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复习诗歌专题讲解四:表达技巧类别:一、表达方式二、表现手法三、修辞手法四、结构技巧说明:“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与艺术技巧、表现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等概念含义一致。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概念作用举例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使内容完整,事情清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通过记叙抒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从而抒发诗人矢志报国的信念。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达方式概念作用举例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喜怒等主观感情。刻画人物,鲜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深化诗歌的主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明的观点。表现作者的观点态度,突出诗歌的主旨,使诗歌的主题鲜明、深刻。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陆龟蒙《别离》)判断下列古诗的表达方式2.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3.石壕吏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参考答案】①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②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③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秋江送别[唐]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情两种表现手法。(一)描写手法1.正面描写——大方向2.侧面描写:白描: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注意与“工笔”的区别)细节描写:就是抓住景、物、人的某一细微特点进行描绘刻画的技巧。衬托(正衬和反衬)、烘托、渲染①描写景物的技巧:点面、高低、远近、感官、

动静、声色、视听、明暗、虚实、俯仰②描写景物的感觉角度:视、听、嗅、味、触等③描写景物的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④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白描:(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如聂夷中的《田家》: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父耕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虚实:(1)“虚”,是指诗词中表现的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也就作者的想象与联想“虚”的四类内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②已逝之景之境: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③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④从对方着笔:(虚写、对写手法):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2)“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例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角度举例分析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远近结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头两句描绘远·景,后两句描绘近景

感官结合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从体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角度侧面写雪。动静结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前一句是静景,是所见;后一句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怡人的风景画声色结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两句中既有“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还有黄鹂的鸣叫,传达出欢快的情绪。角度举例分析正侧结合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第三、四句则以环境的荒凉偏僻侧面烘托白描父耕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本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细节描写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角度举例分析虚实结合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还似……正春风”三句,极写往昔的繁华生活,属于虚写,与词人当前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梦中虚幻的繁盛景象反衬醒后现实的凄凉无奈。举例描写手法或角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川》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练一练白描工笔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举例描写手法或角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练一练动静结合以实写虚虚实结合举例描写手法或角度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汉乐府民歌《陌上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练一练正侧结合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练一练——人物描写练一练——人物描写楼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情感: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写法: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二)抒情手法(1)借景抒情:(2)借物抒情:借物喻理(抒怀)、托物言志

(3)借事抒情:借古讽(伤)今、

用典、

即事抒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②寓情于景③情景交融④以景结情⑤以景衬情:正衬和反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作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①借景抒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借助景物表达感情,只出现景物。②寓情于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游春的心情是愉悦的,所以在树枝间的禽鸟也是可爱的。只出现景,不直接写情。③情景交融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情与景同时出现,景中有情。④以景结情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最后一句描写天地间渺小的沙鸥,在景物中含蓄地传递作者的孤独。最后一句纯写景,不直接抒情。⑤以景衬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正衬和反衬借景抒情练一练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问:“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前三句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后一句以景结情、借景抒情。①以景结情,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既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凉壮阔的意境;②借景抒情,表现了撩乱边愁的复杂深沉,显得含蓄蕴藉。借助物托物言志垂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歌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自己高洁的品格,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因素,自能声名远播。借物喻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借古讽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用典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尾联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表达归隐之情。即事抒怀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那种无限牵挂的微妙心理,正是通过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来的。借助事托物言志直接抒情借古讽今练一练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以乐衬乐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哀衬哀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7.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2022·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表现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直抒胸臆的方法来表达离愁。“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②本诗通过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方法来表达离愁。颈联的“浦楼”两句实写饯别时凄清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照水边酒楼,一路风烟;尾联的“去去”两句虚写友人要去的地方在日边,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2022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2022新高考二卷《送别》寓情于景,以景结情2023新高考二卷《湖上晚归》移情于物2023全国乙卷《破阵子》直抒胸臆、开篇言志、借景抒情示例: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问: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于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比兴vs起兴、虚写vs联想vs想象、赋(铺陈)、点染、象征、对写。二、表现手法阐释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作用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示例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赏析】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荣,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深切,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一)对比阐释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作用(使被陪衬事物)特点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示例正衬: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反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二)衬托阐释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作用使被烘托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示例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听众的反应和四下静谧的环境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三)烘托阐释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作用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示例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民歌《江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正面写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使其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四)渲染阐释“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托物寓情,是寄托,也是联想。比兴常连用。作用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示例起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比兴:桑叶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五)比兴vs起兴阐释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想象是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想过程。作用(1)跨越时间与空间,形象鲜明,深化主旨;(2)创造意境,寄托诗人情感;(3)触发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联想,增强诗歌的感染力。示例联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想象: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六)虚写vs联想vs想象阐释或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或多方位、多角度地充分展开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详细地叙事写景。)作用(1)突出表现事物情态,使人感到真实亲切;(2)渲染气氛,突出某种思想或感情。示例《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赏析】写出了刘兰芝的多才多艺。(七)赋(铺陈)阐释“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作用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示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点明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染,渲染了离别之悲、冷落之苦。(八)点染阐释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情感或寓意。作用(1)化抽象为具体;(2)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示例如“梅”“兰”“竹”“菊”;如《寄东鲁二稚子》中的“桃树”。(九)象征(十)对写对写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写:(对面落笔、一笔两面)指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的角度着笔,而从对方的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2022·新高考卷Ⅱ)

送别

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古人十分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拟人、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衬托、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常考点: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对偶。三、修辞手法分类概念效果赏析要点①比喻明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水喻愁,将愁思写得生动形象,含蓄地显示出愁思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的特点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赏析时,应抓住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联,扣住相似处分析,可用“将……比作……”的句式暗喻借喻②比拟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运用拟人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使被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活,意蕴更加丰富回答比拟手法时,可以不分拟人、拟物,直接答“比拟”,但我们习惯上是要分的,如是“拟人”,就答成“拟人”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运用拟物手法,把无形的愁苦形象化使被描写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分类概念效果赏析要点③借代代人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衣冠”代指晋代士族,即名门望族,因为他们戴高高的帽子、穿宽大的衣服招摇过市而显耀自己的身份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强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引发读者的联想赏析时,可以采用“用……代指……”的句式代物代地代事④夸张夸大夸张是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也叫夸饰或铺张突出、强化某种事物或感情,烘托气氛赏析时,应点明被作者使用夸张手法描写的事物本来的面目与修辞后的状态的差别,可用“作者夸大/缩小了……的景象/情感,带来了……的效果”的句式缩小分类概念效果赏析要点⑤互文互文也叫互辞,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使语句经济、简练、含蓄赏析时,应注意点明互文的两个主体各是什么,并指出其应表明的语义⑥叠字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赏析时,应注意点明叠音词产生的表达效果⑦象征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分类概念效果赏析要点⑧双关谐音双关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思”与“丝”谐音,“思方尽”表现思念之深、之极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赏析时,应指出其两层意思,可用“一指……,另指……”的句式语义双关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里的“清白”不仅指石灰的颜色,也暗指清白的品德⑨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的意思。它在古诗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偶)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赏析时,应注意律诗中间两联一般不宜判断为对偶,其余场合只要是对偶,就可以答成对偶;应具体指出对偶的双方是什么,并说明其在表达作用上的好处分类概念效果赏析要点⑩排比互文也叫互辞,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使语句经济、简练、含蓄赏析时,应注意点明互文的两个主体各是什么,并指出其应表明的语义⑪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⑫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分类概念效果赏析要点⑬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⑭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突破语言的局限,增强表情达意效果。⑮用典借用历史故事或引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分类概念效果赏析要点⑯顶真也可写成顶针,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环环相扣,引人入胜。⑰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的图像。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具有简洁凝练、委婉含蓄、串玉叠珠之美。(2020·全国3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苦笋

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2020·北京)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寄东鲁二稚子①

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注释:①这首诗作于金陵。②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参考答案】①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②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③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④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形成优美的意境。

练一练反问比拟(拟人)设问反问夸张、比喻对偶借代用典通感双关通感互文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7.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8.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10.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2.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13.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14.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反复对比古代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十分讲究结构技巧。开篇:开门见山、曲笔入题行文:铺垫、伏笔、照应、过渡、抑扬、线索、倒装、

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结尾:以景结情、首尾照应、卒章显志等主题表达上:以小见大、画龙点睛概念说明示例赏析开门见山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揭示主题或全篇的主要内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首句概括写出数十年客居他乡的事实,有自伤“老大”之情,下联儿童的淡淡一问就在情理之中了曲笔入题又叫“绕笔”。由于某种特殊的环境原因,作者不便直接道出本意,于是用委婉的语言,使读者通过思索,来了解作者本来的意旨。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一)开篇概念说明示例赏析铺垫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做铺垫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做必要的回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长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二)行文概念说明示例赏析过渡过渡是指诗歌由对一事物的描述转入对另一事物的描述,一般是律诗的颈联或绝句的第三句;在词中过渡句往往是上片的最后一句或下片的第一句。过渡句的作用通常是承上启下。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此词的过渡句是“聚散匆匆”,此句由前文与朋友在京城相聚,到后文写二人分别之后的孤独伤感,过渡自然。同时又强调了二人相聚的时间之短暂,分别又是如此地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二)行文抑扬欲扬先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欲扬先抑,前面遗憾,后面高兴。欲抑先扬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诗先写少妇“不知愁”,后写“悔”,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二)行文线索贯穿全诗,是理解诗歌情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