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品”项目在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_第1页
“一病一品”项目在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_第2页
“一病一品”项目在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_第3页
“一病一品”项目在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_第4页
“一病一品”项目在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病一品”项目在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一病一品”项目在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肝癌护理常规,选取2020年1-12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以肝癌患者为中心,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肝癌患者“一病一品”优质护理项目,实施引流管护理“SAFE计划”及“360安全营养卫士”的护理品牌,由肝癌专病护士1名进行质量督导。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一病一品”项目后肝癌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术后平均住院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3、2.111,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一病一品”项目有益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关键词】肝癌;“一病一品”;循证护理课题项目:2019年江西省卫建委课题2020年起以循证为基础,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病一品”项目,以“优质护理服务链”为主线,为患者制定从人院到出院全程的、最佳的护理服务流程和护理方案,建立护理专科品牌,更好地完成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专业护理、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护理任务,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全程、优质地疾病专科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6~12月在本院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6~12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诊断为肝癌;②实行了肝癌手术;③都是本地区的患者,随时可以进行随访。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患者;②不配合者;③患者或家属不会使用手机微信等功能者。观察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8.0-69.5岁,平均(58.22±5.28)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4年,平均(2.5±0.6)年。对照组患者4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9.0~70.9岁,平均(50.45±1.55)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2.~5.5年,平均(2.6±0.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I.2.1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依据外科护理学自行制订本科的肝癌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给予常规的入院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出院后以1次电话回访结束护患关系。1.2.2观察组通过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循证疾病最佳护理证据,并以此证据作为参考,创建肝癌品牌特色管理,构建病房督导体制等实施肝癌“一病一品”项目,具体措施如下。1.2.2.1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寻找最优的肝癌专科护理证据。由病房护士长、本科及以上护士2人、博士医师1人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参加院内循证护理相关理论培训,并由护士长和博士医师辅导其他小组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年检索最新证据。1.2.2.2以优质护理服务链为主线,构建肝癌“一病一品”项目的护理方案①入院时热心接待:患者入院当日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给予入院介绍、基础护理评估(跌倒、坠床评分、Braden评分、ADL量表评分)、专科护理评估(疼痛评估、营养评估、血糖评估、症状评估以及心理评估等)。2.住院中耐心讲解: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利用多媒体教学情景,将肝的解剖结构,胰岛素的降糖机制以及围术期注意事项等均制作成PPT、视频,向患者进行播放讲解,起到图文并茂、直观、通俗易懂的目的。3.住院中细心观察:责任护士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疼痛部位、性质、手术区域、引流管情况、伤口敷料、腹部体征、辅助检查及化验结果,观察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血糖异常等并发症。4.出院前温馨提醒:责任护士出院前给予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出院流程的办理、门诊复查相关事宜、出院后饮食、活动、服药的注意事项、带管回家患者的护理指导、微信预约挂号等以及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给予“一病一品”项目中的肝癌患者微信群的扫码关注。5.出院后爱心访视:患者加入肝癌“一病一品”项目的微信群中,告知患者此群的目的、作用,告知患者在家中如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文字或者语音询问。1.2.2.3健康宣教“一病一品”小组共同制定健康宣教计划单,宣教内容以“专病化”、“个性化”和“递进化”体现,由易到难,协助患者一一掌握。首先做好术前评估,评估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分析原因,加强沟通交流,针对性的采用愉快轻松的方式使患者消除负性情绪,对患者进行“专病化”健康教育。然后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进行“个性化”的知识指导,重点是教会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如术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加强空肠造瘘管的护理、营养支持等。健康教育采取患者通俗易懂和易接受的形式,采用健康指导手册、床边口头宣教、建立“病区文化走廊”、模型教具等形象化教育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及时评估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患者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和减少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频率,达到“递进化”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后在健康教育执行单上签字,由护理组长每日检查护理工作落实情况。护理健康教育单放置于患者床尾,以便患者和家属监督学习。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肝癌“一病一品”项目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观察组4030(75.0)8(20.0)2(5.0)0对照组4022(55.0)5(12.5)9(22.5)4(10.0)X2值9.928P值0.0023讨论“一病一品”项目以循证为基础,促进证据应用。一病一品即一种疾病要有一套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品质,包括基础护理及有延伸的专科护理,为患者提供能符合其本身疾病特点及个体心理需求的个性化护理[2]。一病一品是以循证护理为基础,以“优质护理服务链”为主线,实现专科疾病的护理品牌,为每一种疾病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流程和护理方案,即将循证护理和优质护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专科护理服务。本研究以循证护理为依据,汇总最佳证据,突破了传统陈旧的护理常规,之后仍继续探索证据的临床应用。综上所述,肝癌“一病一品”项目是临床护理专科品牌建设和提升护理品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突破传统的护理常规以优质护理服务链为主线,将最优的证据、最优的流程和最优的关怀相结合,使患者得到最佳的疾病专科护理,同时培养肝癌专病护士,提高护士专病护理能力,构建病房督导体系,改善临床结局,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全程、优质地疾病专科治疗及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李乐之,陆潜,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