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319B4366课程名称食品安全学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学分1.5学时24先修课程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课程负责人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简介(300字左右):《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食品安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熟悉与食品安全危害及其预防控制措施,能够具备从事食品企业安全控制和监管方面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现状、生物性污染、农用化学品、有害元素、有害有机物、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与保障体系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上可能存在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食品安全危害及其预防控制措施,具备从事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能力。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学生能够有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及其安全性,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技术、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学生能够用辩证思维、科学思维看待转基因食品。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保障食品的安全,维护我国食品企业的合法权益,初步具有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2.4HL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6.2MH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课程介绍课程目标1、2、3、41.食品安全基本概念;2.食品安全发展历史和现状。知识目标:1.掌握食品安全学的定义和食品污染的分类;2.了解食品安全学研究的内容和发展趋势。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食品安全的理念,科学有效地鉴别并解决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2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责任感、探索精神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食品安全学的发展史、科学探索精神,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食品安全学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让学生体会到食品安全学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借助食品安全知识描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性污染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41.细菌污染与食品腐败变质;2.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3.病毒和寄生虫的污染。知识目标:1.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化学变化过程和防控措施;2.掌握霉菌的发育和产毒条件,特别是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的来源、性质和毒性;3.了解肝炎病毒、禽流感病毒的污染来源和危害。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正确科学地保存食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2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责任感、探索精神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生物性污染、科学探索精神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细菌、霉菌以及病毒和寄生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讲解,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的意识,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农用化学品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41.滥用氮肥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3.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知识目标:1.了解滥用氮肥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的毒性;2.掌握农残、兽残、滥用抗生素等对食品安全的影响;3.了解氯霉素、硝基呋喃、盐酸克伦特罗等农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能力目标:熟练鉴别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危害,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2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生态文明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农用化学品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氮肥、农药和兽药残留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危害讲解,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害元素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41.有害元素污染食品概况;2.汞对食品安全的影响;3.镉对食品安全的影响;4.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5.砷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其他有害元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知识目标:1.了解有害元素及其污染食品的概况;2.熟悉有害元素污染食品的来源;3.掌握食品中有害元素汞、镉、铅、砷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规避有害元素危害的能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3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生态文明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有害元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科学探索精神、生态文明教育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重金属如汞、铅对食品安全和环境的危害介绍,让学生了解到有害元素的危害性,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有害元素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有害有机物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1.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多环芳烃化合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3.杂环胺类化合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4.丙烯酰胺对食品安全的影响;5.氯丙醇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知识目标:1.了解食品中五大类有害有机物(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杂环胺、丙烯酰胺、氯丙醇)的来源;2.熟悉食品中五大类有害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掌握五大类有害有机物污染食品的预防措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选择有益健康的烹饪方式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有害有机物的鉴别能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3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思维、探索精神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有害有机物的危害、科学探索精神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五大有害有机物的危害及其来源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有害有机物的危害性,提高学生对食品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立志从事食品安全生产行业的的兴趣。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1.食品添加剂概述;2.安全性较低的食品添加剂;3.禁用添加剂。知识目标:1.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2.了解常见的安全性较低食品添加剂以及禁用添加剂的毒性、易污染的食品。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鉴别食品添加剂的能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4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史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探索精神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分类及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讲解,让学生体会到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鉴别食品添加剂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课程目标1、2、3、41.转基因食品概述;2.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问题;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知识目标:1.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步骤和转基因食品的概况;2.掌握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3.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评价内容。能力目标:辩证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利弊,不盲从,初步具备从事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能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4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辩证思维、科学伦理、探索精神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史、转基因食品的分类与安全性、科学思维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转基因技术的魅力,培养学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理念,引发学生借助生物技术保障食品安全的兴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课程目标1、2、3、41.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2.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与标准;3.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知识目标:1.熟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2.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3.掌握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会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取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4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法治精神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科学法治精神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的介绍,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学生借助法律法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绪论课程目标1、2、3、4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出勤及课堂表现(20%)无故旷课一次扣10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10分。(2)课后作业(20%)定期布置四次课后作业,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正确性为依据,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3)期末论文(60%)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自拟题目进行论文写作,要求内容与本课程密切相关。满分为100分生物性污染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4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农用化学品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4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有害元素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4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有害有机物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课程目标1、2、3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课程目标1、2、3、4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课程目标1、2、3、4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成分检测综合实验课程目标1、2、3、4出勤及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积极程度(50分)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度不高消极回答正确程度(50分)回答正确无误、分析合理,结论有效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分析比较合理,结论有效回答问题错误较多,经老师提醒后仍然分析有误,结论无效答不对题单次作业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作业完成进度(20分)提前完成按时完成延时完成未完成概念清晰程度(30分)75%以上概念清晰50%以上概念清晰25%以上概念清晰不清晰正确性和结论有效性(50分)分析合理、全面,计算无误,结论有效分析较合理、全面,计算错误少,结论较有效分析基本合理,计算有较大的错误,结论基本有效存在严重错误实验报告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完整性(50分)实验报告完整性优,能包括实验报告的所有要素实验报告完整性良好,能包括实验报告的部分要素实验报告完整性一般,基本能包括实验报告的部分要素实验报告完整性差,实验报告的要素缺失严重逻辑性(50分)逻辑性强,分析合理、全面,结论有效逻辑性较强,分析较合理、全面,结论基本有效逻辑性一般,分析部分合理、不全面,结论基本有效逻辑性较差,分析不合理、不全面,不能形成有效结论课程论文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结构完整性(50分)结构完整性优,能包括课程论文的所有要素结构完整性良好,能包括课程论文的部分要素结构完整性一般,基本能包括课程论文的部分要素结构完整性差,课程论文的要素缺失严重逻辑性(50分)逻辑性强,分析合理、全面,结论有效逻辑性较强,分析较合理、全面,结论基本有效逻辑性一般,分析部分合理、不全面,结论基本有效逻辑性较差,分析不合理、不全面,不能形成有效结论五、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课程目标考核环节(评价依据)期望值平均得分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1、2、3平时成绩(10%)平时成绩期望值A1=100a1=平时成绩实际平均得分达成度=课后作业(20%)课后作业期望值B1=100b1=课后作业实际平均得分实验成绩(30%)实验成绩期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