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_第1页
山东省2024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_第2页
山东省2024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_第3页
山东省2024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_第4页
山东省2024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4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吟唱(yín)

车辙(zhé)

呜咽(wū)

披荆斩棘(jí)B.轴线(zhóu)稻穗(suì)

赎罪(shú)亘古不变(gèn)C.掺和(chān)执拗(niù)

恪守(gè)

望帝啼鹃(dí)D.辖制(xiá)

反省(xǐng)唾弃(tuò)不可理喻(yù)【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C.“恪守”中的“恪”应读“kè”,“望帝啼鹃”中的“啼”应读“tí”。故选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十多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誓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改变。B.揭露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旅游市场。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接连不断扎了进去。【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沧桑巨变:比喻世事的巨大变迁,形容变化很大。此处指社会的变化很大,使用正确。B.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此处指“揭露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的工作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使用正确。C.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不能用来修饰“旅游信息”,从语意上分析,此处是想表达旅游信息有真有假,故用“参差不齐”不合语境,可用“良莠不齐”。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D.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此处指年轻人喜爱网络交友并沉浸其中,使用正确。故选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之本,国家应当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B.不仅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C.作为汉剧艺术的代表人物,陈伯华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并对汉剧唱腔艺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D.中国古代建筑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成分残缺,“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最后加上“的氛围”。B.语序不当,主语一致,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不仅”移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后边。D.成分残缺,缺少与“而引人注意”搭配的介词,在“优美柔和”前边加上“以它”或“凭借”。故选C。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耕种劳作和休养生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感受最深的,不是复杂的历法和盛大的祭祀②为此,古人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和记载③每当我读到这些有关节气的种种文字时④而是贯穿于所有活动里,人们对苍天、大地,甚至对自身的那种深深的敬畏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第一空后是句号,是对前文的总结,②中的“此”代指“二十四节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耕种劳作和休养生息”,因此②在最前面。“不是”“而是”便是并列关系,联系紧密,因此①④,据此排除BCD。且①④紧承③,谈的是“我”的感受,因此正确语序是:②③①④。故选A。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出自“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琵琶行》,用来形容极度悲伤,也借指悲伤凄切的人。B.阳,指山南水北;阴,指山北水南。阳谷,指山南面山谷中的水。阴谷,指山北面山谷中的水。C.干支纪日法是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丁未日的前一天是丙午日,后一天是戊酉日。D.《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后一天是戊酉日”错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丁未日是60干支纪日组合中的其中之一,顺序为第44个。前一位是丙午,后一位是戊申。故选C。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地图侯发山①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欲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③爷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④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⑤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⑥“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⑦“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⑧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⑨“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⑩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⑪“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⑫“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走不动。”⑬“爷爷,我开车带您去。”“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爷爷退休后,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⑭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⑮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⑯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⑰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⑱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听着汽车里播放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望着眼前的景致,爷爷不由地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⑲看着爷爷的精气神,小兵开心地笑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23期,有删改)6.第⑲段写“小兵开心地笑了”,请结合全文说说小兵“笑”的原因有哪些。7.小说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8.小说标题“中国地图”有什么深刻含义?【答案】6.①爷爷精神爽朗(或身体健康);②圆了爷爷的心愿;③今日祖国的地图测绘技术惊人进步(祖国翻天覆地的进步)。7.插叙。作用:①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解释了“事故”的含义;②补充交代了爷爷总要给人家讲故事的原因(或背景);③让文章情节有波澜,结构富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④突出爷爷对地图有特殊的感情;⑤交代毛乌素沙漠风沙多和大,与后文写毛乌素变为绿洲形成照应。8.①“中国地图”既指文中的中国地图实物,又指装在爷爷心中的中国地图;新旧地图的变化折射出祖国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②“中国地图”承载着地图测绘人对中国地图测绘事业的热爱与追求;③“中国地图”蕴含了对祖国发展的骄傲与自豪。【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原文写到“听着汽车里播放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望着眼前的景致,爷爷不由地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看着爷爷的精气神”,可见爷爷精神爽朗(或身体健康)。原文写到“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爷爷在地图上找不到毛乌素沙漠,认为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所以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圆了爷爷的心愿。原文写到“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可见今日祖国的地图测绘技术惊人进步(祖国翻天覆地的进步)。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顺序的把握能力。文章写到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退休后还经常查看地图,喜欢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对新地图兴趣浓厚,敏锐发现新地图中的细微变化。而第②段写的是发生在爷爷身上的事情,所以本段在叙述顺序上属于插叙。文章第②段说到“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然后通过讲述发生在爷爷身上的这些事情,解释了“事故”的含义,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文章第①段说到家里有人的时候,爷爷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因为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交代了爷爷总要给人家讲故事的原因(或背景)。插入有关发生在爷爷身上的这些事情,使得文章情节有波澜,结构富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那时候,技术条件差,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而在实地走访时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故,从而更加突出了爷爷对地图的特殊情感。第二段写到爷爷为了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奶奶,而奶奶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而那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交代了毛乌素沙漠风沙多和大。而后文写到小兵带爷爷到毛乌素的时候,毛乌素沙漠已经变成了绿洲,所以本处对毛乌素沙漠风沙多和大的描写,与后文写毛乌素变为绿洲形成照应。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结合第①段“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退休后,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可知,标题“中国地图”指的是文中爷爷绘制出来的中国地图实物;结合第⑤段“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第⑦段“‘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是不是搞错了?’”,第⑩段“‘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可知,爷爷将最新的《中国地图》与装在自己心中的中国地图相对照,敏锐发现了新地图中的细微变化,“中国地图”又指装在爷爷心中的中国地图;结合第⑤段“‘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⑥段“‘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⑦段“‘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是不是搞错了?’”、⑧段“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⑩段“‘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⑭段“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可知,通过新旧的中国地图的对照,写出了新的中国地图的变化,这一变化折射出了祖国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结合第②段“那时候,技术条件差……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可知,爷爷当地图绘制工程师的时候需要带上各种测量仪器,实地走访,测量,标记,还写到了他在测量途中遇到的危险以及保护仪器的事迹,表现了爷爷对中国地图测绘事业的热爱,“中国地图”承载着像爷爷一样的地图测绘人对中国地图测绘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结合第⑰段“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第⑱段“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可知,小兵和爷爷对现如今祖国的变化发展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爷爷不禁发出了“想再活五百年”,“中国地图”蕴含了对祖国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原因,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②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③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应有的作用。④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⑤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求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通过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等,才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9.下列有关“产业发展”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融合是其他方面振兴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B.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农村流动,因此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C.农业产业要积极健康地发展,依赖于非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D.新时期农业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要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创新集群。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注重实质性的创新,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B.社会管理的实质性创新可以促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使乡村更宜居。C.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发生改变。D.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11.下列关于文章的论证,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1段以十九大报告引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话题,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B.文章从制度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两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需要的实质性创新内容。C.文章第5段论述了社会管理的格局、方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性创新指明方向。D.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后面三段采用举例论证,论述社会管理创新对乡村宜居的意义。【答案】9.B10.C11.D【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强调实质性创新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引出足够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基础,以制度和技术创新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与融合,提升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性。然后,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改善乡村的居住环境和治理结构,增强乡村的宜居性。整篇文字结构清晰,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的重要性,以期提高乡村发展的参与度和共享成果,提升乡村振兴的成功几率。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B.“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错,原文提到“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这里的创新制度是针对所有产业的,而不仅仅是非农产业。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C.“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发生改变”错,选项过于绝对地表述了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与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改变之间的关系。原文第五段提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但并未表明它们是改变管理格局和方式的唯一因素。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后面三段采用举例论证”错,文章后面三段采用了道理论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对乡村宜居的意义,并没有采用举例论证。故选D。三、古诗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B.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C.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D.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如苏轼的《赤壁赋》。B.字,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与名的意义一致,也可相关,甚至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C.经史,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中的前两类。经部包括诸子百家的经典,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地理书。D.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他顶着世俗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宣扬从师之道。B.柳宗元痛恨流俗,心存顾虑。他对为人师者遭受谩骂而深感不满,又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C.宋濂现身说法,勉励后学。他在给马生的文章中,用自己早年勤苦学习和虚心求教的经历勉励他潜心向学。D.杨时求学心诚,尊师重道。他曾特意到颍昌向程颖学习,一天拜见程颐时,久立雪中,以免打扰他休息。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16.柳宗元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12.A13.C14.B15.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16.揭露当时不尊师从师,对敢为人师者、从师学习者妄加非议的社会现实。【导语】文中通过对韩愈、宋濂及杨时等人的介绍,强调了师承学习的重要性和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文章批判了魏晋以来轻视师道的社会风气,称赞韩愈不顾流俗坚持弘扬师道的勇敢精神。此外,文章还展现了宋濂早年刻苦读书、虚心求教的经历,以激励后人求知若渴,积极向学。柳宗元借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则透彻揭露并批判当时轻视学术、崇尚浮华的社会现实。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吠噬”与“狂走”是“数州之犬”发出的动作,中间断开,“狂走”是偏正结构,内部不能断开,排除BD;“狂走者累日”动补结构,省略了主语“狗”,意思完整,后面断开;“至无雪”意思是到没有雪的时候,是表示时间的状语,修饰“已”,在“至无雪”前断开,排除C。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经部包括诸子百家的经典”错。我国传统图书分类一般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其中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文字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经史”一般特指这两类书。另外,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又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错,原文“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意思是“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这里的“病”是“诟骂责备”的意思,应该是“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顾忌”。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以是”,因此;“暇”,空闲;“挈挈”,匆匆忙忙;“东”,名词作动词,向东奔去。1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蜀犬吠日”是说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越犬吠雪”是说越地很少下雪,所以一下雪,越地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当时的现状是“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即当时很少有人从师尊师,也很少有人“好为人师”,有的话就觉得奇怪甚至是嘲笑侮辱和咒骂攻击,这跟“蜀犬吠日”和“越犬吠雪”的情况是一样的。柳宗元援引“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例子,来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流弊,揭示出当时贵族阶层压抑、打击勇为人师者的嚣张气焰。他用类比手法讽刺了士大夫之族无知无识、少见多怪的恶劣行径,并对韦中立不受流弊束缚,拜师求学的态度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参考译文: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不顾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了《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群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的圣贤的学说。又忧虑不能与才学渊博的老师和有名的学者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一屋子,他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等待他高兴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能够有所收获。(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这个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一同求学的人。到此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醒来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月②。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B.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D.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18诗歌从哪些方面写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D(2)①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赤亭写旅程艰苦,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②李副使的志向十分远大。他远赴万里击胡,希望在边塞立功扬名;③李副使经常出入边地,长期驰骋沙场,早已置乡愁于脑后。【导语】这首诗通过描绘炙热且荒凉的环境,表达对出征将士的敬佩和鼓励。开篇点明险峻与艰辛,随后以殷切劝留与豪迈勉励收尾,既有对李副使过往战绩的肯定,又有对其未来功名的期待,诗风豪放洒脱,蕴含深情。【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悲伤的惜别之情”错,整首诗感情豪迈,虽写送别,但从“岂能愁见”“真是英雄一丈夫”等可以看出并没有悲伤之情。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①根据诗句“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可以看出环境的恶劣,路途的艰辛,以此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无论是六月的火山酷热,还是荒无人烟的赤亭道口,他皆无畏无惧。②诗句“送军万里西击胡“和”功名只向马上取”表明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来创造英雄业绩。“只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进而展现李副使远赴万里击胡,希望在边塞立功扬名的远大志向。③诗句“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李副使经常出入边地,长期驰骋沙场,看到明月已将乡愁置之度外了,可以看出其经历非凡。四、句子默写(6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2)两情若是久长时,。(秦观《鹊桥仙》)(3),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书》)(4),稳泛沧浪空阔。(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5)杜甫在《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答案】满地黄花堆积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以太山不让土壤短发萧骚襟袖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太”“壤”“萧骚”“襟”“啸”“渚”。五、作文(40分)20.完成作文。(40分)

请以“阅读使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例文:阅读使我陶醉读书不觉春已深,当我回首往事,那些沉浸在书海中的日子,仿佛刚刚过去,却又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