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数字模型制作基础知识 课件 模块三-1-1 数字场景模型制作案例_第1页
三维数字模型制作基础知识 课件 模块三-1-1 数字场景模型制作案例_第2页
三维数字模型制作基础知识 课件 模块三-1-1 数字场景模型制作案例_第3页
三维数字模型制作基础知识 课件 模块三-1-1 数字场景模型制作案例_第4页
三维数字模型制作基础知识 课件 模块三-1-1 数字场景模型制作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维数字模型制作基础知识

数字场景模型制作案例模块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三维场景模型制作与渲染的制作流程。2.掌握利用3Dsmax软件制作三维场景模型的方法。3.掌握烘焙贴图、材质制作软件的操作。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制作三维场景中精度模型。2.能熟练掌握制作过程中所需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具备独立制作PBR流程模型的能力。

素质目标1.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在模型制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意,使模型具个性和艺术感,从而培养创新思维。2.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有效表达观点并进行作品汇报展示。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观念增强文化认同。2.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思维导图:场景模型制作分析:我们的故事是“闻鸡起舞”,它是中国古代故事,那么相对应该的房子场景应该是中国古典民居。接下来我们制作这个场景模型,我们暂且叫它民居吧。在制作民居前参考一些我国传统建筑的资料,大约画出草图以便制作模型时有个参考。这个场景我们用max软件来制作中模、用八猴软件进行烘焙贴图,用SP制作材质,导入在虚幻引擎中进行渲染输出。任务一民居场景中模制作(1)打开3dsmax,在自定义下面,修改单位为毫米,显示单位比例中也将公制设置为毫米,点击确定,如图3-1-1所示。图3-1-1修改单位(2)在顶视图,绘制一个矩形,修改矩形长度为3000mm,宽度为4500mm,如图3-1-2所示。图3-1-2创建矩形修改尺寸(3)在顶视图将矩形挤出厚度3200mm,可作为民居的大概形体,在前视图观察位置。如图3-1-3所示。图3-1-3修改民居厚度(4)在顶视图绘制一个平面,把平面坐标轴放到3dsmax坐标轴中心,修改坐标轴参数:X轴坐标为0mm、Y轴坐标为0mm、z轴坐标为0mm,如图3-1-4所示。图3-1-4修改平面坐标轴参数(5)在前视图添加编辑多边形修改器,选择长方体竖向的边,点击右键连接命令,添加一条连线,定位门窗的位置,按下快捷键F4,打开边线显示,如图3-1-5所示。图3-1-5竖边添加连接横线(6)将连线的Z轴高度设置为2100mm,确定门框的高度,如图3-1-6所示。图3-1-6修改z轴参数,确定门框高度(7)选择立方体横向边,点击连接命令,添加连接线后,在该连接线的右侧继续添加连接命令,点击确定,如图3-1-7所示。图3-1-7定位门的中线(8)双击连接线点击切角命令,将切角参数设置为650mm,确定门的位置、大小,如图3-1-8所示。图3-1-8确定门的位置、大小(9)选择左侧横向边线,按下Alt+R键,使用环形选择,右键点击连接命令,连接出窗户位置中线,如图3-1-9所示。图3-1-9确定窗户中线(10)双击连接线点击切角命令,将切角参数设置为700mm,确定窗户的宽度,如图3-1-10所示。图3-1-10确定窗户宽度(11)在顶视图,框选竖向所有边,右键点击连接命令,连接中间线,如图3-1-11所示。图3-1-11添加连接线(12)双击连接线点击切角命令,切角参数设置为700mm,确定房屋侧面窗户位置,如图3-1-12所示。图3-1-12确定房屋侧面窗户位置(13)框选下端竖向边,使用连接命令,连接出横线,修改Z轴参数为800mm,确定窗台高度,如图3-1-13所示。图3-1-13确定窗台高度(14)删除矩形的顶面和底面,添加壳命令,输入内部量参数为200mm,壳命令下勾选将角拉直,制作墙体厚度,如图3-1-14所示。图3-1-14制作墙体厚度(15)在多边形层级,选中窗户位置面,点击桥命令,完成窗洞制作,如图3-1-15所示。使用相同方法修改出房屋侧面窗洞。图3-1-15窗洞制作(16)在多边形层级,选中门位置前后面,点击桥接命令,完成门洞制作,如图3-1-16所示,完成房屋框架制作。图3-1-16门洞制作(17)创建承重柱,在顶视图,打开捕捉开关,创建圆柱体,制作承重柱基础图形,如图3-1-17所示。图3-1-17确定承重柱形状、位置(18)点击修改面板,将承重柱半径设置为120mm,高度设置为3000mm,将高度分段设置为1,边数设置为24,确定承重柱大小、分段,如图3-1-18所示。图3-1-18承重柱创建(19)运用车削命令制作柱墩。捕捉柱子底面中心,画一个矩形,点击修改面板,长度设置为200mm,将矩形底边捕捉到柱子底面,如图3-1-19所示。图3-1-19柱墩辅助图形创建(20)选择圆命令,捕捉矩形左边线,创建方式为以边的方式,沿矩形边画圆,如图3-1-20所示。图3-1-20创建柱墩辅助图形圆形(21)在将图形向右移动,点击右键,将图形转化为可编辑的样条线,选择附加命令,将矩形与圆形附加在一起,快捷键Alt+Q孤立显示两个图形,进入可编辑样条线层级,选择样条线,点击布尔运算,拾取矩形,完成图形合并,如图3-1-21所示。图3-1-21柱墩基础图形(22)选择弧形两端顶点,进行圆角命令;点击顶点层级,选择插入命令,把捕捉开关打开,选择优化命令,在矩形上下横线处点击添加顶点,删除多余的线段,如图3-1-22所示。图3-1-22编辑柱墩基础图形(23)给编辑好的柱墩基础图形添加车削命令,点击车削修改器轴向,调整轴向位置,往X轴移动,顶视图观察其位置和大小,如图3-1-23所示。图3-1-23柱墩模型(24)在层次面板将柱墩轴向调整到底面中心,使用对齐命令,选择承重柱模型,在对齐工具面板中勾选x轴,y轴,设置当前对象中心对齐目标对象中心,点击确定,如图3-1-24所示。图3-1-24调整柱墩位置(25)选择柱墩,更改其车削分段为24,回到样条线顶点层级,对柱墩进行圆角命令,如图3-1-25所示。图3-1-25柱墩圆角处理(26)选择承重圆柱体,将圆柱体移动到柱墩上面,在顶视图检查,模型坐标是否在正中心。在顶视图,选择柱子和柱墩,点击镜像命令,沿Y轴方向复制,完成房屋四角承重柱模型制作,如图3-1-26所示。图3-1-26房屋柱子与柱墩制作(27)调整房屋整体尺寸,选择上方顶点,选择移动工具,延Y轴调整100mm,再选择下方各点,延Y轴方向调整-100mm,房屋宽度最终调整为3200mm,如图3-1-27所示。图3-1-27调整房屋宽度尺寸(28)在前视图,选中相应点,在Y轴输入-200mm,房屋最终高度为3000mm,如图3-1-28所示。图3-1-28房屋高度确定为3000mm(29)石材模型制作,在创建面板扩展基本体里面选择切角长方体,创建一个切角长方体,移动到墙体底脚合适位置,进入修改面板,参数如下,如图3-1-29所示。图3-1-29石材制作(30)在石材模型上添加FFD修改器,选择控制点,框选石材对应控制点调整其造型,如图3-1-30所示。图3-1-30石材形状调整(31)在前视图,按住shift键复制石材,调整石材高度,放至原石材上面,运用FFD命令调整石材外形,如图3-1-31所示。图3-1-31石材复制调整(32)在命令面板中,选择名称和颜色,修改石材模型颜色,如图3-1-32所示。图3-1-32石材颜色修改(33)选中两块石材,按住shift键延X轴拖动鼠标,出现对话框,选择复制,点击确定,如图3-1-33所示。图3-1-33横向复制石材(34)多次按住shift键,使用移动工具,移动并出复制石材,结合FFD命令控制点调整石材外形的方式制作房屋正面其他石材,如图3-1-34所示,注意石材之间变化美观合理。图3-1-34房屋正面石材制作(35)选中房屋正面石材,在顶视图按住shift进行旋转复制,旋转90°,制作房屋左侧面墙体的石材,调整石材位置,如图3-1-35所示。图3-1-35房屋左侧面石材制作(36)在左视图中,运用FFD命令,调整石材大小与尺寸,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如图3-1-36所示。如图3-1-36左侧面墙体石材修改制作(37)调整柱墩位置对齐圆柱底部。除门右侧圆柱外,选择删除其他3根圆柱;选择柱墩,使用对齐命令,点击圆柱,在弹出的对齐面板中设置勾选X位置、Y位置,设置当前对象中心和目标对象中心,点击确定,将柱墩底部中心对齐到圆柱底部中心,如图3-1-37所示。图3-1-37柱子与柱墩位置对齐(38)选择柱子与柱墩,在工具栏中坐标系转换中运用拾取坐标系,点击拾取黄色地面的坐标轴,使用变换坐标中心,参照黄色地面坐标中心,可以发现所选柱子和柱墩坐标轴已经使用了黄色地面的坐标轴;点击镜像命令,先沿Y轴镜像实例复制,再加选复制出来的柱子拾取地面坐标轴后沿X轴镜像复制,完成4根柱子与柱墩模型位置调整,如图3-1-38所示。图3-1-38柱子与柱墩位置修改调整(39)在编辑菜单栏下面,点击选择方式,点击按颜色选择,选择石材模型,减选地面,如图3-1-39所示。图3-1-39选择正面与左侧面的石材(40)选择石材后,点击拾取黄色地面坐标,参照运用黄色地面坐标轴,选择镜像命令,镜像出房屋后面与右侧面的石材,在运用FFD命令,对石材进行形状、大小调整,如图3-1-40所示。图3-1-40房屋四周石材制作(41)在房屋侧面绘制一个矩形,与房屋同宽,右键将矩形转化为可编辑样条线,选择4个顶点,点击右键选择转化为角点;选择矩形样条线上端2个顶点,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熔合顶点,再次点击右键,选择焊接顶点,得到图形如图3-1-41所示。图3-1-41侧面墙体图形修改创建(42)选中三角形添加挤出命令,挤出数值为200mm,如图3-1-42所示。图3-1-42侧面墙体制作(43)选择三角形墙体,使用对齐命令,点击民居下端墙体,在弹出的对齐面板中设置勾选X轴位置,设置当前对象最小和目标对象最小,点击确定,使三角形墙体和民居主体墙体沿X轴左侧对齐,如图3-1-43所示。图3-1-43侧面墙体位置对齐(44)选择三角形墙体,Ctrl+V原地实例复制,使用对齐命令,对齐民居墙体右侧,设置X轴位置,最大和最大方向,然后单击【确定】按钮,使复制出的三角形墙体和民居主体墙体沿X轴正方向右侧对齐,如图3-1-44所示。图3-1-44房屋右侧墙体制作(45)在前视图选中下端墙体上方顶点,使用移动工具,按F12,打开移动变换输入框,右侧坐标栏Y轴输入数值为-200mm,使墙体上端顶点向下移动200mm,如图3-1-45所示。图3-1-45调整墙体高度(46)孤立显示房屋主体,沿房屋正面长度方向创建线,添加挤出修改器,挤出200mm,再加壳修改器,参数设置为内部量230mm,外部量为30mm,如图3-1-46所示,将长方体捕捉至房屋墙面上方对齐作为房屋木枋结构。图3-1-46房屋木枋结构(47)选择木枋拾取黄色地面坐标轴,使用变换坐标中心,点击镜像命令,镜像到Y轴,实例复制,如图3-1-47所示。图3-1-47房屋木枋结构制作(48)选择一根木枋,按住shift键,使用旋转工具进行旋转复制出木枋副本模型,调整副本位置。选择捕捉到三角形墙体中点,将木枋的长度调整到超出山墙(该民居建筑左右两侧的墙体)长度两端各100mm,如图3-1-48所示。图3-1-48创建调整上墙中间木枋(49)选中木枋,在顶视图,按住shift键复制木枋到左侧,结合捕捉工具沿X轴负方向移动,使木枋X轴中心和左侧山墙中轴线捕捉对齐,如图3-1-49所示。图3-1-49房屋山墙木枋制作(50)选中柱子,添加编辑多边形修改器,选择柱子上端顶点,调整柱子上端顶点捕捉到木枋上端位置,并与之对齐,如图3-1-50所示。图3-1-50调整柱子高度(51)民居整体框架效果,如图3-1-51所示。图3-1-51民居框架效果(52)选择房屋山墙三角形墙体的一个面,选择分离,对话框选择分离为克隆,如图3-1-52所示。图3-1-52复制分离模型(53)得到面片后,点击面层级,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命令,输入数值为150mm,如图3-1-53所示。图3-1-53插入面片(54)选择三角形下端面片,点击右键选择快速切片命令,结合捕捉命令,沿斜线捕捉并切片,分割多余小三角面,移除下图圈选的边,如图3-1-54所示。图3-1-54快速切片功能运用(55)选择并删除,选中的两个面,如图3-1-55所示。图3-1-55删除面片(56)将删除后的面片,添加壳命令,内部量230mm,外部量30mm,如图3-1-56所示。图3-1-56制作屋顶支撑(57)点击渲染栏,选择环境,将环境光改为黑色,选中木枋及梁,选择材质球,取名为木质,调材质颜色为棕色;选中整体墙面,给墙面灰白色材质,选中地面,改为灰色材质,柱子改为红棕色材质,如图3-1-57所示。图3-1-57调整房屋材质(58)在菜单栏中点击编辑菜单,选择方式中点击以颜色选择,点击石材,减选地面,此方式选中了所有石材,并将石材材质颜色调整为青色;柱墩材质颜色也修改调整为偏青色,如图3-1-58所示。图3-1-58调整石材柱墩材质(59)在左视图,绘制矩形,长度设置为300mm,宽度设置为150mm,制作房梁,如图3-1-59所示。图3-1-59房梁图形绘制(60)按住shift键复制房梁图形到右侧及屋脊,使用捕捉工具,使其与屋脊对齐,选中房梁图形右键转换为可编辑样条线,将三个房梁图形附加在一起,如图3-1-60所示。图3-1-60复制并附加房梁图形(61)完成三根房梁基础图形制作后,对三根房梁添加挤出修改器,设置数量为2620.5mm,点击对称命令,创建出如下房梁模型,如图3-1-61所示。图3-1-61房梁模型制作(62)在左侧视图,添加编辑多边形修改器,选择元素层级,点击切片命令,点击快速切片,勾选分割,结合捕捉工具,捕捉切面上的点,切掉超出房顶部分,如图3-1-62所示。图3-1-62切除房梁多余部分(63)选择上端元素,删除切割部分,效果展示,如图3-1-63所示。图3-1-63切割并删除多余房梁元素(64)选择房梁的边界,点击右键,选择封口命令封口,检查有无两点重合在同一位置,如果有,选中重复的点,点击塌陷命令,如图3-1-64所示。图3-1-64房梁制作(65)选中房梁上端两个顶点,右键选择连接命令,连接顶点,如图3-1-65所示。图3-1-65连接顶端边(66)在房屋模型旁边创建瓦片,首先绘制一个矩形,长度设置为50mm,宽度设置为200mm,选择弧命令,在矩形上捕捉矩形顶点和中点,绘制一条弧形,进入修改面板,将弧形的插值中步数设置为3,如图3-1-66所示。图3-1-66绘制瓦片弧形(67)Ctrl+V原地复制弧线,选择移动工具,按F12打开移动变换输入框,在右侧Y轴输入框中输入15mm,如图3-1-67所示。图3-1-67复制调整弧形间距作为瓦片的厚度(68)右键将弧线转化为可编辑样条线,右键选择附加命令,将两条弧线附加到一起,删除辅助图形矩形,如图3-1-68所示。3-1-68瓦片图形修改(69)点击右键连接命令,连接弧线两端的点,使两根弧形形成封闭图形,再添加挤出修改器,挤出数量为-250mm,作为瓦片的长度,如图3-1-69所示,单个瓦片的长度与宽度。图3-1-69调整瓦片的长宽(70)添加编辑多边形修改器,进入多边形面层级,选择瓦片的前后两个面删除;框选前面边界,切换到边层级,减选左右两侧的边,点击桥命令,瓦片后方的面使用相同方法桥接,如图3-1-70所示。图3-1-70桥接瓦片前后面(71)双击选择瓦片下面的一圈循环边,按Ctrl键双击加选上面循环边,再加选4条竖向垂直边,如图3-1-71所示。图3-1-71选中瓦片转角边(72)单击右键,选择切角命令,切角宽度为3mm,添加线段数为3,点击确定,如图3-1-72所示。图3-1-72瓦片添加切角命令(73)框选择瓦片长度方向线段,右键点击连接命令,连接三段线,如图3-1-73所示。图3-1-73瓦片边缘卡线处理(74)给瓦片添加涡轮平滑修改器,使其整体更加光滑,如图3-1-74所示。图3-1-74瓦片添加涡轮平滑修改器(75)瓦当基础图形的制作。原地复制瓦片,将涡轮平滑、编辑多边形与挤出等修改器删除,只留下编辑样条线,选择瓦片下端两个点,往下移动。选择样条线两侧线段,右键点击线命令,将曲线转化为直线,如图3-1-75所示。图3-1-75瓦当基础图形修改(76)选择弧线下端的两个点,点击工具栏中使用选择坐标中心,使其坐标轴变为两个顶点公共的中心,再使用移动、缩放等工具调整瓦当图形,如图3-1-76所示。图3-1-76顶点调整时使用选择坐标中心(77)给瓦当图形加挤出命令,挤出数值为20mm,在瓦当上添加编辑多边形修改器,选择竖向边,点击右键使用连接命令,在瓦当厚度中间添加连线,如图3-1-77所示。图3-1-77瓦当厚度方向添加连线(78)在前视图进入面层级,选择瓦当前部面,点击右键,选择插入命令,插入的边数值为10mm,如图3-1-78所示。图3-1-78沿内侧插入面(79)使用倒角命令,倒角高度为-5mm,倒角轮廓为-3mm,如图3-1-79所示。图3-1-79面倒角处理(80)调整布线。分别框选需要添加竖向连线的每一组横线,点击右键连接命令,连接出竖向边,如图3-1-80所示。图3-1-80添加连接线(81)在顶点层级选择对应上下点,点击连接命令将点进行连接,如图3-1-81所示。图3-1-81连接中心线周围部分上下顶点(82)进入面层级,删除瓦当模型中心线右侧面和背面,如图3-1-82所示。图3-1-82删除瓦当中心线右侧面及背面(83)选择对应点,右键选择连接,将模型中的上下点进行连接,布线为四边面,如图3-1-83所示。图3-1-83瓦当模型布线(84)选中模型,选择对称修改器,点击翻转,得到瓦当整体模型,如图3-1-84所示。图3-1-84对称翻转得到完整瓦当正面模型(85)添加加编辑多边形命令,顶视图选择中间的顶点,在添加一次对称,选择Z轴,如图3-1-85所示。图3-1-85对称制作瓦当前后面(86)右键将瓦当模型转化为可编辑多边形,点击添加涡轮平滑,观察瓦当大概的外形,如图3-1-86所示。图3-1-86瓦当外形(87)对瓦当进行卡边处理,选择转角循环边,右键选择切角命令,切角数值为1mm,段数为1,点击确定,如图3-1-87所示。图3-1-87瓦当模型边缘切角(88)选择瓦当前面内侧中间一圈边,进行切角,切角数值为0.2mm,如图3-1-88所示。图3-1-88内圈添加切角命令(89)双击并加选瓦当两边的转角线段,进行切角,切角数值为0.5mm,如图3-1-89所示。图3-1-89瓦当转角处添加切角命令(90)增加横向连线,添加涡轮平滑命令,完成瓦当模型制作,如图3-1-90所示。图3-1-90瓦当成品模型(91)选择瓦片使用镜像工具,沿Z轴镜像复制瓦片,将得到的瓦片移动到原瓦片的右侧,如图3-1-91所示。图3-1-91镜像复制瓦片模型(92)克隆复制下方瓦片,删除样条线上所有修改器,将样条线下端两点向下拉,将形成的左右两侧曲线选择,点击右键转换为直线,如图3-1-92所示。图3-1-92将曲线转换为直线(93)捕捉开关打开,在下端三条线段上添加中点,选择两个点,沿X轴往外扩,选择最低点向Y轴负方向向下调整,右键将曲线转化为线,如图3-1-93所示。图3-1-93绘制滴水图形(94)选中滴水下端中间点旁边左右两侧4各顶点右键转换为角点,进行切角,切到均匀的位置,如图3-1-94所示。图3-1-94下端各顶点切角处理(95)为调整好的滴水图形添加挤出修改器,挤出厚度为-20mm,如图3-1-95所示。图3-1-95滴水模型挤出厚度(96)添加编辑多边形修改器,选择滴水中间点进行连接点,选中滴水右侧一半面删除;选择竖向环形边,使用连接命令将模型中间添加一条连接线,如图3-1-96所示。如图3-1-96删除右侧半边模型并添加连线(97)选中模型,添加对称命令,在将模型转化为可编辑多边形,选择滴水正前方的面,点击插入命令,数值输入10mm,移动调整顶点交叉位置,如图3-1-97所示。图3-1-97插入面调节交叉点(98)删除滴水右侧一半面,在左上方框选竖向两条最长的边,右键使用连接命令添加连接线,如图3-1-98所示。图3-1-98添加连线(99)在顶点层级,右键选择连接命令,将各点进行连接,如图3-1-99所示。图3-1-99连接各点(100)调整左侧上端顶点布线方式;增加横向、竖向连接线,进行卡线处理,如图3-1-100所示。图3-1-100增加连接线(101)点击对称命令,选择X轴翻转,添加编辑多边形,选择滴水内侧面,点击倒角命令,数值输入-5mm,-2mm,如图3-1-101所示。图3-1-101选中内侧面向内倒角(102)选中内圈边,右键点击切角命令,进行少量切角,如图3-1-102所示。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