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7牛顿第一定律讲义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7牛顿第一定律讲义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7牛顿第一定律讲义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7牛顿第一定律讲义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7牛顿第一定律讲义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37.7牛顿第肯定律一、目标要求目标要求重、难点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难点理解牛顿第肯定律及其现象重点理解惯性概念难点了解影响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会分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二、学问点解析1.牛顿第肯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肯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肯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行能用试验干脆来验证。(2)牛顿第肯定律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3)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3.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它的运动状态,静止物体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4.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牛顿第肯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肯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变更。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态、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状况无关。(3)惯性是一种属性,它不是力。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5.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平安气襄,汽车安装平安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果,拍打衣服可除尘。三、重点、难点与易错点★重点一:牛顿第肯定律牛顿第肯定律表明,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合力为零)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换句话说,假如施加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依据这定律,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除非有合外力施加于这物体。运动中的物体不会变更其运动状态,除非有合外力施加于这物体。这一规律是英国闻名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探讨的基础上,对大量的试验事实进行深化探究,总结出来的,牛顿第肯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牛顿第肯定律:⑴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并不是须要力来维持,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才须要力的作用。⑵它提出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在不受力的条件下,由物体本身的特性来确定的。★难点一: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牛顿第肯定律表明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变更这种状态为止。2.自然界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里所说物体不受外力应当理解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假如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接着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接着作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肯定律的意义,在于它精确的描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由牛顿第肯定律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力的时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运动的缘由,或者说,匀速直线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另一方面,它也说明,假如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也就说明白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因此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而不是维持运动的缘由。★难点二:惯性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肯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也就是说,任何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接着静止,原来运动的接着作匀速直线运动。对于惯性的理解要留意以下几点:(1)一切物体具有惯性;(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3)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力。所以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由于惯性”或“具有惯性”。2.生活中利用惯性的实例:①跳远运动员的助跑;②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③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④利用盛水容器,泼水浇菜;⑤烧锅炉时,用铁锨往炉膛内添加煤;⑥撞击锤柄几下,套紧锤头;⑦摩托车飞跃断桥;⑧用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⑨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等。3.生活中防止惯性的实例:①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平安带;②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③运输玻璃制品,装玻璃制品须要包装且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④骑自行车的速度太快,简单发生事故;⑤当汽车超载时,汽车遇到紧急状况时,车不简单刹住等。四、考查方向1.牛顿第肯定律及其应用典例一:(2024·四川遂宁)我国的99A主战坦克在最近的一场军事演习中纵横驰骋,在高速运动中对假想目标进行了精准炮击,呈现了我国99A坦克的卓越性能。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炮弹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坦克对炮弹接着做功;B.99A坦克在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C.99A坦克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D.假如空中飞行的炮弹受到的外力全部消逝,炮弹将保持静止【答案】B。【解析】A、炮弹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再受到坦克给它的力,是由于惯性接着运动,因此坦克对炮弹不再做功,故A错误;B、坦克在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因此所受合力为零,故B正确;C、坦克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在压力肯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D、依据牛顿第肯定律,假如空中飞行的炮弹受到的外力全部消逝,炮弹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B。2.惯性概念及其应用典例二:(2024·黑龙江龙东)轿车除了平安带以外,还有一种平安装置一头枕,对人起爱护作用,能减轻下列哪种状况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A.紧急刹车B.左右转弯C.前方碰撞D.后方追尾【答案】D。【解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汽车平安装置一头枕其作用是:当汽车发生后方追尾时,由于惯性,人的头部往后运动,头枕此时起到减轻惯性造成的损害,从而对人起爱护作用。故选D。3.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试验【试验目的】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试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直尺、毛巾、棉布、木块。【试验原理】(1)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2)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试验步骤】一、试验装置如图。二、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起先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到小车停下位置路程,数据计入表格。三、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让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起先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到小车停下位置路程,数据计入表格。四、让小车在长木板上从A位置由静止起先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到小车停下位置路程,数据计入表格。五、让小车在长木板上从B位置由静止起先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到小车停下位置路程,数据计入表格。六、试验表格(参考数据)试验步骤运动表面起先位置斜面底端到停止位置距离/cm1毛巾A2棉布A3木板A204木板B七、整理器材。【试验结论】力是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缘由,物体所受阻力(摩擦力)越大,小车越简单停下来。2.考查内容考查方向解答思路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当小车到达水平面时,使小车的速度相同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试验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而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试验方法限制变量法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这个试验能不能干脆验证牛顿第肯定律不能小车运动的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阻力越大,运动越短让小车从不同高度滑下还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动能与速度关系典例三:(2024·菏泽)小明探究“物体运动与其所受阻力的关系”试验时。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究竟端,然后在三种水平表面上滑行,如图所示。小明发觉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量最长,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试验中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答案】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起先滑行时的速度相等。【解答】解:(1)在所给3种接触面中,水平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最远,这个现象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2)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起先滑行时的速度相等。故答案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起先滑行时的速度相等。五、模拟训练一、基础练习1.小明在体育课上练习垫排球,当排球竖直上升到最高处时,若全部外力都消逝,则排球将()。A.始终上升B.掉落下来C.先上升后下降D.保持静止【答案】D。【解析】当排球竖直上升到最高处时其速度为零即处于静止,依据牛顿第肯定律可知若全部外力都消逝,则排球将保持静止。2.小明正在观看足球竞赛,他运用所学物理学问对竞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逝它将马上停止运动;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变更;D.踢出去的足球能接着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答案】C。【解析】A.依据牛顿第肯定律知,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逝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作用,但球与脚分别后,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故B错误;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会减小,方向也会变更,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更,故C正确;D.踢出去的足球能接着向前飞行是因为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然后,让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起先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当小球刚摆到与A点等高的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那么,小球将()。A.沿轨迹BC自由下落;B.沿轨迹BD接着运动;C.沿轨迹BE做匀速直线运动;D.沿轨迹BF接着上摆【答案】B。【解析】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起先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当小球刚摆到与A点等高的B点时,小球速度恰好为v0,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小球由于惯性沿原来方向接着运动,而由于只受重力作用而下落,所以将沿BD方向运动。故选B。4.在2024年体育中考50米跑项目中,考生们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他们()。A.受到阻力B.受到重力C.受到压力D.具有惯性【答案】D。【解析】因为短道速滑竞赛时,到达终点时仍具有较大的速度,由于惯性,他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接着运动,因此不会立刻停下来。故选D。5.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需运用平安带,万一发生碰撞时,运用平安带能()。A.对人体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B.减小汽车的惯性;C.减小乘客的惯性;D.增大乘客的惯性【答案】A。【解析】A、前排乘客必需运用平安带,是防止紧急刹车或碰撞时,人由于惯性接着向前移动,人体向前倾倒伤到头部,平安带对人体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故A正确;BC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人和车的质量都不变,惯性都不变,故BCD错误。故选A。6.在学习牛顿第肯定律,我们做了如图所示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试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起先下滑;B.试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C.试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D.依据甲、乙、丙的试验现象可以干脆得出牛顿第肯定律【答案】C。【解析】A.试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B.试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更,说明力能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C.试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D.接触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肯定律是在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必需有力来维持;B.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C.力是物体运动的缘由;D.力是保持物体静止的缘由【答案】B。【解析】A.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是依靠物体的惯性,不符合题意;B.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肯定须要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符合题意;C.物体产生运动包含物体由静止到运动,也包含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时,肯定须要力的作用,但是物体保持运动时,不依靠力,而是依靠惯性,不符合题意;D.保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都是依靠惯性,所以力不是保持物体静止的缘由,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世界杯亚洲区男足预选赛,于大宝用头将球顶出后,足球接着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__________。忽视空气阻力,足球在空气中只受_________的作用(选填“重力”或“压力”)。【答案】惯性;重力。【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于大宝用头将球顶出后,足球接着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忽视空气阻力,足球在空气中只受重力的作用,而运动员不再对球有力的作用。9.小强走路时被石头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说明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当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运动状态突然变更时,他的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答案】脚;上身。【解析】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当他的脚被石头绊住运动状态突然变更时,他的上身由于惯性仍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倒。10.如图,汽车向右行驶过程中,小球突然向右摇摆,说明汽车正在做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忽视空气阻力)。【答案】减速;两。【解析】汽车向右行驶,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小球应在竖直方向,当汽车减速运动时,车的运动速度变慢,但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小球要向右运动。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左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始终线上。11.如图所示为英才中学八年级篮球赛,某同学投出去的篮球还会接着向前运动是因为。请你写出这一物理学问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答案】惯性;投掷铅球。【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篮球离开手后,虽然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但由于它是运动的,所以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生活中应用惯性的实例有:投掷铅球利用了惯性等。12.同学们手击篮球时手感到难受,是因为物体间__________________的;向上抛出的篮球离开手后能接着向上运动是因为_________;而原本向上运动的篮球在重力作用下最终落回地面,重力的作用效果是变更篮球的____________。【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惯性;运动状态。【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学们手击篮球时感到难受,是因为同学手击篮球时,手给篮球一个力,篮球也给手一个力;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当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接着向上运动;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变更物体的形态,也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原本向上运动的篮球在重力作用下变更了运动状态,最终落回地面。13.如图甲是一种新型拖把——“真好拖”,包括拖把与脱水装置,图乙是其结构图,在运用时只需将拖把浸湿,然后放在脱水槽中,用脚踩动跳板,脱水槽会转动,拖把上的水就会从小孔被甩到容器内。假如脚踩踏板时,脱水槽带动拖把转动,拖把上的水由于___________被甩入容器内,拖把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选填“没有”或“发生”)变更。【答案】惯性;发生。【解析】拖把浸水之后,拖把放在脱水槽内转动,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水脱离拖把,被甩入容器内。脱水槽带动拖把转动时,拖把由静止变为运动,并且转动方向不停的变更,所以拖把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更。1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进行了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项端由静止滑下,视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视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视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_。使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___。(2)订正错误后,多次试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想: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假如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运动。【答案】(1)b相同;(2)匀速直线。【解析】(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起先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变更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试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这样才符合限制变量法的要求。(2)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可知,假如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小车运动无限远,速度不发生变更,将以不变的速度恒久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15.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试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变更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cm18.3026.83(1)第三次试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3)依据试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始终做____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缘由,力是变更物体_____________的缘由。【答案】(1)31.20;(2)小;远;(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析】(1)刻度尺每大格表示1cm,分度值是1mm,依据刻度尺可以干脆读出小车停下时的位置是31.20cm;(2)从表中数据可知,接触面从毛巾→棉布→木板,摩擦力越来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来越长,故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远;(3)依据试验现象,假如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速度变更的越来越慢.假如接触面肯定的光滑,没有摩擦,小车的速度不会变更,恒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缘由,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故答案为:(1)31.20;(2)小;远;(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提升练习1.(2024•绵阳)2024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平安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需戴头盔,开车必需系平安带。戴头盔、系平安带能爱护人的生命平安,其缘由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B.平安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D.平安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答案】B。【解析】A、头盔的作用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头部的压强,对驾驶员起一个爱护作用;故A错误;B、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接着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简单撞上挡风玻璃而飞出车外,系平安带可以避开人由于惯性飞出车外,故B正确;CD、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头盔和平安带只能削减人受到的损害,不能减小惯性;故CD错误。故选:B。2.(2024•益阳)轰炸机轰炸地面目标时,总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机投弹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炸弹脱离飞机时,炸弹的速度为零;B.炸弹能接着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具有惯性;C.炸弹能接着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受到向前的推力;D.惯性与速度有关,炸弹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答案】B。【解析】炸弹被扔出后,炸弹不会受到向前的推力,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和飞机相同的速度,还将会接着向前飞行,炸弹飞行时,速度会发生变更,速度不为0;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3.(2024•鄂尔多斯)2024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胜利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如图)。下列有关登山队员的分析,正确的是()。A.登山时穿特质鞋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在峰顶测量时,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从峰顶返回营地感觉比登峰轻松,是由于队员受到惯性的作用【答案】C。【解析】A、登山时穿的特质鞋的底面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A错误;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4.(2024•烟台)为备战2024年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运动员在集训中多次进行模拟竞赛,有关竞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令枪响前,运动员静止时所受的支持力与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用力向后蹬来获得向前的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运动员在经过弯道时不再用力向后蹬,此时运动状态不发生变更;D.冲线后,运动员停止用力仍能滑行很远,是因为运动员不受摩擦阻力【答案】B。【解析】A、运动员静止时所受的支持力与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运动员用力向后蹬来获得向前的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同时受到地面给脚向前的力,故B正确。C、运动员在经过弯道时,其运动方向和速度均发生变更,其运动状态变更,故C错误。D、运动员停止用力仍能滑行很远,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受到摩擦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B。5.(2024•河池)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军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受到竖直向下的支持力;B.推木箱时,小军不受到木箱的作用力;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逝,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A、木箱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故A错误;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推木箱时,小军也受到木箱的作用力,故B错误;C、小军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始终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逝,它将保持静止,故D错误。故选:C。6.(2024•西宁)如图是小杨同学参与西宁市学考体育测试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状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答案】D。【解析】AB、球在空中运动时,由于惯性接着运动,此时球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由图可知,实心球的运动方向(即运动状态)不断变更,所以受力不平衡。故AB错误;C、当球落到地面上时,由于惯性接着滚动,但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所以越滚越慢,运动状态发生变更,所以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D、当实心球停在地面上时,受竖直向下重力和地面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所以此时受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7.(2024•徐州)如图所示,用气球、夹子、吸管和胶带制成“喷气火箭”。把封口的夹子松开后,气球在轨道上以起点A向右冲出,最终停在B点,下列关于气球整个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始终做加速运动 B.先加速后减速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先减速后加速【答案】B。【解析】把封口的夹子松开后,里面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产生了一个推力,推力起先大于摩擦力,随着空气的排出变小并于一瞬间等于摩擦力后又小于摩擦力,直至最终等于零。所以气球先加速后减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2024•十堰)如图,某同学连续用脚蹬地,滑板车在水平路面加速前进,停止蹬地后,滑板车渐渐停下来。关于图中滑板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离不开力 B.滑板车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滑板车受的支持力与滑板车的重力是平衡力 D.用脚蹬地时,该脚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答案】D。【解析】A、停止蹬地后,滑板车受到阻力的作用会渐渐停下来,说明白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故A错误;B、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故B错误;C、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等于滑板车和同学的重力之和,所以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与滑板车的重力的大小不相等,则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用脚蹬地时,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方向与之相反,即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故D正确。故选:D。9.(2024•徐州)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风吹得衣架在水平晾衣杆上滑动起来,若衣架和衣服做匀速运动,此时衣架对晾衣杆的压力()。A.比没有风时大 B.比没有风时小 C.和没有风时一样大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衣架对晾衣杆的压力是因为它的重力产生的,向左的风吹得衣架在水平晾衣杆上滑动起来,使得衣架及衣服整体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不影响重力的大小,也没有增加对晾衣杆的压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2024•大庆)踢足球是初中学生宠爱的体育运动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踢足球时脚有难受的感觉,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足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须要力来维持;C.足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表明足球受到了惯性;D.运动员对足球的力先产生,足球对运动员的力后产生【答案】A。【解析】A、运动员踢足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也会给脚一个力,脚会感到疼,故A正确;B、足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的地面的阻力,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故B错误;C、足球离开运动员还能在空中飞行,是由于足球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成足球受到惯性,故C错误;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对足球产生力的同时足球对运动员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11.(2024•铜仁市)小明同学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学问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B.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C.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