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考点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2021年全国甲卷·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监察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的意思是中央各部门长官和地方郡太守都可以招募属官,一时间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潮——名公巨卿招贤纳士和英才俊士纷纷投奔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结果必然是官员势力发展壮大,在中央必然威胁到君主专制,在地方必然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朝统治者能实行这样的政策,难道不知道这种政策的危害吗?当然知道。但为什么还要采取这种政策?肯定早已经防患于未然了。那是什么措施能够保证看似势力膨胀的官员不威胁到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只能是严密的监察制度。严密的监察制度使得政府官员招募英才俊士起到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和科学决策,将汉代重用贤能之才的风气发挥到最大化最优化,并非是发展壮大自己对抗君主、对抗中央的势力。故符合题意和逻辑推理的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是科举制的内容,创立于隋朝;主体不一致,题干问的是为汉代辟召制度提供有效运作的制度性措施,与官员选拔方式没有关系。故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郡国并行制度严重威胁到汉朝的中央集权,形成了王国问题,到汉武帝时期打出了推恩令、刺史制度、统一铸币、盐铁官营等一套组合拳,将王国问题予以解决,不存在郡国并行制度发展完善的现象。故错误。D项主体不一致,题干问的是为汉代选官制度——辟召制度提供有效运作的制度性措施,与察举制度没关系。故错误。2.(2012年新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提取材料信息,调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所谓豪强地主是指在政治上有特殊地位的大地主。“田宅逾制“,是指其拥有超过政府规定的住宅和大量土地。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教材的主干知识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经常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联系到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等内容,可知正确选项为C。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土地、人口的矛盾,使得国家往往对其采取打击的政策,监察、迁徙豪强地主意在管控、抑制,故A项与题干表述不符。新的经济力量虽然不断壮大但同时在政治上尚未获得认可,并不能说明西汉政权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且从学理上说,到汉武帝时,政治势力的主体是军功贵族,故B项错误。经济手段是巩固中央集权的手段,加强专制的主要方式是制度设置,而且设置刺史监察、强行迁徙均不是经济手段,故D项也不正确。3.(2021年湖北卷·2)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汉顺帝以征召的方式招聘著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拒绝,汉顺帝对樊英所在郡县长官严加斥责,地方政府不敢违抗皇帝命令,强行将樊英用公车送到京师。中央借征召隐士不至而怪罪于地方政府,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这种问责方式一方面体现了汉顺帝的蛮横不讲理,用当下坊间俚语来说就是,汉顺帝不讲武德;另一方面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傲慢。符合题意的就是B项。A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汉顺帝严厉斥责地方政府,地方官府立即将樊英用公家车送至京师,这反映的是君权至上,而非君权削弱。故错误。C项不符合逻辑和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地方吏治即官吏作风的相关信息,何来吏治腐败的结论?D项主体不一致,樊英是著名隐士,并非地方豪强势力;况且题干材料并未呈现豪强势力崛起的信息。故错误。4.(2017年海南卷·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及重要概念的理解。察举制主要实行于汉代,从题干可知,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依据儒学修养和道德声望,由地方向中央推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经形成了儒学独尊的局面,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可知,由地方根据儒学修养和道德声望推荐人才的制度有很多弊端,在汉代儒学知识往往由一些重要的家族掌握,故而儒学修养高的人才往往就出自于一些家族,所以东汉以后就形成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地方推荐的人才固定地出自于一些家族的现象,必然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项正确。郡县制实行的基础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由地方推荐人才与郡县制本身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5.(2016年全国Ⅱ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解析】本题从另一个侧面考查了学生对主干知识选官制度的理解,要求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题干给出了从汉至唐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度实行的方式是由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根据所学,魏晋九品中正制根据门第来选拔官员,科举制是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可见与前代相比,科举制大大扩大了录取的基础,使普通大众得以有机会通过考试走入仕途。而科举制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必然使社会中更多人读书,参与科举考试,争取做官,从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正确答案为D项。科举考试科目为明经、诗赋等,不能选拔最优秀的官吏和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排除A、B两项。科举考试自由投考,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故排除C项。6.(2015·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C【解析】“河南尹田歆”“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说明地方是有选官权的,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时主要由中正官按照家庭出身、才能、品德等综合品评,这与材料中的“孝廉”不符,故B项错误;“推举孝廉”反映了西汉开始的察举制,但是“贵戚……相命”又反映了权贵开始干涉控制察举制,客观上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7.(2014·海南单科·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论及是择婿选定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故A项错误;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遍观子弟’,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权势官宦家族选择女婿都是以选择男方为主,这里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故D项错误。8.(2019年江苏卷•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呈现了两个史实,说的一个意思,参加科举考试的两个人,都有朝廷里边都有显贵亲戚,但两个人屡试不中,这说明了唐朝科举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体现的就是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符合题意的选项就是D项。A项呈现的是科举考试内容的特点,而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A项不符合题意,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的是两个朝廷有显贵亲戚的士子率考不第,这是因为科举考试按成绩录用,他们多次考试都没有达到录取的要求,并没有说科举考试阻止中断或妨碍贵族入仕,故错误。C项,不符合逻辑,两个朝廷有显贵亲戚的士子率考不第,恰好说明了这两个学渣,唐政府根本就没有给予宗室子弟科举考试关照的特权。没有被关照的特权,也就更谈不上“政府剥夺宗室特权”的事了,故错误。9.(2014年海南卷·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全面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立意通过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变化,揭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本题考查的是教材科举制度部分。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门第而不是官员等级,所以否定的不是官员特权,故可排除选项A;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君主集权有一定联系,但题干内容提供的是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的变化,重视的是才学水平,故可排除选项B;选官制度变化重视的是才学而非品德,故可排除选项D;选官制度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的变化注重的是知识水平,所以C项为正确项。10.(2019年海南卷·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解答的关键是推知题干材料中的文言文的意思,根据语文知识,关联词“无论……莫不”,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句式,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即强调结果的同一性。故可以推知“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的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无论是贫寒子弟还是王孙公子,是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与出身地位没有关系,这体现的是公平选拔的原则。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题意与基础史实,题干材料讲的是科举制体现了选拔官员的公平原则,并非是要实现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平等。故错误。B项,不符合选项类型,从选项类型来看,属于结果影响类选项,而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录取的公平性原则,并非强调社会结构的变化。故错误。D项,纯属扯淡选项,忽悠那些完全看不懂题干意思选项的同学。11.(2012年海南卷·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如能运用解答选择题六大原则中的过程反映趋势原则来解答,事半功倍。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御史弹劾宰相,肯定是受到了皇帝的旨意,以此来抑制相权,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因此,原来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很少涉及宰相→后来却经常弹劾宰相,这反映的是皇权加强和相权被削弱的发展趋势,即反映了专制权力的进一步强化的发展趋势。故符合题意就是C项。A项,不符合逻辑,不符合题意,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弹劾宰相是正常的行使职权,与争夺相权没有关系,况且题干也没有呈现御史要争夺相权的信息,故A项错误。B项,“开始”太绝对;不符合史实,宰相位尊权重局面的改变是在西汉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时。故错误。D项,不符合逻辑和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将监察官员——御史与宰相的权力做对比,无法得出“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的结论;不符合史实,纵观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监察官员最高级别是从一品,而宰相众所周知,往往从官职级别上看,最高是一品。况且宋代的御史是从三品,而宰相是一品。故D项说法错误。12.(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13.(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A【解析】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故B项错误;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涉及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14.(2020年全国Ⅱ卷•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立德树人中制度自信的很好诠释。解题关键是要抓住题干材料存在的逻辑:李昉在科举录取中徇私舞弊→宋太祖设殿试重考→殿试成定制。显然,殿试的开始是带有纠错而进行的,后来成定制就是将这种纠错制度化,即殿试的设立就是发展完善了科举制。故符合题意就是C项。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没有呈现世家大族特权信息;不符合常识,李昉的举动徇私舞弊,是违法犯罪,这不是特权,如果是特权,那就不是“私录”,那就是公开的行动。故A项错误。B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说的是“殿试”,非“省试”;题干材料说的确立了殿试权威,并不是确立了省试权威;不符合史实,省试就是有尚书省的礼部主持的科考,其考试权威早在科举考试出现的时候就有了,并不是在宋朝才确立了其考试权威。故B项错误。D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只是说科举制增加了殿试这个环节,与人才选拔标准没有关系,人才选拔标准主要是与考试内容有关系。故D项错误。15.(2021年全国甲卷·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的意思是明朝时期,官员的科考级别决定了当地秀才对其态度:科考级别高(进士),当地秀才就极尽谄媚之能事;如果科考级别低,出身举人,当地秀才就敢随意提要求,不满足的话,就“词色犯之”。简言之,官员科考功名的级别影响官员的声望。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就是D项。A项不符合题意,官员科考功名级别的高低影响到当地秀才对其态度,这里边并不包含官员与士绅关系紧张的意思;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的主体是秀才,并非“士绅”。士绅指的是乡村社会里有文化的人,包括有文化的地主、名门望族、退休的官员、有科举功名的文化人如秀才等。故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主体也不一致,题干材料讲的是官员科考功名级别的高低影响到当地秀才对其态度,并没有呈现士人舆论,更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意思。故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和常识,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讲的是官员科考功名级别影响到当地秀才对其的态度,与官员出身影响执政能力没有关系;“决定”太绝对,君不见高分低能者多的是。故错误。16.(2013年四川卷·13)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答案】(1)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2分)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概括分析归纳、论证说明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论证的能力。第一小问属于概括归纳题,解决方法是:划分层次,标出关键词句,转化语言,罗列答案。注意抓住材料的三个句号,即三个层次以及关键词语概括归纳。如从第一句“西周就开始”可得出第一个特点是时间早;从第二句“大量相关法律”得出,有法律法规保障;从第三句自唐至明清相关法律的制定得出,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等。第二小问关于“作用和局限”,属于分析因果题,解决方法是,首先从材料一中提取有关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影响的有效信息,其次是结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影响的基础知识予以补充即可。17.(2014年全国Ⅰ卷·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提取、解读信息,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设计立意高远,以我国传统社会广为流传的“包青天”现象为考点,意图引导考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加以关注。题目设置了两个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以包拯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勇于议政的了解及我国自宋以后在民间广泛传颂的“包青天”现象的原因两个问题的设置都提示考生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问题一联系的所学知识为宋代的监察制度,如谏院的出现。材料一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皇帝鼓励议政,言官地位较高;二是士大夫积极议政;三是包拯善于断案、对贪官嫉恶如仇、勤俭奉公的个人品格。问题一的答案即围绕上述理由设置。问题二要求联系的所学知识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腐败,老百姓对清官有期待;以“忠君”观念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以后包括话本、戏剧、小说等艺术形式对老百姓的影响等方面。材料二的内容揭示了艺术化的包公形象深人人心。问题二的答案即围绕上述理由设置。考点二:西方的文官制度1.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9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文官进行了重大改革,1870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近代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C.内阁地位发生变化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应从经济角度进行考虑,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对政府行政提出了要求,在此背景下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故选A;文官阶层并不是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因此文官制度的改革与工人阶级的政治诉求之间没有必然关联,排除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原因应从经济角度考虑,CD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等。这一报告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地位发生根本变化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C.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但当时的文官制度存在着许多的腐败和弊端,所以人们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这是进行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内阁制度发生变化不是此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且“根本变化”一词表述不符合史实;B选项错误,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民众科学素养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现代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这种文官制度A.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B.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D.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性,不受政党政治轮替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D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材料中并未体现法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所以并不能强化责任内阁制,所以B项错误;与政党政治也没有关系,所以C项错误。4.封建时代英国的文官制度尚未成形,职业文官也还没有出现。但是早期的制度演变奠定了英国现代议会政治、司法制度、政府体制的心理基础和制度习惯。光荣革命之后,议会成立了几个专门的委员会,雇用专职人员管理政府事务,从此出现了一批为国家服务、领薪的职业管理人员,这是文官和文官体制的最初萌芽。直到1870年英国文官制度才最终确立。这表明英国文官制度A.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B.其产生具有渐进性C.巩固了光荣革命的成果D.是英国的制度习惯【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英国文官制度历经心理基础和制度习惯的准备,从萌芽的初现,再到最终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B正确;英国文官制度在1870年才最终确立,排除A项;材料与光荣革命没有必然关联,排除C;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有制度习惯的影响,但其并非一种习惯,排除D。5.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虽然在维系资本主义各项政治制度正常运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在19世纪中期以后,曾使资本主义政治产生了一些倒退、腐败现象,特别是“政党分肥”引起的政治大动荡使政府行政人员经常大换班,形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由此可知文官制度的建立A.是资产阶级民主的自我完善B.完全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倒退【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政党分肥”导致西方代议制出现政治动荡,文官制度是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所暴露的弊端进行的调整,是资产阶级民主的自我完善,A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文官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排除C:文官制度是西方代议制的进步,而非倒退,排除D。6.(2008年全国Ⅱ卷·3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2分)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答案】(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的理解,并注重与国外选官制度的对比。【解析】本题是一道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为切入点的中外关联的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第(1)问属于分析因果题,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明经科难度较小,而进士科难度较大,“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更重要的是,明经科侧重于考查对文化经典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于考查文学素养和对时事政务的处理应对能力,对国家来说有利于选拔人才,对士人来说更容易求取功名。第(2)属于比较区别题,关于英国的文官制度,对考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知识,因此提炼与科举制不同的信息,就完全依赖材料二。怎么处理呢?可结合所学知识,带着熟悉的科举制内容,去阅读材料二,勾画出与科举制不一样的信息,转化语言,罗列答案即可。如材料二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及最后一句话“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就会发现这是和科举制明显不同的地方,加工整理,罗列即可,然后再写出科举制与其相对的内容即可。第(3)问属于变相的分析因果题,难度比较大,不好组织答案,可根据所学知识及、唯物史观和逻辑推理来考虑工业革命与文官制度的关系,如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即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必然推动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调整,具体来说就是,英国原有的选官制度必须调整,催生了文官制度。然后再结合材料二有效信息,整合归纳即可,如“择优录取”、“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等,可推理出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发展,那么,政府必须拥有配套的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团队,以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等。第(4)问为比较区别题,难度较小,比较容易,可结合材料二英国文官制度的内容及科举制的影响,概括归纳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相同之处。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再由吏部试以“言、身、书、判”,然后授以官职。科举选士制度虽然得以确立,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入仕途径。当时还保存着其他一些选官的途径,诸如恩荫、从军、流外铨、荐举、捐纳等选官方式依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隋唐五代宋时期虽然确立了科举入仕制度,但它并不能取代其他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依据的入仕门径。——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府管理事务增加,机构人员屡屡增添。国王和权贵借机行使带有封建特权色彩的职薪恩赐权,在政府中安插售卖亲近,力图以此影响控制下院。议会一再抗议,并借通过《王位继承法》《任职法案》之机作出专门规定,禁止领受职薪者进入议会,参加政治活动。渐渐地,政府官员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高级官员;一类为中低级官吏即文官,专事政策贯彻和行政官吏。至此,文官制略具雏形。1881—1914年间,文官总数增加了5倍多;二战期间增加了30余万人。二战后,文官队伍庞大、办事效率低下、通才和专才的矛盾等问题突出。据此,文官事务调查委员会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改革报告,要求:压缩高级文官编制,确定两类文官比例;强化公开竞争考试;二类文官增加外语和速记两种考试科目。报告得到政府重视,取得了明显效果。——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并概括二战后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答案】(1)变化:从九品中正制变为科举制。评价: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改变了选拔官员的标准;将人才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民间的学习风气;但仍然存在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依据的入仕门径。(2)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君主立宪制确立;政府事务增加,机构增员需要;国王、权贵拥有职薪恩赐权引起议会立法抗议;经济发展需要专业管理人才。影响:精简了文官队伍;提升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官员素质;促进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开与公正。【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可知变化是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评价:根据材料“但它并不能取代其他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依据的入仕门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意义可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促进阶层流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但仍然存在入仕门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背景:根据材料“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府管理事务增加”、“国王和权贵借机行使带有封建特权色彩的职薪恩赐权、议会一再抗议”、“文官队伍庞大、办事效率低下、通才和专才的矛盾等问题突出”进行归纳即可。评价:结合文官制度的形成的背景和“压缩高级文官编制,确定两类文官比例;强化公开竞争考试;二类文官增加外语和速记两种考试科目”可归纳出评价有:精简了文官队伍;提升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官员素质;促进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开与公正。8.(2014·福建文综·38)(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
【答案】(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解析】(1)从材料一“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说明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说明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2)材料二反映科举制被西方国家借鉴,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的影响。9.(2012·江苏单科·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解析】(1)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形成。科举制“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同时使“士有应举之才”能够被举荐,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2)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保证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科举的创新之处在于给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流动性),同时通过“机会均等”的机制(公平性),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激励作用)。考点三: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2018年海南卷·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太平天国的考试制度,正确认识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及其影响。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把儒家思想、民间宗教意识和基督教教义附会糅合,形成了拜上帝教教义,在思想文化上力图独尊“皇上帝”,否定维护清朝统治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题干中也有提示信息,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即孔孟程朱之学,故可判定A为正确项。太平天国的考试科目仍然沿袭传统科举考试制度,以诗、文为主,但内容却有很大不同。题干也有提示信息,试题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包含了拜上帝教教义的诏令,故可排除B、C项。当时大多数士人读孔孟之书,是孔孟的信徒,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反对儒学,结果将许多士人推离了自己的阵营,未能获得他们的广泛支持,故D为不正确项。2.20世纪初年近代新式学堂兴起,科举制度衰亡,但几乎所有新式学堂都毫无例外地把有“功名”的士绅作为最基本的接纳对象。这一现象表明A.改革试图保护士绅阶层地位B.士绅思想观念保守陈旧C.改革加速了社会各阶层流动D.土绅成为社会变革主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教育改革。废科举,体现清末新政的局限性。根据材料“几乎所有新式学堂都毫无例外地把有'功名’的士绅作为最基本的接纳对象’可以看出,科举制衰亡,但仍把维护士绅的利益放在首位,这试图保护士绅阶层地位,A项正确;士绅阶层思想保守陈旧,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士绅阶层的思想主张,B项错误:改革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传统一绅的地位,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新式学堂试图保护士绅阶层地位的现象,没有体现士绅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3.19世纪末,张之洞意识到:“各属开办学堂,全赖师范得人,课程方能合度,管理才能得宜。”1902年,他创办了湖北师范学堂,课程除普通学科之外,还开设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课程。据此可知,张之洞A.开启了近代中国新式学校的先河B.十分重视师范教育的基础性地位C.为洋务运动培养了大量有益人才D.促进近代中国形成完备教育体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认为“各属开办学堂,全赖师范得人”,并身体力行创办师范学堂,这些说明张之洞十分重视师范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故B项正确: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近代最早建立的新式学校,故A项错误:20世纪初。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C项错误;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4.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理科男成为了女子择偶的首选:出国留学潮中,理工科学生也比文科生更容易获得国外奖学金。学好数理化的浪潮,从上到下席卷中国。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对外开放促进中外教育交流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风尚D.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展开【答案】D【解析】1978年随着科学大会和中共一一届三中全面的召开,中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对科学教育体制进行有步骤的改革,在这种社会思潮的变化中,理科男成为了女子择偶的首选;学好数理化的浪潮,从上到下席卷中国,故选D;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一个条件,表述不全面,A错误;对外开放促进教育交流是出国留学、学会数理化的一个条件,表达不全面,B错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能只重视理科,各个方面都应该重视,C错误。5.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称为“八股文”。鲁迅说:“什么代圣贤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这体现了明清科举制度A.在评分上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和客观性B.已经基本丧失了选拔人才的社会功能C.严重阻碍了当时文学艺术的正常发展D.逐步摆脱了传统儒家圣贤思想的束缚【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使文章范式有了一定的标准性和客观性,易于对试卷进行高下比较,故选A项;明清科举考试虽然走向僵化,但并没有丧失基本的选拔人才的社会功能,故排除B项:八股文主要是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并非严重阻碍文学艺术的正常发展,故排除C项;儒家思想依然是明清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也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没有摆脱传统儒家圣贤思想的束缚,故排除D项。6.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于每岁散学后,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C.具有管辖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2024年度云计算技术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服务合同
- 推广劳务协议书
- 2024版工程设计居间培训合同2篇
- 离婚协议书范本2024年下载
- 链球菌课件教学课件
- 租房合同图片2篇
- 2024年度高级医疗设备工程师聘用合同3篇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作与咨询费用支付合同
- 充电桩合作协议
- 年度安保服务外包合同(2024版)-门卫临时用工部分
- 职能部门安全培训PPT精选文档
- 渗透汽化膜-有机溶剂与水分离
- 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证明
- 企业建模工具ARIS软件操作培训手册
- 油漆用量计算公式表
- 实验六 电容电压法测量pn结的平均杂质浓和杂质分布
- 船舶基础知识
- 上传大工《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离线作业
- 品质意识培训资料(完整版)
- 电力系统规划毕业论文.doc
- 摸鱼儿辛弃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