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地理区域的特征?A、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B、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C、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D、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垂直气候带2、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差异B、我国共有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C、地理区域具有整体性,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D、地理区域的划分是绝对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3、下列哪种地图最适合用来查询城市的公交线路和站点?A、地形图B、交通图C、等高线地图D、气候图4、在进行区域发展比较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哪些?(多选)A、地理位置B、气候条件C、资源分布D、人口变化E、经济发展水平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部分的气候类型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黄河上游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长江流域是我国的三大棉花产区之一D.我国的东北三省都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6、关于地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漂移论主要解释了地壳运动的原因B.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C.地壳运动主要发生在软流层以下D.地壳运动与人类活动无关7、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的汛期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气候季风B.地形起伏C.水土保持D.人类活动8、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拔最高,气候寒冷,生物种类稀少B.地形起伏平缓,河流众多,湖泊丰富C.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开发潜力大9、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城市边缘区域向中小城市和地区延伸的现象被称为:A、郊区化B、逆城市化C、城乡融合D、都市圈扩展10、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下措施中,不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A、提高能源效率B、扩大绿化面积C、增加煤炭使用D、推广新能源汽车11、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地形B.海陆分布C.植被类型D.天体引力12、以下是哪些关于我国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①黄河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是以重工业为主③我国南方的冬季温度普遍高于北方④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13、下列关于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B、地球公转产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C、地球自转产生四季变化D、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14、下列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D、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1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仅发生在陆地上B、水循环在大西洋中达到最大强度C、水循环涉及蒸发、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五个环节D、水循环只参与水体状态的转换,不涉及其他物质16、西风在北半球的运动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可以用于捕捉、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系统。下面是某城市交通规划部门利用GIS技术进行道路规划的一个例子。(1)根据材料,简述GIS在道路规划中的主要作用。(2)假如你是该城市交通规划部门的一员,请提出两条利用GIS技术优化该市道路规划的措施。第二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城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绿化、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简述该城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该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第三题【题目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众多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不仅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对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请根据以下情境,回答问题。【情境描述】假设一家环保组织正在评估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过去20年中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变化情况。该城市曾经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目前正面临着快速扩展的问题。【问题】1.请概述城市化的主要过程。2.请说明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3.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地理区域的特征?A、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B、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C、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D、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垂直气候带答案:C解析:A、B、D三项分别描述了我国北方、南方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而C项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虽然西北地区确实有高原和山地,但它的主要特征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差异B、我国共有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C、地理区域具有整体性,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D、地理区域的划分是绝对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答案:D解析:A、B、C三项描述了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地理区域的特点,这些都是正确的。D项错误,因为地理区域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它会随着时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变化而有所调整。故选D。3、下列哪种地图最适合用来查询城市的公交线路和站点?A、地形图B、交通图C、等高线地图D、气候图答案:B解析:交通图是以城市交通网络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地图,包括公共交通线路、站点等信息,适用于查询公交线路和站点。4、在进行区域发展比较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哪些?(多选)A、地理位置B、气候条件C、资源分布D、人口变化E、经济发展水平答案:A、B、C、D、E解析:在进行区域发展比较时,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分布、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全面了解各区域的发展现状和潜力。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部分的气候类型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黄河上游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长江流域是我国的三大棉花产区之一D.我国的东北三省都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答案:C解析:C选项正确,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棉花产区之一,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A选项错误,虽然秦岭—淮河一线对气候有一定的分隔作用,但并不是大部分气候类型都位于这一线以南。B选项错误,黄河上游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选项错误,东北三省位于东北平原上,不属于青藏高原的东部。6、关于地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漂移论主要解释了地壳运动的原因B.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C.地壳运动主要发生在软流层以下D.地壳运动与人类活动无关答案:B解析:B选项正确,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A选项错误,大陆漂移论主要是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观点,而不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C选项错误,地壳运动主要发生在软流层以上,软流层以下是岩石圈的一部分,但不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发生层。D选项错误,地壳运动与人类活动有关,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地壳运动的某些方面(如地震、火山喷发等)有影响。7、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的汛期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气候季风B.地形起伏C.水土保持D.人类活动答案:A解析:我国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主要受气候季风影响,尤其是夏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地形起伏、水土保持和人类活动虽然也会对河流的水文特征产生影响,但不是汛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选项A正确。8、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拔最高,气候寒冷,生物种类稀少B.地形起伏平缓,河流众多,湖泊丰富C.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开发潜力大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由于其高海拔和寒冷气候,生物种类相对较少。选项B中,青藏高原地形起伏较大,河流众多,湖泊丰富;选项C中,虽然植被覆盖率高,但土壤肥沃和水资源丰富并不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特点;选项D中,青藏高原确实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开发潜力大,但这不是题目要求的正确说法。因此,选项A正确。9、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城市边缘区域向中小城市和地区延伸的现象被称为:A、郊区化B、逆城市化C、城乡融合D、都市圈扩展答案:D解析:都市圈扩展是指城市及其外围地区(包括边缘区和新城)的分工协作关系更紧密,城市化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区域,这与大城市边缘区域向中小城市和地区延伸的现象相符。10、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下措施中,不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A、提高能源效率B、扩大绿化面积C、增加煤炭使用D、推广新能源汽车答案:C解析:提高能源效率、扩大绿化面积和推广新能源汽车都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增加煤炭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故选C。11、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地形B.海陆分布C.植被类型D.天体引力答案:D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海陆分布、植被类型等,而天体引力对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D选项是正确答案。12、以下是哪些关于我国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①黄河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是以重工业为主③我国南方的冬季温度普遍高于北方④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①黄河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③我国南方的冬季温度普遍高于北方;④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这三个说法是正确的;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主要是轻工业,不是以重工业为主,因此②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13、下列关于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B、地球公转产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C、地球自转产生四季变化D、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和地方时差异,地球公转产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选项C描述错误。14、下列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D、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答案:D解析: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因此,选项D描述不正确。1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仅发生在陆地上B、水循环在大西洋中达到最大强度C、水循环涉及蒸发、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五个环节D、水循环只参与水体状态的转换,不涉及其他物质答案:C解析:水循环是一个全球性的自然过程,涉及到地球上所有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甚至大气中的水。因此A选项不正确。水循环的强度与水体的面积和地处地区的天气条件相关,没有哪个海域的水循环可以被认为是最大的,所以B选项不正确。水循环确实涉及蒸发、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五个环节,C选项是正确的。D选项忽略了水循环还参与了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因此也是错误的。16、西风在北半球的运动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答案:C解析:西风在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向右偏转,因此西风实际上是自西向东运动,并且从一个方向看去是自西北向东南,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其余选项描述的方向与地理常识不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可以用于捕捉、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系统。下面是某城市交通规划部门利用GIS技术进行道路规划的一个例子。(1)根据材料,简述GIS在道路规划中的主要作用。(2)假如你是该城市交通规划部门的一员,请提出两条利用GIS技术优化该市道路规划的措施。答案:(1)GIS在道路规划中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收集和分析现有道路的网络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②评估不同规划方案对城市交通的影响;③帮助确定道路规划和建设的优先顺序;④辅助制定道路施工和管理计划。(2)优化该市道路规划的措施:①结合城市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未来发展规划,优化道路网络布局;②利用GIS分析道路规划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优化设计方案以减少负面影响;③运用GIS模拟道路使用情况,调整道路宽度、互通匝道等,提高道路通行效率;④结合公交系统规划,优化公共交通与道路系统的接驳,促进交通一体化发展。解析:(1)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GIS技术在道路规划中的应用理解。学生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收集数据、评估影响、确定优先顺序等,进行归纳总结。(2)该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结合材料中提到的道路规划背景,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优化措施,如优化道路网络、考虑环境影响、提高通行效率、促进交通一体化等。这些措施体现了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实用性。第二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城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绿化、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简述该城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该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1)意义: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③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④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具体措施:①加大绿化投入,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②加强城市污水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④实施垃圾分类,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⑤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解析:(1)该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根据材料,可以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解答。(2)该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大绿化投入、加强污水处理、推广清洁能源、实施垃圾分类、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解答。这些措施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第三题【题目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众多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不仅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对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请根据以下情境,回答问题。【情境描述】假设一家环保组织正在评估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过去20年中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变化情况。该城市曾经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目前正面临着快速扩展的问题。【问题】1.请概述城市化的主要过程。2.请说明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3.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答案】【问题1】1.城市化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