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有考点_第1页
2020年度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有考点_第2页
2020年度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有考点_第3页
2020年度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有考点_第4页
2020年度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有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有考点

资料仅供参考

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宋初文坛的复古倾向一一柳开、田锡、穆修

1.柳开一一先驱,宋代为古文者实自柳开始,最

初觉醒的儒者代表。

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问

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隼路蓝缕

之功。一定程度上大几宋初华而不实的文风。

主要从明道、致用角度看待文章社会功利价值。

作品:应用文居多。《河东先生集》

2.田锡一一过渡性作家,文人气质,改革自觉。

诗文理论方面颇有建树,论诗,主性情、意,强

调自然生气,豪健雅丽。

散文崇尚韩、柳,从创作角度提倡道统、文统。

作品《贻宋小著书》

意味着道体就在心体之中,并用道家“任运用而

且自然”的观点解释心体。

任运用:性情自由抒发;自然:不知其因此然而

3.穆修一一响应者,积极传承。曾校刻韩柳文集。

文章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不求华靡艳丽。

资料仅供参考

王禹傅与宋初诗风和文风

1.王禹偶:促进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三体”诗:白体、昆体、晚唐体

王禹便归入宋初“白体”诗派:在西昆体流行之

前,王禹偶早已成为名家。创作大量反映社会现

实、民间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

的讽喻诗。小法白居易平易诗风,格调平淡清远。

王禹偶:《村行》一一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

语立斜阳。

2.西昆体和晚唐体在真宗一朝繁盛。

晚唐体诗派中,林逋最受时人推崇。林逋一一梅

妻鹤子。

笔法流露晚唐诗人贾岛、姚合影响,孤澹清逸。

《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

昏。

3•王禹储的散文与文论:王禹偶《小畜集》

致力倡导古文,古雅简淡。多有现实内容,鲜明

思想倾向。

继承韩愈“文从字顺”,表示恰当明白。

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成为欧

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文论:在文以传道外,又要求文以明心,即可在

资料仅供参考

传道之文里抒发自己的政见和心声,做到叙事言

理和抒情结合。于“有言”外,提出“有文

明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立身无愧,要

求文道合一、文行合一。

杨亿与西昆体: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

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

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因创始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

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以杨亿、钱淮演、刘筠为魁首。

杨亿《南朝》,写法效仿李商隐,最大特点是精

于用典,加之音节流传、辞采华丽,体现西昆体

“取材博赡,练词精整”的特色。

西昆诗派和昆体功夫:西昆体形成是个流派的标

志一一《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

创作特色: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

修辞重用典。

长处:文辞密丽,气象雅典,创造纯宋人诗歌

短处:太雕琢、不自然,太堆砌、少意味

昆体功夫:讲究修辞对宋诗发展影响很大。注意

资料仅供参考

修辞,重格律、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博绝丽”

之风。资书以为诗,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是

宋诗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确立

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且影响到诗歌创

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以文为诗”

的现象。

欧阳修一一文坛盟主的领袖

推动北宋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能够自具面目

而独树一帜。宋代士风和文风的根本转变,自欧

阳修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她“蓄道德而能文章”的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决定

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淑世精神。

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三苏皆出

欧阳门下

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流弊。实践自己“其道易知

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平

易生动的古文。利用政治手段,排抑“太学体”。

建立流畅自然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

资料仅供参考

目标。扭转古文复兴之后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

确立散文体的正宗地位。不少诗人团结在欧阳修

周围,树立一代新风。欧阳修写诗重气格、好议

论。

欧阳修的散文及其六一风神

欧阳修文学创作以散文成就最大、影响最大

欧阳修散文:

发展“文从字顺”,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

的文章风格一一对宋代散文发展的最大贡献

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纤徐有致,多用语助词,大

量化用骈文语句

注意语气的轻重、声调的和谐,善于文句的长短

变化、语气停顿转换

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

散文基本风格一一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

佳处: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

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

六一风神: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散文措辞平

易,用当时通行语言写成。自然地叙事、抒怀,

看似散漫不经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本

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笔触多情,文章

资料仅供参考

结构吞吐往复、参差离合,语言平易自然。

六一风神特点:偏于阴柔之美,纤徐委备而婉曲

有致,诗味醇浓,含蓄蕴藉。

欧阳修的诗:自成一家,平易,宋诗创始者。提

出“诗穷而后工”

学韩愈“以文为诗”,最长于一一七言古体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用类于散文语句,笔

势矫健。学韩愈诗,主气格而贱丽藻。

多以古文句法、气势入诗,可称为一一古文诗体,

是宋诗中最富权威的一体。

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为:

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虚实正反。

句子散行,长短杂出,造成散文调。常见语助词,

或散文式介词。命意上追求深刻创新。

欧阳修一一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

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

诗在由唐而宋的转变中,欧诗实为枢纽。建立了

一种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

律诗《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

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资料仅供参考

借景抒发寂寞愁闷,伴以感慨议论,平易风格的

核心是追求表示上的深入浅出和明白易懂。思致

通达,融入说理,创造诗歌新的表现方式。

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欧

阳修诗文革新的先锋。

梅诗覃思精微,苏诗超迈横奇。

叶燮《原诗》认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梅尧

臣、苏舜钦二人。

梅尧臣:《宛陵先生集》

梅诗题材可分两类:

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陶

者》《小村》《汝坟贫女》

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愿嚏》《扪虱得蚤》

梅尧臣聚焦日常生活细节,开拓寻找前人未注意

题材,或在前人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

力避陈熟的风气。以琐碎日常生活题材入诗,以

哲理性思考贯穿其中,耐人咀嚼。

作为“宋调”的开创者之一,梅尧臣诗歌经历转

变:前期“本人情、状风物”的清理平淡一一后

期追求古朴审深远。梅诗的平淡一一古淡,老树

著花的美。

资料仅供参考

《东溪》:语言朴素,感情真实,深刻隽永,耐

人咀嚼。

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

内核:深远,淡而屡深。平淡特点:取材平平,

用意深远,感情深厚,语句淡而有味。

苏舜钦:《沧浪亭记》为宋代古文名篇,情感真

切,语言简洁流畅。

早期诗歌:重视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大胆直言,

充满激情,语言明快豪迈。

风格特色一一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淮中晚泊犊

牛》《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王安石:号半山,进行“熙宁变法”。提出“继

天道而成性”的命题。

诗文集有两个系统:临川本、龙舒本。《临川集

拾遗》是现有王安石文集中最完备的版本。

王安石的文论与散文

以政治改革家的眼光论文,主张“以适用为本”,

“务为有补于世”。

属于经世派的政教文学说,强调文章现实功能和

社会功效,经世致用,主张文道合一。

把文章内容等同于“礼教治政”,把表示形式称

资料仅供参考

之为“辞”,比之为“器之有刻镂绘画”

明确把文章看作“器”,即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推崇朴实自然、简洁明快、不加雕饰的文风。

散文特点:议论说理《游褒禅山记》《伤仲永》

多为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作。政论文在唐苏八

大家中突出,结构严谨,语言朴素,说理透彻,

概括性强。形象不够,艺术感染力较弱。倾向于

把文章写成文件布告。叙事抒情之作,随笔挥洒、

曲尽其妙。

王安石的诗歌艺术:分为早期和晚期,诗风不同

早期直道其胸中事,意味较薄。寄托政治抱负和

批判精神。打破常规,诗句求工: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反映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

晚年感慨怀抱趋于冷淡,艺术修养进步,多写山

水自然: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新颖别致、雅丽精绝,形成“深婉不迫”的风格

《题金陵此君亭诗》:谁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

材老更刚一一王安石自赞

资料仅供参考

诗歌艺术的评价:《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

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奇崛,以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

艺术境界。早年奇险劲峭,晚年化奇崛于寻常中,

被称为“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王荆公体、

半山诗、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重

炼意、重修辞,新奇工巧、含蓄深婉。主要载体

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下字工、用事切、对

偶精。生硬奇崛处,实为江西派先驱。

王安石是宋代诗人中较早学习杜甫而有成就的

一个。

王安石的词:把政治上的革新精神引入词的创作

中,开拓词的题材内容和表现范围。多写景抒怀

和怀古之作一一《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赏识的诗人——王令。被王安石称之为

“奇才”

《假山》: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

《感愤》: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蜕横。

诗歌特点:气势雄壮、粗犷豪迈,采用铺陈手法,

多用虚字,别开生面

曾巩、苏洵、苏辙

资料仅供参考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家,欧阳修、王安石、

苏轼、曾巩、苏洵、苏辙。

曾巩:南丰先生《元丰类稿》。《寄欧阳舍人书》

中讲“蓄道德而能文章”

比韩愈、欧阳修更强调“贯道”与“振文”、“经

世”的关系

曾巩与欧阳修一道是开文章“义法”的人物。作

文多引经据古、明白详尽,以“古雅平正”见称。

强调六经为本源,追求雍容典雅。平淡冲和、委

屈周详、布局严谨、语言干净、思致明晰。文章

有“醇于儒”的守正特色,属于“文以载道”的

“杂”文学。

《先大夫集后序》《墨池记》《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的文章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便于学习的。明

清唐宋文派和桐城派散文作者,学古文多由摹仿

曾巩入手。

苏洵:《嘉佑集》文章以议论为主,舒以纵横家

之摔阖,切事理、明是非,笔锋老辣

《六国论》《几策》《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苏辙:《栾城集》把委婉纤徐、一唱三叹的艺术

情趣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文风淡泊平和、稳健秀杰

资料仅供参考

第三章苏轼

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一一东

坡居士《东坡乐府》《苏轼诗集》《苏轼文集》

写诗对新法实施过程中暴露的弊端进行讽谏,遭

新党中小人陷害,引发“乌台诗案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

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僧州。

不系之舟:对自己无所系念、随缘自适的生活态

度的比喻,含有随波漂泊于生灭流转的人生苦海

而毫不在乎的意思。

贬谪黄州一一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充满积极入世精神和社

会历史责任感。行文讲究引物连类和酝酿气氛,

形成纵横磅礴气势、委曲必尽。

后期:参入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

境时的精神解脱,入世而超世,清旷达观。能以

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

苏轼以苏东坡的文名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主要是由其后期的思想、创作奠定的。

自号“东坡居士”后,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形成

她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资料仅供参考

苏轼的思想:

主要是儒家思想,兼纳道家、佛家学说。外儒内

佛。

显著特点是“杂。她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

道、儒三家的杂学。

以佛老庄禅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也含有儒家

士大夫追求到的人格挺立的意味。

援佛道入儒,成就虚静高洁心境和淡泊超逸人

格。

苏轼的散文成就

在宋代古文家里,苏轼是最重视“文”的一位。

主张创作要“求物之妙”,标准是“随物赋形”。

散文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小品文等

苏轼散文作品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

高成就和完全胜利,开辟了文学散文发展的广阔

道路。

苏轼的议论文:在早期占比重较大。雄辩滔滔、

气势纵横,文采、议论交融,感情理智并注,语

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以政论、史论为突出

政论文:《思治论》《策略》《策别》《策断》

资料仅供参考

精神上继承贾谊、陆贽传统,文笔纵横恣肆,显

见《战国策》影响

史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论封建》

深入浅出、通俗明晓、说理透辟。

苏轼的记叙文: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

表,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

作品。

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大量创作山水游记的作家,

她的游记记叙、描写、议论并重。

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境界:

《赤壁赋》《石钟山记》:月夜乘舟至绝壁探索自

然奥秘

亭台记

《喜雨亭记》:把喜雨亭三字拆开,先叙为亭作

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

《放鹤亭记》《醉白堂记》《凌虚台记》《超然台

记》

记叙文最能展示苏轼随物赋形的作文本事。多是

文学性散文,随意挥洒、笔墨酣畅,诗情画意,

简练平易,覃思妙理,出于自然。

苏轼的小品文:饶有趣味,篇幅短小,大都作于

贬谪黄州、惠州、僧州时期。

资料仅供参考

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记承天寺夜游》

《书临皋亭》

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寓有旷观达识、至理深情。

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

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

之美。

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议论妙趣横生。

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翻

空出奇。

苏轼的诗歌创作: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

苏轼起关键作用

苏轼诗有“东坡体”之称:于情无所不畅,于景

无所不取,加之议论博辨,才气纵横。比喻新鲜、

风格多样。

苏轼是个现存二千七百余首,能够贬谪黄州为

界。

前期:富有批判精神的社会政事诗,针硬时弊、

讽刺新法。昂扬乐观、动感强烈。

后期:变化期、丰收期,抒写人生感慨,以佛老

思想为基础。

创作风格:由豪健清雄向平淡自然转变

资料仅供参考

苏轼诗大致分为: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和

陶诗、题画诗

前期:《夜泊牛口》《荔枝叹》《吴中田妇叹》《山

村五绝》

山水景物诗:

《江上看山》:江岸流动景色《登州海市》:东海

奇幻烟云《新城道中》:江南秀美村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黑云翻墨未

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有美堂暴雨》: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

江来。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最高

层。

苏轼酷爱和陶诗,有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是苏

轼诗歌风格转变的标志,是探讨其晚年风格的线

索:《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书摩诘兰田烟雨图》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画相

通的看法。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鸭先知。

题画诗:善于化静为动,寄寓主观情思,展开联

想,写出象外之象。

资料仅供参考

题画作品中最杰出一一《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

图》

苏诗的艺术特色:

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造就宋诗的新生命。

以文为诗:多用散文句法,以气格贯穿。诗的散

文化。《百步洪》

以才气为诗:博喻体现丰富想象力。《汲江煎茶》

以才学为诗:好议论、善用典,以理趣见胜。多

具哲理,特别是她的七古长篇。融合禅机诗意。

《琴诗》

以文字、议论为诗。

东坡体成为宋诗的风格范式,以七言为擅长,七

绝吐语清丽精美,七古气格雄健豪放。

苏诗基本风格: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豪放加

平淡的清旷闲逸

诗风主导倾向:高风绝尘《独觉》:回首向来萧

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词的革新意义:

突破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词境,以诗为词。

对词境的开拓:词至苏轼为一大变。

抒发磊落纵横豪放襟怀,充分表现人格个性

《江城子猎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资料仅供参考

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多为感事

之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创作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是人生。苏轼

用词展示政治抱负,吐诉人生感慨,抒写生活情

趣和感受。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

起来。

苏轼的“以诗为词”:将作诗的本事用于作词,

是苏轼革新词体的关键。

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扩大。突破“词为艳科”的

传统体制,把词影响正统诗文道路,向“士大夫

化”发展。词中大量用经、子典故,把词与诗看

成是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识以诗的意境、

创作方法入词,促成词体的解放。侧重表现作者

襟怀和态度,深入反映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风貌。

资料仅供参考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积极意义:增加词的内容,丰富词的体式,促使

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

以词还词,完其本色。

苏词的风格:宋词豪放派代表《江城子》悼亡之

苏轼词的豪放与法度对举,是要打破法度陈规。

缠绵清婉:《蝶恋花春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

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

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词的影响:词史上一个词派的开创者,一个新

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

苏词创作最主要的是为词的品味的提高开辟道

苏轼词分为南、北两个支派:

北:蔡松年、吴激

南:叶梦得、陈与义、张元韩、张孝祥、陆游、

辛弃疾、陈亮

辛弃疾稼轩词成就最高,于南宋别开宗派,与苏

轼并称苏、辛词派

资料仅供参考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黄庭坚与苏轼并称苏、黄。宋诗代表人物。

以黄庭坚为宗主的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

诗歌流派。

江西诗派中坚力量: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

黄庭坚:山谷道人,擅长书法,与苏轼、米芾、

蔡襄并称宋朝四大书家。

《山谷内集》《山谷外集》《山谷别集》

黄庭坚“山谷体”:认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

中来”,作诗重视句法,强调脱俗。

“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

的创作追求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纲领。

提倡多读书,学韩杜,以学问为诗。以故变新、

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造语好奇尚硬,出人意表,创制拗句、拗律。

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展的高

峰期产物。

元祐诗人以苏轼享名最盛,黄庭坚、秦观、张耒、

晁补之均出其门一一“苏门四学士”

四学士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规模宏大,

笔势奇纵,句法尤高。

宋诗至山谷体,用功最为深刻,能整旧为新。

资料仅供参考

山谷诗的题材内容:黄庭坚现存是个约一千九百

余首

分为三类:

1.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

2.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为数不多

3.最出众、最有个性: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写

意作品(思亲怀友、感时抒怀、羁旅行役),代

表山谷体主流

《次元明韵寄子由》: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

南水拍天。

《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

灯。

黄庭坚奉行“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大部分诗

歌是靠“搜猎奇书,穿穴异闻”写成的

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以学杜为宗旨,喜欢用拗句

拗句:将律诗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打破平衡

和谐效果,给人奇峭倔强之感

超迈流俗,刻意求奇,造拗句、作硬语

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一一用典

脱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使古人的意向和

用于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目的在于“以

资料仅供参考

故为新”一一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注重对

典故的改造发挥

《登快阁》: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山谷体的风格特征一一生新瘦硬

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峭拔美、诗韵兀拗美。

瘦硬是黄庭坚诗风脱俗的表现。

工于炼字,善用动词、形容词和语助虚词。

追求无意为文而文已至,强调自然平淡,无斧凿

痕迹。

晚年诗作趋于“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老成境界。

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

艺术特点:

1.以学杜为宗旨,重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

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3•好奇尚硬,风格生新瘦硬峭拔,浏亮羊绵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投荒万死鬓毛斑,

生出瞿塘涌预关。

山谷词:黄庭坚与秦观并称一一秦七、黄九。晚

年词风近于苏轼。

两种风貌:青年时代的“淫词艳曲”;晚年严肃

的“言志”之作

资料仅供参考

词风前后如此迥异莫过于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做

藏使君韵》

陈师道、陈与义

江西诗的鼓吹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导江

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陈师道一一后山体,苏门六君子之一

后山体:讲苦吟、求奇拙,与山谷体并称,是典

型的宋诗。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

力求减省字句,比黄庭坚深刻。用最质朴的语言

表示真情实感。

后山体的五言之佳者,以拙为工、简妙雅淡、瘦

而有骨、尽力无痕。

《春怀示邻里》《夏日书事》《示三子》

陈与义一一简斋体

诗歌创作以南渡为界:

前期多抒怀、咏物、唱和之类,风格清新可喜。

后期寄托遥深,趋于沉郁悲壮、胸阔慷慨。

《墨梅》鉴赏于宋徽宗。

宋高宗最爱她《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客子光阴

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资料仅供参考

陈与义在南渡诗人中最为显达。

《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简洁白描描绘景

物,少用典故、比喻、想象。

学杜诗那种直面社会现实的感慨遥深,能“以雄

浑代尖巧”:《登岳阳楼》《伤春》

写景咏物,国家之思:《牡丹》。后期创作着重于

上下句气脉联系,意境圆融,雄浑沉郁。

简斋体与江西诗派

严羽《沧浪诗话》认为简斋体“亦江西之派而小

异”

陈与义与陈师道师承黄庭坚有所不同,陈与义主

张“不可有意于用事”,直致、浅语入诗

江西派重修辞,重用典;简斋体重意境,重白描。

吕本中、韩驹、曾几:当时主盟文坛的领袖人物

吕本中:号紫微,作为南渡前后一位重要作家,

她的重要性首先在于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

群体,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江西诗派之名起因

主要是黄庭坚的追随者和与吕本中关系密切的

人。

资料仅供参考

显示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

江西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非实际聚会。以风格

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划分。

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作为绍述政治的

对立物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密切相关。

宗派图将江西诗派的发展分为三期:

发展期:北宋后期,黄庭坚和追随者

全盛期:南宋初期,最高统治者提倡,出现“学

者率宗江西”的局面

衰落期:南宋中期以后,陆游、杨万里等人先后

突破江西诗派范围

吕本中的诗歌创作:

学黄、陈瘦硬风格,才力不如,妥帖过之:《夜

雨》。

方回《瀛奎律髓》中说吕本中“其诗学江西而主

于自然”。

反映现实,感情沉痛深切,气机流走,浑厚平易,

透露南宋诗风转变的消息:

《兵乱后杂诗》《避寇南行》

吕本中主张作诗学李白、苏轼,以苏诗的意思宽

大和流畅自然补救江西末流的拘束苦涩。

讲究“活法”、“悟入”,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

资料仅供参考

弹丸”:《夏均父集序》

活法:以苏济黄,将江西诗派的“有意于文者之

法”和东坡体的“无意于文者之法”辩证统一,

较全面反映以苏、黄为代表的宋代诗学精神,为

宋诗发展开拓出新途径

韩驹:作诗讲究“字字有来历",锤字炼字,近

于黄庭坚

《夜泊宁陵》:注重典故成语的点化运用,通体

贯串,语气顺畅。

曾几:茶山居士,推崇黄庭坚,陆游老师。

讲究用字炼句,清劲雅洁:《夜雨》。南宋“中兴

四大家”里,有三家与曾几有关。

第五章北宋词与南渡词

前人有“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之说

北宋词分为三期:

初期:晏殊、欧阳修,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

风而有变化

创造时期:柳永、苏轼、秦观,推动宋词发展

总结期:集大成词人一一周邦彦

资料仅供参考

晏殊、欧阳修

晏殊: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

到北宋的关键人物

开拓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

世称一一晏元献,太平宰相、富贵词人。北宋专

攻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

北宋初期词家的始祖,是最先走入宋词领域的作

家。

《诉衷情》很受冯延巳的影响。《清平乐》舒缓

轻盈。

晏殊词有情语、有妇人语,描写女性的作品最多,

柔婉富有诗意。

晏殊《珠玉词》艺术特色:今存一百三十余首,

以唐圭璋《全宋词》所收最为完备

感伤之作,表现人生哲理:《采桑子》《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充分发挥令词收敛浓缩的抒情形式的优长。语言

高度提炼,平淡而富有韵文。

体验深刻纤细。精美圆熟,雅致含蓄,展示宋词

风格的新特色。

欧阳修的词:上乘五代南唐词的情韵,下启东坡

资料仅供参考

词的疏隽与少游词的深婉。

只有欧阳修能接续晏殊在词史上的位置。

欧阳修的词呈现两种风格:深婉含蓄、清新疏隽

《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朝中措》

抒情词兼备细腻沉着与豪放旷达的风格。

苏轼写词直抒胸臆,将词作为与诗同等的抒情载

体,是由欧阳修开风气之先的。

塑造多情女子形象:

《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在欧词中数量最多、写的也比较好的就是描写豆

蔻相思、离情别恨的恋情词。

艳曲《越溪春》《鼓笛慢》《看花回》

柳永:宋词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

采教坊新声和里巷谣歌俚曲之作慢词长调,变旧

声为新声,词篇幅增长,有了驰骋才情的余地,

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条件。原名

三变,兄弟三人号“柳氏三绝”。

科举考试落第,《黄钟宫鹤冲天》:忍把浮名,后

了浅斟低唱。

资料仅供参考

柳永一一世称“柳屯田”,《乐章集》

柳永在慢词发展方面的贡献:

放下士大夫架子,和乐工歌女进行密切合作,为

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实属第一人。

大量填写慢词,奠定长调的体制和形式。柳永慢

词多用新调,创体之功基于她的创调。

在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的体制至柳永始备。

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基础。

柳词的俚俗色彩

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将白话加入词中,构成平民化的表述风格《玉女

摇仙佩佳人》《满朝欢》《小镇西》

《少年游》:墙头马上初相见,不准拟、恁多情。

赢得“凡有井水饮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柳词

成为当时最通俗的大众歌曲。

题材内容多描写城市生活和词和歌妓词。《仙吕

调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歌妓词在柳永的言情词中占的分量极重,与歌妓

往来的词有一百四十余首。

《采莲令》《倾杯》柳永笔下的歌女善解人意,

绝无玩弄轻薄的态度,这种写法成为市民文学的

资料仅供参考

先声。

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

和辞赋的长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把赋

体笔法引进词中,增加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

事与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层层铺叙,情

景交融,一笔到底。

《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八声甘州》,被苏轼誉为“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的贡献: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将赋

体铺叙手法运用到体式开拓的长调慢词上来。

雅俗并陈。

秦观、晏几道、贺铸

秦观一一“古之伤心人”的代言者。淮海先生,

《淮海集》

秦观词为婉约词的代笔。

北宋词自晏殊至欧阳修,因主要承续“诗庄词媚”

的传统格局,形成婉约风格,至秦观登峰造极,

炉火纯青。秦观灵心善感、寄情深微。

《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男女情事,真情歌颂:

《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资料仅供参考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含蓄蕴藉,力求维护词体

的本色。秦观的作风是宋代婉约词风过程中的重

要转折点。秦观词的情致和伤心处。多描写儿女

柔情,专主情致。

语调深婉,幽约曼妙。《望海潮》《满庭芳》

善于经过凄迷景色,用婉转的语调表示感伤,袅

袅婷婷。这种情致是将传统小令的含蓄蕴藉、秀

雅缜密,与柳永长调慢词中和,形成新风格。情

致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婉约派“大家”。

叶梦得:“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J

词境入于凄厉,气格高,渐与东坡词相近《减字

木兰花》

借艳情寄慨身世,抒写伤心人的孤愤。

《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好事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秦观词的情致和伤心处:抒情为主,少叙事,具

有情辞兼胜的艺术特色。清丽典雅,婉曲蕴藉,

轻描淡写中蕴涵凄厉的情感。将身世之感寓于艳

情中,幽微丰美。

资料仅供参考

晏几道《小山词》:世称“小晏”

极度凄楚哀怨的感伤情调:《蝶恋花》红烛自怜

好无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对欢乐体验铭心刻骨,表现动人细节:《鹅鸽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小山词》抒情特色接近李煜。工于言情,特别

是对相见无缘的萍、莲、鸿、云四位歌女的苦恋,

流露惆怅伤感:《清平乐》

借梦境抒情:

《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

彩云归。《蝶恋花》

晏几道的“伤心”在于追怀情事的伤感,与秦观

内心神志之凄伤相比,自有浅、深之别

《小山词》善于运用不同的构思方式表现相似的

题材,多用情景互衬的手法,造语曲折深婉、浅

处皆深,不露雕琢痕迹。善于化用前人诗句:翁

宏《春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贺铸:庆湖遗老,《庆湖集》《东山词》

贺铸词分为两类:

情思深婉的小词:《芳心苦》当年不肯嫁春风,

资料仅供参考

无端却被秋风误

充满骚情雅意而哀怨无端的雄奇峻伟之作,为南

宋张孝祥、辛弃疾的前驱

艳丽带有幽凄的情韵,最为贺词胜境:《横塘路

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重音律。悲愤壮烈,为贺铸的压卷之作:《六

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

耸。

周邦彦:北宋词集大成者

北宋后期音乐机构大晟府的建立,促进词风变

化,有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词派产生。

作词以协律为主,长调铺叙,于音律和谐中求词

句的浑雅,极壮丽之观和沉郁顿挫之致。

北宋慢词发展到周邦彦的“清真词”,以知音律、

备法度、风格醇雅著称。

既无柳永“词语尘下”之病,又无苏轼“多不协

律”之讥。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有集成创制的

公聊。

写作功力: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善于

资料仅供参考

融化前人诗句。

清真词集自柳永到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

发展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观词的柔

婉、贺铸词的艳丽。

形成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满庭芳中吕》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

清圆

《苏幕遮般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

周邦彦“清真词”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

早年写男女艳情,后来作羁旅愁思。张炎用“周

情柳思”来代指艳情。

最能体现清真词艺术特点的是她的咏物词和羁

旅行役词。

咏物词:赋的体物描写与词的写景言情结合,寄

寓身世之感。

《伤情怨林钟》

《兰陵王越调柳》: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

绵送行色?

羁旅行役词:反映宦游漂泊心路,曲折深细,结

构严密。《六丑中吕落花》

特色:以思力安排取胜。笔力深劲,意境浑厚,

资料仅供参考

风格沉郁顿挫。语言流畅精美,能雅能俗。善于

化用前人诗句入词。妙解音律,达到词与乐的完

美结合。

《西河大石金陵怀古》:燕子不知何时,入寻常

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李清照、朱敦儒

李清照一一词别是一家,易安居士

《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声声慢》

易安体:通俗易懂的语言,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

最突出特点是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化俗为雅。融

入国家兴亡的剧痛,凄婉悲怆。倜傥有丈夫气,

柔中有刚。

《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

《武陵春》:只恐双溪酢盆舟,载不动、许多愁。

《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

取三山去。

朱敦儒一一朱希真体、樵歌体

资料仅供参考

《樵歌》《朝中措》《苏幕遮》

语言明白,形象单纯,风格自然飘逸,超然物外,

自得其乐。

朱敦儒是难度前后颇有影响的一位词人。她的词

表示“看透”思想,从《樵歌》开始,南宋词坛

上讴歌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词作盛行起来。

第六章辛弃疾

南宋爱国词人一一稼轩体

《鹏鸽天》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北伐计划书《九议》

《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思想的主导倾向,系念中

原,向往恢复统一,鄙视愤慨投降苟安者。

政治思想:民为国本、仁政、法制、宽民理财。

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英雄词、农村词、艳情词

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稼轩词中最具特色、艺

术成就最高的作品,是她以英雄自许和以英雄许

人的歌唱

《满江红》《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

资料仅供参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英雄词:爱国主义理想。理想无法实现时,苦闷

悲愤。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

多少行人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白描手法,接近自然、

清新朴素,在词风变革中开出新突破口

《鹅鹃天代人赋》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

葬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

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咏春词和艳情词:《祝英台晚春》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创立稼轩体,不但横绝六

合,扫空万古,而且包罗万象而别开生面。辛词

是南宋的第一大家。词体的解放和词境的开拓:

以文为词,用词抒情咏物,也可铺陈事实、讲说

道理。把词从写儿女柔情为主中解放出来。乡村

生活牧歌情调的词在辛词中较多见,也是对词境

的开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揭英

资料仅供参考

雄泪?

《清平乐》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稼轩体的风格特色:

以豪放格调出之,不失温婉本色。

基调:难以抑制的悲放。

主导风格:豪放悲壮。

豪放气质和含蓄蕴藉相反相成,是稼轩词最值得

注意的特色。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

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小令最多绝妙之作。

辛词的语言艺术:议论纵横,善于使事用典。有

辛词好“掉书袋”之说。散文句法入词,深雄雅

健。讽喻,托古喻今。吸收民间语言而通俗口语

化。

辛派词人: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

作家一一张元斡、张孝祥、陈亮、刘过

风格:浓郁爱国激情、慷慨悲壮

张元韩一一《芦川词》;《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写给胡铃,山河之痛、牢骚抑郁力透纸背。

张孝祥一一《于湖词》

资料仅供参考

《六州歌头》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

肺皆冰雪。

陈亮一一《龙川词》;《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

虏》《念奴娇登多景楼》

刘过一一《龙洲词》:《贺新郎》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南宋中期是宋代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涌现出

“中兴四大诗人”,其中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陆游,擅长写“活法”诗的杨万里,以田园诗著

称的范大成等。

陆游:号放翁。《剑南诗稿》

今存九千二百多首诗歌一一堪称古代作家中最

多产的诗人。

诗歌创作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早年拜曾几为师,忌参死句一一喜藻绘、

清新拔俗

中期:从她四十六岁到达夔州后开始一一豪放悲

晚期:自六十五岁罢归山阴,到逝世一一清淡秀

资料仅供参考

学“活法”,吕本中倡导的江西诗派的作诗诀窍。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

冰河入梦来。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陆游的诗歌创作是中国古

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主要动力:恢复中原,渴望有机会歌颂胜利

理想与现实政局的矛盾使她产生悲愤感情

古体诗多豪壮语,喜言征伐事,豪迈坚挺,意境

浑融、辞气滂沛。

《金错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最显著特征一一善为悲壮。七律感时伤事、悲愤

激昂,对仗工整自然。

《书愤》镂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

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律诗致力最勤,最为人称赏,有“古今律诗

第一”之誉。主要力量安排在中建四局,一般景

一联,情一联,景联多有佳句。

资料仅供参考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杏花。

《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晚年闲适诗:

《秋兴》小蝶一双来又去,与人都在寂寥中。

《秋思》《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

庄,服鼓盲翁正作场。

陆游绝句以七言为主,善于咀嚼日常生活里的隽

永滋味,领会景物曲折状况,清淡细腻、简练自

然、明白如话。

陆游的词和散文

词:激昂慷慨、清淡秀逸。

爱国词接近稼轩词:《诉衷情》《谢池春》烟波无

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造句圆融而富诗意:《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

作尘,只有香如故。

纤丽处近秦观:《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

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散文:《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旅行日记《入

蜀记》

杨万里、范成大

资料仅供参考

杨万里一一诚斋体,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

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诚斋体得以成立的前

提。

第一部诗集《江湖集》

诚斋体:以日常生活小情趣为题,活泼自然、风

趣诙谐,超越江西派。白描手法做事,想象新奇、

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

《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

捉柳花。

《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冻蝇》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

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众,该表送人以人文意象为

主的作诗习惯,变成以自然意象为主,恢复诗人

感官的天真自然状态,写出别具一格的一一“活

法”诗

《晓行望云山》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

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别样红。

《过松源晨饮漆公店》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

出一山拦。

活法诗写出山水景观蕴涵的自然灵性,新奇灵

资料仅供参考

活、风趣流转,层次曲折、变化无穷,追求诗歌

语言浅近和口语化。诚斋体诗风转变的出发点,

来自对江西体诗法的背离,以及对晚唐体诗歌的

把握。成为南宋后期四灵诗风和江湖诗风的先

导。

范成大一一田园大诗人,石湖居士

使金日记《揽辔录》一一《州桥》忍泪失声询使

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最著名《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一一咏写农村田

园大诗人

中国古代写农家生活的诗分为两类:

田园牧歌式的:陶渊明、王维,表现农村恬淡自

然生活

田家词、悯农诗:王建、聂夷中,反映农民辛苦、

艰难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能融会上述两者一一

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农忙欢歌)

梅子黄金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田园景色)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乡村生活)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官府剥削、

资料仅供参考

租税苛重)

范成大的田园诗有泥土和血汗的气息,扩大诗的

境地。

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轻巧而富于

变化,清新婉丽、温润精雅。

范成大的记游诗有鲜明日记体游记的意味。

朱熹的文学思想与南宋散文

朱熹一一别称紫阳,人称朱文公,理学家

《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韩文

考异》《朱文公文集》

《春日》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观书有感二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

以诗喻理,理性睿智。情理景物和谐融洽,语言

简丽,句法平易,气韵高古,诗风雅正明洁。

诗歌思想:冲淡平和的中和之美

南宋散文:南宋中叶是南宋散文发展的成熟阶

段。

文坛分为两派:

讲事功的功利派:陈亮、叶适,风格豪迈,接近

资料仅供参考

苏轼。

道学派:朱熹、真德秀,师法欧阳修、曾巩,平

易简洁。

道学派中又分出一一吕祖谦代表的论文一派,以

文贯道,讲究章法。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正气歌序》,郑思肖《文

丞相叙》,浩然正气一一造就南宋散文最为光辉

的篇章。

南宋散文中,以扶危救倾的议论文成就最高。

最能体现南宋散文繁荣状况的一一笔记体大量

出现,类于后来人们所称的“小品文”

以笔记杂文形式出现:洪迈《容斋随笔》;罗大

经《鹤林玉露》

介乎游记与地理志之间的笔记文:孟元老《东京

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

第八章南宋中后期词

清雅词派崛起,姜夔为此词派的开山大师。

姜夔“白石词”成为南宋雅词的典范。姜夔一一

白石道人,“白石词”

白石词的格调与词境

内容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在词的

资料仅供参考

音调和意境有清越高旷的格调,清空幽眇,格调

高雅。不用藻饰而风情独觉,无尘浊气息。

《踏莎行》《念奴娇》《淡黄柳》《玲珑四犯》

高洁清雅意趣,多追求言外之意,词境疏朗开阔。

咏物词往往从侧面入笔,情景结合,意味深长。

《疏影》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一一

给人“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之感

白石词的风格及艺术特色一一清空、骚雅、古雅

峭拔

关键:清。人品清雅,笔法清刚,情韵清虚。以

清虚为体而空灵淡远的风格。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凭阑怀古,残柳参差

舞4m-。

《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只为谁生?

善于遗貌取神,渲染气氛,侧面烘托,追求言外

之意,意境空灵含蓄。

以诗的笔法入词,以江西诗瘦硬笔法入词,以健

笔写柔情

《暗香》以梅花象征恋人。

化用唐人成语词汇,走向用宋诗的句式造语,是

姜夔作词的新创造,也是白石词风的重要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

清雅的白石词,表现幽趣和冷美,宋词可分为豪

放、婉约、清雅三派,姜夔就是刚柔并济的“清

雅”派的开山祖师和主要代表。在南宋词坛与辛

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形成南宋中后期独树一

帜的重要词派,直接影响史达祖、王沂孙、张炎

等人。

吴文英一一梦窗词,《梦窗词》

题材内容分三类:酬酢赠答之作,哀时伤世之作,

忆旧悼亡之作。《八声甘州》《风入松》

梦窗情词表示卑微寒士刻骨铭心的恋情,用“情

痴”语言。

艺术特点:

讲究用事,修辞字面。目的是求雅,有深长之味。

情思化作绮语艳字,纤丽为工,奇彩为妙。

情绪性、装饰性极强的组词,喜用僻、代字,时

空切换随意,有“空寂转身”之说。灵活运用借

喻、暗示等修辞,现实与心理活动巧妙叠加,近

似于“意识流”的结构方式。

《宴清都》《齐天乐黄钟宫》

《莺啼序》一一吴文英自制的宋词里面字数最多

的慢词长调

资料仅供参考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招入仙溪: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

喻示自己与杭女的艳遇

歌纨金缕:欢爱

事往花委:暗喻杭女亡去

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

史达祖可称姜夔的羽翼,周密、张炎和王沂孙等

受白石词影响很大,同属清雅派词人。

史达祖一一咏物词《梅溪词》。王国维《人间词

话》称史达祖为“乡愿”

《双双燕咏燕》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

冷。

周密一一草窗词

《苹洲渔笛谱》又名《草窗词》《武林旧事》《齐

东野语》

工丽精巧、善于咏物处与吴文英《梦窗词》旨趣

相近一一并称“二窗”

《玉京秋》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一萼红等蓬莱阁有感》压卷之作

资料仅供参考

王沂孙一一《璧山乐府》(《花外集》)

以善于咏物而见称于世。因物起兴,触景生情。

《眉妩新月》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奁挂秋冷。

《齐天乐蝉》抒写“铜仙铅泪似洗”的哀伤

张炎一一《山中白云词》,宋词的结束者,以后

便是新兴散曲的时代了。

婉丽淡雅,笔墨疏淡,意趣高远。寓情于景、寄

情于物。

尚寄托、藏悲伤于浓红淡绿中。词风清疏、凄咽。

《高阳台西湖春感》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

春已堪怜一一黍离之悲

《甘州》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高阳台》吹箫踏叶寻幽去,任船依断石,袖里

寒云。

张炎《词源》中,提出“清空骚雅。推举姜夔

“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词风

蒋捷一一《竹山词》,四家里最有自然之趣而不

受词律束缚的。

写作方法和风格多样,自然明快,风格清新,用

口语表示轻灵之思和缠绵之情。

资料仅供参考

《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虞美人听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

滴到天明。

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永嘉四灵、江湖诗派

永嘉四灵:作诗以唐诗为号召,学贾岛、姚合诗

体,重姚合武功体,诗风清苦冷僻、局度狭小。

江湖诗派习尚与四灵无异,江湖诗人刘克庄成就

在四灵之上。

文天祥等人创作的爱国诗和《正气歌》,一一宋

诗闪出的最后一道光芒

永嘉四灵:徐矶、徐照、翁卷、赵师秀

四人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又都是永嘉人,

诗风相近,都由于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

四灵与晚唐体

南宋诗坛自杨万里起,就形成江西体与晚唐体并

存的局面

四灵复兴的唐诗,实际上是晚唐体诗,出于贾岛、

姚合的苦吟诗风,专为格律诗,主清切,镌小景,

刻画太甚,也有写得自然清圆而功夫精巧的作

资料仅供参考

品。

江湖诗人自谓唐宗,南宋后风靡一时。

四灵诗歌艺术特点:

冲淡平和、轻灵清寒的境界,流露出世情怀。自

然山水为描写对象,构成清新明丽的意境。

专攻五律,多咏景物,追求平淡简远的韵调。反

江西诗派,主张以“单字只句计巧拙”。

刘克庄与江湖诗派

刘克庄一一《后村词》,因《落梅》诗获罪。

南宋末年文坛领袖,江湖派宗师,辛派词的后劲。

诗歌分为两个时期:

早期从晚唐体、四灵体入手:《戊辰书事》

后期创作更加有意识追踪陆游、杨万里的大家气

度:《久雨二首》

刘克庄觉得江西派“资书以为诗失之腐”,晚唐

体“捐书以为诗失之野”。

刘克庄一一南宋后期辛派词人,《后村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