟庸任丞相时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明太祖废丞相、取消中书省,这可看出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导致权力失衡,B项正确;A项是原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同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君主专制指君主独揽国家大权,不受限制和约束,这与丞相“擅权”矛盾,排除D项。9.科举制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并为后代沿用的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确立了考试选官的科举制。唐朝有由皇帝临时出题的制举,武则天亲自于殿堂策试,并创武举科目。考试科目初为策试,唐高宗时进士加诗赋和帖经;宋以后主要用经义出题;明清时规定专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解题,答题形式也定为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典例1](2021·全国甲卷,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解析:D材料中通过科举获得功名不同的地方官员等级不同,受到的待遇差别明显,体现出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D项正确;材料说明科举功名不同的官员受到的待遇不同,并没有说明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排除A项;士人的舆论显然不能左右地方政事,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说明的是通过科举获得的功名,并不是出身等级的差别,且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本身表述错误,排除C项。[典例2](2022·天津卷,5)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解析:C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跟科举考试的信息密切相关,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功利性非常强,听说欲求变新,则纷纷购买,而最终科举“犹然故辙”则购报者意兴索然,这说明当时的科举制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故选C项;从《时务报》的购买情况可知,科举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且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说明当时的科举并未侧重选拔时务人才,排除A项;从“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可以看出,当时的科举并未极大促进西学传播,而只是科考者功利性应对的权宜之计,排除B项;“犹然故辙”说明并未深刻推动制度革新,排除D项。10.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租庸调制:租即田租,庸为缴纳一定的绢或布代役,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一旦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则无法维持。唐朝中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两税法:唐朝中后期开始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户等征收户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典例](2023·浙江6月选考,22,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答案:关系:均田制是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制度,租庸调制是与之相适应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户籍制度是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依据。原因:唐朝中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户籍制度破坏。11.藩镇割据[典例](2023·广东卷,4)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解析:A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材料中读书人大量去藩镇做幕僚,人才集中于藩镇,这增强了地方藩镇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唐中后期外重内轻的局面,故选A项;唐朝时期的朋党之争是指封建士大夫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之间的互相斗争,与材料强调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关,排除B项。由“辟召幕僚”“游宦之士”可知,材料中士人成为藩镇幕僚并非通过科举考试,排除C项。材料中现象与阶级矛盾加剧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12.经世致用明清之际主张学问须有益于国事的学术思潮。这是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对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的批判,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对后世影响很大。近代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康梁学西方改良运动都是具体体现。[典例](2024·浙江6月选考,17)南宋陈亮为学“俱以读书经济为事,嗤黜(嘲讽)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以为灰埃”,世人“以为此近于功利,俱目之为浙学”;叶适指出:“(士、农、工、商)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明代王守仁认为“四民异业而同道”,明末清初黄宗羲进一步提出“工商皆本”。这些学者的理念()A.挑战了封建的纲常伦理B.反映士农阶层地位逐步下降C.促使重农抑商政策转变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解析: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陈亮主张读书要关注经济事务,反对空谈性命之学;叶适反对“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明代王守仁认为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这些学者的理念都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D项正确;材料中这些学者的理念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和职业观念,没有直接挑战封建的纲常伦理,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士农阶层地位逐步下降的内容,这些学者的理念主要是对传统经济观念和职业观念的重新审视,排除B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依然是基本的经济政策,这些学者的理念没有促使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排除C项。13.朝贡贸易中国古代统治者创造的一套中外关系体系,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核心内容是周边国家向中国进贡,中国再给来贡诸国以相应的封赏。朝贡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具雏形;秦汉以后,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朝贡贸易达到鼎盛;甲午中日战争后,朝贡贸易随朝贡体系的解体而崩溃。[典例1](2018·全国Ⅰ卷,27)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析:B观图可知,图中绘画仍属于中国传统宫廷写实绘画,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并未出现新类型,A项错误。“麒麟”是中国自上古以来民间传说的吉祥动物,是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郑和大船带回的“长颈鹿”,其长相与传说中的麒麟相似,加之当时君臣对长颈鹿知之甚少,因此用传统文化对其进行解读,认定长颈鹿就是麒麟,B项正确。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加剧,海禁政策愈加严格,故海禁政策解除说法错误,排除C项。“厚赐外国使臣”,是因为把“长颈鹿”视为“麒麟”,而“麒麟”是“瑞兽”,仍然是传统观念,没有变化,D项错误。[典例2](2011·上海卷,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解析:C根据材料“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政府对外贸易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14.一条鞭法是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及徭役制度。一条鞭法将各州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