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真题重组卷)-【难度分层单元卷】(解析版)_第1页
第一章 地球(真题重组卷)-【难度分层单元卷】(解析版)_第2页
第一章 地球(真题重组卷)-【难度分层单元卷】(解析版)_第3页
第一章 地球(真题重组卷)-【难度分层单元卷】(解析版)_第4页
第一章 地球(真题重组卷)-【难度分层单元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商务星球版)第一章地球(真题重组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时间顺序是(

)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②盖天说——天圆地方③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答案】1.B【解析】1.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②盖天说天圆地方→③浑天说一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2.(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人类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平均半径6371米 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C.表面积5.1亿平方米 D.赤道长度相当于1万个400米跑道总长【答案】2.B【解析】2.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长度相当于10万个400米跑道总长,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读甲、乙、丙、丁四点经纬网图,完成3-4题。3.图中丙点的地理坐标为(

)A.(50°S,60°E) B.(50°N,60°E) C.(50°S,60°W) D.(50°N,60°W)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方位比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正北方 B.乙在丙的正东方C.丙在甲的西南方 D.乙在丁的西北方【答案】3.B4.D【解析】3.读图可知,丙地纬度自南向北数值递增,所以为50°N;经度自西向东递增,所以为60°E,故选B。4.A、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甲的坐标是60°W,50°S,乙的坐标是60°W,50°N,因此甲在乙的正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B、丙的坐标是60°E,50°N,乙的坐标是60°W,50°N,因此乙在丙的正西方向,故不符合题意;C、丙的地理坐标是60°E,50°N,甲的坐标是60°W,50°S,因此丙在甲的东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D、乙的坐标是60°W,50°N,丁的地理坐标是60°E,50°S,因此乙在丁的西北方向,D正确,故选D。(2020·四川·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考真题)读“世界经纬网图”,完成5-6题。5.①地的纬度是(

)A.0° B.90° C.180° D.360°6.①地在②地的(

)A.正南方 B.西北方 C.正北方 D.东南方【答案】5.A6.C【解析】5.读图可知,①地地处赤道,赤道纬度为0°,向北向南各分为90°,A正确,BCD错误,故选A。6.①地和②地在同一条经线上,①地比较靠近北极点,位置偏北,①地在②地的正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7.(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西经30°和东经150°经线 C.0°和180°经线 D.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答案】7.D【解析】7.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赤道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0°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下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看到的绝美地球。读图完成8-9题。8.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海洋9.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

)A.是巨大的球体 B.天圆地方 C.围绕太阳公转 D.围绕月球公转【答案】8.D9.A【解析】8.经线和纬线以及地轴都是存在地球仪上,在地球上并没有经线、纬线和地轴。但是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真实存在的,在太空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在太空中,可以看到直观的看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不是天圆地方,也不能见证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空间站是围绕地球转动的,月球是绕地球转动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八年级一班举行地理学具制作比赛。三组同学用轻质泥、木棍、铁丝等材料制作了简易地球仪(如图),用记号笔画上了经纬线,用贴纸做了标注,并进行展示。据此完成10-11题。10.经过测量,该制作符合优秀作品标准的是(

)A.北回归线与30°S等长 B.纬线圈中赤道最长C.地轴与地面夹角为65° D.经线中180°最长11.关于该作品展示及解说,正确的是(

)A.从北极顺时针转动地球仪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C.120°后边掉落的注记是“E”D.乙地经纬度位置是0°,150°W【答案】10.B11.C【解析】10.在地球仪上,北回归线应和23.5°S(南回归线)等长,A错误。所有纬线圈中,赤道的长度最长,B正确。地轴与地面的夹角应是66.5°,C错误。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等长,D错误。故选B。1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展示地球仪,应从北极逆时针方向转动,A错误。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地球仪上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B错误。读图可知,120°经线在180°经线西侧,应为东经,符号为E,C正确。乙地的经纬度是0°,120°W,D错误。故选C。(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12-13题。12.丁地的经纬度是(

)A.23.5°N,65°E B.23.5°S,65°E C.23.5°N,65°W D.23.5°S,65°W13.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 B.乙地位于南温带C.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 D.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纬线最短【答案】12.C13.C【解析】12.从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图中经度为西经,逆时针方向经度数值减小,说明为向东的方向,由此可知该图中是北半球的经纬网图,丁地的纬度位于北回归线,是23.5°N,经度是65°W,故选C。13.由图可知,甲地的经度是80°W,是位于西半球,故A错误。乙地是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故B错误。丙地是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故C正确。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的纬线度数最小,所在的纬线最长,故D错误。故选C。(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升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航天测控站分布图,完成14-16题。14.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每90分钟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圈。地球自转一圈字航员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地球自转周期为(

)A.1.5小时 B.9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15.“‘喀什'发现目标!”当天9时许,喀什测控站对返回舱快速完成目标捕获,成为飞船返回舱入境后的测控跟踪第一棒。在我国境内测控站中,喀什站所处位置(

)A.最东 B.最西 C.最南 D.最北16.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测控站是(

)A.纳米比亚站 B.马林迪站 C.圣地亚哥站 D.卡拉奇站【答案】14.D15.B16.C【解析】14.由题目可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每90分钟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圈(即1.5小时)。地球自转一圈字航员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可以推算出地球自转的周期是1.5×16=24小时,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15.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境内的测控站中,喀什站所处的位置是最西边,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16.在地球仪上,人们把20°W以东、160°E以西称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之间称为西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图中四个站中,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的测控站是圣地亚哥站;纳米比亚站和马林迪站位于东半球,卡拉奇站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下图示意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17.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18.如图所示时刻,北京正处于(

)A.日出 B.日落 C.夜晚 D.白天【答案】17.B18.C【解析】17.读图可知,图中图中手电筒代表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照不到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会不断的交替出现,所以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8.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夜,被阳光照到的一半是白天,图中北京正处于夜晚。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2·山东菏泽·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立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中国式浪漫惊艳了世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9-20题。19.开幕式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0.下列古诗词描述的现象与立春节气对应的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冰伴游鱼跃,和风待柳芳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答案】19.A20.B【解析】19.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地球是运行在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至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之间,即在图中①段,②段是自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③段是自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④段是自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2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人们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律,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立春时意味着大地即将复苏,以上四种现象中,有可能出现“冰伴游鱼跃,和风待柳芳”的景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秋季景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深冬季节景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夏季景象,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迎接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建设航天强国。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简图,完成21-22题。21.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最接近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40°N,100°W B.40°N,100°EC.40°S,100°W D.40°S,100°E2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②南半球处于夏季③衡阳昼渐长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21.B22.D【解析】2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是40°N,100°E。我国没有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22.发射的日期为2022年的6月5日,此时地球公转处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逐渐向北回归线移动,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①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故②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不断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北半球各地都昼长夜短,故衡阳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且白昼越来越长,故③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不断向北移动,故④错误。故选D。(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20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当日(2月4日)恰逢立春,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意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倒计时。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23-25题。23.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主要是由于(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24.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约15天,推断北京冬奥会结束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小寒 B.大寒 C.雨水 D.惊蛰25.冬奥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

)A.昼短夜长,昼变长 B.昼短夜长,昼变短 C.昼长夜短,昼变长 D.昼长夜短,昼变短【答案】23.B24.C25.A【解析】23.读图可知,一年中二十四节气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跟地球的自转、形状和大小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开幕式当日是2022年2月4日,“恰逢立春”;结束时是2022年2月20日,二十四节气间隔约15天,所以冬奥会结束时接近的节气是雨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2月4日至2月20日冬奥会期间,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时的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共50分)26.(2020·贵州铜仁·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_____带。(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C_____。A点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方向。【答案】26.(1)(10°S,150°E)

(20°S,170°E)

西

(10°N,170°E)

(30°S,170°W)

(30°N,180°)

西

西

(70°N,45°W)

(70°N,135°W)

正东【解析】26.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1)据图一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是10°S、150°E;B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70°E;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东半球,B点位于西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热带。(2)据图二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10°N、170°E;B点的地理坐标是30°S、170°W;C点的地理坐标是30°N,180°;A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3)图三中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A点的地理坐标是70°N、45°W,B点的地理坐标是70°N、135°W,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正东方向。27.(201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B点的经纬度是

,从东、西半球来看,它位于

,A、B、C三地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2)A、B、C三地中有太阳直射的

,一年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A点位于B点的

方向,在地球表面,通过球心与A地对称的另一地的地理坐标是。(3)某环球旅行家从B出发,径直往南走(不考虑任何环境影响因素),他最终()A.回到原出发点

B.到达赤道C.到达南极点

D.很难确定【答案】27.(1)50°E,70°S

东半球

B

(2)B

C

西北

130°E,40°S

(3)C【解析】27.本题考查地球的概况。(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向北度数越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度数越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得知,B点的经纬度是(50°E,70°S)。(2)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结合图示得知:B点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C点位于北寒带,气温最低;A点位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最明显。(3)某环球旅行家从B出发,径直往南走(不考虑任何环境影响因素),他最终会到达南极点。28.(2021·辽宁锦州·中考真题)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C点的经纬度____;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地区的是____;A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2)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A、B、C、D四点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3)据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____(填纬线名称),当日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4)据图可知,这一天我们家乡锦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这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填“南”或“北”)移动。(5)B点位于A点的____方向。【答案】28.(1)

100°E,0°

D

南温(2)

自西向东

C(3)

南回归线

冬至(4)

昼短夜长

北(5)东北【解析】28.本题以“地球自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利用经纬网定位、定向、自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纬线,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由此可知,C点的经纬度(0°,100°E)。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所以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D点;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所以A、B、C、D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是B点和D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地区的是D。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A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2)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A、B、C、D四点中,只有C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是C。(3)据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据此可推知当日北半球的节气为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