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000字(论文)_第1页
《收益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000字(论文)_第2页
《收益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000字(论文)_第3页
《收益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000字(论文)_第4页
《收益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析PAGE1PAGE2收益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TOC\o"1-2"\h\z\u15448一、引言 14860二、矿业权相关理论 26177(一)矿业权的内涵及特征 35061(二)矿业权评估行业的发展 410322三、矿业权评估影响因素分析 46703(一)风险因素 49271(二)技术因素 423731(三)社会因素 53893四、矿业权价值评估实例分析 61219(一)评估背景 61219(二)具体评估过程 623047(三)评估结果分析 732547五、矿业权评估存在问题分析与改善措施 930695(一)存在问题分析 103861(二)具体改善措施 104230六、结语 115361参考文献 11摘要: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发展,矿业权的评估应运而生,矿产资源的相关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作为一种商品,在我国矿业权评估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基于它在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矿业权的评估方法选择及相关参数的确定与应用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详细阐述矿业权相关理论的内涵与发展,对矿产权评估过程的具体影响因素作出针对性地分析。结合实际评估案例,系统分析收益法在矿产权价值评估中的计算过程并得出相应结论。在此基础上,对于矿业权价值评估的具体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及建议。关键词:矿业权收益法净利润引言我国矿业权评估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而当时矿产资源是属于国家,矿业权也不允许流转所有对于矿业权的研究只存在于表面,实际的应用几乎不存在,这就严重的导致它的发展缓慢。然而在1996年发布的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实施后,提出了新的政策,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运用模式,矿业权可以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流转。正是该政策的提出,使得矿业权的应用与研究不断发展起来,仅仅在几年的时间里,不论是在理论或是实际中,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努力,逐渐建立了完整的矿业权评估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评估方法。但是,矿产资源是存在地表,具有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有许多不确定因子,风险较高,导致矿业权的价值评估面临许多问题。所以,对于矿业权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仅是由自身独有的特点决定的,而且也是我国矿业权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尤其是当我国矿业权在如今日益活跃的情况下,探寻矿业权评估的相关参数和评估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正是基于矿业权如今在我国不可或缺的地位,为反映我国矿业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准确把握常用的收益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和问题,探索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评估理论体系,而详尽的阐述了常用的收益法中若干重要的评估参数,并对其合理确定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同时论述了矿产权价值评估的内容与过程。本文也对中西方评估理论的发展与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说明,与我国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的矿业权评估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成熟起来的,从实践情况来看,西方的基本原则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基本确定下来的,比我国发展起步早,而对比中西方的矿业权的发展与实践,可以得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总结经验。矿业权评估相关理论(一)矿业权的内涵及特征在社会生活中,矿业权是一种依法有偿取得矿业权的勘查、采矿许可证并拥有被开采矿产品的权利,权利人凭此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等一系列活动。根据物权相关知识,矿业权既是他物权,同时也是一种财产权。矿业权的所有者可以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享受该权力产生利益,该权利具有排他性,矿业权的实现必须依靠矿产资源。矿业权除了有财产权的基本特征外,又有自身的特点:1.主体资格特定性矿业权不是非所有的单位和个人都能够获得,而是有实力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同时,经过国家严格的审查,然后批准,最后拥有该项权利。对于矿业权主体资格审查存在于矿业权流转的各个方面,例如买卖、转租、融资等。即权利人获得矿产资源不是毫无代价,必须要在国家对资格审查之后才能进行实施。2.流转性矿业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很多法律上基本上是允许其转让。我国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里面提出:“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可以进行依法转让”。意思是权利人可以在法律准许的范围里,矿业权可以通过国家买卖、转租、抵押等进行流通,很多国家都是采取这样的做法。3.排他性拥有矿业人权的主体获得权利后,权利人就有资格禁止除本人以外的其他人进入他拥有的矿产资源范围内实施作业。我国修改的资源法中涉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的矿区范国内采矿”。意思是一个矿区存在一个矿业权,权利人需要遵守准则:一物一权准则。

4.消失性

矿产资源性质上是属于不可再生的,不可以重复利用,在矿产资源的开采的过程中,被不停地消耗,衍生出地权能也将不断被减弱,直到矿业权的价值消减至零为止。时间的限制是矿业权价值评估的缺陷之一,在服务年限内,矿业权的权能不断减弱,但并不意味权利人的义务、权利消失。矿业权评估行业的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提出“国家地探矿权、采矿权等可以有偿取得”。1999年,对矿业权评估的准则要求、过程、报告、评估责任归属、纠纷、结果确定等,也在资源部修改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中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在2000年,对于评估机构的评估范围、资格审查、权利人的权属问题,国土资源部规定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管理暂行办法》作出规定。这两个法律修改是矿业权评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一个阶段。随后,国家人事部和资源部一起对于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进行重新修订,“矿业权评估师执业资格须通过考试获得。大纲、题型、考试规定等都是全国一致的,两年进行一次选拔。”“矿业权评估师执业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国土资源部为矿业权评估师的注册管理机构。”在2003年,矿业权评估师在资产评估中的获得一个专属席位。2006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年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正式宣布该协会成立,8月,国土资源部对于评估师协会的权力进行详细的分配,将原来归属于其的行业管理权力移交给协会,此后,矿业权评估中行业和行政进行错位管理,确立完善的关于评估管理体系制度,这意味着我国的矿业权评估到了机构自律和政府督促同步进行的一个新阶段。至今以来,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关于协会的管理和运行、评估机构资格、评估的纠纷解决机制等制度。三、矿业权评估影响因素分析评估行业是服务类行业的一种,评估目的是一项资产需要评估的根本原因,主要以买卖、转让、转租为主要目的,评估标准、途径、方法的选择由它决定。评估机构则是取决于权利人的目的,遵守一定的经济规律和公正的合理原则,根据规定的标准和过程,运用合适的方法,对矿业权的现时价值进行评估的一个过程。

矿业权价值评估由勘查过程、资源的不确定性、评估目的、经营管理等的限制,影响其评估价值的主要有风险因素、技术因素、社会风险等方面。

(一)风险因素

地质勘查的生产特点决定着地质勘查过程中有着极大的困难,地质勘查风险是大自然赐予企业的投资风险,是无论如何都无可避免。为让企业竞争可以更加公平,应当把部分企业风险费用融入销售的产品价格中,表示对该行业承受风险的一定程度反馈。

1.自然风险地质勘查的自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避免的。自然风险进一步总结为两类,找矿风险和勘查风险。找矿风险是在搜寻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成功地找到既有价值,又可以达到规定的矿点失败次数,或者成功次数。勘查风险指对开采的地方的勘查进而产生一定的风险,自然风险随着勘查进度的不断减弱,但是经济风险却随之增加。勘查风险是由勘查过程中的成功的生产地投入和失败的生产地的生产投入估测出来的。2.经营管理风险勘查成功的地方一般是具有价值的,由于供给和需求失衡、价格和价值不匹配、市场竞争强烈、政策复杂多变等,勘查后的产地也不一定能够让企业及时利用,使用价值得不到施展,导致企业投产严重不相等,最终造成企业经济风险。这种风险有企业管理不到位因素,勘查技术落后,工作量低下,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二)技术因素

通常,矿业权所依附开采地的风险程度高度决定企业信誉度的高低。一般认为,企业信誉度越高,则其产品的风险就越低,就肯出高价买,反之,地勘企业信背度低,购买其产品就会承担较大的风险,就必然会压低其交易价格。这种企业信誉度高低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就是企业的技术水平,其次还取决于企业在以往的勘查历史中是否勘查出同类型的具有显著效益的生产地及其数量的数量。矿业权所依附的产地是有高技术含量,必须有一定雄厚的技术力量作为基础。相应的在矿业权价格中应该具有一定的技术加成费。这是因为:①技术人员的工资薪酬相对较高;②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费用的大量消耗;③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机器进行工作;④有必要为技术人员采购一定量的图书去学习,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这些都是为开采矿产资源作必要的准备,这种技术投入也会在矿产资源的价值里体现出来。其次,若企业在其以往的经验中有对同类的大规模生产地的研究,则企业在过程发现中会积累大量相同的经验,无形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发现该类矿产地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矿业权价格中也需要得到体现。(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矿床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矿产开发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和社会技术进步情况等。市场供求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俱求状况对价格的调节作用是广泛而深远的,矿业权价格也不例外,当某种矿产地供大于求时,矿业权必然降价,反之就会涨价。四、矿业权价值评估实例分析(一)评估背景K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预想将其名下的煤业采矿权进行拍卖,企业经过讨论,委托山西A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其拥有的采矿权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A评估公司凭借国家关于采矿权评估的规定,遵守国家规定的评估原则,运用矿业权评估中常用的收益法对探矿权在评估基准日2006年6月30日的市场价值进行估算。

评估目的是将其名下的煤业采矿权进行拍卖,于是委托山西A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规定,对探矿权进行价值估算。

评估对象和范围是评估的对象为K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采矿权,评估的范围为采矿许可证中记录的矿产权的范围。评估基准日为2006年6月30日,本次评估为基准日的科学价值。(二)具体评估过程

1.评估方法的确定鉴于K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煤正常生产,矿井产量比较稳定,销售渠道多元,评估用到的参数完整,基于此本次评估采用收益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1)式中:-采矿权评估价值-年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企业所得税)r-折现率i-年序号(i=1,2,3……)n-计算年限2.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1)资源储备量

2004年8月31日,K矿煤炭资源储量总量为11679万吨,经济基础储量892万吨,内蕴经济资源量8035万吨。(2)可采储量从2005年4月30日起公司有资格动用的可采储量为3780万吨,从2005年5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的实际动用储量是178.8万吨,本项目评估用可采储量是3780-178.8=3601.2(万吨)

(3)生产能力以及服务年限煤矿采矿能力90万吨/年,2004年实际产出量98.72万吨,2005年实际产出为106.17万吨,2006年前两季度实际产出74.82万吨,2005年企业生产能力则是120万吨/年,在评估考虑到真实生产能力,矿山开采能力和实际成本,在矿山开采难度、资源耗用、各种材料配置等供给条件限制情况下,本次评估生产能力采用120万吨/年。服务年限计算公式为:

式(2)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Q-评估用可采储量A-矿井生产能力K-储量备用系数储量备用系数取1.4。

评估基准日的矿井尚有可采储量=7399.43-178.8=7220.63(万吨)生产服务年限=7220.63÷(120×1.4)=42.98(年)

截止评估基准日本项目评估用可采储量3644.7万吨本次评估用矿井生产服务年限=3601.20÷(1201.4)=21.44(年)(4)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原值为48480.89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37361.2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37364.29万元。

(5)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4266.9万元。(6)销售收入2005年原煤平均销售价格是206.19元/吨(不含增值税),2006年前半年原煤平均销售价格是216.58元/吨(不含增值税)。2005年和2006年1-8月原煤销售价格算术平均值=(206.19+216.58)÷2=211.39元/吨(不含增值税)。年销售收入=年原煤产量原煤售价=120万吨×211.39=25366.80(万元)(7)成本费用=1\*GB3①外购材料:2005年累计平均单位原煤外购材料费为21.25元/吨,2006年1-6月累计平均单位原煤外购材料费为18.97元/吨2005年度及2006年1-6月原煤外购材料单位算术平均成本=(21.25+18.97)÷2=20.11(元/吨)=2\*GB3②燃料及动力费:2005年累计平均单位原煤电力费为5.17元/吨,2006年1-6月累计平均单位原煤电力费为4.28元/吨。2005年度及2006年1-6月原煤外购电力费单位算术平均成本=(5.17+4.28)÷2=4.73(元/吨)③职工福利费:2005年累计平均单位原煤工资为27.63元/吨,单位煤福利费为3.87元/吨,2006年1-6月累计平均单位原煤工资为49.04元/吨,单位原煤福利费为5.19元/吨。2005年度及2006年1-6月原煤工资单位算术平均成本=(27.63+3.87)÷2=15.75(元/吨)2005年度及2006年1-6月原煤福利费用算术平均成本=(49.04+5.19)÷2=27.115(元/吨)2005年度及2006年1-6月原煤职工福利费=15.75+27.115=42.87(元/吨)(8)修理费2005年累计平均单位修理费为4.77元,2006年1-6月累计平均单位原煤修理费为3.53元/吨。2005年度及2006年1-6月原煤修理费单位算术平均成本=(4.77+3.53)2=4.15(元/吨)(9)赔偿费2005年累计平均单位原煤地面場陷补偿费为3.99元/时,2006年1-6月累计平均单位原煤地面塌陷补偿费为7.27元/吨。2005年度及2006年1-6月原煤地面塌陷赔偿费单位算术平均成本=(3.99+7.27)÷2=5.63(元/吨)。(10)安全生产费、维检费、井巷工程基金费煤炭安全生产费8元/吨,全部计入经营成本中,维检费取7元/吨,其中:折旧性质维检费为3.5元/吨,更新性质维简费为3.5元/吨计入经营成本中,井巷工程基金按2.5元/吨计提。(11)其他制造费2005年累计平均单位原媒其他制造费用为17.35元/吨,2006年1-6月累计平均单位原煤其他制造费用为13.43元/吨。2005年度及2006年1-6月原煤其他制造费用平均成本=(17.35+13.48)÷2=15.39(元/吨)(12)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采取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为30年,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固定资产残值率5%。折旧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残值)÷折旧年限式(3)年房屋建筑物折旧额=8384.89×95%÷30=265.52(万元)年机器设备折旧额=8465.93×95%÷10=804.26(万元)正常生产年度折旧费=年房屋建筑物折旧额+年机器设备折旧额=265.52+804.26=1069.78(万元)则本项目评估原媒单位成本折旧费为1069.78÷120=8.91(元/吨)(13)财务费用如果流动资金30%是企业自有资金,70%的贷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评估年流动资金4266.9万元。本项目按照贷款利率按银行规定的利率6.12%计算。单位成本财务费用=4266.90×70%×6.12%×120=1.52(元/吨)

(14)管理费用

2005年劳动保险及管理费用合计为28907236.42元,劳动保险未纳入统筹为32985.78元,折旧费为128213元,无形资产摊销为37040.97元,管理费为5308330元,矿产资源补偿费为8710000元,扣除上述后的余额为22529666.67元,2005年累计生产原煤为1061666吨。单位管理费=2529666.67÷1061666=21.22(元/吨)。

2006年1-6月劳动保险及管理费用合计为15410000元,劳动保险未纳入统筹部分为10000元、折旧费50000元,无形资产摊销、管理费、资源补偿费均为0元。扣除上述余额为15350000元,2006年1-6月累计生产原煤为748170吨。单位管理费用15350000÷748170=20.52(元/吨)

2005年及2006年1-6月扣除劳动保险未纳入统筹部分等五项后的管理费用算术平均成本为=(21.22+20.52)÷2=20.87(元/吨)

原煤销售价格为211.39元/吨,资源补偿率为1%。单位原煤资源补偿费=211.39元×1%=2.11(元/吨)

管理费用单位成本=20.87+2.11=22.98(元/吨)

(15)营业费用

2005年累计原煤销售量为1112902吨,营业费用共计146089.43元(无折旧费)

2005年度单位成本营业费用=146089.43÷1112902=0.13(元/吨)

2006年6月累计原煤销售量为714673吨,营业费用合计为50000元(无折旧费)2006年1-6月单位营业费用为=50000÷714673=0.07(元/吨)

2005年及2006年1-6月单位算术平均营业费用=(0.13+0.07)÷2=0.1(元/吨)综上,K煤矿每吨煤总成本费用为143.89元/吨,经营成本为127.16元/吨。(16)税金及附加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及附加、资源税(矿产品税率为13%,一般税率为17%)

增值税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式(4)年销项税额=年销售收入×13%=25366.8×13%=3297.68(万元)年进项税额=(年外购材料+年外购燃料及动力)×17%=(2413.2+567.6)×17%=506.74(万元)

年应纳增值税额=年销项税额-年进项税额=3297.68-506.74=2790.94(万元)

=1\*GB3①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率5%)年城市维护建设税额=年应纳增值税额×5%=2790.94×5%=139.55(万元)

=2\*GB3②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年教育费附加额=年应纳增值税额×3%=2790.94×3%=83.73(万元)③资源税(3.2元/吨)年资源税=3.2×120=384(万元)

年税金及附加=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年资源=139.55+83.73+384.00=607.28(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25366.8-17266.78-607.28=7492.74(万元)

年所得税(税率33%)=年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7492.74×33%=2472.6(万元)

(17)折现率:8%(三)评估结果分析经过充分调查该评估对象,根据科学的评估程序,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和参数进行计算,确定K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2006年6月30日的公平市场价(评估年限21.44年,可采储量3601.2万吨)为52735.41万元,大写人民币伍亿贰仟柒佰经拾伍万肆仟壹佰元整。根据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收益法应用于年生产量比较稳定的正常矿山开采,评估需要的数据都基本存在的开采地,没有考虑流动资金,把固定资产投资以折旧的方式计入矿业资源的总成本里,实际上它不能够真正的反映现金流量时间价值,若是折旧的时间越长,那么折现率就会越高,导致使用收益法计算的矿业权价值偏差就越大,这是运用收益法存在的问题所在。收益法和DCF计算使用的参数都大部分相似,就考虑运用DCF方法,关键在于评估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取值是否合适。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取固定资产净值,通常正常生产的期初矿山采用DCF法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剩余服务年限比较短,采用DCF法评估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使用收益法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五、矿业权评估存在问题分析与改善措施(一)存在问题分析1.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够全面我国多数行业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等状况,矿业权的行业亦是如此,监督的方式和手段不高明以及效率不高,对矿业权评估机构的执业行为监管不到位,矿业权评估监督管理的体系不健全,也未进一步检查矿业权的评估报告。然而,矿业权评估属于专业性强及跨度大的服务性业务,包括许多领域,例如:矿业权管理、经济、法律、地理等,但是国土资源部员工服务能力和矿业权评估管理有一定的错位。国土资源部的监督管理手段不强,监督水平较差,不能胜任行政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导致评估监督管理不能包括评估过程的方方面面。2.行业自律组织建立时间短,行业自律管理有待完善在行业自律组织建立并开展一定量的业务后,自律管理的体系建设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缺乏,自律组织设立时间较短,管理的经验不足,部分监督机制没有很好地落实,行业的相关资料比较落后,不能及时跟新。到现在为止,我国评估行业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监督检查以及全面性存在一定缺陷。经过社会实验总结,评估机构缺少对评估机构的服务人员的考核和公司退出的有效措施,造成行业自律效果低,为此,可以对社会公开诚信档案,对评估机构进行分层监督管理以及评估人员的进行道德教育,促进评估行业的进步。3.矿业权评估机构发展规模较小,内部管理有待加强我国目前盛行的矿业权评估机构的规模相对于外国机构比较弱小,但是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矿业权评估行业进入我国发展的起步晚,目前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二是专业人员的紧缺造成评估机构准入门槛低,3位评估师可以独立设立一家评估公司,而且相关员工水平要求低,只要求一位拥有本科文凭;三是我国政府对于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已经超越自身权限范围,对于评估机构的健康发展有害。四是我国矿业权评估机没有实施分层管理机制,评估机构的规模大小大致和评估机构业务范围是同比例的,经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是一个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不利于大部分评估机构的规模化经营。五是评估师每次考试的时间间隔较长,评估师准入的门槛过于高级,考试报名条件普通人根本达不到,队伍的发展落后,导致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都不多,成绩达到标准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结果和评估行业的发展不匹配。4.矿业权评估机构专业人员缺乏评估从业数量少,专业匹配度不高,不能满足从事矿业权评估业务指标。我国的矿业权评估机构从业人员的学习知识大部分都是会计专业以及地理专业,知识配置较低,使得评估执业的质量不断下降,进一步导致权利人不信任评估结果,评估行业的壮大因此受到较很大影响。评估执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差距大,从事该行业时间不长,经历少,员工流动变化快,胜任矿业权评估工作的几率小,评估报告很有误差和错误,更加程度上影响权利人对矿业权评估机构信任。5.矿业权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充分现存的矿业权评估应用方法和评估理论是各类专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得到的,即使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仍就有许多缺陷和落后性,适应矿业权评估行业发展的需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存在差异,而且这些改变在学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而且这种争论日益激烈。矿业权评估过程的计算和草属的选取较为不合理,导致结果精确度低。在评估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评估原理有不足的地方,不能适应评估发展过程的需要,急需专业人员进行修改和完善来保护矿业权评估过程的权威、公正来促进其不断发展。具体改善措施实现矿产权价值货币化一个重要方法是矿业权评估,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矿业权评估业务以适应矿业权评估行业的未来发展。

1.重新定义矿业权价款内涵,规范缴纳矿业权价款行为政府需重新定义矿业权价款的内涵,不能让广大群众对矿业权价款的概念理解不了,在全国实现统一、规范的矿业权价款收缴制度,确保国家在矿业权利人面前的绝对地位。同时,对国家、权利人等各项权益进行更深一层的规范,明确界定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以及权利人对矿业权的使用、收益权,使国家和权利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的提升以促进矿产经济的良好发展势态。2.提高评估监督管理能力不断修改矿业权的管理制度和创新管理方式,积极使用现代化工具可以使信息共享来强化行政管理水平,合理完善政府对矿业权评估的监督体系,对评估行业可以有效管理、监督,不仅可以对各矿业权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员的行为有效监督,还可以激励评估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发展心理,使得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更加高效。在此基础上,提高评估师对矿业权评估重要程度的认识来,重视矿业权评估日常管理工作,不断精选专业人士,使管理队伍逐渐强大,对评估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来提高专业素质去满足矿业权评估工作的需要。3.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强化矿业权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准入和继续教育制度的水平,不断完善矿业权评估行业自律制度。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和争议解决机制,使得评估报告结果公正,借此可以以提高评估机构在市场中的公信力。建立统一和完整的行业资源数据源,建立矿业权评估师和评估机构的诚信建设考评体系和矿业权评估参数体系。政府为满足矿业权评估师和评估机构退出评估行业的要求,应当加大对矿业权评估师和评估机构合理与有序的退出制度的建设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矿业权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使得评估行业的发展更加稳定。4.加强评估执业队伍建设评估机构各专业人员可以上手操作的基本条件逐渐提高,是评估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提升,评估队伍专业完善的外在表现。为此企业需根据评估实际要求,加紧对评估进行人才培训和后续教育,使评估人员可以为评估行业更好的服务,提高评估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评估专业人员的紧急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需要具体分析市场的区别,对多种情况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5.修改和完善评估准则,建立统一标准的质量评价体系强化现下通用的矿业权评估理论的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