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在细胞中与之化学成分相同的结构是()A.染色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中心体【答案】B【解析】【分析】1、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与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相似。2、DNA病毒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而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因此DNA病毒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相似。【详解】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与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相似,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主要含有磷脂和蛋白质以及少量的DNA和RNA,中心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ACD错误,B正确。故选B。2.研究人员发现,某种Caspases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中信号的传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中的信号传递与某些蛋白质有关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C.细胞凋亡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出现炎症反应D.滥用Caspases制剂将会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详解】A、细胞凋亡中的信号传递需要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接受信号分子,故与受体蛋白有关,A正确;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B正确;C、细胞凋亡过程中不会随出现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才会,C错误;D、Caspases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中信号的传递,导致细胞凋亡失控,因此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D正确。故选C。3.人体中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互相分工合作,执行着各自特定的功能。下图为某人体中4种组织的显微摄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依据图片信息可以确定上述4种组织细胞的大小关系B.上述图片可以反映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是相适应的C.与皮肤的表皮细胞相比,上述细胞中富含线粒体D.上述细胞发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选择性表达【答案】A【解析】【分析】1、构成人体的细胞多种多样,但其结构都基本相同,即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说明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2、人属于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同时也执行着各自特定的功能,【详解】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所示显微摄影没有比例尺标注,因此依据图片信息不能确定上述4种组织细胞的大小关系,A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可知,图中四种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能够体现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是相适应的,B不符合题意;C、上述四种组织细胞执行各自特定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与与皮肤的表皮细胞相比,上述细胞中富含线粒体,C不符合题意;D、人属于多细胞生物,不同细胞其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千岛湖分布着众多岛屿,商陆是岛上的入侵植物,食果鸟取食商陆有助于种子繁殖和传播,研究发现周围空旷的岛屿被商陆入侵程度比周围密布小岛的岛屿更严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果鸟对商陆的取食可以促进商陆入侵岛屿B.商陆入侵后可能导致岛屿群落发生次生演替C.若岛屿物种丰富度较高,可减轻商陆入侵程度D.食果鸟与商陆两者组成岛屿上特有生物群落【答案】D【解析】【分析】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⑴破坏生物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灭绝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⑵破坏生态平衡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⑶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对其他生物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详解】A、由题意可知,食果鸟取食商陆果肉有助于其种子繁殖和传播,食果鸟对商陆的取食加速了商陆入侵,A正确;B、商陆的入侵对岛屿群落的影响是显著的,它可能导致群落发生次生演替,从而改变岛屿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B正确;C、岛屿物种丰富度较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抵抗力稳定性高,商陆入侵程度较轻,C正确;D、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商陆、食果鸟等岛上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D错误。故选D。5.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的基因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B.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物质一定发生改变C.染色体组型分析可用于各种遗传病诊断 D.调查遗传病发病率需调查多个患者家系【答案】B【解析】【分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遗传病患者的基因结构并不一定发生改变,如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A错误;B、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物质一定发生改变,如染色体结构异常(易位)遗传病,B正确;C、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用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诊断,C错误;D、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需调查多个患者家系,调查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D错误。故选B。6.在某岛屿上有两类植物靠同种蜂鸟传粉。一类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类则弯而深。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蜜管中采蜜,雄鸟的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蜜管中采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可缓解因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竞争B.蜂鸟对两类植物花蕊蜜管的选择是这两类植物进化的唯一因素C.该种蜂鸟种群中存在的变异是植物对其进行选择的前提条件D.因雌雄蜂鸟采蜜方式不同导致了两类植物花蕊蜜管形态发生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两个拥有相似功能生态位,但分布干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生态等值生物。【详解】A、雌鸟和雄鸟能从不同植物上获取食物,食物来源不同,可缓解因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种内斗争,A错误;B、生物的进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蜂鸟对两类植物花蕊蜜管的选择对这两类植物的进化产生了影响,但不是它们进化的唯一因素,B错误;C、自然选择的前提是生物种群中存在遗传变异。蜂鸟种群中存在的变异为它们对不同植物花蕊蜜管的选择提供了基础,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这体现了生物的共同进化,C正确;D、可遗传变异是因为生物体发生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为本身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蜂鸟采蜜并不能改变植物遗传物质的变化,D错误。故选C。7.某同学将同个马铃薯切割成甲、乙、丙三块形状与体积均相同的立方体,用过氧化氢测量其所含过氧化氢酶活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三次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持续的时长不同 B.实验设置的pH不同C.所用的过氧化氢浓度不同 D.马铃薯块中所含酶量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底物浓度、酶的浓度、温度、pH等因素,因此实验设置的pH不同,所用的过氧化氢浓度不同,马铃薯块中所含酶量不同均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BCD不符合题意,实验持续的时长不同不影响酶促反应速率,A符合题意。故选A。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黑藻为多年生沉水的雌雄异株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光照充足、温暖的淡水环境中。其不仅能够进行有性繁殖,还能利用植株营养器官(如断茎、离体芽)进行无性繁殖,有较强的侵略性和竞争力,使得生长水域成为单一物种主导的区域。黑藻也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材料,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以黑藻为材料所进行的两个实验操作:8.下列关于黑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蓝藻相比,黑藻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B.起始数量的大小将影响其在侵入地的环境容纳量C.有性生殖有利于提高黑藻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无性繁殖更有利于黑藻种群迅速占领空间和资源9.下列关于上述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清晰观察到胞质流动现象,最好选用成熟的黑藻叶片B.为更好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研磨过程需要加入95%乙醇和SiO2C.在较高浓度蔗糖的溶液中,观察到的胞质流动速率会减缓D.在叶片匀浆差速离心时,叶绿体均存在于各次离心的上清液中10.将分离得到具有活性的叶绿体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叶绿体悬浮液。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适宜温度、光照强度下,测得氧气释放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蔗糖溶液有利于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B.CO2浓度高于M点时光合作用才开始进行C.限制N点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叶绿体数量等D.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在悬浮液中可以检测到淀粉【答案】8.B9.C10.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照,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阶段必须需要光照才能进行,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发生水的光解,NADPH的合成,ATP的合成;暗反应阶段有没有光照都能进行,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变化密不可分。【8题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黑藻具有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与蓝藻相比,黑藻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A正确;B、环境容纳量与环境条件有关,与起始数量无关,B错误;C、有性生殖可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黑藻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C正确;D、无性繁殖,有较强的侵略性和竞争力,使得生长水域成为单一物种主导的区域,无性繁殖更有利于黑藻种群迅速占领空间和资源,D正确。故选B。【9题详解】A、为清晰观察到胞质流动现象,最好选用幼嫩的黑藻叶片,A错误;B、为更好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研磨过程需要加入无水乙醇和SiO2,B错误;C、在较高浓度蔗糖的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观察到的胞质流动速率会减缓,C正确;D、在叶片匀浆差速离心时,叶绿体并不均存在于各次离心上清液中,也会存在于沉淀中,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A、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有利于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不会发生皱缩和吸水膨胀,A正确;B、叶绿体悬浮液测得氧气释放速率,即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二氧化碳浓度大于M时,氧气释放速率才大于0,光合作用才开始进行,B正确;C、题干信息中温度和光照强度均适宜,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C错误;D、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叶绿体悬浮液中不会发生细胞呼吸,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在悬浮液中可以检测到淀粉,D正确。故选C。11.植物幼苗在一定刺激下,某器官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而发生弯曲生长现象,其弯曲生长部分的显微观察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A.甲侧生长素浓度大于乙侧 B.高浓度生长素可抑制细胞的生长C.生长素能够影响细胞的生长 D.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单侧光照射下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由图可知,甲侧细胞较长,为背光侧,生长较快。【详解】A、图示甲侧细胞比乙侧长,说明甲侧比乙侧生长得快些,但这个无法判断到底哪侧生长素浓度高,A错误;B、图中未体现高浓度生长素可抑制细胞的生长,B错误;C、由图示可以看出,生长素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甲侧细胞比乙侧长,说明甲侧比乙侧生长得快些,C正确;D、图中不能看出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合成,D错误。故选C。12.下图1和图2分别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的线粒体结构。据此推测,与正常细胞相比,下列不是癌细胞具有的特征是()A.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量大于正常细胞B.细胞溶胶中的厌氧呼吸增强,容易导致乳酸累积C.线粒体中嵴的数量减少,但线粒体的数量可能增加D.呼吸产生的丙酮酸主要在线粒体中被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线粒体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NADH;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NAD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详解】A、癌细胞无氧呼吸强,代谢旺盛,对能量需求量大,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故葡萄糖的消耗量大,A正确;B、癌细胞无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无氧呼吸强,产生大量乳酸,容易导致乳酸累积,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癌细胞线粒体缺少向内凸起的嵴,但是癌细胞分裂旺盛,需要更多的能量,线粒体的数量增加,C正确;D、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生的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错误。故选D。13.透析膜就是一种半透膜,其孔径可以让水、葡萄糖、麦芽糖等小分子自由通过,而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则无法通过。在透析膜制成的透析袋中注入X溶液,制成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该实验装置,不能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B.若X为葡萄糖溶液,则X可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进入蒸馏水C.若X为蛋白质溶液,则透析袋内外的浓度不可能达到相等D.若X为淀粉,则在蒸馏水中滴加KI-I2后只有透析袋内变蓝【答案】B【解析】【分析】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详解】A、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大分子无法通过,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并不是根据需求来进行选择性进出,因此利用该实验装置,不能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A正确;B、易化扩散是要借助转运蛋白的一种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B错误;C、透析膜就是一种半透膜,其孔径可以让水、葡萄糖、麦芽糖等小分子自由通过,而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则无法通过,因此若X为蛋白质溶液,则透析袋内外的浓度不可能达到相等,袋内浓度要大于烧杯中浓度,C正确;D、因淀粉无法穿过透析袋,因此若X为淀粉,则在蒸馏水中滴加KI-I2后只有透析袋内变蓝,D正确。故选B。14.某实验室在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过程中,部分样品遭到病毒污染,为探究该种病毒的遗传物质,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检测指标方案1甲组将无放射性的病毒感染经32P胸苷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悬液X乙组将无放射性的病毒感染经32P尿苷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悬液方案2丙组将经DNA酶处理过的病毒核酸提取液感染成纤维细胞悬液Y丁组将经RNA酶处理过的病毒核酸提取液感染成纤维细胞悬液注:胸苷可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苷可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方案1的检测指标X是形成的子代病毒中含有的核酸类型B.若方案1中将上述两种核苷换用3H标记也能达到实验目的C.方案2中,丙、丁两组加入的DNA酶和RNA酶属于核酶D.若丙组能产生子代病毒而丁组不能,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二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氮碱基和五碳糖的不同。其中,DNA特有碱基T,组成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特有碱基U,组成RNA的五碳糖为核糖。2、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属于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详解】A、方案1的检测指标X是子代病毒的放射性,A错误;B、同位素标记法中,若换用3H标记上述两种核苷酸,仍然能通过检测甲、乙两组子代病毒的放射性判断出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能实现实验目的,B正确;C、核酶化学本质是RNA,DNA酶和RNA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属于核酶,C错误;D、若丙组能产生子代病毒而丁组不能,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故选B。15.大多数真核细胞的基因为不连续基因,除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外,还有不编码蛋白质的内含子;转录时整个基因(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都被转录,形成前体mRNA。一种酶-RNA复合物(SnRNP)能够识别相应的短核苷酸序列,将前体mRNA中内含子对应序列去除并把外显子的对应序列进行连接,形成成熟mRNA,过程示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核中,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中B.过程③至少需要三种RNA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C.SnRNP具有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和形成的作用D.过程③中一个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答案】A【解析】【分析】1、真核基因包括非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和编码区,且编码区不连续,分为内含子和外显子。2、解答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信息“前体mRNA中由内含子转录的片段被剪切后,再重新将其余片段拼接起来成为成熟的mRNA”答题。【详解】A、真核细胞中转录(过程①)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将前体mRNA加工为成熟mRNA(过程②)也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A错误;B、过程③为翻译过程,至少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运输氨基酸)、rRNA(构成核糖体)这三种RNA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B正确;C、SnRNP能够识别相应的短核苷酸序列,将前体mRNA中内含子对应序列去除(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并把外显子的对应序列进行连接(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C正确;D、过程③中一个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多肽链的合成,这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D正确。故选A。16.药物Q能够诱导小鼠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某种抗体而出现糖尿病。为研究其致病机理,科研人员以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甲鼠和药物Q诱导的糖尿病乙鼠为研究对象,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对各自胰岛素受体蛋白进行相应的检测,实验结果如下表。甲鼠血清乙鼠血清甲鼠细胞胰岛素受体蛋白—+乙鼠细胞胰岛素受体蛋白—+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乙鼠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比甲鼠体内高 B.药物Q使乙鼠产生了抗胰岛素的抗体C.该种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D.药物Q改变小鼠胰岛素受体蛋白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A、药物Q使肝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异常,小鼠体内血糖水平较高,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大,即乙鼠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比甲鼠体内高,A正确;B、甲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在甲鼠血清的情况下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而在乙鼠血清的情况下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药物Q使小鼠产生了抗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的抗体,B错误;C、小鼠出现糖尿病的原因是肝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异常,因而该种糖尿病小鼠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C错误;D、分析表中实验记录可知,甲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和乙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在甲鼠血清中都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而在乙鼠血清中都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药物Q没有改变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D错误。故选A。17.已知豌豆种子的黄色、圆粒为显性。以某株结黄色圆粒种子的豌豆为母本,以结绿色皱粒种子的豌豆为父本,进行如下图的杂交试验,所获得的群体丙中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未发生突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形成群体甲、乙过程相应基因发生自由组合B.黄色基因与皱粒基因所含的嘌呤碱基比例不同C.甲中有50%的植株有1对基因纯合,乙中植株均为纯合体D.群体丙的植株中,结黄色皱粒与结绿色圆粒的植株比例为3∶1【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形成群体甲、乙过程发生的是有丝分裂,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基因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所以嘌呤碱基(A+G)所占比例为1/2,黄色基因与皱粒基因所含的嘌呤碱基比例相同,B错误;C、豌豆种子的黄色、圆粒为显性,则亲代甲黄色圆粒(A-B-)和乙绿色皱粒(aabb),群体丙中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3:1)(1:1),则甲有一对基因杂合(假设为Aa),若另一对基因为杂合,即Bb,则后代为显性:隐性=1:1,若另一对基因纯合,即BB,则后代为全显,现在实际结果为显性:隐性=3:1,每对亲本产生后代的数量相同,则甲的另一对基因1/2杂合,1/2纯合,C正确;D、豌豆种子的黄色、圆粒为显性,群体丙中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3:1)(1:1),若是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那么结黄色皱粒与结绿色圆粒的植株比例为1:3;若是圆粒:皱粒=1:1,黄色:绿色=3:1,那么结黄色皱粒与结绿色圆粒的植株比例为3:1,D错误;故选C。18.蜜蜂的雌蜂(2n=32)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若连续食用蜂皇浆,将发育成具有繁殖能力的蜂王。雄蜂(n=16)则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其精原细胞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减数分裂,1个精原细胞最终只产生1个精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为精原细胞,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雄蜂(n=16)在MI过程可形成8个四分体C.蜂皇浆可能通过甲基化影响蜜蜂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D.若一对蜜蜂的杂交后代中雌蜂为AaBb、aaBB,则乙细胞基因型为aaBB【答案】D【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间期的精原细胞经过生长发育,体积增大,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纺锤体出现。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形成2个子细胞,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的一半。(3)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相连,并排列在子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2个子细胞各自分裂,最终形成4个子细胞。【详解】A、甲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在前期Ⅰ时会形成0个四分体,在后期Ⅰ时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雄蜂甲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前期时不会形成四分体,B错误;C、蜂群中的蜂王与工蜂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32和n=16,其性别由染色体数目决定,蜜蜂不存在性染色体,C错误;D、一对蜜蜂产生的子代雌蜂基因型为AaBb、aaBB,因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所以亲代雄蜂基因型为aB,所有乙细胞基因型为aaBB,D正确。故选D。19.某实验小组将甲、乙两只电表的电极均连在神经纤维的膜外,a、b表示实验刺激点,其中b点为电极2、3间的中点。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后,甲电表检测到如图所示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b点给予适宜的刺激,则甲电表不发生偏转,乙电表也不发生偏转B.甲电表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记录甲电表开始偏转到乙电表开始偏转的时间,可用于确定兴奋传导速度D.若适当增大a处的刺激强度,则可能会增加电表的偏转幅度和偏转次数【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甲和乙两只电表的两极均连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当兴奋从神经纤维左侧向右传递时,1、2、3、4会依次产生动作电位导致甲和乙都会出现两个相反方向的偏转。【详解】A、b位于两个电流计的中间,刺激b点,兴奋会往左右两边传导,因此甲和乙都会发生偏转,A错误;B、甲电表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只能说明刺激a点兴奋往右侧进行了传导,B错误;C、甲电表第一次偏转时,说明兴奋传递至1位点,乙电表第一次偏转时,说明兴奋已传递至3位点,所以两电表指针发生第一次偏转的时间间隔即兴奋自1处传至3处所需时间,可用于确定兴奋传导速度,C正确;D、若适当增大a处的刺激强度,不会改变动作电位的大小也不会改变方向,因此电表的偏转幅度和偏转次数均不改变,D错误。故选C。20.研究小组对养殖场的某种牡蛎幼体进行标记和跟踪,记录在不同年龄阶段这些个体的存活数,直至全部标记个体死亡为止,获得了如图所示曲线,其中龄级VI为成体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曲线可判断阶段Ⅱ的出生率大于阶段ⅥB.该曲线可以说明牡蛎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获得各年龄的个体数量D.该曲线可反映牡蛎种群各年龄段的死亡情况【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的种群特征是年龄结构。【详解】A、由曲线可判断阶段Ⅱ的存活率大于阶段Ⅵ,而不是出生率大于阶段Ⅵ,题意显示,龄级VI为成体阶段,因此,阶段Ⅵ的出生率大于阶段Ⅱ,A错误;B、图中横坐标是年龄,自左至右年纵坐标是存活个体数的相对值,自上而下逐渐减少,即种群中年龄大的个体数少,因此判断该曲线可以说明牡蛎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错误;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种群数量的调查,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不能获得各年龄的个体数量,且对于牡蛎并不适合标志重捕法,C错误;D、该曲线可反映牡蛎种群各年龄段的存活情况,因而可间接看出牡蛎种群各年龄段的死亡情况,D正确。故选D。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共60分)21.某条流速缓慢的江段位于大型种植产业园区和城市下游,长期以来面临生态环境恶化、水质变差等问题。为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理念,生态学家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对江畔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植被配置,经过多年维护,不仅逐渐恢复了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并成为当地居民的休憩场所。(1)从河面到江堤,生态学家依据群落的______结构,对植物进行如图所示的分区域配置。在修复过程中,反映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2)在治理前,该段江中富含的N、P导致某些藻类密度爆增而经常呈现“水华”现象,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水华”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藻类的______,使种群密度不断增加。治理后不仅“水华”现象基本消失,近岸水域中水生动物种类也明显回升,分析其原因除了控制污水排放外,江边种植的各种水生植物通过______(至少答1点),抑制了近岸的浮游藻类繁殖。同时水生植物为水生动物提供丰富的______,有利于动物的生存繁殖。(3)该江段原本拥有许多特有的鱼类品种,为了恢复其种群,人们采取人工增殖放流鱼苗措施,其目的是使目标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______,但在鱼苗放流前需要调查确定目标鱼的______和当前种群数量,以确定合理的放流数量。(4)江段中不同品种的鱼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是其长期与其他生物及环境间______的结果。为确定该江段某种鱼的生态位,需要野外调查其食性,下列最好的确定方法是______A.直接观察法B.胃容物分析法C.粪便调查法D.同位素示踪法【答案】(1)①.水平②.速度和方向(2)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②.与藻类竞争N、P或阳光或为植食性鱼类提供栖息场所③.食物和栖息地(3)①.增长型②.环境容纳量##K值(4)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或减少竞争②.(相互)适应③.B【解析】【分析】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小问1详解】不同植物在河面至江堤呈水平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修复过程中,反映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小问2详解】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也就是污水中存在大量N、P等元素,可以促进藻类大量增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从而数量剧增;江边种植的各种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之间竞争阳光等,它们存在竞争关系,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同时水生植物为水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有利于动物的生存繁殖。【小问3详解】人工增殖放流是对目标生物进行培养,从而扩大种苗培育数量,因此其增加了幼龄个体的数量,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增长型。放流前应调查目标水域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以及现有种群数量,以确定合理的放流数量。【小问4详解】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减少竞争,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结果。研究保护区内动物的食物结构,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胃容物分析法、粪便分析法。若需要野外调查生物的食性,在上述方法中优先选用

胃内容物分析法。22.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和维生素D3参与维持血钙水平的相对恒定。PTH和CT的靶组织主要为骨组织、肾小管。(1)人体的血钙主要来源于______和自身骨钙的释放。血钙浓度降低会刺激PTH的分泌,从而促进自身骨钙入血和______对钙的重吸收,促进血钙快速回升;而当血钙浓度增多后又会抑制该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保证了______的含量相对稳定,以维持内环境稳态。PTH和CT作用于同一靶组织时产生相反的生理效应,直接原因是靶组织对应于两者的______不同。(2)维生素D3经过肝脏和肾脏的转化,成为一种二羟胆钙化醇的激素,经______途径运输后作用于肠道黏膜,促进肠道细胞对______的吸收。(3)当神经细胞膜电位去极化达到相应阈值时,才会引发兴奋。研究表明胞外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该作用能使神经细胞保持正常的阈电位。当血钙浓度过低时,神经细胞在较低强度的刺激下便会出现膜上足量的______开放,从而引起肌肉抽搐,由此推测钙离子浓度降低会使神经元兴奋所需的阈电位绝对值______(“增大”、“不变”或“减小”)。(4)为验证胞外Ca2+对神经元的兴奋抑制作用,某同学以阈刺激(引起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测量指标,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信号采集仪的两极接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置于含高浓度Ca2+的生理盐水中,在神经元的某处施加不同强度电刺激,测定引起动作电位所需的时间。请你对该同学实验设计的3处错误作出科学正确的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食物中钙的吸收②.肾小管(或肾小管和集合管)③.血钙和激素(或PTH)④.(特异性)受体蛋白(2)①.体液(或血液)②.钙和磷(3)①.钠离子通道②.增大(4)①测定电位变化,应信号采集仪的一极接膜内,另一极接膜外;②应设置含正常浓度Ca2+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③应测定产生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来验证【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PTH能促进骨钙溶解,促进小肠从食物中吸收钙以及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钙离子的浓度受到甲状旁腺素(PTH)和降钙素(CT)的影响,两种激素效果相反,共同维持钙离子的平衡,说明CT可能通过抑制骨钙溶解,抑制小肠从食物中吸收钙以及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从而达到钙离子平衡。【小问1详解】人体的血钙主要来源于食物中钙的吸收和自身骨钙的释放。血钙浓度降低会刺激PTH的分泌,从而促进自身骨钙入血和肾小管(或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钙的重吸收,促进血钙快速回升;而当血钙浓度增多后又会抑制该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保证了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含量相对稳定,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由于靶组织中对应于PTH和CT的(特异性)受体蛋白不同,所以两者作用于同一靶组织时产生相反的生理效应。【小问2详解】维生素D3经过肝脏和肾脏的转化,成为一种二羟胆钙化醇的激素,经体液途径运输后作用于肠道黏膜,促进肠道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当血钙浓度过低时,对Na+内流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减弱,所以神经细胞在较低强度的刺激下便会出现膜上足量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从而引起肌肉抽搐,并由此推测可知:钙离子浓度降低会使神经元兴奋所需的阈电位绝对值增大,使兴奋更容易发生。【小问4详解】为验证胞外Ca2+对神经元的兴奋抑制作用,可设计如下两组实验进行对照:将信号采集仪的一极接膜内,另一极接膜外,A组置于含正常浓度Ca2+的生理盐水中作为对照,B组置于含高浓度Ca2+的生理盐水中用为实验组,在神经元的某处施加不同强度电刺激,并测定两组产生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若A组产生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低于B组产生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即可验证。23.氮素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合理施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但过量施用氮肥,对环境生态及土壤质量均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以某耐盐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低氮条件下NaCl浓度对耐盐大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表:低氮和不同盐处理下大麦的光合利用参数和氮素吸收利用比较处理净光合速率μmol·m-2·s-1胞间CO2浓度μmol·mol-1气孔导度μmol·m-2·s-1茎叶干重g氮素吸收利用率%正常氮+零盐6.13a348.96a0.243a1.18a0.98a低氮+零盐5.47a442.96b0.107b0.30b1.28b低氮+低盐5.69a370.09a0.177c0.44c1.79c低氮+高盐1.09b522.51c0.009d0.19d100a注:本实验所有的氮为NH4NO3,盐为NaCl;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氮素吸收利用率(%)为氮素累积量相对于氮素供应量的比值。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实验中NaCl的浓度范围,最低值应该选择与空白处理组相比,对大麦生理影响____________(“显著”或“不显著”)的最低浓度,最高值需确保不会因过度______而导致大麦死亡的最低浓度。(2)植物吸收、传递和转化光的功能单位称为光系统,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填结构),可以推测其应该由______、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中水的光解由光系统Ⅱ完成,产生______。(3)在测定氮素累积量时,需将采集的样品用自来水洗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麦吸收的氮元素可以参与叶绿素、ATP以及______(答2项)等物质的组成,影响植物的生长。据结果分析,与正常氮相比,低氮零盐环境下大麦茎叶部分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低盐胁迫可通过______来缓解这种影响。在高盐胁迫下,大麦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低盐组,推测可能是高盐胁迫下Cl-对NO3-的吸收具有显著的______,从而降低大麦对氮的吸收,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5)该研究对生产的启示是:氮肥适当与其他无机盐配合使用,可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并避免因______对环境及土壤的负面影响。【答案】(1)①.显著②.渗透失水(2)①.类囊体膜②.光合色素③.O2、H+、e-(3)除去吸附表面的氮素残留和杂质(4)①.蛋白质、核酸②.提高气孔导度和氮素吸收利用率③.抑制(或竞争)(5)过量施用氮肥【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场所位于类囊体膜,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反应的发生需要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酶参与。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小问1详解】为了确定实验中NaCl的浓度范围,需要选择一个对大麦生理影响显著的最低浓度作为最低值,这样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最高值需要确保不会因过度渗透失水而导致大麦死亡的最低浓度,这样可以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小问2详解】植物吸收、传递和转化光的功能单位称为光系统,它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主要场所,光系统则负责捕获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可以推测光系统应该由光合色素、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这些成分共同协作完成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其中,水的光解由光系统Ⅱ完成,产生氧气、H+和e-。【小问3详解】在测定氮素累积量时,需要将采集的样品用自来水洗净,目的是除去吸附表面的氮素残留和杂质,特别是含氮的无机盐,这样可以确保测定的氮素累积量仅来自大麦本身吸收的氮元素,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小问4详解】大麦吸收的氮元素可以参与多种物质的组成,包括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物质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与正常氮相比,低氮零盐环境下大麦茎叶部分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低盐胁迫可以通过提高气孔导度和氮素吸收利用率来缓解这种影响。然而,在高盐胁迫下,大麦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低盐组,推测可能是高盐胁迫下Cl−对NO3−​的吸收具有显著的抑制(或竞争)作用,从而降低大麦对氮的吸收,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小问5详解】该研究对生产的启示是:氮肥应适当与其他无机盐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并避免因过量施用氮肥而对环境及土壤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控制盐胁迫的程度,以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24.灰斑病是导致某二倍体作物(2n=20)减产的常见病害,某农科所通过诱变获得了两种抗灰斑病的单基因突变纯合体A1和A2,为进一步确定突变体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将突变体A1、A2进行杂交,所得的F1绝大多数表现为野生型(易感病),F1自交获得F2,F2表型的统计结果如下表。病情指数00.1-5.05.1-10.010.1-20.020.1-35.035.1以上F2植株数811518307142注:病情指数10.0以下归为抗病类型;病情指数10.0以上归为易感病类型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于野生型来说,作物上述突变性状属于______性状。作物的配子中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性染色体,理由是______。(2)作物根尖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3)上述统计结果表明,突变体A1、A2的抗病基因______(“是”或“不是”)互为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上述两种突变体的产生,反映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特点。(4)若将易感病植株从F2中拔除,剩余个体继续种植,进行随机交配,理论上收获的F3中出现易感病植株的概率为______。(5)为提高抗病作物的抗旱性,科研人员将抗旱基因M插入至作物的染色体中,培育出转基因作物,已知抗旱基因插入的数量和位置是随机的。某转基因抗旱植株自交后代中有大约1/16的后代为非转基因植株,若不考虑发生染色体变异,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______A.转基因植株发生突变,重新形成非转基因植株B.抗旱基因M插入了作物细胞的线粒体DNA中C.至少有两个抗旱基因M分别插入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不同位点D.至少有两个抗旱基因M分别插入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位点【答案】(1)①.隐性②.不存在③.该作物能够发生自交,说明其为雌雄同株植物,不存在性染色体(2)2或4(3)①.不是②.因为F1绝大多数表现为野生型(易感病),产生的F2中抗病与易感病接近7∶9,说明T1、T2的抗病性分别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③.普遍性(4)8/49(5)D【解析】【分析】分析图中数据:结合病情指数10.0以下归为抗病类型;病情指数10.0以上归为感病类型可知,F2中抗病类型有8+115+18共141株,易感病类型有30+7+142共179株,抗病类型:易感病类型约为7:9,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抗病和易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抗病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为隐性性状。【小问1详解】F2中抗病类型有8+115+18共141株,易感病类型有30+7+142共179株,抗病类型:易感病类型约为7:9,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抗病和易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抗病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为隐性性状,所以本题突变性状属于隐性性状,作物能够发生自交,说明其为雌雄同株植物,不存在性染色体,所以作物的配子中也不存在性染色体。【小问2详解】作物根尖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不同时期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不同,在有丝分裂前中期含2个染色体组,在后期、末期含4个染色体组。【小问3详解】因为F1绝大多数表现为野生型(易感病),产生的F2中抗病与易感病接近7∶9,说明A1、A2的抗病性分别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以突变体A1、A2的抗病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小问4详解】假设F1基因型是AaBb,易感病的植株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为抗病植株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